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錦集4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6.38K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那麼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錦集4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學 科:數學

教學內容:最新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三章《圓柱的體積》

教材分析:

〈〈圓柱的體積〉〉是數學課程標準中“空間與圖形”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圓柱的體積〉〉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過了圓面積公式的推導和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公式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而這節課的順利學習將為以後圓錐體積的學習鋪平道路。學生已經有了把圓形拼成近似的長方形的經驗,聯想到把圓柱切拼成長方體並不難,但是學生還是喜歡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所以我給學生創設盡情展示自我的空間,通過自主的學習、合作探究、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立體圖形間的一些關係,從而解決生活當中常見的問題。由此、我制定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學生體驗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柱的體積公式並能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操作讓學生知道知識間的相互轉化。

能力目標:

倡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動手操作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識。從而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情感目標:

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體驗探索數學奧祕的樂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掌握和運用圓柱體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推導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過程。

教具、學具準備:

採用的教具為PPT課件和學具。(圓柱體切割組合學具,各小組自備所需演示的用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圓柱形水杯。

(1)老師在杯子裏面裝滿水,想一想,水杯裏的水是什麼形狀的?

(2)你能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計算出這些水的體積嗎?

(3)討論後彙報:把水倒入長方體容器中,量出數據後再計算。

(4)説一説長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2、出示橡皮泥捏成的圓柱體。

出示問題:大家想一想用什麼辦法來求出這個圓柱體橡皮泥的體積呢?

(有的學生會想到:老師將它捏成長方體就可以了;還有的學生會想到捏成正方體也可以的!)

3、創設問題情景。

(課件顯示)如果要求壓路機圓柱形前輪的體積,或是求圓柱形柱子的體積,還能用剛才那樣的方法嗎?

剛才的方法不是一種普遍的方法,那麼在求圓柱體積的時候,有沒有像求長方體或正方體體積那樣的計算公式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出示課題:圓柱的體積)

(設計意圖:問題是思維的動力。通過創設問題情景,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舊知,積極思考,去探索和解決實際問題,並能製造認知衝突,形成任務驅動的探究氛圍。)

二、新課教學

設疑揭題:我們能把一個圓採用化曲為直、化圓為方的方法推導出了圓面積的計算公式,現在能否採用類似的方法將圓柱切割拼合成一個學過的立體圖形來求它的體積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板書課題:圓柱的體積。

(一)學生動手操作探究

1、回顧舊知,幫助遷移

(1)教師首先提出具體問題:圓柱體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哪些幾何圖形有聯繫? 啟發學生回憶得出:圓柱的上下兩個底面是圓形;側面展開是長方形:所以……

(2)請大家回憶一下:在學習圓的面積時,我們是怎樣將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推導出圓面積公式的。

(通過想象,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由“形”到“體”;同時使學生感悟圓柱的體積與它的底面積和高的聯繫,通過圓面積推導過程的再現,為實現經驗和方法的遷移作鋪墊)

2、小組合作,探究推導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1)啟發猜想:可見,大部分圖形公式的推導都可以把所學的轉化為學過的。那麼你覺得圓柱的體積和什麼有關係?你能猜一猜圓柱的體積可以怎樣計算呢? (這是學生會有圓的面積想到把圓柱轉化為長方體)

老師激勵同學們:大家同意他的猜想嗎?但我們還是要小心地驗證猜想的科學性。都説實踐出真知,接下來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拿出學具,動手嘗試着進行轉化,並説一説轉化的過程。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操作體驗。

老師引導學生探究:

① 説説你們小組是如何轉化的。這是一個標準的長方體嗎?為什麼?

② 如果分割得份數越多,你有什麼發現?(電腦演示轉化過程)

③ 這是同學們剛才的轉化過程。那書上是怎麼説的?下面就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用直線標記,找出關鍵句。全班齊讀。

(3)現在再請一位同學到前面來演示轉化過程。其他同學邊觀察邊思考: ①切割後拼成了一個近似於什麼的形體?

②圓柱的體積與拼成後的長方體的體積有什麼關係?

③這個長方體的底面積等於圓柱的什麼?

④長方體的高與圓柱體的高有什麼關係?

(二)教師課件演示

1、課件演示拼、組的過程,同時演示一組動畫(將圓柱底面等分成16份、32份、64份……),讓學生明確: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體圖形就越接近於長方體。依次解決問題。 ①把圓柱拼成長方體後,形狀變了,體積不變。

(板書:長方體的體積=圓柱的體積)

②拼成的長方體的底面積等於圓柱的底面積,高就是圓柱的高。

(配合回答,演示課件,閃爍相應的部位,並板書相應的內容。)

③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字母公式是V=Sh(板書公式)討論並得出結果。你能根據這個實驗得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嗎?為什麼?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材説明】

《難忘的一天》主要寫了我為鄧爺爺做電子計算機表演的事。文章通過我表演前、表演時、表演後的心情變化及鄧爺爺的神態、動作、語言的描寫,表現了鄧爺爺對少年兒童的關懷與期望。因為這類課文根據我的教學經驗看,學生非常地不喜歡,課文的意思又很淺顯,而有些詞語卻非常難理解,因此本課教學因以讀為主、以字詞為重點。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小作者激動、緊張地心情和對鄧爺爺地崇敬之情。

3、在閲讀理解中積累詞語。

4、提高對計算機的興趣,能想想自己肩負的責任。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和詞語,通過反覆朗讀,讀懂寫鄧爺爺神態、動作和語言的詞句,(高興地、仔細地、親切地、緊緊地、順利地、興奮地、讚許地、沉着地)體會爺爺對少年兒童的關懷與期望。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片。蒐集有關鄧爺爺的圖片、資料和小故事,瞭解關於計算機的知識。

 【教學預設和主要教學環節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講述難忘,導入新課

1、師生問好。師:你們這麼活潑可愛,讓我想起我小時候的事,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你們想聽嗎?那麼小眼亮起來,小臉紅起來,小手翹起來。(師講述一個難忘的故事)。

2、那麼長的時間我都忘不了,用一個詞來説,那就是──難忘(板書)並指導難字的`寫法,生書空。

3、老師有難忘的事,你們有嗎?(學生講述難忘的事)。

4、看來難忘的事有快樂的,有悲傷的,有給人啟迪的,有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一位和你們差不多年齡的孩子也有一件難忘的事,我們一起去看看他那難忘的一天。(師板書課題)。

二、感知全文、識字

1、通讀全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同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互相讀文,大體瞭解文中講了一件什麼事?

3、學生自願彙報學習生字情況,提醒學生以下面的形式來彙報:我會讀**這個字(詞)請大家跟我讀。

4、交流識字方法。説説自己怎樣記住這些生字:

減少學生的瑣碎記憶。如:算的最下面部分,可引導學生用開或升字去掉第一筆的方法來記憶。有些字,學生易記錯筆畫,還可以編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如:算的中間是個目,而學生常少寫一橫,就可編順口溜睜大眼睛算仔細;步字學生常多寫一點,可編順口溜走了一步,路程就少了一點來幫助識記;組詞,造句展示。

 三、交流好詞,讀通課文

1、認識了生字,誰能把生字放在課文中讀通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字字清晰,要發揮文中的拼音的作用。)

2、用開火車的形式讓各種程度學生展示自己的讀書情況,做到全員參與。

提出聽的要求:仔細地聽,看誰讀得正確,待會兒大家都來評一評。把讀的目標落實到正確地讀之上。

3、剛才我們讀得時候遇到了一些困難,主要是句子太長了,再讀課文,把你認為難讀得句子找出來請教一下大家。

指導讀長句。如:①

我為鄧爺爺/做了/電了計算機表演。②

想到馬上就要/見到鄧爺爺,我又緊張/又激動,心怦怦地/跳個不停。③

我沉着地/操縱着計算機,順利地打出/各種各樣的圖形來。教師要範讀,畫/處要做自然停頓處理。

4、學生練讀長句。做到正確、流利。

5、幾個比較難讀的句子讀流利了再回到課文中去讀,一段一段地讀流利,全篇課文就能夠讀流利了。

6、你在讀課文的時候,有哪些詞你覺得很不錯,要推薦給大家的?(全班交流、劃出好詞。)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第一次課:設計與實踐

為了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英語的運用能力,教師設計了專門的教學環節。

話題導入與語言“熱身”部分

執教教師通過演示自己假期泥林風景區之行的照片以及師生的語言互動來導入假期旅遊的話題,並通過學生對一次旅遊經歷的講述進行英語的運用與實踐。從師生互動的效果來看,學生的回答信息量很有限,“熱身”環節並沒有“熱”起來;從學生的講述質量來看,英語運用的整體水平不高。

分析與診斷:教師本身語言表達的信息量不夠,示範的敍述不到位;教師的提問方式過於單一,致使學生語言發揮的空間受到限制;教師對課堂上有意義的生成關注不夠,致使學生表達的內驅力和成就感不足。

建議與改進:教師充實假期泥林風景區之旅的內容,講述一些照片背後的故事或插曲,引發學生對假期旅遊話題的興趣,同時給學生的英語語言實踐作好鋪墊。教師的提問採用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結合或以追問的方式幫助學生挖掘更多的信息。在師生互動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把互動過程出現的一些關鍵詞或實用的短語及句型及時在板書中呈現;對於學生比較好的回答也可以及時轉述。

想象作文與現場指導部分

執教教師通過自己想象的月球之旅作為原型,並給學生提供一個想象作文的構思“支架”,從而使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來描述理想的假期之旅。從學生想象力的發揮和英語語言實踐運用的“成果”來看,想象沒有展開,作文也多以句子的拼湊為主。

分析與診斷:教師自己想象的月球之旅根現實的泥林風景區之行混同在一起敍述,出現得比較突兀,不利於學生想象力的發揮。教師的想象力沒有充分展現,減弱了想象旅遊這個話題本身的吸引力。教師提供的想象作文構思支架,以具體問題來表示想象作文可以涉及的內容,容易導致學生針對這些問題一一作答。

建議與改進:教師可以充實月球之旅的描述,增加一些有趣的細節,使想象之旅更加令人神往,幫助學生打開想象的大門。想象作文的構思支架嘗試用關鍵詞表述的形式替代原來以具體問題呈現的方式,並提示學生可以選擇其中的一些方面展開敍述,給學生留有想象的餘地和空間。

第二次課:改進與充實

第二次研究課,主要是針對第一次研究課上,師生語言互動不充分和學生想象作文質量不高的問題進行教學再設計後的實踐改進。

執教教師在個人敍述以及學生的敍述過程中比較好地注意到了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在預設的問題沒有從學生那裏得到積極的迴應之時,教師注意變換問題的方式或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來修正問題,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而出現了精彩的生成。在想象作文的構思支架上,執教教師採取了關鍵詞提示的呈現方式,並特意留下一些空白的選擇,讓學生靈活添加。但是,就學生的作文整體質量而言,英語語言實踐運用的能力提高和改進不明顯。學生的想象在自由馳騁,但落實到用語言來表達的實踐環節仍表現乏力。

分析與診斷:從課堂觀察來看,導致學生“想象力提升與語言表達脱節”或學生習作不精彩的原因與以下幾個因素相關:教師在示範敍述的過程中“節外生枝”,容易讓學生在想象作文中也遊離中心話題。教師在想象作文的現場指導過程中,注意到了把作文的要領用到指導修改的環節之中,但是基本上還是停留在糾正句子語法錯誤的層次。

建議與改進:想象作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在想象力的發揮和英語的實踐運用兩方面都能有所進步,因此,教師在注重精彩示範的同時,要加大指導的力度,不僅要使學生的想象作文語言正確,還要追求前後意思連貫和符合邏輯,因此,在進一步的改進課上,應突出表現和強調。

第三次課:改進與提升

本次研究課執教教師,主要注重加強對學生想象作文的現場指導,學生的習作表現出了明顯進步和提高。

學生在英語實踐的全過程中表現出了積極的參與性和較強的自我表現意識。學生的想象作文比較精彩,教師現場指導想象作文的水平也有了明顯提高。

分析與總結:採用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使學生暢所欲言,營造了想象的氛圍。小組代表的全班彙報既是分享,也是對合作結果的檢驗,保證了質量。學生站在教師的位置上批改同學的作業,有責任感和成就感,從而對自己的作文也是一種促進和提高。教師結合學生的習作進行的現場評改,有理有據,真實而有實效,昇華了想象作文教學的主題。學生在教師修改示範的指導下對自己的習作進行再度加工,有助於作文出現新亮點。

經過三輪課的不斷改進和探索,研究小組認為,要打開學生的想象空間,同時又要使學生能夠逐步用規範的並代有文采的英語來進行表達,教師從教學的設計到過程的實施再到教學的反饋應當充分注意以下幾個關鍵環節的落實:貼切的話題選擇、充分的語言鋪墊、積極的問題引導、精彩的原形示範、開放的構思支架與全面的反饋平改。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 背《望洞庭》,積累古詩,感受祖國山川之美。

2、 閲讀短文《為銀杉保險》,瞭解有關保險的知識。

3、 看圖作文。

4、 歡慶國慶節,自辦小報。

教學重點:

閲讀短文《為銀杉保險》,瞭解有關保險的知識。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寫好作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課前準備:

蒐集、交流有關保險的知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讀一讀、背一背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裏一青螺。

二、 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

反覆吟誦,讀出詩的韻味。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下來。

三、朗讀《為銀杉保險》,理解內容。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自學:

(個人讀、雙人讀、小組讀、互相討論等學習方式;教師巡視課堂,或詢問、或指導、或鼓勵。)

1、 學生圍繞問題自學短文,試着解決問題。

2、 討論交流:

(1) 這篇短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 你還知道那些有關保險的事情?

(3) 交流你搜集的資料、知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看圖作文。

教學重點

有順序地觀察圖畫。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寫好作文

教學過程:

一、出示作文要求

看圖作文,作文要符合圖意。

二、讀題目要求,使學生初步瞭解作文內容。

三、再讀題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對我們提出了什麼要求?

學生可以寫從書中的圖畫上看到的和想到的,也可以寫從自己最喜歡的圖畫上看到的和想到的。

四、仔細觀察圖畫,看懂圖意。

有序觀察,看懂圖意;

合理想象,豐富畫面;

編寫故事,符合圖意。

四、學生作文,教師巡視

五、個別面批,指導差生

六、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蒐集資料、閲讀、習作、設計、書寫等能力。

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蒐集資料、閲讀、習作、設計、書寫等能力。

教學難點

學生篩選蒐集到的資料,辦有特色的小報。

教學過程

一、激發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

辦小報,迎國慶。引導學生關注祖國的發展變化,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指名讀《實踐活動》中的辦小報,迎國慶。

三、全班討論,明確辦特色小報活動的程序和方法。

1、 起報名。要有自己的創造性。

2、 版面安排。美觀大方,圖文並茂,錯落有致。

3、 書寫工整,儘量不寫錯別字。

四、展示小報,互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