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小學《乘法的初步認識》優秀教學反思(精選8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37W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乘法的初步認識》優秀教學反思(精選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乘法的初步認識》優秀教學反思(精選8篇)

小學《乘法的初步認識》優秀教學反思1

乘法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加法,它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而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教學內容是二年級學生對乘法的第一次系統的瞭解和認識。我在設計這節課時,通過出示學生熟悉和喜愛的遊樂場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比較,以學生的活動情況呈現出幾個相同加數求和的情況,引出乘法運算。

華應龍老師曾説過:“數學教學就是讓學生心中有數,讓學生覺得數學好玩,數中有趣吸引人,數中有味吸引人。”秉承這一思想,我讓學生在觀察連加算式的過程時,都參與“相同加數”“相同加數的個數”“幾個幾”“乘法算式”等數學知識的再創造活動中,積極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

反思這節課,有幾點不足。第一:在教學時候,突破難點“幾個幾相加”,學生只是概括性説了説。這一環節,應該豐富課堂形式,讓孩子用小棒、磁珠擺一擺、説一説,加深對乘法含義的理解。第二:學生在比較加法和乘法算式,只是在理論上看出乘法簡便,並沒有實際體驗。在今後的數學教學中,我要多創設一些以學生自主參與為主的學習活動。

小學《乘法的初步認識》優秀教學反思2

乘法是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簡便計算。學生對於乘法非常興奮,還不忘背幾句乘法口訣,看樣子在家裏家長下了不少功夫。有家長也打電話讓我叫他的孩子背乘法口訣。我在想這樣真的好嗎?孩子連什麼是乘法,為什麼我們要學習乘法,乘法口訣用來幹什麼呢?為什麼要背呢?這些都是學生很疑惑的地方,這些問題沒有解決,那麼學生學起來很被動。

在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時,我上了一節課為什麼要學習乘法,我寫了很多好長好長的加法算式,然後讓學生讀,讓學生説,讓學生想,特別是讀,讀的累死了,然後我就介紹了乘法,那麼乘法就是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簡便計算。那麼對於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係學生就很清楚,這個在乘法口訣中體現出來了,學生會應用乘法與加法的關係解決問題。

然後一節課我重點介紹了加法算式改寫乘法算式,那麼對於幾個幾相加,相同加數是誰,有幾個這樣的加數,要讓學生很清楚,改寫乘法算式我覺得難不倒他們,但是我們不能光讓他們會改寫,還必須清楚相同加數是誰,有幾個。對於2乘3,可以理解成2份,每份3個,也可以理解3份,每份2個。

鑑於前面乘法的意義講的比較透徹,學生對於乘法口訣就可以先自學再總結了,學生也不用死記硬背了。

小學《乘法的初步認識》優秀教學反思3

本節課在設計時主要是以貼近學生實際的遊樂園情景導人,裏面藴含着豐富的“相同加數”的因素,為引入乘法做準備,之後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引導他們觀察思考,體會乘法的意義,並進一步結合生活中的問題,鞏固對乘法意義的理解與運用。

成功之處: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理解乘法和加法的聯繫,就組織學生進行擺一擺、比一比的遊戲活動,先讓學生擺2個三角形。很多學生就會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一個一個的擺,而且他們知道一個三角形用3根小棒,學生就用原有的知識用加法來算3+3=6根。然後又提問:現在要你們擺9個三角形,也讓學生去算,學生髮現如果用加法3+3+3+3+3+3+3+3+3=27,很繁瑣。這時候抓住機會引出乘法的學習。學生在操作活動中獲得了豐富的經驗和表象,感悟出瞭如果加數相同時可以用乘法來計算的道理。

存在問題:關注弱勢羣體不夠。課堂上我看到這樣的情況:在這熱鬧的背後又隱藏着許多被遺忘的角落,總有一部分學生在成為觀眾和聽眾,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形成“差生”是必然的。

針對這種狀況我認為在今後的教學中,設計的學習活動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現實性、挑戰性;但另一方面又不能以只有少數學生能解答的問題情境來作為普遍要求,而應該設計具有層次性和開放性的活動,使得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事可做,有事可想,都有收穫,都有體驗。

小學《乘法的初步認識》優秀教學反思4

《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46~48頁的內容。本節課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要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義;培養團結合作精神,並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過程中,能夠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認識乘號,知道乘法算式的讀法;最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本課引入新課時採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並且配合課件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遊樂場的情景引入,不但達到了數學生活化的目的,還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學生的學習動機強烈,學習效果增強。

大多數學生對乘法的認識是陌生的。同時也有個別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會背誦幾句乘法口訣,但這部分學生對乘法的意義是不理解的。所以理解乘法的意義是這節課的重點。因此,應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所熟悉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生自主動手操作、觀察、探究、思考,對乘法產生親切感,逐步體會乘法的意義。在練習上,通過拍手遊戲、我會連、我會填、星級大比拼等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掌握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還可以用乘法計算,並能正確寫出乘法算式。這些鞏固性、多樣性、層次性的練習,符合二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徵。同學們在動中學,玩中學,遊戲中學,他們對新知的認識昇華一步,進而形成技能。

小學《乘法的初步認識》優秀教學反思5

今天學習了乘法的初步認識,這是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乘法。教師用書上是這樣設計的本節課的:導課環節是出示遊樂場的情境圖,讓學生説一説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我在一年級暑假就佈置學生背誦過乘法口訣表,我想很多學生一定對乘法有了初步的認識,因此,我在出示遊樂場圖時,先問學生對於乘法你都瞭解哪些知識呢?沒想到學生的回答讓我非常驚喜,他們的知識面真的非常廣。王晨赫説:老師,我知道,加法可以寫成乘法,我馬上問他:所有的加法都能寫成乘法嗎?很多學生馬上説:不行,那種一樣的數加法才能寫成乘法,於是我馬上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加法算式,有的是相同數連加的,有的是任意數的加法算式,很多學生馬上判斷出哪些能寫成乘法,哪些不能。王鑠淵説:老師,我知道,加法是初級的,乘法高級。其他學生聽不懂什麼意思,我馬上結合剛才的加法和乘法算式讓他們對比,學生髮現3+3+3+3+3+3=,6個3相加只需要寫成6×3,乘法算式很簡單,原來乘法高級是因為乘法算式簡單。

不用老師特意講解,通過這兩個學生的精彩觀點,很多學生已經對於乘法的意義、作用有了初步的認識。這時我又出示了遊樂場的情境圖,學生很輕鬆地就列出了相應的'加法和乘法算式求每一項一共有幾人。

這節課學生學得非常高興,平時上課不愛發言的王鑠淵、丁兆鬆、尚祺晗等一些學生都主動舉手,學習盡頭很足,看來,老師相信學生,給學生髮揮的空間,讓他們利用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學習新知,就能充分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熱愛學習,主動學習。

小學《乘法的初步認識》優秀教學反思6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學生理解了加減法的意義、掌握了100以內加減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習較複雜的乘法計算及其應用的重要基礎。在青島版教材中乘法的初步認識是安排在第二個信息窗,在第一個信息窗中讓學生進行大量的同數連加計算。在本課的教學環節上,努力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根據學生好玩的心理特點,通過貫穿全課觀看魔術表演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義。由於二年級學生年齡小,加上新學期剛剛開始,學生的精神不在狀態,課始我簡潔的導入學習情境直奔主題,激發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慾望。這樣教學設計為認識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礎,學生在愉悦的心情中提出自己的問題並且在解答的過程中自然且充分的感知求幾個相同加數的算式的特點。

2.經歷乘法概念的形成過程,努力建構數學模型。本節課我從學生的基礎出發,放手讓學生主動地提出問題並用已有的方法解答問題。從3個2相加,到4個6相加,再到8個4相加……,這一系列的算式隨着加數的越來越多,學生逐步認識到像這樣的問題用加法來計算太麻煩了。親身體會到加法解決這類問題的侷限性,從而使乘法的出現水到渠成。並且在出示乘法算式之後則引導學生觀察對比加法和乘法算式,強調乘法中因數的含義,體會乘法和加法的關係,明確求幾個幾相加的時候用乘法非常簡便。

不足之處:

練習的最後一個吹泡泡練習,學生出現了兩種移法。其實每一種移法都可以橫着看、豎着看錶示2個3,3個2。這時可以讓學生説説你是怎麼看的?然後再列出乘法算式,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圖。教師引導不夠到位。

小學《乘法的初步認識》優秀教學反思7

本課內容主要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因為是初次認識乘法,教材十分重視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有層次的組織學生認識乘法的活動。

教材安排了兩道例題。例一幫助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幾個幾相加”,為進一步抽象出乘法的含義做好準備。試一試中,通過讓學生動手擺小棒,讓學生在操作、觀察和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幾個幾相加”的含義。例二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幾個幾相加”的基礎上,認識乘法的含義、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試一試讓學生經歷“找出幾個幾相加——列出加法算式——寫出乘法算式”的過程,從中體會在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時,用乘法計算的便捷。

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在討論過程中過分追求正確答案,在得到了學生的正確回答之後,就急於歸納小結,沒有讓多個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從而教師小結。

2、教學過程中,對課堂把握的比較死,每一步都循規蹈矩,由於擔心學生出錯,而不敢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使學生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機會。如在試一試中,可以在學生獨立完成的基礎上,再交流圖意,效果應該會比先説圖意再練習要好。

3、由於考慮到時間關係,擺小棒以及擺花片都只由一個學生板演,其餘學生沒能參與到動手的過程中去,最好還是應該讓每一個學生都去擺一擺,在操作中豐富對幾個幾相加的認識,進而鞏固對乘法含義的理解。

4、板書設計方面還可以更規範,佈局更合理,對整個框架都做好規劃,不要到時候再去改動。

小學《乘法的初步認識》優秀教學反思8

由加法運算過渡到乘法運算是一次質的飛躍。有史料表明:人類幾萬年的就學會了用加法,而用乘法則是近幾千年的事,既然人類掌握乘法經歷了這麼長的時間,那麼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就不可能是件很輕鬆的事情。

我們在教學中最擅長的就是扮演“先知先覺"的上帝的角色。因為我們已經知道了乘法的存在,所以我們在數學時總是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很快.地獲得這一知識,而不是讓學生回到知識生成的原生狀態,讓學生把相關的知識創造出來。

前面提到的教學片斷中,分幾個步驟來認識它,這其實完全是為了完成某種學習任務,而不是為了某種問題的解決和思維的探索。老師要求擺小紅花,2朵2朵地擺,擺3份,求一共有幾朵小紅花怎樣列式計算?為什麼要2朵2朵地擺呢?教師心中有數,學生卻不知其所以然,只是在機械地執行教師編制的程序而已。

3個2連加,2是相同的加數,3個2的3我們把它叫做個數。在2與它們連起來,寫成2X3乘法算式為什麼這樣寫?這個問題只怕連老師都回答不上來,他也許會説以前他們老師就是這樣教的。這種學習上的“世襲"有多少數學學習的價值在裏面呢?

“齊讀”: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簡便的意識究竟是在學乘法之前就應該喚醒,還是在學好之後再品頭論足?學生這時哪怕讀一萬遍,都沒有通過自己想方設法尋求簡便的表示方法獲得的印象深刻。

這種教學正是費賴登塔爾所批判的“教學法的顛倒",即把結果作為出發點,推導出其他的東西,而不是回到當時知識的起點去把該發現的知識“再創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