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2021安全用電的教案(通用5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38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1安全用電的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1安全用電的教案(通用5篇)

安全用電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安全使用電器的粗淺知識。

2、有安全意識,知道電是危險的,小朋友不能玩。

3、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事先對要用到電的電器有一定的瞭解。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課題:小朋友,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教室裏哪些東西要用到電?

教師小結:這些電器都要接上電才能使用。

2、請幼兒找一找教室裏的電源插座和插頭在什麼地方。

3、討論:幼兒園的插座為什麼要安裝的這麼高?

(讓幼兒知道電插頭、電源插座都是危險地東西,如果手碰到插孔內,人就會觸電,會有生命危險。)

4、請幼兒看教師拿插頭時的姿勢和抓的位置,讓幼兒知道插孔內有電,插頭上的小銅片能把電通過電線傳給錄音機,所以手不能碰到銅片,更不能把手伸到插孔內。

5、組織幼兒討論:用電時要注意什麼?

(知道潮濕的東西不能靠近電器,這樣會漏電,電器不能與潮濕的東西放在一起,不然可能引起火災,手濕的時候最好也不要去插插頭,以免觸電。)

6、教師小結:小朋友不要自己去插插頭,要請大人幫忙。電器着火時不能用水撲滅,要用乾粉滅火器,如果發現人觸電不能用手去拉他,人會導電,要用木質品把電器與人分開,切斷電源。

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活動延伸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找找幼兒園其他地方的電源插頭,並貼上安全標誌。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讓小朋友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看見電線段落在路上,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後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安全用電的教案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安全使用電器得粗淺知識。

2、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3、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説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找一找教室中的電源插座或插頭在什麼地方?

2、討論:幼兒園班級裏的插座為什麼都要安裝得這麼高?(讓幼兒知道電插頭、電源插座都是很危險的東西,如果手碰到插孔內,人就會觸電,會有生命危險。)

3、請幼兒看教師拿插頭時手的姿勢和抓的位置,讓幼兒知道插孔裏有電,插頭上的小銅片能把電通過電線傳給錄音機,所以手不能碰到銅片,更不能把手伸插孔內。

4、組織幼兒討論:用電時要注意什麼?知道潮濕的東西不能靠近電器,這樣會漏電,電器不能和與紙、布等易燃物品放在一起,不然可能引起火災。

5、讓幼兒説説在家中用電器時要注意什麼?

活動延伸:

散步時。可以帶幼兒從遠處觀察高壓電的標記,教育幼兒高壓電很危險,一定要遠離高壓電。

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繼續探討和努力,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每位幼兒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

安全用電的教案3

活動目標

1、瞭解電的用途,知道安全用電不會發生危險。

2、通過辨析活動,瞭解安全使用電器的基礎知識。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4、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讓每個幼兒能夠知道電會發生危險,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重點)幼兒肯定對電從那裏來這個問題很難回答(難點)

活動準備

電線一段、插座一個、“電”的標誌一個、電器圖片幾張。

活動過程

1、在教師提問的基礎上,初步瞭解電器的用途:

1)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電器產品,你知道哪些電器呢?它們有什麼作用?

2) 這些電器給我們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但是這些電器要工作,都離不開什麼呢?

3) 你知道電從哪裏來?(發電站)

4) 教師小結:電給我們人類帶來了許多方便,我們的生活再也離不開它了。它是我們的好朋友,但這位電朋友有時候也會發脾氣傷人的。

2、出示電線,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1) 這是什麼?你在哪裏見過?仔細看看裏面和外面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2) 教師介紹:這是電線,裏面是銅線,會導電。外面是塑料,包裹着銅線,是保護層,我們抓在手裏沒有電。但是塑料壞了,我們就會碰到電,發生危險。

3、組織幼兒討論:

1) 如果你們家的電線破了,怎麼辦?(用專用膠布包裹)

2) 如果你看見電線斷落在路上,應該怎麼辦?(繞過去)

4、出示插座,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1) 這是什麼?它有什麼用?

2) 教師介紹:這是插座,裏面有銅絲或銅片,可以導電,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護層。如果將手伸進去,就會碰到銅片,電就會傳到人的身上,發生危險。除了人和銅會導電,水也會導電,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濕的手接電源。

3) 出示“電”的標誌,讓幼兒認識,並知道看見“電”的標誌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5、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説説: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他們這樣做對嗎?

通過圖片使幼兒知道簡單的安全用電常識,學會保護自己。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利用看各種家用電器的圖片,激發他們的興趣。在安全用電環節上,請孩子們再看使用電器正確與錯誤的圖片,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看見電線段落在路上,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後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教師評語:

活動內容適合幼兒的現實生活,能引發幼兒的有效學習,反思比較客觀。建議活動名稱刪除“注意”兩字,並藉助課件幫助幼兒理解用電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用電的教案4

電能是一種優越的能量獲得廣泛的應用,不斷地造福於人類。同時電對人類也有很大的潛在危險性。如果不能做到完全用電,便會對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懂得安全用電常識,才能主動靈活地駕馭電力,避免發生觸電事故,保障生命財產的安全。中學生尤其應當瞭解安全用電知識。

教學重點:

讓學生掌握安全用電常識,安全使用各類家電,養成良好的用電習慣。

教學過程:

導入:觸電後的慘狀圖片導入,引入安全用電。

1、觸電後的慘狀:觸電身亡。

2、觸電後的慘狀:少年觸電面目全非。

3、觸電後的慘狀:少年觸電雙臂燒焦。

4、觸電後的慘狀:攀登高壓線杆人體燒焦。

5、釣魚發生的觸電事故。

6、手機充電時打電話被電擊。

7、上海商學院發生火災四名女大學生跳樓身亡。

一、電流對人體的傷害。

電流對人體的傷害有三種:電擊、電傷和電磁場傷害。

1、電擊是指電流通過人體,破壞人體心臟、肺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

2、電傷是指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用和機械效應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指電弧燒傷、熔化金屬濺出燙傷等。

3、電磁場生理傷害是指在高頻磁場的作用下,人會出現頭暈、乏力、記憶力減退、失眠、多夢等神經系統的`症狀。

二、觸電形式

為預防觸電事故的發生,我們分析幾種常見的觸電形式和人體對電流的反應,從而明確電流對人體的嚴重危害。觸電形式有以下四種。

1、單相觸電。人體的一部分在接觸一根帶電相線(火線)的同時,另一部分又與大地(或零線)接觸,電流從相線流經人體到地(或零線)形成迴路,稱為單相觸電。在觸電事故中,發生單相觸電的情況很多,如檢修帶電線路和設備時,不作好防護或接觸漏電的電器設備外殼及絕緣損傷的導線都會造成單相觸電。

2、兩相觸電。兩相觸電是指人體的不同部位同時接觸兩根帶電相線時的觸電。這時不管電網中心是否接地,人體都在電壓作用下觸電,因線電壓高,危險性很大。

3、跨步電壓觸電。電器設備發生對地短路或電力線斷落接地時都會在導線周圍地面形成一個強電場,其電位分佈是電位從接地點向擴散,逐步降低,當有人跨入這個區域時,分開的兩腳間有電位差,電流從一隻腳流進,從另一隻腳流出而造成觸電,叫跨步電壓觸電。

4、高壓電弧觸電。

5、剩餘電荷觸電。

三、防止觸電的技術措施。

(1)絕緣、屏護和間距是最為常見的安全措施。

1、絕緣:它是防止人體觸及,絕緣物把帶電體封閉起來。瓷、玻璃、雲母、橡膠、木材、膠木、塑料、布、紙和礦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絕緣材料。應當注意:很多絕緣材料受潮後會喪失絕緣性能或在強電場作用下會遭到破壞,喪失絕緣性能。

加強絕緣:就是採用雙重絕緣或另加總體絕緣,即保護絕緣體以防止通常絕緣損壞後的觸電。

2、屏護:即採用遮攔、護照、護蓋、箱閘等把帶電體同外界隔絕開來。電器開關的可動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絕緣,而需要屏護。高壓設備不論是否有絕緣,均應採取屏護。

3、間距:就是保證必要的安全距離。間距除用防止觸及或過分接近帶電體外,還能起到防止火災、防止混線、方便操作的作用。在低壓工作中,最小檢修距離不應小於0.1米。

(2)接地和接零。

1、接地:指與大地的直接連接,電氣裝置或電氣線路帶電部分的某點與大地連接、電氣裝置或其它裝置正常時不帶電部分某點與大地的人為連接都叫接地。

2、保護接地:為了防止電氣設備外露的不帶電導體意外帶電造成危險,將該電氣設備經保護接地線與深埋在地下的接地體緊密連接起來的做法叫保護接地。

由於絕緣破壞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現危險電壓的金屬部分,都應採取保護接地措施。如洗衣機、電冰箱、微波爐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都應予以接地。一般低壓系統中,保護接地電阻值應小於4歐姆。

3、保護接零:就是把電氣設備在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部分與電網的零線緊密地連接起來。應當注意的是,在三相四線制的電力系統中,通常是把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同時接地、接零,這就是所謂的重複接地保護措施,但還應該注意,零線迴路中不允許裝設熔斷器和開關。

(3)裝設漏電保護裝置。

為了保證在故障情況下人身和設備的安全,應儘量裝設漏電流動作保護器。它可以在設備及線路漏電時自動切斷電源,起到保護作用。(熱水器插頭自帶)

(4)注意事項。

1、不要隨便亂動或修理電氣設備。

2、經常接觸和使用的配電箱、配電板、閘刀開關、按扭開頭、插座、插銷以及導線等,必須保持完好,不得有破損或將帶電部分裸露。 3、不得用銅絲等代替保險絲,並保持開關蓋面完整,以防短路時發生電弧或保險絲熔斷飛濺傷人。

4、在移動電氣設備時,必須先切斷電源,並保護好導線,以免磨損或拉斷。

5、在使用手持電動工具時,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工具外殼要進行防護性接地或接零,並要防止移動工具時,導線被拉斷,操作時應戴好絕緣手套並站在絕緣板上。

6、在雷雨天,不要走進高壓電杆、鐵塔、避雷針的接地導線周圍20米內。當遇到高壓線斷落時,周圍10米之內,禁止人員進入;若已經在10米範圍之內,應單足或並足跳出危險區。

四、電器火災的防止。

電器、照明設備、手持電動工具以及通常採用單相電源供電的小型電器,有時會引起火災,其原因通常是電氣設備選用不當或由於線路年久失修,絕緣老化造成短路,或由於用電量增加、線路超負荷運行,維修不善導致接頭鬆動,電器積塵、受潮、熱源接近電器、電器接近易燃物和通風散熱失效等。

其防護措施主要是合理選用電氣裝置。例如,在乾燥少塵的環境中,可採用開啟式和封閉式;在潮濕和多塵的環境中,應採用封閉式(衞生間);在易燃易爆的危險環境中,必須採用防爆式。

防止電氣火災,還要注意線路電器負荷不能過高,注意電器設備安裝位置距易燃可燃物不能太近,注意電氣設備進行是否異常,注意防潮等。

安全用電的教案5

活動目標:

1、瞭解電的用途,知道安全用電不會發生危險。

2、通過辨析活動,瞭解安全使用電器的基礎知識。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電線一段、插座一個、“電”的標誌一個。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哪些地方用得到電啊?”朱老師問道。“燈、電風扇。”小白回答説。奇奇説:“還有電視、電腦也要用到電。”朱老師又請陳澤天來説,他回答道:“遊戲機。”大嘉嘉想到的是桌子,這答案使得其他小朋友在底下哈哈笑了。這時,朱老師笑着説,“電確實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但它有時會發脾氣,你們知道嗎?”小白舉手了,他認為人們把電線切斷的時候,電就生氣了。奇奇有別的看法,他説閃電會令電發脾氣。朱老師在黑板上,畫下了小朋友回答的這些情況。

之後,朱老師出示了三幅圖畫,第一幅大致説一個小哥哥在插了許多插頭的電板上又拉了一條線,第二幅畫了一個小朋友自己去插電,最後一幅展示了有人把收音機的插頭插到電燈泡上。小朋友看明白了之後,朱老師問“你們有沒有做過這些行為?”小朋友都説沒有。“那你們有什麼辦法可以提醒人們安全用電?”霏霏説:“把電線拔掉。”“額,跟他們説。”這是劉項望的提議。小白説:“可以在小區貼一張紙,上面寫幾個字‘ 電很危險,不要亂玩電’。”朱老師點點頭:“老師也想了個辦法,做了一個標誌,提醒人們。”説着便出示這個標誌---外面是一個黃色三角形,表示警告注意的意思,中間是個閃電的圖形,表示有電危險的意思。

介紹完“電”的標誌,朱老師帶着小朋友在教室裏逛了一圈,觀察那裏需要貼“有電危險”的標誌。最後朱老師拿出了她帶來的電插板,介紹給小朋友認識。

聽課有感:

朱學姐上課總是讓我們覺得很舒服,她的體態、語言、語調把握得很好,就像已經參加工作的老師那樣。今天的這節課不是很容易上,對於小朋友而言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朱學姐能夠用貼近小朋友視角的方式來説課,小朋友樂意聽也樂意説,效果很好。最後展示電插板這個環節,本來她打算在中間部分就介紹給小朋友的,但是上課時太投入了,沒有想到這一環節,所以就留在了最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