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41W

【教材分析】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教學設計

這是蘇教版語文第九冊的課文,記敍了史學家談遷在艱難的困境中兩次撰寫《國榷》的感人故事,表現了談遷逆境中的堅強意志和毅力。體會談遷厄運打不垮的信念,並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會充滿希望是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法策略】

《厄運打不垮的信念》一文藴含着豐富的情感因素,教學中,要突出重點,精讀感悟,合作探究,並注重培養學生言語的説話表達能力,力求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與主人公進行心靈對話,最後通過傳情誦讀來體驗文本情感,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設計特色】

在設計本課時,教者緊扣文本題眼——“信念”一詞展開教學,課堂伊始以複習詞語,練習説話的方式,引出談遷的“信念”,隨後在教學過程中把這一“信念”不斷躍然學生腦海,為了引導學會體會談遷那一次比一次堅定的信念,我設計了五次言語説話訓練,從簡單的用詞語來評價《國榷》這部書,到想象情境體會談遷命運的坎坷和信念的堅定,學生在這樣的句式訓練中,不僅增強了運用文本語言表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對文本的感悟深度,達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後在結尾處我又以“信念”歸結,指導學生聯繫自我談體會,從而真正體會到信念支撐的力量。當然,在教學中,教者也力求讓自己富有感染力的導語、描述語、評價語推動學生較深入的感悟從而真正做到在品讀中感受文本語言,感受人物品格,感悟文章中心。

【教學目標】

1.通過上下文的朗讀,理解文中重點詞句的意思,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關段落。

2.通過言語訓練,反覆朗讀感受談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意志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會有希望。

【教學重點】

1.初步學會運用數字來增強文章表達效果的寫作方法。

2.通過品、讀、感悟、體會談遷完成《國榷》的艱辛,從而深切感受談遷他那厄運打不垮的信念。

【教學過程】

一、言語一練——複習鞏固舊知

1.今天讓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文,一起讀課題《厄運打不垮的信念》。

2.本文為我們提供了大量豐富的詞彙,現在讓我們來温故一下。(出示詞語:家徒四壁博覽羣書化為烏有奮筆疾書)

3.讀了這些詞語,你能來説説談遷的故事嗎?

課件出示:談遷是明末清初的'史學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教者抓住了課文詞彙豐富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回憶上節課積累的詞語,並選擇其中的幾個詞語來説説對談遷的認識。簡單的言語訓練,既起到了複習舊知,檢查鞏固的作用,又為新課的學習作了自然的鋪墊,在“潤物細無聲”的訓練中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可謂“一舉多得”。]

5.看來談遷編寫國榷時也遭受到厄運的打擊,那就是(板書:書稿被偷)那被盜的究竟是一部怎樣的國榷呢?請大家快速瀏覽第一自然段,找一找看!

二、言語二練--理解《國榷》價值

1.大家讀了這段話,看看你能否從字裏行間讀出這是一部怎樣的書呢?

(出示:這是一部()的《國榷》)

2.你從哪裏讀出來的?透過這些數字,你彷彿看到了一些怎樣的畫面呢?

師點撥:二十多年的奮鬥,那可是7000千多個日日夜夜啊,現在,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上來。(出示:“有一次,為了抄一點史料,竟帶着乾糧走了一百多里路。”)從“一點”和“一百多裏”兩個詞語中你讀出了什麼?

[設計意圖:此處的言語訓練,不僅讓學生理解《國榷》這部書的價值,更是在引導學生重點體會數字的表達效果。“一點”資料,要走“一百多裏”,那麼,“20多年”、“6次修改”、“500多萬字”,談遷要找多少資料,走多少路呢?談遷為什麼能做到這些,並且堅持了20多年呢?説明有一股力量在支持着他,這股力量就來自他的信念。],

三、言語三練--體會談遷命運

1.此時,我們不禁要問:是什麼力量在背後支撐着他這麼去做呢?(生:信念)他的信念是什麼?(板書:立志要編寫一部翔實可信的明史)

2.那此時此刻,如果讓你面對這部()的《國榷》,你想對它説些什麼呢?

3.難怪談遷在遭受厄運打擊後,變得……指明讀(出示:他茶飯不思,夜難安寢,只有兩行熱淚在不停流淌。)

4.讀着這句話,你彷彿看見一個怎樣的談遷?

5.一個50多歲的老人,一個七尺男兒,整天老淚縱橫,以淚洗面,這種痛你讀出來嗎?

6.師:那麼,談遷他茶飯不思,不思茶飯,那他在思什麼呢?他夜難安寢,望着沉沉的黑夜,他又會在想些什麼呢?

(課件出示:他茶飯不思,那他在思_________,他夜難安寢,他在想________。)

[設計意圖:此時此刻,最複雜的應該是談遷的內心感受,而文本中並沒有交待出來。我認為值得引導學生去挖掘,那麼這裏的言語訓

練能讓學生髮揮想象,引導他們走進人物內心世界,並重點抓住談遷矛盾、複雜的心理,自己的信念受到了考驗,到底該怎麼辦呢?]

5.看來,小偷不僅偷去了談遷的國榷,更偷去……(生:他的心)

6.這種被人偷了心的痛,同學們你們能感受的到嗎,讓我們把心貼進談遷,一起讀好這句話!

四、言語四練--感悟信念堅定

1.歷史上很多人像談遷這樣遭受厄運之後一蹶不振,而談遷又是怎樣做的?誰來讀給大家聽(出示:很多人以為他再也站比起來了,但厄運並沒有打垮談遷,他很快從痛苦中掙脱出來,又回到書桌旁,下決心從頭撰寫這部史書。)

2.是什麼原因使談遷從很快多痛苦中掙脱出來呢?(點板書:信念,還是信念,還是他那在厄運面前永遠也打不垮的信念)

3.在厄運面前,談遷決定重新開始。可是一句“從頭再來”説起來容易,做起來該有多難啊!更何況此時的談遷已經是一位年老體衰、家徒四壁的老人呢?可他竟是在重重厄運面前,用他有生之年的最後時光,寫出了流傳千古的新《國榷》,誰來讀一讀這段話!(出示:新寫的……)

4.新國榷比原先第一部更加翔實、更加精彩,為此,談遷必定要克服更多的困難,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奮鬥,那課文中的哪些詞句特別讓你感動呢?請大家自由讀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用筆圈畫,有感觸的也可以在旁邊寫下簡單的批註。(指明交流)

5.由此看來一切的艱難險阻,絲毫沒有動搖他堅定的決心,那就是(指板書,齊説:立志編寫一部翔實可信的明史。),那你能否用這樣的句式來説上一段話呢!

(課件出示:例子:面對一襲破衣的談遷,我想對他説__________;

面對________的談遷,我想對他説__________;

面對________的談遷,我想對他説__________。)

[設計意圖:通過進一步引導學生品讀課文和練習説話,體會談遷那堅定不移、百折不回的信念,深切地體會到他那滴水可以穿石,繩鋸可以木斷,鐵杵可以成針的信念,也為學生抒發對談遷敬佩之情提供了媒介。]

五、言語五練——學習人物精神

1.談遷,相信大家會永遠記住它,他也因此(名垂青史)什麼叫名垂青史?那談遷何以名垂青史?

師點撥:是的,我們要感謝他為中華民族寫下了一部流傳千古的史書!

師追問:除了《國榷》,還有什麼也名垂青史呢?(生:還有他堅定不移的信念)

2.的確,(出示最後一段)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難免有崎嶇和坎坷,但只要有厄運打不垮的信念,老師相信(引讀文章最後一段)

3.讓我們牢記談遷所留給我們的巨大的精神財富,讓你,我他,都來記住他,讓這句樸素的真理,成為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的座右銘。一起讀!

(課件出示: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難免有崎嶇和坎坷,但只要有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就會______________。)

[設計意圖:古語云:“文以載道”,課文的作者通過主人公的頑強抗爭向我們揭示了這樣的道理,即“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就會有希望”。本環節的言語設計,既是引導學生“水到渠成”抒發情感,又在無形中淨化學生的思想、指導着他們的行為,這不正是新課標所提出的:“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嗎?]

【作業設計】

蒐集有關“在困境中立志”的人的故事,寫寫讀後感!

【板書設計】

20、厄運打不垮的信念

化為烏有很快掙脱

立志編寫一部

翔實可信的明史!!!

年老體弱下定決心

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緊緊地抓住本文題眼——"信念"一詞,確定學習目標,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以朗讀感悟為載體,讓學生在小組中展開合作、探究,並自覺研讀重點語句段落,並且設計由淺入深的言語訓練來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與主人公進行心靈對話,從而走進人物內心世界,課堂上也因此掀起了一個又一個高潮,總之,整個教學過程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他們紮實、有效地進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