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一年級下學期音樂教學計劃3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86W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後更好的工作發展,來為今後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計劃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下學期音樂教學計劃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下學期音樂教學計劃3篇

一年級下學期音樂教學計劃3篇1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學主要以學生為主體,突出體驗、重視實驗、鼓勵創造,讓孩子們從小體驗音樂活動的豐富性和完整性,把音樂課變成學生們樂於投入的生動活潑的活動。

1、採用系列單元主題的結構形式,在每個單元都有聽、唱動等不同的內容。將人文性與音樂性有機融合。歌曲有很強的兒童性、趣味性,符合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生理等的特點。

2、突出體驗、重視實踐、鼓勵創造、為學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本冊教材安排了我的創造,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活躍思維。集體舞活動中學生的協作能力得到加強,採集與分享極大的鼓勵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3、貼近學生生活,精選教學內容,體現開放性。本冊欣賞還安排了國內外各類歌曲、樂曲、開闊了學生的音樂視野。

4、力求教科書語言的可讀性、交流性和多樣化。

5、重視綜合性學習和貫穿始終的評價形式。

二、教學建議:

1、和小朋友們做好朋友,多談心,多交流,讓孩子們愛上音樂。

2、用簡易的方法,有趣的方法讓學生快樂輕鬆的掌握!

3、根據不同的班級制定有所不同的教學方法!

4、鼓勵學生多聽有益的歌曲,瞭解課外音樂。

5、組織小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熱情。

6、讓學生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學生。

7、以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發展為核心。

8、讓學生真正成為音樂學習的主體。

9、體現人文學科的共性與音樂教育個性的統一。

10、體現教育創新的時代要求。

三、教學要求:

在唱歌方面要求學生學會正確的演唱姿勢、表情,恰當的情緒,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歌唱。

在基本技能方面,陸續瞭解一拍X、半拍X、一拍半X.

等音符的形狀,長短,並能讀出他們的長度。

在動的方面,讓學生積極參與,發揮自己的創新意識。

在欣賞方面,讓學生多欣賞一些百益歌曲,瞭解打擊樂器以及他們的音色,能初步瞭解音樂形象。

一年級下學期音樂教學計劃3篇2

一、學生情況分析

1、人數男生人,女生人,合計人。

2、學生學習習慣

本年級共有六個教學班,學生是新生,能唱一些簡單的兒童歌曲,並能積極的用動作表現音樂。其中還有一部分同學能運用嘹亮的聲音大膽的表現。

3、學困生學習情況

本年級是新生。

二、本學期教學總要求

本冊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共有十五課,包括唱歌、歌表演、音樂遊戲、聽賞、集體舞表演、音樂戲劇表演、律動表演等教學內容,教材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要求學生學習用圓潤、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並通過歌曲的藝術處理掌握歌曲的基本情感並能大膽的運用動作及情緒表現歌曲,有個性的'完整的表現表演歌曲;讓學生從音樂的角度來做音樂遊戲,養成很好的表現音樂的習慣,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充分發揮創造思維來表現音樂,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性。

三、教學措施

1、以音樂教學新大綱為本,並以減負為前提,緊抓課堂教學質量

2、深鑽教材,集體備課,相互聽課,取長補短,提高教學能力,改進教學方法。

3、運用媒體輔助教學,採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音樂興趣

4、對基礎比較弱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四、研究課題或創新

以邊唱邊跳的形式來表現歌曲,並嘗試可以根據歌曲的情緒不坐在椅子上,站立自由表現。充分體現孩子們活潑的天性,讓孩子們在快樂的課堂氛圍中輕鬆的學習音樂。

五、教學進度安排

一年級下學期音樂教學計劃3篇3

本學期針對學生實際情況,通過實踐,使學生對音樂有一定的學習積極性,掌握基本的樂理知識,以及基本的演唱技巧,能有感情、有表情的進行演唱。

本期的教學任務、要求及重點如下:

一、教學任務

1、表演學習自然呼吸,不聳肩,養成良好習慣,注意咬字、吐子,清晰準確,做到有表情唱歌。

2、唱遊能隨音樂的不同情緒、節奏和節拍的變化,有表情的進行律動,模仿動作和即興表演。

3、聆聽欣賞優秀兒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潑、雄壯、優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樂器。

4、讀譜知識認唱1、2、3、5、6、等幾個音,認識連線、延長記號等,並知道作用。

二、教學要求:

1、突出音樂學科特點,把德育教育與音樂教育相結合。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3、使學生掌握淺顯音樂知識和簡單音樂技能,培養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4、瞭解中外優秀音樂作品,使學生具有初步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 聆聽音樂

四、教學措施

奮鬥目標:

以美育人培養興趣 享受音樂

教學措施:

(一)在音樂課中滲透適當地思想教育,充分利用音樂教育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音樂形象的感染和薰陶,寓教於情感,趣味,娛樂之中,使學生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響。在心靈上受到啟迪。首先通過音樂教育培養兒童具有初步愛祖國的情感。在一年級的新歌及欣賞教材中多次出現《國歌》。

(二)創造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培養兒童學習音樂的興趣。法國大文豪雨果説:“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學,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樂。”低年級的音樂教學是整個音樂教育的基礎。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因材施教,還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高個人音樂素養,讓更多更新穎的教學方法走進課堂,讓四十分鐘更加有聲有色,這樣才能使學生對音樂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1、建立必要的課堂常規

在音樂課上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段琴聲都要讓學生明白是什麼意思,我力求音樂課有別於其他課,從而吸引學生。-例如:一節課的開始採用讓學生聽音樂進課堂的形式,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動作協調能力,一方面也培養了他們感受音樂情緒的能力。師生問好採用唱師生問好歌的形式。音樂課中常有律動教學,律動時站立和坐下都可以用固定的音樂與之相配合。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時,學生用唱歌方式表揚。這樣都會讓學生感受到音樂課的獨特魅力,成為學生對音樂課感興趣的原因之一。

2、運用多媒體,視聽結合激發學生興趣

如在教學《感受音的強弱》一環節時,可設計如下:多媒體出示一輛紅色小汽車從公路一端開過來,經過弱中強標牌時分別按一下喇叭,讓學生感受強弱的對比,經過三次不同體驗後,點按實踐按鈕,根據畫面中不同樂器的演奏,讓學生作出正確的判斷。這樣把抽象枯燥的樂理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小常識,創造出了優美的音樂氛圍。使學生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愉快而積極地獲取知識,趣味盎然。

3、啟發學生表現美,激發唱歌興趣唱歌的最大目的是給人美的享受。低年級學生理解能力差,如果教師僅用抽象的語言理解歌曲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教師要把音樂同學生的生活、玩耍融為一體,結合他們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和詞語,作形象的比喻和講解,把歌曲中的藝術內涵挖掘出來,激發起學生深厚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將整個身心投入唱歌中去,正確的、創造性的表達出歌曲的感情和藝術美。

4、引導學生歌表演,增強學習興趣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每學一首歌曲,我都根據歌詞內容啟發學生進行律動或表演,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歌曲,記憶歌詞。

在啟發學生表演時,可以這樣做:

(一)啟發學生進行即興表演。

(二)教師根據學生表演編排一套好的動作教給學生。

(三)個別檢查。在個別檢查時,學生常常會被一些漂亮的動作和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室裏會自發的爆發熱烈的掌聲。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加強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注重個性發展,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係

在音樂教學實際中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發展不同個性有機結合,每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應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交流互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