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精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模板合集十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87W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了!可是到底什麼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模板合集十篇

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

一、教學目的任務:

本冊英語中,我們繼續學習介紹朋友們,學習如何表述正在進行的動作,如何表達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如何與他人進行討論。

1、能聽讀辨認語音,培養學生聽説能力。

2、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的詞彙,句型,掌握語言材料。

3、能按要求會讀,會説,聽懂,會寫日常交際用語,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4、能進一步感知理解語法,掌握初步的語法知識。

二、教材分析:

新學期一開始,我對外延社修訂版大綱和英語教材進行了比較系統地學習與分析,深入領會了新教材的修訂意圖,弄清教材的重點、難點,發現:本冊英語中,我們繼續學習數字的表達,自己喜歡的食品,學習如何問路,學習一些美國的節日,繼續學習如何描述人、物品、動物的特徵,以及如何比較這些特徵等。我們還將學習如何表達能力、如何請求獲得允許,以及如何描述正在進行的動作。

本冊教材有這樣幾個特點:

1、注重了學生運用能力培養;

2、尊重學生的差異,並讓其充分發表出來;

3、在承認學生之間差異的同時提供了互動互學的條件;

4、設置了發展學生特長的選做題。體現了新大綱的各項要求,明確英語教學方向。

三、班級情況分析:

1、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級共有學生36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14人,學生對英語表現出濃厚興趣,並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能運用英語進行初步的交際。本班學生大多基礎知識掌握良好,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學風較正。但有少數學生由於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基礎不紮實,能力也較差,學習比較困難。

2、學生知識能力習慣態度分析

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英語學習基礎,大多數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但也有些學生已失去了剛開始的興趣,出現兩極分化現象,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

四、教學突破點和創新點: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包含了一些新的語言現象,如描述正在進行的動作,;比較兩個事物等。關於描述正在進行的動作和狀態,要分階段反覆進行,要堅持大容量,長時間的輸入。本學期要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語言知識,形成必需的應用語言的能力。

五、教學方法:

1、按照《英語課程標準》對小學階段兩級總體課程目標和具體內容目標的要求,結合《新標準英語》教學內容及教師用書中所提供的教學建議,三年級起點第三冊第一模塊至第十模塊的教學任務。

2、對於三年級起點第三冊模塊的教學,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具體情況確定自己的教學重點。對學生已學過的內容,以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目標,發展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通過設計一些任務型活動如:調查、小組活動、情景描述、説明等,對所學內容進行擴展性的運用語言進行交際能力的訓練,而不是簡單的機械重複。同時,教師應在注重培養學生聽、説英語能力的基礎上,逐步培養學生讀和寫的能力。

3、新大綱的要求,使我擺正了教與學的關係,靈活了教學方法。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更加註重開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方法。

a、創設和諧的課堂氣氛

和諧的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的情緒高昂、優良好的心態,從而提高課堂效果。因此,老師們時刻注意着把微笑帶進課堂,將歡樂帶給學生;在課堂上認真。和藹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意見,信任他們向上的願望,理解他們的錯誤,激勵每一位學生的進步,對學困生更要加倍關注。和諧的課堂氣氛培養了學生敢於思考、勇於創新的進取精神,使他們保持活撥、向上的心理態勢的同時,獲得了知識,提高了能力。

b、運用新鮮、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避免過於單一的教學方法,對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學生採取了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各有所得。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錄音、錄象、電腦等並結合其它的直觀教具,如:實物、圖片等為學生創設情景,讓學生參與教學使他們更感興趣地接受新知識;利用語音教室、多功能教室、網絡教室讓學生接受語言的薰陶、學會提留信息並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能力。

c、在抓好課堂教學的同時,針對英語學科學生作業和考試的問題,進行了多次地研討並大膽地進行了改革,使學生在更多時間裏做一些樂為或趣味性較強的作業。進步較大的作業在全校進行展示;英語期中能力測試的不斷改進深受學生的喜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唱一首英文歌、和同伴表演一段課本劇、和老師進行情景對話、和同伴編一段對話、英語書法、拼詞競賽等方法來進行測試,期末考試試卷上具有我校自己特色的常識題、數學題等促使學生在英語方面全面發展,增加了英語學習及運用的趣味性。

六、課時安排

第一週:Unit1 period1—2

第二週:Unit1 period3—6

第三週:Unit2 period1—4

第四周:Unit2 period5—6,Unit3period1—2

第五週:National Day

第六週:Unit3 period3—6

第七週:Unit4 period1—4

第八週:Unit4 period5—6,Unit5period1—2

第九周:Unit5 period3—6

第十週:Unit6 period1—4

第十一週:Duan is had atestin

第十二週:Unit6 period5—6,Unit7period1—2

第十三週:Unit7 period3—6

第十四周:Unit8 period1—4

第十五週:Unit8 period5—6,Unit9period1—2

第十六週:Unit9 period3—6

第十七週:Unit10 period1—4

第十八週:Unit10 period5—6

第十九周:Revision:Unit1—Unit4

第二十週:Revision:Unit6—Unit9

第二十一週:Examination

第二十二週:Have a holiday

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生情況分析

我所任教的 四年級三個班的孩子正處於向青少年過渡的兒童期的後期階段,大腦發育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迅速發展和完善的關鍵期,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情感能力快速發展,是培養學習能力和情感能力的重要時期。四年級孩子的學習動機從直接動機向間接動機開始轉化,即使沒有直接的獎勵,為了得到老師、同學、家長和其他人的肯定性評價,他們也會努力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課程目標任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1. 使學生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養成自尊自主、樂觀向上、熱愛科學、勤儉節約的態度。

2.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平公正、熱愛集體、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觀念和規則意識。

(二)能力

1.能夠初步認識自我,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護自救的本領。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

2.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的交流與合作,學習民主地參與集體生活

3.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社會事物和現象,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交流與合作,學習民主地參與集體生活。

4.學習蒐集、整理、分析和運用社會信息,能夠運用簡單的學習工具探索和説明問題。

(三)知識

1.初步瞭解兒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羣體的互動關係。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初步瞭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3.瞭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簡單瞭解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一些共同問題。

三、教材分析

四年級上冊教材共四個單元,第一單元“珍愛生命”,第二單元“安全地生活”,第三單元“花錢的學問”,第四單元“關心你,愛護他”。

教材向學生展示了家鄉民風、民俗到工業、農業、交通、通信、生活常識等多個方面的社會生活事實,教材在引導學生了解社會、探究社會的過程中,努力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際意識和社會意識,學習解決人際問題和社會意識,學習解決人際問題和社會意識,學習解決人際問題和社會問題的技能。這本教材的顯著特點是讓學生在探究和認識社會事實作為教材編寫的“明線”,道德教育作為教材編寫的“暗線”。如第一單元《珍愛生命》,引發學生思考:生命給世界帶來了什麼?為什麼説生命是生生不息,又是有限的?第四單元《關心你,愛護他》,以爺爺奶奶的故事作為引線,感受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一雙手,是關心。説話做事多向鄰里着想,是理解。這樣的編寫方式,使學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藴含在社會事實之中,使品德教育的“無痕性”很好地得到了體現。

四、完成教學實施的辦法

1.明確課程性質,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2.品德教育要回歸生活,突出課程的經驗性。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4.充實教學內容。實現評價改革,促進學生髮展。

5.拓展教學空間。開發多樣化的課程資源,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

五、教改專題

怎樣讓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

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3

四年級要完成由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通過學習要能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中年段的教學目標,為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個基礎除了紮實的語言文字的基礎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特別是學生在低年級、中年級養成的學習習慣,不管好與壞,到了高年級是不大容易改變的,所以説,四年級是很關鍵的一個學年。

一、學情分析

四年班有學生28人,整體成績不錯,課堂氣氛也特別活躍。過六學期的語文學習活動,同學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語文學習方法,大部分同學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閲讀方面,大部分學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但能讀出自己的理解的同學不多,因此,加強朗讀訓練仍然是語文課堂的重點。另外,閲讀理解能力,許多同學有待加強。另外有少數孩子沒養成聽課的習慣。為組織課堂教學帶來不小挑戰。絕大多數的同學能夠達到《語文課程標準》課程目標第二學段的要求,識字寫字、習作、口語交際等比以前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通過開學初的測試看出,今後在閲讀教學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仍以專題形式組織內容:導語、課例(精讀課文、略讀課文、思考練習、閲讀鏈接、資料袋)、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展示台或成語故事等)。

1、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分組編排。全冊共分8組。每組包括導語、課例、語文園地三大部分。

教材繼續按專題編組。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既富有教育價值與時代感,又突出學習語文的特點。8個專題依次是:自然奇觀、觀察與發現、中外童話、作家筆下的動物、我國的世界遺產、人間真情、成長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組(中外童話)和第七組(成長的故事)還安排了綜合性學習,使這兩組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3—5篇課文組成。課文均圍繞專題編選,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兩類。全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4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

略讀課文在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在部分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閲讀鏈接”,以幫助瞭解相關資料或豐富學生的閲讀。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

每個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4個是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台”“成語故事”,分別在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兩個“寬帶網”安排在第五組和第八組,引導蒐集、瞭解有關我國的世界遺產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資料;兩個“展示台”安排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第三組和第七組,為學生交流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冊要求認識200字,會寫200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後生字條裏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只在精讀課文中安排,列在課後的方格里。教材後面附有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每組課文後有“詞語盤點”,分“讀讀寫寫”與“讀讀記記”兩欄。“讀讀寫寫”中列的是本組精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讀讀記記”中列的是由要求認識的字組成的詞語,略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也列在“讀讀記記”中。

2、教材的主要編寫特點

(1)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並從這個基本理念出發,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這是我們把握教學目標的依據。

(2)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本冊教材繼續按專題分組編寫,確定專題的思路比前幾冊有所拓寬,除了思想內容方面的專題外,“中外童話”是從文體角度定的專題,“作家筆下的動物”則是側重體會文章的表達形式。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思想,在按專題編寫教材時,注意了加強整合,每組的課文都圍繞專題編選,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各項內容也都圍繞專題來安排。而且,圍繞專題安排的各項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前後有聯繫,有照應,做到環環相扣。這樣,就使整組教材以至整冊教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3)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本冊教材,在編寫時既考慮有利於教師的教,又考慮有利於學生的學,努力使教科書既成為教師的“教本”,又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這一特點在教材裏有多種呈現方式:一是在課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後,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自讀自悟;二是在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中,安排了引導自主、合作、探究的題目;三是在每組課文後面安排了學生對本組所學字詞進行自查自測的“詞語盤點”;四是“語文園地”中設置了“我的發現”“展示台”“寬帶網”等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欄目。

(4)加強開放性,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繫

語文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語文學習決不能僅僅侷限於課本,侷限於課堂,應該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本着這樣的思想,教材的編寫加強了開放性,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主要表現:一是注意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二是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練習寫作;三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課外閲讀,重點推薦了《格林童話》和《愛的教育》,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四是通過綜合性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這樣的編排,充分體現了聽説讀寫各項語文學習活動的綜合,課內外語文學習的緊密聯繫,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渠道,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三、教學目標

(1)在識字、寫字方面,新增認識200字,會寫200字,累計會認2400字,會寫1800字。

(2)在閲讀方面,繼續重視朗讀訓練,大部分課文都要求朗讀,體現了課程標準在中年段提出的“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目標。同時,加強了默讀的訓練。課程標準在低年段就提出“學習默讀”,中年段要求“初步學會默讀”。

(3)關於閲讀理解與積累,中年段在低年段的基礎上提高了要求,低年段主要是培養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閲讀中積累詞語”,到中年段,則要培養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

(4)課程標準對中年段的閲讀還提出了一項新的要求——“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為此,這套教材從三年級開始安排略讀課文。三上和三下每冊各有8篇,四年級上冊略讀課文增至14篇,就是為了加強略讀能力的訓練。

(5)再從習作來看,三年級是習作的起步階段。三年級的習作,重在激發興趣,使學生樂於書面表達,主要是讓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四年級上冊教材仍然注重培養習作的興趣,繼續鼓勵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寫清楚。教材中還安排了學習寫簡短的書信,這也是中年段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的。

四、整冊教材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隨着學生識字、寫字量的增加,識字的鞏固是識字教學的一個重點。

2、加強詞、句訓練。

3、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4、加強習作與閲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聯繫。

教學難點:

1、生字的認識與書寫。

2、朗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3、綜合性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4、習作興趣的培養,掌握習作的基本要領,初步掌握使用好詞好句。

五、教學措施:

(一)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閲讀課文,通過想象文中的描寫建立生活影像,通過對照文中人物的心靈來淨化自己的心靈,實現有意義的閲讀。通過對文章結構形式的揣摩和推測,理解文章的內容,達到和人物心靈溝通的境界。學生通過閲讀對話,能夠進入學習情境,也能激發自己的想象,能通過學習夥伴的對話,碰撞出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二)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

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四)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係。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五)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徵,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六、具體教學實施:

(一)識字、寫字教材與教學

四年級上冊的識字都是隨課文安排。完成認字的任務主要靠學生自學自查,教師可在學生自學自查的基礎上作適當檢查,並對少數不容易讀準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適當指導。

要求寫的字只在精讀課文中安排。要把寫字的任務妥善地安排在教學過程中,在課內學生要有比較從容的寫字時間,不要把寫字的作業都留到課外。教師要對不容易寫好的筆畫、結構以及容易寫錯的筆順作具體指導,使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

(二)閲讀教材與教學

四年級上冊的閲讀教材,除安排識字和寫字任務外,還注重以下五個方面的引導:練習朗讀和默讀;理解內容,體會感情;領悟表達的方法;積累語言;向課外擴展延伸。

1、練習朗讀和默讀。

教材中許多課文提出了朗讀的具體要求,進行閲讀教學,一定要多讀少講,把比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讓學生主要通過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讀,讀懂課文,有所感悟;並通過朗讀的實踐,逐步提高朗讀的水平。

默讀的練習也是四年級上冊閲讀教學的重點。要通過反覆實踐,使學生逐步學會默讀。

2、理解內容,體會感情。

四年級上冊教材,引導理解內容的主要方法有: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進而理解內容;邊讀邊展開想象,把課文描述的內容在頭腦中形成畫面;理清文章的條理,再用自己的話敍述課文的內容等。引導體會感情的方法,主要是讓學生設身處地、入境入情地讀書,然後交流各自的閲讀感受。無論是理解內容,還是體會感情,都應注意學生的自主閲讀。重要的不是讓學生得到一個現成的結論,而是讓每個學生都經歷這樣的學習過程,都能通過獨立閲讀,把課文讀懂,並有一些自己的體會,再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討論交流,互相啟發、補充,加深理解與感受。

3、領悟表達的方法。

對於表達方法的領悟,教材中都採用了啟發式,有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比較發現,有的是先舉一兩個例子,再讓學生找出類似的例子來讀讀,體會體會。教師教學時要注意這個特點,一定要讓每個學生都經歷這樣的領悟過程。

4、積累語言。

語言的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教材中引導積累語言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背誦,二是抄寫。對於教材中安排的這些背誦、抄寫的練習,應該通過交流、檢查,使之落實,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和主動積累語言的習慣。教材中比較多地採用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自己感興趣的.語句的形式,其用意很明確,那就是引導學生主動積累,培養興趣,使之逐步形成習慣。

5、向課外擴展延伸。

為了使學生逐步學會讀書,也為了豐富和深化學習的內容與收穫,教材在擴展延伸方面也作了適當引導。從具體課文的實際出發,有的引導課外閲讀、蒐集資料,有的引向課外進行觀察,有的安排了讀寫結合的小練筆,還有的引導聯繫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進行思考。教師可參照教材中的安排,因文而異,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和安排教學過程,使精讀課文的教學既把握住重點,又教出每課的特色。

(三)習作教材與教學

四年級上冊教材與三年級一樣,對習作作了兩條線的安排。一是在每組的“語文園地”中安排一次習作,全冊安排8次。這8次習作,有4次與口語交際合併安排。二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安排了4次小練筆。要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主要方法是多寫多練。每學期的八次習作,應切實抓好,使學生練得確有成效。但僅有這八次遠遠不夠,必須以多種形式讓學生經常練筆。結合課文的閲讀進行練筆和寫日記,都是有效的形式,教材中已經作了一些安排。但是,教材中的安排畢竟是有限的,需要老師們在用好教材的同時充分發揮創造性,為學生的多寫多練提供更多的機會。

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情況的分析:

本年級一個班,學生們經過三個半學年的品德課學習,養成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大多數學生有較強的.體榮譽感,能關心他人,主動參與各項活動,對生活的充滿熱情。一個寒假的時間,讓孩子們增長了一些社會見聞,同樣也有利於品德課的學習。

二、教材分析

四年級下冊教材共四個單元,第一單元“這是我們的社區”,第二單元“我看家鄉新變化”,第三單元“好大一個家”,第四單元“共同生活的的世界”。

四年級下冊教材向學生展示了從家鄉民風、民俗到工業、農業、交通、通信等多個方面的社會生活的事實,教材在引導學生了解社會、探究社會的過程中,努力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際意識和社會意識,學習解決人際問題和社會問題的技能。四下教材的顯著特點是讓學生在探究和認識社會事實的過程中進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認識社會事實作為教材編寫的“明線”,道德教育作為教材編寫的“暗線”。如第一單元《這是我們的社區》,以家鄉的老街和老屋、家鄉的地名、風味飲食作為基本事實,把愛護家鄉文化遺產教育與激發學生愛家鄉的情感藴含其中。第四單元以世界之窗,節日大觀,多彩服飾的發展作為基本事實,將從小關心國家大事,合.看電視等好習慣的培養藴含在其中。這樣的編寫方式,使學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藴含在社會事實之中,使品德教育的“無痕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三、教學目標:

1、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探究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

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奠定基礎。四下教材通過引導學生探究生產與生活的的關係,來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和了解社會中工農業生產的基本過程,工農業生產之間的密切聯繫,生產的發展和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生產行業的不斷變遷;通過探究交通與生活的的關係知道社會交通方式的多種多樣,交通的變遷、交通與人們日常的生活的、社會經濟發展、文化交流的密切聯繫,交通發展引發出的新問題;通過探究通信與生活的的關係引導學生了解現代通信的種類、古代人們的通信方式、通過大眾傳媒獲取信息和傳播信息等方面的社會常識。這樣的編寫方式,使學生對社會基本事實的認識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導他們看待社會現象的時候,能探究和思考社會生活的中,各類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本質。

2、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的出發,引導學生對間接生活的的認識和了解。

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實生活的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因此四年級下冊教材在編寫時,注意了將社會事實方面的內容與兒童的生活的聯繫起來,讓他們能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

3、注意了相關知識的.合,較好地體現了綜合課程的特點。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打破學科界線的“綜合課程”。四年級下冊教材在處理各知識領域之間的關係及知識與生活的之間的關係上,將跨學科的知識有機地融為一體,在本冊教材中,涉及到了地.學、歷史學、社會學、經濟學、工農業生產常識、交通、通信等方面的知識,教材將這些知識綜合在一起,強調認知與情感綜合,較好地體現了綜合課程的特點。

4、將引導學生獲取信息與指導學生探究問題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認識能力和社會研究能力。

5、通過活動的設計和教材中的留白來引導學生動腦、動手和參與實踐。四年級下冊教材仍注意了對學生活的動的引導,教材根據內容需要設計了許多學生直接參與的活動,讓學生通過親歷的活動來獲得對社會的認識和體驗。在本冊教材中,設計了“我是小導遊”“考察家鄉街名和地名”“學做家鄉風味小吃”“家鄉新貌圖片展”“家鄉文化節”“我是小小設計師”“我是小靈通”等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同時,教材也注意了留白的運用。如教材第4頁的留白是讓學生自己畫出家鄉地圖的輪廓;教材37頁的留白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的經驗來總結產品更新是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43頁的留白是讓學生給行業分類;51頁的留白是讓學生掌握交通運輸的特點等。

四、教學措施:

1、明確課程性質,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2、品德教育要回歸生活的,突出課程的經驗性。

3、追求教學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礎。

4、建立新的教學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5、實現評價改革,促進學生髮展。

6、加強課程管理,保證教學質量。

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5

一、教學目的

1、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初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2、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3、使他們初步具備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

4、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

5、適當介紹中西方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志,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教學內容與目標

1、能聽懂、回説12組會話,並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説、認讀66個單詞(包括教室、書包、同學、傢俱、住宅結構、家庭成員、職業、數字、愛好食品和飲料、餐具等幾個話題)和進行簡單地運用。

3、能聽、做7個“TPR”活動。

4、能學會2個小製作。

5、能唱8首歌曲。

6、能聽、説、吟唱歌謠

7、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8、能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

9、能瞭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三、課時安排

單元課時周第一單元6課時2周第二單元6課時2周第三單元3課時2周複習16課時1周第四單元6課時2周第五單元6課時2周第六單元6課時2周複習23課時1周機動複習6課時2周共計48課時更多精品源自教案

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6

一、 指導思想

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本學期要加強寫字教學,增強學生的寫字興趣,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進一步推進“三進”工作。

二、開展寫字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目的:

1、培養學生寫字意識,形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通過寫字課程的開展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2、推進語文教學改革,認真貫徹語文的指導思想,具體落實教育部《關於在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

三、訓練形式和類型:

1、充分利用語文教材生字描紅、課文同步描紅進行寫字訓練。

2、每週有固定寫字時間。(一節地方課程)

3、有效利用每週的寫字課,即每天下午上課前利用二十分鐘時間練習寫字。

四、具體要求:

1、寫字課教師要加強指導,不能將寫字課變為自習課。不搞形式,讓學生寫字習慣的養成真正落到實處。

2、合理安排學生每天的練習內容,可以結合所學生字。

3、強調學生的寫字姿勢,隨時糾正不良習慣。同學間互相監督。

4、定期在班級進行寫字比賽,獎勵有進步的學生。

  五、預期目標:

1、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姿勢和寫字習慣。

2、使每位學生都能寫一手好字。

3、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7

一、教材分析

《科學》四年級上冊由“天氣”、“溶解”、“聲音”和“我們的身體”四個單元組成。本冊教材是在三年級上、下冊的基礎上,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本冊教科書中的每個教學單元都有七個課題,這七個課題即學習的內容,也反映了科學概念和過程與方法雙向發展、螺旋上升的過程。

二、教學目標

本學期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彙總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逐漸養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真正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

1、要求學生能夠自己想出辦法來增進對研究對象的瞭解。

2、要求學生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

3、要求學生不僅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四、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一年的科學學習,學生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求知慾和參與科學活動的願望明顯增強。學生已掌握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方法,對科學探究活動非常喜歡,並能以自己的方式觀察到許多細節的地方,興趣濃厚,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動手能力。另外,在進行着觀察、提問、假説、預言、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強調小組合作必要性,所以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強。

但由於學生年齡的侷限,觀察的深度、準確度還不夠,觀察或描述的方法還不會實踐運用。大部分學生知識面不廣,勤於動腦的同學佔的比例不是很大。還有的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這現象尤為突出。

六、教學措施

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逐漸養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真正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做出正確的教學判斷,避免客觀事實與學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實,以保證觀察和實驗中獲得證據的有效性。

2、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科學的本質,瞭解控制變量的實驗的重要,並正確地看待誤差問題。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提示學生用文字、數據、簡筆畫、圖表等進行記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對學生較長時間的觀察和記錄,每週都要進行督促和檢查。

4、耐心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七、教學進度表

周次教學內容

1我們關心天氣

2天氣日曆;温度與氣温

3風向和風速;降水量的測量

4雲的觀測;總結我們的天氣觀察

5水能溶解一些物質;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

6國慶放假

7液體之間的溶解現象;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8溶解的快與慢;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鹽

9分離鹽與水的方法;機動

10聽聽聲音;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11聲音的變化;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

12聲音的傳播;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13保護我們的聽力;機動

14身體的結構;骨骼、關節和肌肉

15運動起來會怎樣(一);運動起來會怎樣(二);

16食物在體內的旅行;食物在口腔裏的變化

17相互協作的器官;機動

18複習

19考試

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8

一 所教年級學生現狀的分析:

所教四年級一個教學班,共有學生40多人。這些學生是第一次接觸科學學科的學習。本學期還要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選擇教學內容,注重內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加強生活、生產、社會實際的聯繫。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處理好內容的深度廣度,做到難易適度,分量適當。注意發展兒童的智力,培養兒童動腦和動手的能力。

二 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與結構:

本冊教科書共23課,其中第22、23課是活動課。從知識內容分為五部分

1 植物身體:從學生對植物的已有認識經驗入手,帶領學生遵循“整體感知---個體研究——綜合整理”的認知程序,認識植物的器官及作用,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包括1、2、3、課)

2 動物王國:單元按照個體--—類羣的思路編排,引導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認識昆蟲、鳥類、哺乳類、兩棲類、爬行類動物的共同特徵。(包括4、5、6、7課)

3 材料與生活:從木頭陶瓷金屬玻璃和塑料等常見的材料入手,探究材料的性能,使學生認識到材料的兩面性。(包括8、9、10、11、12課)

4 我們的家園——地球:指導學生認識地球內部有什麼遺蹟地球上各種物質存在形式以及人類認識地球的艱辛,學會使用測力計。(包括13、14、15、16課)

5 水循環:指導學生認識水的三種存在方式及其三種形態的相互轉變。(包括17、18、19、20、21課)

6 探究與實踐: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初步培養學生認真細緻地觀察和積極動手實踐的科學態度。

三 本冊教材總的教學目的及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 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 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 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 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在能力培養方面,主要培養以下幾種能力:

1 觀察能力:學習用目測方法觀測風向、風力,用測力計測力。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教給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葉的內部構造。

2 實驗能力:學習使用酒精燈加熱水,以及做彈力、摩擦力、熱傳導、熱對流、根吸水、莖運輸水分等實驗,鞏固對比實驗方法,學習設計説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實驗、雨的模擬實驗。

3 探究能力:學習運用探究的方法,認識水蒸氣凝結的條件,水的三態變化。

4 分析綜合能力:學習運用分析綜合的方法認識水的三態變化、水在自然界裏的循環及熱傳遞的方式。

5 推理能力:學習運用演繹推理和類比推理的方法,認識露、霧、雲、雨、雪、風等天氣現象的成因。

6 想象能力: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想象蒸發的本質,葉、莖的內部構造。

7 動手能力:學習製作植物動物標本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學生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教育:

1 通過講述火箭的發明及我國現代火箭的發展,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 通過指導學生認識水的三態變化,水在自然界裏的循環,風、露、霜、雲、雨、雪的成因等,向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

四 基本措施:

1 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 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 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 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 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 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 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 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五 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蒐集信息 現場考察 自然狀態下的觀察與實驗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 科學小製作討論辯論

種植飼養 科學遊戲 信息發佈會、報告會、交流會

參觀訪問 競賽 科學欣賞社區科學活動

家庭科技活動 角色扮演科學幻想

六 主要教學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參觀法實踐法 討論法 談話法 辯論法 實驗法暗示法

七 教學進度

按區教研室的進度進行。

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9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0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羣體屬於活潑好動的,課堂紀律需要下大功夫,只要整好課堂紀律才能更好更有效的進行教學。為了更好完成家庭作業,前期需要多和家長溝通,讓家長全力配合老師以及監督好學生的家庭作業。為了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課前必須下功夫備課,讓自己的課堂生動有趣,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三年級的書寫基礎上,加強學生的書寫,並能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能不斷提高英語表達,書寫,聽力水平,他們擁有自己獨特的主觀並能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新學年,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爭取能把教材難度偏大的內容簡單並能想形象生動的演繹,讓孩子對英語保持濃厚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難易度合理,材具備以下特點:教學內容貼近生活,符合小學生興趣的需求,突出對學生的興趣培養。教科書全部採用彩色圖畫,緊密結合兒童特點編排和設計教材的內容與形式,情景會話貫串全套教材。本教材篇幅適中,適合五年級學生初步培養閲讀理解和語言的運用。

三、教學目標

1.養成每日誦讀英語的習慣。

2.特別強調英文書寫,平時作業的書寫。

3.養成用英語思維思考問題的能力。

4.能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並做到大膽開口,積極參與,發音清楚,語調正確。

5.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各種英語比賽,鼓勵孩子創新。

6.能在圖片、手勢、情景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簡單的話語和錄音材料。

7.能在任務型學習的過程中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完成某項任務。

8、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9、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策略。

四、本學期教學重難點

1.重點:

①學生會聽、説、認讀本冊書的四會單詞、句型。

②在任務型學與情境的過程中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完成某項任務。

③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並做到大膽開口,積極參與,發音清楚,語調正確。

2.難點:在每次教學中做到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

五、教學措施以及方法

1.課前做好充足準備,並在上課之後進行及時的反思,以便進行及時的整改。

2.積極參與各種教研活動,多多向別人學習,提高自身素養。

3.不斷充足自己,豐富理論,提高實踐的能力。

4.分層次教學,分層次佈置作業,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範、正確地書寫。

5.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採用“任務型”教學法以及情境教學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充分體驗到成功給他們帶來的樂趣。

6.開展一對一互助活動。

7.及時批改作業,並及時做到反思,找出共性問題,並及時講解,避免錯誤再次發生。

六、教學進度

周次

時間

教學內容

9、1--9、2

常規教學

9、5-9、9

字母複習,外研M1U1

9、12-9、16

外研M1U2-M2U1

9、19—9、23

外研M2U2-M3U1

9、26—9、30

外研M3U2、複習、月考

10、1—10、7

國慶放假

10、10-10、14

外研M4

10、17-10、21

外研M5

10、24-10、28

外研M6

10、31-11、4

複習

十一

11、7-11、11

複習、期中考試

十二

11、14-11、18

外研M7

十三

11、21-11、25

外研M8

十四

11、28-12、2

複習、月考

十五

12、5--12、9

外研M9

十六

12、12-12、16

外研M10

十七

12、19-12、23

複習

十八

12、26-12、30

複習

十九

1、2—1、6

複習

二十

1、9—1、13

複習、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