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33W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 篇1

《荷花》這篇課文以“我”的感受力為線索,寫出了荷花的美。文章生動細膩地描寫了公園裏一池美麗多姿的荷花和“我”觀賞荷花時的細膩、真切的感受,抒發了作者對荷花、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讚美之情。

我在教學時圍繞“初聞花香──再賞花姿──幻化荷花”的思路,引導學生品讀、感悟。為了不破壞它的整體韻味和美感,我設計的第一課時重點是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第二課時重點是理解、積累和運用。

我在課中,力求讓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幾乎所有的問題都讓學生思考,討論來解決,學習任務由學生自己去完成。如荷花美在哪裏,怎麼讀出荷葉的美來,寫荷葉與寫荷花之間的關係等等,學生的積極性,自主學習的主動性雖然也調動了起來,可就是不能達到預設的目標。

我在不斷實踐和總結,現在有了一點收穫,學生的積累顯得貧乏,因而課堂語言的表達也就顯得貧乏。而且學生的積累有了,但是學生的遷移不夠。因而要將閲讀充盈於整個語文教學,加強學生的積累和學會運用。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 篇2

林斯基説過:“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這節課,我藉助美麗的範文,引導學生進入美的境界,與文章產生共鳴。在聽説讀寫的訓練中受到薰陶,收到了教師與學生共同雙贏的效果。但自己的教學語言還不夠精煉。課堂教學中,點撥語、評價語等語言設計,還不夠到位,必須好好斟酌,應該更有針對性。今後要努力發現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並加以改進,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優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規律,語文教學中應創設情境,寓教於樂,寓教於美中,實現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的和諧統一,讓學生藉助美文,走入美的境界,與文章共鳴,與人物共樂。在聽説讀寫訓練中陶冶感染,潛移默化的受到審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讓學生知道哪是美的,為什麼是美的,如何去欣賞美,如何去創造美,這才是我們所要達到的真實目的。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 篇3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課文寫“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讚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麗。全文分兩部分,第1部分(1~3)自然段,看荷花。第2部分(第4、5自然段)通過想象進一步描繪了荷花的美麗。

教學本課我引導學生多層面的瞭解文本內容,通過欣賞荷花美,品讀荷花美,邊讀邊想象荷花美,使學生與作者的心靈產生了共鳴,獲得了審美體驗。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出示《荷花》圖片,請大家邊看邊想,你看到了什麼。揭示課題。學生交流後引入:課文中的我又是怎樣看荷花的?請大家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

二、充分誦讀,激活語感。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再讀課文體會作者是怎樣觀察、描寫、表現荷花的“美”。學生的自主選擇,隨機指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整體感知:聞到清香、觀察形狀、欣賞姿勢、想象情景、回到現實。以“哪一段最具體地寫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學習,這段具體而生動地展現了荷花的形狀美,學生最感興趣。邊讀邊想這一段,你覺得這段話中哪個句子寫得特別美?説説你的體會。引導學生抓住寫荷花特點的詞語教學寫荷葉的句子,通過看圖,指導有感情讀,想象一池荷葉長勢之美。而“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一句我是抓住“冒”字進行教學的,通過課件直觀演示後,讓學生給“冒”字換個詞(長、鑽、伸、露、探、衝),理解“冒”的意思,再讓學生説説從“冒”字你體會到什麼?(“冒”寫出了荷花的亭亭玉立、生機盎然,又寫出了荷葉的茂盛。)

“這些白荷花冒出來以後想幹什麼?”組織學生想象寫話。隨着對荷花形象理解的深入,情感的交融,學生的情感被激活了,無窮無盡的讚歎充塞於胸腔,他們迫不及待的想抒發自己的情感。有的説: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彷彿想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有的説: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彷彿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鮮的空氣。有的説: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彷彿在盡情地展示自己的美麗容貌......最後,讓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想象相應畫面。這樣的教學設計,既鍛鍊學生想象力,又訓練學生表達能力,而且加深了對荷花美的認識。可謂一舉三得。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 篇4

《荷花》描寫了公園裏盛開了一池美麗的荷花,荷花有各種各樣的姿態以及我看荷花時的感受。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課前,我先讓學生用平時積累的語言形容以前所見到的荷花的樣子,之後用課件呈現荷花圖,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態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讓學生首先在視覺上感受到荷花的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着便走進課文,體會這篇課文描寫荷花的優美語言。

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在掃清生字障礙後,從文中找出自己認為把荷花寫得很美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荷花美在哪裏,作者為什麼能把荷花寫得這樣美?在交流時,引導學生體會文中用得好的“冒”字,以此感受作者語言的精到,然後用不同的圖片展示荷花開放的不同狀態,幫助學生更直觀地感受荷花美麗的姿態。通過不同的讀書形式激起學生的讀書興趣,通過個人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等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荷花的美麗,也幫助學生儘快背誦,這一環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位,也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詞彙的積累。

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語言訓練的環節:在學習完第二自然段後,我讓學生根據我提供的圖片想象白荷花還會有哪些不同的姿勢,用“有的??好像??”的句式説話,學生有的説出了“有的躲在荷葉下,好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説“有的一朵靠在另一朵旁邊,好像在説悄悄話”,有的説“有的三段荷花緊挨在一起,像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有的説“有的荷花歪着頭,像在和蜻蜓説悄悄話”,有的説“有的荷花靠在荷葉上,像在享受温暖的陽光”?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讓我很驚喜。

這節課,我藉助美麗的圖片,引導學生進入美的境界,在聽説讀寫的訓練中受到薰陶,可以説達到了教師和學生雙贏的目的。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 篇5

這是一篇抒情的寫景物的文章,作者通過對荷花細緻的描寫,體現了荷花的美麗。在教學中我聞荷花、看荷花、贊荷花、變荷花又回到看荷花這樣的思路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文章的脈絡有一個清晰的瞭解。

1、談話激趣,導入新課:出示《荷花》圖片,請學生談談可以用哪些詞語形容荷花,喚起對荷花美的回憶。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這樣既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又鍛鍊了其口語表達能力。

2、抓住重點詞來體味——重點詞“冒” 《荷花》這篇文章非常適合閲讀,並且學生可以利用這篇文章進行仿寫,其中有許多好詞佳句,適合學生積累,運用到作文中去。

例如描寫荷葉的句子: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單單一句話就寫出了荷葉的三個特點——多、綠、圓。描寫荷花姿態的句子更多了。如何讓學生有感情地體會,就是要抓住這些重點詞句進行分析,體會,對其中的重點詞語進行品讀,研討。在這段話中,雖然有許多好詞佳句,但是畢竟一堂課的時間有限,我們也不能眉毛、鼻子一把抓,必須有詳有略,所以,在這段話中,我重點抓住了“冒”字,讓學生來體會這個字用得真好!一開始,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在這段話中,那個詞語或那個字你覺得用得特別好?學生一下子找到了“冒”這個字。接着我問:怎麼樣的長出來才叫冒呢?

在我的預設之中,學生應該會非常活躍,答案也會豐富多彩,例如:高興地長出來,迫不及待地長出來……但是另我沒想到的是,學生眼睛瞪得大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學生都沒什麼反應,一看這個情形,我也傻了,我再怎麼預設,也沒想到學生會是這樣的反應。因此,我只能換一個問題:荷花冒出來是想幹什麼呢?這下,學生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方向,有的説因為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迫不及待地長出來了,有的説她想要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鮮空氣,快速地長出來了,還有的説她想要和青蛙,小燕子來打招呼,很高興地長了出來……沒想到,問題一更改,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了,而且感受到了“冒”字用的好處!由此可見,教師的提問至關重要,好的提問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更好的體會句子中重點詞把握。

3、學習第二自然段,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來仿寫其他的花。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先讓學生熟讀課文,並且歸納出荷花的三種姿態,學生很快就總結出來了,一種是才開,一種是全開了,還有一種是花骨朵兒,接着,我讓學生看着板書,把荷花的三種姿態進行復述,學生因為有了剛才熟讀的基礎,現在又有板書的提醒,讓他們複述下來輕而易舉,這樣既體會到了荷花的三種姿態,而且學生在課堂上就積累了好詞佳句,課後背誦課文時就比較輕鬆了。最後,我讓學生進行想象,除了這三種姿態,還會有哪些姿態?有的説昂首挺胸,像士兵,有的説低頭不語,像害羞的小姑娘……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對於寫其他的花都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在課後佈置作業時,我把學生分為三類,如果自己有能力,可以自己選擇其中的一種花,用自己的話來介紹;如果有一點困難,可以採用大家剛才討論過的,如果還是不會寫,可以利用荷花這一課中的第三自然段。這樣的方式學生比較容易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