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每一次》優秀教案範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65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每一次》優秀教案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每一次》優秀教案範文

每次,和孩子們講《每一次》這個繪本故事,都會深深地感動,不僅僅是孩子、還有自己一也曾將這個故事帶到不同的地方,給不同的孩子講,不同的孩子,同樣的感動。有幾次,素不相識的教師突然會問我,你是不是陳老師,觀摩過你的活動“每一次”,太感人了……我不禁會想,到底是什麼感動了所有人。隨着我一次又一次和孩子們一起分享這個美麗的故事,我的感受越來越深,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教學活動,更是充滿了愛與温暖的情感之旅。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如何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去獲取一種心靈的感悟與馳騁呢?從這個故事的教學中,我的體悟頗深。

繪本故事《每一次》由理查德、愛德華茲(RichardEdwards)文,蘇珊、文特爾(SusanWinter)圖,漪然翻譯。故事描述了一隻小熊和媽媽每天都無憂無慮玩最喜愛的捉迷藏遊戲,從春天玩到秋天。有一天,小熊獨自悄悄跑遠了,任憑它怎樣的呼喊,都聽不到媽媽的回答。就在它最孤單、害怕、恐懼、無助甚至絕望的時候,卻聽到了媽媽熟悉的聲音。整個繪本圖文並茂,傳遞了深深的母子依戀之情,更表達了無論小熊躲到哪裏,每一次媽媽都能把小熊找到的堅定心聲。

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主要情節,能大膽講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感知故事中“每一次”的內涵。

2、為小熊和媽媽相親相愛的親情感動,樂意與同伴分享自己和媽媽之間的感人片斷。

活動準備

故事PPT,配樂《愛的禮讚》《午夜之光》《聖母頌》的選段。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故事

教師提出問題:幼兒觀看PPT同時聆聽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回答教師的問題。

(二)幼兒完整欣賞配樂繪本故事《每一次》

1、師: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2、師:故事裏發生了什麼事?

(三)分段重點欣賞

1、欣賞小熊與媽媽捉迷藏的畫面。

2、討論:為什麼每次媽媽總是不慌不忙、一下子就把小熊找到了?

3、幼兒欣賞小熊跑丟後的畫面並講述。

4、討論:故事裏原來小熊想把“每一次”説幾遍的,後來説了幾遍?為什麼?

(四)跟隨PPT畫面的播放,幼兒回憶並嘗試講述故事

師:這個故事真感人,有的地方讓人感到很快樂,有的地方讓人感覺有些擔心也有些害怕,還有的地方又讓人感覺非常感動也很幸福。我們再來好好欣賞這個故事,也可以自己來看着畫面講講這個故事。

交流分享與總結:

1、師:説説你和媽媽的那些像小熊和熊媽媽一樣相親相愛、讓人感動、幸福的事情。

2、總結:不管小熊走到哪裏,每一次媽媽都能把他找到,因為小熊是媽媽的寶貝。我們每個小朋友也都是媽媽的寶貝,所以,無論走到哪裏,媽媽也總能把我們找到!

一、故事導入的設計有賴於對作品深入解讀與感受

一個好的教學活動,離不開對教材的深入審議,文學作品尤其如此。教師只有對作品進行仔細地分析,深入地感受,才能將作品中最重要的審美價值充分挖掘出來,把握住作品動人之處,並有針對性地思考如何將作品有效地傳遞給幼兒。此時,教學設計的思路也就應運而生。故事繪本《每一次》的文字與畫面,讓我們深刻感受到無時不透出的温暖:鋪着樹葉的洞穴,夏日的陽光,藍色的河水,每幅畫面都色彩明朗,小熊和媽媽在這樣一個明亮而温暖的世界裏,快樂地遊戲,就像我們和自己的孩子一樣。由此,我馬上就鏈接到教學,我把故事的引入設計為讓幼兒欣賞小熊和媽媽捉迷藏的畫面,引導幼兒關注畫面上的兩隻熊在幹什麼,關注這兩隻熊之間的關係。這樣的導入,可以讓幼兒一下子關注到故事的主要角色,猜想兩隻熊之間的關係(母子、父子、大小),注意到故事中貫穿始終的捉迷藏遊戲,讓幼兒帶着自己的猜想進人故事,帶着問題來欣賞故事。所以,我的開始部分提問是這樣設計的:

1、欣賞前提問:看,畫面上有誰?感覺它們好像在幹什麼?你從哪裏看出來它們好像在玩捉迷藏遊戲的?

2、你覺得大熊會是小熊的什麼人呢?(教師介紹小熊的名字——珂皮珂)

3、提出傾聽故事的要求: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關於小熊珂皮珂的故事,名字叫《每一次,珂皮珂》,聽一聽,它們究竟是誰?故事裏究竟發生了什麼特別的事情?

二、角色特徵的把握有賴於對作品用心揣摩與表達

小熊像所有小孩子一樣調皮、好奇而且依戀媽媽,它會將自己藏在各個不同的地方、對媽媽説“你找不到我啦”,然後等着媽媽不慌不忙地走過來,充滿愛意地説:“哦,我能找到你!”就這樣確認了温暖一直在身邊,這種感覺實在太熟悉了。這樣的情緒情感如何正確、恰當地傳遞給幼兒?對這個故事的講述方式,需要進行分析:春天、夏天、秋天,季節在不停變化,每一次小熊躲藏的地點也在變化,但愛卻始終沒變。因此,在講述故事時,要用心揣摩,對小熊每一次躲藏的環境、情境的靜態性描述語言,適合用一種比較輕鬆、略慢的、直白敍述的語氣去講述。關於小熊躲藏的動作,對媽媽的呼喊:“你找不到我啦。”媽媽尋找小熊時的神態,對小熊的迴應:“哦,我能找到你!”這些動態性描述語言,則適宜用一種輕鬆、愉悦,懷着寶寶對媽媽撒嬌、依賴,媽媽對寶寶慈祥、關愛的情感語氣去講述。另外,教師在講述媽媽和小熊之間的動作、神態和語言時要有一定的對比,通過合適的語氣、適宜的節奏、恰當的停頓、真摯的感情,讓這兩個角色的個性特點和情感的變化直達幼兒的內心。

三、故事內涵的表現有賴於教學設計的到位與巧妙

故事的高潮從小熊趁媽媽不注意,悄悄地跑了開始。小熊帶着媽媽總能找到自己的心態獨自去外面的世界,它毫不猶豫地跑過小河,爬過山丘,躲進絕妙的藏身地。可是這一次,它一再的呼喊,卻再也聽不到媽媽的迴應。小熊在深夜的森林孤單地徘徊,渾身發抖,不知所措。這時,有誰正拖着沉重而緩慢的腳步在向小熊靠近,小熊在極度恐懼中想起媽媽的温暖,不住地喃喃低語:“你找不到我啦。”意想不到的是傳來了媽媽堅定而有力的聲音:“哦,我能找到你!”這就是故事感人至深之處,讓人不禁熱淚盈眶。為了讓幼兒能深入地體會到故事的內涵,我認為最感動自己的地方一定也是孩子最敏感、最動情之處。因此,我在教學環節三組織幼兒故事欣賞時,注意了分段討論與重點欣賞的巧妙結合。過程如下:

1、教師提問:“在這個故事裏,什麼地方讓你感覺很快樂?媽媽和小熊是怎樣捉迷藏的?”由此引導幼兒重點欣賞小熊和媽媽捉迷藏的愉悦畫面,隨意地模仿、扮演媽媽和小熊遊戲的情景,體驗母子親情的'自然流露,小熊和媽媽的相親相愛。

2、討論:“每次媽媽為什麼總是不慌不忙、一下子就把小熊找到了?”討論的設計是為了能引發幼兒發自內心的思考,透過現象認識到:無論小熊走到哪裏,媽媽的眼光始終伴隨着小熊,這就是愛與温暖的力量。

3、教師提問:“故事講到什麼地方讓你感覺很擔心?”以此引導幼兒重點欣賞並講述故事中小熊跑丟後的情景。幼兒通過講述,與同伴分享自己體驗到走丟後的恐懼和再次回到媽媽懷抱的驚喜和温暖。

4、討論:“故事裏原來小熊想把‘每一次’説幾遍的,後來説了幾遍?為什麼?”通過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引導幼兒更深入思考與體驗,當小熊回到那個鋪滿了明亮的黃色樹葉的港灣,躺在媽媽温暖而寬厚的懷抱中暖暖的睡去,是那麼的安心、舒適與幸福。

四、情感共鳴的有效生成有賴於情境與音樂的交融

藝術各門類是相通的,有效的整合可以使作品更具生動、形象、傳神的特性,突出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的整體性美感。根據《每一次》故事中情緒情感不同的段落,我分別選擇了《愛的禮讚》、《午夜之光》和《聖母頌》三首樂曲為作為講述的背景音樂。《愛的禮讚》為典型的小夜曲風格,小提琴奏出飽含深情的旋律温婉動人,柔美甜蜜温馨,洋溢着甜蜜幸福的味道,與故事中小熊和媽媽幸福地從春天到秋天玩着捉迷藏遊戲的情景十分吻合。《午夜之光》樂曲中神祕、安靜中略帶緊張的情緒,能很好地渲染小熊在深夜蜷縮在大樹背後,孤單、無奈、慌張、無助的情緒。《聖母頌》的樂曲中,飽含的父女之情,溶進了經歷坎坷體驗痛苦後,對幸福和未來的憧憬,感情不斷昇華。它與歷經迷路、寒冷、孤單、恐懼後終於回到媽媽懷抱的小熊的情緒十分相似。在這個故事的教學中,我十分注重讓幼兒傾聽,感受,用自己深情、投入的講述,配以和諧的音樂、優美的畫面,讓孩子不知不覺進人文學表達的情緒情感中,用深人的感受切實打開孩子的心扉,引發孩子表述自己和媽媽間也曾發生過的動人一刻,自然地從小熊的角色迴歸到自我,真實地為自己的媽媽所感動,為親情所激勵。

一個感人的故事,激起了教師教學的智慧,引發了孩子心靈深處最温柔的愛,讓師生共同經歷了一次美好的情感之旅。我想,這就是教育的美妙之處吧!

Tags:教案 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