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有關九年級化學緒言課件

欄目: 教學課件 / 發佈於: / 人氣:1.63W

化學為人類發展所做的貢獻,人類生存發展離不開化學。那麼對於剛接觸化學的學生如何引導他們走進化學呢?接下來小編蒐集了九年級化學緒言課件,歡迎查看。

有關九年級化學緒言課件

九年級化學緒言課件一

緒言概況

緒言是學習化學的啟蒙階段,學生在學習化學之前,雖然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接觸過大量的化學反應事實,使用過大量的化學制品,甚至其自身的生存、發育、成長無不與化學有着密切的聯繫,但他們還沒有意識到:什麼是化學?化學有什麼作用?化學又是怎樣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等問題,緒言圍繞這三個問題展開。

目標要求

1、知識與技能:知道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瞭解化學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關係非常密切。

2、過程與方法:通過詳細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總結出學習化學的特點是關注物質的性質、變化、變化過程及現象。

3、情感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親近化學、熱愛化學並渴望瞭解化學的情感。

(2).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慾望。

(3).體會化學與人類進步及社會發展的密切關係,認識學習化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激發學生渴望瞭解化學的情感,認識化學學習的價值,從而產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知道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

課題分析

化學對於初三學生來説是一門起始學科,而本課題又是化學的第一課題,能否上好這一節課,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今後的學習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課題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提出了許多富有想象力的問題,使學生親身感受到生活離不開化學,同時也感受到許多美好的願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的,而是要靠化學家的智慧和辛勤勞動逐步實現的。由此產生了希望瞭解化學的強烈願望。教材抓住這種情感,導出了“什麼是化學”“化學與人類有什麼關係”,並以豐富多彩的圖畫和語言,概述了人類認識化學、利用化學和發展化學的歷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學的魅力和學習化學的價值。

教學策略分析

本課題不同於以往教材中的緒言課,屬於非知識性教學,其編寫的主要意圖是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從生活走進化學。這就為教師創設了較大的教學空間和教學自由度。教學中,建議通過趣味性實驗、圖片、影像資料、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體會等創設教學情境,使每個學生能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去認識多姿多彩的世界,從而產生濃厚的化學學習興趣,加深對化學的瞭解。

設計思路

教師引導學生做趣味性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學生看書上的彩圖,感知到化學真奇妙→學生看錄像帶,初步感知化學的重要性→帶着問題,學生看書,知道什麼是化學,化學與人類的關係→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一些與化學有關的例子。初步感知“觀察”在學習化學中的重要性→假設“沒有化學”,讓學生預測世界將變成什麼樣子,進一步感知化學的重要性→指導化學學習的方法和要求。

教學過程:

引入

同學們:請打開我們的課本,你一定想知道什麼是化學?它有趣嗎?化學有什麼特點?我們應該怎樣學化學?學了有什麼用?

好了!本單元我將引領大家走進化學世界。

[板書]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接下來我們先做幾個實驗:

實驗1:

課前在一張白紙上用無色酚酞寫上“化學”兩字,將紙張貼在黑板中央。讓學生將鹼溶液噴向白紙,出現紅色的“化學”兩字。

實驗2:

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氣體,石灰水變渾,繼續吹氣,渾濁變清。

實驗3: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試液,溶液變紅,再滴入稀鹽酸,紅色消失,再滴入氫氧化鈉溶液,溶液變紅,反覆幾次。

請大家想一想,白紙為什麼會出現紅字?清澈的水為什麼會變白?無色的水為什麼會變紅又變無色又變紅?

請大家看教材中小貓的插圖,小貓為什麼不怕熱?

我們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物質世界裏。每天,我們都在與多種多樣的物質打交道。這些物質,有的是自然界原來就有的,如礦物、巖石、木材、棉花等;有的是通過科學家的智慧新合成的,如塑料、尼龍、藥物、化肥、心臟起搏器、光導纖維等等。到20世紀末,人類發現和合成的物質已超過3000萬種。

小貓為什麼不怕熱?

在我們的教材中有一幅奇怪的插圖“不怕熱的小貓咪”,可是,都找不到小貓咪不怕熱的答案。把一隻小貓咪放在一塊透明的塑料板上,塑料板的下面點燃着煤氣燈火焰,這火焰的大小也不比小貓咪小多少。煤氣燈火焰的温度是很高的,可以達到一干多度,可是,小貓咪在一千多攝氏度的燒烤下,卻顯得那麼安詳和活潑可愛,你一定會問,小貓昧不怕熱嗎?要不,這幅可愛的圖畫是畫出來的。其實,這張照片中的實物都是真的,是現場拍攝下來的,那麼,小貓眯不怕熱的奧妙究竟在哪裏呢?

奧妙原來在這塊透明的塑料板上,我們知道,固體物質在揮發成為氣體時是要吸熱的,另外,塑料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是由碳、氫、氧等元素組成的,它們在一千多攝氏度的高温下都會分解,而且,塑料分解時也是要吸熱的,這樣,這塊塑料板在煤氣燈火焰燒烤下,逐漸地揮發和分解,它們都要吸熱,結果使塑料板本身保持比較低的温度。塑料板的揮發和分解是慢慢進行的,因此可以保持長期間地吸熱,使小貓咪自由自在地站在上面。

播放有關錄像資料:

由以上資料我們可以看出,化學使人類得以享用更先進的科技成果,它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物質生活。化學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那麼,什麼是化學?或者説化學到底研究什麼?

[板書]一、什麼是化學?

通俗地講,化學研究的內容有:各種各樣的物質是怎樣構成的,用什麼方法來製取,又是如何發生變化的',其變化規律又決定了它有什麼樣的用途等等。我們可以把它簡單地概括如下:……

[板書]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

例如食鹽,在我們用化學的方法研究它之後,你會發現食鹽除可用作調味品外,還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食鹽可以製造氫氧化鈉、氯氣和氫氣,並進而製造鹽酸、塑料、肥皂和農藥等。其他如造紙、紡織、印染、有機合成和金屬冶煉等,也都離不開由食鹽製得的化工產品。

另外,像研製新型的半導體,電阻幾乎為零的超導體,有記憶能力的新材料;生產化肥和農藥,以增加糧食的產量;利用化學合成藥物,以抑制細菌和病毒;保障人體健康;開發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類的生存條件;綜合應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以使人類生活得更加美好等等,都屬化學研究的範疇。

那麼,化學在成為一門獨立學科之前,又經歷了怎樣的一個發展過程呢?

[板書]二、化學發展的歷程

請學生閲讀課本P2~P4的有關內容(從“人類認識化學並使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使化學在材料、能源、環境和生命科學等研究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人類對化學學科的認識簡史

第一階段:發現和使用火

第二階段:很漫長,發現了一些應用產品:

(1)銅的冶煉

(2)鐵的冶煉

歷史證明,社會的文明和進步離不開化學,化學是造福人類的科學。

化學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學化學?

[板書]三、為什麼要學化學?

學習化學知識,瞭解了物質是什麼,物質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你就拿到了打開物質世界大門的鑰匙。如:為什麼人和牲畜靠近一些久不使用的糞池或地窖時,可能發生昏倒和死亡事件?為什麼喝了汽水愛打嗝?為什麼用鐵鍋燒菜比用鋁鍋好?“水變油”的神話能實現嗎?為什麼不懂農藥、化肥的性質和使用方法,極易毀了莊稼、牲畜或造成中毒事故?為什麼吸煙有害等等。這些問題均需用化學知識來進行解答。

學習化學,可以使我們正確認識物質及其變化,並幫助我們更文明、更健康地生活。

人們對物質瞭解得越多,就越能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

當人們對各種有害物對環境的危害認識不足時,保護環境的意識和力度就不夠。如以前工業三廢的任意排放、森林的亂砍亂伐等。現在,人們認識到了保護環境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便積極主動地採取多種措施以防止環境污染。如:為了消除塑料包裝材料、塑料薄膜、快餐盒、塑料袋之類日用品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化學家們研製了可自行分解的新型塑料。再如,鋼鐵的使用十分普遍。可惜世界上每年有接近總產量1/10的鋼鐵因鏽蝕而損失。為此,化學工作者不僅研究如何防止或延緩鋼鐵腐蝕的方法,還研製出各種不鏽鋼,延長了製品的使用壽命。

研究化學,可以使我們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

[過渡並講解]材料是生產、生活的物質基礎。當今社會,高新科學技術需要各種有特殊性能的材料,這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化學家來研究開發。

例如:用石英砂製造光導纖維,裝有太陽能吸收與轉化裝置的太陽能汽車,半導體硅晶片用於製造計算機芯片,去氧核糖核酸(DNA)結構的發現,超強塑性的鈦合金材料用於航天航空器的製造等。

應用化學,可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交流討論:

1、你想象的未來世界應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2、什麼是化學?如果沒有化學,世界將變成什麼樣?

3、為什麼要學習化學:

利用化學生產農藥和化肥——增加糧食的產量

合成藥物——抑制細菌和病毒,保障健康

開發新能源、合成新材料——改善人類的生存條件

綜合應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生活變得美好

4、學習化學後你知道

物質的性質和用途、物質內部組成、結構及變化規律、如何利用它們製造新產品

人類認識、利用、發展化學的歷史和方法

如食鹽(氯化鈉)

調味品——防腐

氫氧化鈉、肥皂、造紙、紡織、印染等,製鹽酸,氯氣塑料、農藥,有機合成,鹽酸、氫氣、金屬冶煉、化肥、有機合成

4、化學研究的對象

1)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質及其變化。

2)創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質,如半導體、超導體、有記憶能力的新材料等。

3)知道物質內部組成、結構、以及變化規律。

總結:

本節課我們探究了3個問題,請舉例説明這3個問題。

化學是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

活動與作業

1.閲讀“綠色化學”。

2.預習課題2。

九年級化學緒言課件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

(2)瞭解化學研究的內容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查閲資料、分析討論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圍繞着什麼是化學,化學有什麼作用,以及怎樣學習等問題,對學生學習化學的情感進行薰陶和培養。

(2)通過我國化學成就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和學習化學的緊迫感和熱情。

教學重點

1、什麼是化學

2、化學的作用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引言】同學們,今天老師首先來給大家“變幾個魔術”,嚴格來説是做幾個實驗。請看下面的演示。

【演示1】將兩隻預先已分別滴入幾滴濃鹽酸與濃氨水的集氣瓶口對口,抽去玻璃片(如下圖所示)。

【演示2】預先在兩張圓形的濾紙上用酚酞寫上化學二字,將兩張濾紙貼在一張長方形的白紙上,再貼在黑板上(如下圖所示)。

教師提問:以上實驗用你們現有的知識(學過的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等知識)能否解釋?

總結:是的,目前我們還無法解釋,但在這裏我們將這兩個實驗的原理留給大家思考,誰最先解釋出原因的,老師有獎。好了,言歸正傳,要解釋以上實驗及生產生活中的很多現象,我們必須走進化學世界,用化學知識來解答。

【點題】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課題1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第二環節:閲讀討論,開闊視野。

教師指導學生用15分時間閲讀課題1的內容,並討論交流信息。思考以下內容。1.什麼是化學?2.化學的簡單發展史。3.化學與工業、農業、醫療、生活等方面的關係,化學對人類生存發展的影響。4.怎樣學習化學?

閲讀後,學生討論,同桌、前後桌學生都可討論交流,回答問題:可辯論,包括提出新的問題。

教師提問:有同學知道什麼是化學嗎?

學生回答: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

過渡:化學這門科學是現在才有的嗎?有同學知道化學的發展歷史嗎?

1.古代:火的發現和使用使人類接觸到化學,但並沒有建立這門科學。

2.原子、分子論:人類建立了化學這門科學。

3.元素週期律(表):完善了化學,使化學研究有規律可循。

4.納米技術:標誌化學已發展到較高階段。

5.綠色化學:化學發展的趨勢、方向。

教師小結:化學的發展史中記載了很多,也經歷了很多,對人類有巨大貢獻的化學家也很多,如居里夫人、拉瓦錫等。同學們可利用課餘時間上網或查閲圖書資料,瞭解到更多與化學有關的知識。

提問: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經過漫長的歷史建立起來的化學給人類帶來什麼?

學生討論

師:同學們講了很多,化學的發展確實為人類的生存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也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點出課題1)但是化學、化工的生產也給人類環境帶來了一些危害,因此我們現在提倡和研究綠色化學。目前同學們要做的是學好化學,為未來研究化學、為人類造福打好基礎。如何能學好化學呢?

第三環節:歸納小結,指導學法。

動腦──思考、反思。動口──提問、交流、解答。動手──實驗操作、探究、驗證。

課堂作業

1.用自己的觀點填空,並用3~5句話説明自己的觀點,化學使世界_________。

2.附加(由自己決定可做也可不做):查閲資料解答陸老師課前2個實驗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