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幼兒園託班教案(合集15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7.12K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託班教案(合集1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託班教案(合集15篇)

幼兒園託班教案(合集15篇)1

活動背景:

音樂課結束,我們小朋友還在用手上下比劃着,我就問:“你們在幹什麼啊?”原來是我在上課的時候為了讓他們跟着我的注意力,就隨手叫他們跟着我學了一個小蜘蛛結網的動作,沒想到他們竟這麼的感興趣。於是,我就藉此機會生成了此次活動。

活動一:歌曲《蜘蛛結網真辛苦》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説完整。

2、學習用拇指對拇指,上下交替的動作。鍛鍊幼兒小肌肉的動作。

活動準備:

自編歌曲《小蜘蛛結網》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讓幼兒認識小蜘蛛,瞭解小蜘蛛的形態和它生活在那裏的。

2、基本部分:

(1)讓幼兒學習拇指對拇指,雙手交替進行的動作,教師可以在旁邊慢慢的念兒歌。

(2)讓幼兒跟着教師學習兒歌,可以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3)師:“小蜘蛛們,你們的網結的大不大呀!我們一起來把這首歌曲唱出來好嗎?”

(4)學習歌曲《蜘蛛結網真辛苦》“附歌曲”

1235565231,2346665432,

有一隻蜘蛛結網真辛苦,風吹又雨打破了又再補

6(123321)(高)532,1235565231。

當太陽出來風雨不搖擺,前面的蜘蛛一切從頭來

3、結束部分:

聽歌曲做動作,再請做的好的幼兒上來表演。

活動二:體育活動:結個大網

活動目標:

1、學習拉圓圈和圓圈由大變小、由小變大的動作。

2、在結網的過程中,體驗變大變小的快樂。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複習歌曲《蜘蛛結網真辛苦》

2、基本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拉成一個大圓圈。

師:“小蜘蛛們,我們趕快跑到中間去,蜘蛛要開始結網了。”

(2)教師和幼兒邊念兒歌邊拉着手向外走。慢慢的結成一個大網。

(3)等幼兒結網的動作熟練之後,教師可以增加結網的速度,做一些快慢的變化。

3、結束部分:

(1)小蜘蛛為自己結成的網歡呼,隨着音樂做放鬆動作。

(2)教師組織幼兒回教室洗手。

反思:通過這次活動,能讓幼兒認識蜘蛛的形態和蜘蛛是怎麼爬行的。可以滿足幼兒對蜘蛛的好奇心。本活動還可以延伸到讓幼兒去尋找大自然中更多的動物,去認識、去了解,從而來豐富幼兒多動物的知識。還可以通過此活動來讓幼兒感受蜘蛛結網的神奇之出,讓幼兒從整個過程中尋找到快樂。至於一些手部的動作又能很好的發展幼兒的靈活性和小肌肉的發展。

幼兒園託班教案(合集15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從左向右,由上而下有順序均勻塗色,聯繫手的協調動作。

2、認識綠色。

3、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事先佈置好小兔家的場景(門上貼有小兔的頭像)、未塗色的“青菜、蘿蔔、青草、蘑菇”若干、油畫棒若干、請一名大班幼兒扮小兔,本班幼兒戴小動物頭飾扮成小動物、錄音機、磁帶(生日快樂歌)

活動流程:

一、設置情境,引出課題:

1、師:今天小兔過生日,它要邀請我們去作客,你們高興嗎?那我們帶些什麼禮物給小兔呢?(讓幼兒説説:蛋糕、玩具等)小兔愛吃蘿蔔,還喜歡吃什麼?(引導幼兒説青菜、青草、蘑菇……)“青菜、青草是什麼顏色的?”

2、師:噢,小兔最愛吃青菜、青草……今天我們就各送一種小兔愛吃的事物做禮物,好嗎?

二、教師邊示範邊向幼兒講解塗色的要領。

1、師:先選你要送給小兔的禮物,如青菜、蘿蔔等,然後想一想它是什麼顏色的,再拿出相應顏色的筆,塗色時應從左向右、從上到下一筆一筆地塗,而且不能塗到輪廓線外(教師邊説邊演示)

2、師:你們想不想做個禮物送給小兔?(引起孩子塗色的興趣)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師:先選一樣禮物。(讓幼兒自由選擇)

1、引導幼兒練習塗色時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不要塗到輪廓線外。

2、鼓勵膽子小的幼兒大膽操作,幫助能力相對弱的幼兒完成作業,要求能力強的幼兒有所創新地多準備一件禮物。

四、評價幼兒的作品,讓幼兒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1、師:我們每個小動物都準備了送給

小兔的禮物,瞧,塗的顏色非常均勻,這次也能大膽地畫畫了,還會選幾種顏色搭配起來塗色呢。(逐一出示作品,讓幼兒欣賞)現在就把這些禮物送給小兔,去參加小兔的生日吧。(引導幼兒説小兔,我把送給你)小兔熱情招待客人,邊對客人們所送的禮物加以鼓勵,如:這個蘿蔔真新鮮,這棵青菜嫩嫩的等。

2、小兔:今天,小動物們來參加我的生日聚會,還帶來這麼多我喜愛的禮物,我真高興,我們一起唱歌跳舞吧。(播放生日快樂歌,小兔和小動物一起隨音樂唱歌、跳舞。)

幼兒園託班教案(合集15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引導幼兒練習在一定範圍內四散跑。

2、培養幼兒勇敢不怕冷的精神。

活動準備:

1、適合的場地。

2、音樂《健康歌》。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説:“寶寶們,太陽公公出來了,我們出去做操吧。”在《健康歌》的伴奏下,做熱身運動。

二、基本部分:

1、“冬天到了,天氣真冷呀,寶寶們,你們冷嗎?”

“不過,劉老師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穿上它,就一點也不冷了。你們想不想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

“你們只要按照劉老師説的話去做,你就會有一件不怕冷的大衣的。”

2、“看,這裏有一個大大的方形,我們一起在方形裏跑步吧。跑步的時候兩隻小手擺起來,這樣真神氣。”(在幼兒跑步時提示幼兒跑步的姿勢)

“今天的跑步有兩條規則:一是要不停地跑,一是不能碰到別人。等聽到老師一吹哨子,你們才能停下來,記住了嗎?”在音樂的伴奏下,跑2——3分鐘。(對按照要求做到的幼兒給予身體撫摸等獎勵)

3、“你們還想跑嗎?”(縮小範圍,把場地分成兩份)

“這一次,我們就在這塊小方形裏跑,還是這兩個規則:一是要不停地跑,一是不能碰到別人。”在音樂的伴奏下,跑2——3分鐘。(注意不斷地鼓勵幼兒,如:你真了不起!你真棒!……)

“我有點熱了,我要脱一件衣服了。”提問:為什麼熱了要脱掉衣服?

三、結束部分:

“現在你們還覺得冷嗎?你們現在已經有了這件不怕冷的大衣了。想一想,我們剛才做了什麼事,才得到這件不怕冷的大衣的?”

四、延伸活動:

1、欣賞故事《不怕冷的大衣》

下過雪,又颳風,天好冷啊!小白兔在被窩裏睡懶覺。“快起來,快起來,我的小乖乖。”兔媽媽叫小白兔起來。“不起來,不起來,起來要凍壞。”小白兔怎麼也不肯起來。

兔媽媽想了想,忽然自言自語起來:“唉,天也真冷,要是穿上姥姥家那件不怕冷的大衣,那就太好了,凍不着,還冒汗呢。”

“真的嗎?”小白兔聽了,覺得很奇怪,從被窩裏伸出小腦袋,“姥姥家真有不怕冷的大衣?您穿過嗎?”

“沒有,沒有。姥姥説,這件不怕冷的大衣,是給她的小外孫做的……”

“姥姥的小外孫就是我呀!是給我做的,是給我做的,媽媽,媽媽,您快上姥姥家去,把大衣拿回來。”

“這可不行。姥姥説的,不怕冷的大衣呀,誰來拿都不給,只有小外孫來拿才給。”

小白兔一蹦,從被窩裏蹦出來,稀里嘩啦的,穿上小棉襖,套上小棉褲,圍上小圍巾,戴上小絨帽。

“媽媽,媽媽,我到姥姥家去了。”

2、結束活動前,教師問:“現在還熱嗎?應該怎麼辦?”引導幼兒知道冷時要穿上大衣。

活動反思:

活動進行的較為順利,但活動結束,我也對此活動作了適當調整:

1、在活動中,我提出的跑步規則孩子們一時沒反應過來,只是哨子吹了之後,還有的孩子在跑,雖然對活動的目標沒有什麼大礙,但主要是因為我的提問不夠清楚,孩子難以理解。

2、整個活動,我把講故事放在了最後,活動前沒有把故事講給孩子,只是讓孩子按照老師説的去做,給孩子一個懸念,孩子希望能得到大衣的慾望促使孩子積極參與活動,效果很好。

3、孩子通過遊戲化的活動明白了運動會使身體發熱,冷的時候可以跑跑步運動一下會不冷了的道理。

幼兒園託班教案(合集15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喜歡美工活動的興趣,學習正確的粘貼方法,知道將“水果”貼在“籃子”裏.

2.體驗親子活動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掛圖第6號。

2、製作一棵畫有樹幹和樹枝的大樹(面積是掛圖的3~4倍)。

3、固體膠人手一份,樹葉、蝴蝶、小鳥、蘋果圖片若干。

4、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欣賞掛圖。 教師:“這是一棵很開心的大樹,為什麼開心?”(讓幼兒猜猜)“因為它有許多朋友,説説都有哪些朋友?”

2、從另一棵大樹處發出哭聲,引導幼兒傾聽、尋找。“這棵大樹為什麼哭呀?它的朋友在哪兒呢?我們幫它找一找好嗎?”啟發幼兒自己發現和拾撿小圖片。

3、請幼兒把“朋友”送到大樹身邊。“大樹和它的朋友怎樣才能手拉手地在一起呢?” 教師示範如何使用固體膠,將圖片粘貼上去。教師個別地指導幼兒將圖片貼到大樹身上。

4、教師:“這棵大樹也找到朋友了,它很高興,大樹謝謝小朋友,小朋友要説什麼呢?

5、欣賞大樹及其朋友,為大樹找到朋友而快樂。

6、教師播放《大樹媽媽》的音樂,請幼兒變成大樹的朋友――蝴蝶、小鳥,與大樹一起唱歌跳舞

幼兒園託班教案(合集15篇)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學會認真傾聽故事。

2、鼓勵幼兒大膽地跟老師學説故事。

活動準備:

塑封的各種故事人物。

活動過程:

一、音樂歌曲導入。

1、出示小白兔頭飾。

師:小朋友們,上次我們給小白兔做了好吃的胡蘿蔔,瞧,今天它又來了,我們一起唱歌給它聽,好嗎?(小白兔來來來,大家一起來,跳、跳、跳跳跳。)

2、幼兒跟老師一起來唱。

二、講述故事。

1、師:你們看,今天小白兔還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它是誰呢?(出示:松鼠媽媽)

2、我們也來給它唱首歌好嗎?(小松鼠來來來,大家一起來,跳、跳、跳跳

跳。)

3、今天,松鼠媽媽還帶來了三個松鼠寶寶呢!她們今天要去看他們的奶奶,松鼠媽媽怕太陽曬着她們,給了她們每人一把傘。穿紅裙子的小松鼠,舉着小紅傘。穿藍裙子的小松鼠,舉着小藍傘。穿黃裙子的小松鼠,舉着小黃傘。三隻小松鼠唱着歌,向奶奶家走去。可是她們怎麼也沒想到,她們會被風吹上天,可她們更沒有想到她們會剛巧落在了松鼠奶奶住的那棵樹上。松鼠奶奶怎麼也沒想到,她住的樹上會“開出”三朵美麗的“小花”會是她的三個寶貝孫女!

4、(出示)圖書

師:剛才老師講的'故事就在這本書裏,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着書,聽聽這個故事,好嗎?

5、教師講故事。

三、家長給幼兒講故事。

1、老師這還給你們準備了好多好看的書,想看嗎?

2、教幼兒正確的看書姿勢。

3、幼兒取書,並請家長和幼兒看書。

4、請2到3對家長來給大家講故事。

四、教師小結。

幼兒園託班教案(合集15篇)6

關鍵詞:幼兒黃藍活動項鍊幼兒園節奏引導語言公開孩子

摘要:《幼兒園託班語言活動--穿穿唱唱(公開課)》...以做項鍊的情節引起孩子們的濃厚興趣,可以使孩子們初步體驗到排序的樂趣,並很自然地接受節奏的概念。活動目標1.在遊戲活動中引導幼兒感知排序。2.引導幼兒用象聲詞創造性地表現節奏。3.鼓勵幼兒大膽地在眾人面...

設計意圖

節奏是孩子們不易理解的一個抽象概念,而穿珠是孩子們喜歡的操作活動。將節奏融入穿珠活動,並以做項鍊的情節引起孩子們的濃厚興趣,可以使孩子們初步體驗到排序的樂趣,並很自然地接受節奏的概念。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活動中引導幼兒感知排序。

2.引導幼兒用象聲詞創造性地表現節奏。

3.鼓勵幼兒大膽地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彩色珠子、彩繩、彩色圓卡片。

活動過程

1.教師説:“你們看,我今天戴了一條特別好看的項鍊,要去參加舞會。好看嗎?都有什麼顏色?”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並説出項鍊的顏色排列規律――紅、藍、紅、藍、紅、藍。如先穿紅色,紅色後面穿藍色,藍色後面再穿紅色……教師邊引導邊操作。

3.教師問:“你們想不想穿一條漂亮的項鍊啊?還可以用什麼顏色穿項鍊?”

4.教師用彩色圓卡片把幼兒的排序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如-黃藍黃藍-紅紅黃紅紅黃

5.請幼兒自己動手穿項鍊。

6.教師説:“這個項鍊還能唱好聽的歌,你們聽紅、藍、紅、藍、紅、藍唱的是乒、乓、乒、乓、乒、乓。它還可以唱什麼歌?請小朋友試一試。”

7,請幼兒將自己的項鍊歌唱出來。幼兒可以把自己的節奏歌唱給大家聽,大家也可以跟着學。

8.鼓勵幼兒用聲勢表現自己的創編,如:乒-乓-乒-乓拍手拍腿拍手拍腿

9.教師説:“孩子們,戴上漂亮的項鍊,和我一起去參加舞會去吧。

幼兒園託班教案(合集15篇)7

活動名稱

西瓜籽

目標

1、喜愛手指點畫活動,學習用手指點畫西瓜籽

2、注意不把顏料弄到桌上和身上。

活動準備

材料:黑色顏料、畫好的西瓜圖片、抹布、塑料枱布。

活動過程

引導策略與有效指導

重點:繼續學習手指點畫。

難點:不在一處重疊點。

1、教師出示一張畫有西瓜片的紙,教師提問:這是什麼?它上面少了什麼?

2、教師示範。

3、小朋友操作,教師交代活動要求:捲起袖子,用食指少蘸一些顏料在西瓜圖片上點,但是不要在一處重疊點。點完後在抹布上把手指抹乾淨。

4、小朋友圖片展覽,讓小朋友體驗成功的快樂。

5、收拾、結束。

效果分析:

教育反思

教育效果

目的的科學性()環節的合理性()材料的適宜性()組織的靈活性()

互動的有效性()指導的針對性()情感的交融性()幼兒的積極性()

問題分析

幼兒園託班教案(合集15篇)8

活動目標

讓孩子在課堂上學會認識自己的名字和其他小朋友的名字。

活動準備

孩子彩照每人一張貼上名字

照片牆上貼好孩子們的照片

活動過程

1、小朋友們再點名之前,先做做遊戲。

2、教師對小朋友們點名

——如某某小朋友。

——某某小朋友:到。然後走到自己的照片前,看好是不是自己的名字,再把照片反過來,讓小朋友們欣賞自己的照片。讓小朋友記住這是自己的名字,誇誇小朋友們。

3、教師挨個小朋友都點名一遍。

4、小結

小朋友們看看照片牆貼上你們的照片,是不是變得更漂亮了。現在小朋友們都會認自己的名字了,我們還有這麼多的好朋友,我們是不是應該也記住,其他小朋友們的名字啊!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活動,看起來像語文課,跟語文課比起來有感覺少了點什麼,但這節課跟語文還是脱不了干係的,本課在活動中認識了自己和同伴的名字,同時也完成了點名工作,在無意中認識了很多字,小朋友們在高高興興中上完了本節課。看到小朋友的表現,當老師的我看着也高興,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傳授給小朋友們更多的知識。

幼兒園託班教案(合集15篇)9

活動來源:

春季是放風箏的好季節。風箏的造型豐富多樣、色彩鮮豔。有一次和寶寶閒聊,他興奮地對我説放假的時候和爸爸媽媽放風箏的事,其他小朋友聽到都很感興趣。結合這一情況,利用幼兒濃厚的興趣設計了這一主題活動。

活動安排:

活動一:談話《放風箏》

(活動已經進行,談話過程中小朋友聽了都着急地説要去放風箏,在小朋友產生濃厚的興趣的基礎上,產生了下一個活動。)

活動二:漂亮的風箏

活動目標:

通過收集,展示風箏,讓小朋友在欣賞過程中產生放風箏的慾望。

活動準備:

1、請爸爸媽媽幫忙收集風箏。

2、將小朋友帶來的風箏掛在牆上展示。

活動過程:

1、引入主題:

師:你們帶來怎麼多風箏可真漂亮,我們一起來看看!

2、看風箏:帶着幼兒邊走邊看,掛在牆上的一個一個風箏,看看哪個大,哪個小,哪個是小燕子,哪個是奧特曼等。

3、活動結束:

談話:説説你喜歡哪個風箏。

不錯的活動三:放風箏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拉着風箏線跑,體會其中的樂趣。

2、培養幼兒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學習協調與他人的距離。

活動準備:風箏若干獎品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1、幼兒放風箏:(教師:春天到了,你們帶來的這些風箏真漂亮,我們來放風箏,好嗎?)

2、就秩序問題討論。

提問兩位相互撞擊的幼兒:你們撞到對方後,疼不疼?你為什麼會撞到別人?

告訴幼兒可以避免與人相撞的方法:奔跑時,注意前面小朋友,與他們保持適當距離,當前面的人停住時要能及時剎住腳步。

3、為幼兒發獎,鼓勵幼兒下次再來放風箏。

問:今天你們放風箏,玩得開心嗎?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不但可以玩得開心,還能避免許多的危險。既玩到了又保護了我們自己。

二、活動結束:帶着風箏自由地飛回教室。

幼兒園託班教案(合集15篇)10

活動目標:練習鑽爬平衡的能力

二、鞏固幼兒對紅綠黃顏色的認識

三、培養幼兒的一一種責任感

活動準備:

平衡木、大積木、兩張小椅子、橡皮筋、海綿墊子、布娃娃若干、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花若干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出示布娃娃)今天我們班上來了許多小客人看是誰呀?---看到他們你們高興嗎高興就跟老師來跳個舞吧(聽音樂做拍手、點頭、伸手、彎腰的動作)

2、幫娃娃找朋友

1.交代遊戲規則:現在我們來玩個遊戲你們看這些小娃娃的頭上分別貼着紅黃綠的顏色他們想去找和他頭上一樣顏色的花可找這些花必須走過小橋、鑽過山洞才能幫他找到朋友注意過小橋的時候要慢慢的走不能掉到河裏去,還有不能不能把娃娃弄丟了。現在我先請一位小朋友去幫娃娃找朋友其他人看好了

2.孩子們去幫娃娃找朋友

3.請孩子説出自己幫娃娃找到了什們顏色的花看看是否和娃娃頭上的一樣

交換娃娃幫娃娃找朋友

3、總結、【找朋友】遊戲結束

幼兒園託班教案(合集15篇)11

活動目標:

1、通過“圖形分家”的操作活動,繼續讓幼兒學習按圖形片的顏色或形狀或大小等特徵進行多次分類的方法。

2、發展幼兒觀察比較、積極思維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大轉盤一個,圖形操作材料一套。

人手一份圖形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觀察分類材料:看看盤子裏有些什麼?(有許多圖形寶寶)

師: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來玩一個“分家家”的遊戲。

2、交代遊戲名稱與規則:

師:圖形的家在哪裏?(處示盤子)分成幾家?(兩家)

師:分的時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寶寶放一家,等一會兒把老師給你的圖形寶寶分完,分好了取個名字記在心裏,待會兒告訴老師。

3、幼兒操作“給圖形寶寶分家”。

4、討論:你們是怎麼分的?

(請幾位幼兒走上來,師幫其操作結果貼出來)和他一樣的有沒有?

小結:分家家,可以根據圖形的顏色來分成兩家,可以根據形狀分成兩家,還可以根據大小分成兩家。

幼兒園託班教案(合集15篇)1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發展寶寶語言能力和説話的興趣。

2、讓寶寶知道不亂扔垃圾以及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老師:“寶寶想到哪裏去玩?媽媽帶你去。”寶寶們自由説説。

2、律動——開汽車。老師和寶寶們邊開汽車邊自由講講看到了什麼。

3、老師:“公園到了,我們到草地上坐會”。

二、情景表演:

1、老師:“寶寶們猜猜,今天有什麼小動物到公園裏玩?”讓寶寶們自由講講各種動物。

2、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氣真好,到公園去玩玩。這個香蕉真好吃”(吃完香蕉後隨手一扔)

b、小兔:“公園真好玩,唉呦!誰扔的香蕉皮呀?”挨摔了一跤。

提問:“小兔怎麼了?怎麼摔交的?(快幫小兔揉揉)。”

啟發寶寶們對小兔講講安慰的話。

“是誰扔的香蕉皮?香蕉皮應該扔哪裏?”

老師帶寶寶學説:“不要亂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裏”。

木偶表演:不亂扔垃圾了

3、分糖活動:分給寶寶們每人一顆糖,觀察是否有將糖紙扔到地上。

三、結束部分

老師:“不早了,我們開汽車回家了。”

幼兒園託班教案(合集15篇)13

紙寶寶朋友

活動目標:

1、看看、説説生活中常見的紙。

2、嘗試用團、拋、踢等不同的動作玩紙,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餐巾紙、手工紙(紅黃藍綠)、報紙、超市的廣告紙;紙箱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這是——出示紙袋。可以放什麼?我在紙袋裏放了,寶寶喜歡的紙,猜猜看是什麼紙?

2.看看講講。

(1)餐巾紙(生活)---邊出示邊説這是---餐巾紙。

教師提問:餐巾紙幫寶寶擦什麼?你是怎麼擦的?

兒歌:餐巾紙,折起來,擦鼻涕,真乾淨。(擦過的餐巾紙放哪裏?)

(2)我的紙袋裏還有——出示手工紙(顏色)提問:這是什麼顏色的手工紙?(紅黃藍綠)手工紙可以幹什麼?(可以剪、可以撕)遊戲:手工紙變變變,變架飛機飛飛飛……

(3)超市的廣告紙(認説日常用品)---提問:小朋友在廣告紙上看到了什麼?

討論:你想到超市買什麼東西?

(4)我們再看看,紙袋裏還有——報紙(新聞)提問:報紙是誰看的?報紙上有什麼?

小結:寶寶長大了,也來看新聞、看故事。

3.玩報紙

(1)超級捏捏捏!(團成球)捏捏捏,用力捏。誰的球小?誰的球大?

(2)拋——我的報紙球,飛起來嘍!

踢——我的報紙球,踢起來嘍!

滾——我的報紙球,滾過來嘍!

4.送紙球寶寶回家。

幼兒園託班教案(合集15篇)14

活動目標

1、學習角對角對摺的基本技法,大膽嘗試按小猴子標記摺紙

2、對摺紙活動產生興趣,體驗摺紙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正方形紙人手一張。正方形範例一張。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正方形紙,認識對角線和對角。

教師出示範例,引導幼兒看圖,説説:這是什麼形狀?紙上有什麼?告訴幼兒這是一張正方形紙,中間的虛線叫對角線,有猴子的兩個角叫對角。

2、教師示範講解折尖尖的山的基本方法。

將正方形紙放在桌子上,一隻猴子在上面,一隻猴子在下面,對着自己的身體,一隻手拿着下面的猴子,向上面的猴子折,然後用手指將山腳下的邊壓平。

瞧:正方形的紙變成了一座尖尖的山,山上有什麼?山上有草,有樹,還有可愛的小猴子呢!

小朋友們,你們想折一座尖尖的山嗎?

3、幼兒進行摺紙活動。

教師巡迴觀察,瞭解幼兒摺紙情況,給幼兒具體的指導和幫助。

4、展示幼兒作品。

教師引導幼兒相互觀察、欣賞作品,並給予表揚和鼓勵。

幼兒園託班手工教案可以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幼兒對所有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如果讓幼兒自己動手做出一樣東西會讓幼兒很有自豪感,增加幼兒的自信心,讓幼兒成長的更快。

幼兒園託班教案(合集15篇)15

一、主題活動由來

幼兒來幼兒園一個月了,已經擺脱了分離焦慮期。我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在幼兒園的表現,發現幼兒對自我意識有了萌芽的發展,已經意識到自身的主體意識的存在,能區分別人與自己,感知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係。為此,我們確立了主題,通過遊戲等一些活動方式,促進幼兒認識自我,增強主動性,獨立性。

二、主題活動教育目標

1、知道“我”就是自己,我有自己的名字、標記,又屬於我的東西。我和別人不一樣,能發現自己的好處與不足。

2、認識自己的五官的名稱,熟悉五官的位置,初步瞭解功用簡單的保護常識。

3、自己有一雙能幹的小手,願意自己解釦、繪畫、表演。

4、知道自己有一雙小腳丫,會自己走路不用別人抱。

5、在成人幫助下懂得講衞生,會自己用勺吃飯。

6、我不愛哭,會自己玩和小朋友老師一起玩的高興。

三、環境創設與利用

教育資源

1、和幼兒一起創設主題牆上的內容。

2、引導幼兒共同。

3、佈置牆面“可愛的小手”。

4、展示幼兒用小手製作的作品。

5、活動區創設:

建築區:引導幼兒用小手搭建,練習搭高、為龍、平鋪。

美工區:引導幼兒用半成品進行粘貼,填塗,撕折。

益智區:通過一些教具培養幼兒動手操作。

娃娃家:通過一些道具培養幼兒自己做飯,合作有家的感覺。

周邊資源

1、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製作玩具

2、親子活動中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做泥造型

家長資源

1、通過直通車。

2、讓家長幫幼兒收集各種廢舊材料。

3、為幼兒動手操作作準備。

4、家長配合老師與幼兒一起互動製作泥造型。

5、家長幫忙提供關於主題活動的材料,如:幼兒穿小的衣服、褲子。

四、主要活動內容

主要活動:我的小手

活動目標:引導幼兒學會揉搓、按壓泥的方法。

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小手製作泥造型感受玩泥樂趣。

幼兒活動過程教師推動與預設場景及材料幼兒們在老師的引導下,看到做好的動物泥造型,到爭着説是什麼動物。特別是李智信小朋友一口氣把所有出示的動物造型都説了出來。幼兒們都想來看、摸一摸老師作出的泥造型,馬一文小朋友摸完後説“我覺得有點軟。”這時,其他小朋友也想上來摸,於是老師讓幼兒自己親身感受制作泥造型。幼兒開始和家長一起製作泥造型,初步學習按、揉、搓。並感受面泥的柔軟。幼兒和家長將做好的泥造型,放在展示盤上。幼兒自己説做了是什麼泥造型。哪些是家長幫助做的,哪些是自己做的。説出是什麼。夢禹小朋友説:“這是我做的小兔子。”淼淼説:“這是我媽媽和我做的小人”。大部分幼兒能在家長的幫助下將剩下的面泥收回到盒子裏。將模子收放好。嘉俊姥姥要幫嘉俊收,嘉俊還不肯,偏要自己收拾。姥姥看到了,小聲説:“我們嘉俊真是長大了。”美家説:“我很高興。”蔡辰只是笑了一笑。浩鈞説:“我還要玩。”教師出示做好的作品,讓幼兒欣賞。引導幼兒興趣。教師請幼兒自己看一看,摸一摸,老師做好的作品。教師提問,初步使幼兒感受泥造型。教師演示用模子作泥造型。老師與小朋友及家長一起互動製作泥造型。最後老師讓幼兒説一説你都做出了那些泥造型?老師鼓勵小朋友自己作出作品來。表揚龍龍小朋友和夢禹小朋友自己用模子做的作品。老師引導幼兒注意衞生,自己收拾廢舊不用的物品。教師詢問玩泥的感受!事先準備好的作品-小動物的造型準備各種顏色的面泥各種形狀的模子擦手巾展示盤垃圾桶。

活動小結:幼兒在活動中,初步感受玩泥的樂趣。從而學習按、壓、揉搓,等玩泥的方法。在玩泥過程中,幼兒們和家長增進了感情,還認識一些小動物及其它物體,還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通過此次活動看到幼兒們很喜歡這節課,玩泥的興趣很高。

主要活動:我的小腳丫

活動目標:通過幼兒們在沙池中,玩踩腳印的興趣制定了,用顏料進行創作美麗的小路。並用腳印進行比深淺、大小。

幼兒活動過程教師推動與預設場景及材料幼兒們在沙坑中踩腳印,反覆將沙子鋪平,再重新踩上腳印。並一起相互比一比誰的腳印深與淺。還比一比大小。

幼兒們回答:“想把腳印留住。”幼兒們自己進行脱襪子,坐在椅子上等老師講解。老師講完後,幼兒們開始將小腳踩到顏料裏面,再踩到紙上留下自己的小腳印。馬一文小朋友説:“左腳印吧”。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説:“左腳印吧”。經過老師的提醒,方千艾小朋友説:“是小路”。其他幼兒也説做小路吧!幼兒們將自己的腳印抹上膠水。交給老師。教師問幼兒想不想把自己的腳印留住?教師準備好顏料與大的紙張。教師請一名小朋友上來先演示一下,應該怎麼做。教師幫幼兒洗完腳後,請幼兒討論,你們的小腳印能做些什麼?你們看一看,除了腳印還像什麼?教師引導幼兒腳印在什麼上走,使幼兒説出小路。教師幫幼兒將腳印剪下,讓幼兒抹膠水貼在剪好的卡紙上。將小路放在主題牆上。場地沙坑彩色顏料大的紙張褐色卡紙剪刀膠棒

活動小結: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們首先對深淺、大小有了初步的認識。也看到幼兒們對此次活動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