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口算乘法》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範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3.04W

前後經歷了兩次試教,呈現的這節教研課讓我很有收穫。

《口算乘法》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範文

成功之處:

一、注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數學知識之間聯繫是很緊密的,計算教學更是如此。

1.運用轉化的方法:解決210=20這個算式,10+10=20;

2.驗證口算方法的過程

3.知識的遷移:例如:29=18,18+2=20,想到9個2是18,10個2就是20.再如:從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運用到到整百、整千的數乘一位數。 以上的設計使學生自主的藉助舊知,解決新知。

二、關注學生,尊重學生不同的策略。

二班的學生聰明、思維活躍,很善於提問。在本節課,學生出現了五種解題策略。

1.用加法算;

2.豎式計算;

3.根據乘除法之間的關係;

4.分解法;

5.運用口算方法 我能夠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鼓勵學生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尤其在解決210=20這個算式時,前兩次試教中,在這個環節沒有出現用口算方法解題的策略,而這次學生直接提出了用21=2,再在2後面添一個0的口算方法。我大膽的改變了教學環節,設計在例1中的問題二才出現的,引導學生經歷並發現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就學生思想的提前而提前處理了。我覺得儘管變動了教材,但是更大限度的尊重了學生的認知過程。

三、教學紮實,學生掌握較好

儘管本節課的習題量很少,還有兩道準備的習題沒有時間處理,但是,學生對口算方法掌握的很好,所以在練習中以及課後作業的反饋中,都有很好的表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得以體現。

四、三維目標的達成,使知識呈現有了深度和廣度

不足之處:

1.問題處理,還不夠靈活

本節課有幾處突發事件真的是我始料不及的。兩次試教中從沒出現的問題居然接踵而至。例如:在情境導入環節,讓學生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前兩名學生提出的問題圍繞口訣出現,第三名學生就提出了310=30,我沒有抓住機會,遵從學生的認知,而是又回到教材的原點。

2.對數學知識的駕馭能力有限,學生的情感態度關注不夠

剛剛提到學生出現的五種解題策略。學生出現用豎式計算,用乘除法之間的關係解決問題,其實是激發學生學習情感的有效契機,我簡單、生硬的否定不僅僅抹殺了學生的一腔熱情,更暴露了我對教材的研究還不夠深入,不能宏觀的把握知識點,這也是我今後在教學中要注重並完善的。

3.難點的.突破還有些牽強口算方法的提煉有些突兀,如果分步驟引導,多給學生自主的機會,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會有很好的鍛鍊。

我們一直在學習新課程,在第一節試教前,我也在網絡上查找了以上關於計算教學,新課程標準中的要求。可是,只有在上課之後,認真反思之後,我才真正對以上標準中的內容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減少單純的技能性訓練,把計算學習活動從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轉化成一個生動,主動和富有創造性的過程,這正是我在這節課上真正要體現的。 生成的課堂是靈動的,對教師的要求是高標準的。為此,我還需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