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地球上的物種課件

欄目: 教學課件 / 發佈於: / 人氣:1.6W

人類對地球帶來的影響是空前的曾經,地球上有很多的物種,我們看看下面的地球上的物種課件知識吧!

地球上的物種課件

地球上的物種課件【1】

我們目前仍不知曉,可能達1/10都尚未掌握。在地球上大約1000萬~3000萬的物種中,只有140萬已經被命名或被地描述過。對多數研究較深的生物類羣來説,物種的豐富程度從極地到赤道呈增加趨勢。密閉的熱帶森林幾乎包含了世界物種的一半以上,這兒充滿着各種生命:林木、灌木、攀緣植物、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寄生植物;地衣、苔蘚、水藻、真菌、蕨類等。在祕魯1公頃的森林中,就發現了283種樹木和17種藤本植物,在一棵樹上就有43種螞蟻,幾乎同整個英國的螞蟻種類差不多。在厄瓜多爾0.1公頃森林中,就有365種花科植物,比英國全部植物種類還多20%以上。在巴西瑙斯地區1公頃的森林中,發現了179種直徑15釐米或15釐米以上的樹木……以上幾個實例可以説明濫用有限的自然資源是一種自我毀滅。

生物資源提供了地球生命的基礎,包括人類生存的基礎。這些資源 的社會、倫理、文化和經濟價值,從有記載的歷史的最早時期起,就已 經在宗教、藝術和文學方面得到認識。我們所有的食物都來自野生物種的馴化,世界上許多在經濟上最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物種分佈在物種多樣性並不特別豐富的地區,人類已利用了大約5000種植物作為糧食作物,其中不到20種提供了世界絕大部分的糧食。植物和動物是主要的工業原料,現存和早期滅絕的物種支持着工業的過程。大多數醫藥起先都來自野外,在中國,對5000多種藥用植物已經有記載,世界上很多藥物都含有從植物、動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或者利用天然化合物合成的有效成分。從全球看,物種豐富的生態系統無疑將為整個人類社會的未來提供更多的產品。

地球上的物種課件【2】

地球是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是人類唯一的家園。住在地球上的人類又常稱呼地球為世界。

地球亦作“地毬”。太陽系中接近太陽的第三顆行星,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略鼓,是個三軸橢球體。周圍有大氣層包圍着,表面是陸地和海洋,有人類,動植物和微生物。

地球的礦物和生物等資源維持了全球的人口生存。地球上的人類分成了大約200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和地區,它們通過外交、旅遊、貿易和戰爭相互聯繫。人類文明曾有過很多對於這顆行星的觀點,包括神創造人類、天圓地方、地球是宇宙中心等。

西方人常稱地球為蓋亞,這個詞有【大地之母】的意思。

地球是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包括人類。地球是目前人類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地球誕生於45.4億年前,而生命誕生於地球誕生以後,自此地球的生物圈改變了大氣層和其他環境,使得需要氧氣的生物得以誕生,也使得大氣層形成。大氣層與地球的磁場一起阻擋了來自宇宙的有害射線,保護了陸地上的生物。地球的物理特性,和它的地質歷史和軌道,使得地球上的生命能週期性地持續。地球預計將在15億年內繼續擁有生命,直到太陽不斷增加的亮度滅絕地球上的生物圈。

地球會與外層空間的其他天體相互作用,包括太陽和月球。當前,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所需的時間是自轉的366.26倍,這段時間被叫做一恆星年,等於365.26太陽日。地球的地軸傾斜23.4°(與軌道平面的垂線傾斜23.4°),從而在星球表面產生了週期為1恆星年的季節變化。月球是唯一的天然衞星,誕生於45.3億年前的月球,造成了地球上的潮汐現象,穩定了地軸的傾角,並且減慢了地球的自轉。

大約38到41億年前,後期重轟炸期的小行星撞擊極大地改變了表面環境。

地球的表面被分成幾個堅硬的部分,或者叫板塊,它們以地質年代為週期在地球表面移動。地球表面大約71%是海洋,剩下的部分被分成洲和島嶼。液態水是所有已知的生命所必須的`,但並不在所有其他星球表面存在。地球的內部仍然非常活躍,有一層很厚的地幔,一個液態外核和一個固態鐵的內核。

地球的礦物和生物等資源維持了全球的人口。地球上的人類分成了大約200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它們通過外交、旅遊、貿易和戰爭相互聯繫。人類文明曾有過很多對於這顆行星的觀點,包括神創造人類、天圓地方、地球是宇宙中心等。

地球上的物種課件【3】

歷史記載

三國 徐整《三五歷記》:“未有天地之時,混沌狀如雞子,盤古生其中一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 ”

清 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談地球各國之幅員者,向以俄國第一,英國第二,中國第三,美國第四,巴西第五。”

馮雪峯《寓言·鳥和山林的大火》:“地面也畢畢卜卜地響着,好像地球也在破裂。”

地球起源

傳統地球起源理論

傳統地球起源理論認為地球起源於太陽系內。依據物質來源方式,劃分為三個學派。

(1)分出説

也叫災變説。在這一學派中,有的認為是另外一顆恆星碰到太陽,碰出了物質,這些碰出的物質形成了行星及地球。

有的人認為:太陽曾經出現過巨大規模的變動,例如太陽的自轉快度變快,由一個恆星分裂為兩個恆星,後來因為某種原因,其中一個離開了,離開時所留下的物質形成行星及地球。

有的人認為:太陽原來是一對雙星,其中一顆子星被另外靠近的一顆大星拉走了或俘獲了。在子星被拉走或俘獲時所留下來的物質形成了太陽系現在的行星及地球。

也有的人認為:太陽的伴星爆發成超新星,留下的物質形成了行星。另外還有的觀點認為是太陽自身拋射出來的物質形成了行星及地球。

(2)捕獲説

這一學派的共同看法認為是太陽先形成的。太陽形成後捕獲了周圍的或宇宙空間裏的其它星際物質,而由這些物質形成了行星及地球。

(3)共同形成説

形形色色的各類星雲説都是屬於這一學派。這一學派認為:太陽系是由一個星雲形成的。儘管各學者對太陽系內的星球形成和自轉及公轉有各自的見解,但他們都共同認為太陽系是由一個原始星雲逐漸演化而形成的,或者説形成行星和地球的物質來源於太陽或與太陽有關係的其它星球。

地球上的物種課件【4】

現代起源理論

現代地球起源理論認為,地球是在太陽系外形成的。地核捕獲高温熔融物質和其他物質形成巨厚熔融層。熔融層温度降低凝固形成地球最原始外殼。地核與熔融層間形成內過渡層,與外殼間形成外過渡層,熔融層形成液態層。

熔融層温度降低凝固形成地球最原始外殼時產生水和氣體,加上捕獲的水與氣,形成地球的水圈和大氣圈。

在距今5億年以前,太陽捕獲地球,地球產生自轉和公轉,地質時期進入顯生宙的古生代,地球有了陽光,生物爆發式出現和發展。

地質時期

在地球演化過程中,發生一些天文與地質事件,將事件的時間段叫做地質時期。

在各地質時期,在與地球相關的宇宙空間及太陽系和地球所發生的大事件,在地球自身、地殼運動、地層、巖石、構造、古生物、古地磁、冰川、古氣候等多方面都留下了記錄。

在不同的地質時期,地質作用不同,特徵不同。

將地球歷史劃分為:地球形成時期、地殼形成時期、進入太陽系前時期、進入太陽系時期、地月系形成時期、新生時期。

地球圈層

地球圈層分為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兩大部分。地球外圈可進一步劃分為四個基本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幔圈、外核液體圈和固體內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之間還存在一個軟流圈,它是地球外圈與地球內圈之間的一個過渡圈層,位於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約150公里處。這樣,整個地球總共包括八個圈層,其中巖石圈、軟流圈和地球內圈一起構成了所謂的固體地球。

對於地球外圈中的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巖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觀測和測量的方法進行研究。而地球內圈,目前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學、重力學和高精度現代空間測地技術觀測的反演等進行研究。地球各圈層在分佈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固體地球內部與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佈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層則是相互滲透甚至相互重疊的,其中生物圈表現最為顯著,其次是水圈。

大氣圈

大氣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它包圍着海洋和陸地。大氣圈沒有確切的上界,在2000 ~ 16000 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氣體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巖石中也會有少量空氣,它們也可認為是大氣圈的一個組成部分。地球大氣的主要成份為氮、氧、氬、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氣體。地球大氣圈氣體的總質量約為5.136×1021克,相當於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0.86。由於地心引力作用,幾乎全部的氣體集中在離地面100公里的高度範圍內,其中75%的大氣又集中在地面至10公里高度的對流層範圍內。根據大氣分佈特徵,在對流層之上還可分為平流層、中間層、熱成層等。

水圈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澤、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個連續但不很規則的圈層。從離地球數萬公里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氣圈中水汽形成的白雲和覆蓋地球大部分的藍色海洋,它使地球成為一顆"藍色的行星"。地球水圈總質量為1.66×1024克,約為地球總質量的3600分之一,其中海洋水質量約為陸地(包括河流、湖泊和表層巖石孔隙和土壤中)水的35倍。如果整個地球沒有固體部分的起伏,那麼全球將被深達2600米的水層所均勻覆蓋。大氣圈和水圈相結合,組成地表的流體系統。

生物圈

巖石圈的表面,大氣圈的內部,水圈的大部統稱為生物圈。由於存在地球大氣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礦物,在地球上這個合適的温度條件下,形成了適合於生物生存的自然環境。人們通常所説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體,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據估計,現有生存的植物約有40萬種,動物約有110多萬種,微生物至少有10多萬種。據統計,在地質歷史上曾生存過的生物約有5-10億種之多,然而,在地球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絕大部分都已經滅絕了。現存的生物生活在巖石圈的上層部分、大氣圈的下層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構成了地球上一個獨特的圈層,稱為生物圈。生物圈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個獨特圈層。

巖石圈

對於地球巖石圈,除表面形態外,是無法直接觀測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殼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頂部組成,從固體地球表面向下穿過地震波在近33公里處所顯示的第一個不連續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軟流圈為止。巖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約為100公里。由於巖石圈及其表面形態與現代地球物理學、地球動力學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巖石圈是現代地球科學中研究得最多、最詳細、最徹底的固體地球部分。由於洋底佔據了地球表面總面積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約佔海底總面積的45%,其平均水深為4000~5000米,大量發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佈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圍延伸着廣闊的海底丘陵。因此,整個固體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態可認為是由大洋盆地與大陸台地組成,對它們的研究,構成了與巖石圈構造和地球動力學有直接聯繫的"全球構造學"理論。

軟流圈

在距地球表面以下約100公里的上地幔中,有一個明顯的地震波的低速層,這是由古登堡在1926年最早提出的,稱之為軟流圈,它位於上地幔的上部即B層。在洋底下面,它位於約60公里深度以下;在大陸地區,它位於約120公里深度以下,平均深度約位於60~250公里處。現代觀測和研究已經肯定了這個軟流圈層的存在。也就是由於這個軟流圈的存在,將地球外圈與地球內圈區別開來了。

地幔圈

地震波除了在地面以下約33公里處有一個顯著的不連續面(稱為莫霍面)之外,在軟流圈之下,直至地球內部約2900公里深度的界面處,屬於地幔圈。由於地球外核為液態,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不能穿過此界面在外核中傳播。P波曲線在此界面處的速度也急劇減低。這個界面是古登堡在1914年發現的,所以也稱為古登堡面,它構成了地幔圈與外核流體圈的分界面。整個地幔圈由上地幔(33~410公里??)、下地幔的D′層(1000~2700公里深度)和下地幔的D″層(2700~2900公里深度)組成。地球物理的研究表明,D″層存在強烈的橫向不均勻性,其不均勻的程度甚至可以和巖石層相比擬,它不僅是地核熱量傳送到地幔的熱邊界層,而且極可能是與地幔有不同化學成分的化學分層。

外核液體圈

地幔圈之下就是所謂的外核液體圈,它位於地面以下約290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整個外核液體圈基本上可能是由動力學粘度很小的液體構成的,其中2900至4980公里深度稱為E層,完全由液體構成。498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層稱為F層,它是外核液體圈與固體內核圈之間一個很簿的過渡層。

固體內核圈

地球八個圈層中最靠近地心的就是所謂的固體內核圈了,它位於5120至6371公里地心處,又稱為G層。根據對地震波速的探測與研究,證明G層為固體結構。地球內層不是均質的,平均地球密度為5.515克/釐米3,而地球巖石圈的密度僅為2.6~3.0克/釐米3。由此,地球內部的密度必定要大得多,並隨深度的增加,密度也出現明顯的變化。地球內部的温度隨深度而上升。根據最近的估計,在100公里深度處温度為1300°C,300公里處為2000°C,在地幔圈與外核液態圈邊界處,約為4000°C,地心處温度為 5500 ~ 6000°C。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 。地球在太陽系中並不居顯著的地位,而太陽也不過是一顆普通的恆星。但由於人類定居和生活在地球上,因此對它不得不尋求深入的瞭解。

自然生命

當今人類面臨着生與死的考驗,是否是生,是否是死,人自有個酌量。七十億人口的芸芸眾生,人自有斟酌生存條件的刻不容緩改變,誰能夠去再造一個地球,稀疏一下人口;誰能夠去再造一個地球,為人類再造一個生需;誰能夠去再創造一份大氣,為人類提供一份清新空氣;誰能夠修理一下地球的傷損,為人類提供一份安全;誰能夠埋葬一下垃圾,為地表減輕一下負擔;誰能夠交換一下陸地,為人類提供一塊新的住所;誰能夠建造一個和平,為地球除掉一份憂患;誰能夠解決一下矛盾,讓人類和平統一;誰能夠修築一條道路,讓人類遷居月球;誰能夠翻新地球,讓地球恢復原態;誰能夠解決人類的欲缺,以保護地球不再受害。

自然界中的原本生命界,本來是一個穩定祥和的生命界,可因着星球上的小生命的繁衍,使星球在小生命的蛀遭下產生了星球的毀滅,自然的不安寧。自然界中的小生命,是危害自然和平生態的因素。小生命的危害性,越來越被宇宙意識的重視,宇宙意識認為,自然生命界中的小生命,己確實成為了身體裏的蛀蟲與螻蟻,直接危害着宇宙的生命安全。人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個人自私與貪圖的危害性,它直接威脅着整個生命界的安全——《天地人合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