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一顆鈕釦》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34W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顆鈕釦》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顆鈕釦》教學反思

《一顆鈕釦》教學反思1

《一顆鈕釦》這個繪本向幼兒傳遞着撿到東西要主動歸還、不能拿別人東西的道理。在這個故事中講述了小老鼠在尋找的鈕釦主人的過程中,通過不斷詢問和觀察鈕釦的顏色、大小、形狀,最終找到了鈕釦的主人。由於故事中動物形象大小對比強烈,視覺變化新奇而有趣,所以非常吸引小班的小朋友,也都能理解故事的主題思想。因此,我選定這節課,為本週的分享閲讀活動

在活動的開始,我就引導幼兒先讀封面,加深他們對封面的認識。緊接着我和幼兒一起閲讀,故事中的對話比較簡單,於是我在設計提問時根據每一幅畫面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問題,激發幼兒的思維。如“小狗”形象小朋友都已認識,此時我就問:“小老鼠遇到了小狗會怎麼説?在小老鼠遇到大象的時候,這兩節鈕釦的差別很小,不容易被發現,於是針對鈕釦進行提問:“小老鼠手裏的鈕釦是大象的嗎?”引導幼兒分辨這兩顆鈕釦的不同。最後迴歸這個繪本的主題:小老鼠最終找到了這顆鈕釦的失主。小老鼠回到家,發現“這顆鈕釦是從媽媽衣服上掉下來的……”媽媽親暱的吻是對小老鼠的感謝,也是對孩子撿到東西歸還失主的行為表示讚賞,滲透德育教育。

不足之處:沒有對本次教學活動進行延伸。孩子的任何一個發現都是在一日生活的`每個環節中得來的。如果活動結束後開展再適當開始相應閲讀區活動、鈕釦的分類配對遊戲活動或者教師創設撿到失物讓幼兒尋找失主的情境體驗活動,那麼本次活動的效果會更好。

《一顆鈕釦》教學反思2

為什麼今天會選這節課放在家長開放日,是想讓我們的家長了解:1.短小的一個故事也可以引出一塊內容讓小朋友來學習。2.小朋友是在遊戲中學到知識和本領的。3.讓家長看看自己孩子平時上課時候的傾聽習慣與行為習慣。

這是一個由一顆鈕釦的故事引出的一個數學問題。講述的是小老鼠撿到一顆鈕釦,並在尋找這顆鈕釦的主人的過程中,碰到各種動物朋友,瞭解他們鈕釦的形狀、顏色和鈕釦上洞洞的數量來確定的。

本次活動的亮點在於:

1.故事中的主角都是小老鼠、小兔子、小刺蝟、小狗,這些小朋友平時常見也十分喜歡的角色,並且這個故事很簡單,故事中的對話也很簡單都是重複的,所以很適合小班的小朋友來學習。

2.從這個繪本中引出了數學活動,在繪本的情節中,還發展了孩子社會交往的能力,例如,怎樣有禮貌地跟同伴詢問,得到別人的幫助需要説“謝謝”等等,小班小朋友的社會活動是通過模仿和交往潛移默化地發展起來的。

這個活動的不足之處有以下幾點:

1.我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操作材料,每個籮筐裏有四顆鈕釦,但只有一顆是適合自己籮筐裏的這個小動物的,這對我們的小朋友來説,基本上沒有什麼難度,包括最後的送小動物回家的環節,小朋友都一看就明白了,自己的小動物應該送到哪幢房子,根本不用老師多提醒。如果在籮筐中能投放更多的鈕釦來增加難度,比如同樣形狀同樣顏色不同的點數的鈕釦,這樣活動也會有一個提升。

2.在小朋友把小動物送回家這個環節上,有些擁擠,可能四幢房子分得不夠開,如果能將四幢房子分得開一些,分組上來,這樣可能會好一些。

3.因為沒有在小動物上寫上小朋友的名字,所以無法很好地進行檢驗,就算貼在了黑板上,也不能知道這是誰貼的。

這是爸爸媽媽們第一次參加寶貝們的家長開放日活動,通過家長開放日活動,讓爸爸媽媽們更加清楚地瞭解了孩子們在幼兒園的表現。

《一顆鈕釦》教學反思3

《一顆鈕釦》原本是一個繪本故事,但是在這個繪本故事中卻藴藏着數學的知識,所以在設計教案時我把教學內容定為一個綜合性的教學活動,把繪本和數學結合起來。把教學目標定為:1.觀察畫面,能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根據鈕釦的特徵(色、形、大小、洞的數量)尋找其主人。2.願意幫助別人,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在教學的過程安排上,根據《一顆鈕釦》這個繪本故事的發展情節開展:一隻小老鼠出去散步,撿到了一顆白色的、圓圓的、有四個紐洞的鈕釦,於是它決定去尋找鈕釦的主人,在這個過程中,小老鼠找到了好朋友小狗、小兔、小刺蝟、大象和蟋蟀,它們都掉了鈕釦,但是它們掉的鈕釦和小老鼠撿到的鈕釦都不一樣,有的顏色不同,有的形狀不同,有的大小不同,有的紐洞的數量不同,所以沒找到鈕釦的主人。在這個過程中,我給孩子們準備了視頻課件,在生動有趣的畫面的引領下,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很高,都能找到兩個鈕釦的不同之處,並能用語言表達出來。故事的最後小老鼠回到家看到媽媽的衣服上也掉了一顆鈕釦,小老鼠就想:這是不是媽媽的鈕釦呢?於是我讓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媽媽衣服上的鈕釦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有幾個紐洞?和小老鼠撿到的鈕釦是不是一模一樣的?觀察完後,點擊鼠標讓小老鼠手裏的鈕釦飛到媽媽的衣服上,和衣服上的鈕釦排在一起進行比較,結果是一模一樣的,小老鼠終於找到了鈕釦的主人,原來是媽媽掉的鈕釦。《一顆鈕釦》是一本非常適合小班幼兒閲讀的繪本,小老鼠在一路探尋的過程中,逐步認識了顏色,比較了大小,區分了形狀。該繪本內容簡單有趣,畫風可愛,情節與對話基本上都是重複的,特別符合小班“到底是誰的鈕釦”這個懸念一直牢牢地吸引着小班幼兒的注意,讓他們能始終沉浸在故事情節中,滿足了他們好奇的天性。

經過這樣一個故事情節的發展過程,孩子們對怎樣找到兩個相同的鈕釦有了豐富的經驗,然後我再出示為每個孩子準備好的掉了一個鈕釦的衣服和一些各種形狀、不同顏色、不同大小和不同數量紐洞的鈕釦,告訴小朋友們,老師這裏還有好幾件衣服上都掉了鈕釦,請小朋友幫忙尋找鈕釦,並且幫忙把它縫在衣服上,這樣讓小朋友們自己尋找操作,孩子們都能找到和衣服上的鈕釦一模一樣的鈕釦,讓每個幼兒都在操作中練習,也滿足了他們想要像小老鼠那樣幫助別人的願望,鞏固了所學知識,獲得了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