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掩耳盜鈴》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81W

《掩耳盜鈴》出自《呂氏春秋·自知》裏的一則寓言故事,原文為盜鐘,後來鍾演變成為鈴,掩耳盜鐘反而不常用了。以下是專門為你收集整理的大班《掩耳盜鈴》教案,供參考閲讀!

大班《掩耳盜鈴》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寓言的含義,教育學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2、培養學生複述課文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在理 解課文的基礎上理解寓意。

2、培養學生複述課文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指名講學過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長》、《亡羊補牢》

二、教師邊作圖邊講故事,學生猜故事結尾。

三、這個人傻不傻,傻在哪裏?

(他傻在不該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別人的鈴鐺。)

四、給故事取個題目。

板書課題:掩耳盜鈴

五、釋題

掩耳:捂住耳朵。 盜:偷。

掩耳盜鈴:捂住自己的耳朵偷別人的鈴鐺。

六、翻開課本讀寓言故事。

七、理解故事內容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結合插圖板書“想偷鈴鐺”。

2、讀第二自然段,想想、議儀。

1)偷鈴鐺的人明明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鈴鐺就會丁零丁零地響起來,就會被人發覺,那他是想出一個什麼辦法去偷鈴鐺的?(結合插圖板書“掩住耳朵”)

2)他的想法對嗎?為什麼?

3)那個人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鈴鐺,結果怎樣了?(結合插圖板書“被人發覺”)

3、小結:結果當然會被別人發現了: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鈴鐺,鈴鐺還是照樣會響的,不過只是自己聽不見, 別人還是照樣聽得見的。哪個偷鈴鐺的人只是自己欺騙自己。

4、用一個成語説説偷鈴人的行為。(自欺欺人)

八、小結:這則寓言故事諷刺了那些想欺騙別人,結果只是欺騙了自己的人,所以説是自欺欺人。

九、學生複述這個故事。