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用數學教學設計15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19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用數學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用數學教學設計15篇

用數學教學設計1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春天輕輕悄悄地又來了。小朋友説説,你眼中的春天是怎麼樣的?

師:你們的春天真美!汪老師眼中的春天是生機勃勃,百花爭豔。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1)師在黑板上先擺一朵花

師:瞧!黑板上現在就開了一朵花!這朵花有幾片花瓣呢?

生:5片

(板書:5)

師:老師再來擺幾朵!

(2)師在第二行擺2朵

師:看,第二行我擺了幾朵花呢?

生:2朵。

師:第二行用了幾片花瓣呢?

生:10片

師:你是怎麼想的?

生:擺一朵花用5片花瓣,擺兩朵花要用2個5片,就是10片。

師:2個5片是10片。(板書:2個5)

師:10和5比,10是5的幾倍呢?

生:2倍

師:為什麼呢?

生:10裏面有2個5,所以10是5的2倍。(2倍,2個)

師:説得真好!誰再來試一試呢?

(板書:10是5的2倍)

(請3~4個學生回答)

(3)學生擺花

師:如果老師給你們15片花瓣,這樣的花你能擺幾朵呢?

生:3朵

師:是嗎?我們同桌合作擺一擺。

師:15片花瓣這樣的花你們擺了幾朵?

生:3朵。

師:沒擺之前你們為什麼快就知道是3朵呢?

生:3個5片,就是15片。

(板書:3個5)

師:15和5比,你也能這麼説嗎?

生:15是5的3倍。

師:你真是聰明,誰還能再來説一説呢?

(請個學生回答)(齊説)

師:那為什麼15是5的3倍呢?

生:因為15裏面有3個5,所以15是5的3倍。

(4)練習

師:15和5比,15是5的3倍。35和7比,35裏面有()個7,35是7的()倍;

師:全體男同學來回答,28裏面有()個4,28是4的()倍。

(5)學生擺花

師:如果我有20片花瓣擺花,説説這樣的花我能擺幾朵呢?

生:4朵。

師:你是怎麼想的啊?

預測1:

生:因為4個5是20,所以是4朵。

(板書:4個5)

預測2:

師:還有別的想法嗎?

生:因為20是5的4倍,所以是4朵。

師:現在20和5比,求20是5的幾倍,你能列算式嗎?在草紙上寫一寫。

(5)教學除法算式

20÷5=4

師:我請一位同學説説算式是怎麼寫的。

師:你們都是這麼寫的嗎?那麼20÷5=4表示什麼意思呢?

生:20裏面有4個5;20是5的4倍!

師:真行!誰能把這兩句話完整又流利地説一説!

(3~4個)

師小結:求20是5的幾倍我們可以用除法計算。

師:這裏汪老師還要提醒一下,倍不是單位名稱,所以4的後面倍不用寫。

師:15是5的3倍,你能用算式表示嗎?

(寫在草稿紙上)

生:15÷5=3

師:這個算式又表示什麼意思呢?

(2個人)

師:真不錯!看來求10是5的幾倍沒問題了吧!我們一起來列算式!

(板書:10÷5=2)

師:同桌説説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

師:我想聽聽你們怎麼説的,可以嗎?

(5)小結

師:同學們,像這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倍數問題,我們通常可以用除法進行計算。下面跟隨汪老師走進生活,去找找生活中這樣的數學問題,去解決這樣的數學問題。

(板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3、嘗試運用,解決數學問題

(1)師:春天可是個鍛鍊身體的好季節。

電腦出示運動圖片

師:瞧!這裏可真熱鬧!小朋友都在幹什麼呢?

生:拔河,跑步

師:跑步有幾人呢?拔河的有幾人?

師:那麼拔河的人數是跑步的幾倍呢?誰來説一説?

生:4倍

師:怎麼列算式呢?

學生列式:16÷4=4

師:誰來説説這個算式的意思?

生:16裏面有4個4,16是4的4倍。

師:越説越好了!

(2)師:操場的這裏也很熱鬧,你都看見了什麼啊?

師:數一數,丟手絹的有幾人,唱歌的有幾人呢?

師:丟手絹的人數是唱歌的幾倍?

師:草稿紙上列出算式。

師:異口同聲告訴我算式

師:這裏有兩個8,除號前的8表示什麼?除號後的8表示什麼?

師:解釋得很清楚,求丟手絹的人數是唱歌的幾倍,列式時就得是丟手絹的人數去除以唱歌的人數。

三、鞏固練習

1、師:我們身邊的倍數問題還有很多,看!從他們的對話中你發現了知道了什麼?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一個有關倍數的數學問題嗎?

師:聽清楚了嗎?好,誰願意再來説一説!

師:在草稿紙上列出算式。

2、統計圖中的數學問題

師:同學們這是什麼嗎?認識嗎?

生:統計圖

師:這張統計圖大家可能都認識,上學期學習統計的時候就出現過!當時同學們利用數學知識發現了這些數學信息。那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又能發現什麼新的數學信息呢?

師:我也發現了,你們看!

小結:同樣一張統計圖,但隨着同學們知識的增長,發現統計圖中還有倍數關係。

3、師:好,下面咱們走出校園到郊外去看看!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又能提出些什麼的數學問題呢?

師:同學們不僅問題提得好,回答的也不錯,所以送你們幾個燦爛的笑臉。

4、塗一塗,塗出倍數關係

師:白色的笑臉有幾個?

師:下面拿出準備好的兩支水彩筆,在笑臉上塗一塗,塗出倍數關係。

學生塗色

師:紅色的笑臉有幾個?綠色的笑臉有幾個?他們存在什麼倍數關係呢?

四、拓展延伸

1、師:你都學會了哪些知識啊?

2、師:最後我再來考你們一道題目,小朋友今年6歲了,媽媽36歲了,你知道媽媽的歲數是小朋友的幾倍嗎?

生:4倍。

師:這麼快怎麼知道的啊?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去年媽媽的歲數是小朋友的幾倍呢?

生:7倍

師:你怎麼算出來的呢?

3、師:在美好的春天,聽着同學們這麼精彩的發言,我感到特別的温暖。希望同學們趁着好季節多出去走走,去發現更多身邊的數學問題。

用數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看、説、擺、分、畫、互問及互答等形式的活動突出拼角活動的內涵。

2、加深對直角、鋭角和鈍角之間的關係的理解。

3、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和解決問題的經驗。

教學重點: 根據不同的要求,用三角尺拼出各種角。

教學難點: 加深對直角、鋭角和鈍角之間的關係的理解。

 教學準備: 一副三角尺,釘子板、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先觀察,説説每個角是什麼角。

學生觀察後彙報。學生彙報時,問:你是怎樣驗證的,

2、這兩個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鐘形成的角,指名學生上台用 同樣大嗎, 三角尺在鐘面上

擺一擺,然後説一説

3、出示一副三角尺。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直角、鋭角 和鈍角,尋找鋭角和鈍角時,我們是用三角尺上 的直角去尋找的。

出示一副三角尺,看來三角尺的用處還真 大,那麼,三角尺上還藏着哪些知識呢,這節課 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用一副三角尺拼一拼

(1)比較兩個三角尺。

觀察兩個三角尺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小組討論交流後 彙報)

根據學生彙報,教師小結:

相同:兩個三角尺都有一個直角和兩個鋭

角。

不同:一個三角尺兩個鋭角是一樣的,另 一個三角尺上的兩個鋭角是不一樣的。

(2)你能用三角尺拼出一個鈍角嗎,

交流:鈍角比直角大,我們在拼的時候可以怎麼想,(利用直角,在直角上加一個鋭角) 學生動手拼一拼,展示不同的拼法,指名交流,拼出的是直角嗎?

小結:用直角和鋭角拼出的角一定是鈍角。

三、拓展練習

1、教材第42頁做一做。 同桌合作,交流

從兩副三角尺中選出兩個,拼出鋭角、直角展示 和鈍角。

2、練習八第12、13、14題。 教師引導學生完成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在拼一拼中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用數學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用數學 (P19:例3)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

教學要求:

1、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2、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學會提出與他人不同的數學問題。

4、能夠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5、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學重點:

學會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並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的能力。

教學難點:能夠根據已知條件,提出數學問題

教學準備:主題圖二幅

教學過程

師:春天到了,教師帶領同學們來到了郊外進行春遊活動,同學們來到郊外,非常開心,吃過飯後,便玩起了遊戲。

一、説一説

出示主題圖:(例3的主題圖)

1、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還有什麼發現?(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1)有8個女同學,有6個男同學

2)13個同學玩捉迷藏的遊戲,這裏有6個同學

3)有16個同學來踢球,已經來了9個人。

2、師: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問題嗎?比一比,看誰提出的問題最多,試一試(先同桌互説,然後指名説,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還能提出不同的問題嗎?

3、想一想,你能根據這些信息列出算式嗎?試一試

(板演,齊練,評講)

如:第1小題:8+6 8-6

問:你為什麼要用這種方法算,説説你的理由?

等於幾你是怎樣想的?請同桌的同學互相説一説,再全班説一説。還有沒有與他不一樣的算法嗎?

(其它各題與以上相同)

B:出示“做一做”的主題圖

學生觀察:

問:(1)從圖中你看到了什麼?把你看到的説給你的同學聽。再數一數,你發現了什麼?還有不同的發現嗎?

(2)你能夠根據你所看到的説成一個數學小故事嗎?試一試(四人小組互説)

(3)指名説(3――――5人)

(4)你們有根據這些數學小故事列出算式嗎?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5)除了剛才的這些問題,你還能提出其它的問題來並且列出算式嗎?討論一下,互相説一説。

二、練一練

1、完成P21:1

出示圖,讓學生認真觀察:

(1)你從圖中看到了什麼?你能根據這些信息編出一個數學小故事嗎?四人小組互説,然後指名説

(2)你能根據你編的這些數學小故事列出算式嗎?

(3)學生獨立完成,同時指名板演。

(4)你能説説它們各等於幾?你是怎麼想的嗎?

2、P21:2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思維訓練

1、一輛公共汽車上有15位乘客,到站後有5位乘客下車。7位乘客上車,這時車上乘客比原來少3,對嗎?

2、一班得了15面衞生紅旗,二班得了20面,三班得的比二班少,比一班多,猜一猜三班可能得了幾面紅旗。

五、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大家都很出色,我們可以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教師真為大家感到驕傲!

板書設計:學數學、用數學

例3:1)有8個女同學,有6個男同學8+6=148-6=2

2)13個同學玩捉迷藏的遊戲,這裏有6個同學13-6=7

3)有16個同學來踢球,已經來了9個人。16-9=7

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什麼問題?

有17只小鳥,飛走了8只,還剩幾隻?

17-8=9(只)

用數學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課本第18頁,例1

教材分析:

教材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出發,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經歷探索求商的方法,教材選取的被除數不超過12,便於學生在數據較小的情況下,通過操作和推理探索求商的方法。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有了連加、連減和乘法做基礎,有了對除法的認識做鋪墊和平均分實物的實踐經驗,因此,在教學是着重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使學生自主探究找出求商的方法。

教學目標:

1、 探索求商的過程,理解求出除法算式的商的多種方法。

2、 瞭解用乘法口訣想商的思路,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3、 體會乘法與除法之間的聯繫,感受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簡便,體驗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

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道理,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道理。

 教學準備:

課件、小棒20根。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鞏固舊知

1、背誦乘法口訣

2、先填空,再説説你用的哪句口訣?(“開火車”遊戲)

2×( )=4 3×( )=6

4×( )=8 ( )×3 =12

( )×4 =20 5×( )=15

二、創設情景,探究新知

(一)故事引入,生成問題

師:同學們真棒,不但乘法口訣背的好,還能準確的利用口訣解決問題,老師要獎勵一下大家,給大家講個故事。

(課件出示:孫悟空大鬧天宮回到花果山,帶回了一些鮮美的桃子。)

師:回到花果山以後小猴子們看到桃子都想吃。孫悟空想:“糟了,桃子不夠分,怎麼辦?”它靈機一動説:“我考大家一個問題,誰回答對了,就把桃子獎勵給它吃吧!

出示問題:“有12個桃子,如果每隻小猴分3個,可以分給幾隻小猴?”

(二)呈現問題、分析題意

師:從題中你知道了哪些重要的數學信息?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預設1:總共有12個桃子,每隻小猴分3個,問題是要求可以分給幾隻小猴。

預設2:12是總數,3表示每份數,求份數!

(三)探究交流,解決問題

1、動手操作,建立表象

師:同學們説得很棒!那到底可以分給幾隻小猴呢?你也來當一回猴王,用你手中的小棒來分一分吧?

(課件出示)活動要求:

1、分:請利用手中的小棒分一分;

2、寫:根據分的過程,列出算式,寫下來;

3、説:和你的同桌互相説一説,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師:同學們的動手操作能力真強,我要請一位座得最端正的小朋友來上面擺一擺!請大家仔細觀察,他是怎麼分桃子的?

(學生1,現場操作)

師:你們同意嗎?咱們給他掌聲鼓勵鼓勵吧!

2、小組合作,交流算法

師:剛才我看到兩個同學,擺的特別快,説得也很清楚,我們來聽聽他們是如何分的?

預設1:採用不斷連減的方法。

第一隻小猴分3個,12-3=9,剩餘9個; 第二隻小猴分3個,9-3=6,剩餘6個;第三隻小猴分3個,6-3=3,剩餘3個; 剩餘3個分給第4只小猴,3-3=0 正好分完。

(12-3-3-3-3=0,一共拿了4次,可以分給4只小猴)

預設2:採用不斷連加的方法。

1只猴分了3個,2只猴就分了6個,3只猴又加3個就分了9個, 4只猴再

加3個就分掉了12個,所以可以分給4只猴子。

師:還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嗎?

預設3:用乘法口訣來算。

12÷3=4

三(四)十二,商是4。相當於12裏面有4個3,所以能分給4只小猴。

(四)優化算法,點名課題

師:看來咱們班的猴王可真不少啊!大家分的都非常棒,我們來總結一下,這3位同學雖然列的算式不同,但是都從中找到了4,都能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你是猴王,你會喜歡哪一種那?為什麼?和你的同桌互相説一説吧!

預設:直接用乘法口訣計算,因為這樣算起來很快、很方便。

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板書)

三、鞏固練習

1、你能用乘法口訣求商嗎?

(1)16÷4= 想:因為四( )十六, 所以商是( )。

(2)30÷5= 想:因為五( )三十, 所以商是( )。

(3)30÷6= 想:因為( )六三十, 所以商是( )。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課本18頁,做一做)

12÷6= 6÷2= 12÷4=

8÷2= 9÷3= 10÷5=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3、(課件出示)課本20頁,第1題:

6÷3=? 怎樣想?

注意:計算後,鼓勵學生和同桌互相説一説,你是怎樣算出商的?

4、課本20頁,第2題

有( )棵黃瓜苗,( )個花盆。平均每盆種幾棵?

( )÷( )=( )

5、拓展提升:從這兩道題的計算中你能發現什麼?

12÷3= 12÷4=

6、拓展提升:根據算式12÷4=3 講一個小故事。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又有哪些新的收穫那?

(學生彙報)

預設學生1:我學會了用多種方法來求商。

預設學生2:我喜歡直接用乘法口訣來求商,計算很快,也很方便。

五、課堂作業:

1、練習四的第3題。

2、練習四的第4題。

6÷6= 2÷1=

5÷5= 3÷1=

4÷4= 6÷1=

師:你能寫出幾道像上面這樣的算式嗎?

六、板書設計: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方法一:不斷連減。

12-3-3-3-3=0

方法二:不斷連加。

3+3+3+3+3=12

方法三:用乘法口訣求商(最優)

12÷3=4

三(四)十二,商是4。

用數學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第54~55頁例2~例3。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和語言表達活動,使學生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體會數量之間的相互關係。

2.使學生經歷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求一個數裏含有幾個另一個數”的數學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用轉化的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逐步培養學生“説”操作的意識和能力,提高操作的思維含量和自主探究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數量關係的過程,會用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數量關係轉化為“一個數裏含有幾個另一個數的除法”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觀察填空。

指名學生回答,並講一講蜻蜓的只數是蝴蝶的2倍,就是5的2倍,2個5等於10(只)的思考過程。

2.擺小棒。

老師在投影儀上擺5根小棒,然後問:老師擺了幾根小棒?(5根)

提問:誰願意到上面來擺小棒?

請一名小朋友到投影儀上來擺小棒,其他小朋友在桌面上擺小棒。

如果小朋友們擺的小棒是老師的3倍,應怎樣擺?(學生繼續操作。)

提問:你是怎樣擺的?一共擺了多少根小棒?

學生擺的根數是老師的3倍,就是擺5的3倍,5根5根的擺,擺3個5根,一共是15根。

板書:3個5根是15根

5的3倍是(15)

3.小結:我們剛才一起復習了有關“倍”的知識,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關“倍”的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鞏固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操作技能,為學習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做好知識和探究方法的準備。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擺小飛機,認識“倍”。

師:(用5根小棒擺出一架飛機)小朋友們想不想擺小飛機呀?

(請一名小朋友到投影儀上擺小飛機,其他小朋友在桌面上擺小飛機,教師指導。)

組織彙報交流,用多少根小棒擺了小飛機幾架。

學生(可能)的擺法:

用10根小棒擺了小飛機2架;用15根小棒擺了小飛機3架;用20根小棒擺了小飛機4架……

(老師對學生進行鼓勵性評價,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的信心。)

教師在投影上用15根小棒擺小飛機3架,也就是説15根小棒是5根小棒的3倍。接着提問:誰能説一説用10根小棒擺了小飛機2架,就是説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幾倍?用20根小棒擺呢?

讓學生多説一説,進一步理解“倍”的意義。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用小棒擺小飛機再説一説的活動,激發了學習興趣。學生在擺小飛機的活動中,經歷了動手操作和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所做所想的過程,逐漸抽象出了“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認識了“倍”概念,訓練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2.再擺一擺,把對“幾倍”的理解轉化成“除法”問題。

教師用投影出示下圖:

師:老師用5根小棒擺了小飛機1架,小朋友們準備用多少根小棒來擺小飛機?(15根)小朋友擺小飛機用的小棒數是老師用的小棒數的幾倍?(3倍)

(讓學生互相説一説,因為5根小棒擺1架小飛機,所以15根小棒可以擺小飛機3架,15根是5根的3倍。)

師:誰能把這15根小棒迅速地擺一擺(不用擺成小飛機樣子),能夠讓大家一下子就看出15是5的3倍來呢?

板書:15是5的(3)倍

請小朋友在投影儀上擺出下圖,並説一説。

學生:把15根小棒,每5根小棒分一份,15根裏面有3個5根,所以15是5的3倍。

板書:15根裏有3個5根

師:如果你們用20根小棒來擺小飛機,所用小棒根數是老師的幾倍?(20根是4個5根,所以20是5的4倍。)

小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就是“求一個數裏含有幾個另一個數”,用除法計算。像上面擺小飛機就是求15是5的幾倍。想:15裏面有幾個5,用除法算15÷5=3,所以15是5的3倍。説明“倍”是一種關係,不是計量單位,所以3後面什麼也不用寫。板書:15÷5=3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擺小棒,應用轉化的數學思想,把“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轉化成“一個數裏面有幾個另一個數”的除法問題。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方式來思考問題,提高了思維質量。

3.想一想,説一説。

(1)蘋果3個,梨6個,梨的個數是蘋果的幾倍?(6裏面有幾個3,用除法算6÷3=2。)

(2)蘿蔔6個,茄子2個,蘿蔔的個數是茄子的幾倍?(6裏面有幾個2,用除法算6÷2=3。)

[設計意圖]讓學生由實物聯想到倍數關係,使學生體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

(3)擺圓片。(動手操作,再説一説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幾倍。)

a.第一行擺4個○,第二行擺8個○。

b.第一行擺9個○,第二行擺3個○。

(4)8裏面有( )個4,8是4的( )倍

12裏面有( )個3,12是3的( )倍

24裏面有( )個6,24是6的( )倍

42裏面有( )個7,42是7的( )倍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引導學生讀課本第54頁至55頁的內容。

2.學習例3(思考回答問題)。

(1)仔細看圖,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2)引導學生想一想,怎樣解決“唱歌人數是跳舞人數的幾倍”。

(3)引導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4)讓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並組織學生集體訂正。

(5)還能提出什麼問題。(根據學生的問題、思路引導分析解決。)

3.引導學生完成“做一做”。

4.歸納小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就是求一個數裏有幾個另一個數,用除法計算。

[設計意圖]突出學生的自主參與,獨立思考。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學習探索。

四、鞏固訓練

1.練習十二第1題。

要求學生認真看圖。(1)圖中有些什麼動物?(2)分別是多少隻?(3)獨立分析解決,小鹿的只數是小猴的幾倍?(4)為什麼這樣列式?(5)還能提出其他問題嗎?

2.獨立完成第2題。

用數學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一冊第61-62頁例題、“試一試”及“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用圖畫形式呈現的實際問題中括線和問號表示的意思,瞭解這種形式呈現實際問題的結構,會用加、減法計算解決問題。

2.讓學生初步感受符號所具有的簡約化的特點,初步培養符號感。

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瞭解用圖畫形式呈現的實際問題中括線和問號表示的意思及結構。

教學難點:

根據用括線和問號表示的圖畫題正確列出加、減法算式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在學習“比一比”時,我們比較哪根跳繩長,哪根跳繩短,會用“√”和“○”的符號來表示比較的結果,這樣表示一目瞭然,比用文字表示更方便。因為符號具有這種簡單明瞭的特點,所以我們數學上經常會使用符號。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如何用符號表示圖畫問題中的已知條件和要求的問題,並學習如何通過計算解決這樣的問題。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題。

(出示蘋果圖)師:從這幅圖上你知道了什麼?你能提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

學生説圖意,提問題。

師:如果老師把剛才的問題“一共有多少個蘋果?”這幾個字寫下來,可能會需要一段時間,小朋友們認字不多,寫起來也會有困難,那麼我們就可以用符號來表示這個問題。

介紹括線和問號:(出示括線)這叫括線,它的兩頭指着左右兩邊的蘋果,就表示把兩邊的蘋果合起來。(出示問號)括線下面的“?個”表示“多少個”的意思,括線連同問號就表示我們要求的這個問題“一共有多少個蘋果?”

師:這樣用符號來表示問題簡單嗎?你能説説括線和問號表示的意思嗎?

學生敍述括線和問號表示的意思。

師:現在你能看着圖用三句話連貫完整地説一説圖中告訴我們什麼條件,要求什麼問題嗎?

學生同桌説,彙報。(左邊有3個蘋果,右邊有5個蘋果,一共有多少個蘋果?)

師:你會列式解決這道問題嗎?應該用什麼方法計算?為什麼?

學生列式計算,集體交流。

2.試一試。

師:你能看懂這幅圖的意思嗎?

同桌交流,指名彙報。

師:括線和下面的“10個”表示什麼意思?籃子外面有3個蘋果,籃子上面的“?個”又表示什麼意思?

指名交流。

師:括線和下面的“10個”表示一共有10個蘋果,籃子外面有3個蘋果,籃子上面的“?個”表示要求的問題,就是“籃子裏有多少個蘋果?”誰能完整地説説圖的意思嗎?

學生説圖意。(一共有10個蘋果,籃子外面有3個蘋果,籃子裏有多少個蘋果?)

師:怎樣列式計算?為什麼用減法?

反饋交流,説説算式表示的意思。

三、拓展提升。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題。

學生交流圖意,説説每題有哪些條件,要求什麼問題。

列式計算,指名彙報。

提問:為什麼用加法計算?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題。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彙報交流。

提問:這兩題有什麼相同的地方?為什麼都用減法計算?

3.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題。

師:圖中告訴我們哪些條件?要求什麼問題?缺少條件嗎?還有一個條件是什麼?

學生補充條件。(有3人下車)

學生列式計算,説説算式表示的意思。

4.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題。

師:你能看出小雞和小鴨哪個多嗎?哪一部分是小雞比小鴨多的?小雞比小鴨多3只,還可以怎樣説?

學生獨立完成填空。

四、總結全課。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用數學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繫,激發學生數學探求知識的興趣,並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題。

2、結合“用數學”的過程對學生進行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教育。

重點體會知識的價值並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題。

難點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題。

內容與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現在是什麼季節?那咱們就到郊外去秋遊吧。

二、合作探究(課件出示)

早上的太陽出來了,瞧,郊外的鮮花景色可真美啊,看遠處還有幾隻可愛的猴子呢。

課件出示梅花鹿圖

圖中有9只梅花鹿,有3只慢慢離開了,還剩下幾隻梅花鹿?

請你看圖説出圖意,你是怎樣算出圖上的梅花鹿的?

你能獨立列出算式嗎?評價,你們認為誰説的好?

走過鹿林又來到小河邊,看,河裏有幾隻白鵝呢?

課件出示白鵝圖

生説圖意

全班交流

獨立列式計算

評價:你認為他説的有道理嗎?

三、課中操

同學們都是聰明的孩子,有美麗的小鳥和小梅花鹿都在為你們跳舞呢。

四、做一做

説出圖意再列式。

既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作業

用數學教學設計8

“用數學”是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注意結合計算的教學,安排應用數學解決的內容,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發現,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通過數學活動,採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方式,讓學生了解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廣泛聯繫,會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逐步獲得數學的思想方法,並促使應用意識的形成。

這節課是鞏固第47頁、58頁的教學內容,整合第107頁的內容。重在引導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通過觀察,在情境圖中會找有用的信息,並會選擇相應的數學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同時鞏固和熟練10以內的加減法。

第一個環節是鞏固第47頁、58頁的教學內容,出示帶大括號和問號的情境圖,引導學生完整的敍述圖意。在大括號和問號這些符號的引導下,完整地認識了一個用數學的整體形式。在此基礎上,通過改變問號的位置,重點引導:問號在哪?問題是什麼呢?加強對“問題”的感知和理解。

第二環節是在沒有了符號(?)的開放情境中。首先引導學生有條理的觀察,交流看到的數學信息,然後引導學生初步體會根據合適的信息,可以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如根據你看到的左邊有2個黃蘑菇,右邊有1個黃蘑菇,可以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第三個環節是在此情境下,自己選擇信息,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如同學們根據左邊有2個黃蘑菇,右邊有1個黃蘑菇,提出了一共有多少個黃蘑菇?真棒,再看圖,根據其他信息還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呢?小組裏先説説。然後彙報根據什麼信息提出了什麼問題?怎麼解決?重點解決“一共有幾個蘑菇”的問題。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分析問題,尋找不同的解決策略。比如引導學生思考除了按左右來分,5+4或4+5。還可以怎麼樣計算?還可以按顏色分,3+6或6+3。讓學生在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活動中,產生樂趣,鍛鍊能力。

第四個環節出示109頁游泳圖,要求先仔細觀察找出數學信息,根據信息提出相應的一個數學問題來解決。你想解決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解決問題是學習的目標。教師要求每個學生根據信息,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感悟數學知識,主動獲取知識。體現了用不同信息,提出不同問題的用數學的思想。通過彙報,引導學生體會同樣是解決“一共有多少人”的問題,卻列出了不同的算式。這是一個開放性提問,小組進行協作學習,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小組內充分展示自己的見解,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學會互補學習,提高交往能力,並獲得積極的數學情感。

用數學教學設計9

課題:認識米 用米量

教學內容:P4及練習一第3、4、5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在活動中認識米,建立l米的表象,知道1米=100釐米。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形成米的正確表象,體驗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建立1米的表象。

教學難點:理解1米=100釐米。

教學準備:

師:米尺、一支鉛筆、一根筷子、捲尺、皮尺。

生:長的繩子、學生尺、鉛筆。 教學方法:通過小組合作用米尺完成對物體的'測量,掌握測量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複習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什麼知識?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釐米。釐米可以用來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 2、你能用你手上的學生尺量出數學書的長是多少釐米嗎? 如果用你手上的尺子量我們教室的長,你覺得合適嗎?(不合適)為什麼? 教師指出:量教師的長、操場的長等比較長的物體時一般用米尺。這節課,我們繼續認識比釐米長的長度單位“米”。(板書課題。)

二、互動新授

1、認識米尺。

請你用你手上的小尺子來量一量我們教室黑板的長度,哪位同學願意用你的小尺子量一量?(學生舉手,教師讓一位手拿30釐米長的尺子的女生來量黑板的長,要求其他學生注意看着。女生拿着尺子每量一次都在尺子的右端作個記號再往下量,並口算着:30釐米、60釐米、90釐米……越來越慢,最後停了下來。) 説一説有什麼感受?(讓學生説。)這樣一小節一小節地量,太麻煩了,拿老師的這把尺子(教師出示米尺)試試,指名上台量一量。師生合作,很快就量出黑板的長。教師指出:剛才我們用的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板書:1米)

(1)橫向、縱向建立1米的表象 教師拿出米尺告訴學生它的長度是1米並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米尺或1米長的小棍,讓學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將兩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長度。 教師説明量比較短的物體,我們可以用“釐米”作單位,用我們手上的直尺就行了,可是量比較長的物體,用“釐米”作單位就麻煩了,這時我們可用“米”作單位。米可以用“m”表示。

(2)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學生練習實際生活想一想、説一説) 2、觀察刻度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數一數,0~10表示從0到10是10釐米,接着是20、30、40、……100。 1米里面有幾個10釐米?(10個10 釐米。) 1釐米1釐米地數,1米里面有幾個l釐米? (100個) 讓學生數並作答。(板書:1米=100釐米)

3、量出長繩。拿出準備好的長繩,量出1米。(注意:量時刻度O對準繩子的左端。) 學生分小組合作量,交流反饋,接着量2米、3米……

4、估量。把繩子放下,把手張開比劃1米的長度,看誰估的準。 教師指出:通常情況下,我們不可能隨身攜帶尺子,當我們要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時,我們可以用身體的尺子去估一估。

三、積累運用

1、量一量,填一填。(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3題)(教師出示一支鉛筆。)這支鉛筆的長度大約是多少釐米?大約幾支長1米? 一根筷子大約長多少釐米?大約幾根長1米?同桌合作進行測量和估算。(由於鉛筆和筷子的規格不同,在學生測量時建議學生取整釐米數。)

2、估一估。(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4題)多媒體課件演示:跳繩,小貓,長椅。)先估量,再在合適答案後的口裏打“√”,説説理由。

3、操作性練習。

(l)認識捲尺和皮尺。

我們可以用捲尺和皮尺來量身高。 教師出示捲尺和皮尺。學生認識捲尺和皮尺。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5題。

同桌合作量一量。用捲尺量黑板的長和身高。

分小組合作測量,4個人用1米長的捲尺,合作量教室裏較長物體的長度,測量後進行彙報並交流。(如:教室前後黑板的長;教室地面的長、寬;四周牆壁的長等。)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什麼長度單位米?1米有多長?用手比劃一下,通常量哪些物體的長度時用它作單位? 小結:這節課我們又認識了新的長度單位“米”,把我們的兩隻手張開,大約是1米。生活中有很多長度是1米的物品,下課後帶着發現的眼睛去找找它們吧!

用數學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新課標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85-86頁,完成做一做和練習二十的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加深對百分數的認識,能理解達標率、發芽率、出油率等這些百分率的含義,掌握有關百分率的計算方法,能用百分數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依據分數與百分數應用題的內在聯繫,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數學的應用意識。

3、使學生了解求百分率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初步滲透概率統計思想。

教學重點:掌握常用的百分率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達標率、發芽率、出油率等一些百分率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提問:百分數表示什麼?

2、説出以下百分數的含義:

我們班第三單元測驗,有97%的人達到了優秀。

我們有45%的人近視。

師:由於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所以解決百分數的問題可以依照解決分數問題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用百分數解決問題”。(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達標率

1、出示信息:六年級有學生160人,已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兒童組)的有120人。達標學生的人數佔總人數的幾分之幾?

2、學生解答,反饋: 板書: =

3、問:你能把這個結果用百分數表述出來嗎?

4、師:達標學生的人數佔總人數的百分之幾也叫做達標率。(請1~2人複述什麼叫達標率。)

板書:達標率:達標學生的人數佔總人數的百分之幾。

5、引導學生總結達標率的計算公式。

板書:達標率=達標學生人數 / 學生總人數 ×100%

問:公式中為什麼要乘100%?(因為達標率是百分率的的一種,公式本身應該用百分數的形式(%)表示。如果公式單寫成“達標率=達標學生人數 / 學生總人數 ”只是分數形式,而不是百分數。如果在“達標率=達標學生人數 / 學生總人數”的後面添上“×100%”(相當於×1),就可以既使數值不變,而又是百分數的形式。)

6、在題目中再加上一問:六年級學生的達標率是多少?讓學生解答。

板書:

120/160×100%=0.75×100%=75%

問:“達標率是75%”是指什麼?後面要不要寫單位?為什麼?(百分率是表示兩個數的比,沒有單位名稱。)

7、比較一下求達標率和求達標學生的人數佔總人數的幾分之幾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二)教學發芽率

1、創設情境,出示例1第(2)題,問:發芽率的含義是什麼?(發芽率是指發芽的種子數佔種子總數的百分之幾。)

2、學生嘗試算出綠豆種子的發芽率。

3、反饋算法,問;你能不能像計算達標率一樣,也總結出一個計算髮芽率的公式呢?讓學生把書85頁的公式填完整。

板書:發芽率=發芽種子數 /種子總數 ×100%

4、讓學生繼續算出花生和大蒜種子的發芽率。

5、教師説明:發芽率對於農民種田是十分重要的。農民伯伯需要根據發芽率的高低來選擇種子品種和決定播種面積。這樣,既可以保證所需苗的棵數不多不少,又可以避免種子的浪費。所以求發芽率對農業生產豐收有重要作用。

(三)其它百分率的計算

1、師:生活中用百分率進行統計的還有很多,像產品的合格率、小麥的出粉率等等,你還能説出一些百分率的例子嗎?(出勤率、出米率、出油率、及格率、優秀率、成活率、命中率、升學率……)

2、你知道這些百分率的含義嗎?可以怎樣求出這些百分率呢?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總結一些常用的百分率的計算公式。

三、鞏固應用

1、完成書86頁“做一做”第2題。

2、書第87頁第1題。

完成第1題後,可提問:我們班某天的出勤率為100%,説明了什麼?有人預測我們班明天的出勤率為120%,可能嗎?讓學生思考、討論。

3、判斷:

(1)學校上學期種的105棵樹苗現在全部成活,這批樹苗的成活率是105%。

(2)六年級共98名學生,今天全部到校,六年級今天的學生出勤率是98%。

(3)25克鹽放入100克水中,鹽水的含鹽率是25%。

4、解決問題:

①六年級一班有學生50人,今天出席48人.求六年級一班今天的出勤率.

②在一次數學測驗中,六年級一班同學一共做了400題,錯誤了16題,求錯誤率。

5、變式練習

(1)種了100棵樹,死了1棵,求成活率

(2)25克鹽和100克水,求鹽水中的含鹽率

 四、全課總結

課後反思:今天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求“百分率”,聯繫生活實際,我列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百分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回答問題有了一定的基礎,突破了重點,難點。 課堂上我設計了基本練習、變式練習、綜合練習,都來自生活,一環扣一環,層層加深,既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也充分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相結合,使學生真正享受數學帶來的快樂,讓他們在學中樂,樂中學。比如從例題求一對有着相對關係的出勤率和缺勤率,瞭解它們之和是100%,到基本練習達標率、發芽率等從單一的計算百分率,到“種了100棵樹,死了1棵,求成活率”、“25克鹽和100克水,求鹽水中的含鹽率”等變式練習,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和廣闊性,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的能力。

用數學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正確掌握求稍複雜的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的解題方法,並能正確地解答這類應用題。

2、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和解題思路。

教學難點:

正確、靈活地解答這類百分數應用題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出示複習題:學校圖書室原有圖書1400冊,今年圖書冊數增加了 。現在圖書室有多少冊圖書?

2、學生找出這道題目的分率句,確定單位1,並根據數量關係列式:1400(1+ )

二、新授

1、教學例3

(1)出示例題:學校圖書室原有圖書1400冊,今年圖書冊數增加了12%。現在圖書室有多少冊圖書?

(2)學生讀題,找條件和問題,明確這道題是把誰看成單位1。

(3)引導思考:從今年圖書冊數增加了12%這句話中,你能知道些什麼?

① 今年圖書增加的部分是原有的12%。

② 今年圖書的冊數是原有的120%。

(4)學生討論後分小組交流,並獨立列式計算:

人教版數學《用百分數解決問題(3)》教學設計第一種:140012%=168(冊)

1400+168=1568(冊)

第二種:1400(1+12%)

=1400112%

=168(冊)

2、通過這道題的學習,你明白了什麼?(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和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都要用乘法計算)

3、鞏固練習:完成P93做一做第1題。

三、練習

1、補充練習

(1)出示練習:

①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榨油多少千克?

②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一個榨油廠榨出油菜子2100千克,用油菜子多少千克?

(2)分析理解:

A、出油率是什麼意思?這兩道題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B、第(1)題是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應用什麼方法計算?第(2)題是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求這個數,可以怎樣解?

(3)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2、學生做教科書練習二十二的第1、3、4題。

課後反思:

本部分內容是求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這部分內容與求比一個數多(少)幾分之幾的應用題相似,只是相應的分率轉換成了百分率。因此,在複習上,我安排了與例題較為相似的分數應用題,通過對題目的改變,讓學生了解二者的聯繫。因為題型及解題方法幾乎都相同,學生學起來也較為容易。

用數學教學設計12

教學過程:

一、複習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乘法口訣,我們先來複習一下有關乘法口訣的知識。

1.説出得數,並説出用哪句口訣。

6×2= 4×3= 2×5= 3×3=

2.填空。

2×( )=4 3×( )=6 4×( )=8

( )×3=12 ( )×4=20 5×( )=15

説一説( )裏的數是用哪句乘法口訣想出來的。

二 、導入:前兩節課我們對除法有了初步認識,那麼我們在解決哪兩種類型問題可以用到除法?

那你能根據剛才我們總結的方法解決下面兩個問題嗎?(課件)

過渡:這兩名同學不但能解決問題,還能説出商,那麼他們是用什麼方法求出商的呢?我們今天就來解決除法求商的問題。(板書課題)

三、新課

1.引出除法算式12÷3。

課件呈現例1放大圖:猴媽媽從果園裏摘回了12個桃子,它想給每隻小猴分3個,猴媽媽這時想到了一個問題,誰能猜一猜猴媽媽想到了一個什麼問題?

生提出第(1)個問題:12個桃,每隻小猴分3個,可以分給幾隻小猴?同學們很善於思考想到猴媽媽的問題,那誰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請學生列出除法算式:12÷3。

2.探討計算方法。

(1)引導:他不但列出算式還説出結果,那他是用什麼方法算出商的呢?我們動手來用手中的學具分一分,看看他算得的商是否正確。彙報是怎樣分的。

我們會用動手分一分的方法解決了問題。如果不動手操作學具,我們怎樣算出結果呢?

生:可以用乘法口訣想商,想3和幾相乘得12,因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

這三種求商的方法中,你喜歡哪一種法方法?下面就讓我們用這種求商的方法解決以下的問題。

3.嘗試用乘法口訣求商。

(1)出示例1的第(2)個問題。

(2)與你的同桌交流怎樣解決問題,説一説想商的過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訣。

(3)彙報:求12÷4的商,想4和幾相乘得12,因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

過渡:剛才我們在解決問題中找到了求商最快的方法就是用乘法口訣求商,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求商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三、練習

1.練習五的第1題。你能説一説這道題的意思嗎?

説説商幾?你是怎樣想的?我們求出商是2,如果是你來分氣球,你覺得怎樣分比較合適?

2.練習五的第2題。

(1)你能説説從畫面獲得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你能獨立填寫除法算式嗎?並説一説用哪句口訣想商。

3.練習五的第3題。

師:接着我們來玩一個郵遞員送信的遊戲,根據圖你能説説該如何玩這個遊戲嗎?

生:説明要求:認真計算,商是幾,就投進幾號信箱。

師:那我們看看哪個郵遞員能出色的完成任務。

最後,特別請學生觀察哪幾封信送進了1號信箱。並想一想,這些除法算式有什麼特點。促使學生髮現:被除數和除數相同,商是1。

四、總結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共同探討了除法的計算方法。我們發現,可以用乘法口訣來求商。計算時,看除數和幾相乘得被除數,就用那句口訣求商。我們還發現,被除數和除數相同時,商是1。

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將今天學到的知識帶進我們的生活。

用數學教學設計13

一、設計思想

新課程將致力於使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瞭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困難。本課要讓學生經歷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的過程,通過本課的學習,初步學會選擇有用信息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在與同伴的合作中解決問題。

二、教材分析:

"用數學"在前面已經結合教學內容進行了多方面的教學,知識沒有用標題的形式明確給出。在這裏出現"用數學"的標題,目的是讓學生知道數學知識是為了解決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自覺性。第七題是用"停車場"的畫面展開的,描述了停車場上已經停放了9輛汽車,同時還有6輛車正在開進停車場,要解決的是"現有幾輛車"的問題。這類問題,學生首次接觸,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課的複習重點是培養學生合理使用各種信息解決問題的意識。複習難點是文字信息的處理,依靠關聯詞語理清解題思路。

三、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能夠根據情境圖給出的資源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但對於捕捉文字信息尚有困難。因此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教師須指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挖掘出形象圖外的信息資源,學會解答用比較抽象的文字表示條件和問題的題目。

四、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3、創設情境,在遊戲中感知數學,在數學中體會成功的喜悦。

五、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合理利用各種信息解決問題的意識。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複習"用數學"第117頁第7題時教師出示沒有文字的情境圖,讓學生自己觀察,並説出發現了什麼。也可以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接着出示圖中兩為小朋友的對話,理解"又開來了6輛"這話的含義,告訴學生,圖上開來的汽車沒有畫出來,應該根據圖上小朋友告訴我們的條件來解決問題。

七、課前準備

課件:停車場情境圖,堆雪人圖和媽媽兒子對話圖。

八、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指名口算

10-7 5-4 6-2 7-3 8-0 18-10

17-7 18-5 2+13 4+10 6+9 27-20

8+5 0+0 15+4 5-5 5+7 20+9

2、填未知數

(1)6+( )=11 14-( )=10

討論:,括號裏該填幾?怎麼想?指名回答。

(2)練習

9+( )=13 8+( )=15 12-( )=2

5-( )=4 7-( )=1 ( )+7=14

學生做完後,問是怎樣想的。

(二)創設情景

1、出示書上第117頁的第7題。

(1) 學生觀察,分組討論,説説發現了什麼?

(2) 引導學生思考:根據這幅圖,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3) 問:為什麼開來的汽車有一輛沒有畫完整?看着這幅圖,你能準確地説出又開來幾輛汽車嗎?

(4) 引導學生看書中的小朋友是怎麼説的?

(5) 問:現在有幾輛車?你會列式嗎?學生説教師板書:9+6=15(輛)

(6) 問:如果把"又開來了6輛"這句話去掉,讓你們説又開來了幾輛,你們會解答嗎?四人小組説一説,然後派代表説。

(三)鞏固練習新題

出示"堆雪人圖",書上第121頁第11題。

問:你們喜歡堆雪人嗎?

分組説一説這幅圖的意思?(要求口頭編出一道應用題。)

你知道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在堆雪人嗎?

列出算式,一人板演,其餘在書上完成,並説一説為什麼?

2、出示"對話圖",書上第121頁第12題。

(1) 分組討論,説一説圖中講的是一件什麼事情?

(2) 引導學生看圖,結合文字理解內容。

(3) 根據問題列式計算,並説説你是怎樣算的?

(4) 舉例説一説日常生活中的有關數學知識方面的問題?

(四)教師總結

1、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數學",大家能夠根據圖上的意思解答問題了。現在老師出一道題目,你還會做嗎?(出示下題)

2、從你們身邊的事物中找一找,根據"9+7"的算式,提出兩個條件和一個問題。想一想,怎麼編?可以與同伴交流,也可以與老師、爸爸媽媽討論,看誰編得好。

九、板書設計

十、作業設計

用數學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9頁例5以及相關練習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判斷題中涉及的量是否成正比例關係。

2、進一步鞏固正比例的意義,掌握用正比例方法解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能正確地用正比例的方法來解答應用題。

3、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精神。

4、在成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中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利用已學的正比例的意義,通過自己探索掌握解答正比例應用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關係,找出相等關係並列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激發興趣。

1、填空並説明理由。

(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成( )比例。

(2)單價一定,總價與數量成( )比例。

(3)每塊地磚的大小一定,磚的塊數和所鋪的總面積成( )比例。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讓學生温故而知新,為學習下面的內容鋪墊。】

3、提出問題:老師請你用一把米尺去測量學校旗杆的高度,你能行嗎?

生1:把旗杆放下量。

生2:爬上去量。

生3:利用影子的長度量。(如果沒有學生説教師可做適當引導。)

師:相信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一定會找到解決的方法的。

【設計意圖:激起學生學習這習慾望,慾望是產生動機的催化劑。】

二、揭示課題、探索新知。

1、小黑板出示例5

張大媽:我們家上個月用了8噸水,水費是12.8元。

李奶奶:我們家用了10噸水,上個月的水費是多少錢?

思考:題中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要解決什麼問題?

師:你能利用數學知識幫李奶奶算出上個月的水費嗎?

(1) 學生自己解答。

(2) 交流解答方法,並説説自己想法。

算式是:12.8÷8×10

=1.6×10

=16(元)。(先算出每噸水的價錢,再算出10噸水需要多少錢。)

(也可以先求出用水量的倍數關係再求總價。)

10÷8×12.8

=1.25×12.8

=16(元)

【設計意圖:用以往學過的方法解決例題,有助於從舊知跳躍到新知的學習,同時有利於用比例解決問題的檢驗,幫助學生在後面的學習中構建知識結構。】

師:像這樣的問題也可以用比例的知識來解決,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用比例的知識進行解答。(板書課題:用比例解決問題)

(3)小黑板出示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和討論:

1)題目中相關聯的兩種量是( )和( ) ,説説變化情況。

2)( )一定,( )和( )成( )比例關係。

3)用關係式表示是( )

(4)集體交流、反饋

板書: 水費 用水噸數

12.8元 8噸

?元 10噸

水費:用水噸數 = 每噸水的價錢(一定)

師概括:因為水價一定,所以水費和用水的噸數成正比例。也就是説,兩家的水費和用水的噸數的比值是相等的。

(5)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列出比例式(方程):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反饋學生解題情況。

8

12.8

10

χ

解:設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χ元。

12.8 :8 =χ:10 或 =

8χ=12.8×10 8χ= 12.8×10

χ=128÷8 χ=128÷8

χ= 16 χ= 16

答: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16元。

【設計意圖: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通過合作、交流從而解決問題,能使他們增強學習的信心、能給他們自信。在交流中,讓學生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6)將答案代入到比例式中進行檢驗。

你認為李奶奶用了10噸水交16元錢,這個答案符合實際嗎?你是怎麼判斷的?

生交流,彙報。

2、變式練習。

剛才我們用歸一法和比例法幫李奶奶解決了水費的問題,同學們真不簡單,瞧!王大爺又遇到了什麼問題呢?出現下面的練習:

張大媽:我們家上個月用了8噸水,水費是12.8元。王大爺家上個月的水費是19.2元,他們家上個月用了多少噸水?

(1)比較一下改編後的題和例5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2)學生獨立用比例的知識解決這個問題。指名板演。(教師巡視)

(3)集體訂正,學生説一説你是怎麼想的?

3、概括總結

師:剛才我們用正比例知識幫李奶奶和王大爺解決了生活中的水費問題,請大家回憶一下解題思路,再想一想用比例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是怎樣的?

學生討論交流,彙報。

師總結:

1、分析找出題目中相關聯的兩種量。

2、判斷他們是否是正比例關係。

3、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列出比例。

4、最後解比例。

5、檢驗作答。

【設計意圖:歸納解題的策略,有助於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形成技能。

1、解決課前提出的問題。小明在解決這一問題時,採集到了下面信息:在下午1時旗杆旁的一棵高2米的小樹影長1.5米,旗杆影長9米,你能根據這些信息解決求旗杆高嗎

師提醒: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的身高和影長成正比例。

學生讀題後,先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① 題中已知哪兩種相關聯的量?

②它們成什麼比例關係?你是根據什麼判斷的?

② 你能列出等式嗎?

生獨立完成,並彙報解答過程。

2、教科書P60“做一做”。

生獨立解答。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的鞏固,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與生活實踐,從中體會所學知識的生活價值。】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五、佈置作業

練習九第3、5題。

板書設計:

用比例解決問題

水費 用水噸數 解:設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χ元。

12.8元 8噸

?元 10噸 12.8 :8 =χ:10

8χ= 12.8×10

水費:用水噸數 = 每噸水的價錢(一定)

χ=128÷8

χ= 16

答: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16元

用數學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用數學(1)

教學目標:

1、學會用7以內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初步感覺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繫,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2、熟練口算7以內加減法,能正確解答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訓練學生根據掛圖正確表述語言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熟練口算7以內加減法,能正確解答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一、引入

秋天到了,小兔子要採蘑菇過冬了。

二、新授

1、加法

[出示兔子採蘑菇圖]

師:咱們一起來看,左邊有幾隻兔子,右邊呢?出示大括號和問號,師:你能説説圖意嗎?

分組説圖意

生回答左邊有4只,右邊有2只,求一共有幾隻小兔。

師:求一共有多少,就要把兩部分合起來,誰能列一個算式?

生回答4+2=6,板書

三、46頁做一做

四、減法圖式

小朋友們回答得真好,那老師還有一幅圖,誰能看懂是什麼意思

出示青蛙圖

問:你能説出圖意嗎?

求剩下幾隻,就是要從總的裏面去掉走的

想一想:用什麼方法計算?

五、47頁做一做

Tags:教學 數學
熱門搜索
學習心得體會最新 王昌齡採蓮曲賞析 誇誇我的好老師作文400字左右 一個生活在塵世的世外人的現代詩歌 我不再逃避責任初一作文 人生有許多不必在乎閲讀答案 致早已忘卻的那個人情感散文 你的柔弱會有人看見散文 假如我是蝴蝶作文400字 實驗小學的學年第二學期班主任工作計劃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給玩具找家》含反思 最新初三生活因友情而精彩作文600字 我的獨白高一記敍文 古代描寫夏天的唯美詩句 《好事近春路雨添花夢中作》秦觀 小學生元旦聯歡會朋友圈的文案 攤鋪機自動找平研究的論文 祝重陽節快樂的祝福語66條 小學下學期教導處教學工作總結 我的同學我的師作文 二語習得對英語教學的影響論文 自雲顛 蛇年新春短信祝福語 簡潔的優美的早安心語朋友圈43條 我敬佩的爸爸六年級作文 成都的變化作文 招聘專員助理求職簡歷 貿易畢業實習心得體會 河北版科學四年級下冊説課稿 波斯貓的日記 四年級優秀作文:勝似親人 童話故事的作文500字 驕傲的橡樹 牛排爭奪戰-寫事的作文600字 倡議書和建議書的區別 償債 我的理想經典演講稿 網絡小説裏的句子 老北京的中秋節作文 截竹 科學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索的嘗試論文 社會綜合治税工作計劃 幻想中的新型汽車小學六年級作文 責任從不簡單的初二作文 青春的作文400字 給父親的一封信教案設計 我的超人爸爸寫人作文 寢室使用大功率電器檢討書 教室門上的大窟窿小學寫人記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