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鳥的天堂》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64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鳥的天堂》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鳥的天堂》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鳥的天堂》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閲讀討論,感受榕樹的美麗,體會羣鳥紛飛的熱鬧景象,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薰陶。

2、培養學生在閲讀過程中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難點】

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閲讀中充分發表自己見解。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多媒體課件展示。

二、引導學習

1、昨天我們學習了《鳥的天堂》,知道了作者去了兩次鳥的天堂,在離開的時候,產生了這樣的感受:“我感到一點兒留戀。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2、輕讀這段感受,試着圍繞感受提幾個問題,讓大家一塊討論討論。

3、學生自由提問。

(課堂教學中“學什麼”“怎麼學”是教學的關鍵,此環節讓學生自讀感悟質疑,問題來自學生,適合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4、教師小結:

⑴ 作者為什麼感到“留戀”?

⑵ 為什麼説是作者的眼睛“騙”了他?

⑶ 兩個“鳥的天堂”,為什麼第一個加引號,第二個卻不加?

⑷ 那兒為什麼會成為“鳥的天堂”?

三、學生自主學習

邊讀邊劃邊註釋,也可相互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四、彙報交流,品讀感悟

1、重點引導學生品讀下列句子,體會榕樹的大、美,鳥的多、歡:

⑴ 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

⑵ 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⑶ 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⑷ 注意地看着,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隻,又錯過了那隻,看見了那隻,另一隻又飛起來了。

2、滲透訓練:

⑴ 這兒的鳥真多,生活真快樂,有的( ),有的( ),有的( ),還有的( )。

⑵ “應接不暇”是什麼意思?課文中指什麼?你在生活中遇到那些事讓你應接不暇?

(語文教學“教什麼”成為許多老師頭疼的問題。我想語文應該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即“雙基訓練”不可少,求“活”的同時還要求“實”。)

3、引導討論:

那兒為什麼會成為“鳥的天堂”?

⑴ 環境幽美,榕樹大;

⑵ 氣候宜人,四季如春,鳥食豐富;

⑶ 人們注意保護等。

4、對照所提問題品讀解難。

五、拓展延伸

1、1933年巴金遊後寫下《鳥的天堂》,1982年又親筆題寫“小鳥天堂”幾字,使廣東新會市天馬村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景點。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吧!

(學生觀看錄像。)

2、用一句話表達你此時的心情。

3、小組為單位自由搭配,扮演“遊客”“導遊”介紹遊玩“鳥的天堂”。

4、來自網上的最新消息:由於當地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小鳥的生態環境發生了改變,大量的鳥兒飛向他方……

5、親愛的同學們,當你看到“鳥的天堂”被破壞,你最想在網上説些什麼?

【板書設計】

樹:大、美

鳥的天堂 喜愛 讚美

鳥:多、歡

【專家點評】

教師在學生學得最開心高興的時候,及時地潑一盤冷水,讓學生在情感上受不了——這麼好的“鳥的天堂”居然被破壞,從而產生積極的想説的願望,表達成為學生內心真情的流露,教學效果較好。

整體總評:

1、努力實現教學過程、教學方式的根本變革。教學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夥伴、學習方式的權利,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精心組織教學。

2、拓寬教學內容,引進課程資源。語文學習與生活的外延是等同的,教師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試着做導遊,從而激發學生主動讀書、探討的積極性,有意識地加強了課內外的聯繫。

《鳥的天堂》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

閲讀教學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感。因此,閲讀教學的整體構架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為核心,以指導讀書活動為“經”,以字詞句的訓練為“緯”;閲讀教學的基本策略必須堅持“重感悟、重積累、重運用”。

【教學過程】

一、設境激趣,觸發語感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作者兩次經過了“鳥的天堂”,兩次見到了不同的情景。誰能具體地來説一説。

學生答。

(師板書:樹 鳥)

2、誰見過大樹?請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描繪一下你見到過的大樹。

(高大的,參天的,幾個人抱不過來的……)

3、這樣的大樹,或者比這更大的樹,你還想看嗎?

(播放課件,展示)

二、充分誦讀,激活語感

1、你是以怎樣的心情來看大樹的?那麼作者又是怎樣看大樹的?請大家自由讀第二段,邊讀邊想,作者是怎樣看大樹的?你是從哪兒體會到這一點的?説出自己的理由。

2、學生讀。

3、交流:

全身心地看,讚美地看,驚訝地看,疑惑地看……

説理由時,就勢讀相關的語句。

三、潛心品讀,領悟語感

1、作者是這樣看大樹的,那他又是怎樣寫大樹的呢?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二段,邊讀邊想,你覺得這段話中哪些地方寫出了樹的大?並説説你對這些句子的體會。

2、學生品讀。

3、反饋:

只要言之有理,就給予肯定,並指導朗讀相關的句子。

四、多元解讀,積澱語感

1、請你再讀讀第二段:

你覺得哪個句子寫得特別美,把它劃下來,反覆讀一讀,説説你對這個句子的體會。

2、出示:

⑴ 那麼多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點兒縫隙。

着重理解體悟“一簇”、“堆”、“另一簇”、“一點兒縫隙”把這棵大榕數的枝葉繁茂,生命力旺盛的景象寫出來了。

⑵ 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眼前閃耀,似乎每一片綠葉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顫動”在這裏指的是什麼?

(微風吹動樹葉一閃一閃的樣子。)

“顫動”是怎樣的動?

(抖動的、發抖的。)

寫話練習:

這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彷彿……

師:同學們,我們知道,這是一棵已經具有500多年曆史的榕數,而此時,我們感受到的不是榕數的___,而是它的___。

師:是啊,榕樹的葉子太綠了,綠得耀眼,綠得發亮。在微風的吹拂下,我們彷彿看到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小精靈在跳躍,是那麼的充滿活力,那麼的生機勃勃。這是作者對大榕樹顯示出的那種勃勃生機的讚美,這是作者對大榕樹顯示出的旺盛生命力的高度讚美。讓我們用讚美的語氣讀讀這一句。

3、請你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你對這棵大榕樹的感受。

(板書:美麗奇特)

五、拓展延伸,豐富語感

1、朋友説,這棵大榕樹是鳥的天堂,有許多鳥在這棵樹上棲息生活。真的如此嗎?請你讀讀課文第三段,找到相關的句子,並能用這個句子説一説:

啊!這的確是個“鳥的天堂”,你看: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請你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你對這棵大榕樹的感受。

(板書:羣鳥歡鬧)

3、同學們,你想感受一下這羣鳥歡鬧的熱鬧景象嗎?課件展示,音樂欣賞。

4、配樂朗讀。誰想跟着音樂來朗誦。

5、課文學好了,你有什麼感受嗎?你想對大榕樹,對鳥的天堂,對鳥説些什麼嗎?有感而發,請你把想説的話寫在這幅畫的下面。

六、總結

今天我們讀了《鳥的天堂》一課,領略了我們南國的奇異風光,欣賞了美麗奇特的大榕樹,感受了眾鳥歡鬧的景象。同學們,讀書能使人聰明,讀書能使人長見識。讓我們多讀書,讀好書。

《鳥的天堂》第二課時教學設計3

一、破題激趣,初識“天堂”美

1、同學們,在你們印象中,什麼地方是天堂呢?

2、對呀,天堂就是神話故事中人們想象的幽美、舒適、快樂的生活環境。

3、描寫的是“什麼的天堂?”板書:鳥的天堂。

4、同學們,你們想看看鳥的天堂嗎?多媒體播放《鳥的天堂》錄像,讓學生充分想象,如臨其境。

5、學生用語言描繪情境。

6、質疑課題:

作者為什麼説這裏是鳥的天堂呢?

二、自讀自悟,感知“天堂”美

1、讀:

自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讀課文,可以低聲速讀,可以高聲朗讀,可以同桌互讀,可以雙人讀,個人讀……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想:

這篇課文主要講什麼?作者幾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色有什麼不同?大榕樹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些句子或段落中體會到的?你認為哪些句子寫得美?

3、畫:

把反覆讀書後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研讀體悟,感受“天堂”美

1、質疑:

同學們都自主學習了課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嗎?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教師引導學生把問題進行歸類、篩選。

2、合作學習: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如,大榕樹怎麼會成為鳥的天堂?為什麼説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為什麼有的地方加引號,有的地方不加引號?學生按小組進行再朗讀,再感悟,尋找依據,形成自己的看法,然後相互交流,充分發表意見。教師及時鼓勵,隨機引導點撥。

3、全班交流:

每小組推薦一名發言人。其他組員作補充或提出不同意見,師生共同評價。

4、有感情地朗讀相關段落。

四、賞讀課文,感受語言美

1、練習讀課文:

選擇你最感興趣或最喜歡的段落標一標,讀一讀。

2、交流:

把你認為自己讀得最精彩的段落讀給同學聽。

課件出示學生讀的句子:

⑴ 關於榕樹“大”:

“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幹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有許多根……”

學生自由讀,注意突出數量詞,“許多株”“兩株”“真是一株”,並播放錄像,講述其佔地面積達20多畝,讀出榕樹之大。

⑵ 關於榕樹的茂盛和美麗:

“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的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① 學生自由讀句子,注意讀好“簇”“堆”“那翠綠的顏色……”“這美麗的南國的樹”等詞句,同時播放錄像引導學生看圖想象。

(這句話寫出了榕樹的旺盛生命力和色彩的美麗。)

“簇”“堆”説明樹葉的多和茂密。“那翠綠……”説明一片片葉子綠得發亮,在眼前閃爍就好像一個個顫動的生命。“這美麗的南國的樹。”表達作者由衷的讚美和喜愛之情。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朗讀,讀出情,讀出味兒來。

② 教師小結:

是啊,同一個句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讀起來也不一樣,只要能把你感悟到的讀出來都是可以的。

③ 學生自由讀,喜歡怎麼讀就怎麼讀。

⑶ 關於眾鳥活動的場面:“起初周圍是靜寂的……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① 某一學生讀後,請其他學生説説讀得怎麼樣。

② 教師指導讀好“大的,小的,花的`,黑的”之間的逗號和“有的……有的……有的……”“一隻畫眉……好聽”“到處……到處……”等,讀出鳥的數量之多,不可勝數,鳥兒活動之美。

③ 齊讀。

3、配樂、配畫齊讀這些句子。

4、推薦讀得好的同學賽讀。

5、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6、小結:

作者筆下展示了人與自然,樹與鳥的和諧相處、相互依存的生命之美。這裏不僅是鳥的天堂,在這樣好的環境中生活的人不也像在天堂裏一樣嗎?讓我們共同去創造美好的天堂吧!

五、結合實踐,引導創造美

1、多媒體出示大榕樹美景圖:

目前,“鳥的天堂”已成為一處遊覽勝地,請你根據課文內容,並收集一些有關材料,當一回導遊寫一篇解説詞。寫清楚導遊的身份,旅遊的地方及特點,力求寫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動。

2、《鳥的天堂》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精品佳作,讓我們感到大自然在人類保護下充滿生命活力之美。“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同學們,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環保辦點實事吧!

⑴ 以雛鷹小隊為單位調查環境污染問題,如,廢舊電池污染、工業污染等,寫出調查報告,利用班隊會進行交流,提出治理規劃。

⑵ 組織環保宣傳小分隊,向社會宣傳環境保護的意義,讓人們都投入到環保中來。

3、讓學生參加一項自己最感興趣的活動。

《鳥的天堂》第二課時教學設計4

教學目的:

1、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閲讀課文要有自己的見解。

2、培養學生根據特定目標積極收集有關資料並運用資料的習慣和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語感及審美情趣。

4、能背誦指定的段落。

教學重點:

1、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閲讀課文要有自己的見解。

2、培養學生根據特定目標積極收集有關資料並運用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難點:

將多媒體教學手段有機地整合到課堂教學中去,將課文重點部分的文字信息形象化,音效化,促進學生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閲讀課文,並形成自己的見解。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收集的有關資料。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讀熟課文,分清段落。熟讀課文,懂得前後兩次作者到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不同。根據目標,收集資料。(資料目標:根據課文內容,蒐集有關材料,準備一篇導遊式的簡短解説詞。)

第二課時:

一、出示課件,展示河面變窄了。(6分鐘)

1、同學們,當你們坐在船上,和作者他們一樣,最初看到大榕樹的時候,產生了哪些感受?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感受?你是怎麼體會作者的感受的?

(注:引導學生比較“樹葉真綠得可愛”與“樹葉綠得真可愛”的異同,從而認識作者用詞之準;引導學生深研“我説許多株榕樹”的錯因。)

3、問:作者兩次到了"鳥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你更喜歡作者描寫的哪一種景象呢?

二、出示課件,展示大榕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的樣子。(6分鐘)

1、同學們仔細觀察大榕樹枝幹不可計數的狀態,再讀讀課文,説説你為什麼喜歡這一部分的文字描寫。

(注:提示學生注意到這段文字的精練,和之所以精練的原因。)

2、指名朗讀第七自然段,自我評價。

三、出示課件,展示大榕樹樹冠近景。(8分鐘)

1、同學們在細緻觀察的基礎上,説説你最欣賞作者哪些句子,為什麼?

2、根據你對大榕樹樹冠的的觀察,你認為對這樣的景象還可以作怎樣拓展性描述?請説一説。請大家評一評。

3、齊讀。指名朗讀第八自然段。自我評價、學生評價,指名再讀。齊讀"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4、讀了這一段你體會到了什麼?

四、齊讀最後三個自然段。出示課件,展示作者二次到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10分鐘)

1、分組學習:你認為哪些句子對景物描寫最精彩?並結合畫面談一談為什麼?各學習小組交流見解。

2、指名朗讀最後三個自然段,自我評價,説説我這樣説的理由。

五、出示課件,對比展示作者第一次和第二次看到的景象,為學生導遊解説提供虛擬場景。(10分鐘)

1、組內練習: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容結合收集的資料,集體為導遊創作解説詞。

2、小組派代表上台導遊。

板書設計:

鳥的天堂 初睹榕樹 比肩觀察 説出你的見解

比肩表達

枝幹無數 相互應和

相互啟發

葉綠耀眼 對照欣賞

拓展表達

鳥語鳥影 對比細品

交流看法

注:此教案獲重慶市首屆電子教案説課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