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初中作文序列化訓練教學案3:觀察和描寫事物特點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71W

觀察和描寫事物特點

設計人:夏國餘

一、學情分析:相對於記敍類文章,説明類文章學生寫作難度較大。

教情分析:本單元是介紹國內外建築藝術的説明文單元。介紹建築物首先要準確把握它的特點,這就離不開仔細觀察,要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抓住觀察對象的特點。其次,在介紹時還要有一定的順序,不能雜亂無章,可以讓學生從本單元的課文中體會説明的順序。本單元的寫作訓練可以讓學生多角度多方面觀察事物,抓住特點來寫。指導學生揣摩語言,養成修改作文的習慣。

二、訓練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好習慣,能夠抓住事物的特徵進行描寫説明。

2.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説明描寫事物。

三、訓練重點(難點):多角度多方面的觀察描寫及説明方法的運用。

四、訓練流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魯迅問許廣平:我們所住的玻璃窗的房子屋頂是什麼樣的?三天後,許廣平復信中説:“那房子的屋頂,大體是平的,暗黑色的。這是保存國粹一樣,帶有舊式的建築物。它的內部,則也可以説是神祕的苦悶的象徵。靠南有門,但因隔了一間過道的房子,所以顯得很暗,左右也不十分光亮。獨在前面--北--有一大片玻璃,就好像號筒口。”許廣平也出一題問魯迅:“我的寢室的天花板中央有什麼?”魯迅也很快做出了回答。

上面的事例説明:對事物的描繪,要注意觀察。

(二)圍繞重點,討論交流

學生閲讀短文,學習理論知識。交流閲讀後所獲得的知識,討論明確:

觀察和描寫一座建築物,要努力從不同角度、各個方面發現並表現它的特點。

觀察和描寫事物特點,要選好觀察點。觀察點就是作者觀察事物的立足點。

小結:觀察是寫作的第一基石。

對任何事物必須觀察透徹,方好下筆。……此後要創作,第一需觀察。

--魯迅

重點之一:特點要“明”

1.温故知新

(1)《巍巍中山陵》一文抓住中山陵的什麼特點,從哪些方面來體現這一特點?

(2)明確:巍巍:地理環境,具體位置,修建過程,羣體規模。

師總結:抓住特點,從多角度多方面觀察和描寫事物。

方法一:圍繞中心法

2.牛刀小試

(1)出示學校圖片,討論:如果要你介紹,你抓住它什麼特點,從哪幾方面去介紹呢?

(2)生展示介紹,師生點評。

重點之二:順序要“清”

1.温故知新

(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是按什麼順序介紹紀念碑的?    

(2)交流展示

明確:遊覽順序由遠及近觀察,觀察大碑座四周的雕像,又從東-南-西-北的空間順序,從近代到現代的時間順序。全文來看,從整體到局部的邏輯順序。

師小結:選好觀察點(定點觀察或動點觀察),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和描寫。

方法二:遠眺近看法

方法三:移步換景法

方法四:總分結構法

2.牛刀小試

討論:現在,請你介紹所在的多功能教室,你將按什麼順序介紹?

(1)以你所在的位置來介紹(男生)。

(2)請你把剛才跨入多功能教室,走到座位上所看到的介紹給大家(女生)。

生展示介紹,師生點評。

重點之三:語言要“巧”

看《我的小天地》片段,思:語言有什麼特點?

方法五:用詞準確法

方法六:巧用修辭法

我的小天地

我的小天地,是我成長的見證人。它的熱情與典雅、童真與成熟,撥動我沉睡的心絃。

推開刷着白漆的門,有些鏽了的把手上寫滿滄桑。咦,門上怎麼會有淺淺的膠布痕跡?原來是小時候有次考試失利的產物哇,淺淺的痕跡上分明印着“努力中,止步”幾個大字。

門開了,一片雪白的世界。牆壁、天花板、衣櫃、寫字枱、牀……清一色的白亮,卻又絲毫不顯單調,幾種冷色毫不懈怠地給“白雪公主”做着陪襯。好像雪白的童話,卻又是多彩的人生。

我的小牀擺在屋子東南角,着一身十分樸素的淡花衣裳,戴一頂“夢幻藍帽”,是我夢的搖籃。它可是看着我長大的,説它小得可憐決不誇張,不信你已開口説話了:“我的主人自己稀裏糊塗的長大,我可十分留心。眼看,我‘長’的就快沒她高啦!” 

旁邊的寫字枱上橫七豎八地躺着書本,一台電腦斜斜地站在桌子一角。説起原來的那個寫字枱,原木製,方方正正的,與這台前衞的銀蘭色電腦實在格格不入,別説“新潮大俠”氣憤,連這位“老祖宗”也開始發牢騷:“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你這‘大腦殼,小細脖’,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為平民憤,只好忍痛割愛,讓“老祖宗”退休啦!於是新寫字枱走馬上任,它披上銀白色的“風衣”,頂着銀藍的大腦袋,早早就跑到父母死板的木製台桌前面了。尤其是粉色的枱燈,在寫字枱上另一角上斜放,多像雪中屹立的梅花,令我的房間更加雅緻。

書架有兩處“景點”--“書香閣”和“多寶齋”。“書香閣”中各色的圖書琳琅滿目,吸引眼球,但更“酷”的卻是“多寶齋”的小瓷豬,它們凝聚着知心好友們寄予我的祝福,可是為什麼送豬……好哇,拐着彎兒罵我!中國地圖給書架穿上件花衣,日曆穿得卻一天比一天單薄……

風吹起銀白的窗簾,陽光灑下一串温馨的耳語,我的小天地,我的好夥伴!

(三)總結歸納,要領指津

1.注意觀察的方法 

A. 定點觀察法:指觀察者在固定的位置上對觀察對象進行觀察。

B. 動點觀察法:觀察者的立足點不變,而不時變換觀察的方位。

C.移步換景法:一般適合於遊記或參觀記,描寫或説明景物時,人走景移,隨着觀察點的變換,不斷展現新畫面。

2.注意説明順序 

A.時間順序:歷史順序、年代順序、四季交替順序、早晚(先後)順序等。

B.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或者從前到後,或者從上而上,或者由外到內,或者從點到面,注意事物的表裏、大小、前後、左右、東南西北等位置和方向。 

C.邏輯順序:先總後分、由主到次、由表及裏、由簡到繁、由此及彼、從特殊到一般、由現象到本質等。

3.在描寫建築物時,同學們可以從以下幾點着手: 

(l)細觀察。寫好建築物的形狀,重點在於對建築物進行細緻觀察,可以按以下順序去觀察。①可以接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的順序去觀察。②還可以按照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觀察。先寫出給人的總的整體印象,再分開一部分一部分地具體描述,這樣既給人整體印象,又給人以具體細緻的認識,使讀者對建築物的瞭解更深刻,更全面。 

(2)抓特徵。建築物的外觀就是建築物所展現給大家的外部面貌,包括造型、大小、高低、顏色等,然而每座建築在這幾方面都有各自的與眾不同之處。我們在描寫時,就要抓住這些不同的地方進行重點描寫,區別出他們的形狀、大小、高低、佈局、裝飾等。把它們一部分一部分有順序地寫出來,寫作中抓住了特點,才能顯出其個性,才不會使人感覺橋都是一樣的橋,房都是一樣的房。 

(3)寫具體。寫建築物如果是對建築物的概況特徵做簡單的介紹,那麼寫出的建築物是不會形象、生動的,要把建築物寫得生動傳神,就必須寫具體,即建築物的顏色、形狀、大小、結構。給人的印象等都要細緻入微地寫下來。 

(4)談感受,觀看一座雄偉的或精巧的或佈置有特點的建築,會給人留下一定的印象或留下一番感慨,把這些寫出來,會給文章增加更多的感情色彩,收到更好的效果。總之,作文要求從幾方面去寫,寫作時要一方面一方面地寫,不要一會兒寫這方面,一會兒又寫那方面,這樣條理就不清楚了。

(四)範例引路,指導寫作

1.寫一篇介紹一座建築物的説明文,仔細觀察並準確描寫出該建築物的特點。題目自擬。

2.仔細觀看課本P103頁上的圖畫,根據畫面,編定故事,説明寓意,題目自擬。此兩題任選一題來做。

審題指導

1.學會審題定中心,選材定結構,描寫重細節,説明重準確。

2.要從多角度多方面抓住事物的特徵來寫。

構思點撥

第一題:

1.説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徵,如《巍巍中山陵》,準確把握“巍巍”的特點,緊緊圍繞這一特徵,描寫準確而又特色鮮明。

特點大體體現在兩個方面:外在的形態、內部的佈局

觀察點可以固定在一處,也可以適當變換。觀察點的轉移要有一定的順序。

2.運用説明的表達方式,採用多種説明方法來寫作。

第二題:

記敍文重在抓住事物的特徵用記敍、描寫的表達方式進行寫作,要注意文章的線索。

1.仔細觀察畫面,提出一個供大家選擇的重點討論題。

兩隻鳥兒的上部有兩個歎號,分別揭示了兩隻鳥兒的內心世界,藴涵着豐富的意思,請加以挖掘!

框內:兩隻一樣大小的幼鳥同時從鳥窩中飛出,一隻飛向樹林,一隻飛向鳥籠;

框外:鳥兒相見,籠中鳥仍然瘦小,林中鳥長大強壯。

範文賞析             我的另一個“家”

上地實驗學校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上地環島西南角,它內部建築美觀實用,佈局緊湊,環境優美,現代化設施配備齊全。

上地實驗學校佔地面積約 35144平方米,約有203名教職員工。40個教學班,共有學生 2000人。

步入學校大門,左邊就是初一年級所在的二號教學樓,共4層。它的外形美觀、大方。內部是初一年級十六個班教室,每班有一台多媒體講台,一台電視,一個監控器和二台製冷空調。特別在二至四層廁所設有二次利用水處理器,用上層洗手水衝下層廁所。將現代化設施與環保相融合。

校門的右手邊則是充滿神祕感的實驗樓,它佔地約2184平方米,配備有2間物理實驗室,1間化學實驗室及2間生物教室。是同學們嚮往的地方。 

沿着甬路直走,便到了噴泉,它呈圓形,直徑10米,深 0.6米,以循環利用的方法由水渠噴水。噴泉被四塊草坪環拱着,草坪裏有嫩綠的小草,有墨綠的松柏,有嬌滴滴的小花,也有剛毅的假山,草坪四周是一圈小衞士般的地燈,傍晚時分,五顏六色的地燈便像綵帶一般圍繞着草坪。

由噴泉再向北,便是樸素、典雅的一號教學樓了。它共五層,其中第五層是2間音樂教室,在一層有美術教室、勞技教室、階梯教室各一間,順着寬大的台階來到第二層,通道東面有一條空中走廊。

順着空中走廊可以直接到達一號教學樓東側的辦公樓,它佔地面積約2181平方米,設有德育處、會議室、廣播室等,並有兩套可獨立工作的廣播系統。

從辦公樓的東門出來,可以看到操場的南門,走過那道門,眼前豁然開朗,離我們最近的是四條暗紅色的跑道,跑道總長400米,周圍設有下水孔。穿過跑道,走進操場,可以感覺操場的地面是有些彈性的,因為這是塑膠多功能操場。操場西面是領操台,領操台兩側是長長的看台。

沿着操場向北走,出了操場北門,右邊就是宿舍樓,共六層,每層15個房間,佔地面積約4200平方米,內設製冷雙向空調。

順着甬道向西走,在左手邊有一扇不起眼的小門,通向地下室,那兒就是書的海洋--圖書館。裏邊有各類書籍:故事、科幻、詩歌應有盡有。

從圖書館繼續向西走,便是建築面積3290.66平方米的體育館,它造型新穎、充滿活力,極富現代藝術魅力,是學校裏佔地面積最大的建築,耗資800萬。它還與食堂連為一體。地下一層為食堂,可供初一十六個班800名學生同時就餐。

這就是我們的學校,我的另一個“家”。

要點指津:

題目:很用心思,用“家”來代學校,別有一種親切的感覺,自豪的感覺。

開頭:第一段為開頭,扣住題目,簡潔明瞭,交代了以下內容:學校的位置,學校的特徵:“美觀實用”、“佈局緊湊”、“環境優美”、“設施齊全”。説明某一個事物,首要任務就是抓住它的特徵,然後才能圍繞這個特徵加以説明,可見開頭抓住學校的特徵是一定不能缺少的。

中間:第2段到第11段,這10個小段是文章的主體段落,它落實了這次作文的主要意圖。先採用了定點觀察法:進入學校大門,就把門口作為一個觀察點,左邊,右邊,分別介紹了二號教學樓和實驗樓。然後採用了動點觀察法:“沿着甬路直走,便到了噴泉”,“由噴泉向北,便是樸素、典雅的一號教學樓了”,“順着空中走廊可以直接到達一號教學樓東側的辦公樓”,凡此種種,每一自然段的開頭均用了較為準確的文字。按參觀順序,以動點觀察的方法一一介紹了學校的各種佈局設施。

結尾:本文結構首尾呼應,文章的結尾:“這就是我們的學校,我的另一個‘家’”。一個“這”字收束了上文,乾淨利落地,又充滿感情地結束了全文。

五、設計文題(二),明確要求

請選擇一處你熟悉的景點,細心觀察,抓住景物特點,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注意寫景的方法) 

參考題目:校園的秋天   春到溱湖    花園秋晨

佳作欣賞                           花園秋晨

清晨,我揹着書包,高高興興地來到學校。偶爾從園裏傳來嘰嘰喳喳的鳥鳴聲,我不覺向小花園走去。

花園裏瀰漫着淡淡的霧氣,像一層薄紗,把花草樹木都籠罩住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鮮空氣,有點兒清涼,有點濕潤,彷彿早晨的一切都融化在這空氣裏了。初升的太陽在園裏灑下了一層金輝,樹葉上、花瓣上,晶瑩欲滴的露珠閃閃熠熠。我不禁被這動人的景色所吸引,頗有興致地打量起這個早已熟悉的小花園來。 

花園的四周種滿了四季常綠的冬青,翠綠翠綠的,給花園鑲上了一道綠邊,又恰似給花園紮上了一條綠色綢緞的蝴蝶結。綠得嫩,綠得翠,綠得濃……好似一條綠色的小河,潺潺流淌。 

在花園的南面,種着好多黃揚。那是綠色的瓜子黃楊。顧名思義,就是葉子像瓜子的黃揚。也正是因為這個,人們常常把它和冬青混為一體。經過園丁的精心修剪,這些黃楊顯得十分美觀、整齊,有球形的,也有圓錐形的。

在花園的東邊,放着四盆睡蓮。那是幾個褐色的大瓷缸,缸壁上雕刻着龍鳳呈祥、翩翩浮蓮的精美圖案。缸裏盛着一罈明淨如鏡的清水,一朵朵嫩綠色的睡蓮輕盈而又悠然地漂浮在水面上,很是可愛!瞧,那些蓮葉既像小孩張開的手掌,嬌滴滴的;又像一把把撐開的綠傘,靜靜地躺着。這時,一條紅色的小金魚,悠閒地搖擺着尾巴,向水面游來;與此同時,順着蓮葉,一顆晶瑩的露珠剛巧落在了水面上,圓一圈一圈地擴展開去,好看極了。這可驚動了小金魚,它扭轉身子,頭也不回地向水深處游去了…… 

在花園的西邊兒,種着數十顆柏樹。它蒼勁的軀幹和頂天立地的高大形象,使人肅然起敬。忽然,在一片濃綠之中,一大片常春藤闖入我的眼簾。那枝條細長而柔軟,攀附着花架爬得高高的。雖已是秋天了,它的葉子卻茂密地遮住了花園的一角,保護着它下面的花和草。 

花園的正中是一塊小草坪。草坪中央有一個橢圓形的花壇,花壇的四周擺着兩排月季。月季開得真旺,淡紅的花瓣隨風微微顫動,好像每片花瓣都各有自己的生命。這時,我看見了一株黃色月季。聽爸爸説過,黃色月季是非常名貴的。俗語説得好:百聞不如一見。今日一見,果然不假,那嫩黃色的花瓣,沐浴着陽光,閃耀着象牙般的光澤,在綠葉花叢中,亭亭玉立,高傲地昂着頭,似乎不屑光顧別人一眼。 

 

雷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