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2021小學閲讀教學計劃(精選5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49W

光陰如水,我們又有了新的學習內容,這也意味着,又要準備開始寫教學計劃了。相信寫教學計劃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事情,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1小學閲讀教學計劃(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小學閲讀教學計劃(精選5篇)

小學閲讀教學計劃1

“閲讀教學”的總體目標是“加大閲讀量,開拓閲讀面,激發閲讀情,降低理解度,提高閲讀質”。

一、具體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意識和能力。在閲讀時間、形式、速度、方法、內容諸方面都能有較大的突破;

2、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在閲讀中不僅要“讀進去”,還要“吐出來”,更要“説開去”。採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獲得多種信息,獲得獨特體驗,在交流中張揚學生的閲讀潛能、語言表達力。

3、培養學生的智力水平。在語言得到豐富積累的同時,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高思維水平,提高各學科的學習水平。

4、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尤其是要注意到拓寬學生對於自然科學知識面,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認識論和世界觀。

5、把“閲讀教學”作為提高教師教學素質的重要手段。教師藉助閲讀手段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最好夥伴,最佳啟迪者和組織者。

6、“作文”和“閲讀”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彼此成為深化優化課改實驗的最佳支撐和組合。

二、閲讀教學的管理

抓好閲讀教學的管理。具體地組織好閲讀教學,定期不定期的開展閲讀競賽活動。

發動學生帶來閲讀資料。組織好閲讀小組,對閲讀資料進行分類刪選,註明閲讀字數,閲讀時間、提出閲讀任務, 做好“學生閲讀情況記錄”。

三、學生在閲讀中要做到:

1、為自己指定一份“本學期閲讀計劃”(可在家長和老師幫助指導下完成制定任務。)

2、給集體提供閲讀資料 ,可以提出一到兩個閲讀題目。做到共享閲讀資料。

3、積極參與學校、班級的閲讀主題交流、閲讀質量測試等各項活動。

四、閲讀要求

關於閲讀速度:提倡朗讀,每分鐘不少於50至60字。

關於閲讀內容:閲讀淺近的文學語言類讀物,如童話、兒歌、寓言、故事;要閲讀一些數學讀物;自然、社會科學類讀物(如:《十萬個為什麼》低幼版,和有關的圖文讀物。),也可以選讀一些適合學生的“有聲讀物”。

提倡星期一、三、五為課內閲讀,二、四為課外閲讀。

在25分鐘的閲讀時間裏,文學類,自然社會學科類各佔五分之三、五分之二。

關於閲讀組織形式:組織好四人閲讀小組,小組內閲讀層次互補。每個小組裏要選定組長,負責領導監督管理本小組的閲讀進程。

關於閲讀測試:每學期進行兩次。按《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進行測試。原則上要做到“量大難度低”。讓學生學會和適應快速閲讀。閲讀資料可向全體學生徵集,閲讀題目也可以由學生提出。以增強學生參與閲讀測試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小學閲讀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我校羣文閲讀課題研究三年以來,以實施語文新課程標準為目的,通過對學生課內外閲讀的指導和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激發學生課外閲讀興趣和閲讀能力,為今後學生學好語文用好語文以及學好其他各門學科打下堅實基礎,促進學生今後的長足發展,同時更為重要的是教給學生一種有用的學習方法,砥礪學生的一種人生態度,使其熱愛學習,熱愛生活,樂善好施,幫助他人!

二、學情分析

羣文閲讀作為一門新興課程,要在一節課的時間學習多篇文章,對於我們閲讀水平不高的學生來説,需要不懈努力。但在三年多的研究與探索中,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通過全體參研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羣文閲讀教學具備了一定的特色,師生得到了較好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教育教學成果,逐步步入良性發展軌道,本學期在縣級課題結題的基礎上,我校羣文閲讀研究課題上升為市級課題,按更高的相關要求進行進一步的教學研究。

三、閲讀目的

1、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掌握終身受益的閲讀方法。

2、重視語文教學的實踐性、綜合性和開放性,強調課內與課外的有機結合。

3、通過教學研究,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四、閲讀方法指導

1、在羣文閲讀中學會快速閲讀的策略。

羣文閲讀教學,學生一節課要閲讀多篇文章,用得比較多的是默讀和略讀、瀏覽、跳讀。這也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閲讀方式,我們要有意識地滲透這些快速閲讀的策略。

2、在羣文閲讀中學會整合信息的策略。羣文閲讀教學,不必拘泥於單篇文章閲讀時的字詞理解,應側重在大量閲讀中提取信息,綜合思考,我們要有意識地滲透整合信息的閲讀策略,培養學生比較、綜合、概括、歸納等閲讀能力。

3、在羣文閲讀中學會質疑討論的策略。羣文閲讀教學,不同體裁、不同表達形式、不同語言風格、不同作者的文章,給學生帶來了豐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間,也給學生帶來了許多疑惑,難以全面理解,需要在交流討論中釐清。在羣文閲讀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滲透質疑討論的閲讀策略,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問題、和同學進行討論。

小學閲讀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為了深化“書香校園”活動的開展,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高品味,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培養學生想讀書、愛讀書、會讀書的良好習慣和能力,本着吸收中華文明之精華,同時起到發展學生智力、陶治情操的目的,根據小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制定“閲讀課”閲讀計劃。此計劃作為學校閲讀教學活動的延伸與補充,促進學生更好地參與閲讀實踐活動,提高閲讀能力與水平。

二、活動目標:

1、激發孩子的閲讀興趣,讓孩子喜歡讀書,和書成為好朋友,讓書成為學生的終身伴侶。

2、通過引導學生誦讀經典美文,積累優秀詩文,有了較豐富的生活積累之後,形成良好的語感。

3、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豐富精神世界,提高綜合語文素養。

4、讓學生在積累知識的同時,提高寫作能力。

三、讀書內容

1、新課標指定要求背誦的部分古詩詞。

2、教師根據教學及學生實際情況推介一些文章或書籍。

3、“朝陽讀書”中的書籍。

四、指導措施:

1、採用閲讀指導課、讀物推薦課、閲讀研討課、閲讀欣賞課、讀書彙報課等多種課型進行閲讀指導訓練,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閲讀能力。

2、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適當地選擇和運籌:朗讀、默讀;精讀、略讀、速讀;範讀、試讀、復讀;單讀、齊讀;分組讀、分角色讀、接力讀;研讀、賞讀……等讀書的方式。

3、保證學生有時間讀書,利用好每週的閲讀課以及每天中午的“午練”時間,確保學生每天閲讀時間平均不少於半小時。

4、傳授有效讀書方法,指導學生學會閲讀,教給學生簡單的讀書方法,指導列出自讀提綱。如:(1)看見了題目你想到些什麼?(2)讀後你知道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3)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要求學生做到眼到、心到。

另外,強化“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方法:(1)圈點勾畫;(2)做批註;(3)寫讀書筆記。

5、與學生一起讀書,及時交流讀書心得。

6、在讀書期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優秀讀後感評選、精彩片段朗誦比賽等,以激發興趣,鞏固成果。

7、有計劃、分層次安排作好讀書筆記。

低年級:

必背詩詞——《詠鵝》《靜夜思》《憫農(一)》《憫農(二)》《春曉》《村居》《所見》《小池》《風》《古朗月行》《尋隱者不遇》《梅花》《回鄉偶書》《贈汪倫》《賦得古原草送別》《敕勒歌》《望廬山瀑布》《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清明》《鹿柴》《詠柳》《登鸛雀樓》《秋浦歌》《江南》《池上》《早發白帝城》《元日》《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孃家花滿蹊)》

課外閲讀篇目——注音童話故事、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伊索寓言、中國現當代童話等。

1、《鵝媽媽的故事》[法國]萊曼·弗蘭克·鮑姆/著

2、《木偶奇遇記》[意大利]科羅狄/著

3、《小熊温尼·普》[英國]A。A。米爾恩/著

4、《人人都叫我搗蛋鬼》[奧地利]涅斯特林格/著

5、《精靈鼠小弟》[美國]E·B·懷特/著

6、《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英國]羅爾德·達爾/著

7、《笨狼的故事》湯素蘭/著

8、《笨笨豬》楊紅櫻/著

9、《小豬唏哩呼嚕》孫幼軍/著

10、《小企鵝心靈成長故事》明天出版社

中年級:

必背詩詞——《小兒垂釣(蓬頭稚子)》《舟夜書所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望天門山》《春日》《遊子吟》《宿建德江》《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逢雪宿芙蓉上主人》《江上漁者》《飲湖上初晴後雨》《題西林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滁州西澗》《山行》《獨坐敬亭山》《憶江南》《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秋夕》《望洞庭》《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遊園不值》《漁歌子》《絕句(遲日江山麗)》《楓橋夜泊》

課外閲讀篇目——《愛的教育》、《童年》、《200個名人的童年故事》、《成語故事》等

1、《長襪子皮皮》[瑞典]林格倫/著

2、《吹小號的天鵝》[美國]E·B·懷特/著

3、《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德國]於爾克·舒比格/著

4、《愛的教育》[意大利]亞米契斯/著

5、《鼴鼠的月亮河》王一梅/著

6、《嘭嘭嘭》童喜喜/著

7、《我要做好孩子》黃蓓佳/著

8、《烏丟丟的奇遇》金波/著

9、《我的媽媽是精靈》陳丹燕/著

10、《麻雀不唱》常新港/著

高年級:

必背詩詞——《芙蓉樓送辛漸》《別董大》《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江雪》《塞下曲》《浪淘沙》《商山早行》《樂遊原》《峯》《書湖陰先生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夏日絕句》《題臨安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已亥雜詩》《墨梅》《竹石》《石灰吟》《泊船瓜洲》《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長歌行》《七步詩》《出塞》《示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涼州詞》《竹枝詞》《烏衣巷》《贈花卿》《江南逢李龜年》《朝天子詠喇叭》《寒食》《從軍行》

課外閲讀篇目——《海底兩萬裏》《魯賓孫漂流記》《紅巖》青少版《西遊記》《水滸傳》

1、《夏洛的網》[美國]E·B·懷特/著

2、《帥狗杜明尼克》[美國]威廉·史代格/著

3、《西頓動物文學經典》[加拿大]厄尼斯特·湯·西頓/著

4、《小河男孩》[英國]蒂姆·鮑勒/著

5、《小王子》[法國]安·德·聖—埃克絮佩利/著

6、《米歐,我的米歐》[瑞典]林格倫/著

7、《屋頂上的小孩》[美國]奧黛莉·克倫畢斯/著

8、《城南舊事》林海音/著

9、《青銅葵花》曹文軒/著

10、《草房子》曹文軒/著

二、經典繪本推薦閲讀書目

1、《可愛的鼠小弟》系列[日]中江嘉男/著

2、《快樂的泰迪熊》系列[英]艾莉森·塞奇/著

3、《提姆與莎蘭》系列[日]芭蕉綠/著

4、《艾特熊與賽娜鼠》系列[比利時]嘉貝麗·文生/著

5、《爺爺一定有辦法》系列(加)菲比。吉爾曼/著

6、《大衞·麥基親子幽默繪本》系列(英)大衞·麥基/著

7、《莎娜的繪本》系列(日)成日雅子/著

8、《美國學生課外閲讀叢書》系列(美)馬西亞。布朗/著

9、《花格子大象艾瑪》系列(英)大衞·麥基/著

10、《書本里的螞蟻》王一梅/著

11、《你真好》(日)宮西達也/著

12、《猜猜我有多愛你》(英)山姆。麥克佈雷尼/著

13、《鱷魚怕怕,牙醫怕怕》(日)五味太郎/著

14、《愛心樹》[美]謝爾·希爾弗斯坦/著

15、《逃家小兔》(美)布朗/著

16、《閣樓上的光》[美]謝爾·希爾弗斯坦/著

17、《再見了,艾瑪奶奶》(日)AtsukoOtsuka/著

18、《你看起來很好吃》(日)宮西達也/著

19、《蚯蚓的日記》(美)克羅寧/著

20、《小皮斯凱的第一個朋友》(日)二木真希子/著

21、《失落的'一角》[美國]謝爾·希爾弗斯坦/著

學習態度:

1、能根據自己的閲讀疑難上網查詢有關資料,並進行保存。

2、能獨立地或與同學合作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資源進行整理、歸納。

3、願意與其他學習夥伴相互交流讀書心得。

閲讀交流:

1、能提出自己的閲讀疑難。

2、依文本在討論學習重點問題時,能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3、願意與教師交流學習上的問題。

4。對教師的反饋能及時進行再反饋。

資源利用:

1、能作一些學習紀錄,並與同學做交流。

2、能有效的利用各種學習資源。

拓展延伸:

1、能將閲讀所得整理成文字。

2、能積極參加各種讀書活動。

小學閲讀教學計劃4

小學閲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它是培養學生感悟語言,領會文章思想,培養學生閲讀能力的重要環節。培養閲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閲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

《新課程標準》對朗讀的要求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其中的有感情絕非是老師或學生完全個性的釋放以進行二度創作,而是在理性地深入瞭解課本內容後,儘可能地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還原文章的本色,通過正確處理停頓、語調、語氣,再現文本內容。從過去和現在的閲讀教學來看,小學語文閲讀教學仍過於古板和落後,比如:課堂上,一段感人至深的話語,經由學生口中道來,平淡無奇,甚而有念讀、唱讀之勢,老師可能原有的一腔激情,頓遭瓢潑冰雨……針對這種語文教學的弊端,我想就此談談自己對小學語文閲讀教學的看法:

1、 突出學生在閲讀中的主體地位

在閲讀教學中,基本的對話就是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但是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人,而不是我們教師。教師必須強調學生閲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閲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閲讀、自己會閲讀。所以要從各方面來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必須要形成發展學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為創造性活動從本質上講就是與眾不同,有創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須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發揮。所以在閲讀教學中師生間應當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係,確立學生閲讀的主體地位。

2、重視朗讀在閲讀教學中的作用

從“讀書百遍,其意自現”這一句話便可知我國古代的教學方法對誦背十分強調,但在我們的眼中這似乎十分落伍,實際上古人這樣做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只有讀熟了課本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在過去和當前的教學中,閲讀教學往往是教師事先設計好問題,學生被動回答的過程。學生自己想的東西很少。這就使學習陷入被動,不能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

語文教學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小學低年級學生閲讀時注意力穩定性大多較差,而大聲朗讀能使他們保持注意力的穩定,有利於對課文內容的思維、理解和記憶。朗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兩種。無論哪種表達,都要求做到用詞準確、生動,語句通順、連貫,句式靈活、多樣,內容具體、清楚等。

另外,通過朗讀課文,學生可以積累語言材料,把握各種句式,學到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將會促進説話、作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講授新課文之前,都要充學生很好地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分準備與之相適應的意境,使學生在各種特定的環境中反覆讀課文,既是一種欣賞,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3、注重激發學生的閲讀思維

從閲讀心理看,閲讀是期待產生,期待實現,同時產生新的期待這樣一個不斷推進的心理矛盾運動過程。學生在閲讀過程中,從接受到讀物的第一個信息時,他的閲讀思維活動就啟動了。他要對這個信息進行詢問、作出猜測、產生期待。正是這種詢問、猜測、期待,成為閲讀活動得以自主、自由進行的內驅力。教師有熱情,學生才會被感動。閲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的煽情能激發學生的閲讀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慾望,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讓他們帶頭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同時,教師在閲讀教學中要倍加珍視和把握學生情感活動的脈搏,使其隨着閲讀過程的推進得到強化。

小學生還處於兒童時期,其感情總是處於運動的狀態,他們在感受課文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開始轉向課文本身的語言,老師應從學生的面部表情、朗讀的聲調、發言的措辭,敏鋭地覺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學生心頭湧動。教師要適時牽住學生的情感紐帶,引導他們去感受、去體驗,學生情感的波紋必然會漸漸地湧動起來。如教學《月光曲》中描寫《月光曲》的內容時,通過圖片、音樂引導學生進入《月光曲》的意境,從而進行感悟、欣賞,再從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走進茅屋彈奏——即興創作的情感變化中找出貝多芬創作的靈感和激情,使學生用整個心靈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馳而神往,激起孩子極大的興趣,撥動他們的心絃。

4、 着力培養學生的閲讀思考能力

由於小學生的知識水平、個性心理品質和獲得信息的多少,取決於他們認識水平的深淺程度,也決定了他們質疑問難的水平。如果不加以引導,學生的提問往往會停留在字、詞、句、段和文章的表面情節上,得不到深入,起不到加深理解培養思維能力、擴大知識面的作用,所以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捕捉質疑點,把問題問到“點子”上,這個“點子”就是課文的重點、難點、知識點和語言文字的訓練點等。同時還要教會學生質疑的方法和途徑。

一是從課題入手,抓住題眼發問。如:《草船借箭》可以抓住“借”字發問,為什麼用“借”而不用“騙”。

二是抓住矛盾,把課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來。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中“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奶奶,雙手拄着枴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可抓住“焦急”和“耐心”提問,這兩個詞用在一起是不是矛盾的?為什麼?

三是比較優劣,對教材的重點字詞或重點句,通過比較認識為什麼要這樣寫而不那樣寫,為什麼要用這個字詞而不用那個字詞。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中,“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在這可提問為什麼用“抽”字而不用“生”或“長”字?"

5、 努力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合理的提出閲讀要求,引導學生閲讀課文,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過淺容易導致孩子浮躁。因此,在教學中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方針。一年級上閲讀課文時,只要求孩子藉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説出一句話的意思,就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二年級時,要求學生不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而且要準確地讀斷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話較準確地理解一句話的含義。三年級時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把各句聯繫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繫,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正是這樣一步一個台階,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讀懂,以至理解全篇內容。為了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採用以下方法:

第一,創設情境,誘發孩子高漲的朗讀熱情 。陶行知先生説過“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 教學過程是一個認知的過程,而認知過程中必須有良好情感的參與。我們説:沒有情境的教學如同一杯清淡的白開水,學生是品不出味兒來的。因此,在朗讀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情境,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進行朗讀,這樣學生才會入情入境,讀出味來。

第二,巧用示範,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可以老師示範,讓學生聽,也可以請朗讀能力強的學生讀,讓其他學生模仿。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語感還沒有成熟,而且模仿能力很強。教師激情的朗讀是引導孩子們進入語文情感世界的一條捷徑。怎麼用示範?一是老師示範在難點上,在關鍵處,在美文中;二是儘量讓學生來示範,老師“示範”多了,就會喧賓奪主,佔據課堂寶貴的時間。正如於永正老師説的:指導低年級孩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倘若老師只是從道理上講應懷着什麼感情讀,哪個字讀重音,哪裏應該讀得快,哪裏應該讀得慢……是不夠的,而且,“強加”的東西只能是“外在”的。俗話説:説十遍不如做一遍。教師範讀一下要現實的多,有效的多。

第三,多形式練,促進孩子感情朗讀的快速成長 。新課標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朗讀教學更是如此,要想學生都能有感情的朗讀,多練習,多種形式的讀是關鍵。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學生的朗讀水平才能得到不斷的提高。在教學中,應由教師的指令性轉為學生的選擇性,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進行多種形式感情朗讀,如比賽讀、分角色讀、邊演邊讀、配樂讀、師生共讀、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等,使每一個學生想讀、能讀、愛讀,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學生主體了,積極性也就高了。

第四,互動評讀,提升孩子感情朗讀的能力。我們知道:“一千個讀者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由於學生個體的差異,在讀時,採用評讀,學生可以互相幫助、互相啟發,讓每個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已的潛能,快樂地學習,提高孩子的朗讀能力。例如:課堂上,我努力使學生成為課堂的學習主人,常鼓勵學生互相評,互相合作,常對讀不好的孩子説:別人的點評就是對你的最大幫助。讀不好沒關係,老師和同學會幫助你,所以,你要勇敢的站起來。聽老師這麼一説,一部分原來膽怯的孩子勇敢了,有信心了。學生讀完後,我經常組織學生進行評讀,如“你覺得他讀得怎麼樣?”“哪裏讀得好?你能像他那樣讀嗎?”“哪裏讀得還不夠,你能讀得比他更好嗎?“誰也想來展示一下?”……實踐下來發現,評讀,使大部分學生得到了發展,課堂上學生用聲情並茂的朗讀來傾注自己的體會,雖然讀法有別,各具特色,但都進入了境界。這正如第斯多惠説的: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6、儘量提倡課內海量閲讀

“課內海量閲讀”顧名思義,就是在課堂40分鐘之內進行的“海量閲讀”。但“海量閲讀”的教學目標不是以一節課、一篇文章設定,而是以一本書、一個年齡段為單位設定目標。如果我們能真正做到“海量閲讀”,那我們的閲讀教學就可以到達一個新的境界。我們可以把小學六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一年級在“海量閲讀”中識字;

第二階段:二、三年級主要在“海量閲讀”中誦讀、積累;

第三階段:四、五、六年級則“海量閲讀經典”。

一年級“海量閲讀”中識字。一年級新生入學第一天就自己讀書!為此,我們開一個可以給不會拼音的一年級新生編一本他們能夠“自學”的小冊子———《讀兒歌識漢字》。這本小冊子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學生最熟悉的兒歌。如《上學校》:“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説: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我要上學校,天天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兒歌的後面,附上要認的字詞:“功勞——勞動——太陽——小鳥——為什麼——長大——學校——學習——遲到——書包”,我先帶着學生唱一唱、念一念,之後我就教他們“自學”生字的辦法:念兒歌下面的生字時,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就到兒歌中找。

第二部分有《小書包》、《國旗》、《坐得正》、《寫字姿勢》、《愛護眼睛》等兒歌。這是我結合入學教育選編的內容,孩子們喜歡,我也因此一舉兩得。

第三部分是漢語拼音情境歌,結合漢語拼音的學習,教學生讀熟兒歌,認讀兒歌下面生字的任務由學生自己完成。

中年級:在“海量閲讀”中誦讀、積累。我們把二、三年級歸為中年級段,這一年段的特點是在“海量閲讀”中誦讀、積累。有了一年級的基礎,語文課本學生們來説很簡單。從二年級開始,只消半個月時間就能讀完整本語文書。我的教學方法也很簡單:一是略讀教材,如《小英雄雨來》《獵人海力布》等,學生自己默讀一遍就行了;二是精讀的文章也不去條分縷析,只要求有感情朗讀,學生誦讀的文章越多,朗誦、理解能力越高。到三年級時,不經過預習,只要默讀一遍,或聽一遍錄音,學生就能有感情朗讀。 總之,對培養小學生閲讀能力的教學非常重要,閲讀能力的培養對小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幫助,對豐富小學生的思維內涵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小學時期是培養閲讀能力的黃金時期,小學生能在此期間養成獨立、自主的閲讀習慣,將會對其終身有益。因此,在語文閲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安排學生進行閲讀,多給學生想象的空間,要從多角度啟發學生進行閲讀等都是很有必要的。

小學閲讀教學計劃5

四年級是低年級到高年級的過渡,對學生閲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不僅是這一階段的重點,也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落腳點。眾所周知,任何一個有文化素養的人無不具備較強的閲讀能力,在讀書汲取無盡的營養。作為語文老師,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喜歡讀書、會讀書。回想起我們當學生時,可以發現那些語文成績好的都是愛讀書且讀過大量課外書的同學。因此要想學好語文,最簡單快捷的辦法就是大量閲讀而已——所謂大道至簡。

語文課本只是一個載體或範本,它並不是不可改變的——從近年來變化紛紜的教材改編活動中就可看出;同時,它也不是非學不可的——那麼多國學大師、詩人、作家難道都是從語文課本中一點點才學到的嗎?只要能過河,坐什麼船都不重要,何況過河後連船都要扔掉呢。

現在的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好多文字精當、意境優美的文章,但是相對於當今社會,它的信息量不僅明顯偏小,而且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就如同把孩子放在洗澡盆裏是永遠學不會游泳的。但之所以現在學校以教材為本,聲稱要緊扣教材,最主要的原因無非是為了應試。

看了許多名師的教案、講課,總覺得他們是在用一把把刻刀將課文精雕細刻給學生看,原本很簡單的課文非要分析出其“優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含義”。試想一下我們平時讀書是這樣一個字、一個詞地分析嗎?要找出這個詞的具體含義、那句話代表了什麼?為什麼就要求孩子們非要這樣呢?再看看考試時那些閲讀題的標準答案,有些真是讓人啼笑皆非——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怎麼能要求所有學生讀同一篇文章有同樣的感覺呢?讀書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感知,然後化為自己的血液,其實真正要考試的是孩子對文本的理解能力、感知能力和思維方式,這些能力的培養不是靠老師上課分析課文分析出來的,而是來源於大量的有效閲讀。

在閲讀中學生獲取大量的信息,並在大腦皮層記下一個個“點”,讀得多了,不斷強化,這些“點”慢慢連成線、結成面,理解能力和感知就形成了。陶淵明説的“好讀書不求甚解”,莊子所言的“得意忘言”才是把握了讀書的精髓,而不是老夫子式的字斟句酌、細嚼慢嚥,這樣只能加強學生的畏懼心理。因此我總在想,能不能有一種教學方法,既能較好地應對考試,又能切切實實地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素養,而不是天天陷入題海中,讓他們討厭語文,厭惡讀書。

這個問題直到我讀到山東濰坊的韓興娥老師著的《讓孩子踏上閲讀快車道》一書時,才有如見知已、“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韓老師帶的班兩個星期就可以學完一學期的內容,學生們個個出口成章、知識豐富,沒有負擔沉重的作業,考試成績卻名列前矛,更重要的是她的學生們都對閲讀有着極大的興趣,他們沉浸在書香中,各方面的素質都很優秀。説起來她的祕決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把各種適合孩子閲讀的書籍引進課堂,大量、有效地閲讀。試想一個擁有大量閲讀量的學生會學不好這薄薄一本語文書嗎?這種教學法被稱之為“課內海量閲讀”(參見韓興娥著《讓孩子踏上閲讀快車道》,湖北教育出版社)。

我個人非常贊同韓老師的教學理念,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將這種方法引進到我的語文教學中。首先,試行這種教學方法面臨着這樣的問題:一是本校的語文課時少,每週才六節課,和公立學校相比大概只有一半的量,在照顧應試的前提下,我不可能全部摒棄目標教學,而且這也有違海量閲讀的原則——課本也是閲讀的讀本;第二是閲讀書籍的問題,如何選擇書籍種類,如何讓每個學生都有適合的書看;第三,閲讀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韓老師的班是從一年級就開始海量閲讀的,到現在自然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我們從四年級才開始入手,會不會嫌晚,或者學生跟不上?第四是家長的支持問題,畢竟這只是個試行教學,不能保證所有家長都支持理解。其實這些問題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如何把握目標教學和閲讀書籍之間的關係——怎麼樣既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又能在語文課堂上讓孩子們多讀書、會讀書、愛讀書。

經過一段時間的讀書和思考,針對以上問題,我有如下計劃:

一,以單元為教學單位,明確教學的重難點,分類歸納知識點,提高教學效率,運用各種靈活、有趣、民主的教學方式夯實這些必須掌握的內容。這些知識好比主食,一定要吃飽。根據考試內容我將四年級的語文知識分類為:要掌握的生字、會理解運用的詞語、要背誦的課文、閲讀理解和作文,以此歸類明確目標,然後一樣樣地落實。同樣,有些課文的內容可以相互照應、前後註釋的,完全可以拿來一起讀、同時學習,相互參照促進理解。如此種種,省下來的時間就可以進行有目的的課外閲讀了。

二,關於閲讀書籍的來源和種類。可以老師推薦,家長自行購買,帶到班級組建圖書角大家資源共享。其次是向校圖書室借閲,還有老師打印的好文章都可以拿來充實課堂。希望各位家長推薦書目或捐贈圖書,眾人拾柴火焰高。

三,如果現在晚,那麼將來任何時候都晚。最早的就是當下。希望學生真實地有所收益,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四,關於家長的支持問題,我會在博客上及時與家長交流,首先我相信自己的教學思路是對的,只要用心做,總會有收穫。到時家長自然能理解。

五,最關鍵的是如何最大化地發揮閲讀對語文素養提高的作用。

(1)精心選擇適合本年級段的閲讀篇目,可以分精讀和泛讀篇目;精讀篇目重在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泛讀篇目重在擴大信息量,積累字詞句和知識。教師根據不同的內容確實不同的閲讀目標。

(2)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有效閲讀,不動筆墨不讀書。老師確立閲讀目標,設計提問,學生準備讀書筆記本,帶筆讀書,劃下或抄下好詞好句好章節,默寫出文章大意和讀後感。

(3)有效利用本校優勢,結合經典課和閲讀課進行閲讀拓展,讓這兩門課都為語文服務,讓學生形成全面、立體的人文素養。語文老師要與閲讀課老師形成共識,要求學生有效閲讀,帶着問題動筆閲讀。語文老師可以進入閲讀課課堂進行一定的閲讀方法輔導。

(4)閲讀效果的檢測。對閲讀效果的檢測是一個重要環節,這個環節保證了學生閲讀習慣的長期性和穩定性。定期檢查讀書筆記;進行詞語填空比賽,比一比誰肚裏積累的好詞最多;仿照開心辭典等綜藝節目進行讀書知識搶答比賽等等,用各種方式全面檢測學生的閲讀情況,並形成良好的讀書風氣。

(5)以閲讀為中心,保證閲讀方法的多樣性以提高學生的閲讀效率和興趣。語文的閲讀課也可以上得豐富多彩,比如讀同一篇文章就不同觀點進行討論的辯論課;自選優美的文章進行“小播音員”的朗誦比賽;對好的範文進行仿寫的作文課等等,將語文素養的培養和提高貫穿到每一個環節。

以上是我對本學期語文閲讀教學的一點想法,希望各位家長不吝賜教並及時反饋孩子的情況,以便老師及時調整教學。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人們常説讀書可以改變氣質,但是這一定是個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過程,一口氣是吃不成胖子的,希望家長們不要急功近利心太切。只要我們的方向是對的,一步步地走,總會有收穫。學習是孩子一生的事,而不是當前的某一時或某一次考試。讓孩子們以書為伴,盡情地遨遊在書海中吧,相信在那裏他們會收穫得更多。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