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集錦十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51W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集錦十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材內容: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廣角植樹問題P106頁例1

教學目標:

1.通過猜測、驗證等數學探究活動,使學生髮現一條線段上兩端都栽的植樹問題的規律,構建數學模型,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2.培養學生通過“化繁為簡”從簡單問題中探索規律找出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和化歸思想。

3.通過合作交流,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的應用,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運用數形結合、一一對應建構植樹問題模型,並靈活地解決植樹問題。

教學難點:“一一對應思想”的運用

 教學準備:課件、10根小棒、尺子、白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

1、師:今天張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你們歡迎嗎?怎麼歡迎?(學生鼓掌)

師:手不但能表示情感,還藏着數學奧祕呢!伸開你的右手,你找到了數字幾?

生:5

師:5是什麼?

生:5個手指

師:就是手指數,那還能發現哪個數?

生:4個空隙

師:你能指給大家看看嗎?

師:像這樣每兩個手指之間的空隙,在數學上叫做間隔。(板書:間隔)

師: 4根手指幾個間隔?三根呢?

2、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間隔現象?(課件出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與間隔有關的一類有趣的數學問題:植樹問題。(板書課題)

二、發現規律

1.課件出示:同學們要在全長500米長的小路的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樹。(兩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數?

(1)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問題是什麼?“一邊”“每隔5米”、“兩端都栽”什麼意思?(解釋“一邊”、“500米”是全長和“每隔5米”是間距)

(2)那麼我們需要種多少棵樹呢?

(3)請同學猜一猜、算一算

預設:100÷5=20? 100÷5+1=21? 100÷5-1=19

(4)引導驗證:現在有不同的猜想,到底誰的對呢?怎麼辦?我們能不能想一個辦法驗證呢?如果我們畫圖來驗證,你覺得好不好?(太麻煩)

三、建立數學模型

1、化繁為簡

師:我們可以先從簡單數據開始研究。我們可以把這裏的總長500米改成5米、10米、15米20米、30米,請你選一個來擺一擺、畫一畫,數一數、找一找規律驗證下吧。

出示活動要求:

(1) 結合生活情境,獨立用學具擺一擺,也可以用畫一畫、找一找、算一算的辦法研究兩端都栽的情況下,棵數與間隔數的關係,有困難的同學也可以同桌合作。

(2) 完成後,在小組內説一説你的想法。

2、全班交流,完成表格。

3、引導總結規律,完成板書:

小結:1棵樹對應1個間隔,最後一棵對應的間隔沒有了,棵數比間隔數多1。你再仔細觀察,還有什麼新發現?

板書:兩端都栽:全長÷間隔長=間隔數

間隔數+1=棵樹

棵數-1=間隔樹

師:如果老師下面空格里的全長填上40米,那麼你能不畫圖列式得出答案嗎?100米呢?

預設:40÷5=8? 8+1=9(解釋8表示間隔數)

4、迴歸應用

(1)師:那回到原來的題目全長改成500米,會算嗎?那麼我把數字再放大變成1000米,怎麼做?

(2)全長10000米,每隔10米種一棵(兩端都種),要種多少棵?

5、小結:其實今天的學習我們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板書:以小見大或化繁為簡)也就是像這樣遇到數據比較大或比較繁瑣的問題時我們可以用一些小數據、一個簡單的草圖找到規律來解決。

四、聯繫生活,解決問題

1.出示:為美化校園環境,建安小學準備在一條長10米的小路兩旁,每隔2米放一盆花,(兩端都放)一共可放多少盆花?

學生審題後獨立完成。

交流提問:這個問題也是植樹問題嗎?為什麼?生活中還有類似的問題嗎?

師:這些樹、花盆、小旗等都可以用點來表示,植樹問題就是研究這些點和間隔關係的問題。

2、路的一邊從頭到尾擺了6盆花,如果每兩盆花之間在插一面小旗,一邊能插幾面小旗?兩邊呢?

3.同學們排成一隊去參觀,從頭到尾一共12人,每兩個人之間的距離是2米,那麼這列隊伍長是多少米?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學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六、拓展延伸:

出示30米,每隔5米兩端都種,學生讀題。出示房子,師:現在還是兩端都種嗎?

預設:只種了一端

師:現在間隔數和棵數有什麼關係呢?

再出示一個房子,師:現在還是隻種一端嗎?

預設:兩端都不種

師:那間隔數和棵數又有什麼關係呢?同學們下課以後可以用我們今天學到的方法研究一下。

板書設計:

植樹問題

:兩端都栽: 全長÷間隔長=間隔數

間隔數+1=棵樹

棵數-1=間隔樹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將相和》這個故事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將相和教學設計方案 ,歡迎閲讀。

設計理念

《將相和》一文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組成。從故事中我們可知,兩人物既有個性,又有共性。個性品質:藺相如的機智勇敢、臨危不懼、顧全大局等,廉頗的知錯就改等;共性品質:他們都以國家利益為重,愛國。個性的品質學生容易把握,共性品質學生把握還是有一定難度。為此,我把豐滿人物形象作為本課教學的最終目標,摒棄對課文內容、故事情節的繁瑣分析,將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讀、悟、演,去豐滿人物形象,領悟人物的個性品質和共性品質。這一過程充分體現語文學習的趣味性、主體參與性和創造性原則。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0個生字,能正確的讀寫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愛國思想和他們各自的美好品質。

4、領悟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連繫。

教學重點

有感情朗讀,體會人物的美好品質,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將相不和的原因。

教學課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的這一課,雖然只有三個字,卻包含了兩個人物,三個小故事。你們能從標題中看出是哪兩個人物嗎?(學生自由發言)那麼將相各指誰?和又是什麼意思呢?讓我們讀文去看看吧!

二、自讀自悟,瞭解故事內容

(1)出示閲讀提示:

1、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試給文中的三個小故事加一個小標題,想想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繫。

3、提出你感興趣的問題或不懂得問題準備組內討論。

(2)學生自讀課文,在文中作標註。

三、交流自學情況

(1)檢查讀文,糾詞正音。

(2)交流三個小故事所加小標題: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

(3)學生現在小組內交流提出的不懂的問題,初步解決一部分問題,留出有價值的問題和難以解決的問題,班內交流。

(4)教師同學生共同分類歸納重點問題:

1、完璧歸趙

藺相如為什匆?怠罷飪楸壬嫌械愣?∶?。俊?br>藺相如為什麼要讓自己的腦袋和璧一起撞碎在這柱子上?

秦王沒有得到和氏璧怎麼會心甘情願的讓藺相如回國?

2、澠池之會

藺相如為什麼逼秦王擊缶?

秦王擊缶後為什麼不敢拿趙王怎麼樣?

3、負荊請罪

藺相如為什麼要避讓廉頗?

廉頗至藺相如門上請罪時為什麼要脱下戰袍,背上荊條?

四、佈置作業

要求學生精讀課文,勾畫重點問題答案,為下一節課的彙報做準備。

第二課時

一、導入

這節課讓我們再一次走進廉頗和藺相如,讓我們感知古人的機智和風度。

二、再一次出示重點問題提示:

引導:你最喜歡文中的哪個小故事?練習多讀讀,自由結組,解決故事中的問題。

三、圍繞你喜歡故事中的哪個人物,説説為什麼?這一話題,交流討論並指導朗讀。

(1)藺相如:機智勇敢;熱愛祖國;胸懷寬廣;顧全大局;

(2)廉頗:英勇善戰;熱愛祖國;知錯就改;

(3)要求學生想全理由,組織好語言。

(4)指導學生朗讀藺相如和廉頗的相關語句。

重點語句:

1、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的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台。

2、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着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呀!

四、總結

《將相和》中,藺相如和廉頗使兩個同樣熠熠生輝的人物,他們的故事流芳千古,傳為佳話,讓他們身上的這種優秀品質在我們的身上發揚光大吧!

第三課時

一、出示掛圖負荊請罪,觀察想想:廉頗到藺府負荊請罪會怎麼説,怎麼做呢?藺相如又會如何做和説呢?

1、學生自己練習説一説。

2、把負荊請罪的結尾補充豐滿,寫一個片斷。

3、讀習作,師生評議。

二、編排課本劇:

1、選擇一個小故事,試演。

2、師生品評

三、佈置作業

1、抄寫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選做)有條件的學生看看錶現將相和內容的戲曲的錄像、錄音。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聯繫課文內容理解詞語。

3、理清課文的脈絡,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導語:同學們,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在我們的生活中又走進了一位新朋友。他簡直是無所不能,既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無窮的樂趣,又能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給與莫大的幫助與支持。你們知道這位時代的驕子是什麼嗎?對!就是電子計算機。

2、板書課題: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

3、同學們對電子計算機有哪些瞭解呢?今天我們共同學習課文《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深入瞭解它們。

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反饋生字詞的預習情況。

具體要求:請一個學生或者小組彙報的形式,談談自學生字詞的收穫。

(1)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生字,説説應該注意什麼?

(2)再次朗讀課文,聯繫課文內容,結合字典中的解釋,理解課文中詞語的含義。

繁衍:逐漸增多或增廣。

角色:本來比喻生活中某種類型的人物,課文中把電子計算機比作人,説明計算機已經成為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東西。

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理解為“音信,消息”;在科學研究中,它指的是用符號傳送的內容,而這些內容是接收符號者事先不知道的。

傳真:通過有線電或無線電裝置把照片、圖表、書信、文件等的真跡傳送到遠方的通訊方式。

信息高速公路:指電腦與電腦連接起來形成的電腦網絡。

2、檢查學生朗讀課文的情況,指名分段朗讀,集體糾正讀音。

3、課前,同學們都閲讀查找了有關電子計算機和多媒體的有關資料。哪個同學願意舉例説一説電腦在生活中的用途呢?(組織學生交流蒐集的有關資料。)

三、自學課文,初步瞭解課文的內容,理清課文的脈絡。

1、自由讀課文。思考:預習中向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你能試着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答案嗎?(預習中給同學們提出了四個問題:什麼是多媒體?多媒體與計算機有什麼關係?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有關多媒體的哪些知識?你對電子計算機越來越“神”是怎樣理解的?)

2、學生分小組討論,試着解決問題。

(1)多媒體指的是能夠傳遞信息的物體。

(2)目前,具有多媒體功能的電腦設備已經走入了尋常百姓家。人們可以使用它看電視、聽廣播、打電話、發傳真、看vcd、聽cd、唱卡拉ok……還可以在家中上網。

3、指導學生分段,歸納段意。

思考: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的知識呢?

(課文的2——5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多媒體與計算機的知識。)

追問:課文的一、六自然段分別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

(第一自然段簡單地向我們介紹了計算機發展的歷史進程以及重要的地位。第六自然段講的是計算機的技術將會發展的非常迅速,而且會越來越“神”)

4、再次朗讀課文,目的在於讓學生進一步理清文章的層次。

四、作業

1、書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查找有關計算機與多媒體的資料,為下節課的學習做準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計算機與多媒體的簡單知識以及二者之間的關係。

2、激發學生熱愛科學、主動學習的興趣。

3、學會運用舉例説明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深入學習,理解課文的內容。

1、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自學課文。把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者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

2、引導學生將各組提出的問題篩選、分類,歸併成幾個大的問題,請學生寫在紙上,投影出示。

可能出現的問題:

(1)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是怎樣誕生的?

(2)人們為什麼把電子計算機稱為“電腦”?

(3)多媒體是怎麼回事?有哪些功能?

(4)電腦與計算機有什麼關係呢?

(5)計算機越來越神。她會神到什麼程度呢?

3、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再次深入默讀課文,進行獨立思考。然後與組內的同學進行交流。

4、彙報解決以上的問題。

思考題一

學生甲: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於1946年誕生於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博物館,她的名字叫“埃尼阿克”

學生乙:我想介紹我查找的一份課外資料。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發明於二戰之中。因為它是為美國海軍繪製彈道圖用的。它有半個足球場那麼大,裏面含有500英里的電線,是用電磁信號移動機械部件。它的運行速度很慢,3——5秒運行一次,適應性也很差,只適用於專門的領域。他只是一台普通用途的計算機。

學生丁:短短几十年裏,計算機已經奇蹟般地繁衍了四代。第一代是使用真空電子管運行的計算機。十一年以後,就出現了第二代晶體管計算器。七年後,又更新產生了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十年後,又發明了現在較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幾十年的時間,計算機有了如此大的發展,而且一次比一次先進,一次比一次用途廣泛。以至於成為現代社會的天之驕子。

思考題二

學生甲:在發明之初,計算機確實是用來進行計算的機器。用它進行比較複雜的數學計算。但是,隨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如今電子計算機早已經不單純地運用在計算方面了。科學家們把計算機做成像人的大腦一樣的機器,迅速的對外界傳來的信息做出相應的判斷和處理。因此,人們把它稱之為電腦。

教師追問:通過你對電腦的瞭解,你能説説電子計算機可以做那些信息處理嗎?

學生丁:電子計算機可以幫助人們進行各種數據的存儲,可以進行文字處理和表格處理,還可以進行圖片、動畫……處理。

教師小結:電子計算機的功能可真多,真不愧“電腦”的稱呼呀。

思考題三

學生甲:媒體指的是能夠傳遞信息的物體。過去,媒體傳遞信息的功能比較單一。例如電話之能夠傳遞聲音,電報只能傳遞文字信息。當今人們希望有一種具有“十八般武藝”的設備,能夠傳遞多種信息。這樣的設備被稱之為多媒體。

學生乙:作者運用中國的“媒人”的作用來舉例説明了什麼叫媒體,形象生動,通俗易懂。

教師追問: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多媒體呢?

學生丁:可以看電視、聽廣播、打電話、發傳真……還可以上網……現在還有許多的多媒體家庭中還沒有,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的。

思考題四

學生甲:作者通過人體各種器官與大腦的關係的闡述,説明了電腦與多媒體的關係正如人的大腦與各器官的關係一樣。

學生乙:作者在這裏運用了比喻的説明方法。把電腦比成了“司令部”,説明了電腦與多媒體的關係,使我們瞭解了電腦的重要作用。

思考題五

學生甲:電子計算機發展的速度相當快,差不多每十年就產生一代新的電子計算機。計算機的發展會越來越神。

學生乙:具有多功能的電腦的用途非常廣泛。作者運用了列舉的方法,使我們更加清楚地瞭解了電腦的重要作用。

學生丁:多媒體電腦功能巨大。作者運用了一句諺語概括地説明“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這句話告訴我們只要擁有一台多媒體電腦,不用走出家門,就能夠了解天下發生的一切事情。

5、再次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內容。

二、思維拓展練習

1、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對計算機發展的進程有了一定的認識與瞭解。那麼,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社會的不斷進步,計算機能夠神到什麼程度呢?請你展開大膽的想象,設計出新型的電腦。把自己的設計方案及草圖畫在紙上。

2、朗讀課文。彙報交流。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內容

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八冊P47—49三角形的面積,“練一練”及練習十第1—3題

教學目標:

1、 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 通過操作、觀察、比較,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運用轉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和掌握怎樣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具學具準備:

1、 若干個完全一樣的按比例放大的鋭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一套多媒體課件。

2、 每個學生準備一個長方形、兩個平行四邊形,一把剪刀。

一、導入課題: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三角形的面積,板書:三角形的面積),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可能出現:a、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是什麼?b、三角形面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c、學三角形的面積有什麼作用?]

2、解決方案:

師:要想知道三角形的面積怎樣求,你想用什麼方法來研究?你是怎麼想到的?

(前面我們剛學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是把平行四邊形通過分割、平移、拼補轉化成長方形研究的,所以我想到了轉化的方法。板書:轉化)

師:今天這節課讓老師陪着大家運用轉化的方法研究三角形的面積。

[評析:談話式導入,學生看課題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參與了課堂學習目標的制定。課堂導入找準教學起點,溝通了新舊知識的聯繫,讓學生明白本課的學習也是運用轉化的方法進行研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情感,為新知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二、新授

(一) 實驗一:剪

1、師:下面讓我們做幾個實驗,好不好?

(學生拿出準備好的一個長方形,兩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上畫好底和高。)

2、(1)師:請大家拿出準備好的三個圖形,平放在桌上,用剪刀沿虛線把它們剪開,剪開後一對一對的放在一起。(標上1、2、3號)

(2)反饋。師:你沿虛線把平行四邊形剪開,得到了什麼圖形?(讓學生把得到的兩個三角形舉給大家看。)師:其他的兩個平行四邊形剪開後能得到兩個三角形嗎?

(3)師: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知道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分成兩個三角形,這兩個三角形大小、形狀怎樣?你怎麼知道的?(學生演示重合的過程)

師:重合了,在數學上叫“完全一樣”(板書:兩個完全一樣)

師:現在你能用“完全一樣”説一説我們剪到的三角形嗎?(學生説1號是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2號、3號是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

學生演示重合過程,課件演示剪、重合的過程。

師:誰能説一説根據剛才的實驗,你想到了什麼?

小結並出現字幕: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

(4)師:這兩個三角形與原來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課件演示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和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麼關係?(課件閃動演示,學生回答,出現字幕: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等於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師:誰能完整地説一説,通過剛才的實驗,你得出什麼結論?看字幕説: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等於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説一説1號、2號、3號各是什麼三角形?(板書:鋭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評析:學生自主探索,動手實踐。通過剪一剪、比一比、議一議,使學生多種感官積極參加學習活動,理解“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剪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等於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為學習三角形的面積指明瞭思維的方向。]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認識2個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瞭解“充電”是再學習的意思,讓學生從小懂得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朗讀和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爸爸”的好學精神。

教學用具:課件 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談話導入

1、教師板書:爸爸。小朋友談談自己爸爸的情況,生介紹。你們知道小利的爸爸是怎樣的人嗎?老師告訴你,他是一個好學的爸爸。教師在爸爸前板書:好學的。

2、教師講“好學”的“好”是一個多音字,當讀“hào”時組詞為“愛好”、“好學”,當讀“hǎo”時組詞為“好人”、“好事”、“好好學習”。

3、小朋友齊讀課題:好學的爸爸。過渡:小朋友爸爸怎麼好學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

要求:

(1)畫出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初步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學生自讀課文。

2、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好學、爸爸、最近、吃飯、夾着、資料、完了、業餘、簡單、鍵盤、現在、上網、光明。(加拼音)

(2)小朋友誰來讀讀這些詞語,指名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

(3)小朋於如果把拼音娃娃去掉,你還認識他們嗎?指名讀。開火車認讀。讀的真不錯,老師希望你們繼續努力,把課文讀流利,有感情。

(4)小朋友本文共有幾個自然段?(7個自然段)現在我們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指名7生讀課文,找生給予評價。

(5)請小朋友們再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每一段的主要內容。

(6)生彙報每段的主要內容。

三、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業、光、吃、網、近,小朋友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好呢?請小朋友們看看、想想、説説。

2、學生髮言後,教師小結。業、網:為了寫得對稱、美觀,一定要安排好開始的兩筆。“業”的兩豎寫在和豎中線等距離的兩側,第二面的起筆略高於第一筆。第三筆是側點,第四筆是撇點 。“網”是半包圍結構,偏旁部首是冂字框,裏面是兩個××,書寫規則是從外到內。“吃”是左右結構,書寫時注意左窄右寬,最後一筆是橫折彎構,“近”是半包圍結構,書寫規則是從裏到外。

3、小朋友請仔細觀察這幾個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認真描紅,學生描紅。

4、教師發字帖,小朋友請認真仿影,看誰仿的同書上一樣,生仿影。

5、小朋友有沒有信心把漢字寫漂亮,請在練習本上認真書寫,生練寫字姿勢氣功,生書寫。

6、展評優秀作業。

四、作業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指名學生上講台讀生字詞卡片,讀一個放一個。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二、精讀訓練

1、 小朋友請自由讀課文,互相交流自己已經讀懂了哪些,還有哪些地方不夠明白。

2、 學生提出問題估計較多,

教師預設以下幾個問題:

(1)“充電”是什麼意思?爸爸為什麼要充電?三個“充電”為什麼有兩種標點符號?

(2)什麼叫“業餘電腦培訓班”?

(3)“上網啦,製圖啦……”這後面的六個點是什麼意思?

(4)爸爸好學表現在什麼地方?

3、小朋友請繼續讀書,開展自由討論。

4、小朋友誰來讀讀第二自然段,指名讀,小朋友“充電”是什麼意思?現在明白了吧!

5、爸爸不是早就會在電腦上打字了嗎?為什麼還要培訓?請小朋友齊讀第四自然段,指名回答。誰再用自己的話説説,指名説。小朋友,在電腦裏還能學習什麼?誰來説説,指名説。那你們現在知道六個小點的作用了吧?它是省略號,表示電腦的用途非常廣泛,在這裏不一一列舉了。

6、揭示練習題。

(1)小朋友下面兩句話,還可以怎麼説?①你不是早就會在電腦上打字了嗎?②這還不簡單!生討論後交流。

(2)讀下面的兩組句子,説説有什麼不同。①A、光會打字是不夠的。B、光會打字是遠遠不夠的。②A、爸爸把我要找的資料找到了。B、爸爸在電腦前敲了幾下鍵盤,鼠標點得飛快,一會兒就把我要找的資料找到了。

三、朗讀指導

1、出示下列句子。(1)爸爸説:“充電就是再學習呀。”(2)我説:“你不是早就會在電腦上打字了嗎?”(3)我説:“爸爸,你能幫我從電腦上找一點騎牛比賽的資料嗎?”(4)“這還不簡單!”

2、各自練習朗讀,認為自己讀得最好的,進步最大的小朋友,請大膽舉手要求朗讀。

3、學生讀後,請他們説説自己的體會。教師相機給予鼓勵。

4、學生繼續體會、朗讀,指名朗讀全文,師生評議。

四、寫字指導

1、教師出示:飯、完、爸、學,小朋友我們怎樣才能把這四個字寫好呢?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它們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生觀察。

2、教師範寫:爸。小朋友,“爸”是上下結構。“父”字頭,張開的幅度要比寫獨體字時大些,以便覆蓋住下面的巴。小朋友請你們練一練,生練習。

3、小朋友我們在書寫漢字時一定要看清字的結構,記住字的筆順,一筆一劃照着字帖描,再認真書寫,請小朋友在書上認真描紅,拿出字帖請認真仿影。

4、小朋友有沒有信心把漢字寫漂亮,請在自己的練習本上認真書寫。生練習書寫。

5、展評優秀作業。

五、作業。

1、填空:我的爸爸很(),最()()吃()晚(),()夾着包往外走。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材簡介

太陽是地球上萬物的生命之源。本篇課文的作者憑着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畫出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盛夏,烈日掃盡清晨晶瑩的露珠,照射着大地直到黃昏,多麼沉重悶人的時光!人們懶洋洋地像是失去了生命力。畫個綠綠的太陽吧!讓大地上到處一片清涼。金秋,登高望遠,大地猶如茫茫的金海。它給人們獻上一個豐收、歡樂的季節。畫個金色的太陽吧,它會比春天更富有燦爛絢麗的色彩。寒冬,冷風颼颼,天冷得讓人縮手縮腳。畫個紅紅的太陽吧,人們都會有這個希望。春天,大地復甦,萬物生長,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畫個彩色的太陽吧,給人驚喜,催人奮進。

從課文裏,我們能體會到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願。課文語言優美,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愜意,適合背誦。

學習目標

1.認識掛、街等13個生字。會寫園、因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悟作者通過畫太陽要表達的心願是什麼。

學習重點

1.認識掛、街等13個生字。會寫園、因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習難點

感悟作者通過畫太陽要表達的心願是什麼。

學習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四個太陽圖卡

學生:學生用生字卡片

學習時間 兩課時

學習過程

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1.師出謎語:白天不見,晚上出現。又紅又圓,照亮地面。

2.出示詞卡太陽,指導讀準字音。

3.出示課題四個太陽,指名讀,齊讀。

4.引導質疑:讀了課題,你的小腦瓜裏是不是蹦出了小問號?

二、初讀課文,認記生字

1.出示課件:帶拼音生字,指名帶讀。

2.出示課件:去拼音生字並打亂順序,擺字卡,自由練習朗讀。

3.遊戲:我説你找喊名字。

4.指導識記生字方法。

5.鞏固遊戲:我把生字送回家。

三、動畫演示,指導寫字

1.猜謎引入:大口框裏有個大

2.出示課件:因書寫筆順規則

看了動畫,你知道了什麼?

3.出示課件:園

園與因哪裏長得很像?書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同樣先裏面後封口)

4.師範寫園因,講解書寫要領。

5.生自由練寫,師巡迴指導。

6.集體評價。

四、感悟理解,感情朗讀

1.生再讀課文後指名分自然段接讀課文。

2.你們知道文中的小男孩分別為四季畫了哪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嗎?用──在文中劃出。

3.指名發言,指導練讀綠綠的太陽金黃的太陽紅紅的太陽彩色的太陽

師貼板畫:綠綠的太陽金黃的太陽紅紅的太陽彩色的太陽

4.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的太陽呢?

同桌互讀描寫你最喜歡的那個季節的太陽的自然段

5.指名朗讀,感悟理解

春天──多彩的太陽

1.指名讀

2.指名再讀,喜歡的齊讀

3.你們看到的春天的'色彩都有哪些?

4.師生合作讀

夏天──綠綠的太陽

1.指名讀

2.出示課件:高山、田野、街道、校園到處一片清涼。

指導朗讀該句

3.男女生比讀

秋天──金黃的太陽

1.指名讀

2.出示課件:金黃的落葉忙着邀請小夥伴,請他們嚐嚐水果的香甜。

指導讀通,讀好該句

3.引導想象:你的眼前出現了哪些香甜的水果?

出示課件:水果圖

4.齊讀該段

冬天──紅紅的太陽

1.指名讀

2.出示課件:冬天圖片及風聲

你能用動作告訴我你現在的感覺嗎?

3.出示課件:紅紅的太陽升起

現在是什麼感覺?

4.老師也想通過朗讀讓大家暖和暖和,該怎樣讀?誰來教我?

生自由練讀,師學讀

五、背誦表演,拓展延伸

1.指導背誦表演最喜歡的段落

2.指名背誦表演,集體評價

3.出示課件:四季圖片及種太陽音樂

描畫你心中的太陽,表達自己的美好願望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設計A]

創意説明:本文因其獨特的句式特點而極具音樂美,同時還有豐富的畫面美,以及充塞於全文的力量美。本設計旨在通過不同層次的朗讀指導,讓學生感受文章之美,並掌握基本的朗讀方法。

教學步驟 :

一、齊讀、正音

1.首先不作任何提示,讓學生齊讀全文。

2.糾正學生誤讀的字音。

二、讀出音樂美

1.學生自我評議剛才齊讀課文時所存在的問題。

2.播放課文的配樂朗誦帶。要求學生帶着剛才評議的問題去聽,並根據錄音在文中作一些標記,如節奏、重音等。

3.對比評議:將自己的朗誦與錄音帶中的朗誦進行比較,發現他人長處。

朗讀指導:朗讀最基本的要求是讀準字音,接下來就是要讀準節奏。要讀準節奏,必須注意詞與詞、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停頓,還要分析課文的句式特點:本文以短句為主,因而節奏較快:讀準節奏以後還要注意語音的輕重,這樣才會產生抑揚頓挫的效果。

4.分節朗讀,學習重點:節奏、重音。

5.齊讀全文,注意音準、節奏、重音。

6.跟讀:跟錄音帶齊讀全文。

7.學生自由朗讀。

三、讀出畫面美

朗讀指導:朗讀水平若要向高層次發展,必須深鑽課文,才能身臨其境,進而讀出文章的畫面美。

1.尋找本文主體畫面的構成因素。

黃土高原(厚實、大氣)、一羣茂騰騰的後生(熱情、充滿力量)、腰鼓(靈動而熱烈的陝北打擊樂器)。

2.分析全文畫面的構成。

以打擊腰鼓的不同過程為主,穿插一些想象的畫面(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等)、陝北農民的生活畫面、黃土高原與江南的對比畫面等。

3.播放腰鼓表演的錄像片段。

4.自由朗讀,力求進入課文情景,讀出文中的畫面美。

5.教師示範。

6.全班齊讀。在節奏、重音的基礎上,力求讀出畫面美。

四、讀出力量美

1.討論:本文的主旨。讓學生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各抒己見。儘管本文的主旨不是很容易達到統一,但有些因素卻是很明朗的:表現了腰鼓這種民間舞蹈的震撼力,更讓我們感受到了蓬勃的生命力量。此外,作者彷彿還向我們暗示了西北這塊土地所藴涵的潛力。

2.播放配樂朗誦帶,讓學生體會文章的力量美。

3.學生誦讀。力求讀出本文所特有的陽剛之美。

五、積累

1.將自己喜歡的句、段摘錄下來。

2.在摘錄的句、段中再作選擇,力求背誦下來。

[教學設計B]

創意説明:本文的句式和修辭都可以給學生提供許多學習的範例。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積累習慣,並教給學生一些積累的方法,並學會做品析式的積累。

教學步驟 :

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正音。通過朗讀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解決音準問題。

2.聽配樂朗誦(或教師範讀),把握節奏和語音的輕重。

3.自由朗讀,練習節奏和語音的輕重。

4.齊讀全文,在節奏和語音輕重的基礎上,力求讀出本文的陽剛之美。

二、局部雕琢,品味語言

1.分組研讀課文,找出本文在句式和修辭方面的特點。

本文短句多、感歎句多、排比句多。這些特點皆因特殊的寫作對象所決定,因為安塞腰鼓充滿了力量之美,能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有條件的話,可以播放一段腰鼓表演的錄像,對學生理解課文會有所幫助。

2.語言品析。從句式和修辭的角度各找一處自己最喜歡的例句,並説明自己喜歡的理由。多讓一些學生髮言,教師只作適當的點撥。若學生品析有困難,教師可作一些示範。語言品析應在學生能夠理解和接受的範圍內進行,不要隨意拔高。

三、分類積累,鞏固品析

按照前面學習的品析方法,將課文中有代表性的句子,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摘抄,併力所能及地寫一點賞析的文字。可從以下方面去摘錄:

美詞(含新詞彙)、詞語排比、句子排比、段落排比、比喻句、對比句、疊詞句等。

[教學設計C]

創意説明:讀寫互動是本設計的特點。在寫作實踐中,學生可以感知為文之不易,從而刺激理解課文的熱情;通過課文的學習,掌握一定的方法,再進行類似題材的寫作,學生的作文質量必然會有所突破。

教學步驟 :

一、看錄像寫作文(課前不作任何預習)

播放一段腰鼓表演的錄像(最好是在黃土高原上表演的),然後讓學生進行課堂寫作。要求:儘量再現看到的畫面;有適當的想象的畫面;15--20分鐘完成;300字左右。

二、對比研讀

1.學生展示自己的現場作文。

2.聽《安塞腰鼓》的配樂朗誦,默讀課文。

3.仔細閲讀課文,將自己的作文與劉成章的《安塞腰鼓》進行比較。

4.暢談比較結果。

三、晶《安塞腰鼓》之美

語言美(音樂美)、畫面美、力量美等。

四、延伸寫作

播放一段其他類型的精彩的舞蹈錄像,讓學生根據所看錄像進行寫作,注意借鑑《安塞腰鼓》中的一些寫法。

[資料整合平台]

課文擴讀材料

{三國演義)第五回(節選)欏貫中

王匡將軍馬列成陣勢,勒馬門旗下看時,見呂布出陣:頭戴三又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王匡回頭問曰:誰敢出戰?後面一將,縱馬挺搶而出。匡視之,乃河內名將方悦。兩馬相交,無五合,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挺戟直衝過來。匡軍大敗,四散奔走。布東西衝殺,如入無人之境。幸得喬瑁、袁遺兩軍皆至,來救王匡,呂布方退。三路諸侯,各折了些人馬,退三十里下寨。隨後五路軍馬都至,一處商議,言呂布英雄,無人可敵。

正慮間,小校報來:呂布搦戰。八路諸侯,一齊上馬。軍分八隊,布在高岡。遙望呂布一簇軍馬,繡旗招颮,先來衝陣。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出馬挺槍迎戰,被呂布手起一戟,刺於馬下。眾大驚。北海太守孔融部將武安國,使鐵錘飛馬而出。呂布揮戟拍馬來迎。戰到十餘合,一戟砍斷安國手腕,棄錘於地而走。八路軍兵齊出,救了武安國。呂布退回去了。眾諸侯回寨商議。曹操曰:呂布英勇無敵,可會十八路諸侯,共議良策。若擒了呂布,董卓易誅耳。

正議間,呂布復引兵搦戰。八路諸侯齊出。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戰不數合,瓚敗走。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布舉畫戟望瓚後心便刺。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裏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着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三個那裏肯舍,拍馬趕來。八路軍兵,喊聲大震,一齊掩殺。呂布軍馬望關上奔走;玄德、關、張隨後趕來

使用建議:選文與《安塞腰鼓》

皆展示了一個大的場面,但突現的人物卻不同。課文學習完畢,可將本段文字作課外閲讀材料,與課文進行對比閲讀。同樣是展現男人的豪氣與力量,呂布是縱赤兔舉畫戟獨步天下,陝北後生們則是踏黃土擊腰鼓威震山河。試比較兩文寫法上的異同。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道珍珠鳥很怕人,瞭解由於“我”為它們創造了一個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

2.領悟課文是怎麼具體表達“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意思。

3.幫助學生將文章描繪的“我與珍珠鳥相處的情景”整合成三、四個畫面,感受我們“日漸親近的情誼”。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1.查找相關資料,瞭解珍珠鳥的生活習性。

2.準備將自己與小動物間的生活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這兩天,我們又結識了一個新的小夥伴──珍珠鳥。他嬌小、可愛,就是特別怕人。作家馮驥才用他的筆,他的心為我們講述了他與珍珠鳥之間動人的故事。

*初讀

1.請大家打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看文中“哪些畫面”或者“哪些語言形成的畫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2.這一幅幅畫面描繪出“我”與珍珠鳥一家和睦相處的情景。你們能不能從中選取三、四幅印象最深的配成課文的插圖,連起來展示“我”與珍珠鳥“日漸親近”的情誼?

*細讀

1.學生講解自己打算怎樣配插圖。教師整合學生的“配圖方法”。

2.學習第一個畫面內容。

1)我們先進入展現“小傢伙爸爸、媽媽生活環境的畫面”。自己輕聲讀讀課文與這幅圖關聯的內容,一會兒請你談談感受。(學生自由朗讀3~5段)

2)當學生品味到“我為珍珠鳥創設了一個安全、自在的生活環境”時,引導學生想象:如果你就是生活其中的珍珠鳥,你有什麼感受?

3)教師小結:是關愛、理解與尊重,使他們與我熟悉起來。

2.學習第二個畫面內容。

1)這幅圖展現了小珍珠鳥“遠遠觀望”的畫面,還有誰為這個畫面配了其他插圖?引導學生根據課文6~9段內容,用不同的畫面展現“人與鳥的關係”。

2)根據學生描畫的不同“插圖”,引導學生回到文本:文章中用了怎樣生動的語言描繪這幅圖?指名朗讀。

3)當學生用“小傢伙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櫃上”作為文章插圖時,引導學生想象:“神氣十足的小傢伙”什麼樣?讓我們欣賞一下吧。指名朗讀相關文字。

4)教師小結:小傢伙生活的多麼的快樂,雖然還在遠遠的觀望,但離我越來越近了。

3.學習第三個畫面內容。

1)“我不動聲色地寫,默默享受着小傢伙親近的情誼。”這份親近的情誼誰還能用其他圖畫展示?引導學生根據10~11段內容描畫插圖。

2)在這看似不動聲色中,流露出我對小傢伙深深的情誼,讓我們也來分享分享吧。同座位兩個人,一個人是小傢伙,一個人是大作家,親近地交流一下吧。學生對讀這兩段。

3)指名朗讀,並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4)教師小結:小傢伙感受到這份情誼,更信任我;我也感受到這份信任,獲得無限享受。再指名讀這句話。

4.學習第四幅畫面。

1)有了這份信任,有一天,小傢伙竟賴在我身上睡着了。多麼温馨的畫面!讓我們靜靜的欣賞,默默地讀讀書中描寫這一畫面的語句。(加配樂)

2)誰來把你的感受分享給大家?指名朗讀。

*總結

1.這是信賴創造的美好的境界,能談談你對作者流瀉下的這一時感受的理解嗎?

2.欣賞了這一幅幅感人的畫面,你有什麼感受?寫在書上。

3.學生朗讀自己寫的內容。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的】

1、知識:背誦這首詩;理解詩的意境。

2、能力:誦讀能力;聯想、想象能力。

3、德育:陶冶美的情操。

4、重點目標:背誦此詩。

5、目標難點:理解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作者及背景簡介

愛國詩人陸游在政治鬥爭中,屢受統治集團投降派的排擠打擊,但他堅持抗金主張,始終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陸游由於支持張俊北伐失敗被罷官還鄉。居山陰(今紹興)鏡湖之三山村。這道詩作於次年春。詩中生動地描寫了農村淳樸的習俗和美麗的自然風光,表現出作者對農村生活的真摯的情感。

二、理解詩的意境

1、莫笑農家臘灑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寫農家熱情、淳樸、熱情好客,以豐饌款待客人的情況。足雞豚,形容菜餚很豐盛。足,足夠。豚,小豬,這裏泛指豬。

2、山重水複疑無踟,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聯描繪了山水複雜紆曲的美麗風光,表現了遊者的驚喜和豪興。這兩句寫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實感受。重重疊疊的山嶺,彎彎曲曲的流水,遠遠望去好象前面已經無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爛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現了一帶村莊。

兩句後來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絕處逢生的情境。它給人以堅持不懈、生意不絕的啟示,引導人們從一個狹小的圈子奔向一個開闊、明朗、優美的嶄新天地,所以被人們傳誦不衰。

3、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前一聯寫村外風光,這一聯轉為寫村中所見所聞。春社日將臨,農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豐年,擊鼓弄簫、載歌載舞,熱鬧異常;農家的穿載簡潔樸素,還保留着古代的風俗習尚。這二句勾勒出一幅純真明快的農村風俗畫。

4、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意思是説,從今以後,假如你們允許我在空閒的時候趁着晚上的月色前來訪問的話,那麼,我會隨時在夜間拄着杖叩啟你們的家門的。這裏,不僅説明了陸游與當地農民相處得多麼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詩人對山西村和山西農民無限喜愛的真摯情感。

三、背誦這首詩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一、課時目標:

1、瞭解早春的景色,感受景色美。

2、會正確朗讀課文,嘗試背誦第二、三段課文。

3、理解第二、三段課文,懂得山坡、遠方等詞意。

二、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教學難點 :背誦課文第二、三段。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

(一)複習檢查:

1、指名認讀生字。

2、導入 :小河先流過哪兒?看見了什麼?

3、指名背誦第一段,導入 :明亮的小河流過田野又來到了哪兒呢?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生自由讀第二段,讀通課文。

2、指名多人讀課文,讀出快樂的語氣。(可點撥:此時,你的心情怎樣?小河的心情應該怎樣?)

3、想像説話:(1)我跑過田野,看見了____________。

(2)我跑過田野,看見桃花開了,梨花開了,杏花也開了,____________。

(3)我看見跑過田野,桃花開了,____________,梨花開了,____________,杏花開了,____________,我們看見____________。

(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一句説一説。)

4、引導背誦:自由背誦,指名背誦。

(三)學習第三段:

1、學生自由讀第三段,交流:你讀懂得了什麼?

2、學生交流一句,讀一句,嘗試不看書讀句子。

3、説話:(1)我跑過樹林,看見了____________,聽見了____________。

(2)我跑過山坡,看見了____________,聽見了____________。

(3)我跑過--,看見了____________,聽風了____________。

(選擇一句説一説,反饋交流。)

4、指名多人讀第三段,嘗試背誦。

(四)學生齊讀全文,小結:小河一路奔跑,為我們帶來了春天的消息,也給我們帶來了美麗的景色。

(五)課堂作業 :1、讀課文,填空。(作業 6)

*2、選擇説話的一句寫一寫。

板書: 7、我是一條小河 (快樂)

(跑過) (看見) (聽見)

田野

果園 桃花、梨花、杏花

山坡 …… 歌聲

樹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