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秀教案《陀螺轉轉轉》含反思(通用10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96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優秀教案《陀螺轉轉轉》含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秀教案《陀螺轉轉轉》含反思(通用10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秀教案《陀螺轉轉轉》含反思 篇1

設計意圖: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我們鼓勵幼兒在玩中發現身邊的科學,並嘗試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激發幼兒對探索的興趣,積累探索的方法。

在“陀螺轉轉轉”活動中,我們重視讓幼兒獲得直接的操作體驗,引導幼兒在比較和分析中發現影響陀螺轉動變化的一些因素。如,第一個環節是讓幼兒回憶、交流生活中的轉動,教師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生活經驗,發現轉動這一現象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引起幼兒對轉動這一現象的興趣,激發幼兒玩陀螺的願望。第二個環節是讓幼兒藉助教師提供的材料,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用比較的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通過引導幼兒操作和交流,調動幼兒的已有認知經驗,激活幼兒的思維,從而使他們發現影響陀螺轉動變化的一些因素。第三個環節是活動延伸,因為影響陀螺轉動的因素有許多,在這次活動中幼兒只可能發現其中的幾個因素。教師的提問能激發幼兒再探索的願望,拓展幼兒的思維。

目標:

1、對物體轉動變化感興趣,探索影響陀螺轉動變化的一些因素。

2、嘗試在探索和比較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

3、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準備:

1、直徑6釐米左右的紅色塑料圓片(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在塑料片的中心處打一個小洞,剛好適合牙籤通過。

2、直徑6釐米左右的黃色塑料圓片(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在塑料片的偏離中心處打一個小洞,剛好適合牙籤通過。

3、牙籤(數量為幼兒人數的2~3倍),棉籤,紙盒,吸管,記錄紙,筆。

4、打印漢字“轉動”。

過程:

一、回憶、交流生活中的轉動現象

1、出示漢字“轉動”,引出話題。

師:今天玩遊戲前我先考考大家,這兩個是什麼字?

師:看到“轉動”兩個字,讓你想到了什麼?生活中有哪些轉動的現象?這些轉動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2、教師總結要素,幫助幼兒梳理蒐集到的信息。

師:我們發現生活中有許多轉動現象,這些轉動有的會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比如電風扇、洗衣機、微波爐;有的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快樂,比如陀螺玩具、故事磁帶、錦江遊樂園大轉盤等。

3、承上啟下,引出任務。

師:今天我們來玩一玩會轉動的陀螺,不過今天的陀螺不是從商店裏買來的,而是要我們自己做的。

二、自主探索。發現影響轉動變化的一些因素

(一)自由探索

1、教師介紹材料,交代任務。

師:這裏有許多牙籤,還有紅色和黃色的塑料片。請你嘗試用這兩片塑料片製作兩個陀螺,比一比自己製作的兩個陀螺在轉動的時候有什麼不一樣,想一想讓哪個陀螺參加轉動比賽。

2、幼兒操作,教師引導幼兒發現黃色陀螺比較難轉,紅色陀螺比較容易轉。

3、交流、分享,教師引導幼兒發現牙籤在紅、黃陀螺上的位置不一樣。

師:你想用哪個陀螺參加轉動比賽?你們為什麼都選擇紅色的陀螺來參加比賽呢?

輔助性問題:

(1)紅色陀螺塑料片上的小洞洞在什麼位置?黃色陀螺塑料片上的小洞洞在什麼位置?

(2)牙籤插在塑料片的中心和插在塑料片的旁邊做出來的兩個陀螺在轉動時有什麼不一樣?

4、教師總結要素:原來陀螺的轉動和牙籤插在塑料片上的位置有關係。

(二)轉動比賽

1、師:大家都選擇了紅色的陀螺來參加比賽,現在請你找個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誰做的陀螺轉得穩。

2、幼兒找同伴進行比賽,教師觀察指導,啟發幼兒思考:為什麼你的陀螺比他的陀螺轉得穩(或不穩)?

3、師:現在你們陀螺上的牙籤都插在塑料片的中心,為什麼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轉得穩,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轉得不穩呢?

(幫助幼兒發現有的陀螺的塑料片插在牙籤的上方,有的陀螺的塑料片插在牙籤的下方,大家在轉動陀螺時用力方法也不一樣)

輔助性問題:

(1)看看比賽的兩個小朋友的陀螺有什麼不一樣?

(引導幼兒發現一個小朋友的陀螺的塑料片插在牙籤中間,塑料片離桌面遠:一個小朋友的陀螺的塑料片插在牙籤下方,離桌面近)

(2)為什麼同樣一個陀螺有時轉得穩,有時轉得不穩呢?

4、教師總結要素:原來陀螺的轉動和塑料片在牙籤上的位置有關係,也和轉動的方法有關係。

延伸活動:

師:今天我們在做陀螺、玩陀螺時發現了這麼多關於陀螺轉動的祕密。這裏還有紙盒和吸管,它們能變成陀螺玩具嗎?有什麼辦法讓這些陀螺轉得更穩呢?我們可以到活動區去探索,相信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活動反思:

首先,在教育理念上,本節課是培養幼兒在玩中學,玩中做,玩中思,首先使幼兒的初步探究,在初比拼中幼兒發現問題,對陀螺進行改進。再進行超越自我,幼兒在改進的基礎之上能夠超出自己的成績,甚至刷新班級的記錄,這都是對自我的一種超越,同時幼兒能夠在玩中去反思是什麼原因促使陀螺旋轉地時間長短不一,以促使幼兒對於本節課所要了解的知識內容有了初步的瞭解與嘗試探究的慾望,然而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幼兒的關注點並不在於影響陀螺旋轉時間長短的因素上,而更多的是將目光集中於修改,製作與玩,這樣就違背了本節課教學的初衷,也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幼兒在教學目標的達成上產生差距的原因,教師應在進行教學前對幼兒進行更為深入的指導,同時要對於課堂中所生成的內容進行有效的梳理,以便於幼兒能夠在玩陀螺的過程中更進一步地明確影響陀螺旋轉時間長短的影響因素有圓盤的大小,圓盤的高低,軸的粗細以及尖圓等。而不是隻專注於陀螺的製作,漫無目的的修改。從而使課堂教學處於一種較為混亂的狀態。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秀教案《陀螺轉轉轉》含反思 篇2

活動目標:

1.增強孩子們廢物利用的意識,知道許多東西都有再利用的價值,要善於觀察、研究。

2.教幼兒用空瓶子製作陀螺,鍛鍊使用剪刀、粘貼等方面的動手能力。

3.培養孩子們對美工活動的興趣、愛好。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5.願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餐洗淨空瓶(每人一個)、剪刀(每人一把)、即可貼(若干)、音樂磁帶《陀螺轉、轉、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欣賞老師製作的各種花式的陀螺,激發幼兒製作的興趣。

教師:誰知道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玩具? 怎麼玩?它是用什麼製作的?

教師:請小朋友欣賞飛旋陀螺表演,並請大家都來嘗試。

教師小結:念兒歌《陀螺轉、轉、轉》,並教育幼兒多觀察、多研究,讓身邊更多的廢物能夠利用起來。

2.教師鼓勵幼兒説出陀螺製作的要領,同時總結並示範。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把它解開,看看究竟是怎麼做的?

教師:首先,把瓶子的中間部分剪開成均勻的長條。然後,按住瓶蓋和瓶底朝中間擠壓使其成"花瓣"形狀。最後,用即可貼裝飾、固定每個"花瓣"即可。教師邊講解邊示範。

教師小結:剪出的長條要均勻一致,為了方便可用鉛筆先在每個瓶子上畫好線;如果瓶子較硬,還可在老師的幫助下操作。

3.請幼兒設計並製作陀螺,教師巡迴指導。

對於不會做的小朋友,教師可以手把手地教,待幼兒掌握了技巧後再鼓勵他們完成餘下的工作。

在製作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幼兒不要把剪刀對着小朋友們。同時為了安全和方便小朋友們操作,教師也可事先把"長條"起點劃開一點小口。

帶領幼兒一起將瓶子擠壓成陀螺形狀,同時用即可貼粘貼、固定上漂亮的花紋。

4.幼兒嘗試玩自制的陀螺,體驗成功的快樂。同時相互欣賞,進一步調整不合適的地方。

請幼兒一起開始,比比誰的陀螺轉動的時間長 ,看看誰的陀螺飛旋起來漂亮!

如果陀螺不轉或轉動不好,老師要帶領小朋友一起找原因,並幫助他把陀螺修好。

播放音樂,幼兒一起唱《陀螺轉、轉、轉》,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反思

從欣賞繪畫作品入手,使幼兒在一定感性經驗的基礎上誘發想象、循序漸進、大膽構思,從而發掘與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在活動中教師輕鬆導入,使兒童的畫面重點突出、主題鮮明。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秀教案《陀螺轉轉轉》含反思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釘、旋、兵”等12個生字,會寫“否、旋、況”等1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3、指導學生通過品讀抒情、議論的語句解讀文章主旨。

4、學習從情感、含義、修辭等方面賞析文章的語言。

5、使學生認識到玩具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作用,並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獲得獨到的感受。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通過品讀抒情、議論的語句解讀文章主旨。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從情感、含義、修辭等方面賞析文章的語言。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釘、旋、兵”等12個生字,會寫“否、旋、況”等1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師生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玩具嗎?你們家裏還有什麼玩具?

玩具是我們喜歡的東西,許多人成年之後對玩具仍然情有獨鍾,久久不能忘懷,那麼玩具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玩具,而是演化為一段難忘的經歷,一段難以割捨的情感,一段縈繞於心的感悟。今天,高洪波老師的《陀螺》就是這樣一篇有着豐富內涵、充滿童真童趣的文章,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學習吧!(板書:陀螺)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同學,查字典等方式來解決;

2、學生自讀課文。在讀文過程中,勾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先要求學生獨立閲讀,初步掃除語言障礙;再請學生在小組中互相幫助糾正讀音;最後點名分段閲讀課文,達到全班師生集體正音)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分析記憶字形。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

出示生字“釘、旋、兵、恨、帥、預、釁、徹、潰、譽、醜、豪”(課件出示2)

“帥、徹、醜”是翹舌音,“釁”是由“血”和“半”兩部分組成。

2、書寫指導。

出示生字“否、旋、況、兵、敗、仍、尤、恨、帥、預、潰、品、醜、豪”(課件出示3)

指導書寫,並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旋、況、敗、仍、恨、帥、預、潰”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要左窄右寬;“否”是上下結構的字,上面的“口”要小一些;“醜”下面的一橫要長一些。

四、再讀課文,小組討論

1、以小組為單位,練習把課文朗讀通順、流利。

2、個體質疑組內探討集體質疑

3、抽讀,評議。

4、感知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指導學生通過品讀抒情、議論的語句解讀文章主旨。

3、學習從情感、含義、修辭等方面賞析文章的語言。

4、使學生認識到玩具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作用,並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獲得獨到的感受。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複習導入

1、聽寫字詞。

否則旋轉況且金兵一戰即敗仍然

尤其恨不得帥氣預料品道潰敗

醜小鴨自豪

(課件出示5)

集體訂正。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0課,齊讀課題。

二、研讀課文

(一)學習1—2自然段

1、陀螺又叫什麼?陀螺的構造是怎樣的?請你默讀第1、2自然段。

2、自由讀、指名讀、體會讀。生説印象。

(二)學習3—5自然段

1、指名學生讀。

2、小夥伴們是怎樣玩陀螺的?在課文中畫出來。

(抽冰尜兒、賽陀螺)

3、第4自然段中哪一句是比喻句?把什麼比作什麼?

(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的世界堆滿烏雲,快樂像過冬的燕子一般,飛到一個誰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這句話把快樂比作燕子。)

比喻句形象的寫出了我得不到陀螺的鬱悶心情。

4、“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處於恍惚的狀態,老想象着那隻陀螺英武的風姿。”這句好説明了什麼?

(我對陀螺的痴迷程度已經到了忘我的境界)

(三)學習6—11自然段

1、學生交流,討論,老師範讀,學生一邊聽一邊思考:“誰的陀螺最棒?”

2、“尤其當我看到這枚“鴨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滾珠時,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馬上在馬路上一顯身手!”這時“我”的心情是怎樣的?

(四)學習12—13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討論,合作學習。

你是怎樣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

這句話深刻地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不能只根據外貌評估一個人的才能,品質和行為。

學生齊讀,學生討論。

三、拓展遷移

做小遊戲:選一名會玩溜溜球的同學上台表演。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他的動作過程,思考下列問題。

用幾個動詞描寫這位同學玩溜溜球的過程,精湛的技藝不是一朝一夕造就的,在這位精彩的表演中,你從中發現了什麼道理?

四、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把剛才看到的玩溜溜球的過程、領悟到的道理用文字描述出來吧!

《陀螺》教學反思:

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成功的,現在把成功的幾方面總結如下:

1、始終將學生當作課堂的“主人”,以學生為主。在教授本課時,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分成幾個互助小組,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按照文章的結構美、內容美、語言美等方面欣賞文章。

2、運用了多種學習方法,品讀文章內容。文章的具體學習中,我運用了多種的學習方法,例如圈點勾畫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學生們的積極性高,學習效果非常好。

3、注重朗讀,在讀中感悟作者情感,體會作者內心的變化。我引導學生展開各種形式的朗讀,通過讀,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詞語和句子,通過對比,讓學生體會作者的心情變化,進而體會到陀螺帶給作者的.快樂與自豪。

不足之處:

本課的不足之處是課前準備資料不足,應讓學生多查查有關陀螺的資料,瞭解陀螺這種遊戲的起始,課前應佈置讓學生玩一玩陀螺,感受玩陀螺的心情變化。

改進措施:

如果重上這節課的話,我會先佈置同學們查查有關陀螺的資料,讓學生們對陀螺有深刻的瞭解,讓學生們在課前玩一玩陀螺,説一説玩陀螺的心情,我也會查找一些有關陀螺的圖片,讓學生對陀螺有一個形象的認識,相信這樣的課堂,才會更加完美。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秀教案《陀螺轉轉轉》含反思 篇4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會用剪、添畫、串插製做陀螺,學會玩陀螺。

2、通過把圓片看向上、向下移動探索陀螺轉的速度會有什麼變化。

3、培養幼兒動手製作探索陀螺的玩法及變化。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範例2個,紙殼若干同幼兒數,彩筆同幼兒數,教師用材料,彩筆盒、紙殼2張,火柴2盒。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聽音樂做模仿動作,穩定情緒,準備上課。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範例引導幼兒觀察,示範玩陀螺讓幼兒看,引起幼兒製作陀螺的興趣,分析有幾部分組成,點出課題。

2、老師示範製作陀螺,講解制作方法。

①剪圓片

②添畫裝飾圓片

③找出圓片的中心點,用火柴串插成陀螺,玩陀螺。

3、教幼兒製作陀螺

〈1〉老師示範剪圓片,講解要領。幼兒剪圓片,老師指導。

〈2〉老師指導幼兒裝飾圓片,講解方法找出中心點。

〈3〉老師示範串插做陀螺。幼兒串插製作陀螺。

〈4〉教幼兒探索陀螺的不同玩法,説出圓片位置的高低變化對陀螺轉動速度的影響。

〈5〉分組觀賞同伴玩陀螺。

〈6〉組織幼兒評價作品。

活動反思:

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索慾望,使他們體驗探索和發現的樂趣,瞭解知識產生的過程和科學探究的方法,《有趣的陀螺》這一大班科學活動,孩子們一直處於積極探索的狀態中是因為整個活動自然流暢,層次分明,適合大班幼兒的水平,又具有一定挑戰性,它激發了幼兒探索新事物的興趣和熱情,孩子們一直表現出的強烈好奇心和求知慾,主要是基於以下方面的組織和實施:

第一、通過“玩陀螺”激發幼兒內在的認知興趣和探究慾望。

在實踐中,我們改變傳統的“教”的模式,注重給孩子提供大量的自主探究機會,使孩子們學得更主動、更自由、更有活力。觀其行,激其趣。通過情境設置“轉轉發佈會”教師成為活動的支持者,成為幼兒的玩伴,並適時地為幼兒的探究創設陀螺擂台賽展示舞台,不僅讓幼兒有了展示自我的機會,又能引發幼兒之間的互動,實現資源共享,更能激發幼兒探究陀螺轉動的興趣和熱情。

第二、通過“做”陀螺,讓幼兒在做中學,做中思,做中親身感受科學,探索科學。

幼兒對科學的理解是通過一系列活動能動實現的,然而,總會有一部分孩子的實驗以失敗告終。解其惑,展其趣,在幼兒碰到挫折時,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十分重要,教師若能關注孩子失敗的原因,引導幼兒勇敢地面對問題。比如:製作陀螺過程中找不準中心點,軸過長、過短,材料製作過於簡單等等,在不斷的質疑中尋求癥結所在,並鼓勵幼兒積極與材料及同伴互動,在多重互動的過程中贏得成功和自信。在此環節中教師還應鼓勵幼兒表述操作結果,與同伴交流經驗,加深幼兒對科學的理解,使感性知識系統化,使學習活動不斷向縱深發展。

第三、通過“比陀螺”驗證自己的製作,共享實驗的成功與失敗。

有差異的學習經驗與能力導致孩子在實驗中出現不同的構思,方案和驗證過程。在驗證過程中,我們鼓勵幼兒發表自己的觀點,錄其行,延其趣。為此教師錄製了此環節,對幼兒探究活動的精彩記錄促成新的活動產生,延續幼兒的探究熱情,而以興趣為目標的擂台賽,更讓幼兒體驗探究和創新樂趣。

孩子們的科學探究從實現世界中常見的物品或身邊發生的事情開始,教師應用即有趣又能引起兒童科學思考的情景或方式引入主題,使孩子們關注周圍常見事物,感到科學並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同時使孩子們的探究有明確的方向,保證探究的有效性,不斷地支持孩子們的科學探究活動。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秀教案《陀螺轉轉轉》含反思 篇5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喜歡模仿、樂於嘗試,對於動手做做、玩玩的遊戲活動非常感興趣,我有意識地根據幼兒年齡特徵,設計了本次科學探索活動。

為幼兒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如牙籤、彩色的水筆、圓形的卡紙,目的是讓幼兒能在動手、動腦操作過程中發現陀螺轉動後圖案的變化。開展此次探索活動要注意的是,由於活動中幼兒要接觸牙籤,因而在活動前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確保幼兒的探索操作活動順利進行。

活動目標:

1.學習利用材料動手做玩具。

2.訓練思考的能力。

活動準備:

剪裁直徑為8釐米的圓形卡紙、色筆、牙籤。

活動過程:

1.教師把事先做好的各種顏色的紙陀螺給幼兒看,先不要轉動陀螺。

(1)出示陀螺,這是什麼?

(2)它是什麼形狀的?

(3)這是什麼顏色的陀螺?(教師依次出示紅、綠、黃色陀螺)

(4)小朋友想不想學做陀螺呢?

(設計意圖:通過出示各色陀螺,引起幼兒對陀螺的興趣)

2.幼兒自制陀螺。

(1)教師給每位幼兒發放圓形卡紙,請小朋友跟着老師在卡紙上面塗顏色。

(2)顏色塗好後,請小朋友拿一根牙籤穿過卡紙中間的小洞,這樣陀螺就做好了。(教師可以協助幼兒)

(設計意圖:通過讓幼兒自制陀螺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3.幼兒嘗試讓陀螺轉起來。

(1)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怎樣才能使陀螺轉動起來呢?(幼兒自由發言)

(2)如果都沒想起來,教師提醒幼兒轉轉牙籤看看,幼兒練習轉動紙陀螺。

(3)下面我們來比賽看看誰的紙陀螺轉的時間比較長。

(4)教師小結,表揚玩得好的幼兒。

(設計意圖:通過玩陀螺給予幼兒足夠的自主探索的空間,嘗試在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活動反思:

本活動由於材料來源於生活,內容貼近生活,由塗色到動手操作逐步讓幼兒自主獲得相關知識經驗,符合小班幼兒的學習心理和能力,因而能為幼兒所喜愛和接受。

教師在探索活動中能很好地進行角色轉換,除了做一名指導者、合作者、還是評價者。當幼兒操作時,發現有的陀螺轉起來,有的陀螺轉不起來,結果是因為有的洞太大了,教師能隨時根據活動的需要鼓勵幼兒動腦解決問題——用雙面膠固定牙籤。

教師及時發現幼兒創新思維的火花,有助於及時瞭解幼兒的水平並給予評價,且能客觀地分析幼兒的發展狀況,因此,也更能及時有效地指導幼兒,更好地保持和激發他們的探索欲和求知慾,讓他們在自主學習中身心愉悦地發展。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秀教案《陀螺轉轉轉》含反思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陀螺旋轉時色彩的變化。

2、探索學習彩色陀螺的製作方法。

活動重點:

觀察陀螺旋轉時色彩的變化。

活動難點:

探索學習彩色陀螺的製作方法。

活動準備:

1、彩色陀螺玩具、自制陀螺一個。

2、火柴棒、大頭針、較硬的圓形紙、彩筆每人一盒。

活動過程:

一、欣賞彩色陀螺。

1、教師出示陀螺玩具引導幼兒觀察陀螺的顏色和圖案。

2、教師分發陀螺玩具請幼兒分小組玩一玩。

3、陀螺轉起來的時候它的顏色有什麼變化?

二、討論製作方法。

1、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做一個有趣的陀螺?

2、討論:有趣的陀螺怎麼做呢?

3、教師出示製作好的陀螺供幼兒欣賞,説説有哪七彩色。

4、師幼共同總結制作步驟:

a、在圓形紙上用七彩顏色進行裝飾,並均勻塗色。

b、在紙的中心先用大頭針戳一個洞,再把火柴棒插入洞內,用大頭針時注意安全。

三、設計製作。

1、幼兒取材料操作,教師啟發幼兒運用七彩色大膽的進行裝飾,畫出各種不同的圖案。

2、活動中再次提醒幼兒塗色均勻、鮮豔,用大頭針時注意安全。

四、陀螺旋轉比賽。

1、幼兒轉動陀螺,啟發幼兒思考:為什麼靜止時能看到七彩色,一轉動就看不見了呢?

2、不同的陀螺旋轉時有什麼不同?為什麼?

3、思考:圓形陀螺會旋轉,那方形、三角形、多邊形等形狀的陀螺會不會轉呢?

4、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一做,玩一玩不同形狀的陀螺。

活動反思:

在最後環節可以引導幼兒觀察發現陀螺旋轉時七彩色會混在一起,快轉時會變成白色的現象。幼兒若還感興趣,可展開“比誰的陀螺轉的時間長”等比賽。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秀教案《陀螺轉轉轉》含反思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紙陀螺的製作方法,探索發現陀螺轉動的有關因素。

2.體驗自制玩具的愉悦和成功感。

活動準備:

1.每桌卡片若干(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各種圖形片若干)

2.火柴棒、牙籤。

3.剪刀。

活動過程:

一、玩陀螺,引發幼兒製作陀螺的興趣。

1.請小朋友看看,老師帶來了什麼?請你玩一玩:桌子上的圓形陀螺。

2.回憶並提問:

(1)這個陀螺是用什麼做成的?

(2)你是怎麼樣讓它轉起來的?

(3)它轉起來是什麼形狀的?

3.正方形和三角形也可以做陀螺,猜一猜它們旋轉起來會是什麼形狀的?

二、引導幼兒討論製作陀螺的方法。

1.認識教師提供的操作材料。各種圖形、火柴、牙籤、油畫棒等。

2.師:有了做陀螺的材料,可是我們怎麼做呢?

3.教師同幼兒一起討論製作步驟:

(1)用剪刀剪下自己喜歡的圖案裝飾陀螺。

(2)用牙籤在圖形上扎洞。

(3)幼兒自由設計製作陀螺。

三、陀螺比賽

1.請做好的小朋友參加陀螺比賽。

2.你在做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問題?

哪一種形狀的陀螺轉的久?

(1)火柴棍插在圖案的什麼位置,陀螺才能轉的更久?

(2)用火柴的哪一頭陀螺轉的更久?

教學反思:

為了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和培養他們熱愛探索、學會探索,我把主題活動《小陀螺》它是手工,但更多意義上是以科學活動為主線來進行的。把它定為“紙陀螺”作為科學紙趣藝術教學活動的一個內容來作為公共課活動,“製作會轉動的紙陀螺”環節中滲透着一些科學知識,這樣又有科學方面的探索,既有藝術方面的裝飾紙陀螺的色彩美。又把我園的“紙趣”藝術在科學領域中有效的體現出來,可以説是一舉二得。在活動中我把較硬的圓形紙製作成彩色陀螺貫穿到整個活動中。重難點是探索影響紙陀螺轉動變化的一些因素,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秀教案《陀螺轉轉轉》含反思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玩陀螺的過程中,探索發現與陀螺旋轉有關的各種相關因素。

2、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慾望

3、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活動準備:

1、每張桌子上的筐內有小陀螺

2、幼兒人手一份:1號盒中形狀不同的小陀螺;2號盒中轉動盤不同的小陀螺;3號盒中軸不同的小陀螺。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師:小朋友,你們平時喜歡玩陀螺嗎?那你們誰的陀螺贏了?你的陀螺是怎樣贏得?

(二)操作探索

1.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各種各樣的陀螺,請你們一起來玩好嗎?先請小朋友玩1號盒中的小陀螺,我們再來比一比,誰的陀螺轉的時間長。幼兒玩陀螺,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地比。交流反饋。提問:你跟誰比了?陀螺成績如何?為什麼會比他的快(慢)呢?驗證。你們再來比一比,看看到底為什麼?師生共同小結: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與陀螺的形狀有關係。

2.下面請小朋友再來玩2號盒中的小陀螺,比比誰的陀螺厲害。教師巡迴指導 交流反饋。驗證。師生共同小結: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與陀螺的轉動盤有關。

3.下面請小朋友再來玩3號盒中的小陀螺,比比誰會贏。教師巡迴指導 交流反饋。驗證。師生共同小結: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與陀螺的軸有關。

(三)操作探索2

1、下面老師請幾個小朋友從3號盒中拿出陀螺再來比一比。

2、你們看他們手中的陀螺都是一樣的形狀,轉動盤和軸也一樣,現在轉的時間一樣長了嗎?

3、幼兒比賽、驗證。

4、小結: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還與用力的大小、速度有關係。

(四)結束:進一步探索、設疑。小朋友,你們想想看,如果陀螺放在瓷磚上和放在地毯上,哪一個轉的時間長?這個問題老師把它留給你們自己去探索,好不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整個環節、思路很清晰,老師課前的準備工作也很到位,選材從幼兒感興趣的陀螺着手,所以幼兒參與和互動情況較好。活動中老師以一個個的問題帶着幼兒去探究和觀察,讓幼兒在猜猜、試試、説説中探索和發現各種形狀的陀螺在快速轉動時都會呈現出圓形,使幼兒獲得更多有關轉動的感性經驗。然而教師的課堂隨機應變能力還有待加強,在幼兒介紹自己發現的時候,有錯誤的就要當場解決,加深幼兒的印象,不要拖到最後一起解決。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秀教案《陀螺轉轉轉》含反思 篇9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

2、能運用不同顏色的筆流暢地繪畫圖形,讓幼兒體驗在學中玩,玩中學的樂趣。

3、在老師的指導下,能用簡單的語言講述自己的作品。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繪畫小陀螺

活動準備:

1、 每人一個小陀螺,一張白紙和各色彩筆

2、 教師的彩筆和白紙

3、 音樂

活動過程:

會跳舞的小陀螺、玩聽畫講。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非常富有童趣,老師把玩小陀螺,聽故事和繪畫有機融合,把幼兒帶入故事情境中作畫,讓幼兒們體驗在玩中練習畫畫興趣特別高漲。在繪畫過程中,幼兒邊玩邊畫邊説邊想,心情特別愉快,參與活動非常投入和關注,連平時不愛動手繪畫的小朋友,也興致勃勃地拿起筆開始作畫。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秀教案《陀螺轉轉轉》含反思 篇10

活動目標:

學會手工的步驟、摺紙的形狀和方向,能恰當的語言表述。

能認真觀察、養成注意聽和問的習慣。

學會剪紙,往不同方向摺紙,折成不同的形狀。

探索、發現生活中陀螺的特徵。

培養幼兒反應的敏捷性和對動作的控制能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手工的步驟、摺紙的形狀和方向,能恰當的語言表述。

教學難點:摺紙的形狀和方向。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

1、出示剪刀、畫有虛線大正方形的紙張,引起幼兒的興趣

2、分發學具,並提示安全使用事項,提醒幼兒注意觀察

基本環節:

一、教師示範,幼兒學習摺紙陀螺。(教師説方法,幼兒跟着説,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1、 示範使用剪刀和拿紙的正確方法。

2、 示範按虛線剪出兩個正方形 ,教師巡視指導並給予幫助。

3、 剪好正方形後,教師和幼兒比較是否為正方形。

4、 教學按正方形中的兩條虛線反折成長方形,巡視指導,完成後再比較。

5、 兩個正方形都折成長方形後再折成平行四邊形,巡視指導,完成後再比較,這個過程要多花時間,多點耐心。

6、 兩個平行四邊形交叉成十字形,將四個角往裏折,最後一個角插入第一個角的縫隙裏。教師巡視指導,給予幫助。

二、讓摺好的幼兒按方法重摺,保持課堂紀律,教師留出時間幫助其他幼兒

三、幼兒出示自己摺好的作品,和教師作品做比較,進行鼓勵評價,提升幼兒成就感和喜悦感。

四、將正方形的作品四條邊往裏壓成立體的陀螺身,再往中心孔裏插入一根短木棍,一個完整的陀螺就做好了。

結束環節:指導幼兒用不同方式玩陀螺。

延伸環節:

1、課後比賽玩轉陀螺;

2、回家折陀螺給家人看,教他們折陀螺。

教學反思:

由於是學前班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接受能力已經比較強了,做這次的手工對他們來説並不難。所以,選材和教學時間的安排上我處理得比較恰當,在每一個步驟中讓先完成的幼兒重做和幫助別的幼兒,使整節課堂能維持課堂紀律和保證教學質量起到關鍵的作用。但因為並非每個幼兒的能力都是一樣的,因此,在本節課中我還巡視並幫助有困難的幼兒。然而這個過程中還存在了一些問題:第一,需要幫助的幼兒佔大多數,他們太依賴教師的幫忙。這時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去折。第二,因為時間的關係,指導到後面的學生時由原先的教方法讓他折變成了一邊説一邊幫他做。這樣這個幼兒就缺失了動手的機會,是不利於幼兒的自我動手能力發展的。今後再上手工課時我一定會注意這樣的問題,儘量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