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師説》高中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14W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師説》高中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師説》高中教案

  《師説》高中教案

教學目標:

1、疏通文章字詞,瞭解文章大意。

2、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3、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教學重點:

1、聯繫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理解“恥學於師”的原因。

2、學習本文采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的強大的論證力量。

教學思路:

朗讀課文——翻譯課文——理解內容——探究問題——深化總結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教學中會採用朗讀、討論、辯論、歸納等教學法)

教學資源:

第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剛學習過荀子《勸學》,明確了學習的重要意義。通過學習,人們的修養與學問可以得到提高,人們的素質可以得到改變。那麼,學習的最佳途徑是什麼呢?是自學,或是從師學習?

【活動一】

學生自己談談對老師的看法。

二、解題背景

1、“説”是一種議論文文體,可以先敍後議,也可夾敍夾議。以前學過的《捕蛇者説》《愛蓮説》《馬説》等都屬於這類文體。“説”古文為陳述和解説,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説的道理”來理解。“師説”的意思是:“解説關於‘從師’的道理”。

2、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稱“韓吏部”。死後諡“文”,故世人又稱“韓文公”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

【活動二】

學生蒐集整理相關背景知識。

三、自主學習,朗讀課文

1、讀字音。注意形聲字、形近字、多音多義字、通假字、古音字的讀音。

2、讀節奏。要讀清節奏關鍵得翻譯好文句,只有明白了語句的含義才能劃分好節奏,因為節奏是以意義為單位來劃分的。

3、讀語氣。請同學們藉助翻譯參考書把文章的翻譯通讀一遍,然後根據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再把文章朗讀一遍,把文章的語氣讀出來。

【活動三】

1、學生自己借工具書讀準重要的字音。

2、學生借課文註釋翻譯文章,根據文意劃分文句的節奏。

3、學生根據文意自己嘗試讀出文章的語氣。

四、研讀第一段,歸納詞句

1、結合課本翻譯重點字詞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2、歸納重要的文言知識。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把本段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文言句式進行歸納,以提高文言翻譯能力。

3、思考探索

為什麼要從師?選擇老師的標準是什麼?

【活動四】

小組分工、合作歸納本文重要的文言詞句。

五、研讀第二段,歸納詞句

1、結合課本翻譯重點字詞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2、歸納重要的文言知識。

3、思考探索

1、此段分論點是什麼?

2、作者從哪三方面進行對比論證?

六、品讀深化,交流提高

組織學生談自己學習文本的收穫。

【活動五】

1、播放課文朗讀一、二段,讓學生再次品讀課文。

2、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收穫。

七、佈置作業

八、板書設計

《師説》高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反覆朗讀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對比論證方法。

2、背誦全文

3、培養學生尊敬師長、虛心求教的美德。

【教學設想】

1、安排一課時教學。

2、早自習預習文章,疏通字義。

3、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朗讀環節,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理清思路。

4、利用搶答競賽的.形式,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誦,直至背下全文。

【教學方法】

誦讀法、問答法、點撥法。

【教具準備】

課件、記分牌。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課前播放《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音樂全屏展示。)

同學們,上課前給你們播放的歌曲好聽嗎?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你們知道我國的教師節是哪一天嗎?

為什麼我國要設立這個節日,這又説明了什麼呢?

大家説的很對。當今社會尊師重教已經巍然成風,但在魏晉以後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卻不是這樣的,當時的情況如何呢?現在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唐代散文家韓愈的千古佳作《師説》,從中去找尋答案吧。

二、解題、出示教學目標

1、解題:

“説”,古代散文中的一種,屬議論文範圍,“説”古義為陳述和解説,通常這類文體我們可以理解為“解説關於的道理”,“師説”意思是“解説關於從師的道理。”

2、教學目標:

反覆朗讀、理清思路、背誦全文。

三、朗讀欣賞與指導

1、讓學生在配樂朗讀中初步感知全文。

2、提出要求:聽清字音、節奏。

四、研讀課文,把握文章思路

1、把全班分為三個大組,以搶答的形式進行競賽,宣佈比賽規則,每組派一位同學負責記分。

2、理清第一段思路:

(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

提問: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為什麼要從師?擇師的標準是什麼?

明確:

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一段從師的必要:孰能無惑;

擇師的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小結:這一段從正面論述了從師之道,首先指出“古之學者必有師”,然後依次説明了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全班同學齊讀第一段。)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一段。)

3、理清第二段思路:

提問:第二段主要運用了三組對比,抨擊了當時“恥學於師”的人,請同學們找出相關句子。

明確:

故之聖人──今之眾人

二段 愛其子──與其身

百工之人──士大夫族

找三位同學,師生合作共同朗讀第二段,進一步明確三組對比的內容。(根據學生朗讀情況稍加點評。)

分組背誦三組對比。

4、理清第三段思路:

(全班男生齊讀第三段。)

提問:在“從師”這一問題上,孔子怎麼做的,又是怎麼説的?作出了什麼論斷?

明確:

孔子的行為

三段──結論

孔子的言論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三段。)

5、理清第四段思路:

(全班女生齊讀第四段。)

提問:這一段交代了什麼?作者提到了哪些原因?

明確:

四段──交代緣起:好古文不拘於時

五、小結

這篇課文四段都圍繞“從師”這個問題展開。第一段正面論述從師之道,説明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第二段運用了三組對比,批判了當時恥學於師的不良風氣。第三段運用孔子的言行,進一步從正面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第四段交代了寫作緣起。

六、齊背全文

1、請同學根據板書背誦全文。

2、播放畫面,配上音樂,師生共同背誦全文。

七、總結

1、統計各組最後得分,宣佈比賽結果。

2、佈置課外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