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高三物理老師教學反思(通用5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3.25W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麼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三物理老師教學反思(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三物理老師教學反思(通用5篇)

高三物理老師教學反思1

經過一年的複習教學,送走了又一屆高三學生,回想這一年來的工作,現反思如下:

一、反思學生的基礎,學習習慣

學生的力學學習得太差,好幾次在講例子時,學生就説聽不懂,我在解題時中間有一個計算步驟我省略了,我以為學生沒有問題,就一個數學運算應該沒問題,可哪裏知道這個班的學生天生就習慣接受,自己從不主動去思考動手解決問題,我開始反思,怎樣才能使學生聽得懂?做得來?原來學生的基礎差,底子薄,必須從簡單的、基本的抓起,於是,我決定,少而精的講例子,每講一個例子,得每一步在黑板上板書,然後針對學生的水平做一個類似的題目,漸漸地學生學會做一些題目了,也就不覺得聽不懂了

二、反思教學困惑,形成教學後記

在複習動能定理時,常常遇到連接體問題,要學生對多個質點運用動能定理,公式多,學生感到拿手,經常出錯,於是我想;能不能使問題簡化呢?在職業高中階段,常常是連接兩物體的力的功的代數和為零,我想到把多個動能定理的公式相加,消去了連接物體的力的功,得到質點組動能定理,把它介紹給學生,説明它的適用範圍,學生很容易掌握,於是我把它形成論文;在講振動和波動時,學生對振動圖像和波動圖像容易混淆,在做作業的過程中經常出錯,而近幾年又經常考振動和波動相結合的題,怎樣才能使學生更好的區別呢?我後來總結了正確處理振動和波動的內在關係,像這種類似的反思很多。

三、反思思想方法,培養建模能力

在總複習中,除認真複習知識之外,我還要建議同學們務必重視對各種物理思想方法的進一步瞭解和掌握。表面看,這似乎與知識的複習不搭界,其實這才是一項更高層次、更高效率的複習方法。那麼,有哪些思想方法需要好好小結呢?我認為至少有以下一些:例如解靜力學、動力學問題常用的隔離法、整體法;處理複雜運動常用的運動合成法;追溯解題出發點的分析法;簡單明瞭的圖線法;以易代難的等效代換法等等,均為中學物理中基本的思維方法。當然,也還有其它一些屬於更巧、更簡捷的思維方法。然而兩者相比,我主張更要關心基本的常用的思想方法。這些思想方法,一般説,在複習課上老師都會提及,一些寫得好的參考書中也會有介紹。同學們在聽課和閲讀中除關心知識點之外,務請注意這些思維方法的實際應用,要好好消化、吸收,化為己有,再在練習中有意識運用,進一步熟悉它們。此外,在講課中,要講清怎麼建立物理模型;怎樣隨着審題而描繪物理情景;怎樣分析物理過程;怎樣尋找臨界狀態及與其相應的條件;如何挖掘隱含物理量等等。這些,都是遠比列出物理方程完成解題任務更有價值的東西。實踐告訴我們,在高三學年,同學們畢竟比高一、高二時有了更強的理解能力,有了更強的綜合分析能力的優勢。一旦領悟掌握了方法,就如虎添翼,往往能發揮出比老師更強、更敏捷的思維能力。

四、反思教法,聽同事授課相互交流

在複習教學中,經常感到複習課上法單一,沒有新意,為了防止長時間的教學方法的單一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高三的幾位教師採取了經常聽課的方式,只要有時間,就去聽同行老師的課,不分場合,不舉形式聽隨堂課,學習他人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吸取他人的長處,為我所用,聽他人是怎麼上這些內容的,自己是怎麼上的,自己的課有什麼不足,別人的課有哪些優點,下一次在上這裏時我要怎麼上才好,通過這樣的相互聽課,相互學習,提高自我,提高複習課的質量。

五、反思作業訓練規範練習

練習在總複習中是舉足輕重的一環,要想通過練習達到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力求規範地解題是應該遵循的一個原則。具體説務求做到兩條:

①要規範地使用物理規律。不少同學常從生活經驗角度去解物理題,比如用動能定理時習慣從功、能的數值上加加減減來得到結果,而不問列式的物理意義。這種不規範的混亂的思維方式,只能使認知水平停滯在生活經驗的層次上,正是複習中一大障礙。物理學自有本身固有的思維規律和方法,像動能定理的應用,首先要求弄清所研究的過程及研究對象在此過程中的受力情況,然後區別各力做功的正、負,再搞清過程的初態和終態,最後按外力功的代數和等於動能增量列出方程,這之後的代數運算便容易了。如果在平時練習中始終能堅持這樣規範地使用物理定律、定理,時間久了必然會加深對規律的理解,能力一定會上升到新的層次。

②要將題做完整。我接觸過一些學生,做練習“浮而不實”,列出幾個物理方程便丟手不做

或整理到代數式但懶於代入數字運算等,都不肯將題解到底。他們之中不乏最後失敗的實例,均因為他們沒有從日常的練習中得到收益。許多物理題,粗一看解題方向似乎很明顯,仔細一解才發現裏邊隱含着重要的變化及關鍵。再説,一個完整的解題要有嚴密的邏輯過程;要有簡明扼要的文字表述;有單位的處理;有數字的運算??所有這些,無不涉及雙基知識及個人的素養和能力,都是要通過訓練來加以提高改進的。那種蜻蜓點水式的解題,不可能在這些方面得到不斷啟發和訓練,題解得再多,然而水平提高不快、工作不實,最後必定導致複習工作的低效率。

教學只有在不斷的反思中才會有所進步,也只有學會反思的教師,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只有不斷反思的教師,才會獲得學生的喜愛,才會立於教學不敗之地。

高三物理老師教學反思2

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的重點是課堂教學方法改革,這是實現中學物理教學目標和任務,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我們認為要對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方法實施改革,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 從物理學科特點出發,改進課堂教學方法。

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也是物理學科的特點,物理教學離不開實驗,因此,物理課堂教學改革首先要加強實驗教學。

1 、 創造條件,讓學生更多地動手實驗,提高學生觀察實驗能力。

凡是實驗性較強的教材,教師要採用讓學生動手做實驗的教學方法,同時還要設法把一些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並增加課外小實驗,對於學生分組實驗,不僅要做,而且還要認真做好。總之,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實驗活動,使學生在實驗中動眼看、動手做、動嘴講、動腦想,從而掌握物理知識和技巧,提高實驗能力。

2 、 實驗教學還要着重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用科學的觀察方法去啟發、引導、示範,努力提高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同時還要加強實驗觀察方法的培養,要通過對學生進行實驗思想、實驗方法等科學方法教育(如放大法、對比法、代替法、轉換法、比較法、平衡法和模型法等)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實驗、培養實驗能力,開拓創造性思維。

二、 從物理教學內容出發,改進課堂教學方法。

物理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受到教材內容的制約,教材內容決定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也決定着教師與學生的具體雙邊活動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必須突出教學方法的優化選擇,我們選擇教法應從教材內容實際出發,在眾多教學方法中進行比較,最後得出經過優化選擇的教學方法。一堂成功的物理課,通常是幾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組合,而不是幾種教法的隨意湊合,一定是經過教師的精心設計、靈活地、科學地、創造性地進行優化選擇、認真實施的結果。

第二,還要改革教師在課堂的講解方式。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必須具有強烈的針對性、啟發性和綜合性,在課堂講解,可隨內容的不同採取相應的不同方式:如對教材內容從知識結構、邏輯關係推理論證方法等作完整、全面的講解;對實驗性較強的物理概念和規律,在做好實驗的基礎上作啟發式的講解;對重點、難點、關鍵內容或學生容易發生差錯的問題,作點撥式講解;在學生獨立閲讀、獨立思考或進行練習之前,作提示性講解;根據學生在預習、自學或複習中所提疑點,作釋疑性講解。

總之,課堂教學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自學性,不同類型的教學內容,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不同的活動。

三、 從學生的心理髮展特徵和能力基礎出發,改進課堂教學方法。

高中學生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增多有明顯的獨立性和興趣傾向,學習自覺性和獨立性比強,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自學能力,課堂中常希望獨立思考求解,學習氣氛比較沉悶。這給教師瞭解學生帶來一定的困難,針對這種情況,一般可採取下列方法:加強講解的目的性和針對性,特別是講解時要注意反饋系統運用,如作業、討論、考試中的反饋信息,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把教師的講解與學生的自學活動結合起來;將教師的講述和學生的討論、回答問題等結合起來,使得課堂教學成為師生的共同活動;充分利用機會,讓學生進行各種口頭的、書面的練習。

四、 從教學關係出發,改進課堂教學方法。

中學物理課堂教學改革的中心問題,是處理好 “ 主導 ” 與 “ 主體 ” 的關係,實現教與學的統一。因此,必須加強課堂上教與學之間的交流活動。

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活動,教師是交流的主導一方,其作用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最優學習情景,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各種教學活動,以各種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學好物理知識。但教師的活動不能離開學生這個主體,教學中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生更多地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信息,發展各方面的能力。

可見,教師與學生是組成教學的兩個最基本的因素,教師在課堂上的各項活動少不了學生的配合;而學生在課堂上的.各項活動也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所以,努力使師生之間的交流活動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根本。

總之,物理教學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實際、不同的實驗條件,靈活而切合實際地選擇不同的教法,積極探索和認真實踐物理課堂教學的最優方法,深化物理課堂教學方法改革,努力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高三物理老師教學反思3

又一年緊張忙碌的高三結束了。回首一年來的點點滴滴,我不禁感慨萬千。工作9年,高三教了4年,也曾中途接班,但……沒教過這麼差的學生。我所教兩個班都是理科的普通班,大部分學生學習基礎薄弱、學習品質及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方法呆板且單一,並且有明顯的厭學情緒。就在我越來越成熟各方面都積累了一些經驗的時候,遇到了他們,很多時候他們讓我束手無策……

由於教育的發展、各高中校的紛紛擴招等各方面狀況的變化,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生源質量在下降,為了保證教學效果和現實的需要,我們務必及時調整我們的教學對策。

1、關愛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能和身體及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主動、活撥、健康地發展。為了能培養出國家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確保教學質量,熱愛學生是前提。

每一個學生都有着各自的特點。如智力有高低、身體有強弱、愛好有各異、特長有不同,作為每一個具有個性的人,他有自己的優缺點。而對於一個教師則沒有理由偏愛或厭惡哪一個學生,教師務必有這樣的職業道德:熱愛每一個學生、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

過去的“應試教育”對學生的要求往往是“一刀切”,這是不貼合學生的成長規律的,也是不貼合學生的實際狀況的。而此刻新課程的理念是要創造適合每一個孩子的教育方法和途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即發展學生的個性、又能使學生提高整體素質。而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就必然要了解每一個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這也必然以熱愛學生為前提。

熱愛學生務必充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而尊重學生表此刻:尊重學生的成長規律、尊重學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學生的獨立意識。一句話即尊重學生的人格,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和學生交朋友,和學生交流。在我們的教學中,學生往往是先喜歡教師,再喜歡教師所帶給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他們很注重對教師的整體感覺是“喜歡”還是“不喜歡”,然後再來決定對教師的教育是“理解”還是“不理解”。因為人是充滿感情的,有着各自的需求和慾望,有着不同的興趣和愛好,有着自己的獨特心理空間。當學生喜歡一個教師後,對這個教師所給予的教育影響會產生很大的接納感,會帶着良好的情感來正面理解教師的語言,並主動理解教師的要求,以此可提高教學效果。

以前,我在這方面做的不夠,今後必須要加強。教學效果要想好,務必讓大家喜歡上這門課,讓不學的學生先能學,再解決如何學會與會學的問題。

2、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創造學習的氛圍

興趣是個體用心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傾向,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因素。個體一旦對學習活動產生了興趣,就能提高學習活動的效率。孫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陶行知先生也説過:“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內部學習動機是至關重要的。

要讓學生真正做到是學習的主人,就就應給他們有充分的選取。因為人只有幹他所能幹的、願意幹的、想幹的事情時,才會表現出主動性和用心性。在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強調課堂學習的協作環境,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平等互助的協作關係;教師與學生不僅僅是師生關係,更是合作關係,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這就有利於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從而激發學生的用心情緒,促進學生的學習,使每一個學生在這個特殊的環境中發揮自己的潛能,同時使大家在氣氛中受益,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真正的參與進來。

3、高質量掌握基礎知識,構建知識網絡

高質量掌握基礎知識就是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清楚其研究的對象,適應範圍和條件等,從此入手解決具體問題,而不是憑感覺和經驗。在此基礎上構建知識體系,構成知識系統化、網絡化、結構化。堅實的基礎知識,清晰的知識網絡,有利於聯想記憶,有利於準確快速提取知識信息,有利於理解潛力提高,為高考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中物理知識主要分力、電、光、熱、原子物理五大部分。其中力學又可分為靜力學、運動學、動力學。靜力學的核心是質點平衡,只要選取恰當的物體,認真分析物體受力,再用合成或正交分解的方法來解決即可;運動學的核心是基本概念和幾種特殊運動。基本概念中,要區分位移與路程,速度與速率,速度、速度變化與加速度。幾種運動中,最簡單的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可直接解決;稍複雜的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只要將運動正交分解為兩個勻變速直線運動後,再運用勻變速公式即可。對於勻速圓周運動,要明白,它既不是勻速運動(速度方向不斷改變),也不是勻變速運動(加速度方向不斷變化),解決它要用圓周運動的基本公式。

力學中最為複雜的是動力學部分,但是隻要清楚動力學的3對主要矛盾:力與加速度、衝量與動量變化和功與能量變化,並在解決問題時選取恰當途徑,許多問題可比較快捷地解決。一般來説,某一時刻的問題,只能用牛頓第二定律(力與加速度的關係)來解決。對於一個過程而言,若涉及時間可用動量定理;若涉及位移可用功能關係;若這個過程中的力是恆力,那麼還可用牛頓第二定律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來解決。但是這種方法,要涉及過程中每一階段的物理量,計算起來相對麻煩。如果能用動量定理或機械能守恆來解就會方便得多,因為這是兩個守恆定律,如果只關心過程的初末狀態,就不必求解過程中的各個細節。那麼在什麼狀況下才能用上述兩個定律呢只要體系所受合外力為零(該條件可放寬為:外力的衝量遠小於內力的衝量)時,體系總動量守恆;若體系在某一方向所受合外力為零,那麼體系在這一方向上的動量守恆。

按照同樣的方法,要讓學生在複習中力爭自己構建各部分的知識網絡。

4、調整心態,學會放下

進入高三下學期,在時間安排上已經不可能做很多難度較大的題目、或是弄懂自己學的一塌糊塗的某部分知識,那就要放下。必須要認清形勢,必須要對自己有一個客觀、實際的定位,只有找準自己的位置,才能成為勝利者。考場上也是這樣,務必在有限的時間內拿到儘量多的分,個性是理綜試卷,對我校大部分學生而言,要把全部的31道題做完似乎不太現實。那就就應根據平時做題的經驗,準確把握自己會做的,爭取不丟分;一些平時做起來就很吃力的問題,該放下就放下。

總之高三一年只有全面複習,主抓基礎,狠抓落實,以不變應萬變,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措施、不同的要求,才能使每個學生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高三物理老師教學反思4

20xx屆高三很快進入全面複習,經過一段的複習,學生中暴露出很多的問題,反思近一段的教學,自我認為今後的複習還就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的複習

在複習中發現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基礎知識但是關是造成學生題不會做的主要方面,例如在進行浮力計算時由於公式不記得,看到浮力題感到無從下手,在分析力的有關知識時,由於對於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分析不清楚,分析不清物體受到幾個力,造成許多的力學問題無從下手。基礎知識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前提,也是中考中的重點資料,因此搞好基礎知識的複習應是物理複習的重中之重。

二、搞好試卷講評,提高應試潛力;

試卷講評是下階段的主要課型之一,透過試卷講評一是鞏固深化所學知識;二是及時反饋信息,發現、解決教學疑難,查漏補缺;三是總結吸收教與學的經驗和教訓,改善教學。四是能夠提高學生的應試潛力。只講評不練習,只練習不講評,或雖講評但卻不及時,都會影響教學效果。

①獨立審題,獨立地弄清物理情景、獨立地提取信息,這是學生務必具備的基本的解題潛力,也是近幾年中考命題所看重的熱點問題。近幾年出現“信息給題”、“聯繫生活、生產、社會和科技的題目”,意圖之一就是考查學生是否具備獨立審題潛力、是否能夠透過自己的閲讀理解,從中篩選出有用信息,進行求解。為何這類題得分率低主要原因之一是學生獨審題獨立解題的潛力差。因此,在複習中,在分析例題或者講評試題的時候,教師要把審題的機會還給學生,從讀題開始,獨立完成解題全過程,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獨立審題、獨立解決問題的潛力。要透過例題、習題,養成對具體物理過程作具體分析的好習慣,學會分析物理情境、建立物理模型的思維方法

②規範解題

語言規範:個性是目前比較注重探究題、論述題,要求學生能清晰的理解物理概念並能準確的表達,敍述應有較強的邏輯性、條理性,要簡明、扼要,直奔主題,要寫出主要的步驟。尤其是實驗填空題,最後結果表述不規範,就可能把解答過程所花的時間和精力全部浪費掉。書寫規範:對作圖題更要個性注意認真規範。

高三物理老師教學反思5

在現階段,高三教學毫無疑問是應對高考的教學,是高一高二教學的發展和提高。所以,高三教學應具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在高三階段絕大部分時間是複習,在複習中一般又經歷章節單元複習,專題板塊複習、綜合和仿真訓練等過程。我認為在現階段複習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面對學生實際,抓好基礎

作為高三老師,不但要研究課本和教學大綱,還應該研究近年高考試卷和考試大綱,把知識點、考點、能力要求把握準確,對每節課的組織形式、順序和內容作好充分準備。同時關心信息,及時調整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切忌閉關自守。

同時,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質量有顯著差異,基礎狀況不同,教師應認真研究學生實際,研究相應的複習策略。一般而言,主要是建立知識體系和網絡,加強各章的聯繫,把各個獨立的知識串起來,搞清內在的聯繫,絕不應該用大量例題來代替對基本現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講述和訓練。從前面分析知道,現在“理綜”物理試題,有相當數量的試題是考查學生的理解和簡單推理能力。即考查學生是否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確切含義,以及它們的適用條件,能否在簡單情況下應用它們,能否清楚認識概念和規律的各種表達形式,能否鑑別它們之間的聯繫。在單元複習中,應精心組織試題,訓練的題目以小巧為主,抓好定時訓練並及時評講,以一本複習資料配合課本一心一意抓好基礎。

2、講練結合中,倡導獨立思考和規範性解題。

高考是對學生能力的考查。能力的提高,首先依靠學生的獨立深入思考和刻苦鑽研,依靠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踏實的學習作風,落實在高考中就是規範的解題習慣。在講練結合中,講例題貴在精,學生做題貴在獨立思考,都不在多。

講,教師要精選例題,選擇那些注重基礎、注重能力培訓的例題,但不能認為只有通過較難的例題才能達到提高能力的目的,應注意例題的難易梯度,應注意在講的過程中一題多問,由易及難的逐步深入逐步發散,還要注意防止例題過多滿堂灌,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創建思維的空間,以期收到能力培養的目的。另外教師在講例題過程中,還應注意對學生加強審題能力和解題規範性的指導和示範。

練,要求教師精選試題,定時練、及時改、及時評,在高三階段,訓練一定量的試題是必要的,學習物理知識的目的是解決物理問題,練習題的選擇要注意試題的難易搭配,基礎題與能力題的兼顧,還要注意試題總量的控制(一般一堂課測試宜用8個選擇+2至3個大題為好),以防止學生在練的過程中沒有足夠時間審題和思考,純粹套用公式,張冠李戴。現在考試題量少、分值高,要求準確性高。因此,在評講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學生在解題中存在的套公式或只重思路和公式不重結果的問題,強調規範解題,必要時還要講解根據公式如何解出答案,有些問題,還要依據答案進行必要的討論,評講過程中,還應加強應式技巧的指導。

3、有針對性的講專題,提高分析綜合能力

分析綜合能力是較高層次的能力,從近年試卷

來看,這類問題比例較小,但它對區分高分段的考生有突出的區分度,是其他試題不可替代的,它們主要是出現在物理問題中,分析綜合能力是考查學生能否獨立地對獨立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找出重要的因素和條件,把複雜問題分解成若干個簡單問題,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繫,並在此基礎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綜合解決問題。這在平時訓練中要求學生善於從不同角度或用不同方法來處理問題。提高發散思維和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

分析綜合能力也表現在對所謂“生題”的處理上,這類問題其實不一定很複雜,有的甚至很簡單,但卻要求學生能獨立地把所學知識應用到所涉及的問題中去,進行分析和推導。

這類能力的提高,除平時積累外,在考前一個月進行專題講座和定時強化訓練是很有必要的。如天體運動專題、電磁專題和光學原子物理的發展史和前沿科技等專題。在這一階段,應努力提高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淺見,不當之處望各位同仁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