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經典美文

從前走親戚的美文

欄目: 經典美文 / 發佈於: / 人氣:8.31K

從前,走親戚,是靠雙腿走的,連騎自行車都不多見。拖兒帶女,不宜遠路的人家,會備一輛排子車,車上鋪花褥子;穿花衣服的一窩小孩兒,坐車上,腳丫埋在褥子裏,由他們的爹,拉着,緩緩行走在鄉野的土路上。

從前走親戚的美文

大正月,北方的田野裏,常見到這樣的一幕幕。

遇到上坡或路況不好,穿棗紅襖的娘,緊走幾步,幫着推一把,一邊叮囑車上孩兒不要打鬧,誰不老實,丟在老松樹林裏,不拉他去姥姥家了。

車轅上,墩着一個笆斗籃,元寶形狀,村人叫它“元寶籃”。看得出,家家籃子裏面都鼓囊囊,層疊疊的,被一方嶄新的毛巾或土布單子,遮掩了內容,一眼望不到底。如果走親戚的人沒拉車,這籃子,就被男人或女人挎在小臂上,一扯一扯地走,走成很風情的、很傳統的正月情境劇。

其實,籃子裏的禮物,談不上貴重,家家大同小異,自家蒸的棗饃,如果饃裏不放棗,就一定頂了個紅點,點睛一樣,帶出了春的色彩;除饃饃外,另有豆包,肉包,年糕,油炸豆腐,醃豬肉,掛麪,糖果,不拘多少,都是成雙成對的。所有這些,都用薄薄一層紅紙,包裹了,喜盈盈壘在籃子裏。有心的主婦,還把整個籃子用紅紙裹住,很奢華,很亮眼,很有意藴。

等長到六七歲,走親戚,成了我年節裏最大的盼望。跟着奶奶去老姨家,跟着爹去四個姑姑家,跟着娘去姥姥家、老舅家。好像以我村為中心,哪裏有路,哪裏就有親戚。最遠的,還出了縣,到了二百里外的平鄉。山一程,水一程,走親戚,做人客,好吃好喝壓歲錢,真是樂趣多多。

親戚裏,去四姑家的路最近。她的村子白雲掌,就在我們村南山那邊,上山三裏,下山三裏。半山腰,有一片橡樹林,參天,幽深。一進林子,身上倏然寒涼;風一過,像大水呼嘯,叫人怕怕的。前面,野兔影子一閃,不見了,花老鴰,呱的一聲衝上樹梢。橡樹林,好像籠着好多祕密,跟四姑村子的温暖明朗,形成強烈反差。等出了林子,越過山頂,拐個彎兒,就居高臨下地看到四姑在她家的石頭院牆內,剝白菜,剝大葱;姑父呢,肯定在屋子裏剁肉餡;表哥已經去泉水邊洗好了又大又紅的蘋果裝在了盤子裏。

每年走親戚,都缺不了姥姥家那趟快樂的行程。

“編花簍,兩個口,我是姥姥的外甥兒狗;姥姥門兒上吃了走……”這首兒歌,小孩兒都會唱。説的真對,外甥兒,像嬌憨的小狗兒,回到姥姥家,天生就是讓姥姥和舅姨們來寵的;而自古以來的姥姥,也無一例外是孩子頭腦裏慈祥的記憶。

姥姥家,在十七裏外的深山。一路漫上,走不到一半,問,快到了嗎?爹説:不遠啦。再走一程,又問,還是那回答。看看跑累的孩兒,爹孃商量歇會兒再走。元寶籃放地上去,爹到旁邊燃一掛鞭。路上走親戚的人不時經過,彼此寒暄兩句。兩下看去,都衣着簇新,面帶春風。

不多久體力恢復,雀躍着跑過大石橋,迎面是嶺西村。娘説,村西,有面大石崖,石崖下有千年靈性的小白蛇。我一聽來了興致,鬧着去看看;娘説日色不早了,還是趕路要緊。見我們不情不願,娘就講小白蛇的故事,故事沒完,到石家欄了。村南的山,又陡又近,好似要彎下腰,摸摸我們的頭。拐個彎,向西折,看到路邊一棵又一棵一摟粗的老杏樹,老枝杈椏的,站着隊,向村裏散開去。盡頭,姥姥的.村子,依稀出現。此時身上的小汗,給寒風一吹,脖頸裏涼涼的,心裏面,卻熱熱的,湧動着親情的歡喜。

姥姥在門口接到我們,最宜人的寒暄問候早開始了。姥爺端着長長的煙鍋,眉開眼笑吧嗒着,為我們倒水,每碗擱進一大勺野蜂蜜。小姨,在灶火圊裏,拉着風箱,火苗一跳一跳舔着灶門。我娘一邊迎着説話,一邊洗手加入做飯的行列。歷年的飯,都是肉菜鍋裏煮餃子。山裏人家,最高規格的待客飯了。餃子,被肉菜薰燉得麪皮兒也香了,裏裏外外兩層香,香透肺腑。

吃完飯,孩兒們爭先恐後爬上房,在柿子棚邊,揀凍柿子吃。晶瑩如紅琉璃的柿子,安卧在暄軟的白茅草上,鮮豔欲滴,吃起來,涼涼甜甜。紅紅的冰碴兒,又去火,又治咳嗽。姥姥每年在房頂搭柿子棚,為“外甥兒狗”們做獨特的點心。一冬儲藏,在這一天,被搶着吃完,姥姥皺紋裏都是滿足的笑意。

姨姨舅舅們,團坐一處,一面喝茶,一面説話。往常的親姊熱妹,如今散枝開葉,棲息各處。這一簇、那一簇,忙着自己的生活;只有正月這個時候,才能迴歸在童年的舊地,安坐一圈,扯扯家長裏短,説説來年打算,彼此解勸心結,互相加油鼓勁,繼續未來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