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葡萄溝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7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88W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葡萄溝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葡萄溝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7篇)

葡萄溝的教學反思1

《葡萄溝》這篇課文是一篇充滿濃郁風土人情的文章,課文“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為主線貫穿全文,主要介紹了新疆葡萄溝的葡萄品種多,產量高,老鄉熱情好客,葡萄乾顏色鮮,味道甜,非常有名的特點。以此來引發同學們對葡萄溝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實習生王xx老師執教了這篇課文,下面結合講課談談我的看法。

我認為本次講課的成功之處主要在於以下幾點:

1、利用猜謎語的形式來導入課題可以激發學生對本課學習的興趣;

2、在自主識字這一部分採用了齊讀,指名讀,開火車讀等多種讀的方式,使教學過程更加豐富多彩,不枯燥,也能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

3、在讀課文這一部分,採用同學之間互評的方式,再找讀的好的同學進行再次朗讀,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還可以互相學習,以資鼓勵;

4、在精讀課文時能夠結合圖畫比如五光十色的水果,陰房等圖片來加深學生對本課的印象。

5、課堂氣氛較好,孩子們能夠暢所欲言。

第一次講課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板書課題後,沒有讓同學們齊讀課題,只是讀了“葡萄”二字,題目是課文的“眼”,要讓同學們讀課題,才能更快的把握課文所講內容;

2、展示葡萄溝資料時,指名讓同學讀葡萄溝資料的時候磕磕絆絆,妨礙其餘同學更好的理解葡萄溝;3、初讀課文遺漏了整體感知這一部分,不能引導同學們對課文有個整體的把握;

4、對於同學的評價語太過於單一,幾乎都是“很好”,沒有針對不同同學的不同回答作出針對性的評價;

5、指導寫字時,板書不夠美觀,粉筆字不夠漂亮;

6、在精讀課文時,課文進行的太快,沒有把握好時間,只用了25分鐘就講完了全文;

7、老師講的太多,學生們讀的太少,很多優美的句子都是老師代替讀的,老師讀的過多,無法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學生在下面小動作不斷,教師也沒有發現,也無法引發情感的共鳴;

8、對於課堂一些突發狀況處理的不好,比如有的同學只是盲目舉手,並沒有認真思考問題,答不到點子上。

有不足要通過不斷的改進來使自己的課更加完美:

1、在導入猜謎語環節,可以提問同學們是如何猜出葡萄來的,以便加深本課印象;

2、在讓同學讀課件所展示的葡萄溝資料的時候,如果有同學們不熟悉的字詞,老師應該範讀一遍;或者是讓語言功底較強的同學起來讀,以便同學們能夠更好地瞭解葡萄溝;

3、在讀字詞的時候,可以增加些記字的方法來加深同學們對字詞記憶的印象,比如以舊帶新,形近字對比(誰準堆—維);聯繫生活識字(梯—電梯,維—維生素)等;

4、本文語言生動,要設計多種活動引導學生讀書,讓同學們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通過讀表達對葡萄溝的喜愛,讚美。比如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內説説葡萄溝為什麼是個好地方?而不是老師一味地講解;

5、鼓勵同學們多讀優美的語句:比如引導同學們讀一讀是哪些語句使他們喜歡上葡萄溝的?看插圖説話,比一比誰用上的詞語多(喜愛,茂密,五光十色,熱情好客…),也可以此來活躍課堂氣氛。

總之,要上好一堂課,並不僅僅是背誦教案,要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運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課堂中要儘可能的多讓學生參與進來;其次是要控制好教學時間,分清主次,語速不可過快也不能過慢,聲音要洪亮有感情,不能軟綿綿的;最重要的一點是要重視學生的讀,要讓學生多種方式讀,反覆讀,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僅僅扮演着引導者的身份,孩子才是課堂的主人;總之,上好一堂課並不是容易的,要多加練習,不斷反思,彌補自己的不足。

葡萄溝的教學反思2

我感覺優點和不足都比較明顯,具體分析如下:

我認為以下兩點把握得比較好:

1、通過課件,讓學生非常直觀的瞭解了“茂密”一詞的意思。通過枝葉由少到多的變化,讓學生自己體驗枝葉呈現什麼樣的狀態才算做“茂密”,然後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對詞義進行總結。這樣的方法比較生動,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給學生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

2、在課文的學習過程中加入了句型訓練。使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深入瞭解每個特殊的句型在表達作者思想感情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例如文章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不僅讓學生了解句子的內容,還將“······就像······”提出來讓學生回憶比喻句的相關知識已達到最終運用的目的。還有將“······有的······有的······”句型讓學生自己練習造句,學習應用。

不足之處在於:

1、缺乏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導致課堂缺少實效性。就本課內容來説,有很多具體描寫葡萄的句子應該讓學生反覆誦讀,感受葡萄的美、葡萄溝的好。同時應該在學生自讀感悟的基礎上,給予一些方法指導,從而為學生自己以後獨立進行課外閲讀做鋪墊。但在安排學生讀的過程中,作為老師的我沒有及時予以正確、準確的指導,閲讀、朗讀方法指導的缺失直接導致了學生的朗讀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沒有為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起到幫助。

2、對於重點段落的講解不夠明顯、突出。在最初的教學設計中,我將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設為本課教學的重點,但在實際教學中,這一重點並沒有得到強化。因此,整個教學就顯得平鋪直敍、沒有重點。

3、在我的課堂教學中,語言不夠嚴謹,不夠簡練,甚至出現了一些不應該有的病句。作為一個語文老師,在課堂中用到的語句都應該是非常簡明扼要、非常準確的,但在這一方面,我明顯還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出現了許多錯誤。

葡萄溝的教學反思3

《葡萄溝》一文主要介紹了我國新疆人民吐魯番的葡萄溝,那裏盛產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人民老鄉熱情好客,而且葡萄乾也很有名。本課重點圍繞"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而展開,引導學生通過對重點語言文字的理解,對那裏產生喜愛之情。本文在寫作特色上,語言生動優美,詞彙豐富,運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使人們對葡萄溝有了更形象的瞭解,並且有助於學生的語言文字訓練。

1、在具體語言環境中自主識字。

識字仍是二年級學生的重點,根據本課生字的特點,“我會認”的生字我放在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能讀準字音,“我會寫”的生字要求學生仔細區別字形,正確、美觀地書寫。在識字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對識字的方法已有了一定的積累,以及每個生字自身在字音、字形上難易的差別,所以在教學時不平均使力,而是使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有所側重地進行識字、鞏固。如:讓學生在認識地名(新疆、吐魯番、人民)的過程中自然、自主地識記。

2、落實重點詞句,個性感悟朗讀。

學習課文時,我引導學生説出葡萄溝給自己留下的印象,學生説出最後一段內容“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然後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它好在哪裏”為線索,從而對文章進行分析。在教學過程中,同學們指出哪個地方,我就引導他們對哪裏進行分析。通過課件展示文章與圖片、學生朗讀、學生評價、齊讀等方式對文章進行理解。

在分析“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這兩個句子時候,利用圖片引導學生自由説話,加強語言文字訓練,增加學生的詞彙與優美句子的積累。

3、課外拓展,增強同學們熱愛家鄉之情。

本組課文是圍繞愛祖國、愛家鄉的專題來組織的。通過這組教材的學習,進一步瞭解祖國的遼闊、美麗,並激發學生認識家鄉的渴望和讚美家鄉的感情。因此,通過對本文的學習,我要求學生課下蒐集有關家鄉的資料,在課堂上進行分享。這不僅增加了學生對家鄉的認識,也可以使學生學會分享、樂於分享。

總之在備課、授課時還應該嚴格要求自己,認真仔細地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

葡萄溝的教學反思4

《葡萄溝》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新疆吐魯番的葡萄溝,那裏出產水果,尤其是葡萄最受人們的喜愛,那裏的葡萄乾也很有名。本課重點圍繞“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而展開。

新疆對於學生們來説是既遙遠又陌生,同時又充滿着好奇和嚮往。孩子渴望瞭解那裏,對教材中的許多地方充滿了好奇,他們想知道:“葡萄溝在哪裏?”,“梯田是什麼樣的?”,“陰房是什麼樣子的?”,“葡萄乾是怎樣製成的?”……諸多問題不是僅僅依靠教師的解説就能解決的。即使是,那也必將是枯燥和無趣的。

在上這節課之前,我首先以談話導入,詢問學生喜歡吃葡萄嗎?葡萄吃時味道如何?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接着出示中國地圖,找出葡萄溝在地圖上的位置,介紹新疆維吾爾族的資料,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我從以下幾步實施了課堂教學:

1.看圖片:通過各種各樣的圖片,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到葡萄溝水果多、景色美、人熱情。

2.品讀美句:讓學生自學課文,從課文描寫的語句中瞭解葡萄溝好在什麼地方?然後再學習葡萄溝好在哪些方面。我引導學生試着抓住重點的`詞句,來深入思考、理解課文內容。如“葡萄溝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們最喜愛的葡萄成熟了。”一句,出示葡萄溝水果圖片,充分體會“盛產”的意思並想象出葡萄溝水果真是又多又好。

3.讀中悟情:前面的每一個步驟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到葡萄溝的美,激發學生對葡萄溝的熱愛之情。我引導學生充分的朗讀,讀出對葡萄溝的喜愛之情,整個課堂是朗朗的讀書聲。讓學生多朗讀,並做到多種形式的朗讀,通過朗讀理解重點詞語,再從讀中悟情。

雖然我在備課時動腦筋想了這些教學環節,使我的課堂更加實在。可是對於課堂及時生成的教學點,我卻不能夠及時捕捉。看來,要讓課堂上得紮實,光有預設還不夠,還要隨着學生,隨時生成。這樣的功夫,還需要我不斷磨練。

葡萄溝的教學反思5

《葡萄溝》教學課堂上,教師注重讓學生質疑、解疑,這本沒有錯。但在注重培養學生閲讀、質疑能力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師為了發揮大家的積極主動性,經常讓學生質疑和評價他人的讀書情況。毋庸置疑,這種方式對於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關鍵在於教師怎樣引導。試想,假如是我們,當別人説誰能比他讀得更好時,我們心中的痛苦該有多深啊!在公眾面前,我們還怎能抬起頭來呢?

課後,我主動找朗讀課文的兩個小男孩談話,他們受到的傷害比我想象的還要深。案例中的兩個男孩説:事實上,我們認為自己讀得很好,這是我們的最高水平。可老師為什麼要拿我與別的同學比呢?只要進步了,就應該表揚。人比人,氣死人。

聽了他們的話,我滿臉愧色,沉思良久,然後豁然開朗:是啊,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用成人的眼光來衡量孩子,根本不會考慮他們的心情如何。我們這些為師者總是把自己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對學生耳提面命,卻忘了蹲下來傾聽一下孩子的心聲。新課程指出:我們的教育應該從用一把尺子來評價和管理所有的學生中走出來,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模式,在評價和管理學生時,既要看學生的學科成績,也要看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發展,更要看學生的特長髮展。教育者的職責是挖掘孩子的潛力,讓他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有所發展。只要孩子有進步,就應該得到老師的表揚。人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我們怎能不顧及孩子的內心感受而妄下結論呢?任何時候我們都要記住: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嘲笑中有愛迪生。

我想,如果這樣處理,效果可能會好一點:案例中教師可以對孩子説:與以前相比,你們進步很快。老師也為你們的進步感到高興。但如果把需要重讀的地方讀出來,你會讀得更好。還想試一次嗎?温柔的話語如三月的春風吹進孩子的心田,學生一定會更加努力地回報他們最尊敬的老師。正如有句話所説:給點陽光,我就燦爛。孩子是最容易滿足的,只要你願意時時用心去呵護他、關心他。為師者只要蹲下來,放下師長的架子,與孩子平等相處、用心交流,就會從中發現很多樂趣。

葡萄溝的教學反思6

在整堂課中,我始終充滿激情,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情,讓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學習課文。

上課伊始,複習上節課生字詞,讓學生結合上節課所學內容説一説“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緊接着走進葡萄園,學習中重點段第二自然段,引導聯繫上下文理解“茂密”,聯繫上下文、給“光”字組詞、結合圖片、詞語情境填空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學習頓號的用法,拓展練習。隨文識字,學習生字“枝”,指導書寫本課其它“左窄右寬”的生字,讓學生通過觀察字形掌握漢字的結構,養成寫好漢字的習慣。通過老師的感情範讀帶學生入情入境,去葡萄溝裏細細地看個夠。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進行感情朗讀,在葡萄園裏真切感受對葡萄的喜愛之情,並在創情境讓學生感受人民老鄉的熱情好客,體會到葡萄溝的物美情更美。最後讓學生在細看的基礎上談談對葡萄溝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整節課,學在不知不覺中在葡萄溝裏走了一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自然流露出對葡萄溝的喜愛之情。

本節課也有很多不足之處:

課堂各個環節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導致拖堂。生字教學中,對“枝”的講解過多,應多給學生在書寫其它“左窄右寬”字的時間,及時反饋;對於“茂密”的理解,老師引導過細,佔用不少時間,以至於課堂後半段學生狀態不佳。指導朗讀方法欠缺,課堂上學生的朗讀變化不大,不僅僅有教師範讀,還要有個別學生的指導朗讀,賽讀,這樣學生才會真正會讀。對於低年級語文教材、教學目標及方法,感到自己學習不夠透徹,在課堂上沒有充分體現出低年級語文課的特點。

葡萄溝的教學反思7

《葡萄溝》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內容。課文以新課標的思想為指導,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對葡萄溝的物產和景色有所感悟,領略葡萄溝的風土人情,產生對葡萄溝的嚮往和對維吾爾族人民的喜愛之情。

一、圍繞“好地方”展開教學

課文圍繞總結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展開了三個方面的內容:葡萄溝盛產水果;葡萄溝葡萄多,景色美麗,維吾爾族老鄉非常熱情好客;葡萄溝生產的葡萄乾色鮮、粒大、味甜,非常有名。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後,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葡萄溝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找找課文的中心句,初步感受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在初步感知後,又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説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呢?激發了學生再次朗讀的興趣。

二、充分朗讀,感受“好地方”

抓住重點句子,引導學生充分朗讀。如:“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們最喜愛的葡萄成熟了。”“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要是這時候你到葡萄溝去,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通過朗讀,感受葡萄溝水果之多,景色之美,老鄉之好客,從而體會到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三、巧妙對比,凸顯“好地方”

在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句子:“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時,孩子們很快感受到了葡萄很美,但是葡萄溝葡萄之多,孩子們很難體會到,怎麼辦?課堂上,教師通過朗讀示範,有意識地將“一大串一大串”改成了“一串一串”;“五光十色”改成了“五顏六色”。通過對比,孩子們很快發現:“一大串一大串”説明葡萄溝葡萄非常之多,“一串一串”已經很多了,兩個“大”字,説明每一串都長了很多。孩子們還發現了“五光十色”除了顏色多,還寫出了這些葡萄很有光澤,甚至有學生聯想到這些晶瑩剔透的葡萄在陽光的照耀下如珍珠般閃閃發光。孩子們對葡萄的美感受更深了,朗讀也更有感情了,也進一步感受到了“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在理解感悟句子“要是這時候你到葡萄溝去,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此時,孩子們對葡萄溝充滿了嚮往,對維吾爾族人民充滿了無比喜愛之情,教學的難點得以突破,並且通過對比,孩子們從心底裏感歎道:“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四、遺憾之處

由於小學生缺乏生活體驗,不知“梯田”、“陰房”是什麼樣子的;茂密的枝葉怎麼會搭起一個個綠色的涼棚。此時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將山坡上一層層的梯田,陰房的外觀,牆四壁的小孔,陰房內的木架及掛鈎,綠色的涼棚,五光十色的葡萄,把相關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很好的突破了教學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