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班語言快樂的夢教案(通用8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61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語言快樂的夢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語言快樂的夢教案(通用8篇)

小班語言快樂的夢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每個人都會做夢,夢的內容也是千變萬化,各不相同,特別是幼兒,往往對於做夢十分好奇,我們班的幼兒早上來園,比較喜歡和夥伴交流分享,説説自己在家和誰玩,爸爸媽媽送了什麼禮物,昨晚做了哪些有趣的夢……但小班的孩子往往不能準確運用語言來進行表達,而且又想幼兒在交流時還不夠主動、大膽。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認知特點,結合本班主題《雪人的夢》,我精心設計了本次語言活動。以幼兒特別熱衷的話題為切入點。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並學習朗誦,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感受兒歌中描述的事物與顏色的關係。

3、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4、讓幼兒嘗試敍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1、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中描述的事物與顏色的關係。

2、邊念兒歌邊進行遊戲。

活動準備

1、小草、小花、白雲的圖片及頭飾。

2、《夢》兒歌掛圖或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説説自己的夢。

請幼兒講一講自己做過什麼樣的夢?夢到了什麼?

2、向幼兒介紹“小客人”,猜猜它們的夢。

(1)向幼兒介紹小草、小花、白雲也喜歡做夢,猜猜它們的夢是什麼顏色?

(2)説説小朋友的夢是什麼顏色?

3、請幼兒看掛圖,説兒歌。

教師請幼兒看掛圖,看看自己的猜想對不對,分別用兒歌中的語言説出來。

4、請幼兒自主選擇頭飾,分別扮演小草、小花、白雲、小朋友,分角色朗誦兒歌。

5、引導幼兒想象:還有誰會做夢?它的夢是什麼顏色的?用兒歌中的話説出來。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選擇的教學內容《彩色的夢》目標較全面,也較具體,且目標的難度適中,較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這個活動的目標體現了語言活動的主要目標: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並學習朗誦,感受兒歌中描述的事物與顏色的關係,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活動準備的材料是用來創設遊戲情境的,活動開始,向幼兒介紹小草、小花、白雲也喜歡做夢形式創設情境,更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更能吸引小班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對的學習興趣。

在此活動中,我通過語言激發幼兒學念兒歌,在幼兒學習過程中,及時糾正幼兒的不正確發音,教幼兒正確地念兒歌,這樣也為以後引導幼兒想象奠定了基礎。活動時聽説遊戲規則中一定要包含語言練習的要求,否則就不能達成語言學習的目標。此遊戲規則中要求幼兒邊念兒歌邊進行遊戲,這就充分體現了語言練習的要求。

對於小班幼兒來説,教師制定的規則一定要簡單,語言也一定要簡潔明瞭,以便於幼兒理解遊戲的規則,基本瞭解遊戲的玩法。在教師與個別幼兒遊戲的環節中,我能及時糾正個別發不準的音,且在幼兒基本瞭解遊戲規則的前提下,教師擔任主角指導遊戲,這一環節十分重要。教師先與全班幼兒遊戲,可以以一個失敗者的身份出現,讓幼兒成為勝利者,練習遊戲中的規則性語言,並充分體驗遊戲的快樂。接着,教師再與個別幼兒進行遊戲,讓每一位幼兒清楚地感知遊戲的全過程,為幼兒自主遊戲做好充分的準備。

此遊戲較適合採用讓幼兒兩兩自由結伴的形式進行活動。這樣可以讓每位幼兒都能充分地、自主地進行遊戲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練習的機會,也有利於培養幼兒與同伴合作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我從主角地位退出,放手讓幼兒自主遊戲,但並不是袖手旁觀,而是巡迴觀察幼兒的活動,瞭解幼兒的遊戲情況,並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我也把此活動有意識地穿插安排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讓幼兒有更充分的時間去進行發音練習和訓練各種能力。

小班語言快樂的夢教案 篇2

目標:

1、傾聽故事,嘗試用簡單的語言説説媽媽生病的時候,我們能夠做的事情。

2、喜歡親近父母,樂意用行動和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

準備:多媒體課件

過程:

一、引起興趣,提出問題師:今天呀,讓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吧,故事的名字叫《快樂的夢》,到底是一個怎樣快樂的夢呢,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二、觀看課件,分析故事重點提問:

第一遍:

1、故事裏有些什麼人呀?(小熊和小熊媽媽)

2、小熊的媽媽怎麼啦?(生病了)

3、媽媽生病的.時候,小熊為媽媽做了些什麼事情?(三件事情)

第二

1、熊媽媽做了一個怎樣快樂的夢?熊媽媽做夢夢到了什麼?

2、你們説小熊乖不乖?為什麼?

3、小熊為媽媽做了那麼多的事情,媽媽心裏覺得怎麼樣?

三、討論:

1、小朋友回憶一下,你生病的時候,媽媽是怎樣關心你的?

2、自己媽媽生病的時候,我們可以為她做些什麼事情?

3、小結:媽媽生病的時候,我們要安慰媽媽,請媽媽不要擔心,我們要讓她多休息,小朋友可以自己安靜的遊戲。

四、再次觀看課件,師生一起講故事"快樂的夢"。

小班語言快樂的夢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在欣賞故事的情景中學説短句,理解“快樂的夢”的含義。

2、喜歡爸爸媽媽,願意幫助爸爸媽媽做事情。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幼兒已經在娃娃家中扮演過爸爸媽媽。

(材料準備)圖片

重點:學説短句。

難點:欣賞故事,理解“快樂的夢”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媽媽生病了

——小朋友,你們愛自己的媽媽嗎?為什麼?

——(看圖片)熊媽媽怎麼了?(生病了)

二、大家想辦法

1、幼兒討論

——熊爸爸不在家,小熊該做些什麼事情才能照顧好媽媽呢?

2、教師講述故事第一第二段。

——讓我們來仔細聽聽小熊為媽媽做了幾件事?(倒了一杯水、放了一塊甜糕、坐在媽媽的牀邊。)

——他為什麼要做這三件事情?

小結:小熊為媽媽做了三件事:媽媽醒來會渴的,他就倒了一杯水放在桌子上;媽媽醒來會餓的,他就拿了一塊甜糕放在茶杯邊;媽媽喜歡小熊,醒來會找小熊的,“我就坐在媽媽的牀邊。”

——媽媽醒來會説什麼?

1、教師講述第三段。

——媽媽説她做了一個什麼樣的夢?(快樂的夢)——為什麼這是一個快樂的夢?你做過快樂的夢嗎?夢見了什麼?

小結:在夢裏會夢見許多自己想得到的東西、自己心裏想做的事情,讓自己感到很高興、很快樂,這就是快樂的夢。

三、一起來説説——媽媽對小熊是怎麼説的?怎麼樣的水?怎麼樣的糕?怎麼樣的兒子?我們再來聽一聽。

——為什麼是涼涼的水?甜甜的糕?親愛的兒子?

*幼兒學説短句:夢見喝到了涼涼的水,夢見吃到了甜甜的糕,還夢見親愛的兒子一直坐在身邊陪着她。

小班語言快樂的夢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故事,願意和同伴一起看看説説故事圖片內容。

2、喜歡親近媽媽,樂意用語言和行動表達自己對媽媽的關心。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

1、師:圖片上是誰?你們認識嗎?(小熊和熊媽媽)

2、師:他們在幹什麼?(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進行大膽表述)

二、完整欣賞故事師:小熊和熊媽媽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吧,故事的名字叫《快樂的夢》,到底是一個怎樣快樂的夢呢,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三、討論故事內容,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教師提問:

1、小熊的媽媽怎麼啦?

2、小熊為媽媽做了哪些事?

3、媽媽做了一個怎樣快樂的夢?

四、看圖再次欣賞故事

1、師:你們説小熊乖不乖?為什麼?

2、師:小熊為媽媽做了那麼多的事情,媽媽心裏覺得怎麼樣?

五、回憶、討論

1、師:小朋友回憶一下,你生病的時候,媽媽是怎樣關心你的?

2、師:如果媽媽生病了,我們應該對媽媽説什麼?能為媽媽做些什麼呢?

3、教師總結:媽媽生病的時候,我們要安慰媽媽,請媽媽不要擔心,要讓她多休息,小朋友可以自己安靜的遊戲。如果媽媽病的很重,家裏沒有人的時候我們可以打“120”電話,把地址告訴醫生……

小班語言快樂的夢教案 篇5

目標

1.在初步瞭解抽象畫的基礎上,知道不同色彩可以表現不同的夢境。

2.學會重彩轉印畫的基本步驟,體驗玩色活動的樂趣。

準備

1.抽象畫作品。

2.幼兒人手一份材料(一塊玻璃板、一個鏡框、一張白紙、毛筆若干支、顏料)

3.吹風機、錄音機、磁帶(內有睡覺時聽的沉重的音樂、輕快的音樂)

過程

一、聽音樂入夢境

1.模擬入睡:聽着不同音樂做動作。

教師:“天亮了,該起牀了。”

2.欣賞感受

討論在夢的世界裏。夢見了什麼?

3.體會:小朋友做了各種各樣的夢,有可怕的夢,也有快樂的夢。

教師出示抽象畫:猜猜畫上夢見了什麼?

4.瞭解畫上的夢裏沒有將具體的事物畫出來,而是讓不同的人猜出不同的夢境,這種畫我們把它叫做抽象畫。

從畫面的色彩上去觀察,色彩較鮮豔,還是偏灰暗。體會畫裏有許多鮮豔的色彩,灰暗的色彩比較少,這是一個快樂的夢。

5.想象如果做了一個可怕的夢,該用怎樣的色彩去表現呢?引導幼兒講出許多灰暗的色彩,當然也可用少量鮮豔的色彩來表現。

6.我來教你們一個新的畫畫方法,你們幫助我選顏色,我們一起畫一幅抽象畫《我的夢》,好嗎?

二、合作演示,把握方法

1.由幼兒選顏色,教師操作。

2.教師隨意將線條或色塊畫在玻璃板上。

3.將玻璃板輕輕地晃動,讓色彩自由參合 、流動。

4.拿一張白紙在上面壓一壓,輕輕的掀開。

5.為了使顏色乾的快,用電吹風吹乾。

三、幼兒創作表現(放音樂)

1.先想好自己的夢是快樂的,還是可怕的。

2.按自己的想象大膽選用相應的色彩畫在玻璃板上。

3.教師提示幼兒注意色彩之間深淺、冷暖對比。

4.拿白紙壓一壓,烘乾後,選用自己喜歡的鏡框鑲上。

四、交流分享

1.將自己的夢講給好朋友聽一聽。

2.將幼兒的作品拼成一幅大的夢境圖,説説我們大家的夢。

中班社會綜合活動《公共汽車到站了》優質課視頻+配套PPT課件教案音樂大班社會活動《合作真好》蔣靜優質課視頻+PPT課件+教案+小動畫。

小班語言快樂的夢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重點),感受詩歌藴涵的意境美(難點)。

2、豐富詞語“亮晶晶”“綠瑩瑩”“香噴噴”“甜滋滋”,感受ABB結構形式詞語的美感。

活動準備:

PPt,配樂《夢幻曲》,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你們知道嗎?老師有很多好朋友,他們也做了很多很美的夢。他們會做什麼夢呢?我們一起去聽一首優美的詩歌——夢。聽完詩歌要告訴老師,你心裏有什麼感受呢?

二、教師朗誦詩歌,幼兒初步感受詩歌的內容。

1、(第一遍朗誦——純音樂)小朋友們聽清楚了嗎?聽了詩歌你心裏有什麼感覺呢?

2、哦!這是一首多美的詩歌啊,能讓小朋友覺得……

3、有誰在做夢?他們在哪裏做着什麼樣的夢?

三、再次欣賞(幫助理解詩歌)

1、他們在哪裏做夢?做着怎樣的夢?

2、咦?星星為什麼會做着亮晶晶的夢呢?你覺得亮晶晶的夢漂不漂亮啊?

3、你們覺得綠瑩瑩會是什麼樣子?為什麼會是綠瑩瑩的呢?

4、咦?蝴蝶在花叢裏為什麼會做着香噴噴的夢啊?還有什麼會是香噴噴呢?

5、哦?寶寶為什麼會做着甜滋滋的夢?還有什麼時候你也會覺得甜滋滋的呢?

四、欣賞配樂詩歌(PPt展示)

他們做的這些夢美嗎?你最喜歡誰的夢呢?為什麼?我們一起去聽聽、看看。

五、幼兒朗誦

1、聽了這麼美麗的詩歌《夢》,我相信每個小朋友心裏肯定都很甜美,很温柔(引導幼兒理解詩歌温暖甜蜜的情感)。

2、那我們試試看,帶着這樣的感覺朗誦詩歌。(配樂)

六、延伸部分

1、(出示種子圖片)這是誰?看看他在哪裏做夢呢?

2、老師這裏還有很多朋友,他們也都在做着美麗的夢,他們會在哪裏做夢呢?做着什麼樣的夢?老師把這些圖片放在區域角,大家可以自己去排一排,編一編,也編出好聽的詩歌。

小班語言快樂的夢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聽賞教學,使學生體驗音樂帶來的美及情感的愉悦,感受樂曲的情緒變化,培養豐富的音樂想象力,並能用有感情的歌聲表達《愉快的夢》所描繪的美麗的夢境。

2、通過採集有關夢的資料,和創編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進行體驗實踐活動,並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初步的音樂創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貫穿始終的情感體驗

教學準備:

(教師)鋼琴、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器

(學生)課前收集的各種資料、彩紙、剪刀

設計意圖:

1、激發、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地進行交往、合作,積極參與感受、體驗、表現音樂,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2、層層情感鋪墊,引導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情感表現,並在活動中得到情感的昇華。

3、調動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引導他們大膽地想象,富於個性的表達,培養創新意識、創造能力。

教學過程

一、音樂聲中師生問好。

二、演唱、欣賞,感知表現

1、唱唱歌曲《愉快的夢》

師:同學們,我們來唱一首熟悉的歌吧。(播放課件)

A、單聲部練唱準確。

B、分聲部完整合唱。

要求:旋律準確,聲音連貫、流暢,吐字自然、清晰,二聲部合唱均衡、和諧。

2、欣賞一段樂曲,“做”個夢,感受其情緒、意境

師:閉上眼睛,聽一段音樂,根據聽到的音樂做個夢,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看看你能夢到什麼?

A、學生聆聽無標題音樂(格里格的《搖籃曲》)。

B、各抒己見暢談夢境(説一説你的夢境,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根據是什麼?)

c、老師小結鼓勵:看來,這音樂對我們的精神生活所起的作用真大,只不過是一串串音符,但是在同學們的耳朵中、頭腦裏,卻帶來了這麼大的想象空間,給了我們這麼多的美的畫面、美的享受。

3、感情處理,表現《愉快的夢》

師:歌曲《愉快的夢》又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呢?

A、學生語言交流。

B、有感情朗讀歌詞。

c、教師範唱,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比較恰當的方式進行伴奏。(如:打擊樂器的空靈聲、悠揚的口哨聲、輕柔的哼鳴聲……)

D、學生有感情演唱歌曲。

要求:唱出歌曲意境(營造優美安寧的氣氛,聲音輕柔、舒展,隨情緒富於變化)。

E、老師小結鼓勵:對作品理解得深,我們就能表現得更好。

三、資料交流,拓展延伸

1、交流收集到的有關“夢”的詩歌、故事等。

A、四人小組互相交流。

B、推選代表全班交流。

師<過渡>:夢有憂慮、恐懼的,更有幸福、快樂的。古人的夢大多都寄託着他們的願望與追求,比如:(結合學生彙報內容:“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但是由於當時社會的黑暗,他們的夢或者説願望往往都是虛幻的,在現實中難以實現,最後只能發出“舉杯銷愁愁更愁”、“一枕黃粱美夢”的慨歎。

現在可不一樣了,單説兒童的夢,一個個都是描繪的美麗景象,表達的對未來生活的渴望。問問大家,你擁有一個令人嚮往的夢想嗎?拿出你的紙、筆,給自己描繪一張未來的藍圖吧!

2、用畫面或文字描繪自己的夢想

(用自己喜愛的顏色的紙,剪出自己喜愛的形狀,把自己的理想、願望用簡短的文字或畫面描繪出來。)

3、“五彩的夢”展示活動

(學生用簡短的語言描述之後,將自己的作品貼上黑板。)

四、合作創編,表演展現

師:大家的夢想五彩繽紛,如果只用《愉快的夢》這首歌來表達,恐怕遠遠不夠了,想一想,你還能用什麼樣的形式表達你現在的心情、感受?

生:隨音樂舞蹈、給旋律創編新歌詞……

師:就近集合或根據需要,自由尋找最佳合作伙伴,發揮集體的力量編一編,練一練吧!

1、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各種創編活動,老師參與指導。

2、推選小組台前表演。

3、選擇一組比較成功的,全班學習。

五、小結欣賞

1、師生互勉:

師:每個人都要有一個夢想,每個人都要為夢想而努力,只有這樣,理想才會變為現實,美夢才會成真,老師有一句話送給大家,我們互相勉勵。

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着湍急的河流,辛勤的勞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樑。

————克雷洛夫(俄國寓言作家)

2、欣賞歌曲《童年的夢》(播放電腦課件)

師:跟着音樂動一動,唱一唱。

“夢裏的門啊快快打開,我的夢想要放聲歌唱。

夢裏的門啊快快打開,我的夢想要展翅飛翔……”

3、同學們,為了自己的那份理想努力吧,祝願大家夢想成真!

小班語言快樂的夢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1、學唱《愉快的夢》

教學目標 :

1.指導學生用輕柔,連貫,優美的聲音表達歌曲的意境,發展學生的音樂想象力。

2.瞭解6/8拍的含義,並能在歌唱時突出節拍特點。

3.編創與活動——編自己的歌。

教學重點:

樂理知識6/8拍的瞭解。

教學難點 :

樂理知識6/8拍的瞭解。

教學過程:

綜合練習:

1.發生練習:音階(下行,用lu唱)鞏固音準、打開上鄂。

二聲部4/4拍

│5---│4---│3---║

│3---│2---│1---║

用lu唱,和諧、統一、均衡。

2.樂理知識:6/8拍號、強弱規律。以8分音符為一拍每

小節6拍、強弱弱次強弱弱。

學習歌曲:

1.聽錄音(範唱)感受6/8的節奏規律。

2.再聽一次:要聽清他做一個什麼夢?在夢中看見了什麼?

3.師生談話議論歌曲內容。(小矮人圖片)

4.請大家看譜,我們過去打拍子,都是四分音符為一拍。而今天的拍子不一樣,是八分音符為一拍。請大家聽我唱4小節曲調,我邊唱邊打拍,請大家認真聽,認真看(教師範唱4小節曲調)。

5.大家邊看譜,邊跟我打拍子。我再唱這4小節,已經領悟的同學可輕輕跟我唱。

6.按剛才的方法,大家自學下面第二句的4小節曲調。也就是帶色塊的4小節曲調。

7.第三句曲調再聽我唱,請注意在什麼地方換氣。 (教師示範樂曲的曲調,在換氣處要示意一下)。

8.大家跟着我一起唱第三樂句。

9.請大家整理一下全曲,跟教師彈琴哼唱。

10.大家要非常連貫流暢地把曲調唱一下。注意連音線。

11.再聽一次範唱。

12.全體唱歌詞。

設問:怎樣才能把歌曲唱好?

13.師生討論。

答案:

(1)唱的時候好像自己在夢中看到小矮人,看到金星。

(2)因為是做夢,所以聲音是柔和的,要唱得連貫。

14.有感性地背唱歌曲。

15.結合歌曲《愉快的夢》的教學進行講解。

16.把第二樂句進行講解。

設問:這4小節曲調的行進方向有什麼特徵?

答案:

每兩小節都是往下進行。

小結:在音樂中曲調行進的方向往下行的,我們稱為“下行”。

編創與活動——編自己的歌。

1.創作4小節下行的曲調,節奏與音符完全按學生自己的願望進行創作。

2.教師對學生的創作,把典型的曲調介紹給全體學生,鼓勵積極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