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買菜》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75W

《買菜》1

活動目標:

《買菜》

1、能根據固定句式,在圖譜的提示下推理出相應的歌詞。並通過演唱感受歌曲的韻律美。

2、藉助圖譜理解歌詞,當圖片被逐步抽去時,能憑記憶唱準歌詞。

3、在輕鬆歡快的律動中,能根據音樂特點,大膽創編動作。

4、感受勞動的樂趣,樂意為爸爸媽 媽分擔家務活。

5、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6、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食物圖片、背景圖。

2、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在節奏感訓練與發聲練習中熟悉旋律

師: “孩子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逛超市,好嗎?汽車來了,讓我們出發吧,。”放錄音,在《買菜》旋律伴奏下,師生做開車動作進場:1、教師利用“停止”口令,插進師生對話來對幼兒進行節奏感訓練:

師:“看到 紅綠 燈 呀,我們 怎麼 做?” 幼:“看到 綠燈 行 呀,紅燈 就要 停 ”

師:“看到 老奶 奶 呀,我們 怎麼 做?” 幼:“看到 老奶 奶 呀,我們 就讓 座 ”

師:“汽車 到了 站 呀,我們 怎麼 做?” 幼:“汽車 到了 站 呀,一個 挨一 個 ”

師“到了 超市 門 口,心情 怎麼 樣?

幼:“哎 呀呀 哎 呀呀 真呀 真高 興”

2、進行發聲練習:師:“剛才小朋友都説很高興,我們高興地時候,就想唱歌,唱歌之前呀可要把嗓子練好,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把嗓子練開。”提出發聲練習的要求,利用結尾句進行發聲練習。

二、學唱歌曲

師:“平時小朋友有沒有跟爸爸媽 媽一起去買菜?買過什麼菜?”幼兒自由表達。出示“買菜”字卡,引入課題。

1、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譜並提煉歌詞:

圖一:“今天的天氣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買菜”

圖二:“雞蛋圓溜溜、青菜綠油油、母雞咯咯叫、魚兒水裏遊”

圖三:“蘿蔔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

圖四:“哎呀呀哎呀呀裝也裝不下”

(教師藉助肢體語言或形象比喻,幫助幼兒理解圓溜溜、綠油油、咯咯叫、水裏遊等重點歌詞)

2、教師範唱歌曲,提問:“歌曲中有一個地方沒有旋律,聽聽是

.哪裏,説的是什麼?教師再次演唱歌曲,師:這次請你們聽我唱,圖上有兩個相同的標記分別表示什麼?(重點引導幼兒探索歌詞“哎呀呀,哎呀呀”圖譜的表示方法,引導幼兒發現“哎呀呀”的圖譜標記是一個圓點大表示強、兩個圓點小表示弱的節奏特點。)

3、幼兒學唱歌曲。(1)帶領幼兒按節奏把歌詞讀熟。(2)幼兒放慢速度、跟着琴聲、看着圖譜學唱。

4、玩“藏圖”遊戲,熟唱歌曲。

(1)教師抽掉其中一幅圖,讓幼兒回憶並演唱歌曲

(2)“現在老師把2—3種菜蓋起來,你們能唱得出來嗎?”(教師遮蓋2-3種菜,幼兒演唱)

(3)“現在沒有菜了,你們還能唱出來嗎?”(教師把全部拿掉,幼兒演唱)

(4)以正常的速度並用活潑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鼓勵幼兒大膽用誇張的表情動作來表達結尾句。

5、教師幫助幼兒反思本次活動中使用的學習方法

教師:今天我們是怎樣學會這首歌的?有的小朋友是看圖片的,可是最後圖片全部被遮蓋掉了,你們不看圖片也唱出來,這是為什麼呢?説明圖片的內容已經印到你們的腦子裏,以後你們在學習別的本領的時候也可以使用這個方法。

三、複習律動,大膽創編“包餃子”的各種造型動作

老師“今天,我們在超市買了這麼多的菜,好高興,孩子們真棒,已經學會幫忙幹家務活了。那買了這麼多的菜,今天中午我們來包餃子。現在跟老師一起來包餃子。

1、播放“喜洋洋”的音樂,全體一起復習“包餃子”律動。

2、小朋友就坐,教師談話貫穿感恩教育

3、引導幼兒大膽創編“餃子”熟了的造型動作,在雙圓形中兩兩結伴進行律動。

4、小結,在歡樂的“包餃子”律動中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1、以往在歌曲教學中,往往碰到孩子對旋律較難掌握的問題,而孩子主要是靠反覆聽來掌握旋律,所以本課例我嘗試用“一曲式”的方法。在異班試教時,我從進場的節奏訓練到發聲練習都採用歌曲的旋律始終貫穿,這讓幼兒在沒學歌曲之前已經對旋律有了完整的印象,到了基本環節學唱時,輕而易舉,掌握得很快,所以我覺得“一曲式”的方法很好,嘗試是成功的。

2、學唱歌曲部分,我藉助肢體語言,幫助幼兒理解圓溜溜、綠油油、咯咯叫、水裏遊等重點歌詞,由於形象、生動,貼切,孩子們學得很快,也模仿得惟妙惟肖,效果也較好。

3、將音樂與日常生活相結合,給幼兒創設充滿生活情趣的音樂環境,孩子們興致很高,在音樂中感悟勞動的樂趣,都能愉快地參與其中。

4、由於是異班教學,對該班的幼兒不熟悉,不能進行很好的師幼互動,對歌曲的感情處理、歌曲演唱的節奏強弱等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在最後的創編部分,未能激發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運用肢體語言盡情表現自己的理解,未能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結束部分顯得倉促。這提示我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儘量地彌補不足,特別要給予孩子充足的機會去展示他們的個性,更好激發幼兒的創造力。

小百科:我們生活中指的“菜”通常是能做副食品的植物,如蔬菜;或經過烹調供下飯下酒的蔬菜、蛋品、魚、肉等。

《買菜》2

設計思路

在主題《好吃的食物》中的小主題《菜場》的活動實施中,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我們在教室創設了菜場的環境,而“菜場”裏的菜就需要孩子們自己動手來豐富,圍繞其開展的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孩子們成了具體的操作者甚至是設計者:他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菜場,參觀瞭解菜場後在活動室裏佈置自己的小菜場;或畫或自己製作各種各樣的菜;遇到困難時,他們會自己想辦法去解決,當然在他們向我請求幫助時,我就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需要進行預設的學習活動。

活動設計

目標:

1、 通過遊戲讓幼兒感受菜場裏有各種各樣的菜。

2、 嘗試創編歌曲買菜,體驗改編歌詞的樂趣。

準備:菜場的佈置

設計:

(一)、導入:舞蹈《小雨傘》

要求:能用優美的動作表現小雨傘。

(二)、在菜場裏

1、去菜場買菜

2、説説自己買了什麼菜

3、介紹菜是什麼樣子或味道的

(三)、創編歌曲

1、複習歌曲《買菜》

要求:(1)用輕輕的聲音演唱

(2)聽琴聲到最後一句話時,聲音漸輕

2、説説歌曲裏的菜

3、創編一句歌詞

鼓勵和別人編的不一樣的幼兒

4、創編二句歌詞

5、將幼兒創編的歌曲演唱一遍

結束:音樂遊戲《兩隻老虎》

要求:在音樂結束後做出各種不同的滑稽動作,不能重複。

反思

活動開發和創新不在於名稱的新奇,不在於材料的花哨,而在於活動能真正引發幼兒參與的興趣,在於能真正符合幼兒的需要,在於能引發幼兒的操作、探究和體驗,在於能與幼兒已有的經驗建立一定的聯繫。在《買菜》活動中,活動開發和創新的基礎是對幼兒需要和興趣的瞭解,對幼兒原有經驗的瞭解,對幼兒現實生活的瞭解。在此基礎上,從幼兒的學習特點出發,充分挖掘和利用現實生活中廣泛的教育資源,開發形式多樣、新穎活潑、具有趣味性的多種多樣的活動。這種活動應該能夠引發活動各要素的有機結合,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買菜》3

集體預設

目標:1.在扮演角色的遊戲過程中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樂意參與學習和表

演兒歌的活動。

2.理解詞;抬、大街

準備:菜場情景、小籃子

重點:在遊戲中理解“抬”

過程:

一.情景遊戲:買菜

1.(出示籃子)我的手裏拿了什麼?我提着籃子去幹什麼?

2.遊戲

a.請一個幼兒陪媽媽去買菜

b.選菜:我們選了些什麼菜?

c.抬菜;這麼多菜,你願意幫媽媽嗎?怎麼幫?我們一起抬回去好嗎?

二.欣賞、學習兒歌

1.欣賞:買菜的遊戲真有趣,我把它編了一首兒歌名叫《買菜》

2.學習兒歌

a.集體朗誦

b.分組練習

1.許多小朋友都想做我的乖乖陪媽媽去買菜這回一邊走一邊要和媽媽一起説説話(將幼兒分成兩半,先後陪媽媽去買菜,同時念兒歌)

2.幼兒模仿抬菜的動作理解並記住詞“抬”

三.改變個別名稱,鞏固練習兒歌

如:改變菜的名稱、改變人物的稱呼

《買菜》4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快活潑的節奏,學習演唱歌曲。

2.通過學習幫助幼兒瞭解各種菜的特點。

3.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重點難點:

學會歌曲並瞭解各種菜的特徵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或CD。

2.幼兒有過買菜的經歷。

3.蔬菜卡片。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引出活動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師提問:你們去買過菜嗎?和誰一起去的?

2.那小朋友你們看見菜市場都有些什麼菜?(引導幼兒大膽的説出自己所看過的菜)

3.有一個小朋友,今天也去了菜市場買菜,她看見了什麼菜呢?

4.介紹歌曲名字

你們説了那麼多的菜,那這個小朋友看到的是不是和你們一樣呢?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5.完整欣賞歌曲。介紹歌曲名字。

二、傾聽範唱,理解歌詞

1.今天的天氣怎麼樣?(好)小朋友和誰一起去買菜?(奶奶)

②他們買了哪些菜?(蘿蔔、青菜、魚、雞蛋等)

③聽錄音第二遍

提問:這些蔬菜是怎麼樣的?(雞蛋圓溜溜、青菜綠油油等)

④根據幼兒的回答,逐一展現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⑤再次傾聽教師的範唱,找出歌曲中的唸白。

三、學唱歌曲

1.藉助圖譜,幼兒放慢速度跟唱。

2.老師請幼兒帶上圖卡扮演各種蔬菜,站到前面,唱到哪種蔬菜相應的幼兒出來啦成圓圈。遊戲可以根據幼兒興趣,反覆2~3遍。

3.以遊戲形式結束活動

①小朋友真棒,這麼快就學會了這首歌,也認識了很多的蔬菜,那現在呢老師就扮演“奶奶”我們一起去買菜吧。

②師幼齊唱歌曲出活動室

活動分析

買菜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遇見的事,放學回家後大人去菜場買菜都會帶着孩子,孩子們對買菜這種活動已經耳濡目染,耳熟能詳了,平時在幼兒園的角色遊戲中也會扮演成人進行買菜活動。在這樣一個大的前提下,讓幼兒進行音樂活動,對幼兒來説是既熟悉又陌生,孩子們可以在熟悉的背景下學習新的音樂技能,何樂而不為呢?選擇的內容來既自於幼兒的現實生活,又為生活所服務。

《買菜》這首歌曲歌詞雖然簡單,但是很多菜名連在一起説,幼兒容易混淆,不易掌握。如蘿蔔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這些菜雖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但要每個幼兒清楚地按規定的節奏來唱,卻存在困難。於是我把這些菜做成圖片,使幼兒容易掌握,不易混淆。視覺的參與幫助了幼兒清晰地分解了節奏,而且這張圖譜又成功地為創編歌詞打下了基礎。

活動反思:

1.孩子在唱歌時參與的積極性不高,我沒有及時地採取有效地措施,如用一些生動的動作等來激起孩子的興趣。

2.遊戲時間太長了,並且形式不夠豐富,所以看起來很枯燥。

3.沒有充分地利用圖譜。

4.可以設計買菜的情景,老師扮演“奶奶”和小朋友一起去買菜。

因為準備不夠充分,教學中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這就有待於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去完善,多多吸取別人的好的教學方法,並且將日常教學工作做得更紮實。

《買菜》5

目標

1、 藉助圖譜理解買菜的歌詞,能唱出歌曲歡快的情緒。

2、 能根據固定句式,在圖譜和老師的提示下推出相應的歌詞。

3、 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4、 能大膽表現歌曲買菜的內容、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幼兒記憶歌詞。

難點:幼兒能掌握歌曲中沒有伴奏的地方。

活動準備

1、 根據歌詞畫的圖譜一張

2、 節奏卡

3、 菜市場圖片一張

4、音樂《買菜》

活動過程

一、 律動《去買菜》

幼兒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菜市場。(音樂:買菜)

師:今天我們玩個辦家家的遊戲,現在我們就去買菜好嗎?

1、發聲練習(這是什麼菜)

賣菜的“阿姨”説:你們認識這些菜嗎?

1 2 3 4 ︱ 5—︱ 5 5 ︱ 5 5 ︱ 5 4 3 2 ︱1 —︱

師: 這 是 什 麼 菜 幼: 黃 瓜 黃 瓜 這 是 黃 瓜

2、遊戲(買菜)

買菜“阿姨”説:我這的菜又多又好,請你們用好聽的聲音告訴其他人好嗎?(出示節奏卡)

幼兒用接誦的方式説出菜名。

二、歌唱《買菜》

(1) 出示圖三

鞏固幼兒掌握好歌曲中沒有伴奏的地方。

(2) 教師示範唱歌曲《買菜》

示範唱第一次提問:歌曲中還買了哪些菜?

示範唱第二次 (幼兒帶着問題聽:買的菜的順序) 出示圖二

示範唱第三次(幼兒帶着問題聽:這些菜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推出相應的歌詞。

示範唱第四次(幼兒帶着問題聽:才買多了會出現什麼事?)。出示圖四

幼兒小聲的和老師跟唱(是誰買了這麼多的菜?)。出示圖一

三、幼兒學唱歌曲《買菜》

幼兒跟着琴聲一起唱。

老師遮擋一種菜,幼兒學唱。

幼兒遮擋2-3種菜,幼兒回憶唱。

完全遮擋,幼兒記憶唱。

四、唱《買菜》離開活動室,結束活動。

現在我的肚子都餓了,我們把今天買的菜帶回去做成美味的菜讓大家都來品嚐,好嗎?

教學反思

1、此次活動來源於幼兒的生活,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幼兒對此次活動比較感興趣,在活動結束時大多數幼兒能進行哼唱。

2、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沒有教幼兒念一句歌詞,教唱一次歌曲,而是通過遊戲、圖片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教學形式新穎。

3、幼兒對 歌曲中的説白的掌握不太好。

4、如果再上一次的話,我會帶幼兒去真正的菜市場,引導幼兒認識更多的蔬菜,觀察買菜人的表情、動作、語言等,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拓展幼兒的思維。

《買菜》6

【活動設計背景】

中班小朋友剛剛學習了《買菜》這首歌,目前都能完整地唱下來並根據歌詞表演,趁着幼兒對蔬菜有着濃厚的興趣,我們結合本週主題“認識蔬菜”來對這首歌進行適當的改編,讓幼兒鞏固認識蔬菜、顏色、形狀等知識,並熟練這首歌,從中體會到改編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鞏固認識蔬菜、顏色、形狀等知識。

2、嘗試改編歌詞,並從中體會改編的樂趣。

3、在歌唱中養成不挑食、不浪費糧食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改編歌詞並演唱。

活動難點:幼兒自己嘗試改編歌詞。

【活動準備】

1、活動室佈置成一個菜場,準備各種各樣的蔬菜卡片。

2、準備幾個小籃子或者小盒子。

3、歌曲《買菜》的詞曲掛圖(要大一點)。

4、歌曲的韻律。

5、小廚師帽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情境導入

1、隨音樂《買菜》買菜的旋律進入活動室,幼兒發現活動室變樣了。

師:我們的活動室變成什麼樣了?

幼:菜市場、超市買菜的地方等

師:每天都是誰給我們做飯啊?

幼:廚師伯伯、媽媽、奶奶等

師:想不想變得很能幹,給爸爸媽媽做好吃的菜呢?

幼:願意

師:今天你們都變成了小廚師,所以今天你們要自己買菜,做出美味可口的飯菜給爸爸媽媽好不好!

幼:好!

師:那小朋友們就跟着老師去買菜好不好!(每人發一個小廚師帽和小盒子。

二、挑選蔬菜認識蔬菜

1、音樂停止,幼兒開始在“菜場”挑選自己喜愛的菜的卡片,這是老師要適時的提醒幼兒不能挑食和偏食。

2、幼兒挑選完畢,將小盒子集中在一起,向幼兒提問為什麼要買這些菜。

3、引導幼兒根據自己挑選的菜的卡片,結合歌曲《買菜》中“圓溜溜”、“綠油油”、“咯咯叫”、

“水裏遊”等形容詞來形容一下自己買的菜。比如辣椒紅通通、南瓜大又圓、黃瓜細又長、鴨子嘎嘎叫

、大蝦彎彎腰等等。

三、老師示範自己改編

1、根據韻律複習歌曲《買菜》,從中找出小朋友和奶奶去買了些什麼菜。

2、提示幼兒可以把歌曲中的菜換成自己剛剛買的菜

3、出示掛圖,老師示範,比如把“雞蛋圓溜溜呀”換成“洋葱圓溜溜呀”等,再引導幼兒自己改編歌詞,老師把幼兒所換的菜的卡片貼在掛圖上,讓幼兒能清楚自己換了什麼,也可以讓幼兒自己更換。

4、當菜名全部換完之後,老師帶領幼兒根據韻律唱一唱這首改編的歌,讓幼兒感受改編的樂趣。

5、引導幼兒根據自己買的菜來改編歌詞並唱出來,對唱的比較好的幼兒給予鼓勵。

6、師:小朋友們,我們今天是不是買了好多好多菜,那現在讓我們做一回小廚師好不好!

四、活動延伸

遊戲《過家家》

【教學反思】

本節課能基本按照初步設想完成,師幼配合較好,幼兒能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興趣,對後面的延伸活動能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但是這節課因為條件限制,沒辦法帶到真正的菜場實踐和觀察,所以幼兒對蔬菜的形狀色彩特點等認知不夠,因班級幼兒太少,發言不積極,會在以後的活動實踐中多用實物來教學,積極引導幼兒主動發言。

《買菜》7

設計意圖:

我們從幼兒在數學活動室的操作和集體活動表現看出:幼兒已對抽象的加減算式有一定的立即,但字實踐運用中比較欠缺。此外,我們經常將計算與應用題分開教學,使幼兒無法把抽象的加減算式和實際應用有機結合。為此,我們試圖通過集體活動為幼兒創設一個運用的情境,即幫助幼兒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又激發幼兒在生活中繼續主動運用加減法解決問題的興趣。

目標:

1.讓幼兒在遊戲的情境中,進一步立即10以內的加減,學習用編題三要素表述計算過程。

2.在編題表述的過程中,學會運用加減法結局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準備:

小菜場場景佈置:青菜1.00、西紅柿2.00、大白菜3.00、魚6.00、肉7.00、螃蟹8.00.供幼兒操作的小菜圖卡各18張,調價標牌2個。

幼兒操作記錄紙1份,筆1支。

過程:

一、瞭解價格

1.今天,我們一起去娃娃城的菜場買菜吧。這些菜都要多少錢?

2.今天的菜價有什麼變化?

分析:從幼兒原有經驗出發,關注調價牌,調動孩子參與的積極性,運用了情境遊戲的創設來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二、調價

1.用編題三要素表述加價的菜。

例:誰能用三句話把青菜價格的變化説出來?

提問:你們都是用什麼方法算的?為什麼?

2.用編題三要素表述減價的菜

葷菜價格有什麼變化?(降2元)

例:您那個用編題的方法説説肉的價格變化嗎?

第三句話有什麼不同?

3.降價了你是怎麼算的?

請幼兒擺減法算式。

分析:運用編題的三要素,學會以陳述的方式講述調價的過程,並且在教師的引領下,嘗試編帶提問句的應用題。發現幼兒在編題的時候按照自己的方式表達,編題的嚴密性不夠,而且自己在執教的時候,也不敢迴應孩子,如有的幼兒説:"青菜原來是1元錢,現在漲價了1元錢,現在又變成了多少錢?"編題的兩個條件和提問的精煉不夠,對於孩子懂的意思,課堂上的我只是提醒了孩子們注意表達更清晰,忽略了編應用題的嚴密性和孩子們適當要選擇富有邏輯的編題關鍵詞。如"原來……現在……",應該給與孩子們更為確切的表述。

三、買菜算錢

1.如果我給你10元錢,你可以買2樣什麼菜?

2.幼兒買菜

3.算兩種菜的價格

(1)誰能用你們買的菜來編一道三句話的應用題?(提示:第三句話要問問別人。)

(2)算得出你用了多少錢嗎?請把算式列在紅線上。

4.算還剩多少錢

(1)拿了10元錢去付錢,營業員該找給你多少錢?用什麼方法算?

(2)算算,還要找你多少錢?

結束:你們會用加法算自己買菜花了多少錢,還會用減法算出營業員找你多少錢,那我們一起領錢去菜場玩買菜的遊戲。

分析:該環節是控股幼兒編應用題的能力,讓幼兒學會隨情景轉換編題,並列式計算。從課堂效果看,孩子們買菜之後,表述一共用掉多少錢是可以的,基本編題的元素也是能夠體現的。但是在算還剩下多少錢的時候,孩子們拘泥於操作的材料,對自己花掉多少錢在課堂上沒有針對性的提示,因此孩子們在編這道題目的時候,出現連減的方式編題,如"我有10元錢,先去買了青菜2元,又去買了魚6元,請問還剩下多少錢?"這個編題的失誤最大的原因是我在設計的時候把這個環節作為延伸活動,因此沒有考慮孩子們仍舊有很大的興趣去編題和計算,因此對用掉多少錢這個部分數沒有給與孩子們強調,所以出現連減,以及總數是10元錢還是用掉的8元錢沒有讓孩子們清晰。而且買菜環節中設計的是幼兒自主購買兩樣菜,沒有規定不超過十元,所以有的孩子超支了,有的孩子剛好十元,這個就導致了最後算賬環節的時候有的孩子不能夠編題,有的孩子等於0的計算還比較模糊,其實這個環節可以省略,只要個別幼兒編題以及列算式,對於特殊情況做迴應即可。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首先要能夠以一對用用相應的雪花片數量去買相應價格的蔬菜,否則就會算錯價格,最後在菜籃子裏的菜就不是10元了。但是在活動的檢驗環節,還是有部分孩子沒有買對菜,並且對於價格和雪花片數量不能一一對應。所以我就扮演買菜人。幼兒扮演菜寶寶,每一位菜寶寶根據自己的價錢再去找一位好朋友,兩種菜的價錢合起來是菜籃子上的價錢。然後一同跳到菜籃子中。以這樣互相檢查的方式讓孩子自己檢驗。另外,在檢驗環節,孩子們的數連加能力也要提高,否則孩子是沒有辦法進行自我檢驗的。

《買菜》8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掌握好歌曲中的節奏,並初步感受湖北民歌的特點。

2.學習用看圖譜的方法理解記憶歌詞,並連貫地演唱歌曲。

3.在愉快的音樂聲中體驗唱歌的快樂。

教學準備:

圖譜 音樂

活動過程:

一、練聲

二、談話導入

師:你們有沒有去過菜場呀?你跟誰一起去的?在菜場裏你都看見了哪些菜呢?

小結:菜場裏有雞鴨魚肉蔬菜豆製品等各種各樣的'菜。今天,有個小朋友他也要和奶奶一起去買菜,我們來聽聽他都買了哪些菜。

三、學唱歌曲,重點學習説唱部分。

1. 師範唱。

師:誰來説説,歌曲裏唱了哪些菜呢?

2.重點學習“雞蛋……蠶豆、毛豆、小豌豆。”

⑴學習“雞蛋…魚兒水裏遊。”

提問:

雞蛋長得什麼樣啊?青菜什麼顏色的?母雞會怎麼樣啊?魚兒呢?(幼兒學習:模仿動作練習;看圖譜練習。)

⑵學習“蘿蔔、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

師:又買了哪些菜?

蘿蔔、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幼兒學習:看圖譜練習;拍節奏練習。)

⑶初步瞭解説唱的形式,兩段連起來完整練習。

師:你們有沒有發現這首歌有的部分是唱的,有的是……説的,跟着節奏把歌詞説出來這種方法就叫説唱。

四、完整學唱

1.學唱歌曲。

師:師整體範唱並將圖譜補充完整。

2.看圖譜學唱歌曲。

3.用愉快的聲音唱歌曲。

4.用多種形式演唱。

(1)師幼輪流接唱

(2)男女輪流接唱

(3)交換輪流接唱

( 4 )表演唱

五、遊戲——買菜

1.介紹遊戲玩法。

師:老師扮演奶奶,小朋友當菜寶寶。老師點到誰,誰就變成一顆菜並模仿那棵菜的動作。

2.師生共同遊戲。

教學反思:

《買菜》是一節貼近幼兒生活情趣的音樂活動。活動一開始,我用談話引起幼兒興趣,提出問題引出歌曲的説唱部分,然後讓幼兒多種形式地完整學唱歌曲,最後通過玩遊戲來增強幼兒表現的慾望,進一步鞏固歌曲的內容,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從而達成了教學目標。活動中我認為有這樣幾個地方是較成功:

1.中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圖譜能幫助幼兒理解、熟悉、記憶歌詞。本次活動,我根據歌詞內容設計形象的圖片,通過提問引發幼兒回憶歌曲中歌詞,並利用可活動的圖片將圖譜填充完整。幼兒看着圖譜學唱歌曲,在輕鬆的環境中能很快理解歌詞內容,大大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興趣。

2.在這次的教學環節中,採用了難點前置的方法。活動中重點定位在理解歌曲內容,藉助圖譜初步學習清唱歌詞。難點則定位在對歌曲中説唱部分感興趣,讓幼兒初步感受湖北民歌的特點。將歌曲中説唱部分放在開始部分學習,既先解決了活動中的難點,又使幼兒能反覆感受説唱的歡快節奏,為後面的完整學唱、多種形式的演唱作了很好的鋪墊,提高了活動的成效性。

《買菜》9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體驗幫助老人的快樂。

2、培養幼兒合作演奏能力,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

3、學習演唱歌曲,表現歌曲的詼諧、風趣。

活動重、難點:

1、重點讓幼兒懂得關心幫助老人的道理。

2、難點是要求幼兒合作演奏。

活動準備:

1、老奶奶頭飾一個,帶有字寶寶的雞蛋圖片、母雞圖片、青菜圖片、小魚圖片、蘿蔔、黃瓜、西紅柿模型,蠶豆、毛豆、小豌豆圖片、菜籃子各一個。

2、節奏樂譜:

3、鈴鼓、沙錘、大鼓、鈸打擊樂器若干。

4、歌曲磁帶:《我幫奶奶去買菜》

教材分析:本活動對中班孩子來説,一課時難以完成。針對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智力發展水平,我把此活動分為2次活動來進行。

活動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體驗幫助老人的快樂。

2、學習演唱歌曲,表現歌曲的詼諧、風趣。

活動重點:重點讓幼兒懂得關心幫助老人的道理。

活動難點:詼諧、風趣的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老奶奶頭飾一個,雞蛋圖片、母雞圖片、青菜圖片、小魚圖片、蘿蔔、黃瓜、西紅柿模型,

蠶豆、毛豆、小豌豆圖片、菜籃子各一個。

2、節奏樂譜:

3、超市一角區角佈置。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歌曲《好娃娃》

(二、)遊戲導入活動:教師和幼兒玩遊戲《誰來幫幫我》,教師帶老奶奶頭飾,説出自己的困難,讓幼兒大膽的説出自己的做法,激發幼兒幫助別人的願望。

師:剛才歌曲裏唱的好娃娃,又給奶奶端茶,又給爺爺搬搬凳,他們真是個好娃娃。

師帶老奶奶頭飾後對幼兒説:今天的天氣真好,我想到超市裏去買些菜,可是我拿不了,應該怎麼辦呢,誰來幫幫我呢?(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的説出自己的做法)

幼兒大膽回答出自己的做法:()教師帶幼兒做遊戲:《我幫奶奶去買菜》(此環節幫幼兒熟悉了歌詞內容)

(三、)新授:

1、出示節奏圖譜,引導幼兒打出節奏

2、教師有節奏的教讀歌詞。

3、提問:(引導幼兒用歌詞內容回答)

(1、)今天的天氣好不好?

(2、)誰和奶奶去買菜?

(3、)你幫奶奶都賣了什麼菜?讓我們一起看一看。(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圖片或實物模型和形影的字寶寶。)

(4、)雞蛋怎麼樣?

(5、)青菜怎麼樣??

(6、)母雞怎麼樣

(7、)魚兒怎麼樣?

(8、)還賣了什麼菜?(引導幼兒有節奏的説出)

4、教師示範演唱歌曲:(教師扮老奶奶高興的樣子自然的唱出歌曲《我幫奶奶去買菜》)。

5、教師清唱逐句教唱歌曲。(教師注意強調反覆記號的唱法。)

6、教師彈琴逐句教唱。

7、教師和幼兒共同表演唱。

8、科學滲透教育:教育幼兒多吃新鮮蔬菜、豆類、肉類、蛋類等食物,對身體有好處。

鞏固練習:放音樂《我幫奶奶去買菜》,讓幼兒玩逛超市的遊戲。找一幼兒扮老奶奶。找幾名幼兒當棒老奶奶買菜的小朋友。

延伸活動:繪畫:《我喜歡的菜》。

活動二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打擊樂活動的興趣。

2、培養幼兒合作演奏能力,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

3、引導幼兒學看樂譜打節奏。

活動重點:培養幼兒合作演奏能力,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

活動難點:幼兒合作演奏、學看樂譜打節奏。

活動準備:

1、節奏樂譜:

2、鈴鼓、沙錘、 大鼓、鈸打擊樂器若干。

3、歌曲磁帶:《我幫奶奶去買菜》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唱歌曲《我幫奶奶去買菜》

(二、)欣賞打擊樂《我幫奶奶去買菜》激發幼兒參與打擊樂活動的興趣。(教師播放歌曲《我幫奶奶去買菜》教師隨音樂進行一種樂器打擊。)注意:教師極力表現出歌曲的歡快情緒。

(三、)出示打擊樂圖譜,師幼共同分析節奏特點,嘗試正確的打擊節奏。

(四、)請幼兒自由選擇樂器,分組學習用樂器打擊節奏,逐漸到四種樂器合奏演奏。

鞏固練習:師幼輪流做指揮者,以增加演奏者的趣味性,以便更好的感受樂曲的情緒。

活動延伸:把樂器投放在表演區,讓幼兒自由演奏。 <

《買菜》10

一、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唱準歌詞與曲調,初步表現歌曲的説唱風格。

2.幼兒能用看圖與遊戲的方法,理解、記憶歌詞。

3.幼兒願意積極主動參加,並能夠體驗並追求唱出美好聲音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一輛小推車和蔬菜的圖片,空白紙,筆,兩個小籃子和兩條頭巾。

經驗準備:幼兒瞭解認識過各種蔬菜、去過菜市場。

三、活動重難點中間部分的説唱

四、活動過程

(一)通過遊戲,學習歌曲中説唱部分

1."賣菜啦!賣菜啦!"教師邊吆喝邊推着小推車進入活動室,"請小朋友們猜一猜,我賣的是什麼蔬菜?"

2.教師出示蔬菜圖片,幼兒初步熟悉説唱部分的歌詞。

(1)師:"小朋友們猜出了這麼多,那你們看看我到底賣什麼蔬菜呢?"教師一一出示蔬菜圖片,請幼兒説一説圖片上的蔬菜是什麼,什麼樣子的。

(2)幼兒回答後,教師幫助幼兒將答案歸納成歌詞"青菜綠油油,白菜大又好,豆芽黃澄澄,芹菜水靈靈",並把圖片按順序貼在小推車的前排給幼兒觀看。再依次邊説邊出示蘿蔔、黃瓜、西紅柿、土豆、毛豆、小豌豆圖片,並按順序貼在小推車的前排。

3.通過買賣遊戲,幼兒初步感受歌曲的説唱部分。

教師邊推車邊唱歌邊"賣菜"給幼兒,在一遍遍的情境遊戲中讓幼兒反覆傾聽歌曲,熟悉歌詞。

師唱:"青菜綠油油呀,白菜大又好呀,豆芽黃澄澄呀,芹菜水靈靈呀,蘿蔔、黃瓜、西紅柿、土豆、毛豆、小豌豆。""誰想買我的菜?你要買什麼菜?"幼兒回答後教師即把相應的蔬菜圖片拿給幼兒,然後繼續唱賣遊戲,直到蔬菜全部賣完為止。

4.通過進貨遊戲,幼兒再次鞏固説唱歌詞。

(1)給歌詞圖片重新排列順序。

師:"我的蔬菜賣完了,請孩子們幫我來進貨,請你們在送貨的時候按我歌裏的要求把蔬菜圖片的順序排好。

教師邊唱邊請幼兒上來送圖片,並按順序排好。

(2)檢查圖片的順序,進一步鞏固歌詞的順序。

師:"孩子們,剛才送貨員送的順序對不對呢,我們來檢查一下。"請幼兒跟隨老師邊唱邊檢查圖片排列的順序是不是跟歌裏唱的一樣,不對的就重新排列後貼上小貨架。

5.通過角色遊戲,幼兒學唱歌曲的説唱部分。

(1)幼兒看圖,第一次學唱。

師:"你們想做售貨員賣菜嗎,那先要學會唱賣菜的歌。"幼兒看圖片跟着老師演唱一遍。

(2)根據要求,幼兒第二次學唱。

師:"我們小售貨員,要怎樣唱才能讓別人聽清楚你賣的是什麼蔬菜呢?要慢一點,聲音響亮點,要把賣的菜唱清楚。"幼兒按照要求跟隨老師演唱一遍。

(3)教師點出幼兒唱得不太好的地方,再次練習演唱。

(二)加入歌曲的首尾部分,完整演唱歌曲

1.學唱歌曲的第一句。

師唱:"今天的天氣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買菜。"然後請幼兒一起跟唱一遍.

請一幼兒紮上頭巾當奶奶,提着一個小籃子,跟教師一邊唱歌一邊走到小推車面前。

2.請兩個幼兒做售貨員,大家一起幫他們唱賣菜的説唱部分,在大家説唱的時候,教師按節奏把相應的蔬菜圖片從小推車裏拿到籃子裏。

3.學唱最後一句。

師唱:"買了這麼多的菜,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哎呀呀,拿也拿不了,嘿!"然後請幼兒一起唱一遍。

(三)通過反覆遊戲。幫助幼兒鞏固歌曲五、活動拓展與延伸"進貨"遊戲,創編歌詞。

師:"貨架上的蔬菜都賣了很多了,我們再去進點新的蔬菜吧,你們想賣什麼新蔬菜呢?"請幼兒説出想賣的新蔬菜,進行歌詞創編。教師即興畫出新蔬菜的圖片,補充進貨架裏。

附歌詞:

今天的天氣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買菜,雞蛋圓溜溜呀,青菜綠油油呀,母雞咯咯叫呀,魚兒水中游呀,蘿蔔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哎呀呀哎呀呀裝呀裝不下。

活動反思:

《買菜》這首歌曲是二期課改教材上的一個素材,是比較經典樸實的,我選擇了這個歌曲,是結合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同時我認為活動的開展不在於名稱的新奇,更不在於材料的花哨,而在於活動能真正引發幼兒參與的興趣,在於能真正符合幼兒的需要,在於能引發幼兒的操作、探究和體驗,在於能與幼兒已有的經驗建立一定的聯繫。

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幫助幼兒回憶自己買菜的經歷,用xx xx xxx節奏介紹自己喜歡的蔬菜,將蔬菜的特點介紹清楚。通過簡單地節奏練習為活動的創編環節作簡單的鋪墊。在複習歌曲的過程中,我通過形象的圖片,簡單的動作讓幼兒很快再次熟悉了歌詞內容,積極地參與到複習歌曲的過程中。在創編環節中,我給幼兒佈置了既簡單又略帶困難的任務,簡單的是讓每位幼兒將自己畫出一種自己想買的菜填充到歌詞中,困難的是讓幼兒根據節奏設計相應的歌詞,這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現的空間,雖有難度,但不少幼兒還能根據節奏、圖片編出相應的歌詞,唱着自己編出的新歌,孩子們的自信心更強了,演唱的慾望也更高了。同時,對於幼兒創編出來的新歌詞,我也讓大家一起重點學唱這幾句,然後再將歌曲完整地唱出來,相信這樣效果會更加好。

《買菜》11

教學目標:

1、指導幼兒學習看錶格菜單,並能根據菜單進行匹配買菜。

2、通過幫胖阿姨買菜,培養幼兒助人為樂的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

1、教學掛圖表格菜單一張。

2、幼兒操作材料一份,漿糊等。

教學過程:

1、導入活動師:每天爸爸媽媽都要燒很多好吃的菜給你們吃,這些菜都是從哪裏買來的呀?(菜場上買來的)是呀,菜場上有許多不同品種、營養豐富的菜,我們寶寶吃了才慢慢地長得高、越來越聰明。;本文可是,今天有個胖阿姨身體有點不舒服,不能上菜場去買菜,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買菜,你們願意嗎?你們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2、學習看錶格師:那胖阿姨到底要買些什麼菜呢?這裏胖阿姨給你們開了一張菜單,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好嗎?(出示菜單表格)師:唉,這是一張表格式的菜單,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麼意思好嗎?先來看第一行,一個紅色的橢圓形,胖阿姨説它代表要買紅顏色的蔬菜,右邊的數字3,告訴我們要購買的數量是三種,所以第一行告訴我們的是:要買綠顏色的蔬菜三種。(請個別——集體重複再説一遍,鞏固對錶格的認識)誰來説説第二行要買什麼顏色的蔬菜,一共要買多少?(請個別幼兒來回答,然後請大家説説對不對)第三行、第四行、第五行同前。

3、學習買菜師:現在我們來買菜(出示蔬菜圖片),這些菜你們都認識嗎?一起説説看,有紅顏色的辣椒…….胖阿姨給我們每人準備一隻籃子,你們把買好的菜放在籃子裏。胖阿姨説你們不能隨便買菜,一定要按照菜單來買,所以呀你們一定要看清楚菜單上要買什麼顏色的蔬菜,是多少,好嗎?

4、幼兒買菜師巡迴觀察指導,關注幼兒是否按菜單買菜,幫助幼兒理解表格菜單。

5、收拾整理展示幼兒作品,共同檢查買的對與錯,並表揚大家今天你們為胖阿姨做了一件好事,你們真是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

6、活動延伸:

師:今天你們為胖阿姨買了一藍子蔬菜,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也來開一張菜單,去買買菜好嗎?

《買菜》12

設計意圖:

幼兒園《綱要》中提出"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薰陶和培養"。因此,在歌唱教學活動設計中,師幼互動強調以審美感動為核心,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我從孩子的生活實際出發,設計了大班歌唱活動"買菜"。聯繫幼兒的生活情節,幫助孩子整合已有的買菜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經驗,拓展幼兒的思維,運用圖譜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新授歌詞,運用圖譜的方式讓幼兒進行主動的探索,引導幼兒初步的學習推理歌詞及符號,學會認知策略,在活動中得到遷移和運用。滿足每個孩子們的需求和活動的熱情,在實踐中體驗到成功,獲得滿足。

活動目標:

1、學習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詼諧、有趣。

2、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仿編歌詞。

活動準備:

相關PPT、歌曲《買菜》

活動過程:

一、導入聽音樂進教室《幸福拍手歌》,幼兒跟着音樂做動作。

二、新授

1、談話: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兩位客人,你們看他們是誰啊?(出示老奶奶和小朋友的圖片)你們看老奶奶手裏拿的是什麼啊?(籃子)請你們猜猜,奶奶拿着籃子要做什麼呢?(幼兒自由回答)

師:老師告訴你們,奶奶拿着籃子要去市場買菜!(出示太陽)

師:今天的天氣怎麼樣啊?(好)

師:今天的天氣真呀真正好,咱們和奶奶一起去市場轉轉(出示市場場景)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市場多熱鬧啊!説一説市場都有賣什麼的?(請幼兒自由發言)

師:小朋友們,市場的菜可真多啊,一會兒的功夫奶奶就買了一籃子的菜,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奶奶都買了什麼菜啊?

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們學習一首新的歌曲名字叫"買菜"。請你仔細聽聽奶奶都買什麼菜了?

2、播放歌曲買菜

(1)聽完這首歌你有什麼感覺?這首歌有什麼特點?請幼兒自由發言,説説感受。

教師:這首歌有三部分,有唱的,有説的。第一部分是唱的,中間是説的,最後又是唱的。

(2)歌詞捉迷藏,請幼兒根據自己聽到的,猜歌詞。可重複再聽一遍音樂。

3、學習歌詞出示圖譜説歌詞,並能加入動作表現歌詞。

4、學習歌曲教師逐句教唱兩遍,教師和幼兒創編動作表演唱

三、仿編歌詞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都和誰去過市場?(幼兒自由回答)請你試着唱唱!

幼兒嘗試演唱。如:今天的天氣真呀真正好,我和爸爸去呀去買菜。

2、仿編中間説唱部分,請幼兒大膽表現。

談話:當東西很重的時候,我們除了可以説"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我們還可以怎麼説呢?(幼兒自由回答並試着演唱)2幼兒完整演唱歌曲。可以任意改換自己仿編的歌詞。

四、結束活動

請幼兒扮演奶奶和我,邊唱邊買菜師:我們去買菜吧,兩位小朋友合作站好,請一個小朋友扮演奶奶,一個小朋友扮演"我",再次演唱一遍歌曲。

《買菜》1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進行小數的加減混合計算,並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正確進行小數的加減混合計算,並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小數的加減混合計算,並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教法學法:

主動探究法、實驗操作法。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自學導航

1、完成課本估一估。

2、提出自己的疑問供小組成員討論。

3、小組合作,每組根據任務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學展示成果,同學認真聽,認真評,並提出置疑。

4、在我們學過的整數加減法中,計算法則是什麼?

1.25+2.41= 3.66-1.25=

5、概括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6、為什麼要小數點對齊,它起什麼作用?

三、當堂訓練

1、0.2+5.5=

1.2+9=

5.03+3.24=

4.5+1.05=

2、判斷對錯,有錯的題目在下面空白處訂正。

4.28 5.23 0.8

+ 4 + 1.17 + 0.6

4. 32 6.30 1.4

( )( ) ( )

四、作業佈置

1、練一練4、5、6題寫作業本。

2、完成相關配套練習。

《買菜》14

活動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學習有節奏的唸白部分

2、在感受理解歌曲的基礎上,能用歡快、跳躍的情緒演唱歌曲。

3、體驗歌曲中陪奶奶買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提前請家長帶孩子去菜市場買菜。

2、歌詞插圖、《買菜》的音樂、鋼琴。

活動過程:

一、通過提問,結合幼兒已有經驗,激發興趣

分享交流:“你跟爸爸媽媽買過菜嗎?去哪兒買菜?買了什麼菜?”

二、幼兒聽賞歌曲,初步理解歌曲主要內容,感受買菜的快樂。導語:“讓我們聽聽歌曲裏的小朋友跟誰去買菜,買的什麼菜?”

1、清唱歌曲,引導幼兒簡單瞭解歌詞大意。

回顧歌曲內容:歌曲裏的小朋友跟誰去買菜,看到什麼菜?買了什麼菜?

2、聽伴奏演唱歌曲,理解歌詞內容,感受歌曲的歡快情緒。

歌曲裏小朋友買菜的心情怎麼樣?你從哪裏看出來?(引導幼兒結合歌詞、動作和表情來説)

三、學習理解歌詞內容,結合教具引導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學説歌詞。

1、幼兒説歌詞,激發幼兒買菜的快樂情緒。

(1)結合天氣啟發幼兒表現買菜快樂的心情。

(2)啟發幫助幼兒説出歌詞裏各種菜的名稱。

2、幼兒有節奏的完整説歌詞,重點:以唸白為主

四、學唱歌曲,結合歡快跳躍的情緒體驗買菜的快樂。

1、以唸白部分為主學唱歌曲,啟發幼兒説出,唸白部分的特點。

引導幼兒結合身體其它部位配上節奏,有趣味性説出唸白部分。

2、再次激發幼兒情緒,邊唱邊表演歌曲。

活動延伸:

回家給爸爸媽媽表演。

把音樂放到表演區,幼兒隨時欣賞、表演。

《買菜》15

活動目標:

1. 學唱歌曲《買菜》,能用歌聲表達跟奶奶買菜的快樂。

2. 嘗試替換歌詞帶來的快樂,體驗買菜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買菜》、圖譜。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 複習歌曲《菜場裏的歌》

演唱要求:唱準唸白部分,並能拍準節奏。

2.師:小朋友們,你們都去過菜場嗎?去菜場幹嘛了?小朋友都買過些什麼菜呢?(蝦、蘿蔔、黃瓜等)

3.師:原來我們的小朋友都去過菜場,今天啊有一個小朋友也要去菜場買菜了, 你們來聽聽看!

二、學唱歌曲

1.教師播放課件,欣賞歌曲《買菜》。

提問:

(1)今天天氣怎樣?我和誰一起去買菜?

(2)買了些什麼菜呀?

(3)雞蛋長的什麼樣子啊?青菜是什麼顏色的啊?母雞會怎麼叫啊?魚兒在幹什麼?

小結:教師用歌詞總結。

2.再次欣賞歌曲,幼兒用節奏拍出説的部分。

青菜綠油油……母雞咯咯叫……

3.教師帶領幼兒演唱演唱要求:這首買菜歌很有趣,有説有唱,我們也來學學看,要跟上説唱的節奏,把買什麼菜唱清楚。

4.我們再來用有趣的聲音唱一唱好嗎?請妹妹小朋友來表演唱一唱説的部分,弟弟小朋友表演説的部分。依次輪換。

三、分角色演唱

1.過渡語:剛剛我們和奶奶一起買了好多菜哦,現在請你們扮演不同的菜,當唱到青菜綠油油的時候,就青菜寶寶唱。唱到什麼,就由誰來演唱。

2.完整表達表現。

前面部分大家一起唱,中間部分請不同的幼兒扮演並演唱,最後的一句話大家一起演唱。

四、替換歌詞

1.將挑選的菜依次排列,用兒歌的方式朗讀詞句。

2.推選四名幼兒扮作四種蔬菜。

3.演唱歌曲,唱到買菜時,四位幼兒按歌曲的先後做模仿動作,表示買到了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