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迷人的秋色》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63W

《迷人的秋色》是上海市二期課改小學語文新教材二年級第一學期讀課文瞭解內容的第三課。課文寫秋天主要是通過山窪裏的瓜果來反映秋天的收穫,讓學生了解秋天是美麗的季節,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課文的第二部分寫得最充實,特別是這些瓜果的色彩、質地、形狀都一一作了描寫,使學生能聯繫生活,拉近與文字的距離。

二年級語文《迷人的秋色》教學反思

一、教學敍事

在教學《迷人的秋色》時,我緊緊圍繞 “教會學生抓住水果形狀、顏色的特點來介紹一種水果”的目標來設計教學。

1.字詞教學,注重積累。

識字教學穿插在整堂課上,有側重點。十個生字分別在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和品詞品句中教學的。有的側重記字形,在識字教學中指導學生書寫要規範。在學習“燦爛” 這個詞語時,學生平時書寫“火字旁”很容易隨意寫,我特意讓學生再跟着我書空一遍,並指導學生書寫“燦爛”時要注意寫得左窄右寬。在學習完“黃澄澄”這個詞語後,讓學生照樣子説詞語,學生能舉出很多例子。有的側重理解詞義,如“固然、使人欣喜”放在語言環境中學習,先我示範,“固然”在課文中可以換一個詞語來説“雖然”,然後讓學生説説“使”在課文中可以換哪個詞來説?學生明白了我的意思,能説出可以用“叫、讓”來換,然後讓學生通過朗讀來比較,並且明白換了詞語,句子的意思不變。

2.課文教學,注重方法。

本課主要通過對秋天各種水果顏色、形狀的描寫,突出秋天瓜果遍地、景色迷人的特點。我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聽錄音,思考課文裏介紹了哪些瓜果?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再運用集體交流的方式和填空練習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中的重點語句時,我讓學生小組合作,通過找、讀、劃、説,讓學生自己學習、理解與體會。集體交流時,在討論的過程中進行朗讀訓練,理解“晶瑩剔透、綴滿”的意思。學習比喻句,明白在句子“而那種叫做紅玫瑰的葡萄,則紫中帶亮,圓潤可愛,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中,作者把紅玫瑰葡萄比作紫色的珍珠,寫出了紅玫瑰葡萄的顏色和光澤,照樣子能用“怎樣的什麼,像什麼樣的什麼。”的句式學説比喻句,為後面的説話聯繫作鋪墊。這些句子的學習和遷移運用,學生深入感受到這幾種瓜果的美麗,激發對秋天的喜愛之情,更為後面的拓展説話打好了基礎。

最後,我先讓學生説説秋天還有些什麼瓜果,再運用課文中學到的好詞好句以及比喻方法,選擇一種向好朋友介紹,完成了運用遷移的最後一步。

這樣一步一步學習詞語和句式,學生積累好詞好句,掌握了方法,不僅學會了觀察,還學到了如何把句子寫具體寫完整的方法,待到説話訓練“介紹一種水果”時,學生們便能呼之即出,隨心所欲。

二、教學反思

根據《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參照教材規定的目標和要求,聯繫學生、教師以及教學環節,完成了預定教學目標,自己在教學過程有這些收穫:

(1)在聽讀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一味地老師講,學生聽。待老師把課文講完了,有的學生還不會讀課文,甚至不知道課文究竟寫些什麼。這是什麼原因呢?尋根到底就是學生課文聽少了,讀少了。古人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就是説,多聽、多讀就能自然而然地理解課文。在教學中,注意讓學生進行聽讀訓練,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聽和讀的過程中,收到了很好的聽讀效果,深刻感悟文章的內容。

(2)在教學中,憑藉教材,引導語言實踐活動。要抓住低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的特點,利用一切機會,以課文空間為“實踐活動樂園”,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課文中,作者常常運用“空白”的藝術,把一些內容留給讀者,這就為孩子大大開闢了創新的空間,學生也樂意插上想象的翅膀,進行創造、想象。這不僅給教學增添了“樂學”的氣氛,更重要的是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思維。

(3)有效進行朗讀,感悟生命偉大。語文教學,離不開“聽、説、讀、寫”,而朗讀更是能幫助學生理解感悟。因此,在教學預設中,我意在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感受秋天的迷人,進而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感恩自然的情感。但是,學生的朗讀,需要教師適當地點撥,而在本課教學中,朗讀指導並不是做得十分到位。例如,學習水晶葡萄時,我首先指名一個喜歡葡萄的'學生讀了讀,然後學生欣賞圖片,教師引讀,相機出示了“玉鐲圖”進行對比,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了晶瑩透明,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來的水晶葡萄。隨後,我讓學生練習讀,之後指名讀時,也沒有進行適當地指導和評價,因此學生也就一讀就過。我想,如果此時,教師可以指着相應的圖片説:“看!這晶瑩透明的水晶葡萄,就像玉石一般美麗動人,真讓人垂涎欲滴啊!誰來試一試?”“讀得真好啊,我彷彿看到了美麗的水晶和玉石,誰能讀得更動人?”……通過這樣的指導,相信學生們可以讀得更好,當學生們一起讀時,效果想必會好得多。而有效的朗讀指導,對於達成教材的情感目標更是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學生於朗讀中理解體會生命的美好,自然的偉大,感恩生命,感恩自然。讓生命教育的幼苗在課堂教學中悄然滋長,也讓學生這“無痕教育”中浸潤、成長。

一派迷人的秋色,一次生命的洗禮,在這充滿了養分和水分的土壤中,我與學生一起走進生命,感悟生命,……未來的路還很長,在課堂教學的漫漫長路上,我將不斷探索、反思,使教學之路不斷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