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關於一年級下冊教學教學計劃集錦八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46W

光陰如水,我們的教學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這也意味着,又要準備開始寫教學計劃了。相信寫教學計劃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事情,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下冊教學教學計劃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一年級下冊教學教學計劃集錦八篇

一年級下冊教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情況分析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兩班75人,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的學習內容,學生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們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學生,我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的學會數學思考,學會解決問題。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減法、認識圖形、認數、加法和減法

(一)、認識人民幣、加法和減法

(二)、統計、期末複習。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

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悦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1、使學生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數,並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認識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口算和筆算的方法,能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直觀認識常見的簡單的平面圖形。

3、結合具體的情景,會分類整理數據,填寫簡單的統計表。

(二)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數過程中初步發展思維能力。如認識計數單位和數位順序時,學習從具體現象中概括數學規律;在學習數的組成與比較大小時,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在整理數的順序時發現百數表的一些規律等。

2、在探索並掌握100以內的加、減法的方法時,能注意到方法的合理和靈活,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算法多樣化的交流中,初步培養思維的敏捷和靈活。

3、在直觀認識平面圖形的過程中,初步培養空間觀念。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初步進行有條理的思考,並對運用的方法和獲得結果的合理性能進行初步的判斷。

(三)解決問題方面

1、會用100以內的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事物,並會簡單的交流。

2、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和提出數學問題,並會運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地參與觀察、發現、解決問題等的數學活動。

2、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發現錯誤並及時改正,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初步瞭解可以用數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現象,初步體會可以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4、在數學探索活動中,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作業分層設計。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一年級下冊教學教學計劃 篇2

適應新生活

一年級下冊是在學生基本適應了校園新生活的基礎上,針對這一時期學生髮展中存在的突出現實問題――好習慣缺失,引導學生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形成穩定的生活方式。

“養成好習慣”不僅符合學生心理髮展的規律,也是本冊的核心教育主題。這裏的生活,是一個整體的視角,包括:日常生活的好習慣,學習的好習慣,與大自然、家人、同儕共在的好習慣。好習慣,是一個美好自我形象在學生身上的具體化,從好習慣的養成開始,為學生追求美好自我啟航。

循着這一發展階段學生的心理親近程度,本冊的單元設計分為兒童與自我(日常生活與學習)、兒童與大自然、兒童與家人和夥伴。之所以把兒童與大自然的話題安排在第二單元,是因為這一時間我國多數地區正值春天,引導學生體會自然中的生命與成長,可謂“學逢其時”。

在“養成好習慣”這一教育主題下,本書體現了“共在”這一核心的價值觀。共在,是一種與自己、與自然、與他人、與自己所在的世界共生共存、相互依賴、相互支撐的狀態。“共在”的觀念,貫穿於整套教材中,是本套教材的核心價值觀念之一。滲透這一價值觀,目的是要引導孩子逐步超越自我中心、單子式個體的思維與存在方式,成為與所在世界和諧共處的主體。

主要的道德學習方式及建議

向生活學習道德內在於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構成性要素。道德和做人的學習,不同於一般的書本學習,必須是在生活中向生活學習。這是21世紀以來德育課程改革的主導思路,日漸成為德育理論與實踐工作者的共識。因此,向生活學習,也是本書主導的道德學習方式。向生活學習,包括生活的三個時間維度:過去的生活、當下的生活與未來的生活。

教材中有很多環節,請學生講述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呈現或者分享他人過去的生活情境。這樣的設計不只是為了導課的需要,也不只是因為從已有經驗出發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引導學生回憶、整理已有的生活經驗,提取其中有道德價值的東西,學會將“回望”作為向生活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使其在不知如何、不知對錯時,能想一想自己過去的經驗、同學的經驗,從中找到當下的出路。這是一種生活的反芻,而道德意義正是在這種反芻與回味中呈現的。

教材中也有很多現場的活動體驗,包括表演、遊戲、製作等,這都是引導學生向當下生活學習的設計。向當下的生活學習,包括着用心生活的引導,即引導學生用心體會每一個當下,發現生活中內在的道德意藴,理解道德對於生活的構成性影響。

教材中還有一些設計,主要安排在學期結束前或某個課程的結尾,引導學生規劃與設計未來,這是一種面向未來生活的教育。未來生活是理想的代稱,是經由過去與當下而連接的,是以未來作為目標,與過去一起規定當下的存在狀態。

由上可見,向過去的生活學習,服務於當下問題的解決,服務於當下兒童的道德困惑,服務於對更美好的未來的憧憬。對兒童當下生活的指導,也不是與過去與未來割裂的,而是統一的,是為了兒童道德意義生活的持續成長。而未來總是出現在當下的話語中,出現在對過去的反思中。就這樣,道德的意義在兒童對生活的過去、當下與未來的反思、學習和嚮往中呈現出來。

在活動中領悟生活是日常的,是很難完全按照計劃生成的。教育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在於總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一些教育和教學活動,使兒童通過所設計的活動體驗而獲得成長,這是教育生活不同於日常生活的特性。因而,本教材通過多樣的活動欄目,設計了很多現場體驗活動。作為低年段兒童道德學習的重要方式,現場教育體驗活動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促進兒童的道德成長。

首先,低年段兒童還沒有形成自覺的生活反思意識,在生活情境中對道德意義的即時性理解與領悟還有待形成。教育中的現場活動體驗,更多是對兒童道德敏感性的培養。通過典型活動的設計,幫助他們逐步形成在活動中發現道理與道德意義的敏感性與能力。例如,本冊教材第2課的《這樣真精神》,第6課的《走,看花看草去》,第8課的《大自然中的快樂》,第11課的《送“小夥伴”回家》,第12課的《再來學一招》,第13課的《大家一起歡樂多》,第15課的《快樂地分享》,第16課的《有人幫,不一樣》等活動環節的設計,都是引導學生學會發現生活中的意義。

其次,道德在生活中的內隱性存在,使身在其中的人形成道德無意識狀態,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而在某些特殊情境下,如道德兩難情境、緊急情境和任務驅動的情境下,道德意義與價值則更容易顯現出來。教育體驗活動往往會設計上述比較典型的情境,向學生再現這種道德存在狀態,並對其進行現場引導。這種體驗活動能夠產生教育的效果,如本冊教材第2課的《我們天天有精神》,第8課的《大自然中的禮物》《大自然中的快樂》《大自然的語言》,第10課的《家人的愛藏在哪裏》《相親相愛一家人》《肩頭上的愛》,第12課的《乾點家務很不錯》,第13課的《大家一起歡樂多》,第16課的《有人幫,不一樣》等環節的設計就是為了實現這樣的教育意圖。

最後,在特殊現實生活情境中所需要的包含道德原則的實踐智慧,如逃生、救護等,雖不能夠讓兒童在現實生活情境中學習,但教育的現場活動體驗,在某種意義上卻起到提前準備的作用。模擬特定情境,通過演習的方式教學生學會妥善處理類似問題,以避免在現實生活中遭遇突發情況時付出不必要的代價。如第5課的《風兒的“脾氣”》中“颱風中的'自我保護”,第6課的《花草面前要小心》,第7課的《別讓自己受傷害》,第14課的《我要求助嗎》等中提到的危險情境等。

榜樣學習“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榜樣學習是人類學習,特別是意義獲得與領悟的重要方式。這不僅是因為榜樣如鏡子一樣,可以讓人更好地進行對照式自我反思,還因為榜樣有示範作用,有引起人模仿的驅動力。實際上,榜樣學習是21世紀課程改革前中國德育最常用的道德教育方式。無數榜樣故事,承載着人類精神,並將其代代傳承,這一點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古希臘《荷馬史詩》中的英雄,中國包括堯、舜、禹傳説在內的各種榜樣人物形象等,都是推動人類精神前進的動力。

榜樣,不論真實與虛擬,都可以成為人類自我激勵的源泉。榜樣的言行,能夠將人的理想存在狀態具體化,因而對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的兒童特別適用。但是,在以前的榜樣教育中,的確存在着問題:榜樣過於成人化,事蹟過於極端化,脱離兒童日常生活與理解能力,強調模仿、忽視反思等。在反思這些問題的基礎上,本冊教材依然將榜樣學習作為低年段兒童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

本冊教材中的榜樣學習方式,一是體現在大量的繪本故事中,主要是接近日常生活中好兒童的榜樣,二是強調同學之間互為榜樣的學習意識,特別是建立一種同學間共同成長、相互支持的觀念,改變傳統上到學校只向教師學習的觀念。如第1課的《鏡子裏的我》《保持整潔有辦法》,第4課的《怎樣才能不馬虎》環節,就突出同學間的示範與相互學習。第四單元《我們在一起》,更是以一個主題單元的方式,強調與身邊的人共在、樂羣、分享、互助和共同進步的教育理念。

批判反思批判反思是道德理性的基本能力,它使人能夠在現實情境中有向善的姿態與可能。依據批判與反思的對象,批判反思可以分成不同的層次,核心是對某種“道德權威”的超越,如成人(特別是家長及行業)權威,他人(主要指同齡人)權威、習俗(包括法律、法規)權威等。

作為道德學習方式的批判反思,除了指向外在的道德權威的超越外,也是一種道德生活的方式,主要指明辨是非善惡,依據善的原則進行的自我批判與反思,即荀子所講的“日參省乎己”。對低年段兒童而言,主要是引導他們形成自我批判與反思的意識,形成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

教材中,批判反思的道德學習方式非常普遍。例如,在榜樣學習中,實際上會出現正面人物與反面人物,它也包含着反思與批判的引導。最典型的是教材中的辨析欄目,通常都會包含正反兩方面的做法,引導學生養成自覺的道德分辨意識,形成正確的道德言行觀念與標準。在辨析環節,一年級下冊特別強調教師要回到學生的現實生活中,除教材上的範例外,結合本班學生日常生活的實際情況,出示一些容易混淆的例子,引導其進行批判反思。這一思路貫穿低年段教材,本冊中從第一單元開始,很多課都體現着這一思路。

一年級下冊教學教學計劃 篇3

一、班級情況分析

學生熱愛學校,熱愛班級,熱愛學習,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學生普遍都能尊師守紀,團結友愛,有較強的上進心和求知慾,課堂氣氛活躍。但有時有點過於活躍,需要老師適時調控。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冊教材共四個單元。第一單元:班級小主人,主要講同學們都是班級小主人,要班級就是大家的家,大家要一起做值日,共建圖書角,感受集體生活的美好。第二單元:這樣做真好,告訴大家要會照顧自己,懂禮貌,認真做事,不馬虎。第三單元:綠色生活真美好,帶領大家走進大自然,懂得環保有法,愛護大自然。第四單元:飛揚的紅領巾,怎樣才能加入少先隊,成為少先隊員,我們需要做些什麼?

三、本學期教學的總目標

1、熱愛大自然,能主動到大自然中觀察春天的特徵,對自然現象有探究欲。知道春天動植物的變化,人們衣着的變化,學習有關兒歌,知道種子發芽生長的條件,瞭解植樹節的相關知識,能在活動中初步認識春天的花及野菜,練習綜合的觀察、繪畫、朗誦能力,培養對生活的感悟和體驗。

2、樂於參與班級的各項集體活動,能感受集體活動的美好,積極參與班級的衞生值日和保結工作,能為班級慶祝“六一”活動佈置教室。懂得要愛護公共財物、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道理。

3、能發現學習生活中的快樂,從而激發對學習生活的愛與樂趣。

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在本單元的學習中通過尋找校園內、生活中的有趣豐富的學習活動,體驗學習的快樂。瞭解多渠道的學習方法,瞭解豐富的學習途徑。

四、教學措施

1、加強課前預習,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習慣和能力。

2、提高學生的有效性。

3、加強課堂評價,提倡多元化評價。

五、教學時間:38課時

六、進度表

一年級下冊教學教學計劃 篇4

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和單元編排

本冊課本共四個單元。根據小學低段兒童心理髮展特點,從適應小學生活的基本需要出發,按主題單元設計內容。在單元的編排和組織上,教材不強求體系的結構性和完備性,而是遵循兒童生活自身的邏輯,從兒童生活出發,以時間推進過程中兒童自己感知的生活“邏輯”為線索,選擇指導的重心,設計主題單元。同時,本冊教材還試圖以社會技能的指導作為編寫的暗線。

課本第一單元三課,其主題是感受春天的美好,熱愛春天。第二單元四課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走進社會。課本第三單元共四課,其主題是鼓勵學生在班級中積極與人交往,通過同學與同學這一最基本的人際交往輔導,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與同學,自己與班級的親密、互動的關係,積極主動地創造班級的良好氛圍。課本最後一個單元有四課,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熱愛學習,從而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並以積極向上的心態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這四個單元覆蓋了學校、家庭、社區等兒童主要生活的空間,在教學主題上分別側重新課標所確立的生活的四個維度:健康安全、愉快積極、負責任有愛心和動腦筋有創意,並同時進行其他生活主題教育。

二、教材的特點

1、以直接學習為主,並逐漸向間接學習過渡的多種學習方式相結合。

2、在生活背景和情感體驗支撐下滲透規範教育。

3、引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4、支持隨機進入教學

5、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徵的過程導向設計

三、學期教學目標

態度和情感:感受新學校環境的美好,對老師充滿信任、敬仰,充滿興趣地參與學校一天的生活,為自己是小學生感到快樂。喜歡和老師、同學交往,體驗與人交往的快樂,感受學習的愉快,有初步的規則意識,在嘗試自己解決麻煩的過程中,體驗克服困難的喜悦。培養學生對父母的自豪感,引導學生對父母表達自己的謝意與敬重,體會家庭帶給人的快樂感受。以積極的態度對待春天的氣候特徵,感受春天的美好。

行為和習慣:鼓勵學生在班級中積極與人交往,通過同學與同學這一最基本的人際交往輔導,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與同學,自己與班級的親密、互動的關係,積極主動地創造班級的良好氛圍。能夠向父母表達自己的尊敬與愛,並注意文明用語。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並以積極向上的心態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過程和方法:通過自身觀察比較、歸納及操作練習,能感受新學校的美好。積極參與行為練習,從而完全適應學校生活。積極地參與並體驗學習過程,學會邀請同學和接受邀請,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瞭解父母,關注家庭,並能以自己的行為為家庭帶來歡樂。

知識和技能:能與同學分享家庭故事,並初步瞭解如何處理班級中不順心的事,瞭解春天的氣候特徵和各種保健方法,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

四、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教學資源的開發。

2、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活動和體悟學習。

五、班級情況分析

一年級學生的社會知識相對較為單薄,社會實踐能力相對薄弱。自身的素質不高,相對來講,實踐性強、整合性高、社會性強的浙教版的《品德與生活》學起來就比較吃力,需要教師多加引導。

六、教學進度、教學時間安排

第一單元:8課時

第二單元:10課時

第三單元:8課時

第四單元:8課時

七、各單元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單元主題 單元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1-4 春天的歌 春天説了什麼 2

和小樹一起長大 3

快樂的春遊 3

4-7 今天我當家 上超市 3

進廚房 3

有人生病時 2

當好小主人 2

8-12 我在班級中 我們分享我們快樂 2

我幫你你幫我 2

我們的教室,我們的家 2

我們共度六一節 2

12-15 快樂的學習生活 我愛學習 2

我會學習 2

興趣與堅持 2

多彩的課餘學習 2

一年級下冊教學教學計劃 篇5

一、本學期應達到的教學目標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及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4、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

5、通過觀察感受炎熱的盛夏,體會他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利與弊。並學會看天氣。

6、能發現學習生活中的快樂,從而激發對學習生活的愛與樂趣。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在本單元的學習中通過尋找校園內、生活中的有趣豐富的學習活動,體驗學習的快樂。瞭解多渠道的學習方法,瞭解豐富的學習途徑。

二、學情分析:

大部分學生懂禮貌,講文明,對學校常規有了基本的瞭解,比較能夠適應學校生活。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天真可愛,但由於現在獨生子女多,孩子大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生活常識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引導兒童瞭解家庭,感受親情,學習溝通,學會幫助別人是尤為重要的。

從總體上講,較上學期,學生的常規意識、行為習慣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上課能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尤其對班級事務較關心,班級榮譽感逐漸形成,對自己的學習表現出較高的學習慾望。希望在這個學期的學習生活中,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班級中能夠形成樂學、善學、會學的良好學風,在各個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三、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我的家人與我的夥伴》,我的一家人、家人的愛、我為家人添歡樂、我和小夥伴四個主題。本單元以學生家庭生活內容、場景、氛圍、人物、故事等為基礎構建學習主題,關注與兒童現實生活的聯繫。解決兒童在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家庭觀念、勞動觀念等最好的教育載體。

第二單元《美麗的春天》,春天來了、太陽照啊照、風兒吹啊吹、春種忙又忙四個主題,“春天來了”這一主題通過對春天來臨的感受,使學生在欣賞春景的同時,瞭解天氣、季節變化對生活的影響。“春種忙又忙”,在學生參與種植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初步的愛護花草樹木的生態意識。“風兒吹啊吹”,主要引導學生從感受風,製造風的探究、體驗中,瞭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科學常識,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親身體驗中完成多種能力的培養。

第三單元《健康生活每一天》,我換牙了、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小心 別傷着三個主題, “小心 別傷着”,讓學生感悟在公共場所要遵守規則,注意安全,愛護公共設施,以及熱愛大自然的美等。“我換牙了”讓學生正確看待換牙現象,愛護牙齒,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讓學生深刻認識到眼睛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護眼睛。

第四單元《炎熱的夏天》,夏天歡樂多、給你提個醒、快樂的夏令營三個主題,讓學生具有初步的健康常識,瞭解天氣、季節變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通過觀察天氣的變化,以及天氣變化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瞭解天氣預報的有關知識和測量天氣的簡單方法,最後,通過有計劃地安排,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生活等。

四、教學重點難點:

1、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家庭觀念、勞動觀念等最好的教育載體。

2、瞭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科學常識,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親身體驗中完成多種能力的培養。

3、讓學生學會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能在成人的幫助下控制和調查自己的情緒。

4、瞭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其他科學常識。

五、教改措施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在教育中以強化、感受、體驗為主要的教育方式。

2.通過真實的生活背景,引發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與規範意識,並自覺地接受規範制約。

3.在豐富的學習中感受生活,學會生活。

4.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

5.要注意將活動的過程、方法、技能、與知識融合起來,而不是僅僅羅列知識和技能。

六、教學進度安排

與區教學進度相同。

一年級下冊教學教學計劃 篇6

教學目標

1.以生活中有關“左、右”的真實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通過學生參與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經歷建立”左、右”方位感的過程。

3.能正確辨別“左、右”的位置關係,體驗其相對性。

4.培養學生運用“左、右一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與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觀察能力,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5.結合被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樂於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教學重難點

正確辨別左、右的位置關係,體驗其相對性。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創設問題憎境。

師:今天有好多老師來看小朋友們上課,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

問:小朋友們.剛才我們是用什麼拍掌的?

2.體驗左、右。

(l)師:請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師:請小朋友們看一看自己靈巧的小手。

(3)説一説。

師;誰來告訴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麼?用左手做什麼呢?

(4)師小結:左手、右手是一對好朋友,配合起來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許許多多的事情,小朋友們瞧瞧

自己的身體,還有像這樣的好朋友嗎?

(5)生説。(要求學生摸着説)

(6)揭示課題。

3.小遊戲。

聽口令,做動作:

舉左手,舉右手;舉右手,舉左手。

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左腳跳兩下,右腳跳兩下。

拍一拍:

在身體的上面、下面、前面、後面、左面、右面各拍兩下掌。

二、感知羣體中的左邊、右邊,建立方位感

1.找一找。

(l)第一橫排坐在最左邊的是誰?t右邊的又是誰?

(2)第二橫排中,從左往右數,第個同學是誰?從右往左數,第 個同學又是誰?

師小結:同一個人,從不同的方向去數,順序也就不同。

(3)你的左邊是哪個同學?右邊又是哪個同學?

(4)同桌互相説一説: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學?

(5)全班交流。

2.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l)創設問題情境:一隻小豬找不到回家的路,請小朋友用學到的前、後、左、右的知識幫小豬找家。

(2)學生展開討論。

(3)計算機演示結果。

(4)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樂於助人的思想品德。

三、體驗左右的相對性,加強理解

1.創設問題情境。

(1)師:老師和你們是面對面站的,請你判斷:老師舉的是哪隻手呢?

(2)同桌互相説一説:你是怎樣想的?

(3)全班交流、驗證。

師小結:兩個人面對面站的時候,左、右剛好相反。

2.遊戲鞏固認識。

(l)師生齊舉左手。

(2)師與生演示:

老師的右手搭在同學的哪隻肩上?

老師的左手搭在同學的哪隻肩上?

學生的右手搭在老師的右肩上。

學生的左手搭在老師的左肩上。

(3)兩生演示:

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自己的右手搭在對面同學的右肩上。

自己的左手搭在對面同學的左肩上。

(4)全班齊做。

3.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1)判斷:上樓、下樓的同學都是靠右邊走的嗎?

(2)同桌討論、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3)彙報:計算機演示結果。

師小結: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斷時應把自己當做走路的人。平時我們上、下樓時,都要靠右走,按次序走。

四、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拓展運用

1.計算機演示:小白免用前、後、左、右的知識介紹自己的卧室。

2.學生運用前、後、左、右的知識介紹生活中的情境。

五、師小結,全課結束

一年級下冊教學教學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在語文教學中,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要以馬列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聯繫學生現實生活,加強語文實踐,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二、學生基本情況

經過第一學期的學習,我班一部分孩子能較主動地去學習,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去年的檢測成績上看,我班成績不是很理想,學生中沒有滿分,這是值得我深思的問題。我班學生對所學過的漢字基本做到會認,每生能寫漢字100字--150字之間,少數能寫200字左右。漢語拼音鞏固的較好,音序清晰,這為本冊的音序查字典法奠定了基礎。寫字姿勢有待於老師進一步鞏固,需再加強寫字習慣的督促、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濃厚,閲讀習慣良好。

三、教材分析

教材把識字單元和課文單元的順序進行了調整,全冊內容包括識字寫字、閲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寫話、習作)、語文活動等6個部分,共設八個單元,第二、五單元是識字單元,剩下的是課文單元。教材設計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重點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倡導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引導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培養學習興趣,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新教材在重視加強工具性的同時,強調滲透人文精神,增加教材的文化內涵。

通過形象感染、情感薰陶,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發揮語文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新教材的課後練習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意在啟發求知慾,打好基礎,培養創新意識。而在單元后的"語文活動"中,則主要是在知識的聯繫中力求深化,在能力的綜合中力求遷移,在綜合運用中學習探究和創造。根據學齡前兒童已掌握大量的詞語,有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的現狀,教材在低年級實行口語先行,充分發揮兒童學習母語的優勢。在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促進書面語言的發展。寫話單列,片段過渡,逐步積累,以增強兒童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材重點:

如何鞏固認識的550字,會寫的250字。指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會學習,學會用標準的普通話説話、朗讀,養成良好的識字、閲讀習慣,能聯繫生活實際進行語文實踐,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教材難點:

如何正確的閲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背誦課文,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受到文學薰陶,培養愛美情趣,引導學生在實踐中主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四、教學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中精美的圖畫、兒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把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在課堂上人人開口,做課堂的小主人,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在課堂上扶、放結合,要大膽地放、巧妙地扶,並且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會,還要會學,及時讓學生總結學習方法,培養學生愛學習、樂學習的興趣。

4、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培養良好的語言態度和語言習慣。

5、要重視課外閲讀的指導,給學生提供課外閲讀成果展示的機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不斷產生成就感。

6、努力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和當時、當地的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7、認真批改每課作業,及時作好反饋、小結。

8、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導優輔差。

9、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學習活動。

10、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11、做好檢測工作以便查漏補缺。

一年級下冊教學教學計劃 篇8

一、教材特點

本冊教材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主線,將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個性發展有機結合,突出了生活教育的內容。

1、教材編排遵循的是兒童生活的邏輯。

經過上一學期的學習,小朋友們已經養成了初步的行為習慣。在新學期裏,他們將繼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到豐富的文化知識,引導小朋友樂於幫助他人,使小朋友生活得更加健康和快樂。

教材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從兒童自己的世界出發,以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使教材迴歸生活,關注兒童現實生活。其中家庭生活對兒童的影響很大。兒童家庭的組成,與兒童共同生活的成人的教育態度、方式、價值觀以及家庭日常的生活習慣、氣氛、人際關係將直接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因此,與家庭合作,為兒童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讓兒童在和諧、民主、温暖的家庭中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關愛,學會負責,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

2、關注兒童生活好習慣的養成。

例如第二單元《紅綠燈的悄悄話》以密切聯繫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為載體,娓娓道出紅綠燈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諸多的方便,以正確的科學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要加強自我保護,在保護中快樂地生活。

3、教材注重和突出培養兒童的愛心等品德教育觀。

品德與生活是一門綜合課程,但也擔負着促進兒童品德發展的重要任務。生活德育存在於學生的整個生活之中,要在發展學生內在的德性上下功夫。培養一個人的品德不在於告訴他多少道理,最根本的是要在長期生活中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處事的價值觀念和思考問題的取向。

如第一單元《天天都快樂》的主題活動,旨在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知道,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在互助中學會愛,在愛中體驗快樂,在快樂中幸福地成長。

4、教材體現兒童個體與自然的內在整合。

兒童生活是相互貫通、整體呈現的,兒童生活充滿着樂趣和色彩,充滿着想象和創造。他們在自己的生活中通過認識自然,並在與自然的互動中發展着自己,建構自己與外部世界的關係。第三單元《迷人的夏天》讓兒童在衣食住行中感知夏天,在觀察和經歷夏天中學習科學、學習生活,充分體現了兒童個體與其周圍的自然、社會的內在整合。

生活是一本百科全書,指導兒童能在生活中學習,又在學習中生活,才能真實地感受生活和創造生活。兒童將迎來小學生活中的第一個暑假,準備升入二年級。暑假生活中小學生有一定的自主性、獨立性和選擇性。因此,科學、合理地指導小學生愉快地過好第一個暑假,對他們的成長和發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學期教學目標

1.感受新學期的變化,情緒積極、精神飽滿地迎接新學期的學習與生活,形成積極的自我期待。

2、喜歡和同學、老師一塊學習和遊戲。

3.熱愛學校,熱愛生活,在活動中遵守規則,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和勞動習慣。

4、學習與同伴協商、合作地做事,認識到與人合作是實現共同目標的保障。

5、愛護公物,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從小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6、認識常見的安全和交通標誌,自覺遵守規則,學會保護自己。

7、感受自然,樂於探究,認識季節特徵,瞭解天氣、季節的變化對生活的影響,學會照顧自己。

8、學習觀察、收集、整理生活信息和資料,並能簡單初步地運用。

 三、教學措施

在教學中,我將會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給學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覺去進行體驗。

1、以密切聯繫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遊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課堂從教室擴展到家庭、社區及其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彈性地延展;評價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

3、讓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

4、品德與生活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5、在教學時要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