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中班科學教育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47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科學教育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中班科學教育教案

中班科學教育教案1

活動目標:

1、認識肥皂的多樣性,知道肥皂的不同作用。

2、知道生活中如何正確使用肥皂。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從家中帶來不同種類的肥皂:香皂、透明皂、藥皂、旅遊皂、液體皂等。

2、新式肥皂的幻燈片。

3、肥皂架子。

4、幼兒提前瞭解自帶的肥皂。

活動過程:

一、調動幼兒已有生活經驗,認識肥皂種類的多樣性和肥皂的作用。

1、猜一猜,引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引導語:有一樣東西,只要你和它交上朋友,它就會讓你變得講衞生愛清潔,而且我們天天都用它,這樣東西是什麼呢?

2、幼兒能用有節奏的兒歌説出肥皂的名稱和作用。

設計提問:你帶的是什麼肥皂?它是用來幹什麼的?

3、經驗提升:知道肥皂的種類很多,而且每種肥皂都有它的專用性。

二、感知肥皂的形狀、顏色、氣味、大小等的特點和多樣性,增加幼兒對肥皂的喜愛之情。

1、設置問題情境,請幼兒幫助選肥皂,學會看包裝認識肥皂。

設計提問:

(1)你能幫我選一塊芒果味的、黃顏色的香皂嗎?

(2)你是怎麼找到的?

(3)經驗提升:在肥皂的包裝盒上藏着肥皂的許多小祕密,我們可以根據包裝上的畫面和文字找到自己想要的肥皂。

2、多種感官感知肥皂的特點,結合生活經驗説一説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肥皂。

設計提問:

(1)請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你手裏的肥皂是什麼形狀、顏色、氣味、大小的?

(2)經驗提升:不同的肥皂它的形狀、顏色、氣味、大小是不一樣的。

(3)你喜歡哪種肥皂?

(4)經驗提升:因為每個人喜歡的肥皂不一樣,所以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肥皂。

三、欣賞課件,認識新式肥皂,進一步瞭解肥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1、幼兒看課件認識蛋糕肥皂、棒棒糖肥皂、不鏽鋼肥皂、竹碳肥皂等。

2、經驗提升:很多的新式肥皂看起來更漂亮,用起來更方便,對我們的健康越來越有好處,所以人們越來越喜歡使用肥皂。

四、結合生活經驗學習正確使用肥皂的方法。

設計提問:

1、你每天都用肥皂嗎?什麼時間能用到肥皂?

2、説一説你是怎麼使用香皂洗手的?

3、説兒歌學習正確使用肥皂洗手的方法:

(打開水管濕濕手,拿起肥皂打一打。兩隻小手搓呀搓,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頭搓搓,搓出滿手肥皂泡。打開水管衝一衝,小手洗得真乾淨。)

4、經驗提升:在使用肥皂的時候,我們既要節約,不浪費肥皂,不把肥皂泡在水裏。又要正確的使用肥皂,讓肥皂把我們的小手、小臉、身上、衣服上洗的乾乾淨淨的,去掉身上的髒東西,殺死身上的細菌,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清潔,越來越健康。讓我們和肥皂做好朋友,做一個講衞生的好孩子。

活動反思

肥皂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日用品,孩子們在洗手時只是草草的使用,並不是想用它把手洗乾淨,而感興趣的是搓出來的泡沫。因此,僅用看看、問問、猜猜的方法認識肥皂,既不能引起幼兒觀察的興趣,又不能達到發展幼兒思維的目的。

考慮幼兒的情緒、愛好和心裏的`因素,它巧妙地利用了幼兒求知慾,好奇心強,喜歡自己探索、自己動手等特點,讓幼兒主動地瞭解實物的特點和規律,這於傳統的注入式相比,顯然是好多了。

中班科學教育教案2

活動目標:

1、瞭解眼睛的作用,初步懂得保護眼睛的重要性。

2、學習保護視力的方法,注意用眼衞生,逐步養成好習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自編故事圖片4張。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引出眼睛的論題,説説眼睛的作用。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要讓大家猜一個我們身上的器官:"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猜出是什麼了嗎?

師:對,它就是我們的眼睛。眼睛有什麼作用?

師:眼睛可以讓我們看見這個美麗的世界。除了我們人身上有眼睛,動物身上也有,你看,小貓咪咪就有一雙美麗的大眼睛,可是最近卻碰上了大麻煩,我們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二、聽一聽--聽故事,説説保護眼睛的重要性。

提問:

1、小貓為什麼會眼睛疼?

2、它後來怎麼去做的?

3、如果我們沒有好的眼睛將會怎麼樣?(變成近視眼,無法看清東西,沒有辦法看好書)

小結:眼睛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她。那麼,到底有哪些辦法來保護我們的眼睛,預防近視呢?

三、説一説--學習保護視力的方法。

注意用眼衞生出示圖片,讓幼兒説説這些保護視力的方法。

小結:"二要"——看書、看電視、看電腦姿勢要端正,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將胳膊肘撐在桌上,將小臂和手掌伸直,中指點到鼻尖或額頭,即距離30釐米左右)--要定期檢查視力,認真做眼保健操。

"二不要"——不要長時間的看電視、看電腦。

——不要在過亮或過暗的地方、晃動的車廂看書、畫畫。(看一看、找一找,教室的哪些部位光線過強、過弱,不宜看書畫畫)。

總結:小朋友,現在我們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風景,看看誰看的最遠。

 活動反思:

教育活動內容選材非常重要,它直接關係到活動的成功與失敗。本次教育活動的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與他們的身體息息相關,看似一個簡單的活動內容,卻藴含着重要的教育意義:孩子們對“眼睛”這一器官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眼睛是身體的器官,時時刻刻都能接觸到,陌生的是對眼睛的認識缺乏更深入的瞭解,通過這次活動,不但讓幼兒細緻地瞭解了眼睛的構造及其作用,而且糾正了幼兒用眼方面的錯誤,同時學習了用眼衞生知識。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保持對活動的高度興趣和關注,課堂氣氛活躍而民主,他們對眼睛的構造還是用眼衞生,都能大膽地與同伴、老師交流,活動結束時,許多孩子都能説出不少保護眼睛的方法,這是我們希望達到的預期效果。

中班科學教育教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分離、挖、塑造、經驗回憶等活動,感知探索沙輕、細小、不溶於水及加水後容易塑造的特性。

2、發展幼兒的感知能力,誘發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玩沙工具、水若干桶、紗布、吸管若干。

活動過程:

1、運用沙子寶寶的祕密這個話題引起幼兒活動的願望。

師:我們今天要和沙子寶寶交朋友。沙子寶寶呀,最喜歡和知道它祕密的小朋友玩。那麼我們今天就來找一找沙子寶寶的祕密吧。

2、運用各種工具,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感官感知沙的特性。

(1)用紗布分離出小石子和細沙,並通過觸摸、抓捏感受和體驗沙細小的特點。

(2)用吸管吹一吹乾沙,體驗沙輕的特點。

(3)把篩出的細沙倒入水桶中,通過觀察和攪拌體驗沙不溶於水的特點。

3、組織幼兒積極討論玩沙活動中的發現。

小結:所以我們小朋友在玩沙的時候不要把沙子拿來扔,避免沙子飛到眼睛裏。

4、再次玩沙,引導幼兒用水把沙澆濕,觀察沙子遇水後結塊的變化。

往沙箱中倒入水,用手感知幹沙與濕沙的區別,幹沙輕,不易捏合;濕沙重,易捏合。

小結:沙子可以和水一起玩,那麼我們小朋友也可以利用水和沙子一起做遊戲。

5、組織幼兒分組進行小組造型,體驗幹沙和濕沙的任意造型。

幼兒自由分組玩沙,教師適當引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共同完成作品。

6、評價幼兒的表現。

你們今天表現都很棒,都找到了沙子寶寶的祕密。沙子寶寶説下次還想和你們做遊戲呢!

活動反思:

聯繫生活揭示科學知識的意義。要做到科學教育與幼兒的生活相結合,不僅是學習課題來自生活,還應該引導幼兒能運用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到了科學知識可以為生活服務。這樣做,可以拉近幼兒與科學的距離,使幼兒對科學產生一種親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