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夢想的力量》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28W

《夢想的力量》教學設計是為了激發學生們的夢想,作為教師一定要好好準備。下面小編整理了幾篇《夢想的力量》教學設計,歡迎閲讀。

《夢想的力量》教學設計

《夢想的力量》教學設計篇1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應該尊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在閲讀中揣摩文章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教學中着力體現一個“悟”字,讀中藴情,説中表情,充分挖掘教材潛在的人文內涵,指導學生深入細緻的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昇華自己的思想認識。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讀讀記記“放棄、下旬、募捐、水泵、顛簸、節奏、簇擁、迫不及待、一聲不吭”等詞語。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題目含義。從字裏行間感受瑞恩心靈的美好,並懂得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努力才能夢想成真。

3、領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並能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瑞恩的精神品質,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夢想的力量”所藴涵的深意。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本組教材向我們講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我們已經學習了《再見了,親人》、《金色的魚鈎》、《橋》這三篇課文,瞭解到那可歌可泣的事,體會到那令人震撼的情。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是採用什麼方法學習的?(通讀感知大意,細讀體會感情品讀領悟方法)

從這三篇課文中你領悟到哪些表達方法?(敍事抒情相結合、抓住細節描寫突出人物品質、首尾照應……)這節課我們就運用這些表達方法來讀一讀第17課,共同去感受夢想的力量,看看從中又能領悟到哪些表達方法?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記敍了一個六歲男駭為了實現“給非洲孩子挖一口井”的夢想,而不懈努力,終於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瑞恩一顆善良、堅定執着的心。板書:“要挖一口井”)

2、瑞恩的夢想實現了嗎?請同學們用跳讀的方法在文中找到答案。“瑞恩的井”

過渡:一個年僅六歲的孩子將遙不可及的夢想變成了現實,創造了奇蹟。那麼,瑞恩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的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一邊讀一邊感受。

三、讀文交流,體會情感

先請一名同學來讀一讀“導讀”部分,看看它向我們提出那些要求?

(整理後出示要求。)

剛剛我們在初讀課文時已經解決了第1個問題,請同學們帶着後兩個問題,運用學習前幾篇課文的方法一邊讀,體會瑞恩是個怎樣的孩子,並作以批註。因為課文比較長,同學們可以採用快速默讀的方法,提高閲讀速度。

四、交流、感悟

我們共同來交流好嗎?把你的感受説給大家聽。

1、瑞恩的第一項工作是為地毯吸塵。……瑞恩把得到的所有錢,都放進了那個餅乾盒裏。(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這段描寫,體會瑞恩心靈的美好。)處理“……”除了文中列舉的事情,引導學生想象瑞恩還會做些什麼?從中你又體會到什麼?(掃院子、洗衣服……)現在,請你帶着這種理解回到文字中去讀一讀。請同學們想一想,這段話在表達方法上有什麼特點?(列舉事例)請你選擇瑞恩做過的許多事情中的一件,展開想象,細緻描繪。過渡:在這個6歲的孩子心中,為了實現“給非洲孩子挖一口井”的美好夢想,不但放棄了自己玩耍的機會,而且以堅定不移的信念克服了重重困難。文章還從哪兒體現“瑞恩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

2、當他聽説挖一口井要2000元錢時,他只是興奮地説:“那我再多幹些活掙更多的錢吧!”(抓住“興奮”體會瑞恩當時的天真、幼稚,通過語言來感受他的善良。)

3、一聲不吭的瑞恩突然説:“那我來攢錢買鑽井機吧。”他的聲音很小,但很堅定,“我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

這段話與上文形成鮮明對比:從“興奮”到“堅定”,能體現出瑞恩怎樣的變化?從這兩處描寫中,你領悟到了哪些表達方法?(抓住人物的神態、語言感受人物心靈的美好。)

4、除了瑞恩個人的努力外,他成功的原因還有哪些?(其他人的支持和幫助)

為什麼瑞恩的想法會得到這麼多人的支持和幫助呢?

師:正是由於瑞恩的堅定、執着,感動並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才使得瑞恩的第一口井終於建成了。兩年後,瑞恩和他的父母一起來到了烏干達的安格魯。我們一起讀讀他們和非洲孩子們相見的情景吧!(學生齊讀)

5、此時此刻,你能體會到瑞恩的心情嗎?(激動、高興、興奮……)出示“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

⑴齊讀這句話,讀到這,你們有什麼體會呢?

⑵“如此大”究竟多大呢?能聯繫課文説説嗎?

師:瑞恩的這個夢想,不但是他自己克服了重重困難,不懈努力,還得到了社會上許許多多像瑞恩一樣的具有善良、熱情的人的幫助,他更是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給人以生存的希望!這種善良,這份愛心,一定會使所有的人流淚的!這就是夢想的力量!(指板書)

再次有感情齊讀。出示資料,感受瑞恩的貢獻。

五、總結全文,領悟寫法

1、通過本課的學習,瑞恩給你留下什麼印象?課文是怎樣表達這一人物形象的?

2、教師小結:

課文通過對人物的言行、動作、神態等描寫,刻畫了一個善良、富有同情心、為實現夢想不懈努力的人物形象。從而使人物鮮活起來,感動了你我。希望同學們能將作者的這些表達方法運用於我們自己的寫作中,使得我們筆下的人物熠熠生輝。

3、拓展延伸:

同學們,你們都有自己的夢想吧!能告訴大家,你的夢想是什麼?(學生回答)

師:看來,同學們心中都揣着美好的夢想。夢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讓你創造出無法想象的奇蹟!同學們,向瑞恩一樣帶着你的夢想揚帆起程吧!

《夢想的力量》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讀讀記記“放棄、下旬、募捐、水泵、顛簸、節奏、簇擁、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聲不吭”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練習快速閲讀,並能簡要地復故事。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題目的含義。從字裏行間感受瑞恩心靈的得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鬥才能夢想成真。

4.領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並能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體會瑞恩的精神品質,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夢想的力量”所藴含的深意。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夢想”。請同學們談一談什麼是“夢想”。

過渡語:“夢想”可能是我們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間的很多奇蹟都源於夢想,並經過不懈的努力使夢想成真。人應該有夢想,併為自己夢想的實現作出努力。

2.同學們,現在請你告訴大家:你的夢想是什麼?同學們的夢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們能夠時刻記住自己的夢想,並使夢想轉化成前進的動力。

3.現在就請同學們來閲讀一個真實的故事,去感受夢想的力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把自己認為不好理解的段落認真讀一讀。

3.接讀課文,糾正字音。

4.重點理解以下詞語:

籌齊:籌集齊全。本課是指瑞恩籌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錢。

募捐:廣泛徵集捐款或物品。

顛簸:上下震盪。

羞澀:難為情,態度不自然。

簇擁:(許多人)緊緊圍着。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一聲不吭:吭,出聲,説話。“一聲不吭”是指一直沉默不語,一句話也沒有説。

5.學生再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課文通過記敍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裏傑克為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努力終於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堅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説一説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讀文交流,體會作者情感

1.(小組內交流學習所得,討論自己疑惑的問題。)

想一想,瑞恩的夢想是什麼?他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2.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這些出乎意料之處你想到些什麼?從而深刻體會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質。指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3.引讀課文,嘗試回答上面的問題。

引讀課文,深入體會以下句子的含義。

①一聲不吭的瑞恩突然説:“那我來攢錢買鑽井機吧。”他的聲音很小,但很堅定,“我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

②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

“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是指瑞恩“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這一夢想的實現,給安格魯的孩子們送去了關愛,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魯的村民們感激不盡;而安格魯村民們的表現,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無比的激動和幸福。作者在此點題,滿懷深情地闡發議論,以反問句抒發自己的情感,並引發讀者的思考──夢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四、聯繫上下文,體會題目的含義

夢想的力量在課文中的體現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夢想不僅鼓動着他本人前進的風帆,激勵着他克服重重困難,堅定執著地為達到夢想的彼岸而奮鬥;同時也感動並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終使夢想成為現實;這個夢想的實現也使安格魯的村民們對瑞恩以加拿大人民感激不盡,從而增進了加非人民的友誼。這不就是夢想的力量嗎?

五、回讀全文並選擇自己喜歡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並體會作者表達的方法

六、拓展,深化主題

1.學生暢談自己的體會,可以聯繫課文內容來談,還可以擴展開去,結合自己的實際來談,從而進一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昇華自己的思想認識。

2.資料展示

瑞恩·希裏傑克被人稱為“加拿大的靈魂”。2001年,在加拿大國際發展協會的幫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會。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總督克拉克森頒發的國家榮譽勛章,10月,他作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評選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這一切來自於他6歲時的一個小小的願望──為非洲兒童挖一口井!起初,挖井的錢是靠他一個人做家務賺來的。然後親戚、朋友、鄰居也加入進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心願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個國家的成年人,幫助瑞恩的隊伍越來越龐大,人們紛紛解囊相助。到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會有七十多萬加元,已經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參加“第三屆世界水資源論壇”,中央電視台《實話實説》欄目組邀請瑞恩和他的媽媽到中國做客。瑞恩和他的媽媽通過《實話實説》節目與中國廣大觀眾見面。在這次節目即將結束時,瑞恩説:“我要為取得乾淨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個年紀。”

《夢想的力量》教學設計篇3

教材簡介:

《夢想的力量》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17課。這是一篇讀來令人心靈震撼和感動不已的課文。課文通過記敍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裏傑克為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努力,並感染和帶動了周圍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最終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了瑞恩一顆善良、堅定執着、金子般的美好童心。這就是夢想的力量!美好善良的夢想,會給人帶來希望,會給人帶來無窮的動力,能創造出奇蹟。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應該尊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在閲讀中揣摩文章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教學中着力體現一個悟字,讀中藴情,説中表情,充分挖掘教材潛在的人文內涵,指導學生深入細緻的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昇華自己的思想認識。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瞭解瑞恩的夢想和他為實現夢想而做出的努力,體會瑞恩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靈。

2、教育學生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鬥才能夢想成真。

3、領悟作者怎樣把事情寫具體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體會瑞恩的精神品質,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夢想的力量所藴含的深意。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激發共鳴

1、(出示課題)交流各自的夢想。

師:夢想是人類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間很多奇蹟都源自於它。每個人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夢想。同學們,願意和大家分享你的夢想嗎?

2、瞭解非洲缺水情況。

在地球的那一端,一個年僅6歲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裏傑克也有一個夢想,是什麼?下面請同學們看一個短片,我們一起走進非洲,看看那兒的孩子,那裏的生活。(師邊播放課件邊敍述)

非洲的安格魯地區長年乾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處池塘。這裏常年有1/4學生患有霍亂、傷寒和其他嚴重的水生寄生蟲疾病。3.1萬多居民,卻沒有一名醫生,1/5的孩子在5歲前就死掉了。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共有11億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農村和1/4的城鎮近3.3億人口缺水,整個非洲缺水人口達4億,佔非洲總人口的66%。近年來,非洲旱災頻發,因飲用不清潔水引發的各種疾病,每年都要奪走數以百萬計非洲人的生命。有關專家估計,非洲缺水問題還有可能繼續惡化和蔓延。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中,學生交流各自的夢想後,播放非洲缺水的短片。在非洲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到處可以看到在乾旱邊緣掙扎的動物和人,多媒體手段的呈現讓學生沉浸在非洲人民嚴重缺水的悲慘中。突破課堂地域和時間的侷限,以強烈的視覺衝擊,打動人心的音樂激發學生與課文主人公的情感共鳴,再現一個他們無法想像的世界。強烈的視覺衝擊給學生創設了下一步學習的情感體驗場,成功地激活了學生的學習狀態。此時,他們的內心已經激起了情感的波瀾和探究課文的興趣。

二、自主學文,感知課文內容。

下面我們一起來閲讀這個真實的故事,感受來自夢想的力量。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不錯字,不漏字,不多字,不結巴)。

2、學生邊快速默讀課文邊思考問題。(課件出示):(1)課文寫了誰的什麼夢想?(2)這個夢想是怎麼實現的?(3)這個夢想力量究竟有多大?(4)讀了課文後你有什麼收穫或體會?

設計意圖: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在新課標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指導下,着重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平台,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3、全班交流反饋。

三、研讀感悟,昇華情感

1、瞭解怎樣的夢想。學生自由快速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誰的什麼夢想,劃出有關句子。

(1)我要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又幹淨的水喝。

(2)他們不應該過這樣的生活我一定要為他們挖一口井。

(3)那我攢錢買鑽井機吧我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

瑞恩的夢想在不斷地變大,從挖一口井到要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

2、感悟夢想的力量,明晰夢想之路

一個年僅6歲的孩子,要為遙遠的非洲孩子們挖一口井,還要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聽起來,這肯定是一個夢,一個小孩子的夢,一個無法實現的夢。那麼,瑞恩的夢想實現了嗎?(生回答)

瑞恩的井終於成為現實,這將意味着更多的人不再流離失所;更多的孩子不再奄奄一息;更多的親人不再失去生命。此情此景,不禁讓一位老人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出示句子: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默讀課文,深入思考:夢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設計意圖:圍繞重點句讓學生深入課文探究理解夢想的力量,從而明晰瑞恩是怎樣實現夢想的。

3、學生自由交流、彙報

(1)夢想讓瑞恩為攢夠70塊錢,做了很多額外的家務活。

出示句子:瑞恩的第一項工作是為地毯吸塵瑞恩把得到的錢,都放進了那個餅乾盒裏。

創設情境,想象思考。這些額外的家務活對小瑞恩來説太不容易了!讓我們想像一下當時的場景:他費力地挪動着笨重的吸塵器,認真地幹着,每個角落也不落下。十分鐘、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他的手磨出了血泡,腳累得再也抬不起來。同學們,想一想,假如是你,可能會怎樣?讓我們設想一下,在幹每一件事的過程中他可能遇到過什麼困難?

挖掘夢想內涵,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瑞恩如此堅持不懈,只源於心中一個夢想。當他看到一名兒童正從乾涸的窪地中取水解渴時,瑞恩心裏想的是這句話──(一生讀);當他看到許多兒童因脱水和營養不良而在生命線上徘徊時,他想的是這句話──(一生讀);當瑞恩堅持不懈地做着每一件事時,他的心裏想的還是這句話,讓我們一起讀出瑞恩的心聲!(全班齊讀)

設計意圖:引讀的方式讓學生在一歎三詠的朗讀中,體會到瑞恩的夢想是那樣的偉大。教學中,通過多層次、多方式、循序漸進的讀,學生被無聲的語言文字帶給學生又一次情感的激盪,使學生走進文本,明白瑞恩如此堅持不懈的動力來源與這個夢想所產生的無窮的力量。

(2)夢想感動許多人,讓瑞恩得到了同學、老師和其他更多人的支持。

師:是啊,這一個夢想看是簡單,其實要耗費多少心血啊!從70元錢的一個水泵到2000元潔淨的水募捐項目到再增加鑽井機。這對一位六歲的孩子來説談何容易。假使僅僅靠瑞恩一個人的力量這個夢想永遠無法實現。

①讀課文,在瑞恩行為的感動下人們都為幫助瑞恩實現這個夢想作了什麼?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段。

a媽媽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執着感動了,她決定幫這個富有同情心的孩子。於是她把瑞恩的事寫成文章,登在當地的報紙上。

b一週以後,瑞恩受到了一張25元的支票瑞恩籌齊了大一口井的錢。

c瑞恩的老師沒想到使瑞恩和同學們跟非洲的孩子們通上了信。

②此時你最想説什麼?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三段話。

4、出示資料,感受瑞恩的貢獻。

5、總結,指導朗讀最後四個自然段。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和句子的理解讓學生明白瑞恩的這個夢想,不但是他自己克服了重重困難,不懈努力,還得到了社會上許許多多像瑞恩一樣的具有善良、熱情的人的幫助,他更是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給人以生存的希望!正是因為這種善良,這份愛心,這種堅持不懈,才會使所有的人感動和流淚!這就是夢想的力量!

四、暢談感受,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學生暢談自己的體會或收穫,可以聯繫課文內容來談,還可以擴展開去,結合自己的實際來談,從而進一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昇華自己的思想認識。

老師知道同學們心中都揣着美好的夢想。夢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讓你創造出無法想象的奇蹟!同學們,你們都有自己的夢想吧!向瑞恩一樣帶着你的夢想揚帆起程吧!

設計意圖:此時學生心中的夢想比較課前的交流都有了變化,深化夢想的內涵。讓學生明白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鬥才能夢想成真。

五、作業:

如果你就是媽媽的朋友,你會在文章中寫些什麼呢?請結合上下文,結合自己的感受,寫一段話。參考題目:《執着的瑞恩》、《瑞恩的夢想》、《瑞恩的井》也可以自己命題。

設計意圖:課外延伸,進一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六、板書設計:

17

夢想的力量

挖井

堅持不懈

共同的夢

感動

設計意圖:利用簡單明瞭的線條和文字1、概括夢想的力量巨大,讓瑞恩堅持不懈和感染、帶動了周圍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從而讓瑞恩給非洲的孩子挖井,好讓他們都有乾淨的水喝這一夢想,變成大家的共同夢想;2、體現了瑞恩堅持不懈、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品質。

《夢想的力量》教學設計篇4

教學目標:

1、 認識6個生字,讀讀記記“下旬、募捐、水泵、籌集、吭聲、顛簸”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瑞恩心靈的美好;懂得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鬥才能夢想成真。

3、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課題“夢想的力量”所藴含的深意。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閲讀理解能力,因此本課的學習我將引導他們學習人物的精神品質,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理解實現夢想的艱難與漫長,從而樹立起自己的夢想,並在夢想的指引推動下完成自己的夢想。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瑞恩心靈的美好。

教學難點:

體會課題“夢想的力量”所藴含的深意。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對比:課件出示兩組非洲缺水的圖片和另一組有水的圖片,讓同學們説説圖片內容(有水時會怎樣,雨水充足時又會怎樣),並談談感受,教師相機介紹有關非洲缺水的資料。

2、再次出示: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指導朗讀。

師:是誰的夢想讓非洲發生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感受夢想的力量。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讀完課題,你有什麼疑問?

(1)課文寫了誰的什麼夢想?(2)這個夢想是怎樣實現的?(3)這個夢想究竟有什麼力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大家帶着這些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預習情況。

下旬 募捐 水泵 籌集 吭聲 顛簸

3.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本文講述了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裏傑克為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努力,終於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堅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三、走進課文,瞭解夢想。

1、小瑞恩只有6歲,可他卻為非洲人民打出了一口井,這可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小小的瑞恩為什麼要去做這樣一件偉大的事呢?請大家從文中找出原因,並説説哪一句話深深地觸動了瑞恩的心?

(成千上萬的孩子因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2、默讀課文,想一想,瑞恩的夢想是什麼?找出文中有關瑞恩夢想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來,指導朗讀,指名讀,男女生讀。

.“我要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

“他們不應該過那樣的生活。”……“我一定要為他們挖一口井。”

“那我來攢錢買鑽井機吧。”……“我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

3、知道非洲的孩子處境是這樣的艱難,水對他們是這樣的重要,6歲的瑞恩才會有這樣偉大的夢想。請大家與老師一起依次讀好這三句話:

師:於是剛一放學,他便迫不及待地衝進家對媽媽説

生:.“我要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

師:在學校裏,他下定決心對自己説

生:“他們不應該過這樣的生活。”……“我一定要為他們挖一口井。”

師:當一位工程師告訴他:“如果有一台鑽井機,鑿井的速度就快多了”時,他聲音很小,但很堅定地説

生:“那我來攢錢買鑽井機吧。”……“我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

4、從他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瑞恩是個怎樣的孩子呢?

(善良、有同情心、有愛心)

四、研讀課文,探究夢想實現的過程。

1.一個年僅6歲的加拿大孩子,要為遙遠的非洲孩子挖一口井,還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這談何容易?要想把夢想變為現實,那就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

2.快速默讀課文,思考:瑞恩夢想的第一步是什麼呢?是怎樣實現的呢?

生:籌集70元打一口井,做了很多額外的家務活。

3.課文哪一段介紹了他為夢想而努力的過程呢?指名讀。

4.課件出示:瑞恩為攢夠70元錢,做了很多額外的家務活。

師:他都做了哪些家務活呢?

生:為地毯吸塵、擦窗子、撿松果、撿樹枝、取得好成績……

師:除了這些,讓我們設想一下,小瑞恩為了籌集這70元錢,還做了些什麼呢?

生:撿廢紙、、撿塑料瓶、發傳單、拖地……

師:在這些事中,除了瑞恩自己的努力,還得到了誰的幫忙呢?他們為什麼要幫助小瑞恩呢?

生:爸爸、媽媽、爺爺、鄰居,他們被瑞恩的行為感動了。

師:讓我們齊讀這一段,去體會瑞恩的辛苦。

師:為了籌集這70元錢,其實瑞恩是從1月份開始做這些額外的家務活,他一直堅持到(4月下旬),也就是説,瑞恩整整堅持了4個月。在這4個月裏,他放棄了玩的時間,放棄了玩的機會,遇到困難,瑞恩總是一次又一次地對自己説

生:.“我要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

5、做了4個月的額外家務活,終於攢夠了70元錢,瑞恩的夢想實現了嗎?(還沒有)當他得知自己辛苦攢了4個月的錢只夠買一個水泵,而挖一口井需要2000元時,我們的瑞恩並沒有放棄,於是他又有了夢想的第二步,那就是

生:籌集2000元。

6、2000元,是個不小的數目。如果讓瑞恩通過幹活來攢夠2000元,實在是太難了。可是後來,在短短的兩個月的時間裏,瑞恩居然就籌齊了打一口水井的錢。這是因為

生:他還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支持。

師:請在課文中找出你的依據。

生:(1)媽媽的朋友;

(2)寄支票的好心人;

(3)老師與班上同學;

(4)還有爺爺、鄰居和爸爸。

師:他們又為什麼幫助瑞恩?從他們的行為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被感動了,感受到參與瑞恩夢想的人越來越多。

7、師:當瑞恩得知人工鑿井工作非常艱鉅,而如果有一台鑽井機速度就快多了時,小瑞恩又有了他夢想的第三步,那就是:

生:籌錢買鑽井機。

師:我們猜測一下一台鑽井機要多少錢呢?

生:5000元,10000元……

師:一台鑽井機的價錢可能是5000,也可能是10000,甚至更多,但不管多少錢,我們的小瑞恩都會盡全力去實現他的夢想,從這兒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孩子呢?

生:堅定執着,堅持不懈…...

師:讓我們一起來分角色朗讀瑞恩與工程師的對話,感受瑞恩的堅定執著。

師:這篇課文是按什麼順序來講述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呢?

生:事情發展的順序。

師:除了事情發展順序,本文還按什麼順序來寫呢、

生;時間順序。

師:從文中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

生:1998年、4月下旬、2000年7月......

師:這樣寫的好處是讓故事更清楚明瞭,結構更為清晰,平常我們寫作文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

師:瑞恩的夢想感動並帶動更多的人蔘與進來,所以他才能迅速地籌集這2000元,説明瑞恩的夢想成真靠的不單單是錢,更重要的是

生:人們的同情心和愛心。

8、從70元,到2000元,再到買鑽井機,瑞恩的夢想在不斷變大,難度也在加大,請大家聯繫課文內容,用“越來……越”説一句話。

生:籌集的錢越來越多,瑞恩的夢想實現起來困難也越來越大。

生:被瑞恩感動的人越來越多,參與瑞恩夢想的隊伍也越來越壯大。

五、感悟“夢想的力量”

1、默讀課文最後四個自然段,感受夢想成功的喜悦。

瑞恩的第一口井終於建成了。2000年7月,瑞恩和爸爸媽媽坐着卡車,一路顛簸來到了烏干達的安格魯。

2、説話練習。

此時此刻,如果你就站在井旁,看着清澈見底的井水,你會説些什麼呢?

師:如果我是瑞恩,我會説

生:真是太好了,你們終於能喝上水了!

師:如果我是瑞恩的父母,我會對瑞恩説

生:瑞恩,你太棒了,我們為你感到驕傲!

師:如果我是非洲安格魯的孩子,我會對瑞恩説”

生:瑞恩,謝謝你讓我們喝上清澈的水,是你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

3、課件出示:是啊,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

(1)齊讀,想一想都有誰流淚了,為什麼流淚?

生:瑞恩,瑞恩的父母,所有的非洲人民,他們被彼此感動着。

(2)思考:夢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體現在哪裏?

(1)打好了瑞恩的第一口井, “瑞恩的井”基金會成立,已經為非洲打了30多口井。

(2)夢想的力量,能夠喚起人們的愛心,能夠為非洲人民帶來生存的希望,為非洲建設作出貢獻,還增進了加非人民的友誼。

(3)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為了夢想而努力堅持不懈的人。課件出示兩句名言,讓學生在名人事蹟的影響下,樹立自己遠大的志向。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苦心人,天不負,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五、小結、作業:寫一篇讀後感。

1、夢想是助人成功的基石;夢想是催人奮進的動力;夢想是勇往直前的源泉。讓我們一起為實現自己的夢想不懈努力吧!

2、聯繫課文內容,談談自己的感受,寫一篇讀後感。

《夢想的力量》教學設計篇5

【教材分析】

《夢想的力量》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新課標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17課的課文,這是一篇讀來令人心靈震撼和感動不已的課文。文章記敍一個年僅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裏傑克為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努力,終於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堅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這就是夢想的力量!美好善良的夢想,會給人帶來希望,會給人帶來無窮的動力,能創造出奇蹟。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經過前三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們有一定的閲讀、收集資料的能力及預習能力。因此,本單元學習,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質,體會作者的情感脈絡和表達方法,培養學生的速讀能力。由於課文篇幅較長,初讀課文時刻讓學生藉助“閲讀提示”獨立閲讀課文,指導學生深入細緻地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讀讀記記“放棄、下旬、募捐、水泵、顛簸、節奏、簇擁、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聲不吭”等詞語。

2、領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並能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練習快速閲讀,並能簡要地複述故事。

4、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題目的含義。從字裏行間感受瑞恩心靈的美好,並懂得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鬥才能夢想成真。

【重、難點突破】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瑞恩的精神品質,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教學難點是體會“夢想的力量”所藴含的深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夢想”。

2.提問:同學們,你有自己的夢想嗎?有的話,請你告訴大家,你的夢想是什麼?

3.同學們的夢想都很美好!希望你們能時刻記住自己的夢想,並使夢想轉化成前進的動力,因為夢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創造無法想象的奇蹟。(補全課題)

4.現在就請你來閲讀一個真實的故事,去感受夢想的力量。(齊讀課題)

5.同學們已看了這篇課文,根據課題提出課文內容相關的問題。

①誰的夢想?

②夢想是什麼?

③怎樣實現夢想?

④力量有多大?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2.檢查預習情況

迫不及待 募捐 水泵 下旬 籌齊 一聲不吭 顛簸 簇擁

①接火車讀

②全班齊讀

三、學習課文,體會“夢想的力量巨大”

1.根據剛才同學們的提問,你能解決哪些問題?、

2.解決問題①(瑞恩)

3.解決問題②,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並談體會

①學生讀課文交流

A.我想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 .....

B.我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 .......

②教師小結:瑞恩的夢想堅定、執着,他的夢想越來越大。

③瑞恩的夢想大,最終他的夢想實現了嗎?哪一個自然段非常明確的告訴我們。(17自然段)

4.解決問題④,在課文上找出相關語句課文

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全班齊讀) ①提問:誰流淚了,為什麼流淚?

②小結:安格魯村民們,因為瑞恩的井給他們帶來了幸福、生命、健康,是一種感激淚,瑞恩和父母都流下了激動、幸福的眼淚,他們沒想到夢想的力量竟有如此之大。對瑞恩的井,安格魯村民們表示感謝,自己沒想到付出,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③全班齊讀

5.解決問題③

提示:瑞恩夢想的實現大體經歷了三個步驟,一是掙70元,二是籌集2000塊錢,三是籌集買鑽井機的錢。這三個步驟對瑞恩來説如爬山,一步比一步艱難,瑞恩的夢想,瑞恩的善良,瑞恩的同情心面臨着一次比一次愈加嚴峻的考驗。

①掙70元請同學們快速瀏覽,找到相關的段落

學生交流:第6自然段

A.質疑:請同學們快速瀏覽,用“△”標出瑞恩做的幾件事?體會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B.質疑: 僅僅只做了這五件事嗎?你是從哪兒知道的?(省略號)

C.質疑:瑞恩為掙70元,他至少做了幾件事?作者並沒有一一寫出來,為什麼? 學生交流並彙報:作者沒有一一寫出來,因為那樣會讓文章哆嗦,的確,在寫作時,應選擇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事例才能打動讀者。

D.創設情景:

a.當全家人去看電影,他一個六歲的孩子,認真地擦着窗子,累得筋疲力盡時,他會想??

b.當暴風雪過後,樹上的枝條散落一地,他突然撿到一根粗重的枝條,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拉動,此時他會想??

E.質疑:除了做這些事,還做了哪些事?

F.小結:一個年僅6歲的孩子,要為遙遠的非洲的孩子們挖一口井,聽起來,這肯定是一個夢,一個小孩的夢,一個無法實現的夢,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卻變成了現實,這就是夢想的力量。

①當聽工程師要買鑽機時,他會有什麼反應?(請同學們找出相關的段落)

學生交流並彙報:第12自然段(全班齊讀)

②小結:瑞恩已認識到買鑽機的難度,但是態度很堅定,同時,這也説明他在不斷成長。(籌集2000塊錢)

③僅僅靠個人的力量能實現這個夢想嗎?(不能)

④那他用自己的夢想感到許多好心人,你從哪個自然段看出來了,感到了誰? 學生交流

小結:瑞恩的夢想不僅激勵自己,耕多感到別人,從而感受到夢想力量的巨大。(這就是夢想的力量)

四.課堂作業

學完課文後,你想對瑞恩説些什麼?

五.板書設計

17夢想的力量

瑞恩 同情心 掙70元

更多人籌錢 挖一口井

基金會 30口井

六.教學反思

《夢想的力量》這篇課文充滿了濃濃的人性美,小瑞恩的善良、富有同情心令讀者倍受感動。這也是一篇略讀課文,篇幅較長。課堂上,我主要抓兩個問題:瑞恩的夢想是什麼?夢想是如何實現的?瑞恩的夢想是什麼,學生一找就知道了,也初步感受瑞恩的為人善良、有愛心。關鍵是第二個問題,我只是簡單地讓學生列出了分三步實現,沒有讓學生重點地品位詞句,來體會“夢想的力量”的深刻含義。

Tags:教學 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