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珍愛生命遠離火災主題班會教案(通用5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8.88K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珍愛生命遠離火災主題班會教案(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珍愛生命遠離火災主題班會教案(通用5篇)

珍愛生命遠離火災主題班會教案1

活動目標

1、人的一生是個美麗的過程,通過談話、觀賞課件幫助幼兒樹立自己美好、遠大的理想。

2、教育幼兒珍惜生命,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

活動重點

感知人生是一個美麗的過程,幫助幼兒樹立自己美好的理想。

活動準備

製作課件、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觀看短片

播放短片,教師講解:

1、教師:動畫片講述的是誰的故事呢?(小種子)教師:它又學小鴨子又學小猴子是為了幹什麼呢?(尋找自己的理想)

2、小種子通過不懈的努力,最後找到了嗎?還長成了花,給人們帶來美的感受,它很開心的笑了。在它尋找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學習它的什麼精神呢?請小朋友們帶着這個問題再欣賞一遍:應該勇於去尋找自己的理想,做一個堆社會有用的人。

二、播放幻燈片:出示一系列“美麗人生”的圖片,幼兒邊聽音樂邊欣賞,如:生日照,結婚照等。

引導幼兒感受人生的美好,要珍惜生命才能享受這個美麗的過程。

三、播放幻燈片:請幼兒欣賞教師的“美麗人生”。

老師也有我的美麗人生,小朋友願意和我一起分享嗎?教師邊播放幻燈片邊講解:

1、最後由:“而今後老師還會有很長的時間,還要去學習,繼續去實現自己一個又一個美麗的理想。”引出:小朋友們,你們以後會是什麼樣?你們有美好的理想嗎?

2、集體討論。

3、請個別幼兒講述。

四、給幼兒分組:把自己的理想在畫紙上表現出來。畫完了,如果願意,可以講給身邊的老師聽。

珍愛生命遠離火災主題班會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探尋自己的生命歷程,瞭解成長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載了許多親人的愛和期望。

2、瞭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會再來,應該珍惜生命。

【教學準備】

1、調查訪談:

2、實物投影。

3、錄音機。

4、簡單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珍惜生命,永不放棄生的希望,這是對自己、對社會負責任的表現。因為每一個生命的誕生都會給許多人帶來快樂和幸福。

板書課題。

1、要求根據課前的調查訪談提示的準備,每人選擇其中一個選題,在所在的小組裏發言,並選出代表,準備在班裏彙報成果。

2、把自己收集到的照片、實物(衣服、小手印……)、錄像、圖畫等介紹給組裏的同學。把自己在訪談過程中感受最深的事情講給小組同學聽,並談談經過這次調查訪談,自己有哪些感觸。

3、組長組織組員準備在全班進行彙報展示。每個小組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將全組同學的資料進行整理,如照片展、服裝展、錄像展、圖畫集、故事集等多種形式。

4、集體彙報展示、交流。

小結:自己能夠為他人帶來歡樂,所以要珍惜生命,肯定自己生命的價值。(課件出示)

二、互動活動。

a、(乘上“生命”號列車)

1、活動準備:教師在教室中選擇不同的位置,分別代表一個人生命的不同時期,如生命的產生、來到世上、成長的各個時期(會爬行、學走路、上幼兒園、上學、戴紅領巾……)

2、提出遊戲規則:

①、學生可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個階段,組成乘車小組。大家作為列車員,各組列車員選出本組的列車長。同一乘車小組在教室裏表示自己所選的生命階段的位置坐好。由某學生擔任“生命”號列車的駕駛員,沿着生命的軌跡行駛。

②、列車行駛到不同的階段時,有相應的小組為大家講解。

3、活動要求:遊戲中,教師就幫助列車長就列車行駛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與其他同學交流。列車行駛完全程後,學生進行討論:考察我們的生命軌跡之後,有哪些收穫。各個列車長組織列車員用圖畫、書寫卡片、寫感受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進行展示。根據各位的表現,評選出最佳列車長和優秀列車員b、(製作成長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在下面的方式中選擇一種或者幾種,製作一本成長冊,並給自己的成長冊起一個名字。(課件出示)

1、把家長講給自己聽的那些感人故事簡單寫下來,個人或者小組、小隊合作。編成一本故事集。

2、根據課前調查訪談的內容,將自己不同階段的成長情況用圖畫表現出來,製作一本連環畫。

3、找到能反映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幾個重要階段、有紀念意義的照片,如出生、滿月、週歲、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幼兒園、第一天上學等的照片,來製作一本照片集。

5、採用其他更好的,你更喜歡的方法。

c、(關於生命的探討)

1、通過閲覽書籍、上網,瞭解人的生命過程。

2、我與老人話生命。尋找身邊年長的人,詢問他是怎樣看待人的生命的,對自己的生命有哪些想法,對自己生命的過程有哪些感受。

3、神話傳説中的故事。可以通過回憶故事,談談你對這些故事的看法,你認為可信嗎?生活中真的可能發生嗎?

d、(收集資料)

1、查詢一些資料,瞭解目前生活在自己身邊的人們,他們對社會上的一些公益事業的看法。

2、根據學生找到的故事或身邊發生的事情,召開“愛心使生命更美麗”的故事會。

e、(製作宣傳欄)

1、學生分組製作一期“獻愛心、延續生命”的宣傳欄。通過繪畫、詩歌、倡議書、剪報、照片等形式,展示出自己查找的資料,向大家介紹我國血液庫、骨髓庫、器官捐獻的情況,白衣戰士抗擊非典的感人事蹟,以及自己的感想和體會。

2、在全校進行宣傳欄的展示,請其他班的同學參觀、閲覽。

三、知識鞏固練習和討論:

1、生命是否有限、是否只有一次的活動?

2、在抗非典中,我國的白衣天使是怎樣發揚捨己救人的英勇無私精神戰鬥在第一戰線?

3、①.[填一填]急救電話是;報警電話是;火警電話是。

②.[選一選]?如果你單身在家,遇到陌生人來敲門,你的正確做法是(abd)

a.不開門

b.打電話給父母

c.有禮貌地請他進門

d.告訴他父母馬上就回家?如果你打開家門時,發現家中煤氣輕微泄漏,你的正確做法是立即(ad)a開窗通風

b.開燈檢查c點燃煤氣灶d關閉煤氣開關?你知道打火警電話時應該説些什麼嗎?

(1)火災的地點。

(2)着火的對象、類型和範圍。

(3)自己的姓名、單位和電話號碼等。

四、課後延伸在這節課的最後,請同學們用一句話概括你對生命的感悟,把它寫在心形卡上,你可以把它留給自己作為你的生命箴言,也可以把它贈給同學和朋友與他們分享。

珍愛生命遠離火災主題班會教案3

目的:

1、提高安全意識,願意自覺去學習溺水安全的有關知識,在學習

中增強與同學的合作交流意識。

2、初步瞭解溺水安全的有關內容,知道每一個學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識。

3、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4、使學生學會珍愛生命,學會自救的方法

活動重點:

溺水安全自救與預防措施。

活動準備:

收集有關溺水的文字、圖片資料,並製作多媒體課件。

活動內容

一、導入

1、現在正是雨季,中小學生溺水傷亡的事故也明顯多了起來。下面請聽去年和今年發生的一些學生溺水事件。

二、探討溺水的原因

(一)溺水原因

學生思考後回答,教師根據學生回答作簡要總結。

(師)因此多學一些自救與互救的知識和技能,可以給自己與他人的`生命多一份保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專家對溺水致死原因和溺水症狀的描述。

(二)致死原因

據醫學專家解釋,溺水致死原因主要是氣管內吸入大量水分阻礙呼吸,或因喉頭強烈痙攣,引起呼吸道關閉、窒息死亡。

(三)溺水症狀

據醫學專家解釋,溺水症狀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嘴脣和指甲青紫,嘴脣和口鼻四周有泡沫,重者則昏迷或呼吸心跳停止。

(四)如何自救

(師)溺水導致死亡的進展迅速,全程不超過5—6分鐘。因而發生溺水後,爭分奪秒地做好現場搶救對挽回溺水者的生命極為重要。同學們説説溺水事故發生後該我們如何自救呢?

生作討論後,師鼓勵其列舉各自想法。

(師)同學們所談的想法都相當不錯,我覺得剛才大家的想法可以歸納為以下兩個方面。

(1)發現溺水者如何將其救上岸。

1、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

2、若沒有救護器材,會游泳者可以入水直接救護。接近溺水者時要轉動他的髖部,使其背向自己(為什麼?)然後拖運。拖運時通常採用側泳或仰泳拖運法。

(強調)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立即大聲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施救,未成年人保護法有規定:“未成年不能參加搶險等危險性活動。”

【角色扮演】學生按照以上方法,全班學生每2人分成一個小組,進行模擬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護者。抽幾個小組輪流上台表演,其他同學細心觀察,最後做出總結,並指出優點和不足。

(2)如何開展岸上急救

第一步:當溺水者被救上岸後,應立即將其口腔打開,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異物。如果溺水者牙關緊閉,要從其後面用兩手的拇指由後向前頂住他的下頜關節,並用力向前推進。同時,兩手的食指與中指向下扳頜骨,即可搬開他的牙關。

第二步:控水。救護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將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頭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壓他的背部,這樣即可將其腹內水排出。

第三步: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進行人工呼吸,通常採用口對口吹氣的方法效果較好。若心跳停止還應立即配合胸部按壓,進行心臟復甦。心肺復甦的目的在於儘快挽救腦細胞,避免因缺氧引起細胞壞死。因此施救越快越好,同時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時,要迅速打急救電話,或攔車送醫院。

【角色扮演】學生按照上述方法,全班學生每2人分成一個小組,進行模擬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護者。抽幾個小組輪流上台表演,其他同學細心觀察,最後做出總結,並指出優點和不足。

(五)預防措施

(師)為了不讓溺水事故侵害我們的生命,加強預防是關鍵。如何預防溺水事故,同學們有什麼好的想法不妨為老師出幾個點子。

根據學生出的點子歸納小結。

1、學習溺水相關知識,知道溺水的危害性,瞭解一些溺水的預防和急救措施。

2、不要單獨到河邊、池塘邊玩耍。年齡小的兒童外出玩耍一定要有家長帶領,不能單獨亂跑,以防跌入下水道和糞池。

3、初學游泳時,可參加游泳學習班,由老師輔導。不要在標示禁止戲水的區域游泳和嬉水,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則必須有伴相陪,不可單獨游泳。

4、學會游泳後也不能忽視水上安全,下水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游泳時要根據自己的體力和能力量力而行,飢餓、太飽和疲勞時不能下水。

5、發現下水道無井蓋,應及時與有關部門聯繫以便儘快檢修。

(六)倡議書

為積極響應學校近日以“珍愛生命、謹防溺水”為主題的活動,創設更安全的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杜絕溺水悲劇的發生,學校提出以下倡議:

1、對自己負責:樹立安全意識,加強自我保護。絕不參與沒有家長陪同的游泳活動,絕不到危險、陌生的河塘游泳,絕不在河塘邊垂釣魚蝦,絕不做危險舉動,絕對遠離溺水殺手。

2、對家人負責:如果游泳,一定要在自己的家長陪護前提下,到安全的、正規的游泳場所游泳,並要做好相應準備活動,防止溺水事件的發生。

3、對學校負責:要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不斷強化安全防範意識,以血為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珍愛生命,謹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學會相關的預防溺水知識,並能將所學的知識運用於實際,掌握溺水自救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4、對他人負責:在加強自我安全意識的同時,要努力做好説服教育工作,對於那些違反學校紀律,私自外出游泳的行為,要堅決抵制、勸阻。

三、總結結束

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學習,掌握了一定的溺水自救與預防知識,大家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要加強學習,經常模擬演練,鞏固所學知識,要隨時提高警惕,特別是在比較危險的地方,嚴防溺水事故的發生。祝願大家今天好,明天會更好!

珍愛生命遠離火災主題班會教案4

一、活動主題:

感恩父母,珍愛生命

二、活動設計思想:

由於學習壓力過大,或者與父母溝通不暢導致很多學生整天憂心重重,或者脾氣暴躁,心神不寧,更嚴重的,患抑鬱症、自閉症,甚而有自殺傾向。針對這些情況,我們意識到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是多麼的重要,要讓學生學會感恩父母,珍愛生命。

三、活動目標:

通過本次主題班會活動,告訴大家生命不是你一人所有,請珍惜生命、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感恩父母。

通過本次主題班會活動,讓學生不要忽視瞭解父母,積極與父母溝通,正確處理與父母之間的矛盾。

四、具體過程設計:

(一)活動熱身:

播放短片《珍貴的綠》

(二)活動開始:主持人請大家猜謎:

“她像一支離弦的箭,像一隻越燃越亮的蠟燭,是一筆留給後代的遺產,是一份來自上帝的禮物,她是最寶貴的。

”下面的同學回答“生命”,主持人通過提出“人人都擁有自己的生命。那麼我們的生命是誰給予的?”揭示“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引出本次班會主題“感恩父母,珍愛生命”。

宣佈主題班會正式開始

(三)活動過程:

詩歌朗誦:《生命》

圖片展示

由主持人結合圖片和背景音樂闡述那些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中失去生命的人和故事。突出一個人失去生命以後,他們身邊的親人是多麼地痛心和無奈,引發學生對生命的愛惜,並結合班會主題提出觀點:生命不是一個人的,而是父母賦予的,我們應該愛自己,愛身邊所有關心着我們的人。

數據展示

由主持人展示近年來學生自殺的數據以及自殺的原因,結合圖片和背景音樂舉出一些例子。

讓同學們結合自己的情況,談談自己在遇到最令自己痛苦並難以忍受的事情時是如何處理的。

遊戲:“情景續説”

將同學們平常遇到的與父母之間發生的一些事情做一次再現,以PPT的形式

播放幾種情景,請同學們討論併發言,例如:

(1)有一天晚上,媽媽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將手中的東西放下,立刻走進廚房準備做飯,此時的你會怎樣——

(2)星期六的晚上,外面下着大雨,我渾身濕漉漉的剛跑進家,媽媽就對着我發火,“説好6點回家的,現在都8點了,你這個人真是毫無誠信可言。”此時的你會怎樣——

(3)班上有個同學穿了一雙我心儀已久的運動鞋,我心裏癢癢的,回家便向父母請求贊助,可是父母不同意——

本遊戲有兩類情景,一類是父母辛苦,自己如何體諒父母的,一類是和父母產生矛盾如何溝通的。遊戲的目的讓學生學會不要盲目抱怨,積極與父母溝通,學會感恩父母。

遊戲:“誰是最瞭解父母的人”

PPT列出十個問題:

(1)爸爸的生日

(2)媽媽的生日

(3)爸爸最喜歡吃的菜

(4)媽媽最喜歡吃的水果

(5)爸爸最喜歡聽的歌

(6)媽媽最喜歡的顏色

(7)爸爸穿的鞋的尺碼

(8)媽媽的身高

(9)爸爸最喜歡的運動

(10)媽媽每天做家務的時間

由主持人帶領大家伸出雙手,握成拳頭,從第一項到最後一項,知道的就伸出一根手指頭。最後主持人要求十項都知道的學生高高舉起雙手。

學生總是抱怨父母不瞭解自己,而沒有意識到自己也不瞭解父母,溝通的困難就在於彼此的不瞭解。

其實上面的十項內容父母知道的要比孩子多,學生往往認為這些都是父母應該瞭解的,卻忽視了從同樣的方面去了解父母。

當然父母和孩子之間需要了解的遠遠多於這十項,本遊戲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從瞭解父母做起,積極與父母溝通。

回想幸福

閉目放鬆,仔細回想:

(1)父母養育、關愛自己的一些難忘的事。

(2)父母工作、做家務的辛苦與勞累。

(3)和父母在一起的難忘的快樂時光。

(同學們展示準備好的與爸爸或媽媽在一起的照片。)

從內心深處表達對他們的感激:

(1)感謝他們的養育之恩。

(2)表達努力學習的決心,盡力讓他們放心。

(3)決定做一件令他們開心滿意的事情。

手語表演:“感恩的心”(全班起立齊唱。)

在背景音樂“感恩的心”中,同學們在“感恩父母、珍愛生命”的橫幅上鄭重簽名,以表自己的決心。

(四)活動小結:

主持人作小結,倡導同學們為了自己,為了身邊愛自己的人珍惜生命,主動去了解父母,積極與父母溝通,正確處理與父母之間的矛盾。

主持人宣佈活動圓滿結束。

(五)實施成效

在這次“感恩父母,珍愛生命”主題班會的過程中,同學們對這次活動積極參與,這種積極參與的熱情恰恰詮釋了對父母的感恩、對生命的珍愛。

在主題班會之後,班委會討論後倡議班上每個同學為爸爸媽媽做一件事:為爸爸媽媽準備一頓早餐、給爸爸或媽媽洗一次腳、幫媽媽打掃衞生、給爸爸捶捶背等等,並將每個人為爸爸媽媽做的事以及爸爸媽媽的反應和自己的感受以書面的形式記錄下來,整理成班級檔案。

同時班委會決定定期在同學中開展“誰是最瞭解父母的人”評選活動,每次更換不同內容,以促進同學們積極主動的去了解父母,與父母溝通。

(六)案例反思

主題班會之後,有一些家長都與我聯繫了,談到最近小孩的一些變化,提到在連自己都忘記了的生日那天收到了孩子的祝福;孩子主動要求買一些菜和水果,而這些東西孩子平常不是特別愛吃的,是自己偏好的,等等。尤其是小東的爸爸,談到以前經常為小東的學習態度不端正打罵小東,禁止小東的假日外出,而小東是每次必反抗,假日還偷偷的出去玩並且很晚才回家,這讓小東爸爸特別苦惱,也沒有辦法可想。

但是最近一次他因為學習態度問題罵小東時,小東一言不發,等他罵完後,小東回到自己的房間去寫作業,寫完後讓他檢查(作業做的很認真),此時的小東先向他道歉,然後提出爸爸能不能將每次的打罵改為提醒,這讓爸爸很意外也很慚愧,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方法存在問題,應該試着多與孩子溝通交流,而不是總用家長的身份去壓孩子,這樣的效果應該要好得多。

重視互相交流,才能提高溝通質量。

珍愛生命遠離火災主題班會教案5

一、教材:

1、教材內容、教材地位、內在結構

人教版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第三課《珍愛生命》第三框題《讓生命之花綻放》,課時安排1課時;第三課是第二單元《認識新自我》的開課篇,第三框《讓生命之花綻放》又是第三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本框在內容設計上共有三個環節。第一環節:“永不放棄生的希望”第二環節:“肯定生命,尊重生命”第三環節:“延伸生命的價值”。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2)能力目標:進一步認識自我,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培養全面、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悦納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內涵;加饋社會,造福更多的生命。

3.教學重難點及確定依據

(1)延伸生命的價值(教學難點)

確定依據:從教學內容看,延伸生命價值是珍愛生命的最高表現;從學生的學看,“生命”本身就是一個深奧的話題“價值”一詞對七年級的學生來説又比較抽象,不易理解;從教師的教看,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有限,要把一個永恆不變的深奧話題在有限的時間裏讓學生明白並化為自身實際行動,有一定的難度。

(2)認識到生命的寶貴,學會珍愛生命(教學重點)

確定依據:從教學內容上看,通過前兩框的學習,到本課應該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寶貴、學會珍愛自己的生命,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去延伸生命的價值;從學生方面看,他們往往對“自尊”很看重,相反對生命卻異常地漠視,不懂得尊重、敬畏、珍愛生命。如何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生命,形成正確的生命觀是這一階段的重要任務;現在的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優越的生活也容易導致其形成對他人要求過多、對自己反省太少的習慣。獨生子女的這種獨尊心態會導致學生對他人生命與價值的忽視,不會與人友好相處。

二、教法、學法

1.教法:本課除了採用常規的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外,教師將啟思導學法、情境教學法有機結合,以活動教學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2.學法:我引導學生採用以下四大學法開展學習,旨在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1).直觀演示法(2)情境體驗法(3)列舉法(4)合作探究法。通過以上教、學法,幫助學生架構“列舉事例感知——協作分析探究——獲得理論成果”的學習過程,從而更為深刻地領悟“珍愛生命延伸生命價值”的課程主題。

三、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是要求學生各自收集一位名人、一位平凡者是如何生活、工作的,思考他們為社會做出的貢獻,感受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

四、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激情:播放《印度洋海嘯》視頻剪輯

目的:讓學生知道生命的脆弱,激發學生對生命的敬畏之情、熱愛之情。

活動一:感受生命的堅韌激發求生慾望

1、講述《礦難故事》

設計目的:讓學生明白“強烈的求生慾望,可以使脆弱的生命變得堅韌”

設問:是什麼使他們挑戰了人的生理極限,創造了生命的奇蹟呢?

學生交流。老師總結:強烈的求生慾望使脆弱的生命變得堅韌!

2、求生知識大比拼。

設計目的:使學生審視自我的求生慾望,瞭解求生知識,學會求生方法。

假設情境,如:(1)如果自己所在的房屋起火了,你該怎麼辦?等,由學生討論回答,老師適時點評、補充。

活動二:迴歸生活尊重生命

設計目的:讓學生由緊急時刻,迴歸日常生活,學會尊重他人生命,與人友好相處。

第一步:探討:

你生活中接觸到了哪些人?他們給了你怎樣的幫助?離開了他們行嗎?

第二步:播放《愛心奉獻》的視頻片斷。(導行)感受愛心的傳遞。

活動四:講生命故事寫生命箴言

設計目的:通過對具體事例的感悟,上升到理論高度;從而理解、明白“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進而引導學生過有意義的人生。本環節由分三個步驟完成

第一步:同《愛心奉獻》的視頻片斷入手,將鏡頭定格xxxx年衡陽衡州商廈特大火災。通過學生討論,感悟生命價值;初步瞭解生命的意義。

第二步:列舉自己熟知的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引導學生思考這些人能夠受到人們崇敬、懷念的原因。激發學生對有意義人生的渴慕。

第三步:寫出自己的生命感悟。引導學生把對生命的熱愛、對生命價值的思考用精彩的語句、美麗的畫卷、響亮的歌聲或是平時蒐集到的用來自勉的詩詞、名言交流出來。老師及時做以小結。

第四步:齊讀“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

通過四個步驟的層層遞進,使學生在一個看似陳舊的話題中“理解生命的意義---感悟生命的真諦---嚮往有意義的人生”,不僅很好地完成了從“明理---導行---激情”,而且有助於學生形成客觀、嚴密的邏輯思維,鍛鍊分析能力,同時也有效地突破了本課教學難點。

課堂小結

在學生小結的基礎上,教師用一首小詩,回顧全課,再次對學生“激對生命的熱愛之情、導奉獻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