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級部教育教學計劃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06W

時間一晃而過,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着,在喜悦中收穫着,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教學計劃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教學計劃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級部教育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級部教育教學計劃

級部教育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要求,針對2008屆學生學情、師情,落實教學改革精神,以高效課堂為抓手,“輔優、補差、提中”,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在高考中再創輝煌。

二、主要措施:

(一)教師工作

狠抓師德師風教育,增強教師的責任感與榮譽感。注重師德師風建設,強化愛崗敬業意識,大力弘揚無私奉獻精神,增強教師勞動紀律觀念,增強團結協作精神,增強服務意識,樹立教師良好的職業道德形象,發揮團隊精神,鼓足幹勁,求真務實,同心協力,滿腔熱情地投入到教學中來。

(二)學生工作

1、重視班風建設:班主任要牢記班風就是一個班級高考成功之魂,要嚴格管理班級,圍繞班風做工作,認識到宿舍、課間、晚自習紀律、衞生狀況就是班風優劣的體現,要狠殺一切影響教學和管理秩序的違紀行為。

2、繼續推行主題班會,班主任集體備課,提高班會課的針對性,確保主題班會教育的系列化,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

3、加強學生狀態的調動:

(1)通過校報、黑板報、班級牆壁佈置(每個階段都要有一看點)、主題班會、家長會、學生座談會等形式大力營造學習氛圍;

(2)通過誓師動員大會激發學生複習迎考的鬥志;

(3)通過學習習慣檢查,增強學生學習的緊張度。

4、協調全體教師參與班級管理,繼續推行課堂紀律科任教師負責制。

5、家校結合是不竭的教育資源和教育動力,積極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組織好家長大會,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起來。

6、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引導和指導學生實現由懂到會,由會到通的轉變;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7、年級部、學生服務中心加強配合與協作,做好學生工作。針對學生中突出的先進事例或違紀事例,召開專題的年級大會或班級大會,以加大德育工作的影響。

8、認真開展“一幫一”、“多幫一”、“一幫多”活動,能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以鼓勵、肯定、表揚為主。

(三)教學管理

1、教學研究

(1)各學科計劃在3月上旬結束第一輪複習。3月—4月中旬進行第二階段的專題、綜合複習,要求以專題講座的形式並配以綜合測試題組織複習。第三階段為模擬檢測,4月中旬—5月中旬(1個月),通過數套模擬測試試題,一方面可以查缺補漏,消除知識死角,一方面作考前練兵,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取得應考經驗。在講評試題時要回歸課本,狠抓基本。

(2)集體備課和整體協調是教師業務提高、教師團結風氣形成的根本。要杜絕把分工協作簡單化為任務分攤,杜絕形式化、走過場,提高集體備課的效益。

(3)集體説課必須做到“三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三公開”(資料公開、信息公開、佳題公開),“五統一”(統一計劃、統一進度、統一練習、統一資料、統一測試)。

(4)各備課組要進一步加強組內合作,搞好組內互聽課,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2、備課

(1)加強教法、學法研究與思考,並在教案中加以體現。

(2)講評課教案必須有錯誤率統計、錯誤原因分析及答題思路解析。

3、上課

(1)學校的生命在於質量,質量源於高效的課堂,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材為主題,訓練為主線”的“四為主”教學原則,在課堂教學中落實“五講”:講規律(解題規律、知識網絡規律)、講方法(知識學習和運用)、講技巧、講題型設計、講命題意圖。

(2)課堂效益:課堂上該講的要講到位,該讓學生自主構建、自主探究的要充分地讓學生自主構建、探究,使學生對每一個考點都能“記得住,説得清,寫得出,用得上”。

(3)注意把握複習課的高度、深度與效度。高度:既要抓住每一個考點、知識點,又必須作精要歸納,處理好“知識細節”與“整體把握”的關係;體現深度:認真研究考試大綱,高考考點了然於胸,教學內容始終把握高考脈搏。選題既要注重基礎性,又要具有綜合性,力求由淺入深,觸類旁通;體現效度:要把知識點的回顧與適量的鞏固練習結合起來,做到講練結合。

4、作業

(1)練習材料不得照搬現成資料,要先改造,後使用,力求做到選題精當,符合學情,力求每個備課組都有一套完整的精選題庫。

(2)基礎過關題:重視基礎知識的複習鞏固,重視基本技能的訓練培養,有針對性地編制基礎過關題,每週保證有1套基礎訓練題。

(3)糾錯訓練題:教師要重學情的分析、診斷、矯正,發現問題要及時補救。教師平時要注意錯例收集,一個階段後組織歸錯(每階段備課組組織一次糾錯訓練)。

(4)在保證訓練頻度的前提下,控制練習總量。

(5)及時批閲,認真統計分析,突出重點評講,重點學生力求面批到位。

5、輔導

(1)輔優工作目標是衝擊四大名校。突出難點、重點,將輔優效果與對教師的評價和考核掛鈎。

(2)補差工作要做到課堂多提問,課後多輔導,平時多談心,練習多面批,方法多指導。

(3)繼續關注兩類臨界生的學習輔導。並利用課前、課後加強輔導。

6、考試

(1)實行月考制、堅定不移地以滾動式的專題訓練為主

(2)加強考試流程管理,精心組織每次考試。

(3)嚴肅考風考紀,嚴密考試環節,嚴格考試要求。

(4)每次重大考試及時做好質量分析工作:重點做好學科優秀數、班級合格率、優秀率的分析工作,排找差距,分析原因,及時整改;班主任準備分析材料,牽頭召開班級分析會,要將成績的分析上升到班級管理層面,下浮到每一個重點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狀態甚至家庭因素的影響。

(5)通過考試,對薄弱學科、薄弱班級要早發現,早採取措施。

(6)加強對學生良好審題、解題的方法和習慣的培養,加強答題規範化的指導,努力消除非智力因素失分。

(7)加強學生考試習慣的培養。很多學生未充分認識審題環節的重要性,就一般學生而言,審題習慣和方法、解題技巧和方法乃至答題的規範性問題,一般都不是自然獲得的,要靠教師平時一點一點的指導、一點一點的培養。教師要教給學生明確的、科學的、可操作的方法、步驟。

(四)做好與備考相關的大事

1、搞好大型考試後的質量分析會。

2、開好教師、學生、家長大會。具體包括高三教師動員會,理想教育主題班會,心理健康指導會,各大型考試後的教師會,考前動員會,填報志願會等。

3、加強學生的心理輔導,為學生及時進行科學的心理疏導與激勵教育。

4、20xx屆高考學生體檢工作,填報志願等工作。

級部教育教學計劃2

一、工作思路

1、積極進行課程優化,探索校本課程優化體系,側重在綜合性學習、分層教學上、信息化教學、卓越課程等方面構建校本化課程。

2、繼續推進“合作學習,整體建構”的深入發展,構建教學模式,促進以學為主,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3、圍繞畢業班工作,有序、有效的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確保畢業班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重點工作

1、綜合性學習

(1)在總結上學期綜合性學習得失的基礎上,揚長避短,進一步圍繞相同主題、多學科的綜合性、實踐性學習,探索並形成具有年級特色的綜合性學習課程,力爭形成“橫向有模塊,縱向成系列”的本年級綜合性學習課程框架體系雛形。

(2)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開展可與班級親子活動、校級綜合實踐活動相整合,提倡學習活動從校內走向校外,從書本走向社會的學習和研究。

(3)要充分利用課程優化活動的契機,及時的收集、整理相關綜合性學習活動案例,並形成可具操作的文字資料,可以通過網站微信、論壇、展板等形式在校內外進行交流、彙報。

(4)本學期,每一個年級至少形成一個綜合性學習的典型案例,在年級組計劃中重點體現,並通過年級組申報進行展示彙報。六年級側重畢業與感恩方面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七八年級側重體驗與實踐相結合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2、分層教學

(1)六年級數學繼續實施全分層教學,七八年級英語、數學、物理等學科開展分層教學活動。九年級重點在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學科開展全分層教學。

(2)參與分層教學的學科,要從課題研究的層面完成相關學科的研究總結,形成校本特色的課程資料。

(3)在六年級開展數學和英語的卓越課程。在個性需求上提供特需的課程,在學科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上提供課程選擇,同時培養出一批在學科專業素養上具有較強水平的學生。

3、個性選修課

(1)進一步用必修課程的要求來規範選修課常規。選修課老師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在教學實施中既要發展學生興趣,又要培養學生個性,加強課堂中對學生的教學評價,並能做到期末對每位學生進行具體的量化考核。

(2)繼續開發、規範和完善個性選修課,加強過程管理與質量考核,推薦優秀選修課參與論壇或申報,促進更多優秀選修課的建設,初步形成各級部規範的個性選修課程,成型一批優秀的個性選修課。

4、高雅做人,卓越做事

(1)圍繞各年級“卓雅指南”進一步細化目標,階段性的開展訓練和培養,同時加強評價管理。特別要在學生的日常行為常規及課堂學習常規上加強訓練。可以通過課堂觀察、課堂教學研討等活動,從課堂學習常規、作業書寫、學習小組建立等去督促和評價,為有效開展學習活動提供保障。

(2)卓雅行為將成為年級“卓雅學子”、“進步之星”以及年級獎學金的重要參評條件之一。

5、合作學習,整體建構

(1)“合作學習整體建構”是我校課堂教學的理念和模式,高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要堅持實施,形成具備自我教學風格的教學特色。特別是新教師,更要儘快加強學習,融入理解,構建自我教學模式。

(2)將學生學習常規的`培養與“合作學習、整體建構”的推進相結合。各年級組結合年級實際,細化各階段的達標目標,有計劃的訓練和培養,併力爭形成年級課堂學習特色。

(3)合理的組建學習小組,制定小組學習評價措施,引導併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讓學生依託學習小組學會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有效學習。

(4)各學科教師側重在學科知識整合方面進一步探索,提倡整合知識內容,重組教材內容,充分發掘教材的指導價值,能圍繞單元整體教學、模塊教學探索出更多的整體建構課型。

(5)在線學習。鼓勵根據教學需求自己製作微課,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支持,同時為信息化教學積累更多的資源。尋找合適的網絡資源,在分析整合後服務於教學,特別對在以往試用的APP基礎上,篩選使用。數學、英語等學科要積極嘗試藉助移動網絡技術開展翻轉教學、在線學習等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多種個性化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果。

6、畢業班工作

(1)六年級重點做好穩生控優工作,有計劃的完成階段性的教育教學工作:

(2)九年級重點做好教學質量提升工作。

(3)按照《六年級學生學業質量過程性評價方案》對六年級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努力完成《六年級目標考核方案》、《2016屆中考質量考核方案》中的各項指標,併力爭有所突破。

三、其他工作

1、加大學生校內外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通過團隊、志願者、親子活動等形式組織學生走出校門,積極參與義務體驗、愛心義賣、觀察實踐、科學探究等活動。特別是綜合實踐課更要大膽的設計學生參與式的實踐活動,要能探索出適合高段學生的活動課程。

2、整合資源。有組織、有主題的開展各年級、班級的家長活動,探索形式多樣的家長會,充分調動家委會的參與管理積極性,有效利用家長資源,邀請家長來校開展圍繞青春期教育、人生觀認識、人際交往、演講演説等方面的參與式講座或活動。同時為加強學生心理教育,建議各學科主動與心理學科開展整合教學活動。

3、安全意識。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所有常規工作的首位。每位教師都要樹立安全意識,明確工作流程,按時到崗,及時排查教學區域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

4、高年級要側重抓學生行為習慣,特別要與生活區開展聯繫,通過階段性的重點,解決一些突出性的問題,例如:逆反、手機、早戀等問題,班主任請在計劃中體現具體工作策略。

5、加大級部問題學生的管理,與年級組、班主任重點對個別問題學生進行督促、教育,將不良影響減到最低。

6、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評價圍繞以下幾點考查:

(1)是否配合並圓滿完成學校、級部佈置的常規工作;

(2)在課程優化上的舉措及效果;

(3)級部重點工作的探索;

(4)家校溝通及穩生控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