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故鄉》教學設計(精選4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7.64K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故鄉》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鄉》教學設計(精選4篇)

《故鄉》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小説人物描寫的方法。

2.學習小説採用對比表現主題的方法。

教學重點:“我”回故鄉的見聞和感受

教學難點:“我”離開故鄉時的心情與感受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正確的閲讀習慣。

2.培養學生思維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標:

加強作品與現實生活的多元化鏈接,從而激發學生對新生活的熱愛與珍惜。

教學流程:

師生互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話題導入,激活思維

自古以來,“思故鄉,贊故鄉”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同學們能不能隨口就湧出幾個寫“故鄉”的詩詞名句來?(學生髮言)故鄉,讓離家的遊子多了一個永遠也做不完的夢;故鄉,在遊子的記憶裏沉澱出了無限的美麗與思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的文學世界,感受《故鄉》的魅力。

二、整體感知(先播放朗讀課件,再讓學生自己讀)

同學們,閲讀一篇小説,就如同認識一個人一樣,只有走進他的內心世界,你才能與他相知交流。從這篇小説中,你讀到了什麼?

學生髮言總結:

1、感知人物:閏土、楊二嫂、母親、水生、宏兒、“我”

問題設計:在眾多人物中,誰是小説主人公?

(眾説紛紜,預計會落在“我”和“閏土”上,讓學生展開辯論)

教師總結:判斷小説主人公要看人物在小説中是否通過他來表現小説“主題思想”。這篇小説中閏土處在小説的中心地位,對錶現小説的主題起決定作用,因此閏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而“我”只是本文的線索人物。

2、感知情節(師生互動)

激活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為課文學習做準備。給學生創造自由發表觀點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發言。

三、品味作品。整體感知小説情節,鍛鍊學生語言概括能力,學習運用對比手法表現人物的方法;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1、誰能用最簡練的語言將以上人物串成一段話,並表現小説的寫作意圖。(學生複述情節)

2、感知主題:此次回故鄉,“我”的心情如何?為什麼?(圍繞“沉重、失望”,並自圓其説。)

教師總結:闊別故鄉二十餘年,重履故土,內心應是按捺不住的欣喜與激動,而“我”卻以沉重的心情感歎物是人非。在離開故鄉時,發自內心的呼喊:渴望人與人的溝通,渴望新生活。

3、神遊《故鄉》,能否用一個字來概括故鄉給“我”的印象?(變)

4、問題:那麼,究竟故鄉的什麼發生了變化?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①人變(以閏土為例展示課件,對比少年閏土中年閏土)

少年閏土:(外貌)十一二歲,紫色圓臉,頭戴小氈帽,頸套銀項圈,紅活圓實的手。

(動作)活潑剛健,動作乾脆利落,説話脱口而出,樸質、生動;有智有勇,熱情、純真。

(對“我”的態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貝殼和鳥毛,告訴“我”很多稀奇的事。對“我”友好,熱情,和“我”建立了純真的友情。

(對生活的態度)天真活潑,無憂無慮。

中年閏土:(外貌)臉色灰黃,很深的皺紋,眼睛紅腫,頭戴破氈帽,身穿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動作)説話吞吞吐吐,斷斷續續,謙恭而又含糊,顯得遲鈍麻木。

(對“我”的態度)恭恭敬敬,稱呼“我”為老爺,和“我”之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對生活的態度)悲哀痛苦,生活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把希望寄託在神靈上。

第二課時

②景變(課件展示)

二十年前:這裏有“深藍”的天空,有“金黃”的圓月,有“碧綠”的西瓜,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美麗)

二十年後: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着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陰晦)

5、以前的故鄉和現實的故鄉真的不相同嗎?為什麼?(學生髮表見解)

教師引導:其實,以前的故鄉和現實的故鄉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那時“我”是以純真少年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罷了,所以世界顯得那樣單純、美好,甚至有一絲神奇。

6、然而是什麼原因讓“我”覺得記憶中的故鄉如此美麗,而現實中的故鄉卻如此讓人失望呢?

(學生討論)

教師總結:心情在作怪。而心情的沉重主要來自於人的變化:兒時故鄉,給我許多歡樂、甜蜜的回憶,甚至可以説代表了一種“理想”;而現實的“故鄉”卻面目全非,毫無生氣,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純真與温情,變得冷漠、麻木、市儈和猥瑣,使“我”感到“希望”的幻滅,心中無比的“悲哀”。

7、在表現人物二十年前的關係變化時,你覺得哪些情節最能觸動你的靈魂?(學生髮言)

分析示例:一聲“老爺”呼出了小説的主題

兒時親密無間的夥伴,二十多年後的聚首,一聲悲慘而又冰冷的“老爺”生生把兩個本該是“西窗剪燭”“夜話巴山”的朋友隔成了兩個迥異的世界。這中間,隔着的應該是推不倒的大山,填不盡的汪洋,即使是愚公、精衞也奈何不了的山河。

8、這也帶給作者深深的思考:齊讀“我躺着,聽船底潺潺的水聲……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教師總結:真正好的文學作品,它能使我們感受到更多。

9、引導學生體會自然環境描寫對人物心情所起的渲染、烘托作用。

10、採用探究式學習方法,理解小説主題。

11、引導學生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帶着思想去朗讀。

四、關注社會

1、話題鏈接:更大、更普遍的東西,它就像是一個發光體,所能夠照亮的範圍是無限廣大的。於是作者寫道:(課件展示)

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同學們認為作者對待希望的態度是怎樣的?(學生各抒己見)

教師總結:希望的有無,取決於實踐,有了希望不去實踐,也就無所謂有;只有勇於實踐,希望才能成為現實。

3、與閏土對話

小説中的閏土,是舊中國千千萬萬農民的代表;小説中的故鄉,是舊中國千千萬萬農村的代表。生活在農村的我們,生長在農民家庭的我們,感受着新農村的巨大變化,此時此刻,你想對閏土説些什麼?

師生暢談新農村建設:

⑴我家昨天領到一筆數目可觀的獨生子女費,全家可高興了。

⑵我家生活比較困難,國家的“兩免一補”政策為我解除了後顧之憂。

⑶我家領到了一大筆種糧補助款。

⑷鄰居女兒上大學,申請了助學貸款,是無息的。

……

4、與先生對話

同學們,從陰晦的《故鄉》中走出來,讓我們暢然的呼吸新時代的空氣。忽然有所感悟:魯迅先生之於“希望”的闡述,不正是今天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美好目標嗎?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美好的圖畫與“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又是何等相似啊!先生若地下有知,定會含笑於人間了!

請以“魯迅先生,讓我告訴您”為題,談談你身邊的和諧社會。(引發學生對新舊社會人際關係的認識,深刻理解“構建和諧社會”與魯迅先生心聲的共鳴)

5、讓想象飛起來

假如時間可以壓縮,21世紀的今天,“我”、“閏土”、“楊二嫂”、“宏兒”和“水生”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能不能讓“我”再回一次故鄉?

(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變化,深入理解我國人口政策、土地政策、“兩免一補”等政策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引導學生髮揮想象,把當今社會的巨大變化融入教學)

6、閏土到你的家鄉來做客?請展開合理的想象,表現一定的主題,編寫一個故事。

(從所編的故事當中,激發學生對新生活的熱愛和珍惜。)

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傳統的教材篇目,也是魯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如果教學中再走“介紹背景、分段、逐段分析、概括中心思想”的老路子,那就辜負了新課改教材選入此文的美意了。在教學中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遵循作者寫作思路,走進作者心境,把握小説主題,引導學生學會閲讀作品。

“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從而感悟文章主題;然後採用探究方式,對有關問題進行研討。這樣使學生對作品的認識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學習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對知識目標的掌握情況很好。

二.加強作品與現實社會的鏈接,為作品注入時代的活力。

魯迅作品中改造國民性的思想,不僅僅作用於小説所屬的年代,而應是永久性的。在教學中,我注意了作品與現實的鏈接,由作品中的“新生活”到“構建和諧社會”的內涵;由閏土“多子”的事實到今天計劃生育政策的深入人心;由舊中國農民問題到今天政府對“三農”問題的重視……教學中,引導學生聯繫身邊生活,與閏土做個對比,從而激發學生對新生活的熱愛。這些教學環節使學生思維敏捷,情緒高漲,教學效果甚好。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故鄉》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瞭解、掌握小説的基本知識。

2、瞭解作者是如何運用“對比”的手法來刻畫人物形象和展現主題的。

3、初步掌握從動作、語言、外貌、心理和細節等描寫來分析人物性格特徵並由此探究文章主題的鑑賞方法。

4、初步學會運用“對比”手法進行寫作。

5、理解作者對文中人物的複雜感情。

6、珍愛新生活,樹立為遠大理想而不屈努力的決心和信心;培養在逆境中百折不撓、堅強不屈的良好心理素質。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描寫方法。

“對比”手法的運用。

2、難點:

從分析人物到提煉主題的思維訓練。

“對比”手法在實際寫作中的運用。

【教法、學法説明】

為實現教學目標,在學生熟讀課文、認真預習、掃清字詞障礙的基礎上,分三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第一、二課時主要完成課文內容分析和人物分析;第三課時主要完成寫法分析和寫作片段訓練。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能力培養為目標,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和合作探究學習法,注重語言品味和情感薰陶。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通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2、閲讀課本附錄《談談小説》(第259頁)。

3、蒐集有關魯迅生平與創作的`介紹。

課堂教學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問題1:談談你所認識的魯迅。

在學生介紹的基礎上,教師主要強調或補充魯迅《吶喊》的內容及創作背景。

問題2:什麼是小説?閲讀小説應注意些什麼?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明確第一問的答案(參見課課本附錄《談談小説》)及小説的三要素。

二、明確學習目標和重點

三、列出人物表

提示:《故鄉》中寫到了那些人物?他們的身份各是什麼?互相之間有什麼關係?

人物表:(按出場順序)

我(迅哥兒)

我的母親

宏兒(“我”的侄兒)

閏土(小時侯“我”家一個“忙月”的兒子,“我”的兒時好友)

楊二嫂(“我”老家的街坊鄰居)

水生(閏土的第五個孩子)

四、重點分析閏土

提示:閏土是這篇小説重點刻畫的人物,也是小説的主人公。我們可以通過對閏土這個人物形象的分析,來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主題。

問題1:閏土的身份是什麼?他現在的生活景況如何?從哪裏可以看出?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然後確定一個小組的代表發言,其他小組若有不同看法或補充再發言,最後形成比較一致的看法。(個人的不同意見可以保留)

閏土是當時(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辛亥革命後十年間)中國江南農村的一個普通農民。他現在的生活“景況很不如意”(“我”的母親語),“非常難”(閏土語);“只是搖頭”,“大約只覺得苦”;多子,饑荒,苛税,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

問題2:課文中説:“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我記憶上的閏土又是怎樣的?

指導學生閲讀“這時候,我的腦裏忽然閃出一幅神奇的圖畫來”至“但從此沒有再見面”,概括出少年閏土的形象特點來。然後齊讀“這時候,我的腦裏忽然閃出一幅神奇的圖畫來”一段,感受這個“少年英雄“的形象。

問題3:這個“少年英雄”如今卻變成了一個“木偶人”,作者從哪些方面來寫出了閏土的這種變化?運用了什麼手法?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然後確定一個小組的代表發言,其他小組若有不同看法或補充再發言。

作者從多方面對少年閏土與中年閏土進行了對比描寫,主要有:外貌、語言(包括對“我”的稱呼)、神態(包括對“我”的態度)等。

問題4:對於閏土的這種變化和生活景況,“我”有怎樣的態度與想法?

指導學生從文中尋找有關語句,理解分析:

“歎息”(同情),“惘然”(失落感),“悲哀”(哀其不幸),“不願意”(對現實的不滿)……

問題5:作者塑造閏土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麼?

在學生討論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適時提出:對於這個問題,有以下幾種理解,你贊成那一種?為什麼?

A、通過對“我”和閏土關係變化的敍寫,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麻木,表達了對平等親密人際關係的期待。

B、描寫了農民生活的悲苦與掙扎,表達了對農民的深切同情。

C、通過寫閏土的種種不幸,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揭露社會的弊端。

五、佈置作業

《故鄉》中所塑造的人物,除閏土外,作者着墨較多的另一個人物就是楊二嫂。課外認真閲讀課文有關內容,自己分析楊二嫂這個人物(突出一點,不求全面),寫一篇兩三百字的短文。下節課交流。

第二課時

一、學生交流對楊二嫂的分析

選擇三五個學生當堂交流,其餘的可在課外通過網絡或牆上張貼等適當形式交流。

如果學生的分析不到位,教師要適當補充。(對楊二嫂的分析要點可參考教師用書有關內容。)

二、探究分析宏兒和水生

問題1:《故鄉》中的閏土和楊二嫂這兩個人物,是兩個不同的典型人物。通過塑造這兩個人物,作者表達了自己的對當時社會的看法。為何還要寫宏兒和水生?

指導學生從課文有關語句中去分析作者寫宏兒和水生的意圖,理解在宏兒和水生的身上寄託着新生活的願望。

問題2:他們能過上新生活嗎?──作者以為?──你以為?

引導學生分析理解課文最後兩段的深層含義,特別是下面語句的含義:

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

──為什麼害怕?

──“我”怕的是:希望不能實現;實現希望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實現希望要作出犧牲;希望是泡影,一碰到實際就被粉碎。

2、現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製的偶像嗎?只是他的願望切近,我的願望茫遠罷了。

──“偶像”、“切近”、“茫遠”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我的願望茫遠”?

──“手製的偶像”是:

⑴親手用木頭或泥土做成的神像;

⑵比喻讓後代過上新生活的主觀願望。

⑶比喻用來自我安慰的一種幻想。

“我的願望茫遠”的原因是:

⑴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

⑵當時大多數人還不想去實現這種願望;

⑶不知道通過何種途徑、也不知何時才能實現;

⑷不如求神拜佛那樣能給人帶來好處。

3、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希望為什麼無所謂有無?決定希望有無的關鍵是什麼?這裏的路是什麼路?走的人多嗎?

──希望是虛無縹緲的,看不見,摸不着。希望是變化不定的:隨着客觀現實的變化,原有的希望可能會化為泡影,原來沒有的希望也可能會產生出來。希望的有無取決於實踐:不去實踐,有希望也等於無希望;敢於實踐,希望就能變成現實。希望的有無也如同地上的路,地上的路是大家走出來的,有人走就有路,沒有人走就沒路,努力去實踐就有希望,不去實踐就沒有希望。這裏的路是實現希望、建設新生活的道路,他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索,去開拓,去闖出一條通往新生活的陽光大道來。

問題3:課文最後一段中為什麼再次描寫海邊沙地的月景?這裏與前文第一次的描寫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有這樣的不同?

引導學生比較兩處描寫的異同,理解末段描寫與議論結合的寫法,深刻理解作者對實現新生活的願望及信心。

三、主題探究

要求學生根據這兩節課來對課文的閲讀與分析,自己概括這篇小説的主題。然後交流討論。教師要及時點評,既要把握住大的方向原則,又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最後教師可以作如下的小結:

《故鄉》的主題思想是相當豐富、深刻的。它反映“兵,匪,官,紳”也就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反動統治,造成了城鄉勞動人民從物質到精神、從外表到內心的十分可悲的變化。物質和外表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可以不必多説。精神、內心的變化,則不僅表現在閏土成了封建思想俘虜的木偶人,楊二嫂成了令人愕然、厭惡的畸形兒,而且表現在人與人之間的嚴重隔膜,互不瞭解。閏土、楊二嫂儘管性格懸殊,表現各異,但“我”同他們之間都“無話可説”,則是共同的。反過來説,閏土、楊二嫂對於“我”,又何嘗不如此。在他們看來,“我”已經成了“老爺”,或已經“放了道台”,他們之間已經存在厚障壁,也就是隔着一道階級的鴻溝。這階級的鴻溝,不僅是千百年的傳統觀念問題,主要還是現實的階級存在問題。對於“閏土”、“楊二嫂”既有同情也有批判:同情閏土的疾苦並批判他的愚昧和麻木,同情更多些;厭惡和諷刺楊二嫂的庸俗和卑劣也同情她的疾苦和靈魂的扭曲。

四、拓展延伸

“閏土”和“楊二嫂”的後代生活得怎樣?

課外查找有關資料,組織成一篇通訊報道或隨感。

五、佈置作業

對於這篇小説,你覺得還有什麼問題值得探究?請進一步細讀課文,提出兩個你覺得最值得探究的問題,並就其中的一個做一些分析與探究。下節課交流。

第三課時

一、問題探究

就上節課的作業選擇三五個學生當堂交流,每個學生既要説出自己對某個問題的探究分析,又要給大家留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其餘的可在課外通過網絡或牆上張貼等適當形式交流。

如果學生的探究分析發生原則性、方向性的偏離,教師要適當點撥,及時糾偏。

二、拓展閲讀

王富仁《精神“故鄉”的失落──魯迅〈故鄉〉賞析》(見“教師用書”)

讓學生自己閲讀,教師只需引導學生把握要點,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即可,不必作什麼分析。要讓文章自己來“説話”。

《故鄉》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情節的把握;

2.語言、心理、外貌等刻畫人物的方法;

3.瞭解小説的特點並理解文章主題

教學重點難點:

分析人物,評價人物,探討人物與主題的關係。

教學過程:

【要點】整體感知情節與環境

一、導入新課

在課文結尾,文中的“我”這樣寫到:故鄉的山水漸漸遠離了我,但我卻並不感到怎樣的留戀。……使我非常的氣悶……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教師板書:悲哀)親不親,故鄉人;美不美,家鄉水。為什麼二十年後的一次故鄉之行卻給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請大家看課文,找一找故鄉使我悲哀的理由。

二、整體感知

1、情節把握————小説以時間為序,以我回故鄉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全文可按“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三個方面分為三個部分:

(1)、交代了時間、地點、回家原因及心情。

(2)、“我”在故鄉期間的見聞和感受,

老屋的寂寥,決定搬家。

回憶與少年閏土的友情。

“楊二嫂”的變化。

閏土的變化。

(3)、“我”懷着深深的失望與痛苦的心情離開故鄉,把希望寄託於未來、寄託於下一代。

2、找一找故鄉使我悲哀的理由。

————————板書:故鄉的景、故鄉的人。

3、故鄉的景色怎樣?

(1)第二段描寫寫出了故鄉怎樣的特點?哪幾個詞語能集中表現出來?

——————天氣陰晦、冷風嗚嗚、蒼黃的天、橫着蕭索的村莊——沒有一些活氣。學生齊讀來感受一下這種悲涼。

十二段12段:深蘭的天金黃的圓月碧綠的西瓜英雄少年————令人神往————回故鄉所見到的景象與記憶中的進行對比,並説明其作用——————突出變————變後心情(烘托鋪墊)

第二課時

【要點】人物與主題

一、課文中寫了故鄉哪些人,主要寫了誰?

如果説故鄉景色的悲涼可能會受到“我”的心情的影響(怎樣的心情?)或者天氣的影響(怎樣的天氣?),而故鄉的人卻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

閨土 楊二嫂 水生 宏兒 母親 我

二、我們先來看看二十年後的閏土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哀。

1、描寫

少年閏土 中年閏土

外貌淳樸天真、可親可愛 受盡生活折磨、命運悲慘

動作語態 聰明勇敢、活潑開朗 遲疑麻木、痛苦難言

對“我”的態度 情真意切親密無間 被封建禮教牢牢束縛

對“生活”的態度 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 將希望寄託神靈

2、變化原因

社會的:多子,饑荒,苛税,兵,匪,官,紳,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時間這塊勵石上,活生生地把一個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個木偶人。

階級的:一聲“老爺!”就把自己與兒時的好友隔在了無形的厚障壁的兩邊;帶回家去的香爐、燭台何嘗不是在增加這厚障壁的高度呢!

結論:閏土是在生活重壓下艱難地掙扎着的中國勞苦民眾的代表。

三、楊二嫂:

外貌:西施 圓規”

職業與性格:美貌招生意 無業潑悍、放肆、尖刻、自私

結論:楊二嫂是一個被社會扭曲了的變形人,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表現在自己被侮辱、被損害的同時,又在侮辱和損害着別人。

四、“我”的形象及其意義

(1)敍述者線索人物——————小説真實便於抒情

(2)我的思想感情怎麼樣————悲哀 憤怒別離 希望

(3)怎樣對待閏土————悲哀中同情 遺憾中關注

結論:追求新生活,心懷希望的知識分子形象。“我”:曾使自己魂牽夢縈的故鄉,一下子就顯露出了它的醜陋;為使它美麗,只有在本來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條新路來。

五、“我”母親:

慈祥、寬容、厚道地對待所有的人,對待這個世界;世界卻沒有給她以公平:變賣家產,告別家園,跟兒子去外地謀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六、水生宏兒:

20年前的閏土和“我”,20年後,或許不會再成為今天的閏土我;對他來説,與生俱來的苦難其實也是一種改變命運的財富!

結論:從“飛”出家門的那一刻起,他就開始“飛”向這個既陌生又新鮮的世界了。————也便有了路。”———希望

板書:

悲(對比)變農村破敗 人際隔膜

【小結】“故鄉”是中國人精神的反映。從孩子的純真、有生氣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鈍,表現了中國普通民眾的生命和活力怎樣被扼殺。

《故鄉》教學設計4

一、教材分析

《故鄉》是9年級一篇小説。本單元共有四篇文章,各篇小説都能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人物所處時代的社會生活。人物形象不但個性鮮明,而且都會給今天的中學生,特別給初三的學生以某種人生的啟迪。同時這四篇文章也是小説中具有鮮明特色的作品。是培養學生鑑賞文學作品能力的上乘之作。而魯迅的《故鄉》更具有代表性。

在初一、二我們就已經學過小説這一種文體了,學生們對於小説的相關知識也有一定的瞭解和積累了。如小説的三要素中對人物、情節,環境也有了一定的瞭解和掌握。對於這篇文章的學習不僅是對這些知識的回顧,同時也是一次對所學知識的提高!

二、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能力目標

①學習運用對比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②體會人物語言的個性化;

③培養學生閲讀、欣賞小説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藉助工具書及課文註釋,收集文章的背景材料;

②通過學生質疑提問、編排課本劇,培養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的合作意識、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③通過比較性閲讀,深入領會小説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通過本文主題思想的探討,讓學生體驗舊社會中國廣大人民的痛苦生活,認識其社會根源

②激發學生勇於探索、開拓創新的精神,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三、教學重難點分析

新課程改革中反覆強調,要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中心、書本中心,改變學生接受學習的被動局面,提倡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學習。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結合本文的特點,我將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結構,掌握對比的寫作方法,領會文章的主題,確定為教學的重點內容。將體會“我”理想中的故鄉和理解本文的主題思想,以及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作為教學的難點。

四、學習者特徵分析

教學對象是初三的同學,他們具有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也還是不錯的。但是作品所反映的時代與同學們的時代相去甚遠。對於當時勞動人民所處的時代所面臨生存困境是不易理解的。雖然同學們是喜歡閲讀小説的。喜歡小説中離奇的情節個、性鮮明的人物。但多數是停在直觀的感受上,還不習慣於深入分析作者寫作的目的、寫作的特點等。

因此在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讓同學們在預習時多閲讀本小説,然後讓同學各自表達自己對文章初步的看法和感受。結合同學們的發言來引導同學來分析人小説中的人物,小説的主題、寫作的特點。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五、教學策略的選擇和設計

葉聖陶老先生提出的“凡為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是我們長期孜孜以求的目標。教法學法大同小異,因為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老師用什麼樣的方法教,學生也就也大體用類似的方法學。

1、比較法:與古詩詞中游子懷念、眷戀故鄉的情感比較,思考故鄉變化原因

2、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3、以寫促讀法:初步感知全文後,寫簡短的讀後感,體悟作者的思想。

4、自主學習法:“閏土”形象學生可自主分析

5、討論法:系統論“整體大於部分之和”,“楊二嫂”這一人物形象可以自由討論。

6、誦讀法: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希望”部分,熟讀成誦,從中體會課文所藴含的思想感情。

7、講析法: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8、練習法:“要實現有效控制就必須要有反饋”,而且反饋越及時越好。

六、教學資源

1.多媒體網絡教室

2.語文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材。

3.專門為本課製作的網頁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詩詞導入: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張九齡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

(好處:1、温故知新,語文味濃。2、操作方便,簡便易行3、反差強烈,引發思索。)

(二)整體感知

1、瀏覽課文,勾畫出生字詞,並結合課文解詞。

2、寫50——60字的讀後感,對作者思想感情初步感知,為理解主題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分析小説

1、情節: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

2、人物:

(1)閏土:在小學出現過,而且刻畫時濃墨重彩,前後對比鮮明。故學生可以自主分析,突破學習重點。

(2)楊二嫂:協作質疑,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突破學習難點。

A、對小説的社會環境解析(對比閏土看瓜所言)——世風日下緣於經濟凋敝,人窮志短。

B、楊二嫂是被侮辱、被損害,而又深受私有觀念支配的村鎮小私有者形象。為了生存不擇手段(嘴快、手快、腳快——尖嘴利舌、小偷小摸、造謠中傷)。她在作品中的存在意義有二:一是她的自私刻薄襯托了閏土的純樸善良;二是她的變化説明城鎮小市民的貧困化,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農村經濟的破敗。

3、主題:

現實是殘酷的,我們當然憧憬未來,但未來是有希望的嗎?《故鄉》中關於希望的闡述,是一段寓意深長的獨白,是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一位心情沉重,感覺悲涼的成年知識分子,對前途對未來難以確知的希冀的表露。

希望的有無,取決於實踐,光有美好的希望,不去努力奮鬥,必然落空,等於沒有希望;希望雖然看起來困難重重,但只要努力奮鬥,百折不撓地去實踐,希望終能實現。

聯繫1934年作者所寫《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有行動,才有路;有實踐,才有希望。希望來自奮鬥,魯迅先生要我們明白的就是這一點。

(四)練習

目標檢測上相關練習題

備註:有些教參上確立的教學重點,比如景物(自然環境)描寫等,因在以前的教學中學生掌握的比較好,在此不再作為教學重點。

(五)、教學總結

通過《故鄉》的學習,學生們解決的不僅僅是對課文主題的準確把握問題,同時也要求初步學會分析小説的能力。另外,還要求學生儘可能多地瞭解魯迅,瞭解魯迅筆下的故鄉,為以後學習魯迅的作品打下較好的基礎。

八、教學反思

教學這節課,讓我受到很大的啟發。

首先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教師理解課文的深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理解的深度。對於文本的解讀,教師首先要有一個底。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的回答有合理的評價——對於他們的欠缺和不足,教師能夠及時的點撥和糾正;對於學生出色的表現,教師也能及時捕捉,適當的表揚將影響其他同學的思維傾向。在這次的備課過程中,與不少老師反覆研討,又查看了魯迅年譜,作家作品評論,以及《吶喊》自序,對魯迅的為人和思想有了新的認識。

其次,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對學生的思維發展要有充分的認識,他們的認知障礙可能會出現在哪裏,學生理解問題有偏差又該如何糾正?這些教師備課時都應該有所準備,只有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到山峯的坡度,教師才能給予適當的台階,幫助學生登上山峯。

再次,對語文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其一,語文課應當重視方法的傳授。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任何一堂語文課,不是讓學生了解一篇課文,而是通過這篇文章,能夠解讀更多的文章。教師重視了方法的傳授,也就讓教材成為真正的教材,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閲讀鑑賞能力。其二,課堂環節的設計要注意坡度。例如,《故鄉》的一個環節設計,就體現了這一點。分析完楊二嫂人物形象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歸納出了學習方法,然後用相同的方法分析閏土的形象。這個環節,雖説有助讀到自讀的跨度,但是學生的思維層面卻是相同的。如果要讓學生從零散的點狀的層面提高到綜合的網狀的層面,教師就要提高要求,設置障礙。在教學中,補充一個答題語言的要求,粗看是語言的訓練,其實是思維的訓練。組織整理已有的材料,正是學生思維的過程。更何況學習有條理的闡述觀點和理由,綜合和歸納是初二學生的學習重點。

這對學生以後學習和寫作議論文,也有很大的幫助。其三,重視課與課之間的銜接,課內學習和課外探究的銜接。我們應該明白學生學習是一個完整的序列,這堂課只是這個序列中的一環。學生能力是否有序的提高,就需要教師研究一環與一環之間的銜接。也就是説,我這節課,是上節課的延續,又是下節課的基礎。《故鄉》教案最後一個環節的設計,就比較合理的讓學生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文本解讀拓展到知人論世,既有知識層面的擴展又有能力的提升。所以宏觀地看待教材,合理地利用教材,甚至重新組織教材也是教師迫切需要認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