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風箏》的教學設計方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03W

《風箏》教學設計

《風箏》的教學設計方案

學習目標

1.認識依、歇、喪等5個生字。會寫精、希、卻等12個生字。能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樂意通過上網或查閲書刊蒐集有關風箏的資料,或動手做一做風箏,舉辦一次小小風箏展覽會。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蒐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和圖片,放風箏的片斷,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製作風箏的有關材料。

喚起情感,導入學習

1.喚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繽紛的,既有歡聲笑語,也有滴滴淚水。你覺得童年最大的快樂是什麼?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嗎?

2.導入學習:有這麼一羣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出示課題,帶着情感朗讀課文第一段。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指名學生讀,一人讀一個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讀課文,邊讀邊畫出寫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心情的句子,畫好後自己讀一讀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覆朗讀。

5.引導發現、生疑:讀後有什麼發現,產生什麼疑問,與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點:一是讀中發現:我們的心情在做風箏是挺高興的,放風箏的非常高興,找風箏時很難受。二是讀中生疑:我們的心情為什麼會起這樣大的變化?)

細讀深究,體悟情感

1.學習第2自然段。

a、讀一讀:激勵學生多人次地讀這一段。

b、説一説:讀了這一段,你知道寫了些什麼嗎?

c、想一想:角色轉換,想象:如果是你在做着風箏,你心中會想些什麼呢?

d、找一找:同學們所想象的可以用這段內容中的哪幾個詞語來表示或代替。

e、結一結:(師)原來做風箏的快樂就在於它充滿着憧憬和希望。

f、賞一賞:讓我們帶着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嚮往、渴望、喜悦)朗讀全段。

2.學習第3自然段。

a、角色轉換:風箏做好了,此時你最想幹什麼?

b、創設情境: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們放風箏的歡樂場面吧!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放風箏畫面。

c、引導表達:剛才同學們欣賞了放風箏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麼,與大家交流交流。

d、角色轉換:當你奔跑在空曠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飄蕩在天空中的風箏,你的心裏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受?

e、品味課文:用心多遍朗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寫出了文中孩子和我們一樣的感受。

f、深入賞讀:讓我們帶着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興奮、激動、自豪)再讀全段課文。

課堂練習。

1.自學生字,交流學法。

a、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b、觀察生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c、練習書寫生字、抄寫詞語。

2.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課外延伸

上網蒐集或查閲書刊蒐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製作資料袋,放到班級園地裏展示。

第二課時

誦讀回味,表現情感

選擇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愛的一段話讀給大家聽,表達出感情。

細讀深究,體悟感情

1.學習第4自然段

a、讀一讀:用心讀讀第4自然段,能發現我們的心情有什麼變化嗎?

b、説一説:説説你讀後的發現。

c、試一試:能不能用讀表現出不同的心情來?(可採用多次讀的方式進行)

d、評一評:你們覺得這些同學讀得怎麼樣,從哪些語詞的朗讀上能感受到我們的快樂或難受。

2.學習第5.6.7.8自然段

a、師問:假如你高高飛着的風箏斷了,飛了,你會怎樣呢。

b、師引:我們來看看這些小朋友們是怎麼做的,請讀讀5.6.7.8自然段。

c、生讀:在讀中讓學生逐漸表現出孩子們的難過而又不甘心的心情來。

d、體驗: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難過而又不甘心的情感來的?

回顧課文,暢談感受

1.放箏時,線斷了,風箏飛走了,孩子們很難過、着急,為什麼還説放風箏是快樂的呢?你有過這種生活體驗嗎?

2.學生交流。

實踐活動,親身體驗

親自動手做一做自己喜歡的風箏,到田野、到操場、到廣場去放一放風箏,感受一下做風箏、放風箏的快樂。

《風箏》教學設計二

學習目標

1.認識依、歇、喪等5個生字。會寫精、希、卻等12個生字。能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樂意通過上網或查閲書刊蒐集有關風箏的資料,或動手做一做風箏,舉辦一次小小風箏展覽會。

課前準備

學生:放一次風箏

第一課時

回憶趣事,激情導入

1.打開話題:放風箏是一項傳統的娛樂活動,有很多人都喜愛。同學們,你們放過風箏嗎?願不願意來介紹一下是怎麼放的,放上去了沒有,玩得開心嗎?

2.讀題引入:有一羣孩子也十分喜愛做風箏,放風箏,在他們看來這是最大的快樂,讓我們感受一下他們的快樂好嗎?(出示課題,讀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想怎麼讀就怎麼讀,喜歡讀的可以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把自己喜歡的讀給同桌聽聽,請同桌評出讀得好的,給予表揚。

3.感知內容:説説課文講了什麼事,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板書:做風箏 放風箏 找風箏

讀中悟情 以情促讀

1.以讀代講學習第1自然段,請學生朗讀,其他同學聽、評,是否讀出高興的語氣,聽後仿讀,讀好課文。

2.充分朗讀,體會感情。

a、讀通第2自然段,創造比讀的氛圍,在讀、聽、仿讀、賽讀中讀通課文。

b、移情悟情:你們在做風箏時會想些什麼?課文中的小夥伴和大家是不是一樣的心情,你能找出來嗎?並相機理解憧憬。

c、感情朗讀:讓學生帶着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興奮、激動、嚮往等)讀好課文。

3.想象入境:風箏做好了,大家最想幹什麼?

4.朗讀展示:誰想放的,請他來讀讀課文。鼓勵學生用高興的語氣讀給大家聽,聽後可仿讀,可評點。(多人次讀)

5.説讀結合,入境入情。

a、大家是怎麼放風箏的?出示填空

b、再讀,注意填進去的字,把怎麼放的告訴同桌。

c、風箏越飛越高,你們在快活地喊叫着什麼,叫給大家聽聽。

6.感情朗讀:帶着高興、喜悦的心情讀課文。

當堂作業

1.自學生字,交流學法。

a、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b、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怎樣既正確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你有什麼話要提醒大家或經驗介紹給大家?

2.書寫生字和詞語。

第二課時

以讀為憑,讀中悟情

1.自讀課文第4節,把喜歡讀的語句多讀幾遍(可以採用賽讀、評讀的方式鼓勵學生多讀)。

2.仔細品讀,體味心情。

a、反覆誦讀第1.2句,在讀、評中體會我們高興的心情,指導學生帶着這種感情讀好。

b、引讀過渡,設置情境:(師引)忽然吹來一陣風,線(生讀) 正當大家玩得高興,風箏卻被風吹走了,這時,你會想些什麼呀?做些什麼呀?課文中是怎麼説的?(相機理解大驚失色、千呼萬喚)

c、感情朗讀:讓學生帶着體驗到的着急、擔心、期望的心情讀好感情變化部分。

3.抓住情感積澱,學好找風箏。

a、設置情景:自己心愛的風箏飛走了,趕緊去找一找吧,你想到什麼地方去找?

b、細讀體味:請學生朗讀課文,問問:你是怎麼找的,找到了嗎?心情怎樣?並指導讀好課文,在讀文體會過程中,可以抓住一些詞來評點促讀,如四處尋找、半個下午、垂頭喪氣等讀出失望的心情,説不定、繼續尋找等讀出希望找到的心情,在此中間,還可用演一演的方式理解垂頭喪氣。

朗讀啟發,拓展活動

1.在玩風箏的過程中,真是有歡喜也有擔憂、有希望也有失望、有歡笑也有眼淚,同學們能把這些不同心情的句子好好地讀給同桌聽聽嗎?

2.同學們,你們玩過哪些有趣的遊戲、活動,有沒有像這一羣小朋友一樣的體會,能不能説給大家聽聽。

課堂練習

1.把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2.把自己玩耍、活動時候的心情告訴大家,寫一寫(可以是幾句話)(上面兩個作業可以任選其一)。

3.有時間把同學寫的交流一下。

《風箏》教學設計三

重慶市九龍坡區課程標準(人教版)實驗教科書適用性研究 課題組

教學目標

1.認識依、歇、喪等5個生字。會寫精、希、卻等12個生字。能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寫的方法,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4.樂意通過上網或查閲書刊蒐集有關風箏的資料。

教學重點

1.村、喪的字形,磨、坊的讀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教學難點

1.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2.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課前準備

1.尋找一篇細緻描寫放風箏的文字片段,有條件地可製作相關的多媒體課件。

2.蒐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和圖片。

第一課時

一、喚起情感,導入學習

1.喚起情感: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繽紛的,既有歡聲笑語,也有滴滴淚水。你覺得童年最大的快樂是什麼?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嗎?

2.導入學習:有這麼一羣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吧!板書並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想怎麼讀就怎麼讀,喜歡讀的可以多讀幾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把自己喜歡的讀給同桌聽聽,請同桌評出讀得好的,給予表揚。(師巡視,瞭解學情)

3.感知內容:説説課文講了什麼事,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板書:做風箏 放風箏 找風箏。(要注意引導學生從複雜到簡單一步一步的歸納,切忌敷衍。)

三、讀中悟情,以情促讀

1.以讀代講學習第1自然段,請學生朗讀,其他同學聽、評。教師注意指導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讀本段,邊讀邊把自己讀懂的和不懂的勾下來、寫下來。(估計學情:學生能讀懂做風箏所用的材料是什麼?他們做完風箏後的心情。對於憧憬、依然二詞,學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學生彙報。

學生在説用什麼做風箏時,教師可讓孩子結合自身經歷及收集的資料談談看法。憧憬一詞可根據泡泡的提示引導學生,或在具體的`語境中解決。依然一詞可用近義詞仍然,通過換詞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3)當學生在談到書中孩子的心情時,引導他們讀兩個句子:

a、我們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b、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教法:多種形式讀,體會作者高興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風箏,你會想些什麼?做些什麼?(讓學生入情入境)

(5)多種方式讀全段。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轉換:風箏做好了,此時你最想幹什麼?

(2)創設情境: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們放風箏的歡樂場面吧!播放多媒體課件,或者教師有感情地朗讀一篇細緻描寫放風箏場面的文章,讓學生入情入境。

(3)引導表達:剛才同學們欣賞了放風箏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麼,與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轉換:當你奔跑在空曠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飄蕩在天空中的風箏,你的心裏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受?

(5)品味課文:用心多遍朗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寫出了文中孩子和我們一樣的感受。

需要精讀的句子:a、一個人用手託着,另一個人牽着線,站在遠遠的地方,説聲放,那線一緊一鬆,風箏就凌空飛起,漸漸高過樹梢了。

b、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着,我們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裏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據課堂情況,分析寫法,如第一句中動詞託牽的用法。

(6)深入賞讀:讓我們帶着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興奮、激動、自豪)再讀全段課文。

四、小組自學生字,交流學法

1.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注:拼村喪的讀音需特別注意,磨的讀音:二聲(摩擦)、四聲(磨面);坊的讀音:一聲(牌坊)、二聲(作坊)。

2.觀察生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注:村可與材進行比較記憶,喪的下面部分沒有一撇。

3.練習書寫生字。

五、課堂練習

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第二課時

一、誦讀回味 表現情感

1.選擇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愛的一段話讀給大家聽,讀出感情。

2.作者在做風箏,放風箏時的心情怎樣?用一個詞概括。

二、細讀深究 體悟感情

1.學習第4自然段。

a、讀一讀:用心讀讀第4自然段,能發現我們的心情有什麼變化嗎?

b、説一説:説説你讀後的發現。

c、試一試:能不能用讀表現出不同的心情來?(可採用多次讀的方式進行)

重點讀好這個句子: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方式:讀、體會、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可表演。

d、評一評:你們覺得這些同學讀得怎麼樣,從哪些語詞的朗讀上能感受到我們的快樂或難受。

2.學習5.6.7.8自然段

(1)師:假如你高高飛着的風箏斷了,飛了,你會怎樣呢!

(2)師:我們來看看這些小朋友們是怎麼做的?請讀讀5.6.7.8自然段。

重點讀好: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3)體驗: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難過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們向那房子跑去,繼續尋找我們的幸福鳥為主要體會句。)

三、回顧課文,暢談感受

1.放箏時,線斷了,風箏飛走了,孩子們很難過、着急,為什麼還説放風箏是快樂的呢?你有過這種生活體驗嗎?

2.一個提問下,幫助學生再次疏導出全文線索,板書: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並再次朗讀幾個描寫心情的重點句。

四、課堂練習

1.把自己玩耍、活動時候的心情告訴大家,寫一寫。

2.寫幾個描寫心情的詞語,並在小組內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