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精華】高一教學教學計劃4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48W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抒寫新的篇章,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教學計劃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教學教學計劃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高一教學教學計劃4篇

高一教學教學計劃 篇1

學科:物理

任教班級:高一(1)高一(2)高一(3)

任教時間:

本計劃制定的依據:

1、學科要求背景分析:

對學校新定位和發展而言,搞好xx二中的高中物理教育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我校是科技教育特色學校,而物理學科本身就是一門科學性很強的自然科學,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打好學生基礎,發展思維,挖掘潛力,培養能力是反映學校特色的一大課題,通過在物理教學中的改革實現學校品牌豎校的目的。高一是學生整個高中階段的第一年,這一年的學習對於學生今後的發展至關重要。

本屆學生仍為高考3+1+X並結合區或市級會考的統考模式。但由於二期課改的需要,考察方式在原基礎上比以往更注重學生平時的學習經歷考察,在學習內容上將更注重應用和拓展以及能力的培養。

高中階段的目標為:

高中階段的目標在認知領域方面規定"學習比較全面的物理基礎知識及其應用,從物理學與科學技術,人類社會發展的關係這一角度認識物理學的作用"。對人文因素教育提出明確要求。

在操作領域方面提出"培養學生觀察,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初步學會科學地研究物理問題,尋找物理規律的方法"。對能力培養和科學方法教育規定具體要求。

在情意領域方面規定"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志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克服困難,團結協作,勇於探索,積極進取的精神"。"結合物理教學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結合二期課改又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

(1)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科學技術發展過程的瞭解,從物質結構和運動形式的多樣性,空間和時間對物質和運動的相關性,微觀現象的不連續性,波粒二象性等不同角度,形成對物質結構和物質運動較完整,較深入的認識,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通過對科學發展歷程的逐步瞭解,能夠鑑別科學與偽科學,初步樹立宣傳科學,捍衞科學的責任感;領悟到懷疑,求真,批判,探究,實踐,創新是科學精神的基本要素;理解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一;較全面地認識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關係。

通過合作學習活動,養成謙虛,踏實,認真的學風,做到勤學,好問,多思,既具有較強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能獨立進行自主學習,又善於協調,組織人際交流,與他人合作。

(2)知識與技能

通過較系統的主動學習,比較深人地理解物理概念,比較全面地掌握和應用物理規律,具備探究一般物理問題的各項技能。

通過較嚴格的實驗訓練,能夠根據實驗目的,熟練地選擇,使用基本測量儀器和實驗裝置,合理安排實驗步驟,規範,熟練地組裝和調試設備,正確完成實驗操作,並能排除簡單的實驗故障。

通過了解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正確認識物理學在人類文明進步和現代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較全面地理解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關係。

通過信息技術與物理學的整合,能夠從多種渠道收集,處理,應用有關物理的各類信息;能夠運用各種形式準確地表達與物理內容有關的科學見解;能夠主動地與他人開展交流。

(3)過程能力與方法

通過有效的思維訓練,能夠適當運用分類,比較,分析,綜合,推理,判斷等形式邏輯的思維方法,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規律,尋求解決物理問題的正確途徑。

通過實驗活動,能夠根據實驗目的,設計正確的實驗方案,完成較複雜的觀察,測量,驗證和探究等實驗任務;會寫完整的實驗報告;能夠評價實驗過程,並能提出改進方案。

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能主動提出適合探究的問題,設計探究方案,實施探究計劃。自覺地把事實和證據作為探究的基礎;能根據實際情況修正探究計劃,並完整表達探究結果。

通過總結與反思,具備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的能力,能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進行閲讀,傾聽,書寫,思維和論述等活動。在信息化的環境中能熟練地從廣泛的渠道選擇,加工和利用信息。

在下對本學期的教學要求是: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對有基礎,各科發展均衡(尤其是語數英三門中學階段的主科),對物理興趣濃厚且有志在這方面有所發展的同學提優,對存在一定困難的學生補差。

2、所教班級及學生現狀分析:

由於是剛接手的新一屆高一所以對每個學生的具體現狀還不是很清楚。但是三個班級的中考物理平均分與區平均分差不多,所以可見學生的初中物理畢業水平應在區裏處於中游。而兩級分化也較嚴重,從中考分數來看,有個別學生物理成績是低分。而有學科特長的優秀學生也要去發掘,所以開學需要花一定的精力去了解學生。

3、其他依據:

有器材較齊全的實驗室,可以做好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每個班級都有計算機和投影儀,可以結合多媒體課件和影視資料教學。

計劃應達到的目標和力爭達到的目標:

力爭在區統考中超區平均分3分以上。

具體實施計劃

教材種類:上教版:《高級中學課本——物理(試用本)一年級》

本學期各章節的教學要求如下:

第二章氣體

目標與要求:

知道氣體的狀態和狀態參量,

理解氣體壓強的測量計算。

學會研究在體積不變時,一定質量氣體的壓強跟温度關係實驗中的有關技能,學會根據實驗數據描繪出p—T圖象。

理解熱力學温標,知道絕對零度。

理解查理定律。知道p—T圖象。

理解蓋·呂薩克定律。知道V—T圖象。

理解玻意耳定律。知道p—v圖像。

學會根據一定質量的氣體在等温條件下,它的壓強和相應的體積值,描繪出p—l/v圖象,驗證玻意耳定律。

知道分子運動論的基本要點。

理解布朗運動。

知道分於的動能和分子的勢能。

知道物體的內能。

理解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

第三章直線運動

目標與要求:

知道時間與時刻的區別。

知道打點計時器的構造,會使用打點計時器。

知道質點。

理解位移和路程的區別,知道向量和純量。

理解勻速直線運動。

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和速率的區別。

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

知道瞬時速度。

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圖像和位移圖像。

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

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

知道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圖像的物理意義。

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

會用打點計時器測定運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

知道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

理解自由落體運動。

知道重力加速度。

第四章力的合成和分解

目標與要求:

理解力的概念。

會用圖示法表示力。

理解重力。

理解彈力產生的條件和彈力的方向。

常識性瞭解靜摩擦力和最大靜摩擦力。

理解滑動摩擦力,理解動摩擦因數。

知道物體受力情況分析。

知道共點力。

理解合力和力的合成。

會用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合力。

理解分力和力的分解。

會用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分力。

理解共點力作用力下物體平衡的條件。

第五章牛頓運動定律

1、目標:

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及其科學推理方法的意義。

理解牛頓第—定律,理解慣性。

知道力是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掌握牛頓第二定律。

理解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

知道牛頓定律的適用範圍和侷限性。

理解牛頓第三定律

2、要求:

學習牛頓第一定律要求:

1、瞭解力和運動的關係的研究歷程和理論基礎;

2、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及意義;

3、理解慣性,並能解釋一些慣性現象。

學習牛頓第二定律要求:

1、認識力是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原因,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

2、明確加速度跟力和質量的定量關係,掌握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和意義以及它的表達式;

3、能靈活的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這類問題只限於物體所受合力和物體質量是不變的,並不要涉及以摩擦力作為動力的問題;

4、知道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範圍,瞭解它的侷限性。

牛頓第三定律要求學生:

1、經一步明確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2、理解牛頓第三定律的確切含義,能用它來分析一些簡單的物理現象,但不要求把牛頓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聯繫起來解決連接物體間有關力跟運動狀態關係的問題;

3、能區別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本章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正確理解牛頓第一,第二定律,難點是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

第六章功和能

1、目標:

理解功的概念。

知道功是能的轉化的量度。

理解功率的概念。

理解動能的概念。

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

常識性瞭解彈性勢能。

理解機械能。

理解機械能的轉化和守恆定律。

知道能量守恆定律及其重要意義

2、要求:

對功的概念的理解,要求充分明瞭功的意義和做功的兩個不可缺少的因素,能判斷力是否對物體做功,知道正功和負功的意義和表述的方法,能夠應用功的一般公式進行計算。

對功率概念,要求學生理解它的意義,並會應用公式進行有關計算。對瞬時功率只要求知道它和平均功率的區別。

對動能概念,要求學生理解它的含義,並能應用公式進行計算。

對重力勢能概念,要求學生理解它的含義,並能應用公式進行計算。對重力勢能量物體系統所共有的,重力做功跟路徑無關等內容不作要求。

對彈性勢能,只要求學生知道初步概念和它屬於勢能範疇,不要求有定量的認識。

理解機械能概念,只要求學生明瞭它是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的總稱,是機械運動的量度。

理解機械能守恆定律,要求學生通過實例,認識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況下,物體的動能和重力勢能可以相互轉化,並且它們的總和是守恆的。

要求學生通過全章的學習,瞭解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知道能量守恆定律及其重要意義。

本章的教學重點是動能和重力勢能概念以及機械能守恆定律。本章難點是使學生懂得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

第七章週期運動

1、目標:

知道週期運動的特點。知道週期。

理解勻速圓周運動。理解勻速圓周運動的週期。

理解勻速圓周運動的線速度,理解線速度和週期的關係。

理解勻速圓周運動的角速度。理解線速度和角速度的關係。

理解線速度,角速度和週期之間的關係。

理解向心力。理解向心加速度。

理解萬有引力定律。

常識性瞭解人造地球衞星。

常識性瞭解第一宇宙速度。

知道機械振動。

知道簡諧振動的產生條件和特徵。

知道振動的振幅。理解振動的週期和頻率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常識性瞭解振動圖象。

知道單擺作簡諧振動的條件。

知道單擺振動的規律和理解單擺的週期公式。

會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

知道振動過程中能量的`轉化。

知道固有振動。知道受迫振動。

2、要求:

本章教材共分四部分講述。第一部分講述週期運動,要求學生了解週期運動的一般特點和週期性的意義。第二,第三和第四部分作為週期運動的典型例子,分別講述勻速圓周運動,行星的運動和振動,要求學生除了解這幾種週期運動的共性外,還應分別理解這幾種週期運動的個性,包括理解這幾種運動的特點,規律,並學會分析這幾種變加速運動中物體的受力情況。

本章教學重點是勻速圓周運動,萬有引力定律和單擺的振動。教學的難點是圓周運動中向心力的作用及其來源分析和簡諧振動中回覆力的特點,這兩個知識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有較高要求。

本章還要求學生學會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技能,知道在什麼條件下,單擺的振動可看成是簡諧振動。

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安排:略

高一教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在學校和年級的指導下,認真貫徹新課程改革的精神,積極落實學校教學計劃。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學科素養,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獲得充分的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工作目標

1、教學內容:完成化學《必修1》

2、學生情感與態度:對化學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掌握學習化學的一般方法

3、學生能力:具備一定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探究能力、計算能力

4、完成學校規定的學年度教學任務,在大型考試中,獲得理想的優秀率、及格率

三、具體措施

1、深入學習新課改,努力實現“兩個轉變”

繼續學習新課改,研究新課標,深入領會新課改的精神,把握住其精髓,並將理論聯繫實際,在教學實踐中積極貫徹新課改的精神。實現老師的教學方式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變居高臨下為平等合作,變填鴨式為啟發式,變唱獨角戲為共同參與,變重結果為重過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構建鮮活、和諧、高效課堂。

2、認真落實常規,規範教學行為

嚴格落實“備、教、批、改、輔”等教學各環節。做到備課充分,合理控制教學深廣度,循序漸進;上課富有激情,多采用啟發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精神;及時佈置適量、有針對性的作業,一般一星期2-3次,一月組織1-2次化學檢測,落實好作業批改和講解;耐心輔導,注重全體和個體相結合,培優扶困。

3、科學指導學法,培養自學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必須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為此,我們要做好學法指導。利用年級廣播對學生進行學法講座,同時我們老師也要在平時教學中,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和一些技巧,方法如:比較法、聯想法、歸納法、演繹法等,技巧如:差量法、十字交叉法等。

4、加強實驗教學,突出學科特點

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我們探索化學世界有效途徑,充分利用化學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探究,順利掌握相關知識。為了彌補直接做實驗的一些缺點,有些實驗可以通過播放實驗視頻來教學,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同時組織學生走進實驗室,動手做一些常規的實驗。

5、開展聽課評課,營造研討氛圍

認真落實學校有關教學要求,積極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努力營造辦公室的研討氛圍,做到相互學習、相互探討、相互交流。做到集體備課有中心發言人,有主題,充分發揮個人和集體的力量,做到統一教案、練習、進度。

四、教學進度(略)

高一教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和要求

認真貫徹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有關新課程改革的精神,高一化學教學計劃。以學生髮展為本,使學生在獲得作為一個現代公民所必須的基本化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獲得充分的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終身受益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新課程下的化學高考做準備。

二、具體工作和措施

1、認真學習新課標,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加強教師教育教學的理論學習,研究新課標,組織切實有效的學習討論活動,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支撐深化教育改革,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2、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教師要以新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牢固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努力建立互動的師生關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主,提倡研究性學習、發現性學習、參與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以實現學生學習方式多樣化地轉變,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改變教師的備課方式,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

例題的選擇,習題的配備與要求,可根據每個班級學生的實際,靈活處理。

4、發揮備課組的集體作用

集體備課,集體討論,補充完善。同時,根據各班的具體情況,適當進行調整,以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標準,讓學生學會並且掌握,教案應體現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並及時反思、歸納總結修改。備課組要做到資源共享。作業在完成課本上的習題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完成補充習題。

三、高中化學新課程的實施與操作

新課程強調化學教學是化學活動的教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備課的有效目標必須既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又強調師生雙邊、多邊活動的過程。設置問題應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到深,儘量讓問題處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

突出促進學生、教師的發展,體現學科特點、教師特色,備課思路過程要有特色。

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心理狀態、接受能力、興趣愛好和個性差異,注重師生情感互動,讓學生有一個寬鬆愉快的學習環境,為提高學習效率打下感情基礎。

樹立“團隊”精神,注重發揮集體力量,提高備課的質量和效率,並及時在課後記下教學隨筆,進行教學反思,並大力提倡“集體備課”方式,工作計劃《高一化學教學計劃》。

2、授課要求

(1)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重視新知識的引入

(2)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樹立化學課堂教學是化學活動的教學的觀念。

(3)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

(4)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重視培養學生應用化學的意識和能力。

(5)新課程理念下的新授課應重視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創造精神。

3、作業佈置與批改

作業是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各種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記錄學生成長和評價反饋的重要手段。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適量性(2)層次性(3)針對性(4)實踐性(5)探索性

課外輔導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的輔助手段之一。形式可以有一般輔導、個別輔導、學生互相輔導。各班成立課外活動小組、興趣小組、競賽輔導小組等。

5、測驗評價

必要的測驗檢查是檢測教學效果、激勵學生學習的一個有效方法。各專題及時過關考試,認真對待。

高一教學教學計劃 篇4

一、基本情況分析:

⒈ 學生情況分析:學生剛剛進入高中,對於物理的學習還停留在初中的認識水平。考試題的思維量不大,能力要求也不很高,很多學生因為物理好學,從而輕視物理的學習。

⒉ 教材分析:我們使用的是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是按照新課標的標準編寫的教材,教材突出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及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模式,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對學生的自學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等都有了較高的要求。另外,必修一的學習內容是運動學和靜力學,是整個物理學的基礎。這一部分的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分析物理情景和物理過程的能力,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自然唯物主義人生觀的培養都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教學目的及任務:

1、認真學習《高中物理教學大綱》,深刻領會大綱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基本出發點,使每一個學生在高中階段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和進步,是每一個教師的基本職責,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學的基本前提。

2、認真鑽研教材內容,深刻體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注意研究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習方法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要依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和科學選擇教學方法。特別注意在高一學習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切忌要求過高、死記硬揹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基本能力。要逐步地糾正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中的不良學習習慣和思維方法。

3、對高一學生來講,物理課程無論從知識內容還是從研究方法方面相對於初中的學習要求都有明顯的提高,因而在學習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要經過一個從初中階段到高中階段轉變的適應過程,作為教師要耐心地幫助學生完成這個適應過程。首先要積極培養和保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其次要注意聯繫實際,為學生搭建物理思維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識與能力的階段性,不要急於求成,對課堂例題和習題要精心選擇,不要求全、求難、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時要強調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強調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和應用,這是能力培養的基礎。

4、加強教研研究,提高課堂效率。要把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使學生科學地認識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形成科學世界觀。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

⒌ 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採用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的參入意識,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我要學”。

⒍ 重視實驗,重視實驗能力培養。實驗探究的過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能再現知識的發現過程,對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方式的培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採取的措施:

1、摸清學生情況,便於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組織,完成教學任務。

2、抓好課堂效率。上課力求高效,精講精練,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化的提高學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成績。

3、抓好課前預習及課後及時鞏固。落實每個人的作業。單元複習和測試落實到個人,完善課前檢查和試卷的單獨評講。

4、做好訓練,增強學生的應試能力。

5、加強實驗教學,能做的實驗一定要做,能分組實驗要分組實驗,演示實驗一定要演示,要認真組織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