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男孩和女孩的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13W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小編與大家分享男孩和女孩的課程教學反思,歡迎參考!

男孩和女孩的教學反思

男孩和女孩的教學反思1

有人説,世界上有兩種孩子,男孩和女孩。男孩是女孩的鏡子,女孩是男孩的鏡子,他們就這樣互相照着,漸漸長大、成熟。因為有了男孩,女孩變得更加温柔;因為有了女孩,男孩才變得更加剛強。正因為有了男孩和女孩,生活才如此的豐富多彩!

為了讓幼兒認識自身的性別,我通過遊戲活動,讓幼兒初步發現了男孩女孩的特徵,女孩是長頭髮,夏天穿不穿裙子,小便時是蹲着的。男孩是短頭髮,小便時是站着的。在第一環節的時候,孩子一個一個介紹時,都知道自己是女孩還是男孩,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請孩子按照性別去小便洗手,我説:“請女孩子先去小便洗手。”幾個男孩子也會起身跑向盥洗室。從這裏可以看出,孩子對男孩女孩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因此我覺得進行這樣的教育是比較需要的。活動中我增加了遊戲“打扮男孩和女孩” 這個環節,,我覺得以上環節的學習,再通過這個環節的驗證,讓幼兒能鞏固區分男孩、女孩的特徵。在活動中,接受能力強的孩子能很好的區分出男孩女孩的特徵和服飾裝扮,打扮得也比較漂亮和可愛。接受能力弱的孩子,需要老師和同伴的幫忙才能完成操作。一次活動,我覺得並不是能很順利的完成教學目標,所以活動延伸同樣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我們老師和家長有意識的培養,才能更好的區分性別,強化幼兒性別意識。

讓孩子明白男孩女孩各有所長,男孩女孩如果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取長補短,那將會組成一個和諧文明的集體,也是多麼美好的事。

男孩和女孩的教學反思2

幼兒及教材分析:

小班幼兒對性別比較感興趣,平時上廁所的時候,我們發現孩子們會去窺視與自己性別不同的孩子。追隨這種現象,我們開展了本次活動。本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男孩女孩的明顯外貌特徵,發現男孩、女孩之間存在的差異,知道自己是男孩(女孩),加深幼兒對性別的認識。

成功之處:

1、教態自然、親切,親近幼兒,能注重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課堂中老師的親和力和教態都表現的比較好,在活動過程中,能注意老師和幼兒的互動的同時,通過小老師的方式邀請幼兒參與到遊戲評價的活動中來,從而達到生生互動的效果。

2、課前準備充分,教學流程順暢

在課前準備時考慮到以前上課時是冬天,做的教具女孩的鞋子是靴子,而本次活動時間是在天氣較温暖的春天,穿靴子的幼兒已經很少甚至是沒有了,所以我及時調整了教具,把女孩靴子的圖片調整為單皮鞋的圖片,並且把教具統一為圖片的形式,讓幼兒看的更直觀一些。活動過程中各個環節銜接的較緊密,對時間和內容整體的把控比較到位。

不足之處及整改:

1、活動組織的情境性、趣味性和挑戰性不強

活動組織要以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前提,小班幼兒在組織活動時對情境性、趣味性顯得特別重要,而本次活動在這些方面都表現的不夠到位。如在開始時我用遊戲“誰是男孩,誰是女孩”導入,請二位幼兒到中間,再請另一位幼兒來辨別,這樣的環節在活動中發現情境性和趣味性都沒有很好的體現。反思後覺得可以請2位幼兒到中間背對大家,讓大家來猜猜姓名和性別,再轉過身來驗證,這樣的環節設計可能會給幼兒帶來更多的趣味性和挑戰性。在遊戲“聽口令做動作”環節設計的也比較死板,會讓幼兒覺得無趣,如果設計成“請男孩去拿個雪花片送給女孩”,“請男孩和女孩抱一抱”的形式會更顯現出情境性和趣味性。其次,在教學設計時也沒有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已有經驗,在活動時發現其實大部分幼兒已能對性別行進辨別,從而本次活動設計的挑戰性不夠。老師應該在課前準備時充分結合幼兒已有經驗,進行教學設計,對幼兒已掌握的經驗要能有挑戰性的擴展經驗體現,如:在能對小朋友的性別進行辨別的基礎上,對成人、老年人、外國人的性別進行辨別等。

2、在樣本選取方面有待改進

此次活動中我選取的第一個樣本是想讓幼兒觀察頭髮的長短來區分男女的差異,但是幼兒在回答時卻説到了衣服,而這個樣本的男女衣服區別並不是很明顯,讓我心裏比較慌,而第二個樣本的選取雖然是想區別男女的褲子和裙子的穿着,但是其他部分也比較明顯,給了幼兒誤導。所以我在選擇樣本時,應該直接選第二個樣本,來讓大家觀察發現,等這個樣本的區別都呈現出來後再有針對性的選取第二個樣本進行補充。(或此時第二個樣本已不需要)

3、要有面向全體的服務意識

幼兒在玩遊戲“女孩站中間,男孩坐座位不動”時,女孩站到中間亂七八糟的,而且所站的位置在教室的正中間,背對着前半段的幼兒,所以他們就看不到女孩們的正臉,就不能很好的參與到活動中間去,我在活動中應該組織幼兒有序的排成一隊面向大家,而且應該站到教室的前半段,讓所有幼兒都能來觀察參與活動。在活動提問時對幼兒的迴應也應能考慮到所有的幼兒,而不單單是回答問題的幼兒。

4、教案的設計沒有預設和生成模塊

教案設計“幼兒行為”環節只是單一的把幼兒應該回答的正確答案放在此欄,而沒有把事先教師考慮的幼兒預設行為放上去,更沒有把對每一種預設行為該有的迴應放上去。在“活動過程”環節中,只呈現各環節的大標題,應該把各環節再細化,呈現出小標題,讓各板塊更加的清晰。

男孩和女孩的教學反思3

在接到通知讓我在兩縣聯誼活動開一堂心理課開始,我就思考着該上什麼內容較好。如今的職高生存在很多問題,隨着年齡的增長,男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性意識也隨之覺醒。他們好奇於自身在各個方面的變化,有時候不能理解自己的行為。他們樂意與異性同學交往,對異性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也很渴望在異性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但是往往讓自己走向誤區,於是我設計了《男生女生》這堂課,旨在讓男女生能塑造良好的青春形象。

整堂課比較流暢,也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本堂課共4個環節:導入、你畫我話、課後拓展和教師寄語。每一環節有做的好的,也有做的不足的,以下是我對這堂課的反思:

一、引題是起點。好的導入是一堂好課的起點,本堂課是以學生較熟悉的不同類型的男

女明星為導入(各3張),能夠在視覺上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也能讓學生有話可説。但是在引出主題這裏還顯得不夠自然。我是這樣引題的:“通過剛才我們對不同明星的看法,能發現有你們欣賞的類型也有你們不欣賞的類型。當然在我們的身邊也會存在這樣的男生、女生。”這樣的轉化也許有點快,所以在放圖片的最後一張用中職生,更能夠引起共鳴,主題的引入比較自然。

二、活動是核心。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教學有別於常規教學,必須是活動性質的,即以學

生活動為主,真正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精心設計的活動中進行心理訓練,激發相應的心理體驗,獲得有效的調整技能,在情緒喚醒狀態下自覺,自主素質的優化,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體驗、在活動中學會調適。本堂課的主體部分就是讓學生畫、説欣賞和不欣賞的異性類型,讓學生有話可説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總的來説教學設計還需要完善,活動形式單一,內容較泛,也缺乏了深度。思考後,可以這樣改進:從四個方面(形象、內在品質、行為習慣、生活方式)來談欣賞和不欣賞的異性,每組同學討論一種,並且討論的時候要有一個記錄員,這樣能讓每組學生有不同的任務,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分享之後,請同學們指出哪些是我們必須具備的,哪些是我們最應該改正的(投票)。這樣也能迴歸到學生自身,而不是隻停留在學生挑別人的毛病。

三、提問是橋樑。在一堂課中,提問是連接各個環節的重要橋樑,也是瞭解學生內心的

重要手段。有效的課堂需要有效的提問,課堂中一個巧妙的提問,常常能收到“點擊關鍵,一問傳神”的效果,就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每一根神經,就能極大地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據統計,本堂課我共提出了77個問題,其中有效提問53個,24個為無效提問。其中有效提問中的追問非常及時、到位,並給予學生積極恰當的評價。比如:1、當有位女生提到“霸氣”,我就及時讓他將霸氣具體化,引導學生對霸氣的認識。2、當有位男生説不喜歡大聲講話的女生,我提出了那他可以接受的講話聲音範圍是就旁邊幾個人聽到,而不是全班都能聽到。3、還有位男生提到討厭“八卦”的女生,覺得女生總是喜歡討論明星、服裝等。那我反問,男生們一起討論女生,算不算八卦呢?大部分男生認為這不是八卦。這樣一問一答,讓學生知道這樣是男女生的正常行為,而八卦應該是喜歡揭露別人的隱私,這是大家所不喜歡的。那在無效提問中,我大多是問“還有嗎?”,我的目的是想請更多的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但是這樣的問法既浪費了時間又是無效的,而這在上課過程中是我沒有注意到的。這也給我敲響了警鐘,提醒我要換一種有效的方式,這才日後的課堂中我會注意。學生對我最後一個問題的回答,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希望每次都有一點新的啟發,更希望得到專家的指點,這樣才能進步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