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天窗》教學設計範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42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天窗》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天窗》教學設計範文

《天窗》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課文4—9段內容,感受“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4—9段。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種形式地的朗讀感悟文章4—9段的內容。

(2)通過對文章4—9段內容的理解,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文章4—9段的教學,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天窗給鄉下孩子們帶來的無盡遐想和無窮快樂。

教學難點:

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不一樣的童年有不一樣的快樂,不一樣的生活有不一樣的精彩,鄉下孩子的生活因天窗而變得豐富多彩,今天,讓我們繼續回到作者的童年,去感受天窗給鄉下孩子們帶來的快樂。

2.和老師一起齊讀課題兩遍《天窗》。

3.提出問題:天窗是什麼?男女搭配讀幻燈片

二、正課

(一)學習4至7段

1、請同學們瀏覽課文的4-7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天窗能給鄉下的孩子們帶來什麼?

2、這樣的句子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

3、為什麼在陣雨來的時候,天窗就成了鄉下孩子們唯一的慰藉呢?請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的4、5自然段。

a.夏天陣雨來了時,大人們不許我們在外面玩啊,其實我們反而喜歡怎樣?

b.然而大人們偏就不許,木板窗又了關起來,你的心情會怎樣?

c.是啊,我們喜歡在雨裏跑跳,但是卻無法盡情享受,於是,在失望與無奈當中,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我們只能(教師用手向上一指):看天窗!看天窗啊!

d.看天窗!你看見了……

e.比較句子有沒什麼不同?雨腳在那裏卜落卜落跳。雨點兒在那裏跳。

f.(下雨音樂)聽,雨越下越大了,你還聽見了什麼?

這雨這雷讓你想象到什麼?想象一下,這風雨雷電會怎樣猛烈地掃蕩世界呢?你能描述一下你想象的內容嗎?這扇天窗使你的心情變得怎麼樣啊?

g.師生搭配讀4、5段

4、當夜幕降臨,孩子們被逼着上牀“休息”的時候,為什麼,天窗就成了鄉下孩子們唯一的慰藉呢?請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的6、7自然段。

a.從這小玻璃上面作者看到什麼,想象到了……從中看書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b.交流彙報

c.學生讀下面一段話,練習説話、寫話

你會從那小玻璃上面掠過一條黑影,想象到這也許是灰色的蝙蝠,也許是會唱的夜鶯,也許是惡霸似的貓頭鷹——總之,美麗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會在你的想象中展開。

教師引導學生用“也許……也許……也許……”練習説話,寫話。

d.朗誦6、7段

(音樂起,文中的“你”換成了“我”)

(二)學習8、9段

1、師:若不是有了這小小的天窗,若不是這天窗使我們產生了這麼美好的想象,我們的心靈就得不到慰藉。所以説——(課件“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a.“這小小一方的空白”它指什麼?

b.為什麼説“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是啊,天窗是神奇的!你想對發明這神奇天窗的大人們説些什麼?

3、是啊,當門窗緊閉,屋子黑得地洞裏似的時,只有這個小小的透明玻璃,給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外面的世界,通向廣袤宇宙的窗。所以作者説發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得感謝的。(課件出示最後一段)

a.同學們,你們看,這裏的“天窗”加了引號,它指的是什麼呀?

b.理解“無、虛、有、實”

c.為什麼作者説想象到的比看到的更真切,更闊達,更復雜,更確實?

d.齊讀8、9段

三、總結拓展

1、齊讀全文

2、同學們,今天我們欣賞了一篇優美的散文,跟隨茅盾一起透過小小的天窗,憑藉無窮無盡的想象,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妙。感謝茅盾先生為我們打開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

學習完這篇課文,希望大家能夠抓住身邊一切想象的機會展開想象的翅膀,去認識更廣闊的世界。

四、作業佈置

1、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填寫練習冊。

3、預習27課。

《天窗》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課十個生字。

2.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第四到第六自然段。

3.抄寫佳段佳句。

過程與方法:用問題引讀、多種形式反覆朗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激發學生通過“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學重點:激發學生通過“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一、引入

今天我們所學習的這篇課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寫的,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請聽課文朗讀。(課件出示畫面)

二、自學課文

1.通讀課文。

2.檢查朗讀,師生正音。

3.畫出不理解或有疑問的字詞和句子,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三、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對課文中心質疑

1.完成練習,出示填空:

鄉下人在屋間開了一個小方洞,裝了一塊玻璃叫做(),在黑洞似的屋裏,小小的()是孩子唯一的慰藉,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神奇的。

學生討論、交流,請一位同學把這段話連起來讀一讀。

2.質疑

(1)為什麼説天窗是神奇的呢?

出示文章最後一段,齊讀。

(2)你們是不是覺得這段話很難理解?有什麼問題?

為什麼説活潑的孩子們會看到的很少,想到的很多?

四、學習重點段,解疑

1.看看插圖,出示課件結合課文內容,為什麼説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2.“慰藉”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説天窗是慰藉呢?(讀2~5段)

3.透過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分別用“——”和“”在文中找出。

看到想到

雨腳在那裏卜落卜落跳這雨,這風,這雷,這電,怎樣猛烈地掃蕩了這個世界。

帶子似的閃電一瞥它們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實感到的要大這麼十倍百倍。

一粒星無數閃閃爍爍可愛的星

一朵雲無數像山似的,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雲彩

掠過的一條黑影這也許是灰色的蝙蝠,也許是會唱歌的夜鶯,也許是惡霸似的貓頭鷹。

(課件展示以上內容)

我們把孩子所看到的和想到的連起來讀一讀。

4.討論問題

為什麼説活潑會想的孩子會知道怎樣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

小組討論,交流。

五、學習想象的方法

1.看文中孩子是如何想象的。

課文中怎樣描寫他看到的事物的?怎麼會寫得那麼具體?(仔細觀察)

還有哪些地方?

板書:仔細觀察

2.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他又是怎樣展開想象的?(齊讀)

從數量上展開想象,從形狀上展開想象。(齊讀)

男女聲對讀。

3.通過學習,我們發現文章根據看到的事物想到相關的事物,根據看到事物的大小、顏色、形狀等展開想象,這就告訴我們想象要從各個角度開展,這樣多角度的想象才會豐富多彩。

出示:合理想象

4.大家來想象一下。

看窗外,仔細觀察,想象一下,看到什麼,想到什麼,再説一段話。

六、總結

剛才同學們的想象力都很豐富,會想的人一定是有創造力的人。希望大家能抓住身邊一切想象的機會,展開想象的翅膀,去認識更廣闊的世界。

七、作業

寫自己學了本課後的感受。

課件的展示能激起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想象,為學課文做好鋪墊。

培養學生自主閲讀、獨立思考的品質。

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小組內討論交流,為孩子展示自我搭建平台,為每一位同學展示自我創造平等的機會。

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讓他們通過看圖結合課文內容瞭解詞語意思

愛幻想、愛想象是孩子們的共同特徵,作者一方面抓住了孩子好動愛玩的天性另一方面是抓住了豐富的想象。在此,我們要引導孩子們大膽想象。

讀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讀中能更好的感悟,讀中能更好的發展學生的能力,用學生喜歡的方式讀,學生樂讀、愛讀。讀法多樣,讀的興趣就會濃厚,學生就會在多種形式的多次朗讀中對課文有更深的瞭解。

課內引申到課外,拓寬了學生想象的空間。

《天窗》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學習課文把事物描述得更形象、生動。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體會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

3、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體會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通過談話簡要了解文章的作者及創作背景。

2、指名學生分段讀課文,檢查讀書情況,注意正音。

二、發現文中的語言密碼,積累語言,學習寫法。

1、在文章的字裏行間,作者還向我們展示了許多景物、動物。

屋子,閃電,雲彩

星,蝙蝠,夜鶯,貓頭鷹

2、學習比喻句

在文中作者是怎樣形容它們的呢?

地洞似的屋裏

帶子似的閃電

無數像山似的、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雲彩

理解比喻詞“似的”

3、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仿説比喻句。

4、出示寫夜色的一組

星——閃閃爍爍可愛的星

蝙蝠——灰色的蝙蝠

夜鶯——會唱歌的夜鶯

貓頭鷹——霸氣十足的貓頭鷹

男、女分角色讀豎着讀

5、比一比這兩組詞語,説説自己的感受。

三、學習課文,理解主要內容。

好的'讀者還要會問。猜一猜,學習這篇文章,老師可能會問那些問題?

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問,教師重點指導:

1、什麼是天窗?

2、為什麼説發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得感謝的,活潑會想的孩子,怎樣從無中看出有、虛中看出實。

好,課文的那幾自然段具體寫了透過小小的天窗孩子們從“無”中看出了“有”、“虛”中看出了“實”。

板?無?有?虛?實

3、結合課文理解“這時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慰藉”是什麼意思?

句子中的“你”指的是誰?

“這時候”指的是什麼時候?

(夏天陣雨來了時)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晚上,當他們被逼着上牀去“休息”是)小小的天窗又是孩子唯一的慰藉。

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理解“唯一”。

課件出示文章第四、第六自然段。自由讀讀這兩段話,透過字裏行間,你能發現這是一羣怎樣的孩子。體會孩子們認識外面世界的迫切渴望。

指導朗讀

4、這小小的天窗又是怎樣安慰他們的?怎麼成為了他們唯一的慰藉的呢?

快速從課文中找到答案

A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指名朗讀這一段

從那小小的玻璃,你會看見雨腳在那裏卜落卜落跳,你會看見帶子似的閃電一瞥,你想象到這雨這風這雪這電,怎樣猛烈地掃蕩了這個世界,你想象它們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實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指導理解朗讀

師讀:從那小小的玻璃,你會看見雨點在那裏跳,你會看見帶子似的閃電一瞥。

聽出了什麼?

雨點跟雨腳不一樣嗎?

對啊,雨點它有腳,它光着腳丫在那兒卜落卜落跳,跳得那樣輕快。

“一瞥”是什麼意思?閃電它有眼睛啊,它飛速地看了你一眼。

指導朗讀,讀出想象中風、雨、雷、電的威力無比。

小結:就這樣,活潑會想的孩子,從無中看出有、虛中看出實。小小的天窗成了他們唯一的慰藉

B學習課文第七自然段

夏天的夜晚,孩子們又透過小小的天窗看到了什麼呢?請默讀第七自然段,用“——”畫出看到的,用……..畫出想象到的。

彙報:

看到:——想到:

一粒星——無數閃閃爍爍可愛的星

一朵雲——無數像山似的、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雲彩

一條黑影——灰色的蝙蝠

會唱的夜鶯

霸氣十足的貓頭鷹

夜的美麗與神奇,就這樣在你的想象中展開。

親愛的孩子們,透過那小小的天窗,仰望頭頂的星空,你會想的什麼呢?

訓練説話出示圖:

秋天來了,當你透過小小的,看見飛過的一隻大雁,你會想到:

北風呼嘯,當你看見一朵潔白飄逸的雪花,你會想到:

活潑會想的孩子就這樣從無中看出有、虛中看出實。小小的天窗成了他們唯一的慰藉。

四、總結昇華,體會情感

現在,你明白了嗎?為什麼説發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得感謝的。

指名彙報

小結:是啊,當門窗緊閉,屋子黑得地洞裏似的時,只有這個小小的透明玻璃,給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外面的世界,通向廣袤宇宙的窗。所以作者説發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得感謝的。

引讀課文第八自然段

小小的天窗,帶給孩子們無限的想象(板)

理解文中第八自然段的“天窗”為什麼要加上雙引號呢?

天窗已經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天窗是孩子們想象的窗口,也是孩子們心靈的窗口,揣着一顆嚮往美好的心,才能打開想象的窗,讓心靈通向更多更廣袤的美好世界。

《天窗》教學設計4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理解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激發學生通過“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2、正確讀寫本課生字及10個詞語,繼續學習比喻句,能分清句子中的本體與喻體,並會用“像……似的”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説説自己透過玻璃窗觀察景物的所見所想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語句“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2.繼續學習比喻句,能分清句子中的本體與喻體。

拓展目標:

把生活中透過的各種窗口看到的、想到的説給同學聽。

學習習慣: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試着背誦課文中的精彩語句。

教學策略: 繼續學習比喻句,懂得這樣比有什麼好處:

1.這句話主要些什麼。

2.分清句中把什麼比作什麼?

3.説説這樣比有什麼好處?

教具準備

1、三張帶有比喻句的幻燈片。

2、錄音機及錄有暴風雨聲響的磁帶。

教學時間 3課時。

板書設計:

天 窗

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看見 想象

雨腳 閃電 星雲 無窮無盡

第一課時

課時要求:

正確讀寫本課生字詞,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揭示課題。

出示投影片:這是什麼?(天窗)

板書課題:天窗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6課《天窗》。

二、初步閲讀。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音。

2、請同學們理解詞語“慰藉”、“一瞥”、“神奇”、“威力”。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想一想,每節各講什麼?可以合併成幾段?

2、討論交流(第一段1-3節,天窗的來歷;第二段4-7節,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第三段8-9節,天窗是神奇的。)

四、講讀課文第一段。

1、誰來讀一讀第1段,其他同學思考一下,城裏的房子和鄉下的房子有什麼不同?(鄉下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板窗)

2、鄉下人為什麼要開天窗?請同學們找一找句子來讀一讀。

小結:鄉下人為了使關上木板窗的屋子裏有光線,所以開了天窗,來,我們齊讀課文第一段。

3、漆黑的屋子有了天窗,有了亮光,成了孩子們唯一的慰藉,這又是為什麼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課時要求:

通過學習第二大段,解決“為什麼天窗成為孩子們唯一慰藉”,理解比喻句的本體與喻體,體會運用比喻句的好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通過學習課文第一大段,知道了鄉下人為了採光而在屋面開了一個小方洞,裝塊玻璃,成了天窗。這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們唯一的慰藉。出示板書: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2、“慰藉”是什麼意思?什麼叫“唯一”、“唯一的慰藉”呢?

3、為什麼“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呢?這節課,我們圍繞這個問題來學習課文第二段。

二、學習第二段。

1、自由讀第二段。

(1)找一找“唯一的慰藉”在第二段中出現了幾次?(二次)

(2)那麼,我們可以把第二段分幾層?(分兩層)

2、學習第一層4、5小節。

(1)(出示學法1)初讀,想一想4、5小節主要講什麼?

小結:我們通過初讀,知道了夏天陣雨來時,天窗成了孩子們的唯一慰藉。

(2)再讀課文,了蟹在夏天陣雨天時,為什麼天窗會是孩子們

唯一的慰藉?

○1自由讀課文,找找劃劃文中語句,用“因為……所以……”

句式回答。

○2理解詞語“頂,偏就不,關”這些詞語體現孩子心情不愉快。

(3)(出示學法2)精讀,瞭解為什麼“天窗成為孩子們唯一的

慰藉”?

(4)夏天陣雨來時,孩子們跟着木板窗的關閉,也就被關在地

洞似的屋子裏了。(出示比喻句)

○1這是句什麼句子?(比喻句)

○2讀一讀。

○3把什麼比作什麼?(把屋子比作地洞)

○4這個比喻好不好,為什麼?(寫出了屋子的靜和黑)

(5)請同學在這兩節中找找,有沒有這樣的好句子?

出示句子:“透過……閃電一瞥。”

(6)(出示學法3)細讀,體會課文語言的精妙之處。

請同學們聽着音樂,閉着眼睛,想象一下,當時的這風、這雨、

這雪、這雷、這閃電是怎樣掃蕩這世界的?

學生交流。

孩子們的想象要比真實的大十倍百倍,真是無窮無盡啊!

板書:無窮無盡

(7)總結:我們學習了第4、5節,運用了初讀、精讀、細讀“三

讀”課文的方法,知道夏天下雨時,天窗成為孩子們唯一慰藉的原因,體會了文中比喻句的精妙之處,展開了想象,深刻理解了天窗是孩子們瞭解外面世界的唯一慰藉。

3、我們現在用這種方法自己來學第二層6、7節。

(1)初讀。課文講什麼?

(2)精讀。四人討論:“為什麼是唯一慰藉?”

(3)細讀比喻句。

(4)現在孩子們在屋中除看見的事物外,又想到了什麼?

(5)有感情地讀6、7小節。

三、總結全文:

天窗給漆黑的屋子帶來的僅有的光明,通過天窗看見了雨點、閃電、星星、雲彩,這些都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另外,我們這堂課還學習運用了初讀了解內容、精讀解決問題、細讀體會語言的“三讀”讀書方法。

第三課時

課時要求:

進一步理解天窗對孩子來説是神奇的。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下雨天,孩子們從窗外看到了什麼?是怎樣想的?

二、學習第三段

1、自由讀第三段,你有什麼問題嗎?

為什麼説“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我們先來理解(出示句子)“它會使你看見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會永遠不會聯想到的種種事物”這句句子。

(1)句中的兩個“它”指什麼?(天窗)

(2)自由讀句,完成練習。

如果有了,你就會永遠。

(3)句中有兩處否定,改成肯定形式是怎樣的?誰能説一説?(因為有了天窗,你才會聯想想到種種事情)

3、“因為活潑會想的孩子會知道怎麼從……”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

學生交流,師小結:因為孩子們的想象是豐富多彩,富有變化的,所以想象到的內容要比看到的更真切、更復雜、更確切。也正因為天窗使孩子的想象豐富,比實際看到的更多更好,所以説天窗是神奇的。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練習設計:

把生活中透過的各種窗口看到的、想到的説給同學聽。

“A”:選擇一個下雨的天氣,透過自己家的玻璃窗看看外面的世界,説説你看到什麼,又想到些什麼。

“B”:乘汽車或火車時,仔細看看窗外的世界,説説你看到什麼,又想到些什麼。

“C”:以《窗外》為題,選擇你看的景物,展開想象,寫寫你看到什麼,又想到些什麼

(備註:“A”為學習困難學生完成,“B”為中等學生完成,“C”為學有餘力的學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