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秦兵馬俑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6.55K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秦兵馬俑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秦兵馬俑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

秦兵馬俑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展開豐富想象,體會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

3、感受中華民族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藉助語言材料,展開豐富想象,感受兵馬俑的特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1974年春,西安臨潼的農民在挖一口井,這一挖可了不得,這一挖就傳出了歷史遙遠的回聲;這一挖就挖出了一個神奇的地下王國;這一挖就挖出了一個“世界第八奇蹟”。到底挖出的是什麼?它就是─(生:秦兵馬俑)

板書課題:秦兵馬俑

相機介紹:秦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它的開國皇帝是秦始皇,這個兵馬俑也是為他修建的。

2、質疑:看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麼?

在哪裏?

相機簡單板書: 秦兵馬俑 什麼樣?

有哪些?

【過渡】 師:同學們,秦始皇13歲即位時就開始為自己修建陵墓,據説用了70多萬勞役,花了38年才修建完畢。俑就是用泥土、木、石頭或金屬製品等做的像人的殉葬品。此時,同學們一定想知道秦兵馬俑到底是什麼樣的吧?走,讓我們踏上歷史的征程,到那2000多年前的地下王國去看看。

二、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以上問題。

2、交流:(相機出示)

(1)在哪裏:西安的臨潼(板書)課文哪裏講到?

(2)什麼樣:兵馬俑是什麼樣的?你能從課文中找到一句話來回答嗎?

(學生回答後出示句子:“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師:這句話點明瞭兵馬俑的什麼特點呢?

學生回答後板書:規模宏大 類型眾多 個性鮮明

師:請同學們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分別描寫了這些特點呢?

師:那大家想一想這句話是什麼句子?在文中起到什麼作用?

三、精讀課文,加深感悟。

(一)感受秦兵馬俑“規模宏大”

1、認真讀讀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從哪些句子中可以體會到秦兵馬俑規模的宏大。

2、學生自讀,指名交流,體會列數字的用法。

3、師生合作讀書:師讀提示性的內容,生讀數字介紹。

過渡:數字是枯燥的,兵馬俑的“規模宏大”已不在是模糊的概念,如果你透過文字讀進去了,腦中就會浮現畫面。真有那麼神奇嗎?“走進大廳”去看看吧!

4、出示句子,朗讀:走進大廳,站在高處鳥瞰,坑裏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真像是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1)“鳥瞰”是什麼意思。

(2)教師讀這句話,學生閉眼想象能看到什麼?

(3)課件出示一號坑全景圖。説説觀看後的感想。

(4)有感情朗讀。

(二)感受秦兵馬俑的“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1、過渡:當法國前總理希拉剋踏着兵馬俑坑的階梯走到發掘工地時,不由地讚歎説:“世界上有七大奇蹟,現在秦傭坑的發現可以説是第八大奇蹟”。如此引人注目的兵馬俑有哪些類型呢?請默讀課文第4—7自然段,看看文中介紹了兵馬俑的哪幾種類型?邊讀邊畫。

2、指名回答(板書:有那些:將軍俑、武士俑、騎兵俑,陶馬俑。)

出示以上四種類型的陶傭圖。這些俑分別是文中介紹的哪種類型呢?請你們在讀書、觀察、思考的基礎上等下再作回答。

3、能猜出是什麼俑嗎?請用自己的話介紹它的特點,儘可能使用書中的詞語。

4、重點學習將軍俑

(1)過渡:人常説:“鳥無頭不飛,人無頭不走”,站在這支勝利之師最前列的,正是那驍勇善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將軍。(出示圖片)

(2)這位將軍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是如何感受到的?(學生交流)

(3)作者又是如何抓住特點來描寫這位將軍呢?(出示文字)

A、(學生自由讀)從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將軍?

B、你能把對這位將軍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其他同學聽讀課文,畫出最能表現將軍特點的詞語或者句子。

C、學生交流彙報,體會“身材魁梧”、“昂首挺胸”、“神態自若”,感受將軍久經沙場、肩負重任、英勇善戰、胸有成竹的特點。

D、指名感情朗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展開想象,能抓住將軍的特點,準確地把它模仿出來。

E、生上台模仿,師生評價。

F、小採訪:(創設情境)如今這位將軍活生生地站在我們面前,你心中有什麼疑問,想對他進行採訪嗎?

G、作者為什麼能把這位將軍描寫得栩栩如生,你發現這段文字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嗎?(體會作者把觀察到的事物和自己的想象相結合的寫法)

(4)齊讀,加深理解感悟,內化將軍的英勇形象。

4、指導自學。

(1)過渡:俗話説“強將手下無弱兵”,那麼,作者又是如何描寫將軍麾下的神兵呢?請同學們分組學習其他的兵馬俑。

(2)教師點拔:先確實學習內容,再感情朗讀,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兵馬俑的特點,還可以和同學合作進行模仿。

(3)小組同學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4)交流彙報。教師結合學生的彙報,展示相應的課件,指導感情朗讀,體會兵馬俑的特點。

(5)小結:從同學們的朗讀和模仿中,我看到一個個兵馬俑栩栩如生地站立在我的眼前,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這是一支百戰百勝、所向披靡的神兵,正是他們,締造了秦王朝一統天下的神話。

5、感受“形態各異”,練習仿寫人物形態

過渡:這些秦俑,大到身體結構,小到頭髮、眉毛,都精雕細刻,可謂千人千面、互不雷同,喜怒哀樂、神態各異。讓我們“下到坑內”去仔細端詳那一尊尊兵馬俑吧!請自由讀第8自然段。

1、出示句子:仔細端詳,神態各異……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

請你用“——”畫出表示神態的詞句,用“ ”畫出作者想象的詞句。想想這樣寫的好處。

2、這就是課文描寫的四種兵俑,請同學們填一填

有的( ),好象( );有的( ),好象( );有的( ),好象( );有的( ),好象( )……

3、用“有的……好像……”説一句話

4、作者把這羣沒有生命的兵馬俑表現得栩栩如生,你能通過朗讀,把你的體會和感受讀出來嗎?

過渡:聽了大家的朗讀和發言,讓我感覺到這哪裏是兵馬俑呀,這分明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啊!難怪作者寫道(生齊讀):走近它們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輕微的呼吸聲。

四、欣賞視頻,昇華感情。

1、過渡: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些散發着生命活力的兵馬俑,再一次去感受它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

播放秦兵馬俑視頻,感受其特點。

2、看了這些圖片,彷彿讓我們沉浸在歷史的天空中,回到了那馳騁縱橫的疆場上。可是,同學們,這分明是沉睡在地下兩千多年的沒有生命力的兵馬俑,它們是一件件物品,是一尊尊雕塑呀!請讀:

兵馬俑是藝術珍品。

兵馬俑是精美的藝術珍品。

兵馬俑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

每個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

3、過渡:兵馬俑,這沉睡了幾千年的瑰寶,一朝醒來,震撼了全世界。請同學們畫出首尾自然段中你最感驕傲的詞語。(舉世無雙、享譽世界、絕無僅有)

4、作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我們為這雄心萬丈的祖先感到驕傲,更為他們創造的燦爛文化而自豪!我們彷彿飛越歷史天空又看見那神奇的地下王國。讓我們滿懷豪情,大聲朗讀文章的首尾兩自然段吧。(投影出示):

秦兵馬俑在我國西安的臨潼出土,它舉世無雙,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

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

5、至今為止,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已接待遊客5000多萬人次,在這些參觀者中還有10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看看別人是怎樣評價兵馬俑吧!(投影出示):

“這是世界的奇蹟,民族的驕傲。”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

“世界上有七大奇蹟,秦兵馬俑的發現,世界上已有八大奇蹟。”

——法國前總理希拉剋

“這些藝術珍品,達到了非凡的水平,表現了中國人民一貫的超人才能,全人類都將在這裏受到鼓舞。”——盧森堡大公

6、也請你用一句話或一個喜歡的詞語來誇一誇咱們的兵馬俑吧!

(美妙絕倫、栩栩如生、蓋世無雙……)

五、板書設計:

在哪裏? 西安的臨潼

規模宏大

什麼樣? 類型眾多

個性鮮明

秦兵馬俑 勞動人民智慧結晶

將軍俑

有哪些? 武士俑、

騎兵俑,

陶馬俑

秦兵馬俑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繫課文內容領會“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在文中的作用。

4、憑藉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中國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聯繫課文內容領會“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在文中的作用,憑藉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中國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974年,在陝西臨潼縣東南秦始皇的驪山陵東側,發現了三個兵馬俑陪葬坑,從中出土了大量刻畫精緻、形態逼真的兵馬俑。

這便是舉世無雙、享譽世界的秦兵馬俑,被人們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今天我們所學的課文就是介紹秦兵馬俑的一篇佳作。

出示課題:

秦兵馬俑

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學生自認生字,劃出文章的中心句,想一想:

課文介紹了秦兵馬俑的哪些知識?

2、結合文章的中心句,説一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板書:

規模宏大

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三、自主探究學習課文

1、出示自學的要求:

⑴ 再自讀課文:

抓住“規模宏大”一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一下,哪些詞句體現了這一特點。

⑵ 再輕聲讀課文內容:

説説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類型的兵馬俑?四人小組完成填表。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種?四人小組互相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學生自主探究,同桌相互合作。

3、討論交流:

⑴ 指名學生説出各種類型兵馬俑所在的段及特點,並談談體會。

⑵ 指名學生交流自己最喜歡的兵馬俑,談談自己研究的收穫。

四、品讀課文

1、我們知道了描寫的各種兵俑類型眾多,那麼仔細看,又會怎樣呢?

展示課件神態各異的兵俑。

2、用課件播放各種神態的兵馬俑,教師配樂講解。

3、學生自由練習讀第8自然段。

4、開展讀書比賽活動。

(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評價)

5、知識點練習:

“有的……有的……有的……”體會。

五、總結全文,抒發感歎

1、在這座規模宏大的地下宮殿中我們看到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在每一個兵馬俑身上我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英雄的民族氣概。

2、觀看各國元首參觀兵馬俑後發出的讚歎。

3、此時此刻,你最想發出什麼讚歎?

六、拓展延伸,共享資源

1、氣勢恢宏的兵馬俑並不是我們一兩節課就能欣賞完的,請同學們再來到我們的專題學習網站,瀏覽你感興趣的內容,同時可以將自己的感想或者找到的精彩資料與你的好朋友共享。

2、學生自行上網。

秦兵馬俑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體會課文的思想內涵。

2、進行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獲取、處理信息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憑藉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和古代人民的無窮智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1、探究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

2、認真朗讀課文,細細品味文章清楚的條理、細緻的描寫、生動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學們記不記得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去西湖公園旁的省博物館裏參觀過什麼?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篇介紹秦兵馬俑的文章。(出示課題)昨晚老師讓大家預習了這篇文章,並查找一些有關秦兵馬俑的資料。現在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呢?

2、介紹得真好,從同學們介紹的內容可以看出秦兵馬俑的歷史價值怎樣?(十分的珍貴)

二、整體感知課文

秦兵馬俑到底具有多麼珍貴的歷史價值呢?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吧!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閲讀課文,邊讀邊想想全文圍繞哪一句話寫,這句話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1)全文圍繞“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2)這句話在文中是過渡段,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3)為什麼?(課文第二自然段寫了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課文第4——7自然段講了兵馬俑的類型和特點)(板書)

(4)全班朗讀這句話

三、學習課文第二段

1、出示自學要求:

①請同學們在第二自然段中找一找從哪些句子中可以體會到秦兵馬俑規模的宏大。(三個俑坑的總面積和兵馬俑的數量;一號坑的長、寬、面積和兵馬俑的數量。)

②這一段在説明方法上有何特點?(列舉了大量的數據。)

2、彙報自學情況

3、如此壯觀的氣勢,大家一起去感受一下吧!讓我們一起把第二段朗讀一下。

四、學習課文4——7自然段

大家的朗讀讓老師領略了兵馬俑的風采, 兵馬俑有哪些類型?他們各有什麼個性特點呢?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4——7自然段。

1、出示自學要求,學生自學。

自學要求:

①找一找,兵馬俑有幾種類型

②讀一讀,圈出最能體現兵馬俑類型個性特點的詞語

③議一議,你喜歡哪一類兵馬俑,為什麼?小組交流。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參與小組學習。

3、交流:

板書:將軍俑 神態自若

武士俑 整裝待發

騎兵俑 準備上馬衝殺

馬 俑躍躍欲試

4、大家把自己喜歡的兵馬俑的類型讀一讀

五、學習第八自然段

過渡: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仔細端詳,你會發現它們神態各異。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兵馬俑其他的神態(朗讀第8自然段)

六、誰願意朗讀最後一段

1、這一段與哪一段相呼應呢?(第一段)

2、與第一段是怎樣呼應的?劃出相互呼應的句子。

(舉世無雙的秦兵馬俑是我國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與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4、找出兩句中的一對近義詞。(舉世無雙與絕無僅有)

5、從這兩個詞語中可以看出什麼?(體會句中體現出的秦兵馬俑的珍貴歷史價值)

6、領略了這麼壯觀的場面,又欣賞了這麼鮮明的形象,大家心中對兵馬俑湧起怎樣的情感?(流露出的擁有這樣的歷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七、總結課文

1、課文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和(個性鮮明)的特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表達了作者對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藝術的熱愛。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重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通過反覆地閲讀課文,懂得全文是圍繞“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這句話來寫的。緊接着能抓住這句話展開自讀探究。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瞭解到文章是用詳實的數據來説明秦兵馬俑宏大的規模;以及從身材體格、衣着披掛、動作神態等方面,準確、細膩地表現了秦兵馬俑的類型眾多、神態各異、個性鮮明的特點。但對於介紹秦兵馬俑類型和個性特點這一部分內容,在彙報學習成果時我只讓個別的學生説,教學完本課我認為這種形式並不能讓全體學生都動起來。我想在這個環節上如果讓學生以填表格的形式來學效果應該會更好。在教學本課時,因為缺少秦兵馬俑的各類圖片,學生單單通過讀課文,還不能真切地感受到秦兵馬俑的藝術價值,以及我們國家能擁有這樣的意思珍品是多麼的了不起。因此在暢談閲讀感受這個環節中,當問到學生:“領略了這麼壯觀的場面,又欣賞了這麼鮮明的形象,大家心中對兵馬俑湧起怎樣的情感?”時,有個別學生回答:“沒有”。我只能建議學生有機會要親自到西安的秦兵馬俑去走一走,身臨其境地去感受一番。我想如果能找到一些相關的圖片對教學效果一定大有幫助。

但這堂課,存在着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

1、學生到網絡室上課很新奇,發言不如教室熱烈,原因是電腦吸引了他們一部分注意力。教師上課組織教學有困難,學生的自主權大了,課堂生成性增強了,要求教師有較高的教學應變能力和電腦操作能力。

2、上課實際操作時遇到了許多意料之外的問題。比如老師即要上課,,常常會顧此失彼,弄得手忙腳亂。

3、總覺得學生學得不深刻。原因在於在這麼短的時間裏要求學生瀏覽這麼豐富的資料,學會選擇,準備交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學生只能從文字上説出兵馬俑之價值,而不是內心的體驗。為此,我覺得上課時語言文字得帶領學生細細品讀,把學生情感引發出來,才能把重點、難點解決。

4、在課前的蒐集資料中學生做的很好,對教學有很大幫助。

秦兵馬俑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秦兵馬俑的神態與氣勢,激發民族自豪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件激情,導入新課

1、展示兵馬俑圖片(課件)

2、引言:我們看到了什麼?(生説)這麼宏偉,震撼人心的威武之師,一定想更多的瞭解它,我們今天就來一起學習《秦兵馬俑》這篇課文。(板書:秦兵馬俑)

3、讀課題,教師指導“傭”的字形和發音。

二、初步感知、理清思路

1、學生輕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瞭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再談談你有什麼感受。

2、師生交流,把握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三、再讀課文,重點理解

(一)、學習第2自然段

1、引言:秦兵馬俑是怎樣的規模宏大呢?課文的第2自然段做了具體的描述,請請同學們自由讀第2自然段,找一找文中的哪些句子讓你具體感受到了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讀了這些句子你有什麼感受,聯想到了什麼?

2、學生讀後交流。

3、教師展示“秦兵馬俑規模宏大”的圖片,讓學生説説自己的感受。

4、學生感情朗讀課文,體會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

(二)、學習第4—9自然段

1、引言:在我們的眼前出現的秦兵馬俑規模是如此的宏大,那它的類型眾多,個性鮮明課文又是怎樣描寫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4—7自然段,説説文中列舉了哪些兵馬俑類型?

2、學生自由讀4—7自然段。

3、交流文中列舉的兵馬俑類型。

4、課件展示兵馬傭:老師要求大家認真閲讀,仔細觀察圖片,然後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多讀一讀。

5、全班交流。

6、學習第8自然段

a、引言: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仔細端詳,你會發現它們神態各異,請讀第8自然段。

b、學生朗讀並配之相應的'動作。

c、引言:這麼多的兵馬俑,這麼多的神態。他們“有的凝視遠方,好像思念家鄉的親人。”這一句後有省略號,説明了什麼?(兵俑還有許多不同的神態)誰能用“有的……好象……”的句式來替換一下?(有的微閉雙目,好像在養精蓄鋭,作好下一場戰鬥的準備。有的兵馬俑圍坐一團,好像在商討國家大事。有的兵馬俑頭靠頭,神態嚴肅,好像在傳遞軍中重要情報呢!)

d、師生交流。

7、引言:這一段具體介紹了兵馬俑的不同神態。作者運用打比方、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加以細描,彷彿讓我們看到,那一個個神武的勇士威武不屈的拼死沙場的高大形象;彷彿讓我們傾聽到,那一個個威猛將士思鄉念親的悽婉心聲;彷彿讓我們感受到,那一個個兵馬俑背後的血淚與辛酸……正是作者的獨巨匠心選擇了恰當的觀察視角,運用這樣的表達方式,讓我們讀出中華民族的偉大,悟出中國人民智慧的偉大。

8、生齊讀最後一段。

9、引言:同學們,讀完後此時此刻你想説些什麼呢?

10、學生交流。

四、激發鼓勵,課堂小結

同學們聽了你們的回答,我也是又激動又佩服古代的勞動人民啊!的確,秦兵馬俑,惟妙惟肖地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秦兵馬俑教學設計5

[教材賞析]:

《秦兵馬俑》這篇文章從兩方面詳盡介紹了秦兵馬俑:一是用詳實的數據説明了兵馬俑宏大的規模;二是從身材體格、衣着披掛、動作神態等方面,準確、細膩地表現了兵馬俑的類型眾多、神態各異、個性鮮明。文中既有説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豐富的聯想,使我們身臨其境,深深地體會到字裏行間洋溢的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選配了三幅兵馬俑的圖片,既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又能激起學生蒐集圖片資料的興趣。學生通過圖文的對照學習,想象秦兵馬俑宏偉的氣勢和鮮明而豐富的神態,激發民族自豪感,這也是課文的重點。

[設計理念]:

網絡學習是一場智能的革命,也是一場學習的革命,它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習者聯繫世界的方式,對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習者的知識與發展的空間,對人的素質的全面發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意義。課文看似描寫簡單,實質距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採用網絡教學,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興趣,強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通過信息交流實現師生互動,從而產生互助,達到互惠,使整個課堂教學形成共識、共享、共進的氛圍。

所以本課的教學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教學時,避免枯燥的講解,讓學生充分地誦讀、充分地瀏覽專題網站中的內容,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課文的語言,領悟文章的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這堂課中我會注重學生朗讀的訓練,引導學生把自己對課文的感悟通過聲情並茂的誦讀表現出來,使學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薰陶。

[學習目標]:

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聯繫課文內容領會“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在文中的作用。

情感目標:通過閲讀理解,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能力目標:積極利用網絡自主學習,對新知識能聯繫舊知進行意義建構;加強學生間的團隊合作精神。

[學生現狀]:

經過調查發現:我校的學生沒有人蔘觀過秦兵馬俑,只是在電視介紹中瞭解一些知識,給教學帶來了困難。但他們思維活躍,可塑性強,有較強的求知慾望,愛動手、動腦。通過幾年網絡環境下的教學研究,六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了上網操作能力,能較好地在教師組織下自主、協作地參與學習。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我讓學生通過網絡進行課堂討論達到知識互補形成知識的意義建構。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的探索者。

[學習資源]:

為了更好地開展網絡環境下的教與學,圍繞着“秦兵馬俑”這個知識點,製作了專題學習網站,主要分為:“電子課文”、“自學要求”、“秦傭欣賞”、“專題討論”、“拓展閲讀”欄目“電子課文”將書本搬到了電腦上,更加形象直觀,學習更加方便。

“自學要求”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方向。

“秦傭欣賞”是為學生進行課文學習提供的學習資源,學生在此可以欣賞到秦兵馬俑宏大的規模,不同的類型,不同的形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選擇各類兵馬俑進行學習,通過圖文對照的形式,讓學生充分感受秦兵馬俑的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專題討論”是為學生進行課後拓展提供的交互平台,在平台上學生可以就某一問題進行討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