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四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7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8.48K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7篇)

四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1

根據新大綱的教學要求,我力求使教學結構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注意促進學生的學習遷移,培養創新意識,更注重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教學的改革主要體現在課堂及課餘時間上,在課堂上我注重加強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而課餘時間則注重讓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將數學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一、加強口算的練習。

通過課前的3分鐘的口算練習,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通過他們自己喜愛的方式來練習,還不定期的舉行“速算手”比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二、加強小數加減乘除法的筆算。

學生在四年級上期時已經學習了整數的乘除法筆算,在原有知識及對法則理解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多加強鞏固練習,防止學生因粗心大意而計算出錯。

三、應用題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習的一大難點。

針對這一情況,我讓學生多練、多想、多問,從量到質,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懼怕應用題了。

四、增加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體會數學應用數學的意識。

設計一些與學生生活聯繫比較緊密又藴涵着數學問題的活動。使學生通過在活動中解決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又有利於培養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

五、為了貫徹面向全體學生和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我還設計了一些帶有一定的難度的練習題

供學有餘力的學生選做,以便更好地發揮他們的特長,培養他們數學能力。

四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2

這節課是四年級數學第四單元複習課。複習課通常給人的感覺是沒意思、無新意,學生也對複習舊知識不太感興趣,但就這兩節課,我個人認為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課堂“活而不亂”。平時教學中我與學生形成一個統一的認識――在課堂上發言要有序,即使有不同的意見也要等到別人説完了再説,不在課堂上説與課堂無關的話題等等。經過兩年多的培養,我真切地感受到學生學會了傾聽,學會了尊重,注意力集中,學習有較強的目標性。我想一個形式上有秩序而內容上突顯個性、追求思維發展的課堂,才是我想要的真正的課堂。

2、學生真正“動”了起來,思維“活”了起來。兩節課中我力求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在“操作”中明方法,在“悟”中見真知。雖然是複習課,但我希望給學生新的感覺、新的收穫,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認識也進一步提高。例如,對105這個小數的認識,有的學生還侷限於靠元角分來理解,通過複習交流,認識得到提高。尤其是學生提到的2千克500克與2千克5克用小數怎麼表示這個問題時,我覺得這個學生真的不簡單,當學生自己解決這個問題,並且有條理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時,我感到震驚,單名數與複名數的互化問題一直是高年級的教學重難點,可這些四年級的學生竟然自己解決了,我覺得學生的思維真的“活”了。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是真實的,課堂因“我”而精彩。所以,在課堂上,我努力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研究者、發現者、欣賞者和參與者,引導學生去生活中尋找數學、研究數學,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美;“我與明星比身高”“美麗的圖案設計”“優秀售貨員評比”等活動使學生體驗到自己與數學的關係,認識到數學是真實的;在“算法多樣化”“歸類整理活動”中我看到學生思維的獨特性和算法的多樣性。我覺得每個學生在數學面前都是自信的,他們已經認識到數學是精彩的,他們每一個人的存在都使課堂更加精彩。

但是這節課還是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説課堂時間安排不夠合理、課堂中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忽視了個別學困生的個體差異。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加註意課堂時間安排的合理性以及注重學困生的個體差異而設計好課堂活動。

四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3

回顧這一學期來的工作,我感觸頗深,尤其是第一次教四年級數學的一些感想。

開學之初我很慶幸自己教了四年級一個班級的數學,對於這個突如其來的班級我感到有些措不及防。不過聽説這個班級的整體水平還不錯,不過對於我這個數學方面的新手,也可以説是實習生來説還是有些難度。不過我深深地堅信着對於小學生來説“親其師,信其道!”只要學生喜歡我這個老師,那麼自然就喜歡我所教的學科,課堂教學的效率自然就高。

所以我的第一節課並不是給大家上課,只是讓大家認識我,我也認識大家,從而為下一步的教學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效果是顯而易見地,漸漸地孩子們開始喜歡我,有時甚至離不開我。當我有事請假的時候總是會受到來自孩子們的問候,而當我回來的時候也總是被孩子們圍着水泄不通。而對於我來説,每一次的和孩子們一塊兒上課都會讓我忘卻生活中的不愉快和煩惱,那一刻我感覺自己是幸福的。

期中考試孩子們出人意料的從開始的從第二名進入到了第一名,我也和孩子們體驗着成功的喜悦。我和孩子們都對後面的學習熱情很高,希望在期末考試中能夠更上一層樓。漸漸地我對於學生的要求多了起來,加上自己生活中出現了很多的意外事件,使的狀態和情緒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不知不覺指責和批評多了起來。課堂上問題學生的問題也不斷地出現反彈,在無心應對之下,我只得以斥責去迴應。不知從何時孩子們似乎和我的距離有些疏遠了,課堂上也似乎有些安靜了,孩子們也不那麼積極地回答問題了。每次下課或者調課的時候孩子們的埋怨情緒也多了,看得出來他們不再以前那麼喜歡上我的課了。而我對於數學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教學方法,在後來的期末考中我們班的數學成績再次回到了原點。

當然對於學生成績倒退原因很多,可能是學生考試狀態或者出題不對路,但是這些都是客觀的原因,而真正地問題還是我們的課堂教學出現了問題。而相對於我來説我想是我和孩子們的師生關係出現了問題,或者説我沒有很好地處理好和他們的關係,讓他們更加地喜愛我,從而喜歡上我的課。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相對於我們班的學生來説,他們缺乏的是學習的熱情和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們喜歡上自己,進而喜歡自己的課,這是需要老師的智慧和魅力的。

四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4

本週我結束了《升和毫升》的教學,升和毫升對學生來説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據我的調查孩子對升和毫升的瞭解也很粗淺。要建立容積單位的表象及空間觀念,較為準確地估計常見容器的容量是本節的重點,也是難點。

在講解本單元時我使用了大量的教具、學具進行操作實驗,學生經過直觀的觀察才能初步建立容積單位的表象及空間觀念。為此我做了精心的準備,借來了量杯(3個)、量筒(1個)、滴管(1個)等等,還讓有條件的學生從家帶來一些飲料瓶用做觀察實驗。讓學生感受1毫升、10毫升、1000毫升有多少,以及通過操作得出升和毫升之間的關係:1升=1000毫升。

在課後我要求學生去超市做調查,第二天上課交流調查報告。要多看、多記、多總結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哪些用升,哪些用毫升,用升作單位的.包裝一般有多大,用毫升的呢?因為課堂展示畢竟有侷限性,要讓孩子走到生活中去,最後他們學到的知識才能用於生活。

對於學生在練習中犯的錯誤也不能放過,要給予及時糾正。

總的來説,本單元的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動手操作來理解本節課所學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情緒高漲,從學生的情緒來分析,學生也很喜歡這部分內容,所以收到的效果不錯。

四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5

新課程標準的出現,正是配合當前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是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化和飛躍。新課程標準旨在建立一種促進學生髮展、反映未來社會需要、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數學課程體系。要使該教材真正實施到位,必須建立一種符合學生自主發展、融入社會生活、面向學生生活實踐、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精神的教學方法,而這樣的教學方法的實施應體現開放式教學。

一、把社會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大課堂

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繫,數學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教學中,應探索與構建生活數學的教學體系。引導學生把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方法,運用到生活實踐中;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學習數學,讓學生在解訣問題中鞏固學到的數學知識;鼓勵學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帶進課堂,嘗試着用數學方法來解決。這既是數學學習的價值體現,又有利於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能力。如:“元、角、分”的教學,結合教材中的實踐活動,我創設了“小小百貨商店”的情景:把學生的文具、日常生活用品、水果、小玩具等標上價錢。學生四人一組進行買賣商品的模擬活動,讓其中的一人當售貨員,其他的同學當顧客,“顧客”要把選中的商品的價錢準備好再交給“售貨員”,若給的錢數不對,其他同學要指出,角色要互換。然後,我拿着一支標價9元8角的鋼筆,讓學生進一步思考:你若想賣這支筆打算怎樣付錢?有幾種不同的付錢方法?同學們情緒高漲,紛紛説出自己的想法。這樣不僅有助於學生學習元、角、分的知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給學生創設自由開放的課堂空間,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1、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大膽交流,敢於創新

新課程標準認為:數學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是課堂氣氛的調節者,在課堂教學中,為了營造學生自主發展的課堂氛圍,教師應以平等的態度去熱愛、信任、尊重每位學生,滿足學生的發表慾、表現欲,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教學中,只有在民主、愉悦的課堂氣氛中,學生的學習才會熱情高漲,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才會更高。可見,創設民主和諧的心理環境和自主參與的教學情境,是學生主動創新的前提。在課堂上應給學生提供大量觀察、實驗、活動的機會,使教學更容易體現“提出問題——相互交流——彙報總結——鞏固、實踐”的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

2、創設民主開放的課堂,關注每一位學主的發展

新標準的理念是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應根據這一理念,精心設計教案、內容及練習,確實落實充分地尊重、關心每一位學生,使他們在課堂上都能生動活潑、健康發展。教材通過發現、探究及認知活動,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學生在民主開放的課堂中改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改要我學習為我要學習,主動去發現數學問題,積極學習數學知識,探求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並在親身實踐中體驗數學。自由開放的課堂空間使學生保持愉快而興奮的心境,自主明確學習目標,大膽設想,積極地通過書本認證或相互認證自己的見解,尋求達到學習目標的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四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6

這學期的教學時間很緊張,16周就得結束功課,沒有時間做練習,那就不能靠練習來實現紮實掌握知識。這對我倒是不小的考驗。這就意味着你必須提高教學的效率,教學生更好的方法。教學如期進行到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到了空間想象和動手的單元。一到空間和動手操作,就到了重點中的難點。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將方法運用於手上,這本身就是重點訓練項目,其次知識點的瑣碎,地圖與實際生活的轉化更是學生要突破的地方,更是能力培養的難點。不僅是我有肯骨頭的教學感受,很多老師也覺得這部分的教學是事倍功半的。就拿“哪偏哪”來説,讓孩子很有效的區分“東偏北”,還是“北偏東”就不容易。很多老師給我介紹了好方法,最常用的是運動法,就是要動態的想象角是如何移動形成的。我是很喜歡拿來主義的,隨即就運用到教學中,但是實踐出真知,真正在教學中運用起這個方法卻發現差強人意,利用這種方法學生倒是很容易理解“哪偏哪”的意義,但是做起題來,卻頻頻出錯,並沒有收到期望的效果。為什麼這樣的方法我覺得已經很科學了,可學生就是老出錯呢?我覺得這和學生做題的意志品質有關係,他們不願意每道題都要想象一邊。也和學生對角的認識是有關係。小學階段認識的角是一個靜態認識,就是兩條邊一個頂點,而不是由一條線段繞段點旋轉形成的,學生對於角的認識本身就沒有和移動掛鈎,那麼用這種東移動到希,來解釋東偏北,是否有認知上的障礙呢?理解到學生可能出現的障礙,我改變了一下方法。

既然學生認識的角是靜態的,那麼我就試着給這兩條邊配上不同的名稱,用來區分不同的“角色”,判斷好每條邊不同的角色再來描述。在兩物體間形成的角度,無非就是兩物體間的連線和正方向形成的夾角的角度。形成這個角的兩條邊我給它固定上不同的名稱,那條正方向的邊叫做“主邊”,而另一條邊就叫“次邊”。描述角度時就要從這個角的主邊偏向另一邊,另一邊偏向哪就是哪,這樣“哪偏哪”就是主邊偏向次邊。方法就是在名稱上做了細化。這個孩子叫小紅,那個孩子叫小明,無非就是給兩條邊起了名字而已。學生反而接受了這樣的方法,這樣的規定,做題時不容易出錯。因為這樣的特徵很明顯,文字上以“偏”字為標誌,主邊在前,次邊再後,在圖上,以十字座標為標誌,主邊永遠在十字座標上,這樣建立起的一一對應學生好接受,也好操作。出錯就少了。教學時我越來越發現,有時候的概念和名稱是該給學生細化的,這樣的細化不會使知識難理解,反而使知識更明確更規範。數學不就是一個很規範的科學嗎?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在細化概念上繼續走下去。

四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7

整個課堂以學生的活動為主,體現了“和諧”的數學課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學生的已有水平進行教學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注重了學生探究過程,課堂上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以個合適的思維空間。課堂中不僅僅是教師的教,而是更多的學的場面,是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場面。

注重小組互助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和共同發展的過程,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使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有效的發揮了他們的學習主體作用。

另外,又設計複習提示和預習指導的作業,閲讀課本4.2節課文並與4.3.第二節課文對比,思考怎樣比較角的大小.讓學生帶着數學問題走出課堂,從而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一個更加廣闊的空間,讓學生在課外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實踐、探究。

總之,在本節課教學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致力啟發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參與到課堂中,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真正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人人都得到良好的數學”教育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