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98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

《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1

一、總體構思

《最苦與最樂》是一篇論證嚴密的議>論文,作者從責任之未盡與盡,談人生的最苦與最樂,鼓勵人們勇於負責,學習待人處事的正確態度。文章在結構上論證嚴密,語言流暢而又凝練,同時給人以思想品德的教育——對國對民的責任感。因此,學習本課應在掌握有關議>論文知識的基礎上理解文章內容,明確作者觀點,理清文章脈絡,學習文章流暢而又凝練的語言。

二、過程設計

1教法學法

由於學生剛接觸議>論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掌握文章的觀點和基本內容,理清文章結構,採用座談、討論等方式、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並通過語言欣賞、自主活動等方法,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以及創新的精神。

2教學流程

(1)導入課題:

①播放多媒體.課件:中央電視台對抗“非典”戰士鍾南山等人的採訪。當記者問他們進入疫區時怕不怕,他們的回答是“怕”,“但還是要進去,因為這是醫護人員的責任”。

②展示有關報道:有一個家庭,一位老人感染了“非典”病毒,但是她和她的家人拒絕接受隔離,導致全家8人死亡,因受接觸被隔離的人數高達200多人。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這兩則報道,使學生明確: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人離不開社會,社會、家庭都需要人能負責任,同時對別人負責任就是對自己負責任。?

(2)作者簡介:

課前佈置學生通過網絡、書籍等查找有關梁啟超的資料,課堂上請學生展示自己的預習成果。教師可結合課文註釋,明確有關要點:

作者: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曾參與“戊戌變法”,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學者。

文風:流暢、犀利、凝鍊

著作:《飲冰室合集》

(3)課文朗讀:

朗讀時教師加以指導,明確一些較難的字詞的音義:

①注音:

契約(qì) 攬(lǎn) 悲天憫人(mǐn)

②結合文中註釋解釋詞語:

失意、如釋重負、無入而不自得、悲天憫人

③補充解釋詞語:

莫若:不如。

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

契約:證明出賣、抵押、租賃等關係的.文書。

任重道遠:任務繁重,道路遙遠。比喻責任重大而艱鉅。

死而後已:死了以後才停止。指奮鬥到死為止。

仁人志士:有仁愛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負的人。

(4)師生討論課文內容:?

①理清文章結構:?

第一步:先由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填寫以下空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人生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根據答案再次討論,理清課文結構,從而明確文章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一、(1、2自然段)論述“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二、(3自然段)論述“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三、(4、5自然段)論述“人生當勇於負責任,而不能逃避責任”。

②分析課文:

A?討論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

a、作者使用設問,“人生什麼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它們是最苦嗎?

點撥:貧→知足;失意→安分;老?死→?達觀。作者認為它們可以從心態上、觀念上去排解。

b、接着作者順勢提出自己的見解,人生什麼事最苦呢?請用原文回答。

明確:我説人生最苦的事,莫苦身上揹着一種未了的責任。

c、為什麼“身上揹着一種未了的責任”最苦呢?

點撥:找出論説的句子

(正)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應該做的事。

(反)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

從而推論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責備,無處逃躲。

第2自然段:

a、一篇好的議>論文,為了增加可信度和説服力,必須適時適度地舉例,請找出有關事例。

舉例:個人對他人的責任(承諾未完、欠人錢、受人恩惠、得罪人等)

延伸:對家庭、社會、國家,乃至於對自己。

《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瞭解作者。

2、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明確作者觀點,理清文章脈絡。(重點)

3、體悟作者偉大的智慧及苦樂觀,培養對他人、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感。(難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同學們,冰心老人説過“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那麼,生活中你遇到最苦的事情是什麼?你遇到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梁啟超先生的'文章《最苦與最樂》,看看他是怎麼認為的。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彙報自學,展示自我

1、走近作者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學者。1898年參與“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流亡日本。晚年任清華學校研究院導師。文風流暢、犀利、凝鍊。著有《飲冰室合集》。

2、讀準下面重點詞語的字音:

如釋(shì)重負契(qì)約悲天憫(mǐn)人

3、理解詞義。

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

如釋重負: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負擔。形容心情緊張後的輕鬆愉快。釋,放下。

悲天憫人:哀歎時世的艱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來表示對社會的混亂腐敗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憤和不平。憫,憐憫,同情。

4、關於議論文

(1)議論文的三要素:

論點:一篇文章只有一箇中心論點,可以有分論點。論點應該鮮明、準確、概括。

論據:用來證明論點的材料,有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兩種。

論證:提出問題(是什麼)→分析問題(為什麼)→解決問題(怎麼辦)

(2)常見的論證結構:a.總分總式結構 b.對照式結構

c.層進式結構 d.並列式結構

(3)常見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

四、感受作者觀點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思考下面的問題:

1、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麼?

點撥:我説人生最苦的事,莫苦於身上揹着一種未來的責任。

2、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快樂是什麼?

點撥: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

3、根據文章內容理清作者的論述思路。

點撥: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論述“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論述“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論述“人生當勇於負責任,而不能逃避責任”。

總結:全文是按分--總結構寫的,可以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嚴謹的論證思路。

4、作者的觀點是什麼?

點撥:未盡責任乃人生最大痛苦,盡責任為人生最大快樂。

五、研討課後問題

1、第三自然段從具體的生活情境開始論述,有什麼作用?

點撥:這是運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從具體的生活情境開始論述,不僅增加了論述的可信度和説服力,而且能激發讀者的閲讀興趣。

2、在第五自然段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結合上下文思考引用這些話要説明什麼?

點撥:孟子--“君子有終身之憂。”

曾子--“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引用這些話要説明盡責任方能苦中真樂。

3、説説文章最後所説的“解除”責任與“卸卻”責任有什麼不同?

點撥:解除責任是指盡了責任,完成了任務,一身輕鬆。卸卻責任是指逃避責任,

其實責任還在自己的身上。

六、細細品味,體會語言風格

1、人生什麼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説人生最苦的事,莫若於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

賞析:文章開頭以三個設問句構成排比,引出作者的觀點“最苦的事,莫苦於身上揹着一種未來的責任。”使人思考。

2、答應人做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家的錢沒有還,受了人家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他;縱然不見他的面,睡在夢裏,都像有他的影子來纏着我。為什麼呢?因為覺得對不住他呀!

賞析:這段話把一個人未盡責任的痛苦心情刻畫得如此生動,其實是在闡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盡責”這一道理,這樣親切的語言,就像一個長者在與讀者促膝談心,娓娓道來,沒有一點盛氣凌人的説教口吻。

3、“翻過來看,什麼事最快樂呢?自然是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説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説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

賞析:這段話用古語、俗語形容盡責後的快樂心情,淺顯易懂,趣味橫生,大大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七、聯繫實際,獲得生活啟發

1、展示課前收集的關於責任的名言佳句,理解其意思。

例:孫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讀完課文,你對“責任”是怎樣理解的?有什麼新的認識?

點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責任有大有小,我們不能躲避、卸卻責任,只能盡責任,完成自己的責任,在完成責任中獲得快樂。如果每個人都努力完成自己的責任,那麼個人、他人、家庭、社會、國家都會越來越好。

3、你的責任是什麼?你從盡責任中體會到快樂了嗎?

點撥:我們中學生現在的主要責任是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將來為祖國、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還有其他的責任,如維護公共秩序,保護環境,節約能源……

如,我在值日中體會到快樂,當我努力完成值日時,看到教室非常衞生,感到很高興。

八、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理解了揹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樂,可謂別出心裁而又洞察幽微。作者對責任與苦樂關係的辯證認識,體現了他的智慧和曠達,啟迪我們直麪人生,希望當責任向我們走來時,我們要勇擔責任、認真完成自己的責任,從中獲得超越小我的大快樂。

板書設計:

最苦與最樂

中心論點:未盡責任最苦,盡責任最樂

分論點一:最大痛苦--未盡責任

(自己、家庭、社會、國家)

分論點二:最大快樂--盡責任

(處處盡責,時時盡責)

結論:人應當勇於負責,不應逃避

政哥

《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3

1教學目標

1.明確作者的觀點,把握文章的脈絡.

2.理解文章所運用的論證方法.

3.理解責任的含義,樹立對他人、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感

2學情分析

學生素質不高,要循序漸進

3重點難點

對人生觀的思考,對責任的思考教學難點:苦樂觀的深刻內涵

4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聽歌曲《為了誰》教師闡述:聽着這優美動聽的歌聲,看着這感人的畫面,我們不僅要為人民戰士們肅然起敬。他們用滿腔熱血,唱出青春無悔,他們用行動對責任做出了最好詮釋。那麼對於責任,梁啟超先生又有怎樣的見解?今天,我們來學習《最苦與最樂》,感受他的苦樂觀

二、作者簡介(白板展示)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近代改良主義思想家、教育家。廣東新會人。早年求學於廣州學海堂。1889年中舉人。1891年至1894年從康有為受學於廣州萬木草堂。1895年赴北京參加會試,隨康有為發起“公車上書”。次年在上海主編《時務報》,發表《變法通議》等,主張“變法”“育人才”“開學校”“變科舉”等。1897年任長沙時務學堂中學總教習,宣傳民權平等學説和變法主張。1898年參與戊戌變法,以六品銜辦京師大學堂、譯書局。變法失敗流亡日本,先後辦《清議報》和《新民叢報》,堅持立憲保皇,介紹西方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學説,在當時有較大影響。晚年任清華學校研究院導師。著有《飲冰室全集》。

三、預習檢測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契約(qì) 攬(lǎn) 悲天憫人(mǐn)

2結合文中註釋解釋詞語24

如釋重負無入而不自得悲天憫人4

3理清文章結構?b

A用自己的話説説文章表明瞭作者怎樣的觀點?P

B理清文章結構:?請填寫以下空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人生當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r

C提問明確:文章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論述“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3自然段)論述“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第三部分、(4、5自然段)論述“人生當勇於負責任,而不能逃避責任q

四分析課文(師生探究0

(一)?討論第一部分:(即1、2自然段)M

1先讀第1段,小組交流提問3

①作者設問:人生什麼最苦?提到哪些事?它們最苦嗎?K

②那他認為人生最苦的事是什麼?(用原文回答)M

[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揹着一種未了的責任。]3

③為什麼身上揹着一種未了的責任最苦?找出論説句+

(正)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應該做的事。

(反)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B

從而推論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責備,無處逃躲。2

2讀第2段討論問題F

(1)為了增加可信度和説服力,作者舉了哪些例子?d

舉例:個人對他人的責任(承諾未完、欠人錢、受人恩惠、得罪人等)q

(2)作者進一步延伸:對家庭、社會、國家,乃至於對自己。學生討論在文中找出有關句子。M

(3)找出“不盡責任最苦”的原因u

從這足見作者認為人生最苦的事是——K

(二)再來看最樂的部分(即3、4自然段)2

①從第三自然段得知:作者認為人生什麼事最“樂”g

②作者引用哪些古語、俗語?其目的是什麼?=

[有力地證明了觀點]=

③在此,作者説了一句很有哲理性的話,它就是——?

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

(三)討論第三部分:

討論第三部分:第4段

a、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並想一想這些話要説明什麼?

總結:要説明“人生當勇於負責”。

b作者認為那些仁人志士的憂國憂民的思想是苦還是樂?

點撥:從文中找出

他日日盡責任…….

c小結:苦中真樂,是樂,不是苦。

看第五自然段:當責任向我們走來時,作者認為我們應該如何對待?

勇於負責不能逃避盡得大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責任就得小快樂。你若是逃避,反而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

五總結

本文從是否盡責任的角度,論證了責任的苦與樂。啟示我們要勇與盡責,從而獲得人生的真正快樂

本文談的是嚴肅的話題,但由於句式、論證方法的變化,使得文章的語言凝重卻不呆滯,有一股靈動之氣。

六鞏固練習

1文章的題目叫《最苦與最樂》,最後一段中,哪些句子分別照應了“最苦”和“最樂”?

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並不是卸了就沒有。———最樂

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最樂

想躲責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遠不能解除。——最苦

2.用精練的語言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論點,並舉例説明用什麼論證方法來證明的。

七拓展延伸

1我説你説明責任6346561

我看到很多同學的父母週五時等在校門口,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我想他們把這種等待化為了一種責任;晚上放學回家,他們必然會準備好熱騰騰的飯菜,這是把對孩子的服務當成了一種責任:每天早上,他們又把洗淨的衣服放在孩子的牀頭,這是把對孩子的關愛當成了一種責任。責任並不是抽象的,它其實體現在點滴的生活細節中。同學們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責任了嗎?

作為我們中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責任究竟有些什麼呢?請照仿例句説話。

例句:責任是一絲不苟的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責任是“————————————————

2談認識

細翻自己人生的扉頁,想必有許多事令你痛苦或快樂,請結合下述事例,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談談自己對苦與樂的認識。

(1)孟佩傑,山西臨汾人。5歲時生父不幸車禍離世,生母便將其轉送給劉芳英撫養。8歲時,養母劉芳英因椎管萎縮症手術失敗而半身不遂,養父為逃避生活重擔離家出走,自此,小佩傑在努力完成學業的同時,獨自照顧劉芳英的生活起居,12年來不離不棄。20xx年,孟佩傑被離家鄉百公里之遠的臨汾學院錄取,由於不放心劉芳英,便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帶着母親上大學”,繼續悉心照料養母。為配合醫院治療,孟佩傑每天要幫養母做200個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三十分鐘……

(2)吳斌是杭州長運客運二公司的快客司機,跑杭州-無錫路線。5月29日中午,他駕駛浙A19115大型客車從無錫返回杭州,車上有24名乘客。11時40分左右,車行駛至錫宜高速公路宜興方向陽山路段時,一塊大鐵片突然從天而降,在擊碎擋風玻璃後,砸向吳斌的腹部和手臂。導致其整個肝臟破裂、多根肋骨折斷。雖劇痛難忍,吳斌卻仍完成了靠邊停車、拉手剎、打開雙閃燈等保障安全的動作,最後還掙扎着站起來對乘客説:別亂跑,注意安全。24名乘客無一受傷,年僅48歲的吳斌卻在6月1日因傷勢過重而去世。發生在29日中午高速路上的這一幕感動了數百萬網民,吳斌被贊為最美司機。

八老師寄語

同學們,我們雖不能左右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我們雖不能改變容貌,但可以展現笑容;我們雖不能逃避現實,但可以勇敢面對;我們雖不能樣樣如意,但可以事事盡力。我們只要對自己信心,對別人盡心,對事情用心,對朋友誠心,對親情關心,對生命真心,在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們的將是一串歡樂的音符

九板書設計6346561

最苦與最樂

良心受責備①有苦才有樂

最苦:未盡責任範疇與程度②苦中有真樂

分説{

最樂:盡了責任苦樂的關係③責小得小樂

舉聖賢例子④責大得大樂

總説承擔責任獲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