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四年級科學上冊《瓶吞雞蛋的祕密》教案及反思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74W

學情分析

四年級科學上冊《瓶吞雞蛋的祕密》教案及反思

本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認識大氣壓力的存在,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實驗能親眼看到大氣壓力的存在,讓學生關心生活的科技產品,用所學知識改變生活

教學目標

1.能利用簡單器材進行實驗操作;會查閲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對研究過程進行評議,並與他人交換意見

2.願意合作交流;關心生活中的科技新產品、新發明,關注與科技有關的社會問題;樂於用學到的知識改善生活。

3.認識大氣壓力的存在及應用

教學重點

根據實驗現象推理瓶吞雞蛋的原因。

教學難點

認識大氣壓力的存在及應用。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廣口瓶、雞蛋、紙條、課件。

小組準備:集氣瓶、塑料片、吸盤、注射器、水槽。

過程

一創設情境 感知問題

1.很高興今天又和大家一起上課,自我介紹

2.請大家看桌上的實驗器材,都認識嗎?這些器材都是玻璃製成的,使用是應該注意什麼?

3.問大家一個問題:稱過自己的書包有多重嗎?估計一下!

4.其實,這些感覺是由於書包作用在肩膀上產生了一種力的結果,知道這種力是什麼力嗎?

5.如果20噸中的物體產生的壓力壓在身上,會怎麼樣?

6.還在那感受到過壓力?水中有沒有壓力?

同學們知識真豐富,而且善於思考。先談到這,我們開始上課好嗎?

7.(出示廣口瓶)看,這是什麼?裏面有什麼?(出示煮熟的雞蛋)這是什麼?

8.誰有辦法再不弄碎的情況下,把雞蛋裝進瓶子裏?

9.想看看老師有什麼辦法嗎?下面老師就給大家表演“瓶吞雞蛋”(板書:瓶吞雞蛋。)

10.(展示廣口瓶)裏面有什麼?(介紹做法)你才會發生什麼?

11.咱們驗證一下。(演示)

看完後有什麼問題?(學生提出問題。)

看來“瓶吞雞蛋”的背後有着很大的祕密!(板書:的祕密)想不想研究一下?。)

(學生提出問題。)

師:下面我們就設計方案,用實驗的方法來驗證空氣是不是真的具有這種本領:能夠產生一種力量。

(設計思路:激發學生,引入壓力這一概念,在研究大氣的壓力前使學生對壓力這一概念能夠建構在直接感受的基礎上。同時也是對壓力相關知識的複習和補充,使學生認識到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產生壓力。)

(設計思路:空氣雖然無處不在,與我們的生活有着這麼密切的聯繫,但是由於其本身的特點很容易使學生忽視了它的存在,而且在實驗中並不能直接觀察到它的變化,因此學生在推理瓶吞雞蛋的原因時往往考慮不到這方面的原因。此環節的設計意在為下面的研究做鋪墊。)

(設計思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目睹這一實驗現象後對問題的提出是建立在親自觀察的基礎之上,提出問題的同時也會成為其研究的動力

猜字謎

投影

接下來老師給大家表演一個魔術,你們喜不喜歡。

老師這兒有一個廣口瓶,一個剝了皮的煮雞蛋,現在老師把雞蛋放在廣口瓶上,同學們,看到了什麼?

老師帶給同學們表演一個小魔術瓶“吞”雞蛋。板書:瓶“吞”雞蛋。

二探索體驗 解決問題

1.通過剛才觀察,你認為是什麼原因使雞蛋進到瓶子裏的?

2.小組討論一下,你們更認同哪種説法?

3.根據學生回答引導認識:由於紙條燃燒,消耗瓶內氧氣,使瓶內空氣壓力減小,瓶外空氣壓力比瓶內壓力大,所以會把雞蛋壓進瓶子裏。 )

5.通過剛才的討論,大家認為是空氣壓力使雞蛋進到瓶子裏的。這還只是我們的推理,空氣壓力真的存在嗎?讓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6.分別出示吸盤、注射器、集氣瓶和塑料片。玩過嗎?怎麼玩?玩時研究一下他們和大氣壓力有關係嗎?

8.彙報交流

(1)通過三個小實驗你發現大氣壓力的存在了嗎?

(2)集氣瓶的瓶口朝向一側時,塑料片會不會掉下來?為什麼會這樣?

(3)通過這個實驗,你發現了什麼?(空氣的壓力來自四面八方。)

9小結: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感受到了大氣壓力確實存在。

學生根據觀察到的現象猜測原因

4學生小組討論

7.學生分組實驗

彙報交流實驗成果。

①第一種玩法是:吸盤吸塑料片,

2)第二種玩法是杯子吸紙片,

3)第三種玩法是?

(設計思路:“推理原因”是重要的智慧成

長環節。學生個性的、充分的表達觀點,積極、民主的參與討論,共享研究成果,共同獲得成功的體驗。)

(設計思路:對於小學階段,學生的自主探究是有界限的,還不能完全脱離於教師。教師的引導要適時、有效進行調控,避免因為教師介入過晚,以致使學生過久地處於無助狀態甚至陷入錯誤的思考之中。但是,教師的引導要“到位而不越位”,不能代替學生“親歷探究”。

(設計思路:帶着明確的實驗目的去思考,避免盲目性去玩。學習科學,思考比實驗更重要。)

首先讓我們來猜一猜,廣口瓶之所以能把雞蛋吞下去,可能是什麼原因呢?是瓶子真有這麼大的魔力嗎?

播放馬德堡半球實驗。

三拓展延伸 應用創新

1.空氣壓力是怎樣產生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空氣壓力產生的原因)。

2.既然空氣壓力就存在於我們周圍,那你有沒有發現生活當中利用空氣壓力的例子呢?

3.經過測量發現,海平面上1平方釐米所承受的大氣壓力相當於1千克物體產生的壓力。這樣算來,人體所承受的大氣壓力約是20噸重的物體產生的壓力。你感受到這樣大的壓力了嗎?為什麼我們感受不到呢?

4.有沒有辦法使進到瓶子裏的雞蛋完整地出來?

5.看來關於大氣壓力,還有一些問題我們沒有解決,還希望同學們繼續去研究,別忘了在研究中發現問題,並想辦法解決問題。

學生舉例

(設計思路:問題的設計是為了再次激發起學生探究的.慾望,同時也是對本課知識的有效拓展。)(設計思路:必要的知識應用以及丟“一個漂亮尾巴”是本階段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把問題引向課外探究,讓學生帶着思考下課,課的遷移目的就實現了。)

看課本

誰有什麼辦法,在保證瓶和雞蛋都完整無損的前提下,讓廣口瓶把雞蛋再吐出來呢?

這個問題留給同學們課下表演小魔術瓶“吐”雞蛋。

板書設計

瓶“吞”雞蛋的的祕密

推力

空氣:{支撐力}——作用力——大氣壓力——自四面八方

頂力

教學反思

課的開始通過謎語為下面猜想打下基礎,“瓶吞雞蛋”的魔術表演創設一種探究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為整節課的探究學習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心理準備。

認識到大氣壓力的存在及應用,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分三個步驟進行遞進式教學,引導學生切實經歷了科學探究的過程:

1、以吸盤吸塑料片,杯子吸紙片、注射器吸水三種玩法引導學生初步到“認識”大氣壓力的存在,並來自四面八方。

2、通過播放《馬德堡半球實驗》、閲讀課本資料進一步“感受”大氣壓力的存在,認識到大氣壓力不僅存在而且很大。並且讓生知道了空氣中為什麼存在大氣壓力和大氣壓力與地面高度有什麼關係。

從而揭開了瓶“吞”雞蛋的的祕密。

3、在前兩個步驟的基礎上讓學生舉例説明大氣壓在生活中的應用。用所學知識服務於人們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大氣壓的理解。

拓展創新部分,怎麼把瓶子裏的雞蛋弄出來,再次激發了學生探究問題的慾望,又能讓學生學以致用,從而給學生啟示:科學的探究是沒有止境的。。

通過本節的教學實踐,我深深地感受到,只要我們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充分激發學生興趣,關注動態生成,使學生成為探究知識的主人,才是我們上課的目的。

不足之處:學生動手實驗的方法、能力需進一步加強。學生大膽發言、善於發言的習慣進一步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