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最後一片葉子》 教案教學設計(北師大七年級上冊)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W

  歐亨利

 

第一課時

 

課前預習

1.通讀課文,查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

2.瞭解作者及其作品。

3.掌握課文的故事情節,熟悉課文的人物形象。

相關課程標準:

 “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教學目標:

1.理清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主題,感悟小説歌頌的不僅僅是生命的信念,而且是人與人之間相濡以沫的博愛情懷。

3:品味文章幽默筆法及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評價任務

1.在預習的基礎上,解決生字詞,並掌握重點字詞。

2.讓學生熟讀課文,理清課文線索,把握故事情節。

3.合作探究“最後一片葉子”的涵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一個大大的“人”字,同學們看看這個“人”字結構有什麼特點?(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歸納:)“人”字結構簡單,一撇一捺,但這兩劃卻是互相扶持,人才能站立。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特別是在困難中更應該互相扶持,才能戰勝困境,這節課我們共同走進美國短篇小説家歐亨利的小説《最後一片葉子》,去感受幾個普通人物如何在困境中互相扶持的。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走進作者

歐亨利是美國傑出的短篇小説家,他和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説大王,他的代表作有《警察與讚美詩》、《麥琪的禮物》。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幽默,富有生活情趣,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書”。

三、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你能準確讀出下列加點字的讀音麼? 

萵(  )苣(  ) 自詡( )邋(  )遢(  ) 瘟 (  )神 動彈(  )

2、你能準確説出下列詞語的意思麼?

橫行無忌

弱不禁風

鬼使神差

時興

3、速讀課文,思考與“最後一片葉子”直接相關的人物有哪些?“最後一片葉子”對他們分別有着怎樣不同尋常的意義?學生思考、討論。明確:“最後一片葉子”連接着喬安西和貝爾曼的生死,喬安西看到“最後一片葉子”由死到生,貝爾曼由於畫“最後一片葉子”才付出生命的代價。

4、你能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麼?

明確:貝爾曼畫了最後一片葉子,激發了喬安西求生的信念,並奇蹟般地活了下來。

四、跳讀課文,理清情節

跳讀課文,勾畫出時間線索,並分析人物病情的發展及心理變化。

時 間 線 索             病 情 發 展 及心理變化  

 

      十一月             喬安西病倒      

 

      一天上午           喬安西病重(失望)                          

 

     第二天早晨          喬安西病危 (絕望)                 

                         貝爾曼生病

 

第三天天剛亮          喬安西病好轉 (希望)

                         

第四天              喬安西病好   貝爾曼去世

五、細讀課文,思考:

喬安西最終脱離了危險根本原因是牆上畫的樹葉麼?

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明確:在現實生活中,得了肺炎的人的生命主要有生理和病理決定的,心理對於病理可能有相當的影響,但起決定作用可能性不大。但本文中喬安西的生命由他的一種精神、一種信念決定的。因此作者強調的是人喪失了對生命的信念,就註定死亡,反過來,只要堅持生命的信念,就可以戰勝死亡,信念決定生命,使這篇小説充滿了詩意。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整體感知了文章內容,理清了故事情節及人物命運的變化,從中感受到精神、信念對一個人的生命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文中涉及到幾個人物的遭遇,那麼,究竟誰是文章的主人公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分析。

七、作業

完成《助學》p90預習積累中的1、2、3小題

板書設計:

                                 最後一片葉子

                                      歐亨利

            喬安西(有死到生)-- 最後一片葉子--貝爾曼(由生到死)

教學反思:第一節課學生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對故事情節及人物的命運變化都有很好的把握,初步感知到信念對一個人命運的重要性,這將對下節課分析文章的主題起到一個很好的鋪墊作用。但學生對喬安西命運變化的根本原因理解的較片面。

第二課時

課前預習

1.通讀課文,查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

2.瞭解作者及其作品。

3.掌握課文的故事情節,熟悉課文的人物形象。

相關課程標準:

 “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教學目標:

   1.理清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主題,感悟小説歌頌的不僅僅是生命的信念,而且是人與人之間相濡以沫的博愛情懷。

3:品味文章幽默筆法及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評價任務

 1.在預習的基礎上,解決生字詞,並掌握重點字詞。

2.讓學生熟讀課文,理清課文線索,把握故事情節。

3.合作探究“最後一片葉子”的涵義。

一、複習導入

1.《最後一片葉子》選自  ---------,作者 -------- 他是  -------- 國   --------家,他和 -------- 、 -----------並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説王。

2:小説中的線索  -------------------。                         

3:小説中喬安西由死到生,貝爾曼由生到死都是圍繞 ---------展開的,喬安西的生是因為_________.

二、精讀課文,分析人物形象

1.小説中出現了四個人物,主人公是誰呢?為什麼?

明確:貝爾曼是小説的主人公,因為確定文章的主人公並不是看他在文中所佔篇幅的多少,而是看他能否表達文章的主題。

2.從文中找出描寫貝爾曼的語句朗讀並分析他的形象。

⑴“他年過六旬,頭像希臘神話中半人半獸的森林神,身子像小鬼,鬍鬚像米開朗琪羅的摩西雕像,捲曲着從頭順身子往下垂。”

明確:相貌醜陋、不修邊幅。(外貌描寫)

⑵“你怎麼讓那種怪事鑽到她腦瓜子裏去了?”“哎呦,喬安西那小傢伙也可憐”

明確: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語言描寫)

⑶“什麼話!他嚷道:“看到混賬藤葉子掉了就會想死,陽世上還真有這種蠢貨。”

明確:語言粗俗、脾氣暴躁、性格直率。(語言描寫)

引導學生再補充:如生活貧窮,事業無成等

小結:主人公貝爾曼身上有許多缺點,比如語言粗俗,生活貧窮而嗜酒,脾氣暴躁,不修邊幅;但同時也有很多優點。比如性格直率,富有同情心,心地善良等,他是一位平凡的英雄。

三、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本文的成功之處不僅在於構思的巧妙,而且文章的語言幽默、俏皮、誇張。渲染了悲劇的喜劇色彩,在生動活潑中給人以啟迪。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這樣的詞句,細細品味它的表達效果。

 老師示範:

 1. ①天剛矇矇亮,喬安西就毫不留情地吩咐拉起窗簾來。

 改為:天剛亮,喬安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叫拉開窗簾。

明確:“毫不留情地吩呼”顯得較抽象、較書面化,“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叫”顯得較具體,較日常口語化。

2.到了11月,一位冷酷、看不見的不速之客闖進了這一帶,伸出只冰涼的手今天碰碰這個,明天碰碰那個。醫生稱這位客人為“肺炎”。這瘟神簡直橫行無忌,害起人來一動手就幾十個,但走到長着青苔、迷宮似的“衚衕區”,他放慢了腳步。

你決不會説肺炎先生是位老俠士。他偏偏就打了喬安西。喬安西躺在油漆鐵牀上沒有力氣動彈,兩眼呆望着荷蘭式小窗對面的磚牆。

明確:一個貧民窟似的地區在作者筆下是一個躲債的好地方,而且具有異國情調;把視為瘟疫、冷酷無情的的肺炎被説成是一個沒有紳士風度欺負弱女子的老俠士,可見語言的詼諧幽默。

學生再從文中找出並分析。

老師小結:,本文語言詼諧、幽默,遣詞造句準確、傳神,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人物的語言體現了人物的性格。

 

四、合作探究

文章前邊説貝爾曼是個失敗的畫家,一生連一幅像樣的作品都沒有,結尾卻説“最後一片葉子”是貝爾曼的傑作,為什麼説“最後一片葉子”是貝爾曼的傑作?

在學生思考討論的基礎上明確:

①這片葉子挽救了喬安西的生命。貝爾曼的最後一片葉子讓喬安西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和信心,所以説是貝爾曼的傑作。

②這片葉子實現了貝爾曼二十五年的驚人之作的願望。貝爾曼一生一事無成,二十五年中想畫卻沒有畫出驚人之作來,而這幅畫卻救了一個人的命,這是其它的畫與它相比是真正的驚人之作。

③這片葉子是貝爾曼為此付出生命的犧牲精神的象徵。貝爾曼冒着風雨完成了作品,為此感染了肺炎,而被奪去了生命。他的這種捨己為人的犧牲精神就是“最後一片葉子”的象徵。

④這片葉子是既平凡又不平凡的象徵。貝爾曼是個平凡的人,當他去創作最後一片葉子時沒有想到會犧牲,但他卻救了人的生命,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從繪畫這個角度看,這幅畫是平凡的作品,但是它卻完成了喚起一個人活下去的意識的不平凡的使命。

小結:“最後一片葉子”聯繫着兩條生命,它是貝爾曼老人捨己為人、高尚靈魂的象徵,他用善良真誠不求回報的心靈之筆書寫了一個大寫的人字。因此老人的這種博大情懷就像牆上的最後一片葉子永遠不會消失。

五、課堂小結 

老師播放歌曲《愛的奉獻》,伴隨着音樂,老師總結並板書:本課我們所學的《最後一片葉子》,是一篇關於愛與希望的故事。因為心中有愛,貝爾曼捨己救人,顯示出人性温暖的光輝;因為希望,讓喬安西走出陰霾,獲得了新生。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衷心的希望同學們都能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更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挫折,永遠不要放棄,堅持,一直堅持下去,總能看見風雨後燦爛的陽光

六、作業

完成《助學》90頁中感知探究1、2、3、4、5、6題

板書設計:

                             最後一片葉子

                                   歐亨利  

(愛)

最後一片葉子

                             ( 希望)

 

 

教學反思: 

1.成功之處:本文是篇小説,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抓住小説的三要素,分析環境、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我在設計時,先理清故事情節,在此基礎上分析人物形象,通過閲讀、思考、交流,讓學生品味、推敲,鑑賞作品的藝術特色,提高學生閲讀小説鑑賞能力,,最後讓學生談收穫,大家暢所欲言,都能圍繞主題談感悟,本課的學習是對學生如何面對人生、如何面對困境的一次教育,是對學生美好靈魂的一次洗禮。

2.不足之處:本文語言的幽默詼諧的特點分析的少,學生大都知道好,但不知道好在什麼地方,教師引導不夠到位。

3.建議:我覺得教師應成為學生閲讀的導師、課堂閲讀的組織者、促進者,而不是居高臨下控制信息的專制的權威。教師應該積極營造親密和掌握閲讀的方法,把“點撥”、“啟發”、“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閲讀”、“體會”、“品味”、“感悟”還給學生。

 

孫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