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彙編八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41W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課文教案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彙編八篇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設計:

1、認識目標:

(1)複習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有請求語氣的句子。

(3)能讀懂課文的內容,瞭解“地心引力”這一科學常識;並能舉出身邊的一些科學現象。

(4)能讀懂推薦的童話故事。

2、能力目標:

(1)初步培養自學能力。

(2)學會電腦和網頁的基本操作。

(3)鍛鍊初步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力。

(4)會使用BBS,能獨立發表意見

(5)鍛鍊對身邊小科學的觀察、實驗能力。

3、情感目標:

(1)激發對身邊的一些科學現象的探求熱情,同時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學奧祕產生興趣。

(2)激發學生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的興趣。

(3)培養學生喜愛讀課外讀物的閲讀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地心引力”這一個科學常識、培養初步的信息技術素養是本課的重點。本課的難點是,舉出身邊其他的科學小知識、對學生進行電腦操作的指導、BBS留言。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打開首頁)小朋友看,小熊他們玩跳繩玩得多開心啊!小熊一個勁地往上跳,咦?為什麼他不會跳上天,而是每次都跳回原地呢?聰明的小朋友想知道這是為什麼嗎?讀懂了這個故事(出示課題),你們就能找到答案了。

2、齊讀課題。

(二)複習生字。

1、全班認讀生字,貼桃子圖。

2、認讀生字遊戲:學生打開網絡,練習學習測評第一頁“做一做”。

3、導語:聽聽電腦朋友是怎樣把課文讀好的?

(三)初次上網,質疑。

1、導入,指導學生進入的“課文欣賞”。

提出要求:聽課文,讓學生想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

2、學生帶問題自由上網進入“課文欣賞”聽課文朗讀。

通過網絡進行師生交流。

3、學生彙報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四)再次上網釋疑。

1、導語,指導學生進入的“課文理解”,教會學生操作頁面。

提出要求:跟讀、邊讀邊思考問題:地球爺爺的手究竟是什麼,從讀中找到答案。

2、學生自由進入“課文理解”進行朗讀、學習。

老師通過教師機監控和指導,師生通過網絡進行交流和探討。

3、師生共同釋疑:地球爺爺的手就是——地心引力。

問:從課文哪裏可以知道?

4、小結。

(五)指導朗讀,理解課文。

1、指導讀好地球爺爺的話。指名讀,男同學讀。

2、指導讀好小猴和小兔帶有請求語氣的話。指名讀、分角色讀、男女同學比賽讀,從讀中體會其中含義.

3、指導讀好學生感興趣的句子。

問:你還喜歡課文的哪句話?從這句話裏你知道了什麼?應該怎樣讀?

4、學生分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5、彙報:一個小組分角色讀、個別脱稿表演讀。

6、小結:學習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六)小組協作探究。

1、導入.

2、分小組討論:還能舉出哪些例子説明地球爺爺有“手”嗎?(老師指導和監控)

3、學生彙報。

4、導語。

5、學生自由説:誰還能説説像地心引力那樣的小科學呢?

6、小結。

(七)拓展延伸,實踐運用。

1、導語,推薦中“閲讀欣賞”的3篇課外童話,指導學生進入、操作。

提出要求:邊讀要邊想,從童話中知道或懂得什麼?

2、學生進入網絡,自主選擇喜歡的童話進行閲讀。

老師通過教師機監控和指導,師生通過網絡進行交流、討論。

3、指導學生進入“聊天小站”,使用站的“留言薄”。

4、學生自由進入“聊天小站”發表留言。

生生在“聊天小站”進行交流討論。師生通過網絡交流,老師通過教師機遙控指導學生。

5、小結。

6、佈置作業。

7、結束。

四、教學過程流程圖:

開始

網絡

設境導入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複習生字

貼桃子圖

齊讀生字

網絡

遊戲:做一做,讀一讀

網絡

導語、指導操作、“課文欣賞”頁面

網絡

欣賞課文

網上交流

初次上網、質疑

質疑

網絡

導語、指導

操作

“課文理解”頁面

再次上網

釋疑

網絡

藉助網絡、跟讀、練讀課文

網上監控交流

釋疑

評價指導

指導朗讀、多種形式朗讀

指導朗讀

理解課文

小組合作

表演讀評價

小結

點撥指導

小組協作

舉例

小組協作探索

學生彙報

網絡

指導操作“閲讀欣賞”聊天小站

拓展延伸,實踐運用

網絡

自由閲讀

童話網絡

師生網上交流

網絡

在BBS寫留言

網絡

師生交流、遙控指導

點評

留言

網絡

佈置作業

結束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2

一、説教材

《秦兵馬俑》課文一方面用詳盡的數據説明了兵馬俑宏大的規模,另一方面從身材體格、衣着披掛、動作神態等方面,準確、細膩地表現了兵馬俑的類型眾多、個性鮮明。文中既有説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豐富的聯想與想象,使我們如臨其境。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秦兵馬俑,感受其宏偉氣勢,激發民族自豪感,培養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制定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能力:認識8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會默讀課文,能結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馬俑的神態與氣勢。

3、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夠暢談自己的閲讀感受,激發民族自豪感。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通過閲讀課文,想象秦兵馬俑宏偉的氣勢和鮮明而豐富多樣的神態,激發民族自豪感。

二、説教法與學法

我在進行教學時,選擇了以默讀為主,同時穿插了瀏覽、自讀、齊讀、有選擇的讀、師生配合讀這些讀書形式。在這個充分接觸文本的基礎上,給學生大量的時間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學秦兵馬俑的兩個不同方面時分別採取了三種不同的學習形式:

規模宏大:默讀批劃—反饋—感悟

類型眾多:默讀—有重點的讀—感悟—感情朗讀—信息反饋

個性鮮明:默讀—感悟—想象擴展

 三、説教學過程

(一) 介紹歷史背景,激趣導入

1、雖然學生對秦兵馬俑本身非常感興趣,但它畢竟是離我們兩千多年前秦王朝的產物,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太遠,這除了給秦兵馬俑本身罩上了一層神祕感之外,也讓學生對於它的理解與想象產生了很大的難度。因此我在開課時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詩導入:“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候盡西來。”讓學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氣。然後我對秦王朝以及兵馬俑做了簡單的歷史背景介紹。在這個大的歷史背景下,為學生接下來在閲讀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筆。

2、在板書課題後,問學生:知道什麼是俑嗎?什麼又是秦兵馬俑呢?《課標》對中年段的學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課前佈置學生去搜集相關資料。這個問題的提出一方面是瞭解學生蒐集資料的情況,另一方面是使學生對秦兵馬俑有初步的認識,為後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初讀感知,直奔重點

1、默讀課文,讀完後想一想從中感受到什麼?在學生初次接觸文本後,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感想,擴散學生的思維。

2、兵馬俑究竟有哪些特點,文中一句話概括的好,迅速瀏覽課文,找一找。課文第三自然段是對全文主要內容的概括,同時又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讓學生通過瀏覽課文的形式再次接觸文本,直奔重點,抓出兵馬俑的三個特點: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三)體會兵馬俑的規模宏大

1、採用默讀批劃的形式,讓學生默讀相關部分,並劃出能感受到規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饋時,重點指導學生從“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近八千個。”這句話中感悟兵馬俑的規模宏大。結合課文中的數據“五十個籃球場”“八千個兵馬俑”,用學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時引導學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達方法。

(四)瞭解兵馬俑的多種類型,感受他們威武的氣勢。

1、課文介紹了兵馬俑的哪幾種類型,默讀相關部分,找一找。

2、在學生了解了兵馬俑的各種類型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閲讀喜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類,認真讀一讀那一段,然後結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讀後的感受。

(五)走近兵馬俑,感受每個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精品。

1、走近兵馬俑,仔細端祥,會看到什麼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饋。

2、默讀這一段,想想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3、在學生談完自己的感受後,再次讀一讀這一段,看看兵馬俑都有着什麼樣的神態,然後師生配合讀。通過多次對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讀,挖掘學生的想象空間。

4、還有的兵馬俑會是什麼樣子,它們又在想着什麼呢?請學生也用“有的……好像……”來説一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馬俑的神態各異,擴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六)總結談話,激發學生探究中國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師進行總結:秦兵馬俑,這沉睡了幾千年的藝術瑰寶,一朝醒來,震驚了全世界。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為擁有這顆異彩獨放的明珠而感到驕傲。其實,中華民族值得我們驕傲的歷史文化遺產,還有很多,等待着我們去了解、發現。請大家下課以後,就行動起來,去搜集你感興趣的相關資料。課文雖然學完了,但是語文學習並沒有結束,而應是一個新的開始,通過這個巧妙的點撥,引導學生參與延伸性的語文學習,培養學生探究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的興趣。 點擊>>> 點擊>>> 點擊>>>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掌握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變化的原因。

3、感悟語言的魅力。

 重難點、關鍵:

1、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變化的原因。

2、感悟語言的魅力。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學生字詞

生字:紳士一枚硬幣魔力

詞語:

木然:呆呆的樣子。

佝僂:脊背向前彎曲。

襤褸:(衣衫)破爛。

俯身:低下身子。

詢問:徵求意見,打聽。

欣慰:喜歡而心安。

魔力:使人愛好、沉迷的吸引力。

風燭殘年:比喻臨近死亡的晚年。

襯托: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陪襯或對照。

二、導入新課

1、自由讀課文,初知文章的內容。

2、講一講文章內容。

生講後師歸納。

中午,一個街頭乞討的老婦人立在寫着“我什麼也看不見”的牌旁,什麼也沒得到,一個詩人給了她錢,並在牌子上加了“春天到了”,晚上,老婦人收到了許多銅幣。

三、理解課文

1、分組討論:中午和晚上老婦人的所得為什麼會有不同?

2、彙報討論結果。

教師歸納:“春天到了,我什麼也看不見!”告訴來來往往的人們:春天來臨了,百花齊放,百綠崢嶸,生活是這樣美好,而“我”卻什麼也看不見,“我”能看見的只有黑暗、陰沉,能感受到的是飢餓、貧寒,“我”是多麼不幸啊!請幸福地生活在春天裏的、能感受花開樹長鳥飛水流的人們施捨“我”一點吧。看到藴含着這樣深刻意義的詩句,誰不動惻隱之心呢?誰會不掏出一點錢施捨這位可憐的人呢?所以詩人在“我什麼也看不見”之前寫的“春天來了”具有催人動心、感人心肺的作用,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3、請同學們聯繫生活實際,談談什麼是同情心,什麼是幸福?

生髮言後教師歸納:“同情”是一種美德,它縮短了幸福之人與苦難之人的距離,它是伸出的雙手,它是温馨的花香,它是春日的暖風,它給苦難送去幸福,給憂傷送去歡樂,人人都獻出一份同情,這世界會變得更美好。“幸福”是相比較而存在的,比如寒酸的小職員看到“春天來了,我什麼也看不見”就會覺得自己看得見春天是多麼幸福;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會覺得自己是多麼的幸福。

 四、小結

加了一句話,就“讓什麼也看不見的老婦人”令人同情,這就是襯托的力量,春天的美好襯托出老婦人的悲慘,更令人一拘同情,這就是語言的魅力。讀了這篇文章,希望大家要會運用語言,學會用語言去打動人心。

 五、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課文的.最後一段話。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4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0個字,會寫“不、開、四、五”4個字。認識1種筆畫“”和5個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

二、教材説明

課文以圖中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事情:冬天,爺爺為小樹禦寒;夏天,小樹為爺爺遮陽,表現出人與樹之間的關係多麼親密、和諧。

教學重點是認記生字、理解重點語句和練習朗讀。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1、可拼成本課合體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爺爺和小樹兩個頭飾,“棵、穿”的猜字圖。

2、要求學生觀察校園、路邊、生活小區的樹木,瞭解人們為保護樹木做了哪些事情。

(二)認字、寫字

1、認字

生字中,注意讀準“穿、傘、暖、冷”的字音。要認識的10個生字多為單音節詞,適宜隨課文分散認字。從字形上看形聲字居多,本課要隨生字認識“父、刂、冫、人、灬”5個偏旁。根據生字的特點,也可從偏旁入手,相對集中認字。如,先複習“、日、糹、”4個偏旁,再認本課5個新偏旁,並適當説明“冫、灬、刂、父”所表示的意思。然後讓學生到生字表裏找找9個偏旁分別藏在什麼字裏,藉助拼音,看看課文,想想怎樣記住它。在學生議論中會發現有的用熟字換部件,有的用事物的樣子(傘)就可以記住字形。教師在討論中可提示學生:

(1)看圖猜字。“棵”(左邊畫棵樹,右邊畫個果子)。“穿”(上面一個洞口,下面一排牙齒)。(2)記個大概印象。對難字如“暖、熱”可以不一步到位,先記個大概,隨着閲讀、復現,逐漸鞏固。為了精確辨認生字,可安排兩項練習。(1)選偏旁、部件卡片組成字讀一讀。

(2)比一比,組詞:爺——爸、棵——課、穿——窗。

2、寫字

本課要認識筆畫“”,鞏固先裏頭後封口的筆順規則。教學時重點指導兩個字:“四、五”。

四:第一筆“豎”在左半格,行筆向下略向右斜;第二筆“橫折鈎”起筆處和“豎”的頂部相連,橫行至右上格折轉向下,略向左斜至右下格向左略微鈎出。第三筆“短撇”和第四筆“豎彎”,都從橫上起筆在框內均勻分佈。寫“豎彎”時,豎要直,轉彎要圓,不要寫成“豎折”。最後一筆“橫”與第一、第二筆的收筆處相連。

五:第一筆“短橫”在上半格;第二筆“豎”從“橫”中點起筆,行筆略向左斜;第三筆“橫折”起筆超過“短橫”,向右行筆至右半格與“短橫”上下對齊處折筆向下,收筆與“豎”對齊;第四筆“長橫”託連第二、三筆,起筆、收筆處超過第三筆。

(三)詞句

本課要求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綠色的小傘”各指的是什麼。教學中可運用插圖讓學生明白:“暖和的衣裳”指包紮在樹幹上的稻草或草簾;“綠色的小傘”指枝葉茂密的樹冠。還要聯繫上下文,從它們的作用:預防小樹被凍壞、遮擋夏日炎熱的陽光,讓學生知道為什麼這樣説。

文中有一對反義詞:冷——熱,可在閲讀中點一點。

本課首次出現自然段,可先從另起一行、開頭空兩格這樣的行文方式上讓學生感知,再通過一段一段地讀,逐步知道一個自然段説一個意思。

(四)朗讀

朗讀時要提示學生,讀完一個自然段要停頓一會,停頓的時間比句號長一些。

本課重點指導第二、三自然段。句中要適當停頓,如: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樹/不冷了。語氣中要表達出互相關心的喜悦之情。

(五)實踐活動

1、課後“讀讀説説”是引導學生學習和積累詞彙。練習時可先讀讀左邊的部分,感知四個短語的結構特點,再仿照説説。指導的重點是擴大積累,運用恰當。可先同座或四人小組練説,再用四張填空卡片變換順序開火車口頭填空,比比哪一組説得恰當而不重複。

2、演課本劇。加上爺爺與小樹的動作、對話把第二、三段的內容演一演。這是第一次演,如學生有困難,就教師幫助編,由兩個同學演給大家看,意在激發興趣。經常演演,學生也就會自編自演了。

(六)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談話引入

1、啟發談話:人們為保護樹木做了哪些事、

2、揭示課題。

(二)自讀課文

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思考:爺爺為小樹做了什麼、

(三)檢查朗讀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認識自然段。

(四)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認識其中的7個生字;

2、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麼。

3、指導朗讀。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

回憶第二段的內容、學習過程,學習第三段。

1、認識其中的3個生字;

2、理解“綠色的小傘”指的是什麼。

3、指導朗讀。先讀第三段,再讀全文。

(六)鞏固練習

1、認記生字(選部件拼字)。

2、完成課後的“讀讀説説”。

(七)指導寫字

(八)擴展活動

演課本劇。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5

教學總目標

1、認識“良、縮”等9個生字。會寫“尋、哭”等8個生字。

2、正確,較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有關愛他人,愛護環境的願望。

學情分析

通過一年的語文學習,學生對於課文朗讀有着濃厚的興趣,特別是這些童趣、情趣,語言清新活潑,又充滿兒童想象力、創造力的詩歌。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心靈的共鳴,可能會產生新的“假如”。學生們也能結合簡單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在朗讀中提出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的感受。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認識9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有關愛他人,愛護環境的願望。

4、會寫“尋”、“哭 ”兩個字。

教學流程

(一)聽故事導入

1故事導入。 講講《神筆馬良》中馬良幫助窮人的片段。

2 説話訓練。馬良用神筆給窮人畫了什麼?假如你有一支神筆,你會做些什麼呢?

3 自由交談。

4 板書課題。有一個小女孩,她和你們一樣,也夢想着有一支神筆,她把自己的願望寫成了一首詩歌,題目是《假如》(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 初讀課文。認真地讀課文,不會讀的字做上記號,問同學、問老師。

2 認讀生字。並想一想哪些字音比較難讀要提醒同學。

3 記住字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住這些生字。説一説哪些字型比較難要提醒同學。

4 抽讀正音。(課件出示:生字詞)

(三)再讀課文

1、再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你讀懂了什麼?

2、交流彙報。

3、指導朗讀。詩中有三個長句子,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件出示句子)

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

我要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穀子。

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還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4、鞏固練習。在全詩中繼續尋找“( )的( )”的詞組,讀一讀。(課件出示詞語)

(三)細讀課文,感悟語言

1、範讀課文。聽一聽老師是怎麼讀的。

2、學生評議。你覺得老師讀得好在哪兒,還有什麼不足。

3、教師引導。老師不但在用嘴讀,還在用心讀;不但在看字,而且在畫畫。想看看老師腦子裏的畫嗎?(課件出示動畫)

4、學生練讀。

①小組練讀

A 課文用三節寫了作者的三個願望,你最喜歡哪個小節?在組內讀一讀。

B 在這一小節中,你讀懂了什麼?小組交流

C 你認為這一小節中哪個句子,哪個詞用的好,為什麼?

②感悟句子

你最喜歡哪個句子?為什麼?(重點抓住:小樹縮着身子,輕輕歎氣。小鳥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③擴展説話:我要給—— (課件出示)

④感情朗讀。採取多種形式朗讀喜歡的小節。(指名讀、小組讀)

⑤ 説説你在讀的過程中有什麼體會?

(五)指導背誦,積累語言

1、 選出你最喜歡的一節背下來。

2、 找自己的好朋友讀讀背背。

六 寫字指導

1、學會寫“尋”、“哭”。

板書:

小樹畫太陽

假如我有一支神筆 給 小鳥穀粒

西西一雙好腿

(第二課時)

(一) 學習目標:

1 鞏固所學生字,會寫6個生字

2通過讀中感悟,結合課文的最後一段仿寫。

教學流程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1 認讀生字。(課件出示)

2 背誦課文。

(二)學會寫“良”、“食”等的字,指導書寫。

1 自學步驟:記住字音,認識字型,擴詞,用詞説話

2 按照自學步驟小組自學

3 小組交流:

A 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

B 哪個字容易寫錯?哪個字不容易寫好?

4 指導書寫,有重點的提示

5 鞏固識字和寫字,通過組詞理解字意

(三)練説話

1、自由説話。用“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給( )畫( )……”説話。

2、情景説話。(師生表演)收聽幾個求助電話(餓癟了肚子的媽媽、無家可歸的老虎、渴得厲害的地球媽媽),用詩歌的語言説話。

3、學生仿寫。

5、朗讀範文。

(四)每日積累

摘錄幾個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

(五)課外作業

1、請學生自己佈置一個回家的作業。

2、課外閲讀《不要問我為什麼》。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第一個.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正確讀記“神奇、優雅、辨認、清新、歡悦、清脆、凝聚、奇妙無比”等詞語。

第二個.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第三.領悟作者是怎樣細緻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繼續學習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個性化地感悟。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感受語言的優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情感。

教學準備:

1.學生讀熟課文,勾畫好詞佳句,旁批寫感受。收集寫“雨”的優美詞語,語段或寫“雨”的詩文。2.課件:課文插圖,賞讀的語段,拓展資料。

教學課時:

1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情感

1.啟發談話:自然界中,美無處不在,只要細心觀察,它準會讓你一飽眼福。朗讀“導讀”。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作者留心觀察後為我們描繪的美麗的自然景觀。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梳理內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提醒讀準字音,理解生詞(課件)

水淋淋(lín)啼囀(zhuàn)傾吐(tù)神奇、優雅、辨認、清新、歡悦、清脆、凝聚、奇妙無比

輕盈:一般是形容女子身材苗條,動作輕快。

啼囀:形容鳥婉轉地叫。

2.談談對課文的初步印象。再分組競賽朗讀,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明確:課文是按雨來、雨中、雨後的順序來描寫山雨的。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受到愛家鄉、愛大自然的感染教育。

2、學習作者觀察景物的方法與角度,提高觀察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目標1、2

三、教學時數:1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以廈門為例,説説自己熟悉的海濱小城,談談她的景色之美。

2、導入新課。

〈二〉、讀通課文,瞭解大意

1、輕聲讀課文,遇到容易讀錯的字詞要註上拼音

2、思考:課文按什麼順序寫?畫出有關的詞句。

3、交流

〈三〉、學習、討論

1、理解海濱

2、讀1、2段,説説這2段描繪了海濱的什麼樣的景色,用什麼方法來寫的。畫出自己喜愛的句子,仔細讀一讀。

3、交流閲讀收穫,品味優美詞句

4、作者又是如何來介紹小城的?介紹了什麼,怎樣介紹的?

5、小結:海濱、小城各有什麼特點?小組討論。

6、文章結尾在課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四〉、鞏固練習

〈五〉、課堂小結

〈六〉、佈置作業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8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分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3.熟讀課文,能初步體會課文情感的變化,並做簡單批註。

教學重點: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分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起因——課文第2自然的歸屬問題有爭議,把它歸為“起因”是因為猴子“放肆起來”的具體表現就是第2自然段講的摘去了孩子的帽子,因而引發了後面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跳水》這篇課文裏,作者給我們講了一個十分驚險的故事,誰説説這個故事大致是怎樣的?(指名簡要説一説初讀後的感知。)

(二)交流預習,學習生字新詞。

1.出示生字,讀一讀,再組成本課的詞語,讀一讀。

2.學生互相提示易讀錯寫錯的字。

“嚇唬”應讀 xià hu “齜”的讀音 zī

“猴”書寫時不要多寫一豎。

3.解釋詞語,(互相提問,互相解答)

放肆:言行輕率,任意,毫無顧忌。

桅杆:船上掛帆的杆子。

醒悟:認識由模糊而變得清楚,由錯誤而正確。課文中指明白。悟,理解,明白。

失足:沒有把握住。走路不小心而摔倒。

(三)學生投入地讀書,理解文章的結構。

1.輕聲讀課文,想想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是怎樣引起的,經過如何,結果怎樣。

2.快速瀏覽課文,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給文章分段。然後交流。

板書:

起因(1—2)水手取笑猴子,猴子摘走孩子的帽子爬上桅杆。

經過(3—4)孩子追猴子,他不顧一切,陷入絕境。

結果(5—6)船長逼孩子跳水,得救。

3.認真默讀課文,把描寫孩子處境危險的句子畫下來,並做簡單的批註。

①自讀,批註。

②在組內交流,互相補充。

③在全班朗讀句子,然後進行評讀。

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第二部分事情的發展過程,感受心情的變化——擔心、緊張。

(四)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新詞。

3.形容處境危險或情況緊急,可以用哪些詞語?把你知道的寫下來。

附: 板書設計

跳水

起因(1—2)水手取笑猴子,猴子摘走孩子的帽子爬上桅杆。

經過(3—4)孩子追猴子,他不顧一切,陷入絕境。

結果(5—6)船長逼孩子跳水,得救。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體會課文情感的變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説出讀後的感想,學習船長遇事沉着冷靜,機智果斷的品質。

教學難點:

1.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談自己讀後的感想和體會。

2.感受課文的特殊寫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快速瀏覽課文,説説課文描寫了一件什麼事?

(二)指名講這個故事,老師藉助媒件演示,請同學們邊聽、邊看、邊想:你們的心情有什麼變化?

1.學生説心情有什麼變化,並讀讀書上有關的句子,老師適時地 板書詞語:好玩、生氣、擔心、緊張、放心

2.你對課文哪部分感受深就自讀那部分。(重點學習4、5段)

①先默讀課文,做簡單的批註。

②輕聲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內容,進一步體會心情的變化。

提問:你感受到了什麼?(危險加劇—陷入絕境)

A.出示這段話,學生品讀(第4自然段)

B.指名讀,然後其他同學評價,誰讀得好?

讓讀得好的同學説説他是怎麼學習的。(抓孩子的動作。)

C.自由讀——再指名讀。

D.再讀讀人們的變化和孩子的變化。

再把第4自然段分角色(分部分:描寫孩子的動作,人們的變化,孩子的變化,讀一讀這一段。),整體感知這段的寫法:生動逼真,扣人心法。

3.就在這危急時刻,船長出現了,他是怎樣做的?想象一下,當時船長是怎麼想的?

①學生讀相關的句子體會:“他本來是想打海鷗的,看見兒子在桅杆頂端的橫木上,就立刻瞄準兒子喊:“向海裏跳!快!不跳我就開槍了!一!二!”

②啟發提問:這是不是救孩子的唯一辦法,為什麼?(聯繫上下文,想到情況的危急,孩子的危險,船長的鎮定,機智)説説當時船長是怎麼想的?

4.孩子得救了,我們每一位讀者懸着的心也放了下來,此時此刻你想説些什麼?(提示:可以對孩子説,對船長説,也可以對水手們説……)

(三)總結全文

1.課文誰是主要人物?課題為什麼叫《跳水》?再瀏覽全文,思考。

2.總結

板書:沉着冷靜 機智果斷

師:這就是大作家寫法的特殊之處,小説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把事情推到了千鈞一髮的緊要關頭,為主要人物的出場作鋪墊,而寫主要人物的筆墨不多,寥寥數語,化險為夷。這樣寫,使人感到真實,自然。

3.作業

課文彷彿缺少個結果,請同學們續寫,孩子被救上來以後,船長、水手、孩子都會説些什麼?

附: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課 教學的重點是弄清孩子是怎樣一步步走上桅杆頂端的橫木上的以及得救的過程。難點是船長為什麼要用槍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辦法? 教師通過啟發談話、引導和點撥來解決重難點,學生通過讀書感悟、討論和交流來突破重難點。圍繞有關段落、語句,深入探究,感悟當時情況的危急。讓學生出主意,想辦法,然後逐個分析,看哪個辦法既能贏得時間,又有把握。通過理解課文,學習船長在危急關頭果斷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明白遇事應該想想後果,不要一時衝動。

探究活動

1.讀完這個故事,你是否想到了《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這兩個故事的共同點是什麼?請想一想,寫下來。

2.當孩子被救上船後,船長、水手、孩子分別會説些什麼?想一想,説一説,再寫下來。

小學語文五年級教案——《跳水》由 “跳水”所激起的……

説實在的,《跳水》一文教了不下六七遍了。今天該上最後一課時,我清楚地記得備課筆記上的最後一個問題:課文以“跳水”作為題目,好在哪裏?

最近,我總喜歡在鈴聲響起之前,進入教室,和同學隨便聊聊。走到學生碧紅身邊,她正在看書,見我走近,忙叫住我:“老師,這篇課文幹嘛要以‘跳水’作為題目?”聽這語調,言下之意,“跳水”一題並不合適。我俯下身子,饒有興趣地問:“你覺得不好?”她正要答時,鈴聲響起。

看來,這最後一個問題得改一改了。“同學們,《跳水》一課已經上完了。你們認為課文以‘跳水’為題,好不好?為什麼?”

碧紅第一個舉手:“我認為這個題目不合適,因為一開始我看到這個題目,還以為是寫某個跳水運動員,像伏明霞、田亮之類的,誰知寫的根本就不是這回事兒。所以我覺得這個題目容易產生歧義,不是很好。”話説得理直氣壯,很快得到一些同學的附議。

“那如果你是作者或編者,會取個什麼題目呢?”

“‘孩子遇險的時候’!”

“‘一個帽子’!因為整個故事是圍繞‘一個帽子’而展開的。上學期,我們曾學過課文《一個蘋果》,我看用‘一個帽子’做題目,挺合適。”李丹同學也説得頭頭是道。

“我看就叫‘孩子追猴子’,孩子要不是去追猴子,也就不會發生這個故事了……”

話音未落,又一同學笑着説:“這哪像個題目,倒像個繞口令。”

“我看也不好。這太直露。課文的題目‘跳水’就不錯。跳水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這辦法又是船長想出來的。體現了船長的機智果斷。整個故事,跳水這個環節也最精彩,最扣人心絃。”

“課文中的孩子,跳的是海!我看乾脆就叫‘跳海’!”

“跳海?那不成了去海邊自殺麼?這樣的題目怎麼行?”馬上又招來另一位同學的反駁。

……

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望着同學們爭得紅通通的臉,我也異常激動:“同學們討論的問題很有道理,也很有意義。《跳水》一文的題目是編者後來加上去的。給一篇文章取題目,本來就可以有多個角度的。同學們不唯師,不唯書,善於動腦,敢於向教材挑戰,發表自己的不同的觀點,這很好。這樣的學生才是有靈氣的,這樣的課堂才是有生氣的。我希望這樣的學生,這樣的問題,在課堂不斷湧現。”

此時,同學們的眼睛亮亮的。我想,《跳水》一文上完了,但由跳水所激起的,卻在我的心裏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也許,它也會留存在學生的心中。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跳水》教學設計

目的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船長情急中果斷處理理問題的思維方法。

2、學習注意事物之間聯繫的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3、學習本科生字、新詞,聯繫用“模仿”、“風平浪靜”造句。

4、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船上人與猴子的聯繫,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返航是“風平浪靜”預估似的發生、發脹和結果的關係。

教具學具 自制幻燈片鵬博士教育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