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中班健康愛耳日活動教案(通用8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61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健康愛耳日活動教案(通用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健康愛耳日活動教案(通用8篇)

中班健康愛耳日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知和分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同的聲音,發展聽覺。

2、知道耳朵能聽聲音,要保護好自己的耳朵。

活動準備:

會發聲音的小樂器、課件《機靈的耳朵》。

活動過程:

一、感知聲音

1、幼兒自由選擇桌上的材料進行操作,想辦法讓他們發出聲音。

2、聽一聽有些什麼聲音?

3、你是怎麼聽到的?

二、傾聽分辨不同的聲音

1、師播放課件《機靈的耳朵》,幼兒傾聽辨別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喇叭聲、歌聲、鈴鐺聲、説話聲等。

2、小結:不同的東西發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三、遊戲:誰的耳朵靈

1、請幼兒用頭飾矇住眼睛,老師在他們的前、後、左、右等不同方向敲響一種樂器,請他們用手指出聲音從哪裏來。

2、小結:耳朵能聽到四面八方傳來的聲音。

四、討論如何保護耳朵

1、請幼兒捂住耳朵,老師輕聲説話,體驗聽不見的不方便。

2、討論:如何保護耳朵?

3、小結:不能在教室裏大喊大叫,不要亂挖耳朵,也不能往耳朵裏塞東西,聽到很響的聲音要張大嘴巴。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保護好耳朵,讓它變的更機靈好嗎!”

五、愛耳日

為了讓大家重視耳朵,我國自2000年確立全國“愛耳日”,大家要記住,每年的3月3日及是“愛耳日”。

中班健康愛耳日活動教案2

教學目標:

1、瞭解愛耳日

2、孩子為什麼會聾?

3、怎樣防治?

教學重點:

人的耳朵由哪幾部分組成

教學難點:

預防耳聾

教學過程:

一課時

一、愛耳日

每年的3月3日為全國的“愛耳日”,其目的是為了樹立全民愛耳意識,減少耳聾的發生,加強耳病的防治,提高國民的健康水平和人口的整體素質。

二、為什麼會耳聾

孩子為什麼會聾?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的,有後天的。有由於遺傳、感染、疾病、環境噪音污染、意外事故等等原因致聾而藥物中毒又是危害最大的。在每年新增的3萬多名聾兒中,大約有一半是由於藥物中毒導致的耳聾!一個健康的孩子因為在發燒或其他疾病中打了卡那黴素、慶大黴素或鏈黴素,病好之後卻發現孩子耳朵聽力下降了,做父母的真是追悔莫及。

三、耳朵的組成

人的耳朵由哪幾部分組成?

1.人有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組成。

2.外耳、中耳具有集音、傳音、擴音作用;

3.內耳具有位置覺、平衡覺和感音作用。

四、耳聾能遺傳嗎?

先天聾的發病率約佔我國聾人的50%,而遺傳聾約佔先天聾的85%,其大多數為常染色體穩性遺傳。具有關文獻報道,在正常羣體中,近親結婚率僅為2‰為近親結婚。可見近親結婚是併發遺傳聾的主要因素。

五、預防耳聾

先天遺傳聾應以預防為主,首先要做到:

(1)嚴格執行婚姻法,絕對禁止近親結婚。

(2)兩名先天遺傳聾人之間不應結婚,如各種原因非婚不可者,婚前一定絕育。

(3)先天遺傳聾人可與非遺傳後天聾人或正常人結婚。

(4)如果先天遺傳聾人與非遺傳後天聾人或正常人結婚,第一胎為先天聾兒,絕不能再生第二胎。

(5)耳聾青年男女,通過耳聾遺傳諮詢,判定其是否具有家族遺傳史。

中班健康愛耳日活動教案3

一、活動意圖

幼兒的耳朵是很脆弱的,生活中如何保護寶寶的耳朵,不讓幼兒的耳朵受到傷害呢?日常生活中,有的幼兒喜歡掏耳朵,有的幼兒還會故意在同伴的耳朵邊大聲説話,這樣的行為導致耳朵會受傷,耳朵對每個人來説都非常重要,保護耳朵更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證。根據中班幼兒的生活經驗,設計了本次活動《保護耳朵》。旨在通過活動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一些簡單而必要的自我保護方法,積累自我保護的經驗。

二、活動目標

1、知道耳朵的用處,會用耳朵聽辨不同的聲音。

2、懂得耳朵對人的重要性,初步瞭解保護耳朵的方法。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對自己的耳朵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2、PPT幻燈片製作

四、活動過程

1、猜謎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它是和我們的身體有關係的,認真聽啊:有兩個好朋友,長得就像數字3,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各種聲音聽得清。是什麼?耳朵。

你從什麼地方聽出來是耳朵?

2、耳朵聽聲最關鍵的是它還能聽見聲音,真的嗎?各種聲音都聽得見嗎?我們來試一試啊。

鳥叫,鼓掌,寶寶哭。耳朵本領大不大?

3、遊戲捉迷藏介紹遊戲規則,帶領幼兒們玩遊戲。

小朋友們,一會我請一位小朋友到前面來蒙上眼睛,你們圍成一個圈,把他圍在中間,一面轉圈,一面説兒歌[小貓,小狗,小刺蝟,請你猜猜我是誰?]等兒歌説完了就不許再動了,要待在原地讓他來捉你們,捉到你以後你就大聲地對他説一句話,讓他聽聽你的聲音,咱們看他能不能猜出你是誰好嗎?

通過遊戲讓幼兒知道耳朵除了能聽見聲音,還有分辨聲音的功能。

小朋友們,我們現在做完了好玩的遊戲了,你們現在知道我們的耳朵有什麼用了嗎?

可以聽見各種聲音,還能分辨出不同的聲音。

嗯,小朋友們説的很對,那我們的耳朵既然這麼有用,我們是不是要好好的保護它呀?

4、保護耳朵我帶來了很多照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戴耳機聽音樂,游泳,滑雪,工人叔叔在鑽地,檢查耳朵,有保護耳朵的,有傷害耳朵的,對應連線哭臉和笑臉。

5、結束我們今天還認識了我們的小耳朵,知道了小耳朵對我們的重要性,並且還學會了以後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耳朵,是不是呀?

聽,外面是什麼聲音,那麼熱鬧!請小朋友們跟老師到外面去聽聽、去感受一下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吧。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中,幼兒都在積極地參與活動,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從活動效果來看,教學難度適宜,教學準備充分,視頻資料、課件的運用有效幫助幼兒對動物耳朵功能的認識,引導幼兒不斷探索耳朵的祕密。學會如何保護好自己的耳朵。

中班健康愛耳日活動教案4

教學目標:

1、讓幼兒知道耳朵很重要,幫助他們樹立保護耳朵的觀念

2、讓幼兒通過辨別行為對錯,瞭解保護耳朵的基本常識。

活動準備:

1、各種聲音的錄音,如下雨聲、切菜聲、火車鳴笛聲等。

2、每名幼兒一套彩筆。

活動過程

1、教師出謎語導入:“左邊一座山,右邊一座山,用手摸得着,用眼看不見。”(耳朵)

2、玩遊戲“聲音聚會”。教師播放各種聲音的錄音、請幼兒猜這是什麼發出的聲音。

3、教師:“你們的耳朵真能幹。那麼,你們有哪些保護耳朵的辦法呢?”幼兒自由發言。

4、使用幼兒用書第10頁,引導幼兒逐幅觀察圖片,説一説圖片中的小朋友正在幹什麼,他們做得對不對,為什麼。

教師小結:

1、“長時間聽大音量的音樂,我們的耳朵就會變得不那麼靈敏。”

2、“很大的聲音容易損傷人耳朵裏面的耳膜,可能導致以後聽不見聲音。”

3、“往耳朵塞東西很可能取不出來,非常危險。”

4、“耳朵是嬌嫩的器官,挖耳朵的工具不容易控制,稍不留意就會讓耳朵受傷。”

5、“冬天天氣寒冷,我們可以用圍巾或者專門的護耳保護自己的耳朵不被凍傷。”

6、“耳朵進水是個麻煩的事情,所以我們在洗澡、洗頭和游泳的時候都要小心,如果耳朵進水,可以偏着頭用手掌使勁壓住耳朵再鬆開,這樣把耳朵裏的水引出來。”

教師總結:“從圖畫中我們也學到了不少保護耳朵的好辦法,比如聽到大的聲音要及時捂住耳朵,聽音樂不開大音量,不往耳朵裏塞東西,更不隨便挖耳朵,洗澡游泳時小心耳朵進水,冬天保持耳朵温暖等等。”

中班健康愛耳日活動教案5

一、活動目標

1、瞭解耳朵的功能,對人體的作用。

2、知道如何保護耳朵。

二、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圖片

三、幼兒已有相關知識經驗分析幼兒知道耳朵的重要性,是我們瞭解外界環境的重要器官,但對於如何保護耳朵瞭解較少。

四、教學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以開火車形式進入活動室。

教師出示謎語"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頭不見面"。請小朋友們猜一猜。

幼兒相互觀察耳朵説一説耳朵是什麼樣子的?(前面凹進去,後面凸出來,這樣的耳朵才能聽得更遠更清楚)。

請幼兒説一説自己都聽到過哪些聲音,從而瞭解耳朵的重要性。

放錄音、聽故事。想: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耳朵?

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結合圖片學習怎樣保護耳朵。

教師引導幼兒説出,除了保護自己的耳朵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還要注意不傷害別人的耳朵。

教師帶領幼兒學小花貓走路離開活動室。

五、教師自我評析

聽故事是幼兒很易於接受的教學形式,通過聽故事,加深了對耳朵的重要性的認識,有了保護耳朵的意識。

幼兒根據自身已有的經驗和老師出示的圖片的引導,很輕鬆的掌握了保護耳朵的`方法。

教學內容附錄傷心的小耳朵夜深了,大樹公寓裏安靜極了,玩了一天的樂樂,歡歡,鼠標娃娃也都躺在自己的小牀上發出了呼嚕,呼嚕的鼻鼾聲。

"咳、咳、咳"咦?是誰在咳嗽啊!噢原來是樂樂的小耳朵。歡歡和鼠標娃娃的小耳朵趕緊關切地問:"你怎麼了?是生病了嗎?"樂樂的耳朵生氣的説:"都怪樂樂,他今天遊了一天的泳,把水都灌到我的身體裏了,它也不管,害得我渾身濕淋淋的,都生病了。"説完樂樂的小耳朵委屈的哭了起來。看到樂樂的小耳朵哭了,歡歡的小耳朵也生氣的説:"歡歡也不知道保護我經常帶我到有很大噪音的地方去,今天歡歡在家裏聽音樂時,把音響的聲音調的大大的,震得我嗡嗡直響,什麼也聽不見了。"説完歡歡的耳朵扭了扭身子難過的趴在一邊。

"唉"鼠標娃娃的耳朵歎了一口氣説:"鼠標娃娃也是個粗心的孩子,他根本就不知道保護好我,每年冬天我都被凍得青一塊紫一塊的,可難受了。這不前幾天鼠標娃娃還把一粒小豆子塞進了我的身體裏,多虧醫生把小豆子取出來了,不然我可受罪了。"小耳朵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越説越生氣,最後它們決定要離家出走了。

第二天早上醒來,樂樂、歡歡、鼠標娃娃什麼也聽不見了,因為他們的小耳朵不見了,他們急得到處去找,可小耳朵們卻説,只有等樂樂、歡歡、鼠標娃娃知道怎樣保護他們了,它們才回來呢!小朋友們請你們幫他們想一想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小耳朵呢?

中班健康愛耳日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片,用完整的話講述耳朵進水後的處理方法。

2、瞭解保護耳朵的一些正確方法。

活動準備

故事書

活動過程

一、看圖説説講講,理解故事內容。

1、你們看圖上有誰?(火帽子、跳跳蛙、小老鼠和紅袋鼠)他們在幹什麼?(捉迷藏)那你知道誰在找嗎?(火帽子)你是怎麼知道的?(他用手矇住眼睛)

2、那小夥伴們藏在哪裏呢?(紅袋鼠、小老鼠藏在草叢裏,跳跳蛙藏在池塘裏)

3、誰能把這張圖上的內容完整地講講。

4、朋友們都藏好了,火帽子開始找了。找呀找,它找到了誰?(紅袋鼠)它是怎麼找到的?(發現草叢裏有紅色的小花在晃動,一看就找到了紅袋鼠)

5、找到了紅袋鼠,火帽子繼續找小老鼠和跳跳蛙,可是他找來找去都找不到,這時它想到了請誰來幫忙?

6、小象想了什麼好辦法?(用鼻子在池塘裏甩一甩)看,誰出來了?跳跳蛙藏在哪裏?

7、小象幫助火帽子找到了跳跳蛙,可是發生了一件什麼可怕的事情?(幼兒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説出水、小老鼠到了小象耳朵裏)小象耳朵裏的水出不來,它的心情怎麼樣?(很着急)

二、知道耳朵進水的處理方法

1、那該怎麼辦呢?(幼兒想辦法)

2、到底該怎麼辦呢?我們來聽一聽(單腿跳一跳,用手捂住耳朵再鬆開,腦袋歪一歪,水就會流出來了)

3、紅袋鼠告訴小象該怎麼做呀?(幼兒學一學,做一做)

4、小象照着紅袋鼠的方法做,耳朵裏的水真的出來了。哎呀,小象耳朵裏還流出了什麼?(小老鼠)

5、可是小老鼠的耳朵也進了水,我們快告訴它應該怎麼做?(請幼兒完整講述)

6、照着我們的方法,你看,小老鼠的耳朵裏又流出了什麼?

三、瞭解一些保護耳朵的方法。

1、夏天到了,我們經常要洗澡,如果洗澡的時候水到了耳朵裏,你們會怎麼做的?

2、水流進了耳朵可以用這個辦法,那如果小蟲子到了耳朵裏我們應該怎麼辦?(把耳朵對着有光的地方,小蟲就會爬出來,不要用手去挖)

3、耳朵對我們來説真的很重要,所以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的耳朵,要讓耳朵不受傷,我們平時還應該注意些什麼?

4、小結:耳朵是我們身上的重要器官,如果水、蟲子等到了耳朵裏,我們要用正確的方法把它弄出來,平時不能經常挖耳朵,不能把小東西放到耳朵裏,不用尖尖的東西去戳耳朵,有很響的聲音要把耳朵捂起來,把嘴巴張大,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耳朵。

中班健康愛耳日活動教案7

活動準備:

1、運用已有的經驗,講講、議議一些傷害耳朵的行為。

2、進一步積累保護耳朵的各種方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一些傷害耳朵、保護耳朵的圖片;笑臉、哭臉;操作板人手一份。

2、有一些保護耳朵的基本常識。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説説對耳朵的認識。

1、教師念謎面:左邊一個3,右邊一個3,中間隔座山,從來不見面,一對3本領大,各種聲音聽得清。

2、提問:你是從哪裏聽出謎底是耳朵?

3、耳朵的本來就是聽聲音,他們能聽見各種聲音(播放鳥鳴聲,溪流聲等,讓幼兒傾聽區分)。

4、耳朵的本領真大,你是怎樣保護自己的耳朵的?

二、看圖討論,拓展飽和人多的經驗。

1、逐一解讀圖片:圖片上的人們在做什麼?

2、幼兒分組討論:

(1)圖片一:戴耳機

幼兒討論

小結:戴耳機聽音樂的時間不要太長,而且音量不要太大,要輕輕的這樣不會傷害耳朵。

(2)圖片二:游泳

教師提問

小結:只有掌握好保護耳朵的方法,游泳時就不會使耳朵受傷害。

(3)、圖片三:聽到噪音

教師提問:吵鬧的聲音會傷害耳朵。聽到這樣的噪音你會怎麼做呢?

除了捂耳朵,還能怎麼樣?你平時聽見什麼聲音也會捂耳朵?

如果小朋友吵鬧聲很大,你可以怎麼樣

(4)圖片四;戴耳罩

教師提問:寒冷的天氣除了戴耳罩保護耳朵,還有什麼辦法也能保護耳朵(帽子、圍巾等)

三、師生共同創編兒歌,提示護耳經驗。

1、提出創編要求:

我説上半句,你們説下半句,要説出保護耳朵的方法。

2、創編兒歌。

3、引出後續活動:

還有什麼辦法可以保護耳朵?我們再多收集一下辦法,繼續將它們編到兒歌裏,大家都來保護自己的耳朵,讓耳朵更健康。

中班健康愛耳日活動教案8

活動名稱:

保護耳朵活動目標:

1、知道耳朵的功能,會用耳朵辨別不同的聲音。

2、懂得耳朵對人的重要性,瞭解保護耳朵的辦法。

活動重難點:

知道耳朵的功能,瞭解保護耳朵的方法。活動準備:

音樂、鈴鼓、黃豆、PPT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通過複習歌曲《小手拍拍》導入活動

播放《小手拍拍》音樂視頻,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律動。

2、重點提出耳朵來講。提問:耳朵在哪裏,長什麼樣?幼兒討論並回答。

教師總結:耳朵摸起來軟軟的,像數字3,每個小朋友有兩隻小耳朵。

二、具體過程

1、瞭解耳朵的用處

(1)耳朵能聽見聲音直接提問:耳朵有什麼作用?幼兒討論並回答。教師總結:我們的小耳朵能聽見各種各樣的聲音。

(2)遊戲環節—猜一猜。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把眼睛閉上,看看你們能不能猜到老師在幹什麼?我看看你們誰最厲害,猜的又對又快。

幼兒們閉上眼睛後,教師做動作,讓幼兒猜出老師在幹嘛。

師:咦,奇怪,你們不是都閉着眼睛嗎,怎麼還知道我幹了些什麼呀?

幼:我們聽見了,用耳朵聽的。

(3)再次遊戲,讓幼兒感知耳朵的用處。

讓幼兒閉起眼睛,分別請個別幼兒上來説話,讓其與幼兒猜出他是誰。提問幼兒耳朵能幹什麼?教師總結:

我們的耳朵可以聽見各種各樣的聲音,説話聲、拍手聲、音樂等等。通過遊戲讓幼兒知道耳朵除了能聽見聲音,還有分辨聲音的功能。

2、討論保護耳朵的方法

教師播放ppt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上的行為,並進行討論提問。

(1)不用力揪耳朵。

(2)不用棍子或者尖的東西戳耳朵。

(3)避開噪聲,例如鞭炮的爆炸聲,當發現有人燃放鞭炮時,我們應該站得遠一些,或用手捂住我們的耳朵。

(4)天氣還冷時還要戴耳帽、圍巾等,保護好耳朵,不要被凍傷。

(5)繼續討論保護耳朵的其他方法

A、教師拿出黃豆提問:那我現在想把這顆黃豆塞進耳朵裏行嗎?幼:不行,那樣就聽不見了。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説的很對,我們千萬不能把這些小東西放進我們的耳朵裏,那樣做是很危險的,會傷害到我們的耳朵。

B、游泳玩水、洗澡時,要加強對耳朵的保護,一旦有水入耳,應及時將水倒出,或者用毛巾馬上擦乾。

C、耳朵生病時,要及時看醫生。

三、結束部分

做律動《小手拍拍》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