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嘴巴嘗一嘗小班的科學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49W

活動目標:

小嘴巴嘗一嘗小班的科學教案

1.通過品嚐食物,體驗酸、甜、辣、鹹的味道,知道嘴巴能辨別各種味道。

2.啟發幼兒學會用辣辣的、鹹鹹的、酸酸的、甜甜的詞彙描述自己所品嚐到的食品的味道。

活動準備:

1.物質材料的準備:四種味道的食品(酸、甜、辣、鹹)分盤擺放。

2.操作材料見《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1.介紹食品名稱,引起幼兒品嚐的興趣。

今天老師準備了一些好吃的食品,讓我們先看一看都有些哪些食品?引導幼兒説出它們的名字。

提問:

(1)這些食品你們吃過嗎?它會有什麼味道?請幼兒自由品嚐一種食物(交代清楚要求:一種。)

(2)剛才你吃了哪種食品?是什麼味道的?(請幼兒之間互相説一説,然後再和大家分享説一説。)

【活動開始,這是我為孩子準備的第一個“支架”——請幼兒自己品嚐味道:孩子們確實一下子被眼前的食品吸引,看得特別認真,非常想品嚐的樣子,我心中暗喜。顯然,第一個“支架”的搭建是成功的,不僅激活了孩子的生活經驗,同時孩子們表現的也很好。】

2.幼兒再次品嚐四種食品,感受食品味道的多樣性。

(1)鼓勵幼兒再次品嚐剛才沒有嚐到的食品(小朋友根據老師説食品名稱,在相應的盤子裏一一品嚐食品。)

(2)這次你嚐到了什麼味道?(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説出“辣辣的、鹹鹹的、酸酸的、甜甜的”詞彙。)

(3)教師再次引導幼兒講述、體會“辣辣的、鹹鹹的、酸酸的、甜甜的”的感覺。(可以讓幼兒學做簡單的表情。)

【這是運用的第二個“支架”——再次品嚐,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提問:“你吃得是什麼?有什麼感覺?”孩子們七嘴八舌,卻始終説不到點子上來。我有點按捺不住了,我暗自捏了一把冷汗,幸好關鍵時刻有孩子説出了。我個人認為這個環節幼兒很難將感覺説得具體得當,由於課前考慮了這一點,所以把重點放在這個再次嘗味道的支架搭建上,卻忽略了一個難點部分——説感覺,沒有為孩子尋找合適的“支架”,其實這個活動孩子們平常很少接觸,但是卻與孩子們的生活經驗相距甚遠,需要老師為之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口”搭建支架。但是總體孩子們把感覺還是説出得比較好了,達到了教學目標。】

3.瞭解嘴巴的作用。

食品的味道是各種各樣的,有酸的、甜的、辣的、鹹的,你們是用什麼東西嚐出的味道呢?(嘴巴)你們嘴巴本領可真大呀,不僅會品嚐食品,還會説話唱歌,會講故事,會吃飯,會喝水,等等。所以我們要保護我們嘴巴,不往嘴裏放髒東西,不能吃太燙的食物,不喝太燙的水,吃完東西要漱口,早晚要刷牙等。

4.鞏固味道,結束活動。

今天小兔子也來我班做客了,你們知道這些兔子吃了什麼味道的食品呢?請你們根據兔子的表情來填上相應的貼畫。

【科學活動要讓幼兒在操作探索活動中探索、發現、鞏固。幼兒們在這個環節上表現得也很好,能一一對應相應的食品,到達了預期的效果。孩子們玩得很開心。此次活動可以看到孩子們一直沉浸在快樂中,看到了幼兒獲得的成功。】

 活動反思

通過了這次教研活動,我得到了以下兩點啟示:

1.合理的“支架”,是孩子主動學習的法寶。

活動中我讓孩子們一一品嚐食品,嘗一種説説感覺,使幼兒的印象深刻,增強了記憶力,給孩子提供了一個穩定的支架。

通過本次教研活動,我深刻體會到“支架式”教學是非常適合幼兒主動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我們在教學中,不應該是直接的講授,將自己的思維強加給孩子,而是要善於合理運用多種“支架”,啟發孩子學習,引發孩子思考。通過多種“支架”的巧妙設置,讓孩子在主動建構過程中學習。“支架”到處都有,關鍵是我們老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善於思考,善於觀察,善於選擇,找到最適合幼兒主動學習的“支架”,提供最有效的“支架”方式。因此,我在教的過程中設置了四種味道的食品具有鮮明性、針對性、“支架”情境,從而使幼兒獲得真正的發展。

2.孩子的“最近發展區”,是教師永遠的關注點。

我園開展了:運用“支架式”教學,促進幼兒有效學習。從中我受到很多啟發外,帶給我更深的思考是:一個好的教學活動,無論從內容的選擇,到目標的確立、過程的預設(教學具的提供)、環境的創設,我們教師必須首先關注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如教學活動設計中,由於孩子們是自由選擇味道到再次嘗試味道這其中的順序由不得老師來控制的,看似幼兒自己輕而易舉地解決了的問題,但是孩子們並沒有把甜味放到最後嘗,結果幼兒嚐到的味道估計已經沒有知覺了,也不能準確地講出自己的感覺,這就使活動的效果產生了影響。所以我們如果時刻關注孩子,時刻關注生活,找到適合孩子的教學“切入口”,把幼兒容易出現的問題和生活經驗進行整合,實現知識的系統化,幫助幼兒從低結構的'認知轉向高結構的主動學習,我的教學就會成功。

不足之處:

此次活動我感覺較輕鬆,因為孩子們對這些遊食品很感興趣。到有很多值得我再學習的地方,老師和園領導共同討論了幾個要點:

1.要遵循科學的認知規律,但是活動中我使用的是白糖,這樣直接影響了活動的科學性;因為兒童是不能直接實用白糖的;另外讓孩子使用了一人套小碗和調羹,比較衞生。但是有老師提出可以用調色盤放食品,可使幼兒專用自己的食品,人手一份更加衞生。也就是在遊戲材料的準備上,應更能夠考慮幼兒的方方面面和材料的多樣性。

2.活動評價中提出了有説:教師講解了嘴巴的作用,孩子的年齡小,教師講解的有些籠統,是一種説教的形式不能讓孩子很好的吸收。還有的孩子説了一種剛才沒有説出的感覺,教師可以直接回應孩子的問題,自然過渡到孩子説的這種感覺上來,效果會更好。

3.對孩子的提出的問題,教師如何應答,都要做好充分的預設,同時要採取多種教學策略,積極創設有效的師幼互動、生生互動行為,真正將教材挖深、挖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