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節約糧食備課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56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節約糧食備課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節約糧食備課教案

節約糧食備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2、懂得要愛惜糧食。

3、瞭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説普通話。

活動準備:

ppt課件:不良費糧食。

活動重難點:

知道糧食是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的成果,不能浪費糧食。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出本課主題。

教師播放課件圖2,然後向幼兒提問:這些是什麼?(餃子、饅頭、包子、蛋糕)知道他們從哪裏來的嗎?(農民伯伯種出來的。)教師引導幼兒相互討論,自由交流。幼兒回答後教師給予表揚。

2、教師教師播放課件圖3—5《糧食來之不易》,讓幼兒瞭解香噴噴的米飯是怎樣來的?並學習兒歌《愛惜糧食》。

3、教師教師播放課件圖6—7圖《糧食來之不易》,讓幼兒瞭解包穀、小麥的生產過程,知道種糧食很辛苦,要經過犁地、選種、播種、施肥、田間管理、收割等多道工序。

教師:農民生產糧食的過程是怎樣的?(艱苦的。)我們吃飯時,應該怎樣做呢?

幼兒討論後回答。

4、教師教師播放課件圖8—9圖《議一議》,説説誰做得好。

教師小結:糧食來之不易,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所以用餐時我們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浪費糧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5、結合幼兒的平時表現,教師引導幼兒説説自己應該怎樣做。

活動反思

進餐是孩子們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針對我班幼兒目前進餐時"不想吃"、"不會吃"、甚至"吃一半、掉一半"的現象進行《不浪費糧食》的社會活動,通過活動使我們的寶寶懂得要珍惜糧食。在這次活動中我通過幻燈片引導孩子們觀察米飯、饅頭的由來,觀察小麥和包穀的生長過程和農民伯伯勞作的場景,不學習兒歌《愛惜糧食》,讓寶寶們體會到了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苦勞動的成果,小朋友在吃飯時不能掉飯粒、剩飯菜,要愛惜糧食。當然這種社會性的情感教育對於小班孩子來説相對不太好理解,為此我們結合孩子們的日常進餐繼續開展這一教育。

在平時進餐時,我們耐心地指導孩子們正確的握勺方法,培養他們安靜進餐、細嚼慢嚥的好習慣,並引導寶寶回顧社會活動《不浪費糧食》,幫助幼兒瞭解飯菜的由來,使孩子們逐步懂得尊重勞動者的勞動。通過我們反覆的指導,有效的表揚與獎勵,使孩子們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增強了孩子們對他人的尊重,從而讓孩子們真正感悟到"不浪費糧食、從我做起"。

節約糧食備課教案2

目的要求:

1、初步學習針對不同的對象(農民、同伴)用不同的方式進行交談。

2、能傾聽他人的談話、理解他人的語意。

3、學習用語言表達對農民秋收辛勤勞動的讚美和豐收的喜悦心情。

1、欣賞中外不同風格的建築的造型美,瞭解其歷史背景以及所承載的文化內涵。

2、感受建築藝術的多樣性,萌發對身邊美好事物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瞭解糧食的主要知識。

物質準備:農民秋收活動的錄像,各種糧食的圖片。

物質準備:從不同角度拍攝的天安門、悉尼歌劇院、長城、埃菲爾鐵塔圖片若干。

材料配套:教育掛圖。

活動過程:

1、觀看錄像

⑴提出問題,這是什麼季節?你在錄像中看到了什麼?

⑵引導幼兒説説秋收的情景,想象農民豐收的喜悦心情。

⑶引導幼兒發準"秋收"、"糧食"、"農民"等音。

2、教師扮農民,讓幼兒向農民阿姨詢問糧食種植生長的有關問題。

⑴引導幼兒用與同伴交談的不同方式與農民阿姨交談。

⑵引導幼兒體會到農民耕種的辛苦。

3、幼兒分組進行交流

⑴分組討論:你知道的糧食在哪些?糧食從哪裏來?農民是怎麼種糧食的,辛苦嗎?你是怎樣愛惜糧食的?

⑵每組推選一名同伴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想法。

4、討論:如何節約糧食?

⑴引導幼兒嘗試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向同伴介紹如何節約糧食。

⑵小結:小朋友吃的每一粒米飯,每一種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小朋友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不挑食,愛惜糧食。

美術:《中外建築欣賞》(欣賞)

1、出示教育掛圖,引導幼兒觀察、欣賞。

⑴提問:這是什麼建築?是哪個國家的?建在什麼地方?

⑵教師小結

2、出示教育掛圖《悉尼歌劇院》,引導幼兒欣賞。

⑴提問:這建築像什麼?在哪個國家?建在什麼地方?叫什麼名稱?

⑵討論:為什麼建築設計師要把它設計成帆船、貝殼一樣的.形狀?

⑶教師小結

3、引導幼兒欣賞其他中外建築。

4、引導幼兒發現天安門和悉尼歌劇院這兩種建築的不同之處。

⑴建築結構的不同:對稱和不對稱。

⑵建築材料的不同:木頭、磚頭與混凝土。

⑶建築風格的不同:古典美和現代美。

5、討論:你喜歡哪一種建築?為什麼?

區角活動:

重點指導幼兒在美工角畫出自己喜歡的建築物。

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利用不同的圖片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參與討論,在討論中逐漸明白吃飯的重要性,知道農民生產糧食的不容易,明白要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但是在教學活動進行中,孩子們在理解浪費糧食是一種可恥行為有點難,在以後的日常教學中,我要隨時滲透愛惜糧食的觀念,在有條件的時候帶孩子們到鄉下走走,讓孩子們親身經歷勞動的艱辛,從而使孩子們的認識更加深刻。

節約糧食備課教案3

一、班課課題:

珍惜糧食,吃好盤中餐

二、本課目的:

通過召開這一次主題班會,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讓同學反思自己對待糧食的態度,從而懂得日常飲食的一些良好習慣,能做到愛惜勞動果實;讓同學們養成物盡其用,不浪費,勤儉節約的好品質。

三、本課形式:

表演、小品、背誦等

四、過程設計:

(一)主持人宣佈班會開始導出班會主題

古人云:身披一縷,當思織女之勞;日食這餐,每念農夫之苦。如果沒有糧食,人類將無法生存。如果沒有糧食,中國何談發展。

(二)讓本放小記者對本班同學以珍惜糧食為中心進行採訪,並將採訪答案與同學交流。

(三)請同學們觀看《小品喜怒哀樂羊肉串》,以此告戒同學們珍惜糧食的重要性。

食品問題早已不是個新話題了,“節約糧食”更是我們從小便熟知的字眼。不管是從何麗珠和朱佳穎演出的小品還是李奕煒等同學演出的小品,我們不難得知隱藏其中的道理。

(四)以令人震驚的數據來告訴同學節約糧食的重要性,培養同學們勤儉節約的好品質,好品質。最後,宣佈班會結束。

我們不妨算這樣一筆帳:倘若一個人每天節約一米粒米,那麼十億人可節約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以節約將近兩千萬斤,摺合人民幣兩千萬元。這筆錢若按每所“希望小學”五十萬元算,則可蓋40所“希望小學”。按每人學雜費三百元計,則可使七萬多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難道你不為這筆數目所震驚嗎?你的心不為之一顫嗎?

(五)教師小結。

節約糧食,不僅僅是一種口號,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和所有人的號召與呼籲,我們希望它是一種情結,熔鑄在你與我的心中,從而自覺的作到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

節約糧食備課教案4

一、活動目標

通過這次活動,讓同學們認識到勤儉節約、愛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也讓同學們在活動當中樹立起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意識,並貫徹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二、活動目的

讓大家懂得糧食的重要性和勞動人民的艱辛,形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三、活動主題

愛惜糧食,節約糧食

四、活動時間

20xx年10月17日(本週五)

五、活動主持

韓威、李珂涵

六、活動議程

1、認一認,請4位同學認一認圖片中的糧食作物(玉米、水稻、麥子、土豆),並作簡單介紹。

2、講一講,請3位同學分別講講“糧食日的由來”、“糧食的作用”以及“名人愛惜糧食的故事”。

3、答一答,請10位同學答一答有關世界糧食日的相關知識,答對的同學可獲得小獎品。

4、想一想,為世界糧食日擬定幾個宣傳標語,突出“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主題,並請6位同學讀一讀自己擬好的標語,同學之間可以相互點評交流。

5、誦一誦,由主持人帶頭,全班集體朗誦《珍惜糧食》的詩歌

6、最後由陳老師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