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化學的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3.05W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化學的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化學的教學反思

化學的教學反思1

本課授課者能充分地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真正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這樣的老師就是一個智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讓學生人人蔘與的理念讓人敬佩! ?

化學用語的教學是初中化學教學至關重要的一環,化學式與化合價是其中的關鍵點。同時,也是學生初學化學的分水嶺,很多學生會在此處掉隊,從而喪失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如何合理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化學式與化合價的興趣,是初中化學教師經驗與技藝的體現。課堂實錄一,我認真看了幾遍,授課者不愧為教學經驗豐富的高手!

本節課理論性較強,在輕視概念形成的基礎上重視概念的運用,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重新編排,合理取捨。同時,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活動要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本人也是從教多年的老化學教師,自認要做到這些委實不易。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將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行調合,使之成為課堂的主人,師生共同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的探究問題。本課的授課者這點做的很到位,教學內容自然生成、自然聯繫、自然解決,不知不覺之中,巧妙的完成了教學任務,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新知。教學過程順暢,重難點的處理,都是值得我學習借鑑。

初中化學難度不大,初學者興趣較濃,但在此處容易“剎車”,老師要認真幫助每一個學生正確對待困難。本課授課者能充分地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真正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這樣的老師就是一個智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讓學生人人蔘與的理念讓人敬佩!

化學課知識層層遞進,前後聯繫較大。授課者能注意知識的温故知新,逐級搭建知識的階梯,為以後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然這節課由於難度大,我覺得可收縮一些容量,把化合價留到下一節課。總體上看,這是一節高效率的化學用語教學課,反映了授課教師深厚的教學功底和良好的課堂駕馭能力。能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重新建構了教學思路和方法,激發和調合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我受益匪淺。

化學的教學反思2

通過對《元素》的課堂教學,為了探究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以後在教學過程中明確思路,現對這一節課進行一下反思: 成功之處:

這節課充分利用信息資源,使課堂初知識性外,多了些趣味性。在備課過程中,從上一節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自然而然的引出元素的概念,使得較為抽象的概念變得較為淺顯易懂。課堂的邏輯性教好,重點突出,課堂氣氛較為活躍,學生知識接受情況較好,完成了本節課的既定任務。

不足之處:

1、在這節課中,內容比較多,各個環節時間比較緊張。

2、需控制好語速,留給學生更多些時間思考。

3、少講多練,多精選習題,充分鞏固。

4、多儲備些知識,注意難易程度的把握,多研究教材。

總之,教無定法,學無止境,我在各個方面還有不足,也會加倍努力,三人行必有我師,勤學多問,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以更好更快的提高自己。

名課教了什麼

(1)瞭解元素的概念。

(2)將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

(3)培養學生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

怎麼教的

本課採取創設問題情境,為學生的思維鋪墊台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其中的道理是什麼

(1)創設問題情境,為學生的思維鋪墊台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2)雖然元素的概念比較抽象,但是學生在學習單質與化合物時,教師已經進行簡單的點撥,因此學生已經有一定的基礎;在學習了《原子結構》之後,對於原子的分類是由質子數決定有一定的認識,可以幫助理解元素的定義。

(3)通過平時對常見物質的化學式的滲透,能夠使學生對元素符號及其意義有一定了解,對本課題的教學易於接受。

化學的教學反思3

三維目標的和諧統一,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努力實踐和研究的教學主題。在本節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問題串的巧妙設置,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知識構建過程中。使學生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參與,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瞭解化學反應速率能幫助學生定量地瞭解化學反應的快慢,瞭解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瞭解反應物的本性和外界因素對化學反應的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知識也是學習化學平衡必要的知識準備。

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提高學習能夠分辨、識別化學反應速率,即要求學生知道如何判斷反應的快與慢,瞭解與反應速率相關的觀察與測量方法。同時,強調通過實驗探究進行學習,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温度、催化劑對過氧化氫分解反應速率的影響在初中化學已初步涉及。學生已經知道温度、催化劑是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但要幫助學生深刻認識化學反應速率,還必須學習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本節課一開始就給學生創造了一個輕鬆的環境,讓學生對化學反應速率的理解,特別是與物理學中的速度、速率的對比,大家相互交流,課堂氣氛馬上變得很活躍。在之後的比較“温度的高低、是否加入催化劑、反應物濃度的大小、壓強的變化等因素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採取由學生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激發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積極性。老師適時的對學生的表現予以肯定和鼓勵,並做適當的總結,使他們對所學知識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認識。反饋表明,這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場景,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這是一種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由知識的傳播者轉為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者,變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由教學的管理者變為師生互動的協調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這要求教師準確地把握住自己在課堂教學的定位,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更新教育觀念,適應新課改要求。

化學的教學反思4

在高一和高二的基礎上加深和鞏固,先是完成教材的新內容,然後是用適當的複習資料作助手,鞏固和提高課本的知識,鞏固基礎、優化思維、提高能力。

全學年各階段的教學安排:第一學期完成高三的教材新內容和適當的綜合練習;第二學期全面開展複習,特別注意歷年高考試題的分析和利用。

一年來的教學工作總結和反思:

一、研究信息,看準方向

怎樣着手進行化學總複習,複習的目的和任務是什麼?這是剛剛進入高三的同學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也是教師在高三化學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就必須對一些信息進行研究,從中領會出潛在的導向作用,看準複習方向,為完成複習任務奠定基礎。

1.研究高考化學試題。縱觀每年的高考化學試題,可以發現其突出的特點之一是它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始終保持穩中有變的原則,20xx年的高考卷也不例外。如試卷的結構、試題類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從而理清複習的思路,制定相應的.複習計劃。

2.關注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的變化。如內容的調整,實驗比重的加大,知識的傳授過程滲透了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學習內容和新科技、化學史等閲讀材料。

3.熟悉考試説明。考試説明(即考綱)是高考的依據,是化學複習的“總綱”,不僅要讀,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確高考的命題指導思想、考查內容、試題類型、深難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層次要求等。不僅如此,在整個複習過程中要不斷閲讀,進一步增強目的性,隨時調整複習的方向。

4.合理利用其他資料。除了高考試題、考綱、教材、課程標準、化學教學基本要求外,獲得信息的途徑、方法還很多,如各種專業雜誌、名校試題、網絡信息等。

二、抓綱務本,擺正關係

進入高三化學教學,很容易走進總複習的怪圈:“迷戀”複習資料,陷入“題海”。雖然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對此,高三化學教學過程中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努力處理好下面幾種關係。

1.教材和複習資料的關係。教材是化學總複習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資料都無法替代的。在化學總複習中的抓綱務本就是指複習以考試説明作指導,以教材為主體,通過複習,使中學化學知識系統化、結構化、網絡化,並在教材基礎上進行拓寬和加深,而複習資料的作用則是為這種目的服務,決不能本末倒置,以複習資料代替教材。通常的做法是精選一套複習資料作為主要參考書供整理知識、練習使用,在複習的過程中應隨時迴歸教材,找到知識在教材中的落腳點和延伸點,不斷完善和深化中學化學知識。

2.重視基礎和培養能力的關係。基礎和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基礎,能力就缺少了紮根的土壤。正因為如此,化學總複習的首要任務之一是全面系統地複習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通常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分成五大塊: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機化學、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如對化學概念、理論的複習,要弄清實質和應用範圍,對重點知識如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等要反覆記憶不斷深化,對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規律性較強的知識,則應在化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總結、歸納,使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結構化、規律化,從而做到在需要時易於聯繫和提取應用。同時注意規範化學用語的使用(如化學反應方程式、離子方程式、電極反應式、電離方程式以及化學式、結構式、電子式等),規範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力爭使基礎知識和技能一一過手。

3.化學學科和其他學科知識的關係。化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自然科學,與數學、物理、生物乃至社會發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聯繫,不僅在知識上有相互融合和滲透,而且分析處理問題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鑑的地方。這一點不僅在教材中有所體現,而且在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也有充分的體現,如化學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化學與新科技、新發現等相互聯繫的試題有增加的趨勢。因此,在複習中可以化學知識為主幹,找出化學與其他學科的結合點、交叉點,並以此為基礎向其他學科領域延伸、擴散,實現從單一學科知識和能力向綜合科的綜合知識和能力轉化,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切實培養解決化學與社會等實際問題的能力。

4.練習量和複習效率的關係。練習是化學總複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再學習、再認識過程,也是促進知識遷移、訓練思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但練習量必須合理,以保證質量為前提,避免簡單的機械重複和陷入“題海”。通過練習要達到強化記憶、熟練地掌握知識、找出存在的問題、彌補薄弱環節、擴大知識的應用範圍和提高能力的目的,從而提高複習效率。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學總複習的範圍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時間裏達到最佳複習效果,只能採用科學的方法,在多思善想。

1. 精讀教材,字斟句酌。

系統複習,自始至終都應以教材為本,注意知識的全面性、重點性、精確性、聯繫性和應用性。對中學化學知識和技能都要一一複習到位;對教材中的關鍵性知識,進行反覆閲讀、深刻理解,以點帶面形成知識結構;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學、準確和全面,如規範地使用化學用語,正確、全面地表達實驗現象和操作要點等;對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前因後果。如與離子反應有關的知識有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和正誤判斷、離子共存問題、離子濃度大小比較、離子的檢驗和推斷、溶液的導電性變化等。應用性是指通過複習要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如元素週期律、週期表涵蓋的內容相當豐富,可以進行元素位、構、性相互推斷,預測未知元素的性質,比較各種性質的強弱等。此外,要重視對化學實驗內容的複習,而且儘可能地親自動手操作,通過這些典型實驗,深入理解化學實驗原理、實驗方法的設計、實驗結果的處理等,切實提高實驗能力。

2.學會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養是化學總複習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它通常包括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計算能力,其中思維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能力的提高並不是一天就能辦得到的,要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有意識的培養。因此,在複習過程中,特別是做題、單元考試、大型考試後,要常回頭看一看,停下來想一想,我們的複習有沒有實效,知識和技能是否獲得了鞏固和深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要善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複習和解題訓練,而不是做完練習題簡單地對對答案就萬事大吉了,而是進一步思考:該題考查了什麼內容,其本質特徵是什麼,還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嗎?對典型習題、代表性習題更要多下功夫,不僅一題一得,更要一題多得,既能促使知識得到不斷地彌補、完善,又能舉一反三,從方法上領會解題過程中的審題、破題、答題的方式和奧祕等,以此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

教師的自我反思是教學創新的動力。教師需要聚焦課堂,反思自身的教學,細心體會,善於發現問題,耐心地與學生溝通,不斷嘗試改進,使學生成績不斷的得以提高。

化學的教學反思5

新學期伊始,那是我的第四節化學課,內容是“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為了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學會實驗探究,這部分的內容我採用了小組實驗探究的方式教學,把實驗搬進教室、搬進課堂。我的設計是把實驗分兩步:

1、教師不做任何提示,只是告訴他們,利用桌上提供的器材儘可能多的去探究蠟燭的性質及其燃燒的現象,然後組織學生彙報情況,先暴露出他們平時觀察的不足,再由此得出觀察實驗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2、第二次實驗,進一步觀察第一次實驗未觀察到的現象,同時要求注意觀察到先後順序,注意組織自己的語言來準確描述實驗現象。

由於是剛接觸化學,自己動手做實驗的機會還不多,他們還比較好奇,也比較感興趣,做實驗的時候很積極,實驗結束時,我要求各小組各派一名代表彙報本組的實驗情況,並分析原因,以便全班交流、共享實驗結論。我心想:他們的實驗激情如此之高,也一定會以同樣的熱情踴躍起來彙報本組的實驗情況。還好,我話音剛落,在教室的最後一排的一個男同學就將自己的手高高的舉起來了。“樑運磊,請講。”我高興的大聲的叫出他的名字。他由於有些激動也有些緊張,斷斷續續的講述了本組的實驗情況,儘管語言表達不是十分流利,但他是第一個舉手回答問題的人,我對他的表現同樣感到欣慰,“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是最勇敢的。”我由衷的説,對他的回答給予了肯定和表揚。然後我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其他同學,希望看到其他同學能緊跟其後,積極發言。可是,兩三分鐘過去了,儘管我期間一直在用語言鼓勵着,依然沒有人舉手。於是我決定點名,便順勢叫我身邊的小組派一名代表回答,沒想到,非但沒有人站起來,組內的同學還在相互推諉,後排的同學用手不斷的指前排同學,意思是説:“老師,叫他回答。”前排的同學則低頭不語,也不看我,一副深怕我會叫他的樣子……

一時間,失望、擔憂、遺憾……充滿我的大腦,心中還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感覺。我知道,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是有答案的,只是有可能他們的答案和別人的一樣而不願意多説,或許真的是他們不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更不善於用語言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與同學交流、分享,更甚者,他們在害怕,害怕自己説錯了或者説不好被同學笑話……我心中有了無數種猜測。但不管怎麼樣,對於他們的表現,我真的很失望,我沒有想到他們在初中學習了兩年,這方面的能力還是如此之差,究竟是我的引導沒有到位?還是以前其他老師沒有注意這方面能力的培養?還是因為我還是一個新老師,他們不敢“亂”説?我這樣反思着。

不管怎麼樣,這與新課改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我也沒有辦法實施、開展我的“化學三階段教學模式探究”課題的實驗與研究,該怎麼辦呢?課後我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問題,看來,要發展學生的能力,要順利進行我的課題研究,必須從零開始,對他們進行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只能靠我多鼓勵、多引導、多幫助,同時,我還必須認真鑽研,結合學生的特點,備課的時候儘可能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去設計教學過程,注意每一個問題的拋出方式和時間,多關注學生,且是關注每一個學生,一定要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這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段時間後應該會有所改變的。為了使我的“三階段”教學模式能順利開展,為了今後課堂上不再出現這樣“遺憾、失望”的情況,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該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學習新課改知識,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服務於教學

2、認真鑽研教材,把教材用好、用活,同時,注意分析學生的情況,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備好每一節課,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教學,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3、與學生建立起“互尊、互愛、互幫、互助的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只有這樣,我與學生的心的距離才是最近的,我才可以隨時掌握他們的動向,才能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4、儘可能創建“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注意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有話説,有話敢説、會説。

5、將學生分成4人一組的學習小組,由每一個學習小組組長負責監督、檢查本組的學習情況,平時的課堂及測試都採用各小組比賽的方式,期末對一直表現好的和進步大的組進行獎勵。以此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也有利於促進組內同學在學習上的互助,有利於大家共同提高。

新課程既給我們帶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我們應積極投身於教改的浪潮中,勇當教改先鋒,充分發揮教育先導性和全局性作用,真正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為建設小康社會與和諧社會添磚加瓦。

化學的教學反思6

①處理好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係,理論知識固然重要,沒有錯,無可厚非,但在實踐過程中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在防止銅被氧化的過程中,可以適當放鬆一點,讓裏面的熱空氣出來,或者在實驗中根本就不需要將澄清石灰水中與之相連接的導氣管撤掉,就讓生成的銅在密閉容器內逐漸冷卻,在這種條件下,可能仍有少量的一部分澄清石灰水會倒吸入在導氣管中,也可以起着防止外界空氣進入使生成的銅被氧化,也可以避免爆炸的發生。

②注意學生和老師的安全。因為有些實驗具有不可預見性,老師一定要樹立這個觀點。因為學生的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現在有的教室裏學生的課桌和講桌捱得很近,若發生危險很容易將前排的學生受到傷害。所以在操作過程中一定要遠離學生操作,防止學生受到傷害。

③老師在課前一定要多動手做好實驗準備,在課堂中做到心中有數,瞭如指掌,儘量在課堂中減少差錯,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化學的教學反思7

作為原理教學的一部分內容,它的形成是由一般到特殊、由具體到抽象、由現象到本質的認識過程,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不斷循環進行歸納、演繹等邏輯推理的能力。

就我本人的這節課,由於學生已經掌握平衡常數的概念、意義,在此基礎之上我的設計思路是讓學生通過感性認識獲知温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引導學生從平衡常數角度分析温度為什麼能影響化學平衡,歸納總結温度對平衡的影響;然後讓學生理性分析預測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根據所提供的試劑設計實驗,提出實驗方案——討論評價實驗方案——實施實驗方案——獲得信息——驗證預測,從而使學生親身體驗完整的探究性學習過程,提高學生的科學學習方法與能力。最後本節課教師給學生點出外界條件改變引起的化學平衡的移動有兩種情況,新的平衡狀態一種是平衡常數改變,另一種是平衡常數不變的,這樣為部分學生將來在研究有些題目中提到的等效平衡建立基礎。最後通過學生解決問題來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認識。

就這節課在實施過程中,對於知識與技能的培養是通過教師為主導,學生自主學習完成的,本節課更加註重了過程與方法,使學生通過預測、設計實驗、實施實驗方案、獲得感性認識,與理性分析相結合,加深對新學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科學實驗探究能力。

在課的結束時通過合理設計習題,既鞏固知識,又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態度及價值觀方面的教育,讓學生知道利用所學化學知識可以解決生產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體驗學習化學的價值。

化學的教學反思8

教育心理學指出:構成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對學習產生的直接興趣。初三化學是學習化學的啟蒙階段,如何在這個階段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提高教學質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中,我們能掌握教學規律,因材施教,從開發非智力因素入手,運用直觀、形象、生動的媒體創造情景,認真組織好每堂課的教學,從現實生活中選取一些典型、生動、有趣的事例補充教材,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樂趣和享受,能主動地、積極地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還深深地體會到,學生在 學習中最大的興趣、最持久的興趣在於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學生對所學問題是否弄懂、學會,只有老師的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所學的知 識又能弄明白,他們對學習才有興趣,課堂的教學才能得到順利進行,老師的主導作用才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才能調動,才能收到較好的實際效果。因此,我們在 教學中很注意每一節課的引入,從複習舊課導入新課,使學生有一個温故而知新的感覺,使新舊知識銜接好,讓新知識能自然過度,為學生接受新知識作了鋪墊。同 時,在教學中,我們堅持面向差生,緊靠課本講課。講課時,力求學生聽懂聽明白,對大部分學生堅持不講難題、偏題,重在基礎知識。教法上採用小步子,步步到 位的做法,讓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測驗我們都控制試題的難易程度,儘量讓學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覺,充分讓

學生感到學好化學並不是高 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學好化學。

二、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知識和實驗技能,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我們與學生的接觸中,我們往往發現初三學生對化學實驗非常感興趣,只要課堂上一做實驗,興趣驟升,如何利用學生這種心理,引導他們去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化學實驗的優越性,認真組織好實驗教學。在演示實驗中,我們除按基本操作要求進行示範操作外,還引導有目的的觀察實驗現象,並能 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在實驗中觀察和思考,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探究物質的本質及其化學變化的規律。我們還結合教材內容,對實驗進行增補,增強實驗的效 果,加強實驗內容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進而發揮學生的主觀性,增強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藉助對實驗現象的分析,綜合歸納,提高學 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做好期末複習工作,爭創會考好成績。

期末複習工作的好壞,是直接影響會考的成績,所以期末複習工作,我們能做到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每個階段,我們要複習什麼內容,都做到心中有數,複習的練 習題、測試題都嚴格篩選。對不同層次的

題目進行輔導和練習,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增大課外作業的容量,加大難度,適應會考題;對接受能力較差學生,做到耐心 細緻、百問不厭,常利用中午課外時間給他們輔導,為提高會考的合格率,我們不斷耕耘。同時,對於學生作業我們基本上做到全收全改,做好每次測評工作。從反 饋回來的情況,及時瞭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做好輔導和改進的調控工作,為全面提高會考成績而不斷地進取。

化學的教學反思9

化學式書寫在初中化學中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它關係到整個化學學習的成敗,因此在該內容教學時,我個人認為是精心設計,用夠足夠的時間。

具體説教學時間上我安排了三課時;

教學設計上:

第一課時:先告訴學生這節內容的重要性以及需要用到的知識,然後集中複習和檢查學生對元素符號、原子團、化合價的掌握情況(總體説課堂上效果較好),然後對於化學式書寫,方法是:先將物質分類(分為三類:由原子構成的單質、由分子構成的單質、化合物),第一課時學習了單質化學式的書寫(由原子構成的單質:金屬單質、非金屬固態單質、稀有氣體單質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由分子構成的單質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加數字:表示構成一個分子的原子個數)

第二課時:學習化合物化學式的書寫:

在初中化合物化學式可以表示為AxBy,一般説是正前負後,讀寫順序相反; 方法是:

1、寫出組成元素或原子團

2、告訴了原子個數的直接在右下角標出原子個數

3、沒有告訴原子個數的,先標出各自的化合價(強調鐵和亞鐵)

4、根據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確定每種原子或原子團的個數(沒用書上教的最小公倍數法,用的是交叉法)

強調:“某酸某”指的是相應的酸根,“氫氧化某”指的是氫氧根,“某酸(化)銨指的是銨根。

結合一些物質化學式的書寫,教師示範,學生練習,然後佈置學生課後練習 第三課時:集中練習化合物化學式的書寫(學生積極性很高,哪怕平時表現不怎麼樣的學生也紛紛問和寫)

效果:課堂上學生積極、學生基本上能正確寫出物質的化學式,部分學生的困難在於元素符號和原子團沒有過關,因為最近上課時間太緊,記背不夠。 但要真正掌握還需要不斷練習一段時間。

我想這節知識大多數內容是老師教的而不是學生閲讀教材討論、歸納得出

的,學生自主學習較差,而我換成先讓學生閲讀教材、試着學寫化學式、通過討論然後歸納,有困難時老師再指導,這樣效果就好些,畢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結果,才可能是學生自己的東西。

我通過大膽實驗讓學生自主探究,開放質疑,在相互討論中學生自然也就會了。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主如何利用學生已有的能力學習未知的知識,是我要重點考慮的。

化學的教學反思10

《化學式與化合價》這一課題是九年級化學教學中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我覺得這節課更是九年級化學的一個關鍵點,我認為它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前面幾章的學習,都是一些介紹性的學習,介紹了一些化學的知識和生活中的一些常識,學生很容易接受,也很容易學會。實際上同學們還沒有進入化學的理論學習和化學的計算,從這節課後,許多同學就漸漸的感到化學學起來很吃力,我在教學中對這節課的學習尤為重視。但是我始終沒有找到很好的方法來解決,也感到很困惑,學生也很難接受,覺得很抽象,所花的時間多,但收效甚微,在看了這篇教學實錄後,由於我本人不在課堂上,沒有身臨其境,現對這堂課作一小評,不當之處請原諒。

本節課較成功的地方是:

1、中觀全局,有條不紊。本節課這位老師的教學過程如行雲流水,結構嚴謹,詳略得當,教學思路和方法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最主要最有特點的是他使課堂活起來了關注了學生學習過程,強調了學生的“學”。注重了學生的情感的發展,引導學生的思維形成,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這便顯示出生命課堂的魅力所在,是課堂觀、學生觀的具體反映。

2、人如細雨,潤物無聲。我認為本節課這位老師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他在整個課堂上講的細密周到,抓住重點,切中要害,層層推進,深入淺出,彷彿到了一種無聲勝有聲的境界。

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這樣評價是一種比喻,可能又點不大恰當,但是我要寫出來,這個老師很明顯對量變引起質變這個哲學理論掌握的很透而且應用的很好,有條不紊的傳授着一點一點的知識,並不急於總結、定義、説出理論,彷彿一條一條的小河匯入大海一樣,他讓一點一點的理論知識匯入學生的腦海,在學生腦海中沉澱積累,最後引起質變,學生掌握了所有的化學知識。

本節課欠缺的地方:

1、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而且學生是活生生的人,喜歡玩喜歡動是他們的天性,一節課四十五分鐘,我們不能讓學生每一分鐘都在聽課,內容細密固然好,然而學生不在聽課會事半功倍,抓住主要的地方,要知道我沒在教書不是在繡花,太女性化了。

2、在課堂探究中,學生的合作意識較差,最後問題的答案往往是代表個別人的想法。沒有任何促使學生團結、互助、合作的措施。單打獨鬥,閉門造車只會使學生落後。

總之,該課教學設計理念先進,教學思路清楚,從長遠的角度看,有利於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有利於學生終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做到了教學效果的形成性與終結性的有機統一,這正是我們每個化學老師共同的追求。

化學的教學反思11

草藥 通過一年多的新課程教學實踐,對我的觸動非常深,可以説是脱胎換骨。新的化學課程倡導以科學探究為課改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學會進行科學探究,聯繫社會生活實際和形成科學價值觀的過程。基於這一理念,我在教學中,從教師的角色、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中去反思。

一、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更是合作伙伴

在以往的教學行為中:我教、你學;我説、你聽;我問、你答;以教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其表現是學生為教師服務,而不是教師為學生服務。教師成為傳聲器學生成為容器。現在教師應該是導演、教練。有一次我在探究鐵生鏽的條件時,得出鐵與水、氧氣相互作用。一位學生問道:“銅生鏽的條件是什麼?”我脱口而出:也把銅放在密閉的水中、二氧化碳、乾燥的氧氣中,然後就可以觀察現象,得出結論。這個學生又問我:“老師,銅鏽的化學式是Cu2(OH)2CO3,根據化學式推測,把銅放在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也會生鏽?”我問:“為什麼?”學生答:“因為這個條件就夠銅鏽的組成元素了。”我恍然大悟,也深受震動,從中領悟了“教中學”和“學中教”也真正體會了教師不再是真理的化身,事實上,隨着現代社會信息量的急劇膨脹、信息轉播技術和處理技術的飛躍發展,教師不能用現代新知識豐富自己,用新理念更新自己,靠“童子功”、吃老本,不能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思想僵化、不求甚解,而一味地把守師道,只能被淘汰,因此要轉變觀念。我在課堂上,鼓勵學生上台講,當學生出現錯誤或回答問題的學生鬧笑話,其他學生會有反應,這時教師的首席地位就體現出來。我的做法是決不訓斥,或打斷學生回答問題,而是用目光、語言給以勇氣、思維方面的肯定,用心進行交流,然後再予以糾正。不能作為教師居高臨下的訓斥、命令學生,嚴重壓抑和束縛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發展,應該“蹲下身”去與學生平等對話,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作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教學方法以科學實驗探究為主,多想辦法

在教學方法上,我拋棄原先那種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粉筆,對化學實驗,教師講實驗,學生聽實驗,教師畫實驗學生背實驗的怪圈。我們對新教材的實驗認真專研,調動學生的探究積極性, 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在講二氧化碳性質時,探究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酸,而是改變書上的教學,設計通過把四個浸有石蕊的乾燥蕊紙分別放入醋酸、水、二氧化碳氣體以及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去探究。學生通過實踐動手、動腦對知識的獲取是主動的,印象特別深刻,更為重要的是訓練了學生的探究能力。所以在學習後面的氯化氫氣體溶於水的原理時,學生就能迎刃而解、不攻自破,勿需教師在費口舌,這就是探究教學的優勢。對一些概念計算等內容,我盡努力嘗試,如在上化學式相對分子質量一節課時,我事先自制了一些標籤,每一個學生髮一張,先讓學生研究是什麼意思,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每個學生都躍躍欲試,急於表現自己,也能自制標籤,這樣在“玩中學”“學中玩”,把以往許多學生不愛學的和學不會的一節課輕輕鬆鬆的、快快樂樂的掌握了。當然教學設計和組織探究活動,力戒形式化、表面化、教條化,務求在教學中較好地落實課程目標。

三、學生的學習方法注重自主合作討論學習

在課堂上,我現在更多的為學生着想,而且比教師的角色更重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要授之以漁,要有效促進學生髮展的學習和自主學習,做學習的主人。在上課前,佈置有針對的預習,讓他們去主動找老師、找同學、上網查資料尋找所有可能解決問題的途徑。課堂上讓學生圍繞問題去表現、交流、思考、討論、合作,有時又組織組與組之間或男生和女生之間進行對抗賽,看誰答得又對又快。在小黑板上記下各組的得分,學生的那股興奮勁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班級頓時活躍起來,有很多問題、知識、方法是我沒

想到的。課外我佈置一些探究性的實驗,如讓學生利用碘酒去檢驗食品中是否含澱粉等,學到課本沒有的知識。這種由教師的教向學生學轉變帶來的最大收穫和體驗,學生學習興趣大增,成績好就水到渠成。所以我深深地感到,教師應該要想盡一切辦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及一些為人處事的經驗把教師最陽光的一面無私的奉獻給學生,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生活的快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的發展。

在當前的課改大氣候下,我大膽參與課改,研究教法、學法,開放課堂,學生參與,師生互動,活躍課堂,認真反思,不斷總結提高自身的教學教研水平,讓學生得到最大的實惠,使自己由經驗型的教書匠向專家型的新教師邁進!

化學的教學反思12

在“金屬的化學性質”一課的教學中,我從問題入手,恰倒好處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上課開始時,我提出了“不法分子常以黃銅當黃金,進行欺騙活動,你會不會上當受騙?你有多少種辦法區別黃金和黃銅?”這樣的問題一下子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就連平時不願意學習的學生,也參與了討論。大家紛紛獻計獻策,設計的方案有①測密度②測導電性③用牙咬(硬度)④測導電性⑤用火燒(真金不怕烈火煉、是金子在哪都發光)⑥?⑦?⑧?在熱烈的討論氣氛中進入了“金屬的化學性質。”可以説,良好的開端為教學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問號的懸念由學生對新課的學習後完成。

學習使用新教材,教師必需有新的教學觀念、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不能仍用老的一套教學方法,那樣會限制學生的思維。教學中要儘量設計問題情景,學生在收集資料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過程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擴展知識佔有量,教師與學生同步成長。

化學的教學反思13

所謂後進生,就是班上學習落後,紀律較差或二者兼有的學生。這些學生學習不上進,作業馬虎,上課不專心聽講,還經常逃課,有、偷盜行為,常常給學校、老師帶來很大的麻煩。這類學生的行為還影響到其他同學,在學校的教育中最頭痛的就是這類學生。如何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是實施素質教育和提高學生素質的前提和保證。因此,這項工作應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重任。現就這方面的問題,談點個人的體會。

一、愛心感化關心倍增

對差生的教育,切記簡單粗暴。首先,要把心交給“差生”。“差生”的形成有兩種:一種是客觀上的屬於智商較低。二是主觀上學習不努力、好玩、不專心聽課,久而久之,後一類差生就更加無視學校紀律,經常遲到、曠課,學習成績一天比一天差。因此,作為一個教師必須主動接觸他們,親近他們,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知道他們目前的家庭情況和個人的想法,教育他們,做他們的朋友,願為他們排憂解難,將心比心,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揚長避短,看到光明和希望,才能刻苦努力學習,迎頭趕上。

二、正確引導善於抓住閃光點

每一個人都有好的一面,即使是後進生他們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勞動積極,上體育課時籃球打得很棒,我就抓住他們這點去發揮他們的長處,在班會課上表揚他們,對他們説:“其實你們很聰明,只是自己沒有發現自己的長處,把它埋沒了,雖然你們學習差,紀律鬆懈,但是,只要你們努力,相信你們一定趕上成績好的同學。”因此,每個教師都要善於去尋找後進生的“閃光點”,哪怕一點點的優點,都去抓住它,使它成為指引後進生的一盞明燈,指引他們看見自己的長處,增強對自己的信心,刻苦努力就會成為成功的驕傲。

三、加強管理確定目標

後進生的管理對於老師來講是一件最頭痛的事,怎樣改變後進生,許多老師的辦法各有不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學校、一個班級它都要有不同的制度約束人們的行為。我們在對待學生的管理方面,也採取了許多辦法,例如:學習了《中、小學生行為規範》和制定一些班風班紀,“手拉手”“一幫一”活動等待。開學初進行家訪,每個週末的班會課上作總結。從日常生活和學習上關心他們,把他們引導上正確的人生道路中來。

四、尊重學生不歧視不體罰

在教育教學(此文來自)過程中,有許多老師片面追求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只以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評價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造成對許多學生的不良影響,特別是後進生,一旦在課堂上違反紀律,老師就罵或罰站、罰打掃衞生或用一些詞語比如“你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等等諷刺學生。使本來落後的差生身心更加受到傷害,無形中增加了他們對老師的憎恨,也對老師所教學科更加厭倦。因此,我們老師在教育教學(此文來自)中應用“愛”去感化學生,鼓勵學生,不要挖苦學生,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事情,適當採取不同的方法,教師應保持良好的心態,我相信後進生的工作一定會迎刃而解。

化學的教學反思14

在臨近中考的複習中,要重視揭示與傳授普遍的解題思維程序。

通常,在解題活動中,學生只重視解題所需要的概念、原理及它們之間的關係,並沒有把解題思維程序作為重要的知識去認識和運用,而教師在解題指導中,往往只注意講解一個個具體問題是怎樣解出來的,沒有把解題的思維程序放在一個普遍的框架中加以考察和概括,進而引導學生認識普遍的解題思維程序,掌握解題規律。因此,在解題指導中,教師不僅要將問題的具體解法講清楚,更要從中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的、規律性的解題思維程序,使學生掌握解決化學問題的一般步驟、思路,形成有序思維的習慣,同時通過必要的練習加以強化。

例如化學計算題的講解,可通過典型習題概括出解題的一般思維程序:

①讀題,明確已知條件,尋找應答信息。

②充分理解題目要求,明確題目所求。

③審出題目中涉及的化學反應、定律(理論)或計算關係,及時列出。

④確定解題關鍵,選準突破口。

⑤設未知量,列式,求解。

⑥檢驗答案的正確性、合量性、全面性,及時修正或重新解題。

在解題指導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有意識地應用上述知識,並遷移到其他類型問題的解決中。揭示與傳授普遍的解題思維程序,是教會學生解題的基礎。

化學的教學反思15

與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更重視學生對實驗的探究過程,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但從實踐過程中,我覺得新教材在實驗內容安排上,高估了初三學生現階段的實驗能力,也高估了普通中學實驗室的硬件配置和人員配置。下面我以初三化學二氧化碳性質的學生分組實驗教學經歷為例,談談本人對這方面的反思。在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過程中會出現些什麼問題呢?我想,沒有親身經歷的老師,哪怕他的化學知識多麼豐富,實驗能力多麼強,都難以想象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出什麼問題。

(一)制二氧化碳的鹽酸濃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來説,多數老師只注意到鹽酸濃度不能太高,以防在鹽酸揮出發HCl,混在CO2中,從而影響性質實驗。但是,如果濃度太低了,將會使反應速度太慢,二氧化碳的量太少,從而導致學生不能檢驗到集氣瓶口燃燒的小木條熄滅。特別是對於象我們學校來説,實驗室中長頸漏斗和錐形瓶太少,只能直接用較大試管來組裝反應發生裝置,學生在制二氧化碳的中途才發現稀鹽酸不足,沒法直接添加稀鹽酸,會十分忙亂,甚至心情不好。那麼,稀鹽酸以什麼濃度才適宜呢?以我的經驗看來,3~4mol/L比較合適。

(二)學生雖然看過老師演示傾倒二氧化碳滅火的實驗,但仍然會有1/3的學生不能成功完成這個實驗。原因很多,比如有的學生是傾倒時集氣瓶口沒有向下,只是橫放,這樣會因為蠟燭火焰的熱氣流將二氧化碳帶走,使二氧化碳根本就沒有進入燒杯中,從而使蠟燭熄滅;有的則是先把集氣瓶上方的玻璃片取開,然後拿起集氣瓶再往燒杯中傾倒,這樣做往往由於學生動作粗魯,將集氣瓶中的二氧化碳甩掉了;有的則是由於收集守二氧化碳後放置時間太長,二氧化碳已經跑掉了一部分;有的則是由於蠟燭太高,火焰高於燒杯。總而言之,學生可能出現的操作錯誤有很多會超出老師的想象,而老師們又往往高估了學生的實驗能力。從我個人經驗來看,由於初三學生才接觸化學不久,很多實驗還是要先老師演示,再讓學生模仿,至少對於普通中學的初中生來説,學生實驗還是以模仿為主,如果沒有演示和講解,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究實驗,往往會使實驗失敗,從而打擊學生做實驗的信心和興趣。

(三)新教材中在探索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這個實驗中,使用石蕊小花和集氣瓶,其實操作十分不方便,原因有二。一是按學生的《實驗報告冊》上的安排,總共要收集三瓶二氧化碳,花費時間太多,所以應該把集氣瓶改為試管;二是實驗室自制的石蕊小花實驗現象不明顯,而且制花成本太高,最好改為藍色石蕊試紙。如果我們不作這個改進,將會使學生把大量時間花在製備二氧化碳上而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其它實驗,而且實驗現象不夠明顯。

總而言之對於初中生來説,實驗課中還是要以模仿為主要教育方式。原因有如下幾點:

(1)如果你沒有把實驗過程演示一次給學生看,很多學生就會不知如何下手。

(2)如果你沒有佈置他們預習實驗,而是要求學生自己邊閲讀《實驗報告冊》邊做實驗,你就會發現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要做哪一個實驗。他們甚至懶得問。我發現一些學生收集了兩瓶二氧化碳後,竟然不知道這兩瓶氣體是拿來做什麼的。

(3)如果你沒有在實驗演示中讓學生看到藥品的用量,他們就會有的人用太多藥品,有的人用太少藥品。

(4)如果你不反覆督促做好實驗記錄,他們就不會想到要做記錄。

Tags:反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