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14W

薛法根《狼和鹿》這篇課文闡明瞭不同生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道理,告誡人們必須尊重生物界的這一客觀規律,接下來由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薛法根《狼和鹿》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閲讀!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設計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鹿和狼的故事》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以羅斯福總統為了保護鹿而下令消滅狼,從而導致巨大的生態災難為例,闡明瞭自然界裏的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不同生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道理。本課的寫作思路是先敍述具體事例,再反思這一事例產生嚴重後果的原因,最後從教訓中概括出人們必須尊重自然規律的道理。

學習這篇課文,主要有兩個意圖:一是讓學生懂得自然界裏的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人類要尊重生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關係,維護生態平衡。二是讓學生體會作者通過具體事例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認知,雖然對生態平衡沒有清晰的認識,但是學生可以通過查找資料的方法瞭解到相關的生物知識,從而對於更好的瞭解課文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們可以通過仔細閲讀文章提煉出文章的主要內容,在教師的引導下了解生物鏈的相關知識,理解保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學生全面正確認識事物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認讀寫:葱鬱,出沒,兇惡,獵捕,露出,疾病,承載,相悖,幾乎,厄運。會解釋:苟延殘喘,面目全非,罪魁禍首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分析來學習鹿和狼之間的關係,從而理解保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體會由於人的片面認識而造成的嚴重後果,從而培養學生科學的認識事物的態度。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分析讓學生懂得自然界裏的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人類要尊重生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關係,維護生態平衡。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通過具體事例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1、學生查找有關生物鏈的資料

2、學生準備鹿或者狼的.童話故事。

3、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

1課時

【教學活動】

一、故事導入:

請學生們把自己知道的關於鹿或者狼的童話故事分享給大家。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對童話的回憶既鍛鍊了學生講故事的能力,又調動了其他同學的積極性。】

師:聽了大家講得童話故事,老師從這些童話故事中感受到了鹿的温順,狼的兇殘。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鹿和狼的故事可能與同學們和老師對狼和鹿的認識不一樣,同學們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嗎?請打開書,將課本翻到14課,齊讀課題。師板書課題:鹿和狼的故事。

二、預習展示:

1、小老師上台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教師在ppt上出示本課生字和四字詞語,小老師可根據老師出示的內容對學生的預習進行檢查。

【設計意圖:為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充分的參與到課堂之中,因此,讓學生來當小老師,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讀中悟,悟中讀

(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的第一至第六自然段。

(1)請大家帶着兩個問題:第一,羅斯福為了保護凱巴伯森林裏的鹿採取了哪些措施。第二,採取了這些措施之後結果如何。

【設計意圖: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尊重了每一個學生的喜好,帶着問題來讀,學生就有了目標,有了抓手,不盲目和無目的。】

預設:羅斯福為了保護鹿採取的措施:

一、宣佈凱巴伯森林為全國狩獵保護區。

二、政府僱請獵人到森林裏去消滅狼。

結局:①狼等野獸被獵殺得很多。經過25年的獵殺,有六千多隻狼先後斃命森林中。其他以鹿為捕食對象的動物(豹子等)也被獵殺了很多。“25年,六千多隻”説明獵殺的時間長,狼幾乎滅絕。

②鹿過着幸福的生活。在這個“自由的王國”中,它們自由地生長繁育,自由地啃食樹木,過着沒有危險,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③植被被大量破壞,鹿羣數量急劇下降,生態平衡遭到了破壞。

④1942年,整個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不到八千隻病鹿在苟延殘喘。(ppt出示相關照片,通過對比清晰瞭解變化。)

(二)帶着質疑再來讀第七至第九段,找找造成森林植被減少,病鹿苟延殘喘的原因,找到原因後,想想文章想告訴大家一個什麼道理?

【設計意圖:當不好的結局出現後,學生心理肯定會有疑問,那麼讓學生帶着疑問再來讀課文的七至九自然段,充分體現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分組討論。(教師巡視,並指導。)

(四)組員交流,彙報小組討論結果。(教師進行及時點撥):

預設:

原因分析:狼是森林的保護者。狼吃鹿,維護了鹿羣的相對穩定。狼吃掉的多數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對鹿羣的威脅。這樣就保護了森林的生態平衡。(讓學生在黑板上完成生物鏈圖,並且能將這個圖結合課文內容講出來)

告訴人們的道理: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人們必須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關係。

四、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生物界中還有許多這樣的相互制約的例子,你能説一説嗎?(蛇與莊稼、青蛙與莊稼等)教師補充材料。

【設計意圖:讓學生以學本課為契機瞭解更多的有關生物鏈的知識,課內和課外相結合,讓知識的學習更加豐富。】

五、佈置作業

請大家給美國已故總統羅斯福寫一封信,告訴他錯在哪兒,應該怎樣做才能挽回損失。(ppt出示“引狼入室”計劃。凱巴伯森林的現狀:美國政府為挽救護鹿滅狼帶來的惡果,於上世紀70年代制定了“引狼入室”的計劃。而當時該項計劃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未及時實施。隨着人們對環境意識的提高,“引狼入室”計劃終於在1995年得到實施。當年美國從加拿大運來首批野狼放生到落基山中,從此凱巴伯森林又煥發出勃勃生機。)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充分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為一體的特點,讓學生學會運用,學會交流。】

六、板書設計

鹿和狼的故事

狼 (吃) 鹿

(保護) (吃) 相互平衡 相互制約

森林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的線條連接,讓學生清晰明瞭的看出狼,鹿,森林之間的關係,簡單的文字説明,讓學生明白這幅圖的意思。】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着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關係,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3.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初步認識生物之間存在着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關係,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同時能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計劃一課時

教學內容

熟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讀懂文章中藴含的事理。

教學過程

一、直接板書課題。學生讀題。

二、學生初讀課文,在讀通文章的基礎上初步理解課文,並學習文章“故事部分”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板書課文生難字詞。

2、學生認讀下列詞語,並勾畫出相關句子,再讀一讀。

相悖、僱請、生機勃勃、一命嗚呼、難逃厄運

蹤影、糟蹋、苟延殘喘、面目全非、罪魁禍首

3、學生瀏覽課文,簡要説説課文講了“鹿與狼”的什麼故事?

4、引導學生文章第一部分。教師根據學生的故事簡述引導學生故事按“起因、經過、結果”分成三個部分。

三、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課文,讀懂故事中的事理,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

1、引導學生讀課文最後一段。

t1: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找出文章中集中説明這個道理的自然段讀一讀。

2、抓住“一系列”引導學生結合文章“故事部分”體會第一句的表達作用。3、抓住“角色”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第二部分“狼與鹿的關係”

4、指導學生結合全文理解“事理”。

5、學生整體讀文章最後以自然段,結合全文體會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四、讀全文,引導學生總結所學。

五、讀文鞏固。

六、作業。

1、熟讀課文。

2、預習《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3、完成生字詞書寫訓練。

4、完成練習冊。

5、讀課文,在文中找出下列詞的近義詞或反義詞。

近義詞:相反( )限制( )

反義詞:強大( )兇殘( )

5、讀課文,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

生機( )( ) 面目全( ) 一命( )呼

罪魁( )首 自由自( ) 苟延( )喘

附板書

14、鹿和狼的故事

保護鹿 殺了狼 (飢餓)

鹿多了 植被少了 鹿數量鋭減

(疾病)

道理:遵循自然的規律

行動:科學地認識自然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20課鹿和狼的故事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着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關係,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式。

重點難點:

1、瞭解羅斯福為保護森林中的鹿採取的措施。

2、領悟作者借一個故事説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新課:聽過有關狼的故事嗎?你覺得狼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是啊,在我們的印象中,狼是一種兇殘的動物,應該毫不留情地消滅,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鹿和狼的故事這篇課文,卻要告訴我們另外一種看法。幻燈片出示課題及鹿和狼的圖片。

二、檢查預習:

1讀準下列詞語(幻燈片出示:難逃厄運、罪魁禍首、葱鬱、苟延殘喘、面目全非、狩獵、控制、寵兒、乃至)

2、請同學朗讀課文。

三、新課:

1、自讀課文1—6自然段,思考:羅斯福為了保護凱巴伯森林的鹿,採取了哪些措施?結果怎樣?(幻燈片出示問題)

2、指名回答,師生討論。

3、練習講故事(幻燈片出示:合上課本,自己練習説一説或同桌間講一講鹿和狼的故事)

4、自讀課文7—9自然段,思考:羅斯福錯在哪裏?為什麼?作者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幻燈片出示問題)

5、師生討論(幻燈片出示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間的關係圖,幫助學生理解)

6、分析本課寫作思路及課文結構(幻燈片出示相關內容)

7、羅斯福總統知道自己錯在哪裏了嗎?讓我們寫信告訴他吧。幻燈片出示:

請你根據課文內容填寫下面"勸説羅斯福總統的一封信":

羅斯福總統閣下:

狼吃掉一些鹿後,就會(),而沒有了狼,就會();您制定的保護鹿羣的政策,只是根據(),這是片面的,並不符合客觀規律。

8、你還知道哪些自然界生物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事例?

9、希望大家都行動起來,共同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

Tags: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