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師《有多少張貼畫》的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3.36W

小學數學《有多少張貼畫》教學反思 1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師《有多少張貼畫》的教學反思

前日,我懷着激動的心情參加了由安海鎮教委辦組織的《新教師彙報課評比活動》,通過這個平台,我覺得自己收穫了。當然, “吾日三省吾身”,作為教師,對每節課後的教學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藉助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編出6的乘法口訣。為了達到這個效果以及減少學生在編口訣中出現的錯誤,我首先通過深入的複習去喚醒學生已有的基礎,為編制口訣埋下伏筆。接着,我直接藉助點子圖,放手讓學生自主編制6的乘法口訣,有了之前的複習,學生編口訣就比較順利。在編完口訣後,我讓學生重點交流彙報“六六三十六,六七四十二,六八四十八,六九五十四”這幾句口訣是怎麼來的.再次,是記憶口訣。重點講解通過點子圖記憶“六七四十二”這句乘法口訣,怎麼讓學生理解點子圖,看懂點子圖是我此次設計教學環節中,最為頭痛的。因為低年級的學生對於實物的理解比較容易,而當把實物抽象成圖形的時候,往往會存在一定的認知困難,這個環節的內容在我腦中一直盤旋。之後,我聽取了老師的建議,便採取了這樣的措施,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都滲入了一定的點子圖。最後,是運用口訣。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在練習的第一題中,我運用了教材中 “青蛙貼畫”的素材而且限定了回答的範圍,少了讓孩子發散思考的機會,這是我教學中的一個遺憾。

在此次執教中,我也出現了很多不足。由於比較緊張的原因,我的語速有點快,而且有點囉嗦(可能跟平時教學習慣有關,因為怕孩子聽不懂,就會一直強調)。其中,當一個孩子在回答“六六怎麼就等於三十六”的問題時,他説:“五六三十再加一個六就是三十六”,如果我能在點子圖上先圈出五行點子,再出示一行,把他的想法表示出來,這就能為接下去用點子圖記憶“六七四十二”做一個很好的鋪墊,這是我此次教學中較為遺憾的地方。當然,我也在思考,如果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教師來執教,他肯定會好好把握住這次課堂中精彩的生成,因為他們總能從最簡單的數學素材去挖掘出最深層的、數學本質的東西,這也是我一直想努力的方向。通過這節公開課,我明白自己存在的不足還有很多,還需要不斷的努力。

最後,我想感謝一下週達娜校長對新教師成長的重視,指導老師黃海平老師及全校數學教研組的成員的幫助。

小學數學《有多少張貼畫》教學反思 2

《有多少張貼畫》是學生在學習過2至5的口訣之後進行的對6的乘法口訣的認識與學習。針對於本節課,我有以下幾點反思與想法:

一、可取之處

1、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啟發學生學習

在課本第五單元,學生已經有了較為豐富的學習口訣,編寫口訣的經驗,故在本節課中,教師放手,由學生自主獨立完成表格,編制口訣並展示口訣。本節課第三環節向學生展示的為如何由已有知識推算出新知的策略。在環節設置上,通過先向學生出示表示5個6的點子圖列出算式,再到出示表示2個6的點子圖列出算式,最後出示合併過程並列出算式,通過正向引導,啟發學生可以通過拆分藉助已有知識推算出新知。

2、小青蛙趣味穿插

對於口訣內容的學習學生會感到教學形式單一,缺乏趣味性,故在教學設計中,藉助從頭到尾的小青蛙穿插,從謎語到貼畫再到難題考驗,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小動物形象來增加對口訣學習的興趣。

3、以課堂生成,促進學生學習

學生已有較豐富的口訣編寫經驗,預設中學生應都能順利編寫出正確口訣,但在學生編寫口訣巡視過程中,發現有學生編寫的口訣為“六六三六”,故在展示環節,先由該生出示錯例,由生自己糾正錯誤,以此來再次加深對口訣編寫注意事項的理解。

二、不足之處

學生自主學習及合作能力有所欠缺。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多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加上適當的小組合作為輔。預設中,教材內容能在30分鐘內完成,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差異性,在編寫口訣環節用去較多時間,造成後部分學生對於由舊知推算新知的策略展示環節未能很好展示。

三、改進想法

1、常練習,增強自主學習及合作能力。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應儘可能多的做到適時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以鍛鍊,並在學生展示時給予相關自主學習方法的介紹,讓學生由向優秀方法學習到自己找到方法學習進行過渡。

2、精心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狀態。

在教學備課環節,要儘可能精心備,預設出學生會出現的各種情況,並加之對其處理策略的準備,多方面入手,才能更好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有多少張貼畫》教學反思 3

本課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乘法口訣”(二)中的起始課,是在學生初步掌握了2~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於學生對如何編制乘法口訣的過程已經比較熟悉,而且6的乘法口訣有5句已經在前面學習過,新的口訣剩下的不多,所以我在教學中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索的空間,藉助點子圖,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初步學會用類推的方法學習新知識,體驗從已有的知識出發探索新知識的思想方法。

1.準確把握學情,關注學生的知識生長點。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學生在前一段學習2—5的乘法口訣中,已積累了一定的編寫口訣的經驗,能熟記2—5的乘法口訣並加以運用,於是我放手讓學生獨立編制6的乘法口訣,在教學巡視中發現幾乎所有的學生沒有編錯。培養了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學習的成就感。同時讓學生讀、背自己編出來的口訣,師通過提問“你覺得哪幾句比較好背? 為什麼覺得好背? ”“哪幾句口訣不好背?誰能有好方法能記住這句口訣?”進一步教給學生記憶口訣的方法。最後通過師生對口令、男女生對口令、集體背口訣多種方式,幫助學生記憶口訣。

2.設計多層次的練習,讓學生體會到口訣的實際應用價值。

此環節我設計了補充口訣、算一算牆上有多少張手抄報?巧算方格等有層次的練習。通過練習,既鞏固了6的乘法口訣,又將新舊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同時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用本節課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將數學與生活有機地聯繫起來。

這節課上完後,自己感覺整個教學思路和教學設計是很好的,有效地完成了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切實落實了新課標“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的理念,充分地進行師生溝通、生生獨立思維、再師生溝通,完成對6的口訣的編寫,使每一位學生在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方面,都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也體現了新課標“不同的人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

小學數學《有多少張貼畫》教學反思 4

《多少粘張貼畫》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2至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對編制乘法口訣具有了一定的經驗和能力,因此,在探究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新舊乘法口訣的聯繫,體驗從已有的知識出發探索新知識的思想方法。在這堂課中,我為求做到體現新課標的理念,始終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究過程,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因此,我精心構建口訣教學的新格局,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實踐與反思,我認為自己有以下幾點的突破:

一、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新課程倡導要為學生提供輕鬆、和詣的學習氛圍。

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教學中如果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貫穿始終,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因此,教師首先要營造出學生感興趣的、愉悦的、輕鬆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慾望,積極主動參與到探究新知的活動中。課中我首先創設有多少粘貼畫的情境,讓學生估一估老師帶來的粘貼畫有多少?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估算,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習慣。

接着讓學生根據粘貼畫情境圖,提出問題並列出乘法算式,為編制6的乘法口訣做好準備。然後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氛圍,讓他們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計算得數,編出6的乘法口訣,並在組內交流思考過程。通過設置找6的乘法口訣的祕密這一情境,引導學生觀察算式和口訣的特點,找出規律記憶口訣,並開展記口訣比賽。最後通過對口令、搶答、找朋友、移格子、購文具等遊戲和生活情境,為學生創設了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促進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二、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間,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本節課教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自主探索,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通過觀察、思考、動腦、動手、動口去發現問題,探求新知識,體驗成功的愉悦。本課教學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估一估老師帶來的粘貼畫有多少?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和習慣。讓學生編制口訣,重視引導學生從已有的乘法口訣出發,去探究、編制新口訣。體驗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不僅是為了加強對乘法口訣的記憶,更是為了促進知識的溝通,使所學的知識變得能動、靈活。

對於6的乘法口訣,前5句前面已有接觸,本堂課的重難點是後4句口訣的編制和理解。我為學生創設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經歷口訣編制的過程,通過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同學們相互表達自己的想法,主動去探索新的知識,出現了用操作學具、連加、想前一句口訣再加6等多種思考方法。在引導學生髮現6的乘法口訣規律時,首先讓學生對6的乘法口訣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再努力創造機會,通過探索和交流,從中發現口訣的一些規律,加深對口訣的記憶,併為學習後面的乘法口訣由學生獨立發現規律打下了很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