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優秀語言教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37W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優秀語言教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優秀語言教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教學目標:

1、理解《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古詩的意思。

2、感受古詩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3、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教學重點、難點:指導學生朗讀、背誦,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

教學過程:

一、導入:師:老師請同學們欣賞一幅畫面,豎起小耳朵聽聽——(是什麼聲音?)風呼呼地颳着,天上飄着鵝毛般的大雪,這時一條鋪滿白雪的山路上走着一個人,顯得十分疲憊,此時夜幕已經降臨,他望望四周,隱隱約約看見離他不遠處有一户人家,這是一户怎樣的人家,答案就在我們今天要學的詩中。詩的題目叫:——————全班齊讀課題。

1、理解課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學生回答完後,老師説:“那誰能説説課題是什麼意思?”

例:哪個詞是遇到的意思?

(對,從詩的題目中我們知道,詩人出門遇到下雪投宿在芙蓉山下主人的家裏。)師:這首詩是誰寫?(唐劉長卿)過渡:同學們預習得真好,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唐代詩人劉長卿。

2、(出示課件)介紹作者背景劉長卿生平坎坷,不被皇帝重用,兩次被皇帝發放到又貧窮又偏遠的地方,還曾經被人誣陷而進了監獄。他所寫的詩往往和他自己不被重用的失意心情融合在一起。因一生不得志,有一部分感傷身世之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這首詩就是他當時心境的寫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好了,咱們對詩人劉長卿有了一定的瞭解,相信從他的詩中你們一定也能感受到作者當時的心境。請欣賞古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聽的時候,注意詩中生字的讀音。

1、聽範讀。(出示課件)師:同學們剛才聽得可認真啦,現在請你們打開課本119頁,大聲自由地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學生自由朗讀古詩。師巡視。(課件出示古詩)

3、同學們的讀書聲真好聽,看看大屏幕,紅色的字就是我們要學習的生字,看看放在古詩當中,大家是否還認得的它,誰來讀一讀這首古詩。指名讀,評議(主要是字音)預設1師:(點評:讀得字正腔圓,真好!)誰還想來讀?這兩位同學表現得真不錯,現在請全班像他們那樣讀一讀,能做得到嗎?齊讀古詩預設2師:誰來讀?(點評:讀得非常認真,但不知同學們發現了沒有,她有一個字讀錯了,誰來幫他讀正確。)真不愧是個小老師。指名讀:誰再來讀一讀?

師:全班齊讀(參照預設1)【第一層次的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出節奏】

三、抓住詩眼“貧”“寒”,理解詩意

1、(課件出示圖)同學們讀得非常流利。現在我們來仔細看看這幅圖,想一想,你從這幅圖中感受到了什麼?

預設1生:我覺得很冷—“寒”(詩中的哪個句子或哪個字表達了這個意思呢?)(師板書:寒請同學們看老師怎麼寫“寒”字的)師:除了寒冷,你還從這幅圖中感受到了什麼?(引導:看看這屋子你感受到了什麼?)預設2生:我覺得這户人家很窮。—“貧(師:詩中的哪個字表達了這個意思)(師板書:貧)從哪兒看出這户人家很貧窮?

(學生可能回答:從“白屋、柴門、風雪夜歸人”看出貧窮。)預設3:學生結合“白屋”“柴門”談自己的理解。

①師:為什麼從白屋、柴門看出這户人家很貧窮?(引導想象:在我們的想象中“白屋”是什麼樣的呢?用什麼搭建成的?)生:因為白屋是簡陋的屋子,柴門是用木頭做的門,從這裏可以看出他們的生活不好。

②師:沒錯,在古時候白屋指的就是茅草屋,再看看插圖,貧苦人家的門都是用樹枝做的門。(看圖理解“柴門”。樹枝做的門。)③指名讀,齊讀“天寒白屋貧”。

師:可想而知,由於天氣的寒冷這間茅草屋顯得更加的貧窮,誰來讀讀這句詩?

生…。。師點評:嗯,我感覺到了一些寒冷,誰再來?(師:我是真的太冷了。全班一起感受這種刺骨的寒冷,讀……)或:你真瞭解詩人的內心。

師:全班齊讀,帶上你的理解,讀出寒冷、貧窮的感覺。

2、藉助註釋插圖理解第一句“日暮蒼山遠”

過渡:再看看插圖,詩人是什麼時間投宿到芙蓉山主人家的?學生回答後接着問:“你是從哪句詩知道的?”你能讀讀這句嗎?

生:……師:真好,我彷彿已經感受到了這蒼山的遙遠,誰能向他一樣讀。(個別讀)師: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夜幕已經降臨,山路上只有詩人一個人,同學們,想想詩人劉長卿會覺得自己……(讓學生説出心中的感受)師:現在請同學們帶着詩人孤獨的情感再讀“日暮蒼山遠”(齊讀)過渡:這麼寒冷的天氣裏,詩人終於找到了住的地方。慢慢地,夜已經深了,周圍靜極了。突然,一聲接一聲的狗叫聲從柴門邊傳來,怎麼回事?請同學們從詩中找找答案。

3、結合第四句“風雪夜歸人”理解貧窮。“夜歸人”是指誰?投宿的旅人,還是屋子的主人?

師引導:誰找到答案了?請你來告訴大家。(詩中哪句話提到了?)①“夜歸人”這是指誰回來了?

生:屋子的主人回來了。

師:為什麼這麼晚才回來?

生:打獵、砍柴賣柴,也可能是出去借、賺生活費/養家餬口,為生活奔波。

師:(為什麼那麼急着趕回來?家裏還有誰在等着他?)生:他的孩子,妻子、年歲以高的父母。

師:此時此刻,假如你是詩人,當你遇到這樣的下雪天,當你看到這些貧苦的人民為生活而奔波的時候,你想對他們説些什麼?從同學們的話語中,老師聽出了你們對貧苦人民生活的同情,這樣的情感也正是詩人劉長卿當時的情感,誰能帶着這樣的情感讀一讀最後兩句。

②指名讀“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點評:讀得多好啊!誰還想再來讀讀?

③(全班讀)師:同學們,此時的.你們就詩人劉長卿,現在請你們帶着詩人的情感,帶着對貧苦人民的同情,一起來讀讀這首古詩吧。

【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第二層次的朗讀】

四、情感昇華熟讀成誦

1、師範讀,學生想象是的畫面。

師:聽着同學們朗讀,老師也想來讀一讀了,好嗎?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詩的畫面。師範讀。(課件出示)師:隨着老師的朗讀,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怎麼樣的畫面,怎麼樣的情景?

2、分男女讀(課件出示古詩)師:同學們請想一想,當詩人出遠門,遇到這樣的下雪天時;當他一個人走在這上路上時,難道他的內心就不孤獨寂寞嗎?(老師指着屏幕説,請男生齊讀古詩。)師;當詩人一次又一次的被貶,當他被誣陷時,難道只是身體上的寒冷嗎?不,這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寒冷,更是“心寒”。(老師指着屏幕説,女生讀)師:當詩人看到這簡陋的茅屋,當他看到所有貧苦人民為生活而奔波時,難道不為他們而感到悲傷與同情嗎?全班讀過渡:聽着你們的朗讀,我知道,我們和詩人的心已經緊緊的連在了一起。

【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想象意境。重點圍繞“寒”“貧’讓學生體會詩的意境,體會作者內心的孤寂與對貧苦人們生活的同情。】

3、配樂背誦古詩師:請全體起立,我們一起來背誦這首古詩,不能背誦的,沒關係,你可以看看投影,帶着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帶着你的情感,我們再次跟隨作者走進古詩。

【情感昇華,進行第三次層次的朗讀】

五、拓展導言:何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一首有雪的詩,看看詩裏的感情有什麼不同。

1、出示《絕句》,齊讀一遍。討論:作者是什麼心情?(高興、開心)作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情?

2、同是一片白雪皚皚,詩人抒發的心情為什麼不一樣?

(師:因為生活經歷不同,所以他們的心境不一樣,感受也不一樣,寫下的詩所表達的感情自然就不同。)六、課後探討師:最後,留給同學們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其實一直以來,人們對“夜歸人”一直都有很多爭議,到底“夜歸人”指的是投宿的詩人還是屋子的主人,大家可以課後查閲資料或上網搜索,共同探討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